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君云 发表于 2008-11-25 17:15:39
 一、姓氏源流
  郑(Zhèng 鄭)姓主源是中华五大郡国姓氏之一,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黄帝裔孙后稷之后,以国名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郑姓最早的血缘先祖是黄帝,受姓始祖是西周末年的郑桓公。周宣王公元前806年封小弟姬友于郑(陕西省华县东,居棫林,徙拾),建郑国,史称郑桓公。郑国公元前769年东迁新郑,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前后立国432年,共十三世。亡国后的郑人奔于陈、宋间,为纪念故国以郑名氏,就得郑姓。
  2、出自他姓所改。今天的郑姓人除上述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来源。如唐朝的郑注本姓鱼,明代的郑和本姓马(见下“3”),都因不同的原由而改姓郑。今天少数民族中也有以郑为姓的,其姓氏来源和血统源流当是另有所出。
  3、出自回族中有郑姓。据《皇明大政记》载,回族中的郑姓是皇帝的赐姓。明代宦官、航海家郑和,系赛典赤·赡思丁五子马速忽的儿子。郑和祖籍云南省昆阳人,原名马和。明洪武四年(1381年),年仅12岁的郑和被攻入云南的明军俘虏,送到燕王藩邸做了一名侍奉朱棣的小宦官。建文元年(1399年),29岁的郑和“从燕王起兵靖难,出入战阵,多建奇功。”故赐姓“郑”。皇帝赐姓郑,主要是因为郑和在“靖难之役”的郑村坝(今北京市东坝)一战中表现突出,故而赐姓“郑”。后来,郑和过继其兄马文铭长子为后,取名赐,遂繁衍为郑氏家族。现居南京的郑氏家族已历二十余世。郑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云南、江苏一带。
  得姓始祖:姬友。西周时,周厉王的小儿子友和周宣王是同父异母兄弟。周宣王在即位二十二年后(公元前806年)将友封在郑(今陕西省华县东)地,友称为郑桓公,郑是西周建立的最后一个诸侯国。周幽王时,郑桓公见幽王无道,诸侯强大,王权旁落,预感到将有变乱,便把财产、部落连同百姓迁移到位于河南中部的东虢和郐两个诸侯国之间。郑桓公之子武公即位后,乘护送平王东迁洛阳之机,相继占领了两国的土地,在新郑一带建立了郑国。公元前三七五年,郑国被韩国所灭,郑氏公卿宗族纷纷外迁,他们便以国为氏,称为郑氏。尊姬友为郑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郑氏最早的发源地在河南开封、周口、商丘交界一带,即史载“陈宋之间”。郑亡国后,流落韩国的郑姓人中有位叫郑国的人,被韩王西遣入秦,受秦王之命开凿了名闻后世的“郑国渠”。郑国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水利专家,也是郑姓人在得姓后的第一个著名人物。秦时,19世孙郑袭迁司州河南洛阳。27世孙郑其举族迁回开封荥阳(位于开封城东开封县朱仙镇古城村)。秦汉以后,郑姓已迁入邻近地区,主要以今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境为其分布的主要地区。其后29世孙郑宾居山东高密。31世孙郑众之子安世迁居咸阳。因汉武帝令"强宗大族,不得聚居",有24世孙南迁至浙江会稽山阴。郑姓大举南迁始于“永嘉之乱”之时。西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为郑姓。唐初,河南郑氏又有随陈政、陈元光父子移居福建者。唐末,又有河南故始郑氏随王潮、王审之入闽。明清之际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先祖既是此次入闽的。郑氏移居台湾,始于郑成功;到了明清时期,郑姓发展再度辉煌,在儒学、思想、文化、科技等领域独领风骚,多有建树,名人高官大量涌现,形成了郑姓在江苏、湖南、河北、贵州、广东、安徽等地均有望族出现,族人远播于各省甚至海外的局面。郑姓播迁至海外,始于清,现分布于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郑姓如今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尤其是在南方地区,以福建、浙江两省为最多,占到全国郑姓人口的大多数,可以说郑姓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郑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三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七八。

