[佛教文化] 佛学常识 [复制链接]
一叶知秋 发表于 2007-11-7 03:44:13
佛学常识

  
   从信仰观念上说,佛教是以佛为崇拜对象的宗教。佛是梵文音译“佛陀”的简称,意为“觉者”,即指觉悟了的人。“觉”包含三方面的意思:一是自己觉悟,二是使他人也得觉悟,三是觉行圆满。佛教相信,普通人没有上述的任何一种觉,声闻和缘觉有的也只是自觉,菩萨也缺少觉行圆满的内容,只有佛才具备这三项的全部内涵。小乘一般以佛作为对释迦牟尼个人的尊称,随着佛教的开展,以后渐渐形成了三世佛、十方佛、三身佛、佛数如恒河沙子、佛有无量数等观念。


    从基本教义方面说,佛教认为人的生命及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的一切事物现象都是无常的,而且没有丝毫不变的本质或“灵魂”存在,生存就意味着承受无穷尽的痛苦;只有按照佛所给予的启示努力修行,才有可能完全跳出苦海,进入持久欢乐、祥和、自由的涅槃彼岸。


    从生命存在形式而言,佛教认为,世界上存在的一切生命体不外乎凡、圣两类,总称六凡四圣。佛、菩萨、缘觉、声闻彻底摆脱了痛苦,同属于圣类;天、人、阿修罗、畜生、鬼、地狱同属凡类,合称六道。六道众生无一例外地要在无边苦海中挣扎,不同的是每一道众生所承受的苦痛有着本质的分别:天的处境较好,人的处境次之,阿修罗、畜生、鬼、地狱依次更差。


    人等六道的生命体是由五蕴即五种要素构成的。五蕴是指色(物质现象)、受(感觉)、想(知觉)、行(意志)、识(精神、意识)。在一定的条件下,五蕴构成了人或其他的生命体;当一定的条件消失时,人或其他的生命体就必然趋向死亡。不仅生命存在是这样,世界上存在的每一事物也都如此:由一定的因缘而聚合,也因一定的因缘而分离。


    基于事物缘起的道理,佛教主张因果报应、六道轮回。佛教认为,由于普通人认识不到生死无常的缘起本质,往往贪求功名利禄和各种生活享受,甚至为此而处心积虑、不择手段。如此种种追求贪欲的心理以及因此而发生的各种语言、行为,会在个体生命终结时,形成一种综合的势力即“业力“,成为决定下一生的生命形态、及其生存处境的直接原因。生前贪欲深重、作恶多端的,下一世就要投生成畜生,或者成为鬼、甚至下地狱;罪恶不深而恶大于善的,即使下世仍然转生为人,那也一定是活得比今世更为凄惨。同样的道理,贪欲较少,以行善为主的人,下世可能会投生到天上,或者转生成为比今世更为顺利、幸福的人。所有生命都和人一样,因行善而上升,因作恶而沉沦;前世决定今生,今生又决定来世。这种由业力决定的个体生命在六道中不断沉浮的转生过程,叫作六道轮回。如果众生能洞破事物缘起的本质,舍弃贪欲,断除烦恼,停止造业,就能最终跳出六道,得到彻底的解脱。


    转凡成圣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番持续不断的修行努力。佛教修行的基本实践之一就是“八正道”:一是正见,就是对佛教有正确的见解;二是依据佛理进行思维;三是说话要有诚实的心态及和悦的语言,如不妄语等;四是要有合乎仪轨的行为举止,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要布施行善、信守道德等;五是要有正当健康的生活方式;六是要尽力从理论和实践上向着最高境界修行;七是有佛教的正确理想和目的,不要漫不经心;八是要有与教理一致的禅定静修。


    八正道又可以概括为戒、定、慧三学。不同的佛教宗派对戒律有不同的要求,一般而言,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搞非正当的男女关系、不说没有根据的话、不饮酒、是各派共同认可的基本戒律;定学相当于八正道中所说的正确的禅定实践;慧学指读诵佛教经典、增长依据佛理判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从教徒成分上看,佛教基本由出家的僧人和在家的居士两部分组成。僧人中的男性称作“比丘”,俗称“和尚”;女性称作“比丘尼”,俗称“尼姑”;比丘和比丘尼合称出家二众。居士中的男性称作“优婆塞”,女性称作“优婆夷”,合称在家二众。出家的二众与在家二众成为佛教的四众弟子。在家信仰佛教和离家修行佛法,各要经过一定的手续。由于历史条件和地理文化等的不同,佛教中没有形成统一的出家修佛和在家归依的程序,但从衣着、要求等方面看,各地都有一些使僧人和居士有所分别的制度。


    佛教的基本活动场所称为寺院,其中比丘尼住的寺院又称作庵”。僧人居住在寺院中,多依受戒时间的长短然确定长幼次序。住持为寺院之主,俗称“方丈”,对本寺的各种佛事活动进地全面负责。除住持外,寺院还设有负责指导禅堂或念佛堂修行事务的班首和负责掌管库房、接待僧俗、管理僧众威仪、主持宗教仪式、主管大众饭食斋粥等事宜的各种执事,他们均由住持聘请或任命。


    在宗教仪轨方面,各地佛教都有关于僧众日常修行和节日活动的一些具体规定。明末以来,我国汉地佛教一致要求僧人每日早、晚二次齐集大殿,共同修习五门功课;每日早斋和午斋前,僧众还要以所食之物供养诸佛菩萨,回向施主,为众生发愿。农历每月十五、三十两日,僧人都要共聚一处举行“布萨”:同诵戒律,自我检查是否违犯了戒律;如有违犯,应视情节轻重,依法忏悔。每年的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僧人应在一座寺院中定居下来,专心修持,不得随意他往,叫作“安居”,或称“结夏”、“坐腊”。一年之中最大的佛教节日有二个,一个是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一个是安居最后一天的自恣日,佛诞节要举行浴佛大法会,自恣日要举行孟兰盆会。汉地佛教寺院每年还要不定期地举行一系列的佛事活动,其中以“水陆法会”的规模最盛大,最隆重,以“焰口施食”为最经常、最普遍。


    什么是因果报应
   
    在佛教中,因果报应是被使用最多的一个理论,它将因果并称,是佛教思想体系的基础。所谓“因”,亦可称为“因缘”,泛指能产生结果的一切原因,包括事物存在和变化的一切条件。佛教对“因”的解释有“六因”、“十因”、“四缘”等。所谓“果”,亦称为“果报”,即是从原因而生的一切结果。《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说:“已作不失,未作不得”。认为任何思想和行为,都导致相应的后果,“因”未得“果”之前,不会自选消失;没有业因,也不会得到相应的果报,因果相应,毫厘不差,这就是佛教所说的“因果报应”。
                                                
   什么是六道轮回
   
   佛教称:善业是清净法,不善业是染污法。以善恶诸业为因,能招致善恶不同的果报,是为业果。作为业果的表现形式,世俗世界的一切万法,都是依于善恶二业而显现出来的,依业而生,依业流转。所以,众生行善则得善报,行恶则得恶报。而得到了善恶果报的众生,又会在新的生命活动中造作新的身、语、意业,招致新的果报,故使凡未解脱的一切众生,都会在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饿鬼道、地狱道中循环往复,这就是佛教所说的轮回。
  
   什么是三宝
   
   所谓“三宝”即是佛、法、僧。佛:最初是指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后来泛指十方世界无数诸佛。法:是指诸佛所说的一切教法,包括佛教的一切理论学说。僧:指佛教的出家信徒,是依照佛的教法出家进行修行的人。佛、法、僧三者,合称为“三宝”。
                                                   
   何谓三学
   
  “三学”是指佛教修持的戒学、定学和慧学,“三学”包括了佛教思想的全部内容。
   
    戒学指五戒,是佛教徒的基本德行。
   第一戒是避免残杀或伤害有生命的生物;
 第二是避免偷窃;
 第三是避免不正当的性行为;
 第四是避免欺骗;
 第五是避免喝酒或迷醉性药品。



  定学,即禅定之学,指通过集中精神、观察特定对象而得到悟解或功德的一种修行方法。是一种在静心的状态上深入思考的宗教修行方法。
   
    慧学,即是智慧之学。“慧”又译为“智”,是梵文的意译,指于理决断,即是通过修行所达到的明辨真理、觉悟解脱的认识能力。由于佛教思想体系复杂,故对智慧的解释不尽相同,多种多样,有一智、二智、三智、四智、五智、八智、十智、十一智、二十智、四十八智、七十七智能等多种名数,而每一名数中往往又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2#
发表于 2007-11-7 03:45:48 |只看该作者
学佛的方法


  学佛的法门很多,佛教常分为五宗:禅、教、律、密、净。

  各宗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这须要看每个人的根性和爱好,选择一门去学了。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3#
发表于 2007-11-7 03:47:29 |只看该作者
烧香点灯烛是什么意思?


  香烛是象征心香和心光。

  因为众生和佛一样,本来有着心香和心光,但被妄想执著所蒙蔽了。现在礼敬佛菩萨,是要把原有的香光显露出来。同时,也是对佛菩萨表示一种敬意。


  因此香只要点一炷(支)到三炷,烛只要有光亮就可以了,有些人不懂道理,以为香点得越多,烛点的越大,就越有功德,就愈能得到佛菩萨的保佑。

  这时错会了点香烛的意义了。而且有些地方,为了防止火患,即使不点香烛,只要有虔诚心,也一样能得到供养的功德的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4#
发表于 2007-11-7 03:48:26 |只看该作者
供养佛应该用什么供品?




  通常可用香、花、灯、清水、饭菜、瓜、果等物。

  如果不容易办到,缺几样或全都没有也可以的,但决不可以供奉酒和荤菜,更不能在佛前焚烧纸锭。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5#
发表于 2007-11-7 03:49:19 |只看该作者
佛像供在什么地方合适?


  有闲屋整理出一间最好。如果没有,就供在自己住的房间里也可以。

  但总要收拾得干净些,并且在像的上方遮块净布,不念佛时把布放下,这样就不至于亵渎了。

  佛像最好向东,念佛的人向西对着佛像,如果不能这样,就是随便向那一边也都可以供佛的。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6#
发表于 2007-11-7 03:51:39 |只看该作者
佛教语言与汉语词汇



  在汉语史上,汉语大规模地吸收外语来源的词共有三次:一是战国时期,主要是匈奴、西域来源的词;二是魏晋至陏唐时期,主要是梵语系统来源的佛教词语;三是明清时期,主要是来自西方语源的词。其中来自佛教的词是对汉语影响最大的一次。梁启超先生曾统计日本人所编的《佛教大辞典》共收有“三万五千余语”。(据梁晓虹文)


  大千世界,烦恼丛生。诸佛菩萨,指点迷津。


  众生平等,同趋菩提。金刚不动,解脱功成。


  世界无常,刹那须臾。我佛慈悲,曲设方便


  神通自在,游戏三昧。妙悟境界,冷暖自知。


  一丝不挂,想入非非。百尺竿头,不可思议。


  本课程分九个部分讲授佛教语言。


  一、本生故事


  【舍身饲虎】(菩萨舍己为人不惜牺牲一切)


  【舍身求法/半偈/雪山半偈】(帝释天见雪山大士苦修,化为罗刹,试探其心,读了过去诸佛所说的半偈“生灭灭己,寂灭为乐”。大士闻半偈而心喜,为求后半偈,毅然舍身投崖。)


  【群魔乱舞】(当悉达多乔答摩坐在菩提树下冥思苦索的时候,波旬率领众魔来到这里,千方百计地捣乱、搔扰他。释迦牟尼不为所动,魔王只好率领群魔退去。这一传说说明:要想达到觉悟的境界,必须战胜来自内心的贪欲,也必须战胜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警觉修行过程中难免出现的各种魔事)


  【大彻大悟】(彻悟的境界,完全觉悟的境界)


  【现身说法】(根据大众部“超人间佛陀”的理论,佛教宣称释迦牟尼能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向不同的人讲说佛法,是为现身说法。后来指以亲身经历为例证,对人进行解说或劝导。现身的意思已经由显现人身变化为亲身经历)


  二、缘起

  【三世有缘】

  【三生有幸】(三生:过、现、未)

  【夙缘】(前生带来的缘份。佛教认为,今生生世的遭遇,都是前生的行为决定。“欲知前生因,现在受者是”)

  【前缘】(前世因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是过去世中结下的缘份)

  【宿世因缘】(前世的生死为前生,即宿世。因而将前世的因缘,统称宿世因缘)

  【前身】(今称事物的原来的形态、名称为前身。佛教中指轮回在过去世之身)

  【宿慧】(从前世而来的智慧,在今生遇到机缘就会显发出来)

  【佛度有缘人】(此缘包括善根、慧根、慕道向善之心、勇猛精进的精神等)

  【广结善缘】

  【前因后果】(因是能生,果为所生。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报应】(佛教因果观)

  【作茧自缚】(自因自果。苦果、逆境,都是自己的恶业所招致,不必怨天尤人)薄命司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自作自受】(自己造下的业因,由自己承担后果)

