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发表于 2013-10-23 15:26:05 |只看该作者
《洪范》“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书经集传》,第76页。逐句押韵,两句一转韵。排比重叠近于诗句。《秦誓》:“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仡仡勇夫,射御不违,我尚不欲。”《书经集传》,第138页。则是前三句和后三句自成排比。这些或押韵或带排比的四言有的含警诫意味,类似格言,有的是述先王之德,类似颂体。
诗可数年不作,不可一作不真。
6#
发表于 2013-10-23 15:24:51 |只看该作者
2.记言类大多夹有成段的押韵句。如《吕刑》:“德威惟威,德明惟明。乃命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农殖嘉谷。三后成功,惟殷于民。”《书经集传》,第133页。夹杂着两句一韵的段落。
诗可数年不作,不可一作不真。
5#
发表于 2013-10-23 15:22:59 |只看该作者
又如《皋陶谟》中“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翕受敷绝。九德咸事,俊在官。百僚师师,百工惟时。抚于五辰,庶绩其凝。”《书经集传》,第16页。《禹贡》中“既载壶口,治梁及歧。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底绩,至于衡漳。”《书经集传》,第23页。虽有押韵句,但没有规律,似出于偶然。
诗可数年不作,不可一作不真。
4#
发表于 2013-10-23 15:21:26 |只看该作者
以上篇目包含了《尚书》六体中的五体:典、谟、誓、诰、训。多数是记言,少数是记事。大体可以反映出先秦散文的基本面貌。无论是哪一体,都包含着数量不等的四言句和四言段落。这些四言句段有如下共同特点:1.记叙类一般不求押韵,个别地方押韵,只是由于行文用词的偶然性。如《尧典》中“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蔡沈注《书经集传》,中国书店据世界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2版,第1页。虽使用了顶针格,但还是为了强调治理天下的条贯顺序,而不是追求诗的诵读效果。
诗可数年不作,不可一作不真。
3#
发表于 2013-10-23 15:20:11 |只看该作者
《尚书》篇目的辨伪,是学术界的一大难题,历来聚讼纷纭。本文只能根据《尚书》学者的统计和研究,从先秦文籍引用的《尚书》篇目中选出一般认为是商代的半真文献、周代的真文献和半真文献,以及周代根据一些往古素材加工编造的虞夏假文献中的篇目来考察刘起 :《尚书源流及传本》,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页。。因为这些文献虽然不一定是夏商的真文献,却至少可以反映周代散文的句式构成情况,而且与《诗经》的时代也大体相当,便于比较。在28篇汉今文《尚书》中,被先秦文籍引用过的有《尧典》、《皋陶谟》、《禹贡》、《甘誓》、《汤誓》、《盘庚》、《牧誓》、《洪范》、《康诰》、《酒诰》、《洛诰》、《无逸》、《吕刑》、《秦誓》、《君?》15篇。在16篇古文逸《书》中,被先秦文籍引用而明确提到其篇名的,只有《伊训》、《咸有一德》、《武成》3篇刘起??:《尚书学史》,中华书局,1989年,第14—25页。。本文举例仅限于这些篇目。
诗可数年不作,不可一作不真。
2#
发表于 2013-10-23 15:19:37 |只看该作者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尚书》是我国最早的散文体史书。我们可以通过比较这两部书里的四言句,考察早期散文和诗歌里四言性质的同异。
诗可数年不作,不可一作不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玻璃字库 平仄查询 繁简转换 成语词典 入声字表 联律图谱 词牌大全 同旁词集 离合字表 中国对联网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