  三、历史名人
  郑 旦:春秋晚期著名的巾帼人物,在吴越两国长年战争时期,只身入吴作内应,助越国顺利灭吴,立下汗马功劳。
  郑 国:战国末期韩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专家。曾助秦国修成著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使秦沃野千里,国力更加强盛。
  郑 吉:会稽(今浙江省绍兴)人,曾率兵抗击匈奴入侵,为汉始设西域都护之始。
  郑 兴、郑众:河南省,开封人,系父子。兴为东汉时期学者,对中国历史上的儒学进一步发扬,贡献巨大,世称“先郑”。子郑众为东汉经学家,曾任大司农,通晓《易》、《诗》等经学。
  郑 羲:与郑道昭父子皆北魏名臣、书法家,郑道昭更是与王羲之齐名的“北方书圣”,为魏碑的鼻祖。
  郑 虔:郑州荥阳人,唐朝学者、画家。诗词、书法、画俱佳,尤以山水画见长,玄宗皇帝为之题字“郑虔三绝”。著有《天宝军防录》。
  郑 泽:隋朝荥阳人,有学识,知钟律,考校大东钟律,著有《乐府歌辞》、《乐府声调》等。
  郑 樵:莆田(今属福建省)人,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史籍学家,一生著作丰富,其晚年所著《通志》是继《史记》后又一部伟大的通史著作,且颇具创见。
  郑 玄:东汉北海高密(今属山东省)人,世称“后郑”,其潜心著述,遍注群经,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被称为“郑学”,在整理古代历史文献上颇有贡献。
  郑 注:唐朝尚书,本姓鱼,冒姓郑。唐代绛州翼城(今山西省翼城东)人,出身微贱。年轻时,他行医卖药,浪迹江湖。因为他本姓鱼,后改姓郑,人们都取外号讥笑他,叫他“鱼郑”、“水族”。郑注是唐朝的名臣,对其功过是非历来有不同的评价。正史上贬多于褒,现代的史学工作者也有争议。有的提出,对郑注在历史上的作用有必要重新认识和评价,认为他代表当时庶族中小地主的利益和要求,同宦官集团进行了斗争,还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郑 樵:南宋史学家,著有《通志》、《氏族志》等80余部书作。
  郑 和:明航海家,本姓马,明成祖赐姓郑。云南省昆阳(今晋宁)人,曾率船队七下西洋,远达非洲、红海等地,促进了中外交流,而且还创制了我国第一部航海地图。
  郑 燮:号“板桥”,江苏省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诗、画、书号称“三绝”,“扬州八怪”之一,后辞官归里。
  郑 信:泰国国王,又名郑昭。泰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吞武里王朝创始人,泰国称为披耶达信王或达信王。
  郑桓公:即姬友,为郑姓的得姓始祖。周宣王封小弟姬友于郑,建立西周的最后一个诸侯国。姬友死后谥号为桓公。所以史称郑桓公。周幽王时,郑桓公任周朝司徒,掌管教化,他眼见周幽王宠幸褒姒、重用奸臣、王室矛盾激化、内忧外患交织,预感将要发生变乱,便向太史伯请教避祸的办法。郑桓公根据太史公的建议,把家属和重要财产安置在虢、郐之间一个叫“京”的地方,史称“虢郐寄孥”。次年,西周王室发生了“犬戎之乱”,桓公为国捐躯,其子掘突袭位,是为郑武公。后来,郑武公乘护送周平王东迁之机,先后功灭虢、郐,建立新的郑国。郑国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子孙播于陈、宋间,以原国名为姓氏,就是郑氏。
  郑武公:郑桓公子,东迁郑姓的始祖。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说,郑桓公的儿子武公,曾经跟晋文侯辅佐周平王东迁到洛阳,建立了东周,郑武公自己也跟着搬了家,新郑由此而诞生,郑姓更继续繁荣滋长。
  郑道昭:荥阳开封人,北魏书圣,曾任国子祭酒,工文词书法,其书法笔力雄健,兼有隶意,被后人推崇为“魏碑之宗”。
  郑庄公:郑武公子,郑姓的中兴始祖。即姬寤生(公元前757-公元前701),郑平王东迁后,郑庄公的祖父郑恒公被封为周室的卿士,郑庄公继其父武公为周的卿士。继位后郑国的国势日益强盛,周朝却每况愈下,为打击新兴势力,周平王很想向郑庄公下刀,废掉郑庄公的卿士职位,郑庄公得知后,针锋相对,利用郑国的优势,威胁周平王,逼使周文王与郑国派人质,后周对郑用兵,被郑所败周恒王中箭,周王室威信扫地,郑国国威大振。自此周王室仅成天下共主,并无实权。
  郑光祖:元代平阳襄陵(今山西省临汾)人,元曲四大家之一,一生创作颇多,代表作为《倩女离魂》,他被后人誉为“名香天下,声振闺阁,伶优辈称‘郑老先生’”。