  【早知今日,悔不当初】(今日之果是当初之因的延续。众生在尝到苦果之后才“悔不当初”,而菩萨深明“因果”之理,终无懊悔。“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佛教不承认一主宰一切的神或降祸赐福的造物主,认为众生的贫富寿夭及其处境,都是自己的业力造成的)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正果】(佛教修行,谓之“修因证果”。如修五戒十善,证人天果;修四谛法,证罗汉果;修六度万行,证菩萨果;修无上道,证佛果等。邪因结邪果,正果结正果。为区别于“外道”、“邪因”,修行佛法而证到的境界、果位,谓之正果)

  三、四谛

  报应与四谛:

  世间因果,苦、集二谛。苦是果,集是因。人生是苦的,这种苦果,是因为过去生中造了业因(),由于业力的牵引,所以感受人生的苦果。出世间因果,是灭、道二谛。灭(涅槃)是果,道是因。以修道为因,将来证得涅槃()正果

  (1)苦谛(痛苦之果)

  【生老病死】

  【愁眉苦脸】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生所生存的世界按空间分为高下三个层次:最下面一层叫欲界,是食欲与淫欲极其旺盛的众生所居住的地方;中间一层叫色界,是已经脱离了粗俗的欲望但没有离开物质的众生所居住的地方;最上面一层叫无色界,是离开了物质而只有精神在于定心状态的众生所居住的地方)

  (2)集谛(痛苦之因)

  [无明是痛苦的根源]

  【无明】(无明即昧于事理。无明居十二因缘之首,是生死轮回的根本。修行佛法,就是要彻底破除无明)

  【习气】(现行的烦恼历久而形成的种种积习)

  【烦恼】(能扰乱心性的因素。根本烦恼:贪、嗔、痴 三毒)

  【尘劳】(世俗事务的烦恼)

  【尘缘】(指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因六尘是心的所缘,能染污心性,故称尘缘)。俗语中谓与尘世的因缘。

  [差别生起执着]

  【差别】(事物的差异、不同。在佛学上,是针对平等而言,是妄念的反映。舍离差别之见,才能达到开悟境界。如众生平等,怨亲不二,即是无差别境界。但所谓“平等”,并不是抺煞现象上的种种差别,而是不去执着这种差别 无分别智)

  【执着/着】(我执、法执:固执常一不变的主宰之“我”,产生种种我见;固执外境实有,产生种种法 见)

  [执着的状态]

  【心猿意马】(躁动散乱之心如猿猴攀援不定,不能专注一境。意则犹如奔马,追逐外物。心猿意马之心乃是妄心,佛家把心猿意马视为修道的障碍)

  【痴心妄想】(愚蠢荒唐、不能实现的心思和想法。痴,无明)

  【一厢情愿】(《百喻经》愚人到都城里游玩,偶见公主,相思成疾,几至命危)

  【家贼难防】(佛教以色声香等六尘为外六贼,以眼耳鼻舌等六根为内六贼。家贼即内贼。)

  [执着的结果]

  【飞蛾投火】(喻自取毁灭)

  [执着导致了片面]

  【盲人摸象】(对事物只有片面、支离的了解)

  【镜花水月】(《景德传灯》:“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镜像,岂有生灭?”

  【井/水中捞月】摩诃僧祗律

  [爱欲的执着]

  【爱河】(爱欲浸染人心,使人溺没而不能自拔,故喻为爱河。苏轼:欲平苦海浪,先干爱河水)

  【欲火】(情欲炽盛如火)

  (3)灭谛(觉悟之果):涅槃的境界

  [觉悟的名称]

  【解脱】

  【自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觉悟】(察觉、开悟智慧)

  【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三界是众生生死轮回的处所,充满痛苦烦恼)

  【别具只眼】(另有一番独特的眼力与高超的见解) 慧眼 第三只眼 天眼 顶门具眼

  [觉悟的感受]

  【桶底脱落】(无明暗室、无明长夜为密不透风的黑漆桶。桶底脱指智慧照耀、豁然大悟的境界。

  【六根清净】(根是能生的意思。由于眼耳鼻舌身意等官能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能够生起感觉,所以叫做六根。六根不被任何事物染着,即是六根清净)

  【心花怒放】(佛教以清净的本心譬为莲花)

  [觉悟的境界]

  【一尘不染】(色声香味触法,是眼耳鼻舌身意所认识的六种境界。因为它们能够染污人的情识,故称六尘。不被六尘之中的任何一种所染污,就是一尘不染)

  【一丝不挂】

  【火中生莲】维摩诘经:火中生莲花,是可谓希有。在欲而行禅,希有亦如是!

  【味同嚼蜡】(《楞严经》:“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蜡。”

  (4)道谛(觉悟之途):通过戒定慧三学等获得觉悟

  [觉悟的获得]

  【指点迷津】(集谛探究造成世俗诸苦的原因的理论,即指点迷津)

  【看破红尘】(尘能污染人的真性)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苦:生死之苦。岸:解脱彼岸)

  [觉悟的获得:舍得]

  【割爱】(爱是贪欲的别名,位列三毒之首。有爱便有嗔,爱嗔相激,增长惑乱。而世俗的爱,只是虚妄、不净、自私的贪爱,只有断爱、离爱、割爱,才能获得觉悟)

  【一笔勾】(明代四大高僧:袾宏、真可、德清、智旭。袾宏是四大高僧中名气最大的一个,写了七首《一笔勾歌诀》,“五色金章一笔勾”、“鱼水夫妻一笔勾”,合称“七笔勾”。勾是涂去之意。一笔勾即一笔勾消。)

  []

  【清规戒律】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五戒之不杀生)

  【自欺欺人】(佛经中以犯妄语者为自欺欺人,五戒之不妄语)

  []

  【三昧】(定学)

  []

  【不二法门】

  四、三法印

  【无常】

  【四大皆空】

  【臭皮囊】(皮革制成的袋子)

  【梦幻泡影】(人生无常,世事虚幻。

  金刚六如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五、四圣六凡

  []

  【佛光普照】

  【丈六金身】(法、报、化三身。法身: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报身:完成佛果之身;化身:佛为了济度众生而变化之身。丈六金身一般指佛的化身)

  [菩萨]

  【菩萨低眉】(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汉译为“觉有情”,意为“觉悟的有情”,也就是上求佛道和下化众生的大圣人。菩萨眉宇低垂,俯视众生,端庄慈祥)

  [缘觉]

  【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

  [声闻]

  【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

  [六凡]

  【六凡】(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因此六者都是凡夫位,所以叫做六凡)

  []

  【天道】(天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等诸天,因其依处在诸趣之上,故名为天,身有光明,故名为天,果报最胜,故名为天)

  []

  【人道】

  [修罗]

  【修罗】(阿修罗的简称,是一种常与帝释天战斗的鬼神)

  [畜生]

  【畜生】(有畜生业因者死后所趣之道途)

  [饿鬼]

  【饿鬼】(时常遭受饥饿的鬼类。其中略有威德者,能得祭品或人间弃食;无威德者,则常不得食,甚至口渴出火。饿鬼道:造作饿鬼业因的人所走的道途)

  [地狱]

  【地狱】(为罪恶众生死后堕落的地方)

  【十八层地狱】(喻最黑暗、最痛苦的地方)

  【拔舌地狱】(佛教为毁谤佛法者而准备的地狱)

  【刀山剑树】(地狱里的酷刑)、刀山火海

  【阿鼻地狱】(意为无间地狱。在地狱中品位最下,受苦最惨,而没有间歇)

  【六道轮回】(六道的众生都属于迷的境界,不能脱离生死,这一世生在这一道,下一世又生在那一道,在六道里头转来转去,像车轮一样的转,永远转不出去,故名六道轮回)超凡入圣(超出六道轮回,进入四圣之位)

  六、时空观

  【世界】(即有情众生所住的国土。佛经以过去现在未来为世,东西南北上下为界,由此可见有情众生所居住的国土,不但有东西南北上下的分界,而且是有生灭的,不是永恒存在的东西)

  【大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

  【浩劫】(劫是不能用年数来计算的漫长的时间概念。磐石劫 用一件轻软的天衣,每隔三年去拂试一次方广数十里的磐石,直到此石销磨尽,谓一小劫。八十小劫,名一大劫)

  【在劫难逃】(每一个劫都以毁灭性的灾难而告终,所以劫这个时间名词后来被误释为劫数——厄运,注定的灾难。命中注定的事,躲也躲不开)

  【劫后余生】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七、礼仪、仪轨

  【佛要金妆】像教

  【庄严】(佛像、法师的神态端庄肃穆)

  【晨钟暮鼓】(举行法事时集众而用的法器。因而晨昏撞钟击鼓已成为中国佛寺的一种传统。唐宋以来,我国各大寺院多在佛殿两侧建钟鼓楼以为悬挂钟鼓之用)

  【顶礼膜拜】(顶礼,也叫顶礼佛足,头面礼足,是佛教最高的敬礼——跪伏在地上,用头顶去触及受礼者的脚。膜拜,口称南膜而拜)

  【五体投地】(用左右膝、左右肘、头顶等五个部位着地行礼,是佛教里最为敬重的礼节)

  八、大乘精神

  【大慈大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十字街头,灰头土面】(犹言蓬头垢面,形容肮脏相。也写作“灰头土脸”。大乘佛教指出,修行成就后,还要发大悲心,返回尘世中去救度众生。灰头土面即指应众生缘而化现的凡夫形象)

  【娑婆往来八千度】(娑婆华译为堪忍,因此世界的众生堪能忍受十恶三毒及诸烦恼而不肯出离,故名堪忍世界)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现身说法】(佛菩萨均有法、报、化三身。化身是法身的妙用,能够变现自在,度化众生,千百亿化身)

  【普渡众生】

  九、佛教的传授

  【导师】(引路的人。佛为众生指点迷津,指示通向“彼岸”的正道,故称“大导师”)

  【正宗】(佛教禅宗称初祖达摩所传的嫡系学派为正宗。宗,指禅宗。禅宗自称“宗门”、“宗下”,称其他佛教流派为“教”。后泛指学业技术的嫡传正派。

  【法门】(佛的教化方式和内容,称为法门)

  【昙花一现】(佛经中用来比喻佛法难闻)

  【如是我闻】我闻如是

  【空中楼阁】(修行者应筑好根基,循序渐进)

  【醍醐灌顶】(醍醐是从牛乳中反复提炼而得到的甘美食品,喻无上法味〈最高教义〉。灌顶原来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时的仪式:取四大海之水装在宝瓶中,流注新王之顶,象征新王已享有统治四海的权力。密宗沿用此法作为僧人升任阿阇黎(规范师)时的仪式。佛教典籍中用以喻灌输智慧、佛性,除却疑虑,从而心地清凉)

  【正法眼藏】(正法即佛陀的正法;眼,表示佛法朗照宇宙;藏,表示佛法包含万有)拈花微笑(世尊拈花,迦叶微笑)

  【心心相印】(印是契合、符合的意思。心与心互相契合,形容彼此的心意完全一致)

  【印可】(证明弟子之所得,而加以赞美许可)

  【衣钵相传】(禅宗师徒间传法,常以衣钵为信)

  【投机】(合乎佛祖的心机)

  【天女散花】(维摩诘经)

  【单刀直入】(不依经论文句,斩尽葛藤〈分别杂念〉,故以单刀直入为喻)

  【当头棒喝】(禅门认为佛法不可思议,开口即错,动念即乖。为了打破学人的迷执,不少禅师用棒,或用喝,作为施教的一种方式)

  【应病与药】(佛为医王,对症下药)

  【天花乱坠】

  【顽石点头】(说理透彻,使没有悟性的人也心悦诚服。顽石:无知觉的石头)广长舌、海潮音(海潮声势壮阔,涨落有时,常用来比喻佛、菩萨应时对机的说法)

  【辩才无碍】(佛、菩萨具有广长舌,善于说法)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7#
发表于 2007-11-7 03:53:01 |只看该作者
上香的正确方法




  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每年春节及农历初一、十五等日期,广大群众有到寺院上香礼佛、祈福求安的习惯。为使十方善信种植福田、广获法益、正善正行,以满所愿,故将上香祈福的正确方法简要的介绍给大家,以祈共沾法益。


  一、上香礼佛的真实意义是什么?


  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场所,古称丛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宝殿上供奉的叫释迦牟尼佛,是古印度净饭王的太子,后出家修行,在菩提树下证道。成为大彻大悟的觉者,是佛教的创始人,被佛弟子尊为“世尊”、“本师”等。上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


  二、供养佛、菩萨一定要上香吗?


  不一定。供养佛、菩萨方法很多,通常用鲜花(表因)和水果(表果),如果条件不具备,仅供一杯清水(表清净平等)也行。但是,绝对不用酒肉来供养佛菩萨。通常用“香、花、灯、涂、果、乐”六供养,其中之一均可。


  三、上香的含义是什么?


  第一、表示虔诚恭敬供养三宝,以此示范接引众生。

  
  第二、表示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

  
  第三、表示燃烧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门弟子无私奉献。

  
  第四、表示点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意,佛并不嗜好世间大香贵香,但却喜欢佛弟子的戒、定真香。


  四、上香求财可以得到吗?


  不可以。佛经上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关键要懂得其中道理,求财要如理如法去求。燃香成灰是表示无私的奉献,即佛门所说的“布施”。这启示我们:从生求财求福,先要舍财种福。财布施是因,得财富是果。舍是因,得是果,舍得不二。所以,一个人的福报是自己修来的,不是佛菩萨施舍给你的。佛门常讲:“命由己造,福由己求。”烧大香就发大财吗?这纯属“以凡夫之心,度诸佛之腹”。大彻大悟、大慈大悲的诸佛菩萨,又怎会像凡夫众生一样,去在意你大香小香而分别赐富呢?当然不会。


  五、有人一定要上香怎么办?


  寺院是公共活动场所,一般会限制烧大香,加上节假日人流量多,烧大香稍为不慎就会灼伤他人,浓烟滚滚,不利环保,也易引起火患,如此,求福不成,反造无边罪业。一定要烧大香的信众,可将大香交给寺院管理人员,同意安排焚烧,焚烧时,寺院里的法师也会为你们祈祷。


  六、上香礼佛应当许什么样的愿?


  上香礼佛时应当心地清净,果能一尘不染,获福无边。若要许愿,当放弃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念头,发利益社会、利益众生之大心愿,则功德无量。佛经上讲“礼佛一拜,灭罪河沙;念佛一声,福增无量”是也。


  七、礼拜佛菩萨,上几支香为宜?


  上三支香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这是最圆满且文明的上香供养。上香不在多少,贵在心诚,所谓“烧三支文明香,敬一片真诚心”。


  八、寺院里供的佛菩萨很多,给每个佛、菩萨都要烧三支香吗?


  不一定。一般在大雄宝殿前上三支香就行了,其他各殿合掌礼拜,效果是一样的。当然,也可以按照寺院的规定,根据寺院香炉分布的情况自行决定,但每个香炉中不超过三支香为宜。


  九、把点燃的香拿在手上拜佛正确吗?


  不正确。把香点燃后应插在香炉中间,第一支香插在中间,心中默念:供养佛,觉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边,心中默念:供养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边,心中默念:供养僧,净而不染。上完香后,应对佛像,肃立合掌,恭敬礼佛。现在有人将一把香点燃以后拿在手上拜佛,既可能引起火患,烧伤他人或自己,也容易烧坏拜垫和器物,更造成浓烟滚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实在是不文明不如法。


  十、什么方法供养佛菩萨功德最大?


  佛经上说:“一切供养中,法供养第一。”所谓法供养就是佛经上的教导,如理如法受持诵读,自行化他,为人演说。即在日常生活和待人处世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8#
发表于 2007-11-7 03:55:06 |只看该作者
佛门基本礼仪



  中国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然近代以来,传统的优秀礼仪在世俗社会中多已失传,唯有佛门之中,较好地保存了传统的礼仪文化。不依规矩,则不成方圆,身教重于言教,礼仪是最直接的以身传教、身体力行的行为规范。走进佛门这块净土,我们可以用心灵去感受佛门礼节的高雅、庄重与威仪——

  
  第一节 敬佛
  
  殿者,王所居:佛谓之大医王,能医众生之烦恼生死大病,又中国最初佛教初传入东土为王等贵人所信仰尊奉。殿堂之辞,乃武则天所立,如众臣五更早朝必上殿禀事。俗云:【无事不登三宝殿】。佛寺是清净的圣地,所以进入寺庙衣履要整洁,不能着背心、打赤膊、穿拖鞋。当寺内举行宗教仪式或做道场时,不能高声喧哗干扰。未经寺内职事人员允许,不可随便进入僧人寮房(宿舍)等地方。为了保持佛地清净,严禁将一切荤腥及其制品带入寺院。
  
  一、进入大殿应有的礼仪
  
  1、缘左右两侧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门左侧行,则先以左脚入,右侧行则右脚先入。
  
  2、除佛经、佛像及供物之外,其余不可带入。
  
  3、唯有诵经、礼佛、打扫、添油香时方可进入,不可以佛殿为信道,任意穿梭游走。
  
  4、进殿之前当先净身心,洗净双手,进入时不可东张西望、到处观览,礼拜后方能瞻仰圣容,默念偈云:「若得见佛,当愿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
  
  5、于佛殿内只能右绕,不可左旋,以示正道。大众共修绕佛时,注意转角处,不须住脚问讯,只要向上齐眉即可。
  
  6、于殿内不可谈世俗言语,更不可大声喧哗,除听经闻法,全体禅坐外,不可坐于殿内,即使讨论佛法,亦不可高声言笑。
  
  7、于佛殿内,不得支脚、倚壁、靠桌、托颚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秽等,坐时不可箕坐。站立时应放掌或合掌站直,以示恭敬。
  
  8、在大殿内勿打呵欠、吐唾液、放屁等,逼不得已时,应退出殿外。打呵欠时应以袖掩口,吐唾液时用卫生纸包好放于口袋内,勿进进出出影响大众。
  
  二、如何尊敬佛像
  
  1、不可批评佛像之庄严与否,凡佛像不得安于卧室内。
  
  2、凡经过有佛像处,应当整衣礼拜或合掌问讯:如在经堂、佛殿应当礼拜,如因时间、空间不便,可合掌或问讯。
 
  3、见有佛像损坏,应予妥当处理,切不可任意堆置。
  
  (1)佛像若有损坏或不洁,应尽量修复,如重新裱褙等,并使其洁净。
  
  (2)如无法修复,纸制者应以恭敬之心火化,并将余灰持往净处掩埋。石雕木刻者,以恭敬之心火化或分解后,洒散于河川大海,勿使人践踏到。
  
  4、上香的方法: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观想佛菩萨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接受香供养。如果人很多时,将香直竖向上,以免烧到他人,然后走到距佛像三步远的距离,举香观想拜佛。上香时以一支为宜,若要上三支香,则将第一支香插中间(口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口念供养法)、第三支插左边(口念供养僧)、合掌(供养一切众生,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
  
  5、点香时不可用口吹火熄。将香插好后,退半步问讯即可、不用一直点头。
  
  6、如看见佛像或经书置于不洁之处,应当捧持移置净处。若见有人对佛像不恭敬时,宜私下善言相劝。
  
  三、如何礼佛
  
  成熟的稻穗向下垂----拜佛
  
  拜佛具有忏悔罪过、修持禅定与感恩礼敬的意义,藉拜佛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尊敬与感恩,并检讨自我、忏悔过去所造的业障,这样不但有助於人格的提升,也能让人的身心安定。
  
  每当到了寺院,感受到一份超尘的清净与安祥,生起了一份庄严与宁静的心,令人自然而然的想进入大殿,礼佛三拜,表达对诸佛菩萨的礼敬、感恩,而从柔软、徐缓而安详的弯腰礼佛动作里,感受到礼佛者的安定与谦卑。
  
  不了解佛教的人,认为拜佛就是迷信、崇拜偶像。事实上,佛教是透过拜佛的动作,礼敬佛菩萨,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尊敬与感恩;同时,拜佛也可同时忏悔自己所造的恶业。所以,拜佛是每一位佛教徒首先要学习的宗教仪式。
  
  拜佛的动作,是心诚意敬的将双手合掌,低头弯腰,五体投地将两肘两膝以及额头著地,完成头面接触佛足的最高敬礼,故又称为顶礼。弯腰低头表示谦虚,承认自己的福德智慧不足,而当五体投地,接触到大地时,则令人感动於大地孕育众生,负载众生,涵容一切的精神,所以,能怀著感恩心,以饮水思源的心,感谢大地,感谢一切众生。而从拜佛的动作,让人连想到,当人的内心充满了礼敬、感恩与忏悔时,也有如稻穗一样的,因成熟而下垂;而拜佛的意义,也就是如此了。如果再细分,拜佛含有四层意义:
  
  1、感应礼拜:为了求佛、菩萨保佑,赐给幸运,免除灾难,求佛接引超度,感谢恩德。
  
  2、恭敬礼拜:对三宝恭敬,或为了感恩、崇敬,这种礼拜是从内心至诚恳切的自发产生的。
  
  3、忏悔礼拜:也就是为忏悔而礼拜。能做忏悔礼拜的人,必定已是谦虚,或正在学习谦虚的人,因此,忏悔礼拜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改变人的气质,使人变得诚实、温和、谦冲。
  
  4、无相礼拜:无相拜佛是一无所求而拜,其中又分三个层次。最初知道自己在拜,体验自己在拜的每一个动作,指挥著自己的身体在拜;进入第二个层次则是知道自己在拜,体验自己在拜,但是指挥的心已经没有了;最後达到第三个层次,既没有指挥,也没有体验,但是清清楚楚知道人在拜,不介意这个人是谁?反正「他」在拜。所以,拜佛时,应当要慢慢拜下,慢慢起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非常清楚自然,动作缓慢一些、轻松一些、柔软一些,轻松缓慢地体验拜佛的每一个动作,以及动作的感觉,不要把拜佛的动作弄得急促、紧张。否则拜得太快,会慌、忙、急、乱,反而失去了宁静、安定。
  
  拜佛时,前额著地,背部保持平直,身体是柔软的,甚至接触的地面也是柔软的、清凉的。拜下去之後用自己的心体验自己的两只手掌,站起来之後,体验双手、双脚的动作和感觉。感觉自己的体验,体验自己的感觉,感觉每一细微的部分。如果拜佛的时候,只有动作而没有用心、缺乏惭愧心,那只是磕头如捣蒜的拜佛,对於人格的提升很难有作用。若是不便来寺院拜佛,也可以在家中佛堂或空旷明亮处,藉由礼拜来忏悔、感恩,或舒缓身心。特别是当您感到心浮气躁时,不妨透过拜佛的动作来安定烦乱的心思。
  
  拜佛的动作解说:
  
  1、肃立合掌,两足成外八字形,脚跟相距约二寸,脚尖距离约八寸,目光注视两手中指尖。
  
  2、右手先下,左手仍作合掌状,腰徐徐下蹲,右臂向前下伸,右掌向下按於拜垫的中央(或右膝前方),左掌仍举著不动,两膝随即跪下。跪下後,左掌随著伸下,按在拜垫中央左方超过右手半掌处。礼佛时,两脚尖勿移动或翻转。
  
  3、右掌由拜垫中央右方(或右膝前方)向前移动半掌,与左掌齐,两掌相距约六寸,额头平贴於地面。
  
  4、两掌握虚拳,向上翻掌,手掌打开,掌心向上掌背平贴地面,此名为「头面接足礼」。当头著地时,系以「额头」接触地面,并非「头顶」去著地。
  
  5、起身时,两手握拳翻转,手掌打开,掌心向下贴地,头离地面或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央(或右膝前方)
  
  6、左掌举回胸前,右掌著地将身撑起,直腰起立,双手合掌立直。
  
  在礼佛的时候我们要知道:
  
  1、礼佛不必立于中间,唯须虔敬礼拜即可。当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只要众生起心动念,佛无一不知,是故只要出于至诚心、恭敬心,什麽位置皆是好地方。
  
  2、不论佛殿内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礼佛以三拜即可,个人修行则听其意愿,若殿内大众已集合时,但随众站立,合掌问讯即可,不可个人礼拜,以免影响大众的秩序,且不合威仪。
  
  3、礼佛三拜之含义:
  
  合掌手势:双手平举当胸,五指合并向上。
  
  (1)折伏骄慢心
  
  (2)见贤思齐
  
  (3)忏除业障:所谓【礼佛一拜灭罪河沙】灭罪当先整肃威仪,内外威仪具足,自能感应诸佛、菩萨之护持加被。
  
  (4)其方法
  
  第一拜:忏悔弟子○○愿与众生同修忏悔。
  
  发露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义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实相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妄,
  
  心妄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第二拜:发愿修道弟子○○愿与法界众生
  
  同消三障诸烦恼,同得智能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第三拜:同普贤回向弟子○○愿与法界众生同生极乐,共证真常。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5)礼三宝文
  
  我弟子○○愿与弟子多生、现在父母、师长、知识、檀越、法俗眷属、冤亲债主,乃至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各个得仗观音菩萨、普贤菩萨,身、智、行、愿威神之力清净三业分身尘刹尽未来际,一心顶礼尽虚空界,微尘刹土中,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礼佛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诸佛如来影现中,
  
  我身影现如来前,头面接足归命礼。
  
  礼法
  
  真空法性如虚空,常住法宝难思议,
  
  我身影现法宝前,一心如法归命礼。
  
  礼僧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十方菩萨影现中,
  
  我身影现圣僧前,头面接足归命礼。
  
  4、拜佛时必须内心恭敬三宝,如第一拜念赞佛偈(天上天下无如佛....),第二 拜念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第三拜念僧宝不思议....,或第一拜念南无尽虚空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等,亦可三拜皆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礼佛主要在诚敬,故行观想或念诵,则视个人修持而异,并无定规。
  