  郑思肖:字忆翁,号所南,自称三外野人,元代连江(今属福建省)人。曾以太学上舍应博学鸿词试,授和靖书院山长。宋亡隐居吴下(今江苏省苏州),坐必南向,岁时伏腊必向南野哭。更名思肖,有寓“思赵”之意。善诗,擅水墨兰竹,信手数笔便成意境,所画墨兰蕴含思宋之情,书云“时写兰,疏花简叶,根不著土。人问之,曰:‘土为蕃人夺,忍著耶?’”嘉定某官胁以他事,求画兰,其曰:“手可断,兰不可得也。”对仕元官僚,尤为恨之。所画墨竹,常写苍烟半抹,斜月数竿之景,惜已无真本存世。传世作品有大德十年(1306年)作《墨兰图》卷,纸本,墨笔,纵25.7厘米,横42.4厘米,笔力劲挺,气格高洁,内敛含蓄,右自题诗云:“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所南翁。”左有年款“丙午正月十五日作此壹卷”,钤一白文印,印文:“求之不得,不求或与,老眼空阔,清风今古。”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另《墨兰图》卷,画一孤傲伸叶吐蕊之兰,自题:“一国之香,一国之殇,怀彼怀王,于楚有光。所南。”藏美国耶鲁大学艺术陈列馆。诗多故国之思,著有《郑所南文集》《心史》等。
  郑成功:明末名将,著名的民族英雄。被赐姓“朱”,曾英勇抗击清军,在台湾驱逐荷兰殖民者,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民族英雄,被尊称为“国姓爷”。
  郑振铎:当代作家,文学史家。字西谛,笔名宾芬、郭源新。福建省长乐人。1917年考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曾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与沈雁冰一起组织文学研究会。主编《小说月报》、《世界文库》等。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兼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文学研究所所长。1954年任文化部副部长。主要著作有《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俄国文学史略》、《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中国历史参考图谱》等。1958年10月18日,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阿富汗王国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途中因飞机失事于前苏联楚瓦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卡纳什地区上空而遇难殉职。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荥阳郡:三国时置郡,治所在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北),下辖包括开封在内八县。荥阳郑氏最早的居住地是开封县,即今天河南开封县朱仙镇古城村一带。
  洛阳郡:我国古都之一。汉、魏故城在今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隋、唐故城在汉城西18里。
  高密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县西南),郡治相当于今天山东省维坊市、高密县一带。
  雍州郡:东汉时置郡,三国时治所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南)。郡治相当于今天甘肃省东乡以东至临洮县一带陇西地区。
  南阳郡:战国秦置郡,治所在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西汉和东汉仍置南阳郡,辖境相当于河南熊耳山以南和湖北大湖山以北,南阳经济文化的发展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会稽郡,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以故吴越地置会稽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顺治时移治山阴(今浙江省绍兴)。
  2、堂号
  博经堂:东汉王朝时候,大历史学家郑玄博览群书,几千人从远方来拜他为师,当时的读书人大都专读一经,郑玄却独自博古通今。郑姓以“博经”为堂号。
  通德堂:郑氏通德堂址在旧镇镇城里村,座东朝西,二进两庑一天井,每进三开间,土木抬梁结构,面积三百六十平方米。始建於明嘉靖十三年(1564年)历朝有修葺,1982年重修。西汉时期的读书人大都专治一经,郑玄却独自力主博通。史称郑玄深受北海相孔融敬重,特意在其家乡高密县设立一个“郑公乡”,又扩建他的门闾以通车马,称之为“通德门”。
  安远堂:汉宣帝时,郑吉为侍郎,那时外侮屡屡来犯,郑吉打败了车师,使日逐投降。于是皇帝提他当司马。为了西方国境的安全,又派他为西域都护,封安远侯。
  此外,郑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孝义堂”、“孔安堂”、“书带堂”、“复训堂”、“立本堂”、“锡类堂”、“翼经堂”、“奠邑堂”、“务本堂”、“荥阳堂”、“著经堂”等。