  5、拜佛时,不可移动双脚的位置,以免踩到海青,拜时要将臀部置于脚上,不可翘起,如此才合乎礼仪。动作不缓不急、内存虔谨、外现恭敬,则能感应道交。礼佛时,应默念偈云:【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或云:【法王无上尊,三界无伦匹,天人之导师,四生之慈父,我今得皈依,能灭三祗业,称扬若赞叹,亿劫莫能尽。】
  
  6、凡有人礼佛时,不得从其前迳行而过。
  
  7、若有出家众正在礼佛,不得与师并行,当位于师之后。
  
  8、礼佛时,不可看似恭敬,实则内怀我慢或为求修行名誉,诈现威仪。
  
  9、大殿正中央的拜垫是住持礼佛用的。其他人不得用。

  第二节 敬法
  
  一、如何请经、持经
  
  1、请经时,经要夹于食指与中指之间,食指与大拇指同置书面,另三指置书下。
  
  2、凡持经像,皆当双手捧之平胸,不可将经书只手携行、随意放置或置于腋下。
  
  3、不可将经书卷之若筒。
  
  二、如何诵经
  
  1、读佛经律时应焚香端坐,如对圣容,不可靠背交足,有失恭敬。欲读经,必先静坐片刻,默念偈云:【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诵经时,除双脚不可交叉外,也不可边诵经边吃东西。
  
  2、读经必字字理会义解,与心相应,不可草草涉躐。
  
  3、读书当覆以经盖,以免灰尘积落。经上有灰尘当以净布拭之,不可用口吹尘。经典上不可放置世俗典籍及杂物,当敬法如敬佛。
  
  4、个人诵经以不妨碍他人为宜,团体则应随众诵念。
  
  5、读经中止,当以纸条记之,不可折叠经页。
  
  6、专供读诵之经本,不可写字。万不得已,以铅笔为记,熟诵之后必须擦净。讲课之经本则不妨于消隐处笔记。
  
  7、诵经时,有人造访或问话时,可以合掌答礼,或以纸条记之,将经典合起,起身迎客,千万莫未将经典合起,即对着经典谈论世俗话,或大笑不已,这是亵渎法宝的行为。若咳嗽需以袖掩口。也切莫因未诵完而心生烦恼,当知:
  
  诵经的目的,是为了开智能。
  
  念佛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信心愿力。
  
  吃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慈悲心。
  
  8、读经时忽生杂念,则应将经本合上,待杂念消去后再读。
  
  9、摆放经书时,不可一半在桌内,一半在桌外,当端正之。对经书、架裟、衣钵、锡杖、念珠、佛尘及一切法器,皆当恭敬处置之。
  
  10.经书损坏应当修补,如实在无法修补时,可以焚烧之,将余灰洒于清净之处,勿使人践踏到。
  
  第三节 敬僧
  
  一、僧五敬德
  
  1、发心离俗:谓出家人发勇猛心,脱离凡俗、修习菩提而为世间之福田。
  
  2、毁坏形好:谓出家人剃除须发,毁坏相好,除去世俗尘衣而着如来之法服,具佛威仪而为世间之佛田。
  
  3、永割亲爱:出家之人割舍父母亲情之爱,而一心积勤修道,以报父母生成之德,兼能为世间之福田。
  
  4、委弃躯命:谓出家人委弃生命而无所顾惜,惟一心求证佛道,兼能为世间之福田。
  
  5、志求大乘:谓出家之人,常怀济物之心,专志勤求大乘之法,以度脱一切有情,为世间之福田。
  
  由以上僧之五净德,应当敬僧如敬佛。
  
  二、敬僧之法
  
  1、路途中、静坐中、诵经中、禅行中、剃头时、以及洗澡、上厕所、乘车船、睡卧等时,勿礼拜大德。除诵经、生病、剃发、工作之时,不得见出家众经过而不起立示礼。
  
  2、遇大德入寺院中,当集合大众,敲二鼓一钟,直到大德进入大殿站好为止,由班首称:【顶礼某大德】,若大德要离开时,亦敲二鼓一钟,直至上车为止,此乃迎来送往应有的礼节。若仅是个人欲行礼,则可进入佛殿后,向佛行礼,口称:【顶礼某某大德】。
  
  3、大德吩咐之事情,当奉命唯谨,尽力办好。不可请师父帮我拿东西、带东西。
  
  4、顶礼大德时,虔诚一拜即可,时间不宜过长。遇见师夫应以合掌问讯以示礼仪,若大德谦逊不受顶礼时,合掌问讯即可,莫执着己意。如果向大德说顶礼三拜,而大德未说【一拜即可】时,依然要拜三拜。顶礼大德要在佛殿时才行礼,不要在大路旁、水沟边或火车站等不宜之处,遇师即顶礼,如此惊世骇俗之举动,有失庄严、端正。合掌问讯时要双手,如果手中持物,以鞠躬示礼即可,不可只用一只手作揖,这是不合乎礼仪的。
  
  5、手中持经时,碰到法师时,将经举起与眉齐,向法师说:【阿弥陀佛】,或说:【师父好】即可。
  
  6、不得直唤出家众名讳。师父有呼唤时,应合掌答:【阿弥陀佛!!】
  
  7、不得盗听出家众诵戒经。
  
  8、不得说出家众过失。不得出家众结为父母、兄弟、姊妹。
  
  9、不得与出家众同堂,若非得已,即使同堂亦不得同榻。
  
  三、称呼大德
  
  佛教的教制、教职在各国不尽相同。在我国寺院中,一般有"住持"(或称"方丈",是寺院负责人)、"监院"(负责处理寺院内部事务)、"知客"(负责对外联系),可尊称"高僧"、"大师"、"法师"、"长老"等。佛门弟子依受戒律等级的不同,可分为出家五众和在家两众。出家五众是指:沙弥、沙弥尼、式叉尼、比丘、比丘尼。在家两众是指:优婆塞和优婆夷。佛教徒出家的俗称"和尚"(僧)和"尼姑"(尼),最好尊称"法师"、"师太"。不出家而遵守一定戒律的佛教信徒称"居士",可尊称为"檀越"、"护法"、"施主"等。具体称呼如下:

  
  1、不得单称名字,对年长比丘当尊称作【长老】、【某老法师】、【某老和尚】、【某某上人】、【某某大师】、或【师父】、【法师】。
  
  2、对年长比丘尼当尊称作【师太】、【尼师】、【法师】、【师父】等。若不知分辨是比丘或比丘尼,皆可一律尊称作【师父】。
  
  3、对年青比丘、比丘尼,则可仅称【师父】、或于其名号下加称【师】字,如有【○○师】即可。
  
  4、因僧尼出家后一律姓释,出家入道后,由师父赐予法名。故请问大德名号时,当先合掌,然后说【请问上下】、【请问师父尊号】、【法师尊号上下】。
  
  5、于大德前,不可自称【我】字。当视关系而自称【后学】、【门生】、【晚学】、【未学】、【学人】或【弟子】、【学生】等,不得称不慧、不才、不佞等。
  
  四、与大德谈话
  
  1、若有问题请问大德,应说【请开示】。
  
  2、与大德谈话,立处不可高于大德,亦不应站立路中。如果师父在楼上,要到楼上请师父开示,如果师父在楼下,不可在楼上扯开嗓门地叫唤师父,应该到楼下来请示。
  
  3、请开示,应请大德自订时间,以免影响大德修持,且应事先与师父约定时间,比较理想。
  
  4、大德问话,当坦诚大方,据实回答。
  
  5、大德与客人言谈时,不可冒失打岔,有事投告,当侧立静候招呼,不得率尔插嘴,失却敬意。若有重要急事,万不得已时,要先说声对不起,然后再请示。
  
  6、大德看经、写字及上课、休息时,不可上前与之谈话。
  
  7、若有比丘或优婆塞于深山崖洞独修,女居士不得一人前往请法供养。即使是知其生病,亦不可独自汤药奉侍,应当请比丘或男居士奉侍之。

  第四节 四威仪
  
  欲了生死,先要循规蹈矩,如孔子之制礼作乐,亦无非教人规矩,与佛教律威仪无异。执身即除习气,身得自申则心有依处,故古人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有执身次序的偈语曰:
  
  【举佛音声慢水流,诵经行道雁行游,
  
  合掌当胸如捧水,立身顶上似安油,
  
  瞻前顾后轻移步,左右癹旋半展眸,
  
  威仪动静常如此,不枉空门做比丘。】
  
  一、行如风
  
  【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
  
  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也。】
  
  即行走时,眼睛要平视,不可左抛又瞄,不可脚跟拖拉出声,举止庄重而安然,心存正念,此即如法之行,具威仪之相。
  
  二、立如松
  
  【非时不住或住时,随所住处常念供养、赞叹经法,
  
  广为人说,思惟经义,如法而住也。】
  
  即站立时,应如松树般地安稳,不可轻率、扭斜或身体抖动,并于适当立时则立,立于适当的位置,并心存正念,如此之具威仪之相。
  
  三、坐如钟
  
  【跏趺晏坐,谛观实相,永绝缘虑,
  
  澄湛虚寂,端肃威仪,如法而坐也。】
  
  即坐时,应将精神统一、身心放松。由后观之,彷如大钟一般稳定。切不可坐姿前倾、后仰、左右倒斜。当心存正念而坐,观照自心,如此之坐,具威仪之相。
  
  四、卧如弓
  
  【非时不卧,为调摄身心,或暂时的卧,则右譌晏安,
  
  不忘正念,心无昏乱,如法而卧也。】

  第五节、佛门日常礼仪
  
  一、入
  
  1、消假--回寺院后,先到大殿向诸佛菩萨顶礼消假,次至师父处顶礼消假。
  
  2、接驾--见到有法师来,应顶礼接驾。
  
  二、出
  
  1、告假--欲离寺前须先向佛菩萨礼拜告假,次向师父告假。
  
  2、送驾--送师父出门当顶礼送驾。
  
  三、 穿着海青应注意之事项
  
  (一)上下楼撩衣之法。(上楼撩前片、下楼撩后片,以免衣托地或被踩到。)
  
  (二)穿海青时,双手不可下垂,应放掌或合掌。
  
  (三)跪拜时如何撩衣?(双手同撩前片)
  
  (四)长跪时如何起身?(先将左脚向前弯曲,双手按在左膝上,直身而立左脚收回)
  
  (五)静坐时,将盖布巾置于海青内。
  
  (六)闭静后,双脚不可直伸,以示恭敬。
  
  四、 斋堂仪规
  
  寺院的食堂称为斋堂,师父们吃饭称为过堂。
  
  (一)内外威仪当具足
  
  1、内:食存五观
  
  (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2、外:端身正坐,正意受食,切勿散心杂话、起诸分别。
  
  (二)食为法本-受食当内外威仪具足,并当发三愿:
  
  1、愿断一切恶,无一恶不断(诸恶莫作)
  
  2、愿修一切善,无一善不修(众善奉行)
  
  3、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
  
  古德云:【五观若明(存),千金易化。三心未了,滴水难消。】
  
  (三)拿碗筷的方式
  
  1、碗--表龙珠、精华,如吾人本具之如来智能德相,即所谓的摩尼珠,欲【探珠宜静浪,动水取应难】。
  
  2、手--谓之龙口含珠。
  
  3、筷子--谓之凤点头。
  
  五、 讲堂规约
  
  (一)闻法的心态-殷重渴望的盆,方能满装智能法音,开创自在的人生。
  
  (二)闻 思 修-专注的听,仔细的想,行我所知,才能达到闻法的真义。
  
  (三)独坐的威仪-抬头挺胸,端坐摄心,会让你听得更深入,更清楚。
  
  (四)桌面整洁-桌面是摆放经书的道场,保持桌面整洁,就是恭敬佛法的具体表现。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9#
发表于 2007-11-7 03:56:34 |只看该作者
学佛是否必须放弃现有生活的享受?
出处:圣严法师




  佛要金装,是装给众生看的;人要衣装,是装给一定的社会层次的人看的。享受的本身是代表人的身分、地位和立场。在需要威仪、礼节的场合和环境,在物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享受是一种礼貌、隆重的表示。可是在物质条件贫乏、自己经济能力薄弱、社会环境恶劣的情况下,纵然自己有此能力和物力,也当舍去所有的享受和大众共度难关,例如近代的印度甘地就是如此。

  今日的社会,为了礼貌或安全的理由,在某些场合、某些环境或者会见某一些人,必须衣冠整齐,必须乘用私家汽车;日间有日间的礼服,晚间有晚间的礼服,在日本及欧美地区,参加丧礼有一定形式和颜色的礼服,参加婚礼以及各种正式的集会,也不得穿工作服、睡服和居家的便服,这些都不该算是享受。

  佛法重视因果,今生的福报是由于过去世的布施而来。享受福报,犹如向银行提用存款,提用愈多,存款愈少,终有提空之时;今生享受愈多,福报所剩愈少,终有用毕之日。应该一方面继续修福,同时也要惜福,才能达到福德圆满的程度;否则,纵然有福,也有所不足。

  因此,从原始的佛教开始,就主张比丘要身无长物:一则是为戒贪,二则是为惜福,三则是为减少对身体的执著;出家众固然如此,在家众亦复如此。

  出家沙弥就要遵守不著香花鬘、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唱伎、不故往观听,不坐卧高广大床,不带手饰,不蓄银钱、宝物等戒律。在家众如果能够做得到,除了银钱必须使用之外,其他也应遵守;如果不能遵守,希望在一个月的六天之中,受持所谓六斋日,来比照出家的生活而行,目的就是在于惜福而放弃享受。此所谓享受的内容,应该包括吃的、用的、住的、坐的、睡的、身上带的和各种娱乐设施。这便是节流更重于开源,布施是为福报开源,放弃享受是为福报节流。

  可是,释迦世尊的身相,就有卅二种大人相,是一种福德、庄严、智慧相。传说释迦世尊也接受金缕袈裟的布施供养,也受给孤独长者以黄金铺地,买下了祗园精舍而供养佛陀。当时的福德长者们供佛斋僧时,都用上好美味的饮食,并且庄严、修饰精舍和供佛斋僧的场所;许多有名的说法之处,后来都成为佛教史上著名的庭园和花园。

  从佛经里面所见到的佛国净土,例如:西方的弥陀净土以及《华严经》的弥勒楼阁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所见的诸大菩萨的宫殿,都是金碧辉煌,极庄严之能事,那也就是大福德者,福德与他们的生活同在,而以他们财富表现出来;好像贫贱的人身相丑陋、皮肤粗糙,富贵的人身相庄严、皮肤润滑,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福报,与放弃享受或贪图享受无关。

  我们所说的享受,应该是指贪图个人的口腹之欲,饮食山珍海味等稀有食品,不为请客,也不为礼节,只为了表现一己的富有;或为使得他人羡慕、注目而蓄意的打扮、化妆、穿著,以满足自己的虚荣;或者为了官能的享受、刺激,而去歌榭、舞厅、妓院等声色犬马的所谓游艺场所,纵情放逸、挥金如土,这些行为当然是学佛者应该放弃的。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10#
发表于 2007-11-7 03:58:04 |只看该作者
合掌的方法

 
佛弟子们恭敬虔诚的第一个表现,就是肃立(两脚与肩同宽平立)合掌。合掌的式样有很多种,一般都是以两手的掌指伸直,掌背微躬;掌心略弯,举至心口处轻合,不可过紧,宜如塔形。依《菩提道次第修习加行六法妙道入门经》说:"两掌合紧不留馀隙,是为外道合掌,第一会沦为外道,(因心为形役,难入真空妙有之境故);第二会感生在无佛的地方,不闻三宝之名。《兜率天赞叹经三修道根本常演中道修法妙语明灯经注》中说:"外道合掌,紧闭掌心,将来必堕生於无佛之地;以如是合掌,不得真空之理,执着成性故也"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11#
发表于 2007-11-7 03:59:56 |只看该作者
拈(上)香的方法

 
⑴将香点燃后。(2)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夹着香杆,大姆指顶着香的尾部,(3)安置胸前,香头平对菩萨圣像,(4)再举香齐眉,(5)之后,放下如第三动作,(6)开始用左手分插。第一支香插中央,插时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第二支香插右边,插时默念:"供养历生父母师长",(注:本篇拈香之法全为在家居士所写,故与出家众所观想默念者不同。但出家众如是个人敬香礼佛,则可同用此法)。第三支香插左边,插时默念:供养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和我某某的冤债障类"

  插香的第二种方法是先右,念:"誓断一切恶。"次左,念:"誓修一切善"。后中,念:"誓渡一切众生"

       插香的第三种方法是最简单的,和第一法一样,但念得比较简单,第一支香插中间,念:"供养僧"。总括而简单。

       插完香,合掌,心中默念:"愿此香花云,直达三宝所(或念:"直达诸佛所),恳求大慈悲,施与众生乐"

       如果是上环香,就要以点燃之处向佛,两手像持长香的方式一样,举香时,只要口中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愿此香花云,直达三宝所,恳求大慈悲,施与众生乐"即可。

       要是上檀香(即檀木劈成之小枝)时,就要用双手大指和食指拿着香的两头,中指、无名指、小指都张开伸直,高举齐眉,前后放进香炉;第一根檀香用左手拈起,右手接过送入;第二支则利用右手拈起,左手送入;第三支又和第一支一样。观想默念的方法都和上长香时一样。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12#
发表于 2007-11-7 04:01:43 |只看该作者
礼拜的方法


  礼拜:闽南语都叫"拜拜",也就是对佛菩萨像虔诚的恭敬作礼之举动,其法是:
  (1)肃立合掌,腕与心口平,两足跟离开约二寸,脚尖相距约八寸,成八字形。站好后,立刻收束杂乱的心意,瞑目观想:我以往无量劫中的父亲在我右边,我以往无量劫中的母亲在我左边,儿女着属在后,一切冤仇障类在前,此无量劫数的父母冤亲眷属,均在我的四周,团团围绕着我,随我一齐礼佛,愿你们以此善缘,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注:此种观想礼佛的方法,是密宗的无上法门;若常如此观想礼佛,不仅能超度你所观想的,而且能为自己灭障消灾。即念经、持咒或持佛菩萨圣号时也是一样,不可忽视。)观想后,弯腰,右臂斜伸,右掌向下,按於拜垫中央,左掌仍举不动,两膝随即跪下(此为第一把。)

  (2)跪下后,掌随着伸下,按住拜垫左前方(此为第二把)。

  (3)右掌由拜垫中央移到右前方,两掌相距约六寸许(此为半把,合共叫"两把半")。这是老名词。

  (4)以头垂叩於两掌中间拜垫上。

  (5)两掌随即翻转,手心向上。意思是以两手托承佛足,以求福慧。这叫头面接足礼。(另一说法是:古时候的小孩或低阶之人,向大人、上级或长者求索物品或钱财时,就是这样摊开手掌承接佛菩萨所赐的福慧之意。

  (6)两手握拳翻转,头离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心。

  (7)左掌举回胸前,右掌将身撑起,与左掌合,同时两膝起立。合掌依然。

  (8)三礼毕,合掌弯腰,垂至膝前,以左手四指包右手四指,两大指相并,两食指相合竖直(此为定印),伸直腰,举至齐眉,再放掌。这叫问讯。

  以上为一般之礼拜法。此外,密宗尚有"佛部、莲花部及金刚部"等之合掌与礼拜方法。行者皈依后,自有上师亲传,此处不赘。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13#
发表于 2007-11-7 04:02:39 |只看该作者
礼拜呼吸法




  礼拜是一种很能有益身心的运动。不懂诀窍而又喜欢礼佛的人,很容易因此而使身体不适。因此,笔者愿将个人多年来礼佛所得的方法和经验,提出贡献给所有学佛的四众弟子们,使大家都能从礼佛的呼吸法中,获得最高的利益。此法是:拜下时,舌头卷抵舌根,同时吸气,(如果要念佛号或持咒,可在拜下呼气时念);起立时,舌头翘顶上腭,同时吸气。这是一种揉和吐故纳新、使全身气脉发生神秘的循环作用,以保健去病延年益寿的方法。吸气时最好能观想空中日月星辰等通化成了白光,由你的顶门进入体内,(如果是面对佛菩萨像时,则观想佛菩萨像放光照你),呼吸时则观想我之病苦孽障都已化成了黑气随气而出(时间久了,你将会看到自己所呼出的黑气。)那时保证你已是一个三业清净的人了)。喜欢礼佛的同道们,不防试试,这种又礼了佛,又练了去病延年气功,而又因此而清净了三业的方法,习之不断,必可获益无穷。悠然而拜,悠然而起,不疾不徐,毫无劳累的感觉。对个人的修持来说,可说是一举三得的上妙法门,有此好处,你何乐而不为之!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14#
发表于 2007-11-7 04:04:01 |只看该作者
礼拜发愿词


  礼拜佛菩萨时,要恭敬虔诚的发愿;发愿是一个学佛人所定的目标和方向,有了目标和方向,修行才会有一个结果;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药师如来十二大愿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公式化的发愿词是这样的:

  第一拜默念:"愿一切众生,舍离外道邪见,归依我佛"

  第二拜默念:"愿弟子能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辩才无碍"

  第三拜默念:"愿弟子身心轻利,无诸疾病,广度众生,同证菩提"

  以上发愿词是一般的,(也就是所谓三皈依的意思)。如果你有比这更好的、特殊的,或自己需要应该加以变通、圆融应用的,都没有限制,尽可自由运用,大胆的向佛菩萨恳切祈求;天天祈求,行之不断,自然有一天会感应道交,获得满意。就好像小孩子向父母要求心爱之物一样,你天天缠着他要,他哪有不给你的道理。

  下面是笔者个人学佛多年来的经验,其中渗和了密宗修"弥陀长寿法、弥陀生西大法"--"破瓦法"或曰"颇哇法")。如礼佛的第一动作中即是--观想,笔者曾提供给几位老菩萨(包括出家多年的老比丘和老比丘尼,以及专修净土的老男女居士)们参考,经他(她)们实验后(最快的十天,最慢的三到五个月)谈话的证明,其结果,有与上所提密法具有异典同工之妙的神奇效果。有心的同道们如想证明笔者所言的方法是否真实的话,最好不要有疑心,保证笔者所言无虚,您也必有所得。为使信仰佛教而又能依佛法精进虔修的同道们,皆能同证菩提,同登觉岸,皆能即身成佛故,笔者不欲自秘,特公开道出,以供所有先进和初机朋友们的参考。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15#
发表于 2007-11-7 04:05:00 |只看该作者
学佛的不都是出家的和尚吗?
出处:佛法宝藏




学佛的人不一定都是和尚。无论做那种工作的人都可以学的。只要能诚心学佛,不一定都要出家。古今因学佛而往生极乐世界的在家佛教徒,是很多的。他们就是在家中专心念佛所得到的成就。这就是事实上很好的说明。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16#
发表于 2007-11-7 04:08:44 |只看该作者
出家的规定及剃度的仪式

出处:释若龙

作者:释圣凯



    在佛教的信仰中,可以分为两类:一为在家信徒,二为出家僧伽。按照佛教的教义,出家僧伽称为僧宝,是三宝之一,承担住持佛法的重任。出家乃远离世俗之尘,所以又称为“出尘”;出家必须剃落须发,抛弃服饰,并且穿着坏色衣,所以出家又称“落饰”、“剃发”、“落发染衣”、“剃染”、“落染”。在七众弟子中,除优婆塞与优婆夷二众属在家众外,其余比丘、比丘尼、式*摩那、沙弥、沙弥尼等五众皆为出家众,称为出家五众。
   
    出家,并不是佛教最先发明的,更不是佛教所专有的,在释迦世尊沿未降生以前的印度,就有很多种类的外道沙门。沙门是印度对于各类出家人的通称,意思是“息心”或“净志”。佛教创立之后,为别于外道沙门(如沙门婆罗门),将佛教的出家人,称为沙门释子,意思是释迦座下的出家弟子。
   
    出家修行的最高目的与向往,无不是在求取肉欲的解脱与心灵的自在,所以宗教之为宗教,不论其手段或方法如何,它的追求必然是出世的。正因为要求出世,禁欲主义的出家生活,是出于理智的分段抉择,是由五戒、八戒的在家生活而至沙弥十戒及比丘戒的出家生活。所以,佛教虽愿人人都来信佛学佛,却绝不勉强人人都来出家,人们是否适宜在佛教中出家,得看他是否已能接受由伦理观念所升华而成的戒律精神而定。
   
    由于僧伽在佛教中承担住持佛法、弘扬佛法的责任与义务,称为“人天导师”、“僧宝”,
“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所以具有无比的神圣性与崇高性。因此,佛教要求具备一定条件的人才能被允许出家。从年龄来说,最少必须到七岁才可以出家;如果不到七岁,或年龄已过七十岁,或未到七十岁,但是不能自理日常生活,皆不该出家,也须观察他是否能适应佛教的各种制度与生活,如果不能适应,也不能度化出家。所以,现在到寺院出家,一般寺院不会马上剃度,必须观察一年以上,如果僧团觉得此人适合出家,才会正式剃度。
   