  五、宗族特征
  1、历代郑姓族人地位均比较显赫,且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也都名人辈出。
  2、郑姓以忠孝治家,家风纯朴而著称。
  3、各支郑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郑家清修《郑氏家谱》、湖北通山郑氏一支字行为:“令嗣承家远,宗由通德传,永升泰运日,显达盛英贤。”据民国残本《郑氏家谱》、安徽宿县郑姓一支字行为:“天禄仕志本,日文立国光。”

============================================================

【郑姓宗祠通用对联】

〖郑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艺工三绝;
文成一家。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唐·郑虔善画、好书、工诗,唐玄宗誉为“三绝”。下联典出宋·郑厚,工文词,自成一家。

古之遗爱;
号为司农。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春秋·郑子产,孔子称之为“古之遗受也”。下联典出东汉·郑众,以清正著称,官大司农,人称“郑司农”。

家传诗教;
系出荥阳。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郑玄,为汉代经学大师,称“郑学”。下联典指郑姓望居荥阳郡。

家传诗教;
声响蓬莱。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郑姓宗祠荥阳堂通用堂联。

画荻欧母;
乞巧采娘。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北宋·欧阳修四岁而孤,其母郑氏守节教子。下联典出郑侃之女采娘乞巧日梦织女授其神针,来世为男子。

贤传欧母;
巧乞采娘。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尚书世禄;
通德名门。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自东汉·郑均操守廉正,章帝赐尚书禄终其身。下联典自东汉·郑玄,为孔融所敬重,为其在高密县特立一乡,曰“郑公乡”。广开门衢,曰“通德门”。

家著葩经;
庭留松荫。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东汉·郑玄遍注群经,为汉代经学大师。

鄢陵世泽;
心史家声。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自南宋·郑思肖,著有《心史》。

鄢陵世泽;
司农家声。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东汉·郑众,章帝时为大司农。

一门尚义;
九世同居。
——元·禄帖木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浙江省浦江县义门郑氏碑亭联 元翰林学士禄帖木撰。

裕民创业;
礼义兴邦。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广东省三水县乐平镇大旗头村郑氏裕礼公宗祠门联。联以鹤顶格嵌裕礼公名。祠堂为三开间二进厅堂,北侧有一偏院,占地面积258平方米,建筑面积250平方米。裕礼郑公祠为郑绍忠的祖祠,故平面形式同其他祠堂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三间两廊为基本单位横向扩展的布局形式。在原有的四合院式建筑旁加建一开间,有门房、十天井、大殿。扩建部分用来做祠堂活动的辅助工作,空间上同样是开敞通透的“厅井”空间。因大殿进深较大,故后墙用壁柱承载。头门形式为砖墙承重,天井两侧行廊的屋面梁架有木雕装饰,充分显示豪门的气派。侧立面不开窗,镬耳式封火墙下约有30公分的草尾装饰,屋面为硬山顶搁檩式结构。因大殿进深较大(9.45米),故用两排四根圆木柱来分担荷载。从侧面看,门头与大殿的镬耳式封火山墙基本同高,但从剖面看,大殿地坪最高,其次是头门、入口檐廊、行廊,最低是天井。这表明大殿是整个家庙的重点,门口檐廊及大殿内梁架均以木雕装饰;天井两侧行廊为坡顶式建筑,在其屋面与墙壁交接处,有彩绘装饰,题材为花木风景。

-----------------------------------------------------------------

〖郑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书画留三绝;
文史添五略。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唐朝代书画家郑虞,诗书画号“三绝”。下联典出南宋史学家郑樵,著《通志》二百卷,计二十略,其中五略旧史无。

三绝诗书画;
一官归去来。
——清·郑燮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清代著名书画家郑燮。诗、画、书号称“三绝”,“扬州八怪”之一,后辞官归里。

石井满腔血;
瀛台寸草春。
——清·沈葆祯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沈葆祯题台湾省台南市郑成功祠联。“瀛台”,即台湾。

合族源流始;
同居发朝初。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浙江省浦县郑氏宗祠“郑义门”同居碑亭联。全联典出郑氏同居始于南宋建炎年间,历二百六十余年而不散,宋、元、明三朝都曾旌表为“孝义家”。元代至正年间,翰林学士月禄贴本到江浙,手书“一门尚义,九世同居”赠给郑家,后立碑建亭。

荥阳绵世泽;
秋浦振家声。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东至县莺山牌楼下村郑氏宗祠联。上联典出郑氏郡望。下联典出本支郑氏居住在秋浦河边。