    另外,如果无根、二根(阴阳人),不具备男女相的人,不应出家。父母不允许出家的,也不应出家。因为佛陀在世时,曾有比丘度一个孩童出家,既未得到孩子父母的同意,也未取得僧团大众的认可。孩子的父母进入寺院,询问了其他的比丘,都说不知此事,未见此儿童,事实上那父母已发现了他们的儿子被剃了头,出了家。于是讥嫌比丘们不该以有道之人而说无道的妄语。所以佛陀规定,度人出家必须有父母的同意,并且得到僧团的认可。违犯国家法律,不应出家;身体有白癞、痈疽、癫狂等病,六根不全、残疾陋劣,不能出家,因为僧伽必须能启发信徒的信心,而这类人会引起信徒的讥嫌,所以佛教戒律规定不能度化出家。作五逆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转法轮僧)的人,受比丘戒后犯四根本戒,负债的人,都不能度化出家。如果有外道(信仰别的宗教)来求出家,戒律规定必须经过四个月的考察,肯定心性纯善,真心出家,才能度化出家,这是防止他是来盗法而资其毁谤的口实。而且,戒律规定如果有人要求出家,必须向他说明出家的种种苦事:一食、一住、一眠、须禅诵、学问、精进行道等,如果他不畏惧如此等苦事,才可允许出家,这是为了用来防止有人好逸恶劳及为衣食而来出家。僧团的整体水平来自个体,所以认真抉择出家者,这是佛教兴盛的关键一环。
   
    出家最重要的事情无过于拜师父,虽然何人能度沙弥出家没有特权等级,但有资格的限制,所以想出家找一位如法如律的师父是关键。


  那么什么人能成为师父呢?在《摩诃僧祇律》卷二十八中,有十事规定度人的师资:“(佛说)从今日,有十法成就,听度人出家受具足:一、持戒,二、多闻阿毗昙(论),三、多闻毗尼(律),四、学戒,五、学定,六、学慧,七、能出罪、能使人出罪,八、能看病、能使人看,九、弟子有难,能使人送,十、满十岁。”又说:“下至满(比丘戒)十岁,知(比丘比丘尼)二部律,亦得(度人出家)”。另外,《大比丘三千威仪经》、《善见律》对师资都有一定的要求。综合诸典籍的记载,为人作师度沙弥最少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比丘戒腊满足十年,二是通解二部律典。所以,一位好的师父对刚出家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犹如一位孩子拥有一位好父亲一样。
   
    如果真心想出家,首先应该明确哪座寺院适合自己,对出家的寺院应该有所选择,因为一座寺院的宗派、道风、学风对于一个刚出家人来说,其影响是非常重大的。既然已经选好寺院,便应该携带父母的同意书、派出所的证明等,最好能有熟悉的僧人或居士介绍,到寺院的客堂说明出家的愿望,知客师父如果觉得各种条件比较适合,便会同意先住下来。
   
     因为寺院对欲出家者需要一年以上的考察时间,所以必须首先充当寺院的“行者”,由客堂安排工作。对于欲出家者来说,最主要的是培植福慧善根,所以客堂一般安排到服务大众的部门去工作,如到客堂当招客,即接电话、打开水、泡茶等杂事;或者到厨房去干一些杂事:煮饭、烧水、烧火等;或者到田地种菜,洗厕所等。现在有些想出家的人,以为出家很清闲,一出家就能修行打坐,或研读佛经,没想到干这么多杂事,往往很难坚下来,所以也就很难通过考察这一关。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中,除了完成寺院安排的工作以外,还要努力背诵早晚功课,学习僧人的威仪,多读佛教典籍,进一步提高自己对佛教的认识与信仰。尤其是早晚功课最为重要,这是一个出家人的根本技能,不但要会背诵,而且需要学习各种法事仪规,熟悉梵呗赞偈的唱法,掌握法器的敲打方法。在这段时间内,通过对寺院常住僧众的接触,便会对一些僧人感到特别有缘,品德学问都能让你敬佩,这时便应该特别去亲近他,增加两人之间的信任与感情,选择他作为自己的剃度师父。当然有些寺院特别规定只有方丈或监院才能剃度收徒,那则另当别论。一般来说,自己去选择一位有缘的、具备摄受力的师父,是最好的途径。
   
    通过一年多的考察,僧团内部觉得此人真心出家,能适应寺院的生活,并且已经找到一位有缘的师父,才开始正式剃度出家。首先,由客堂向僧团汇报此人的表现,认为合适出家。其次,由剃度师父向僧团提出申请,即作“羯磨”,僧团同意由该僧剃度此人出家,这样才能剃度收徒。剃度师父便会选择吉日,或者在佛菩萨的圣诞,举行剃度仪式,剃发染衣,使此人成为沙弥或沙弥尼。
   
    按照《剃度沙弥正范》,剃度仪式有导引、启白、请师、开导、请圣、辞谢四恩、忏悔、灌顶剃发等程序。但是,因为有些求度者还没有归依三宝,所以必须先说三归,然后再加上后三种程序。大众唱香赞后,求度者到中间礼佛三拜,其次向北四拜,又向南四拜,辞谢天地、君主、父母、师长、四恩;然后顶礼向剃度师三拜,长跪合掌。跟随剃度师后,念忏悔偈。然后,剃度师来到求度者面前,先用净瓶的甘露水洒在求度者的头顶上,连续三次,剃度师拿过戒刀,并且说:“第一刀,断除一切恶;第二刀,愿修一切善;第三刀,誓度一切众生。”随后,大众同唱:“金刀剃下娘生发,除却尘劳不净身,圆顶方袍僧相现,法王座下大丈夫。”然后,大众同唱回向偈。求度者回到僧房,将俗衣换成僧服,现出家相,在仪式全部完成后,礼谢剃度师三拜。
   
    对于每一位想出家的人来说,真心出家是根本,出家是人生的重大选择,不能视为儿戏,应该检查自己是真心还是偶然的冲动,因为偶然的冲动很容易后悔,结果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其次,出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需要坚强、吃苦耐劳的意志力,出家的生活非常清贫、寂寞,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意志力坚持下来,佛经上常说“难忍能忍,难行能行”,才会显示出家的崇高与伟大。另外,自己是否具备出家的条件,尤其是一些已婚者,如果家中有父母、妻子、儿女,便不能随便出家,不能因自己的个人愿望,而伤害亲人的幸福。
   
    出家是一条不归路,如果你已经相好要选择这条路,那么请你记住这是一条不归路;如果你已经踏上这条路,就请你不要回头!



--
释圣凯《中国汉传佛教礼仪》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17#
发表于 2007-11-7 04:11:22 |只看该作者
什么是五眼
出处:学佛群疑




    我们从某些佛教图像中,可以看到脸部有出现三只眼的情况;也就是在两眼之间的眉心处,另开一眼。事实上,人类不可能有三只肉眼,所谓的第三眼,只是象徵;也就是在一对肉眼之外,另有心眼。心眼的意义有深有浅,浅的指普通人的思想活动,深的就要讲到五眼了。五眼是除了肉眼之外尚有层次不等的四种心眼。 
  
    所谓五眼,是指从凡夫至佛位,对于事物现象终始本末的考察功能。有人称眼睛为「智慧之门」、「灵魂之窗」,眼睛能够明辨物象、增长知识。修行的层次越高,心眼作用的范围越广。凡夫经由父母所生的肉眼,能见的距离、范围相当有限,太小、太大、太远、太近,均非肉眼所能见,或太过黑暗或强烈的光度,也非肉眼所能适应。如果能得天眼,便能于物质世界中自在地观察,而不受距离、体积、光度的限制。 

  不过天也有层次:有地居天、空居天和禅定天。地居天就是一般民间所信的福德鬼神以及四天王和忉利天的天神;空居天是指耶摩天至他化自在的欲界天神;禅定天则指色界和无色界的二十二层次。层次越高,天眼的功能越多越大。所谓天眼的功能,是能见肉眼所不能见的事物,除了不受大小、距离、明暗的限制外,也不受遮隔隐藏或通透显露的限制,它不需通过光影的反映,而是精神力的反射或折射作用。 

  天眼有修得和报得的不同。一般的鬼神都有深浅程度不等的天眼,称为报得。因为没有肉体束缚的鬼神,只有灵力活动,减少了物体障碍。一般的灵媒,也就是为鬼神所寄托、依附的人,这就是藉鬼神报得的天眼,而能见人所不能见的事物。对人类而言,修禅定或可得天眼;但禅定的目的却不在于修得天眼,虽另有专修神通的方法,但若修得了天眼,也未必表示已入禅定。 

  天眼的功能除了如上所说的以外,尚有能见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件现象。那是由于任何现象的发生,已经有它一定的因果关系,由于造下一定的业力,便会造成一定的果报,往往现象尚未发生,而发生那种现象的力量早已形成,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加入,那就成了必将发生的事实。所以,具有天眼的人,能够预知未来。天眼的能力越强,能见的未来越久远,精确度也越高。 

  所谓精确度,就是说明天眼并不可靠,只要一加入其他的因素,未来的事态未必就会产生他的预期结果。这好比两位围棋的棋士对奕,段数越高,所见棋目越多;段数越低,所见越少。但还没有任何两位棋力相当的棋士可以一上棋盘就已经知道胜负的结果。因为世事变数太多,定数只是局部和短时间的现象,万法因缘所生,缘变则变。所以佛法不执著天眼,也不鼓励人为了使用天眼而修成天眼。 

  所谓五眼,除了肉眼、天眼外,尚有慧眼、法眼和佛眼。慧眼是罗汉所证,见十二因缘、生死流转的徵象,所以能出生死轮回,不受身心世界的束缚,离五蕴、出三界。这和世间一般人所说「慧眼识英雄」、「慧眼独具」的功能,显然不同,世人所说的慧眼,是世间智慧,尚存有「我」的观念,不过比较深澈、明锐、敏捷;而罗汉所具的慧眼是无我、无执的。 

  法眼为初地以上的菩萨所具,能见万法的本性──法性,亲证诸佛法身之一分,乃至多分,绝不是如一般人所说的具有法术之士就是具有法眼;略解佛法者也称具有法眼。其实法眼和证法身有关,若是仅仅见性,尚不能称为具足法眼,而只能够确信法眼的存在和法眼的功能。 

  法身遍一切处、遍一切时,它非色、非无色,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说是,一切都是,也可说,一切都不是。有执著者,一切都不是;无执著者,一切都是。具足法眼的菩萨,称为法身大士,非凡夫所能想像。 

  无我有两种,分人无我和法无我。证人无我、离人我执,就是罗汉;证法无我,离法我执,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萨。罗汉离人我执,得慧眼,出三界;菩萨更进一步,离法我执,证法身、得法眼、虽住三界,却不为生死所困,称为法身大士。有些附佛法的外道,动不动就说已得慧眼或法眼,其实他们连天眼都不是,而仅是气脉运动的反射作用,或是得自鬼神的灵力而已。 

  至于佛眼,具足前面四种眼的所有功能,它是智慧的全体,也就是大圆镜智的本身,又称为大圆觉,也称为无上菩提。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18#
发表于 2007-11-7 04:13:15 |只看该作者
魔考是真的吗
出处:学佛群觺





    魔考的观念,不是出于佛教,而是出于一般被称为斋教的民间信仰。 
  
    佛教所说的魔,分为烦恼魔、五蕴魔、死魔和天魔。除了天魔之外,都是属于身心和环境的冲突与不平衡所产生的现象。要得天魔的扰乱,必须是大修行人;除了天魔之外,其他三种魔,都属于人为的。纵然是天魔的困扰,如果身心正常、精神稳定,也可以克服。所以,不会修行的人,或知见不正的人,易染魔扰;如有正确的知见和精进的修行,魔扰是不存在的。 

  所谓魔扰是由贪、嗔等自我中心的执著而产生的,我执越轻,离魔越远;即使人皆难免面对死魔的降临,但对修行者而言,若能以平常心来面对死亡,死亡就不是魔。 

  五蕴魔的意思,是指色、受、想、行、识。第一色蕴是指我们的肉体和肉体所处的环境,其余四蕴则属于心理活动,以及流转于生死之间的精神主体。如果不出三界、未了生死,即在五蕴魔的掌握之下,但他不是人格化的鬼神,而是由于业力的推动。如能去除贪、嗔、痴而出三界,便能脱离五蕴魔的范围。可见此魔不在心外,也不在身外。 

  所谓烦恼魔,是指我们的心理活动失去平衡与自主的控制。所谓心不由己,心随境转,事事牵挂,舍不得、放不下、求不得、丢不掉,都是出于自我中心的自私心理作崇;若能以慈悲心待人,以惭愧心待己,以理性的智慧替代感性的精绪,烦恼魔便无可奈何。 

  至于天魔,他在天上,和一神教的宇宙创造神并行,他有无限的大力,他的形象变化多端,可能以狰狞的面目出现,多半则以仁善的形态现身;不过他的目的,不论威胁利诱,都是要你脱离正道而行邪法。 

  佛法所说的天魔,是在修行者发起出离三界之心和大菩提心之时,魔宫震动,魔王发愁,因为即将有人出离三界,魔子魔孙减少,而佛法增长,因此,派遣魔子魔女、魔兵魔将,来扰乱修行之人。如果是大修行人,魔王也会亲自出动,务期留住此人于魔力所及的范围之内。例如释迦世尊在菩提树下成道之前,就有降魔的过程,所以,非大修行人,不容易受到天魔的困扰。一般的俗人终日在烦恼及五蕴之中打滚,也在生死之中流转,岂能遭致天魔的出击? 