纶音荣凤阙;
将业焕龙坡。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广东省三水县乐平镇大旗头村郑氏宗祠联。郑氏宗祠是大旗头村郑氏始祖的祠堂,为三开间三进厅堂合院式建筑。占地面积542平方米,建筑面积439平方米。20世纪80-90年代,后堂重新修缮过,显得较新、较空荡,但也存在着一些对原来装饰的破坏。

-----------------------------------------------------------------

〖郑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通德门联阀阅;
尚书履响蓬莱。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西汉·郑崇,哀帝时为尚书仆射。每曳革履进见,帝曰:“我识郑尚书履声。”下联典指东汉·郑玄。

养心莫善寡欲;
至乐无如读书。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清·郑燮自题联

-----------------------------------------------------------------

〖郑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北战南征收宝岛;
船来帆往下西洋。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郑成功。下联典指明·郑和。

名高艺苑何由怪;
德感黄巾不入乡。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郑板桥。下联典指东汉·郑玄。

草随爱日生书带;
兰及春风兆笔花。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郑玄。下联典指西汉·郑崇。

威震西域封安远;
学传北海集大成。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西汉安远侯郑吉。下联典出东汉著名学者郑玄,其学说集汉代经学之大成,史称“郑学”。

三台道学传千古;
六邑文章本一人。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史官不用春秋笔;
天子亲书孝义家。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三朝旌表恩荣第;
九世同居孝义家。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孝友出张际之上;
文章接吴宋以来。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宋元明三朝赐命;
忠孝义百世流芳。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

〖郑姓宗祠八言通用联〗

祈招诵歌,谏言忠直;
灞桥风雪,诗思清新。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周·郑丹。下联典出唐代诗人郑繁。

-----------------------------------------------------------------

〖郑姓宗祠九言通用联〗

孝而忠,政事无非德行;
义且节,巾帼亦是丈夫。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看根石柯,桐树犹不朽;
抚膳钟训,鼓器岂空存。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昭代启孙谟,经文纬武;
格言承祖训,移孝作忠。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出通德之门,辉联阀阅;
听尚书之履,声响蓬莱。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郑玄。“阀阅”,古代仕宦人家门前的左、右柱,常用来榜贴功状,后用来代指仕宦门第。下联典指西汉大臣郑崇,字子游,北海高密人。年轻时为郡文学史,后官丞相大车属,哀帝时为尚书仆射,屡次上谏,多被采纳。每次见哀帝时,总是穿着皮鞋,哀帝常笑着说:“我能听出郑尚书的脚步声。”“蓬莱”,指唐代宫廷中有蓬莱宫,这里用来代指朝中宫殿。

孝义振家声,江南第一;
凤麟挥睿藻,朝右无双。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昭代启孙谟,经文纬武;
格言承祖训,移孝作忠。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

〖郑姓宗祠十言通用联〗

名列八忠,享累朝之血食;
才称三绝,征御笔之亲题。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翼子贻孙,济济居同九世;
规曾矩祖,绵绵义尚一门。
——黄天仑撰浙江省浦江县“江南第一家”郑义门[中庭]联

------------------------------------------------------------------

〖郑姓宗祠十一言通用联〗

鲁岱风高,千古鹿山同景仰;
潜溪泒衍,一环麟水足渊源。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祖宗识远,知此青山独可家;
诗礼恩深,宜其后世多佳士。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

〖郑姓宗祠十一言以上通用联〗

谏草有千言,自信丹青能悟主;
归囊只一拂,可知琴鹤亦妨人。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宋代进士郑侠,曾以图谏神宗,晚年归里,自号一拂居士。

义风弥振,喜鼎食钟鸣,  犹  是三朝旧绪;
祖泽连绵,看蛟腾凤起,[亻宣]鹰奕叶新纶。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孝义首江南,允矣皇言,世世对物其弗替;
俭素为礼本,大哉圣训,瞿瞿率履永无荒。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诩景运在南都,望重伦扉,制诰千言宣德主;
窜孤忠于西蜀,神归故里,馨香百世企师傅。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派衍广文之裔,文子文孙,克绍薪传于此日;
家垂经学之遗,学诗学礼,无忘庭训于当年。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浙江省台州郑氏宗祠联。上联“广文”,指唐代画家郑虔,曾官广文馆博士。下联“经学”,指东汉经学家郑兴、郑众父子和郑玄。郑兴,字少赣,河南省开封人,官太中大夫。研究《公羊传》,又向刘歆学习,研究《左传》及《周礼》。长于历数,不信谶纬。郑众,字仲师,曾任给事中,官至大司农。继承并传扬父亲郑兴的《左传》学说,并研究《易》、《诗》,曾受诏作《春秋删》。