  但是现在民间却流行著魔考的信仰与传说,信了一般斋教之后的人,如果事业顺利、家庭平安、身体健康,就说是无生老母、明明上帝所赐,是信奉斋教的行为所致,应该全心的感谢,全力的奉献。如果遇到不如意事,灾难、病障、横祸、鬼扰,就说是魔考,而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是由于入了道门、成了道亲,有所谓已在天堂挂号、地狱除名,所以,引来魔鬼的妒嫉,而给予种种的打击。这不能埋怨无生老母、明明上帝,反而应该感谢、忍受,否则,如果经不起魔考而退失信仰,那就又要变成天堂无分、地狱有名。 

  这种说法,实在是愚痴的迷信,否则既有权力使人天堂挂号、地狱除名,为何不能助人祛除魔障,还要说是魔考,使得接受魔考的人,不敢以人为的方式来补救、改善他们的遭遇。 

  当然,佛教也有重罪轻报之说,以及提前受报之论;也就是说,若不修行,恶报尚不会现形,一旦精进修道,发出离心,行菩萨道,就会引来若干魔障,那可能是天魔,也可能是宿世的冤亲债主,恐怕你出离三界之后,对你控制无方、需索无门,所以提早讨还你的欠债。不过由于你的修行和发心的善功德力,能将本来是应该多生偿命的,变成即生的病难,以此了结无量劫来的债务。所以,这是基于因果观点而言,不是无理的迷信。而且,佛教还是主张在灾难降临之时,尽量设法处理改善,以尽人事,不是束手待死式地受尽折磨。佛法讲因果也讲因缘,过去的因,如果加上现在的缘,他的结果就会改变。 

  佛教不是定命论和宿命论,而是努力论。一切的灾难与不幸的遭遇,都是来自过去所造的,加上现在的未曾努力,不必怨天尤人,当以正常的方式作合理的改善。因此,遇到疾病及困扰,便称为魔考的观念,在佛教是不能成立的,也是不被承认的。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19#
发表于 2007-11-7 04:14:28 |只看该作者
如何选择明师
出处:学佛群觺



  韩愈曾经说过:「术业有专攻」,因此,学习任何法门都应该选择有专精独到功力的明师,不论做学问、学艺和学佛,其道理都是相通的。虽然明师未必出于明师之门,明师门下也未必出高徒,但是追随明师,至少不会指错方向,教错要领,实要比所谓「以盲引盲」来得安全。 

  可是谁是明师?往往无法得知,特别是宗教经验和禅修工夫,在自己尚未入门时,更是无法判断谁是明师或不是明师?不过,明师虽然未必有名,但若为大众公认的明师,自然要比自称明师而尚未被大众所公认的,要可靠得多。在无力明辨谁是明师或不是明师的阶段,追随已被大众公认的明师是比较安全的。或者由已经成名的老师,介绍尚未成名的老师,也是较可信的。而由你所信任的明师介绍另外一位明师,也是可取的,如在《华严经》中,善财童子参访五十三位大善知识的方式,就是通过一位介绍一位,形成了五十三位的连锁关系。他们人人都是明师,因此,善财童子绝不是病急乱投医似地盲目拜师。 

  世间任何时代都有许多自称为一代宗师的人物,他们妖言惑众,颠倒黑白,混淆视听,广收徒众以虚张声势,如果不加明辨,即很可能以有名的邪师为明师。所以,孟子也说:「人之大患,在好为人师。」因为那些邪师对社会人心有误导作用,使人间产生更多的纷扰不平衡、困惑不安定;因此跟他们学习某些邪法、邪说和邪术,不仅不能开拓人生境界,反而会为自己带来身心的伤害,家庭的失和。只可惜一般人实在很难识破这些人的真伪、邪正。 

  从佛法的立场说,邪与正、暗与明的标准,都在于自我中心的考察,如带有强烈贪嗔习性的人,一定不是明师;又如虽然表现仁慈,和颜悦色、道貌岸然,但倘有骄、狂、慢等气质的人,也一定不是明师。找明师,《大智度论》卷九揭示了四个要点,称为「四依法」。 

  第一、依法不依人:明师不以自我为中心,也不以特定的某一个人为权威,是以共同的原则、规律为依准。律教的法就是因缘法、因果法,如果一位老师所说的道理与开示,违背了因果和因缘的法则,就不是明师。因为因果是要我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缘是教我们对一切的现象不起贪嗔等执著心。否则,虽众人尊其为圣人,也和邪师无别。 

  第二、依义不依语:凡是真正的法则,一定是放诸四海皆准,古往今来皆同的,不会因民族、地区、文化等背景的不同而有差别。如果说有宗教上的禁忌,或有语言上的神秘,便都不是正法。正法应注重义理的相通,而不当拘泥于语言上的相异。例如说:回教徒重视阿拉伯文,犹太教重视西伯来文,都与此准则相背;佛教徒重视梵文、巴利文,只是为了考察原典,以追求原义,并不是说梵文和巴利文有特别的神力或神圣。当然,印度教是重视梵语、梵音的,此与佛教有别。 

  第三、依智不依识:智是圣人的智慧,乃从无我的大智、同体的大悲中产生。因此,凡含有自我中心,不论为己为人,乃至于为一切众生,或者为求成就无上的佛道,不论是大我、小我、梵我和神我,个别的我与全体的我,都不能产生真正的智慧,因此仍属于知识及认识的范围。知识是从自我的学习经验中产生分别、记忆、推理等的作用;而智慧则只有客观的现象,没有主观的中心;只有运作的功能,没有主体的中心,如果与此相违,就不是明师。 

  第四、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了义是无法可说、无法可执、无法可学、无法可修,也无法可证。正如《坛经》所说的无念、无相、无住,不为什么,也没有什么,只是照样地吃饭、穿衣、过生活、自利利他、精进不懈。 

  根据以上四点标准,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判别,谁是明师?谁不是明师?再依据这四个标准去访察你所希望亲近的明师,大概不会有所差池,日积月累,纵然不得明师,你自己也已经成了明师。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20#
发表于 2007-11-7 04:15:29 |只看该作者
何谓专修与杂修



  严格地说,中国人是杂修的佛教。例如:为了求现生的健康、长寿、消灾、免难而持诵《普门品》、《药师经》、《大悲咒》或念观音菩萨及药师佛圣号;若为求西方的未来利益,便诵《阿弥陀经》,并念阿弥陀佛圣号;若为消除病障、业障,则多半诵持观音灵感真言、白衣大士神咒或者礼拜《水忏》、《梁皇忏》等;如果为了超度先亡、亲友,则念《地藏经》、往生咒、放焰口、放蒙山等。类似的修行方式,既是显教,也混有密教的形式与意味;既是修西方净土,也修东方净土。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为了不同的目的,就可能用不同的法门。 

  其实,佛法贵在一门深入,不论用显、用密,诵经、持咒、作观、礼忏,或念任何一佛、一菩萨的圣号,修任一法门,只要持之以恒,就有感应,即能达成修持的目的。也就是说,念阿弥陀佛能往生西方,念观世音菩萨也能往生西方;念观世音菩萨能消灾免难,念阿弥陀佛也能消灾免难;作观能够入定、开智慧,持名念佛和念菩萨圣号,也能入定而开智慧;其他以此类推,如诵《金刚经》也能开智慧、消灾、免难、除障、生西方。所以,《楞严经》有二十五种圆通法门,就是介绍二十五位大乘罗汉及菩萨,各人专修一种特定的法门,结果都能一门深入而门门深入。这就像观世音菩萨是耳根圆通,他修音声法门而通达一切法门。 

  如果修净土法门的人,能够专精念佛,抱定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就能得现生利益,也能于临终时受到弥陀接引;有难的免难,有灾的消灾,有障的除障,愚痴的增长智慧,烦恼的减少魔障。如果是学禅的人,但能抱定一句话头、一个公案、一种现行的方法,就能既得现在利益,又得未来利益,如果愿生净土,也能够必定往生。 

  唱诵多半是用之于集体修行,和在经过长时间禅坐之后的一种调剂。如果是个人修行或比较长时间的定期修行,则不一定要有唱诵。在家居士的早晚课诵,能诵就可,专持某一圣号,专诵某一经典,专礼某一部经,专拜某一佛菩萨,都可以称为专修,也都可以达成所有的修行愿望和目的。如果每天定时持诵、礼拜同样的几种经咒与圣号、赞偈,也可以称为专修,当然,比之前项的专修,此已有杂修的意味。 

  古来有人专门持诵《金刚经》或《法华经》几千部甚至几万部,专门礼佛几百万拜,持咒几百万遍;像永明延寿禅师,每天持阿弥陀佛圣号,乃至作息、饮食、大小便利、睡眠的时候,都不间断,那才叫精进专修。一般人不容易做到这个地步,若教他仅持同一经咒和仅念同一圣号,有些人会感到单调,乃至于无聊。所以,每日持诵几种不同的经咒、圣号和赞偈,比较妥当。但是,切忌今天学显教,明天改修密教;早晨求生东方,晚上又求生西方。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21#
发表于 2007-11-7 04:16:42 |只看该作者
什么叫做易行道和难行道





  「易行道」和「难行道」,都是学佛修行的菩萨道。首先出现于龙树菩萨的《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介绍菩萨的修行之道,有难、易两种。如世间行路,以步行走陆路,比较吃力艰难;乘船行水路,比较省力容易。难行的菩萨道,是指勤行精进;易行的菩萨道,是指以信心为方便而致不退转位。 

  龙树所说易行道的修行方法,是称念善德等十方十佛、阿弥陀佛等一百零七佛,乃至善意等一百四十三菩萨名号。至中国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卷上,则鼓吹专念「阿弥陀佛」一佛名号,称为易行道,宣扬弥陀的他力本愿,乘佛本誓愿力,即得往生彼佛净土,以佛力加持,而入大乘正定之聚。道绰大师的《安乐集》,则将难行道称为圣道门,易行道称为净土门。到了日本的法然上人,则标出「自力圣道」与「他力净土」,来说明难行道与易行道之不同。 

  可见,龙树菩萨所说的易行道,是以称念诸佛菩萨来求生十方净土。而中国及日本的净土行者,则以修行阿弥陀佛的净土法门为易行道,仰仗彼佛愿力,往生极乐净土。到了彼佛净土之后,由于所见所闻,都是阿弥陀佛说法教化的设施,耳濡目染,无非念佛、念法、念僧,所以比较容易成就菩提,且能直至位阶不退。 

  不过若全仗佛的愿力往生者,要至不退转位,必须经过极长的时间。因在彼土无缘修福,但可修慧,修慧能离烦恼,若不修福,便不能成就菩萨功德。故虽容易,却有迂回之感,必须等到位阶不退之后,再到世间广度众生,以修足菩萨的福德,福慧圆满,方能成佛。易行道的殊胜方便,较便利自信不足、罪业深重的怯懦众生,能使之有得度的希望,并鼓励他们学佛、念佛。 

  所谓难行道,就是以三大阿僧祗劫的时间,修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菩萨道,这是修行佛法的通途。三世一切诸佛都是由于在因地时发了无上正等的大菩提心而成佛。也就是说,发愿求成佛道者,通常是要先成就信心。依据《璎珞经》说,修行信心,须经一劫、二劫、三劫,便得信心不退而入初住位。《起信论》则说:「修行信心经一万劫。」信心成就,然后进入初住位,那才是第一阿僧祗劫的开始;至初地是第二阿僧祗劫的起点;过七地是第三阿僧祗劫的发端;十地满足,三大阿僧祗劫修毕,成为等觉菩萨。例如: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地藏等,再过百劫即登佛地,这便是难行道。在此期间,舍生受生,做无量布施,修无量供养,亲近无量诸佛,在众生之中,永远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日积月累,我执渐渐消融,福慧时时增长。当无我的大悲究竟圆满之时,便是成佛。 

  第一阿僧祗劫修满之前,都是凡夫。依天台宗的解释,信心成就之前,称为外凡,初住至十回向位,是内凡。在凡夫位中的菩萨,是有我的,是有众生可度的,是有烦恼可断的,也是有佛可成的。唯其由于对三宝的信仰坚定,对自己的信心笃实,所以,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如法修行。 

  初住位前的十信位中,若遇魔障、业障、烦恼障、种种报障等,尚有退失信心的危险,所以叫做「有退」。经常进进退退,有时信佛修行,有时又离开了佛法。然其一旦曾经发起菩提之心,就已种下了成佛之因,不论此因的力量强弱,总还有机会再度,乃至于再三再四地从八识田中显现,使之继续修学佛法。到了信心不退之后,从成佛的时间上讲,已经确定;从受苦受难的程度上讲,则风浪越来越强劲,前程越来越艰难,这就是菩萨修行的难行道。中国的贤者、豪杰,不是也有「鼎镬甘如饴」的襟怀吗?菩萨受苦难,是出乎他们的愿力,不是业报。这样的难行道,对菩萨而言,是正常的修行过程。 

  不过阿弥陀佛的净土法门,也不全然是信心薄弱者所修,依据《观无量寿经》所示,九品莲花往生,上品往生的条件,即有修三福业及发菩提心的菩萨行,故也不是全赖弥陀的他力往生。唯有下品往生,是全仗阿弥陀佛本誓愿力的他力救济。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22#
发表于 2007-11-7 04:17:38 |只看该作者
莲花在佛教表示什么



  在佛经中说,人间的莲花不出数十瓣,天上的莲花不出数百瓣,净土的莲花千瓣以上。莲花表示由烦恼而至清净,因为它生长于污泥,绽开于水面,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深一层涵义。而莲花除了莲瓣,还有莲蓬、莲子,莲瓣、莲蓬可观赏,莲子可食用;莲子又可生长,栽培更多的莲花。莲花开放于炎热夏季的水中,炎热表示烦恼,水表示清凉,也就是在烦恼的人间,带来清凉的境界,这都是莲花所表徵的美德。所以,比喻从烦恼得到解脱而生于佛国净土的人,都是莲花化生的。 

  三界的众生,以淫欲而托生,净土的圣人,则是以莲花而化身,因此,莲花表示清净的功德和清凉的智慧。对于圣人而言,是无形的,显现于凡夫之前,便以人间所熟悉的形象来表现。所以,我们所见的佛像和佛经中介绍净土佛国中的圣贤,都是以莲花为座;或坐、或站,都在莲台之上,是代表著他们清净的法身,庄严的报身。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23#
发表于 2007-11-7 04:19:21 |只看该作者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宝吗?




    是的,信仰佛教和鬼神崇拜的民间信仰很不相同,信仰佛教必须三宝具足。所谓三宝指的是佛、法、僧;所以称为宝,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旦接受,永远常随,水火不能毁,盗贼不能夺,受用无尽,非世间诸宝所能比。 
  
    佛宝是指已修行而至福德、智慧圆满究竟的人。任何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所以,过去、未来、现在的三世十方诸佛,都是我们皈敬的对象。但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历史人物之中,成佛的,尚只有释迦牟尼一人。 

  所谓法宝是指修行成佛的方法和道理,而我们所知的法宝是释迦牟尼所说的,因此称他为「本师释迦牟尼佛」。现在所见的法宝是指经、律、论的三藏教典以及祖师们的注解、语录,是指导我们如何修行而且必须修行的依准。 

  所谓僧宝是指正在修学佛法,并且协助他人修学佛法,护持众生修学佛法的人,是包括菩萨、罗汉以及凡夫僧尼。可是圣僧的菩萨与罗汉,凡夫见到也不认识;凡夫所接触的,多半是凡夫僧,因此,以人间的比丘、比丘尼为僧宝的中心。 

  僧宝是老师,法宝是教材,佛宝是发明及发现教材的过来人。唯有三宝齐备,才是完整的佛教;否则仅信三宝之中的佛宝,那和盲目地迷信神鬼无异;仅信三宝中的法宝,则和一般的学者研究学问无异;仅信僧宝,则和普通人认乾爹、拜乾娘相似,那就不是佛教。 

  所以皈依三宝,相当于学生到学校注册,是信佛学佛的开始。唯有注册之后,有了学籍,自己才承认是学校的学生,学校也接受你的上课;学生上课是义务,学校授课是责任。所以,皈依的仪式非常重要;又像夫妇结婚,官员就职,党员入党,都要经过宣誓和监誓等的行为,这表示慎重和肯定。 

  如果不经过皈依三宝的仪式,当然也可以学佛,佛教不会把未皈依三宝的人指为魔鬼;但是未经皈依三宝仪式的人,在心理上,必定有所推托、踌躇、迟疑,遇到紧要关头,他们会说:「我还不是佛教徒,我还不需要遵照佛教的戒律来做。」比如:懈怠、放逸、邪淫、妄语、顺手牵羊等的恶业和恶习,他们会原谅自己,更不会防范于未然。如果皈依三宝后,自己会做自我的约束、警惕和警策,也会受到同修及师僧等善知识的鼓励、督促、规劝,所以,在人格的升华,道心的增长,修持的努力等各方面都会进入正轨和常轨。 

  请读者不要以为皈依不重要,或者误会尚未懂得佛法和修持,就不够资格皈依三宝。其实正因为你尚未修行,不会修行,不懂佛法,而已经知道佛法可信、可学,那就应该赶快先来皈依三宝。认为自己尚不足以做一个佛教徒的人,更需要现在皈依;皈依之后,不论在心态、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善友、诸佛菩萨、护法龙天来协助你、加持你,所以意志力薄弱,信心不足的人皈依三宝,就会增强你的意志,增加你的信心。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24#
发表于 2007-11-7 04:20:43 |只看该作者
一定要看破红尘之后才能学佛吗? 



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红尘」二字并不是佛学的名词,实出于中国文学的辞汇。它的意思是形容飞扬的尘埃,或是繁华的生活景象。 
  
西汉班固的《西度赋》,有「阗城溢郭,旁流百尘,红尘四合,烟云相连。」这是形容西都长安,人多、事多、钱多,豪华热闹。在卢照邻的诗《长安古意》中,有「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期红尘暗天起。」宋朝程颢的《秋月》诗中有「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在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一回中也说「有城回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可见红尘二字都是指世俗的、官场的、富贵人间的繁华景象。 

  「看破红尘」这句话亦非佛家所用,而是中国古来的文学家,受到道家自然无为的影响,以及后来隐遁之士厌倦官场虚幻的富贵生涯,向往山林的田园生活,而经常使用的辞汇。所以,看破红尘就是从烟云似地繁华生活隐退到自由、简朴、自然的林野或山野生活环境中。 

  佛教在中国常常受到误会,一般人常把逃避现实,隐遁于山林的风气和现象,归之于佛教的信仰以及学佛的结果。其实佛法中,不讲红尘,也没有讲看破红尘,只有讲到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相对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六尘是外境,六根是内境,必须加上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识,才能产生身心现象。心为外境所转,也就是被六尘所动,就会以六根造作善恶、好坏等的行为,佛法称此为造业。其可以造恶业,也可以造善业:造恶业下堕地狱、饿鬼、畜牲的三恶道;造善业则还生为人,或生天界,享受人天的福报。但是不论下堕或上升,都是在世间的轮回生死苦海之中。欲解脱,则必须认识六尘是虚幻的、不实的、多变的。《金刚经》把它形容为如梦、如幻、如泡、如影。能够彻悟六尘世界的虚幻不实,当下就是解脱自在。若身心处于六尘世间,而不为六尘世间所困扰、诱惑,就不会起烦恼,称为解脱之人。 

  可见,佛法所谓的六尘,是指身心所处的环境。繁华的富贵生涯,固然是属于六尘,隐退的自然生涯,也没有离开六尘,因此,禅宗有言「大隐隐于市廛,小隐隐于山林」。这也就是说,心有所执,身有所系,不管生活在什么环境,都不自在。山野的狂风、暴雨、恶兽、猛禽、毒虫,或所谓穷山、恶水、泼妇、刁民,都会引起你的烦恼;如果心无挂碍,处于皇宫、华厦和居于洞窟、茅舍是一样的,何必要去分别。 

  通常都说看破红尘就是落发为僧,那可能是指仕途失意、事业失败、婚姻离散、家庭破碎,已经没有东山再起的信心和勇气,在穷途末路,心灰意冷之余,就到佛门中找一条苟安偷生之路,所谓:伴著青磬红木鱼,了此残生。这景象是非常消极 、悲观,甚至悲惨的!佛门中的确有这种人,但这绝对不是进入佛门学佛者的通途和正途。 

  进入佛门,成为佛教徒,也并不等于出家。佛教徒分为在家与出家两大类,出家只是少数,在家才是佛教徒的多数。出家是全部生命的投入,所谓将此身心施予三宝和施予众生:施予三宝是为求法;施予众生是为度众。施予三宝乃为弘扬佛法、续佛慧命;施予众生则可摄化、救济苦海的众生。能够难舍能舍,难忍能忍,才是出家的正确目的。从难舍能舍而言,是放下名利、物欲;就难忍能忍而言,是承担如来的家业和众生的苦难,故所谓看破红尘实与出家的宗旨无关。 

  至于出家学佛,可以包括社会的一切阶层,且绝不为逃避现实,乃在和睦人间、净化人间,也就是佛化人间。如果学佛之后要离开人间,离群索居,那就违背了佛化人间的旨趣。在家学佛,在五戒、十善的生活原则下,对于家庭、社会、国家都应尽责尽分。所以学佛之后的在家人,他会更积极于人间的生活以及分内的责任。这也就是大乘佛教将菩萨的形象分为出家、在家两类的原因;出家菩萨是无牵无挂的比丘相,在家菩萨是福德庄严的天人相。 

  如果以看破红尘的本意而言,是属于消极的,而学佛却是积极的。我们可以把人间的生活形态和心态,分为三类:第一,绝对的多数是属于恋世型的,对于任何事物都放不下,争名夺利、饮食男女、醉生梦死,苦恼终生而不知生为何来,死向何去?活著的时候放不下,要死的时候舍不得,所以佛称他们为可怜愍者。第二类人是厌世者,他们或是愤世嫉俗,或怀才不遇;或是消极、悲观,对于生命抱著无可奈何的态度。因此,前者会变成玩世不恭,或退出人间社会的大舞台,而过隐遁的生活;后者若不自杀而死,也会逃避现实,抑郁以终。第三类,是属于放得下、提得起的人。他们见到人间的疾苦,世事的危诡,以悲天悯人的怀抱,拯救世间众生于水深火热之中,即使跋山涉水,乃至于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这就是被后世称为贤者和圣人的型范。 

  以佛教的观点看,第一类人是凡夫根性;第二类人,类似小乘根性;第三类人,类似大乘根性。不过,若以佛法化导,第一类人虽是凡夫,也能够渐渐获得智慧,洞察世间现象,为人们减少烦恼,为社会减少灾难。第二类的小乘根性,则至少不会愤世嫉俗,或者寻短自杀,而会积极修行,早求出离生死苦海。进而也能为人间留下自我奋发,自我救济的模范和典型。第三类大乘根性者,则能由于佛法的化导,而赋予无限的生命、无穷的悲愿,生生世世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佛化人间,成就佛国净土;不仅度人,也要度尽一切众生。他们不会因阻挠而失望,也不会因便利而狂热;时时努力于因缘的促成,默默地耕耘,成功不必在我,却永远精进不懈,像这样的学佛态度,当然与看破红尘的观念了不相关。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25#
发表于 2007-11-7 04:22:42 |只看该作者
皈依的意义



    皈依既是皈向、依靠之意。根据佛法说,众生在三界六道中轮回,在生死苦海中浮沉,无依无靠,甚为可怜;这好比从中国飘洋过海来南洋讨生活的人儿,他们离乡背景,举目无亲,无依无靠地在一个人地生疏的新环境里生活,真是可怜;又比如为了避开战火的蹂躏,从越南逃来新加坡的难民,他们无依无靠,连一个亲人也没有,只依靠他国与社会热心人士的救济,过着寄人篱下地凄惨生活。这与我们在生死轮回的业海中飘浮,无依无靠的情景时一样的。以世间法来说,我们可以依靠父母、兄弟姐妹、朋友等等;但依佛法来讲,以生死的观点来看,这是没有用的,因为你我都还在生死轮回之中,怎么能做别人的依怙呢?我们在生死轮回的苦海中浮沉,依佛法来说,唯有佛、法、僧三宝才能做我们众生的依怙,是我们真正的皈依处。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26#
发表于 2007-11-7 04:23:46 |只看该作者
对出家人应如何称呼



    对出家人通常称法师,千万不可直呼法名。也可以称为某某师或者师父,对于德高望重的可以称为“和尚”,“和尚”义为力生,即依靠师父的道力而引生徒弟的道力,所以“和尚”又是亲教师的意思。“和尚”是对出家人的尊称。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27#
发表于 2007-11-7 04:24:32 |只看该作者
“居士”是什么意思

    居士学佛修道之士称为“居士”。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28#
发表于 2007-11-7 04:25:30 |只看该作者
“佛”是什么意思


  “佛”是梵文音译佛陀耶的简称,意为觉者、智者。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29#
发表于 2007-11-7 04:26:12 |只看该作者
什么是“佛法”



    佛所说的法叫“佛法”。可归纳为三藏十二部。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30#
发表于 2007-11-7 04:26:53 |只看该作者
“三藏十二部”指的是什么



    “三藏”是经藏、律藏和论藏。经藏是佛所说的经文,律藏是佛所制的戒律,论藏是佛弟子所造的论。“十二部”是将佛经分为十二类,也叫十二分教。即长行、重颂、孤起、譬喻、因缘、无问、自说、本身、本事、为曾有、方广、论议和授记。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玻璃字库 平仄查询 繁简转换 成语词典 入声字表 联律图谱 词牌大全 同旁词集 离合字表 中国对联网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