著作富名山,忆当年凤阁拜颺,言论都垂碧简;
堂墓恢旧址,看此日麟溪缔造,荐馨如对青萝。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馆辟广文、门旌通德,诗礼绍前徽,聪听祖考遗训;
屏开大尉、履识尚书,簪缨绵世泽,思遗父母令名。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郑玄。下联典指西汉·郑崇。

想当年文韬武略、叱诧风云,威震南天垂史册,郑门历代先人造福桑梓;
看今朝创业兴邦、纵横天下,扬名四海立新功,德荫堂前晚辈服务中华。
——佚名撰广东省三水县乐平镇大旗头村郑氏宗祠德荫堂联(近年新撰)

计汉祚东徙,垂二千年,外资阃寄、内托鼎司,磊落聚多英,文苑子孙皆国器;
溯颍水西来,经十余郡,三户庸氓、七品小官,善良熏厥里,德门家法仰人师。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安徽省桐城县水圩村郑氏宗祠联。上联“阃寄”,指西汉会稽人郑吉,宣帝时任侍郎,屯田西域渠犁,攻破车师,官卫司马。神爵年间,迎匈奴西部日逐王归附汉朝,官西域都护,封安远侯。阃寄,托以阃外(郭门以外)的事,即任以重要的军职。“鼎司”,指唐代大臣郑綮,字蕴武,荥阳人。进士出身,历官监察御史、左司郎中,出任庐州剌史,回京任右散骑常侍,正直又敢于直谏,还常写诗讽剌朝政。大顺年间,由昭宗任为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当时,报导搔着头说:“歇后郑五(因排行第五,诗又多诙谐,故得此雅号)做宰相,可知时事到了什么地步了!”鼎司,重臣之位。下联“七品小官”,指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省兴化人。早年家贫,乾隆年间中进士,历官范县、潍县知县,因得罪豪绅而罢官,住扬州卖画。擅长画竹、兰,风格劲峭;善书法,用隶体参入行楷,自称“六分半书”;能诗文。为“扬州八怪”之一。

============================================================

附录:【郑姓典故、趣事】

  〖一字之师〗
  “一字之师”源于南宋计有功的《唐诗纪事》,亦见于宋陶兵的《五代史补》卷三。
  相传唐代诗人郑谷的诗文写得非常好,尤其《鹧鸪诗》写得更是超群出众。因此,人们称他为“郑鹧鸪”。他的朋友齐已是个和尚,也很喜欢写诗著文。有一次,齐已带了自己写好的一首《早梅》诗前去请教郑谷,当郑谷看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的时候,总觉得有些不妥,经过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改来改去还觉不形象,最后认为把“数枝”改为“一枝”更能体现出梅花的早开来。齐已听了以后非常佩服郑谷的匠心独运,深深地向郑谷表示谢意。当时写诗作文的人,都佩服郑谷把齐已的诗只改换了一个字,就使整首诗显得确切生动,于是“人以郑谷为一字师”。
  后来,人们用“一字之师”指在一个字上能对自己有帮助的人,也泛指诗文的改正者。

-----------------------------------------------------------------

  〖掩鼻〗
  “掩鼻”这个典故出自于《韩非子·内储说下》。
  战国时期,魏襄王送给楚怀王一位美人,楚怀王对她非常宠爱。楚王的夫人郑袖非常嫉妒,但表面上并没有表露出来,反而对这位美人大献殷勤。凡是美人喜欢的服饰玩物,她都派人送去。美人喜欢的宫室卧具,她一概让出。对这位美人细致入微胜过了楚王,楚王见了后,还不时地夸奖夫人郑袖的贤德。其实郑袖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楚王的信任,好再设计陷害这位美人。
  有一天,郑袖对这位美人说:“君王非常喜欢你的美貌,可是不喜欢你的鼻子,你要得到君王的长久宠爱,今后见君王时,最好把鼻子掩住。”这位美人听了就按她说的去办。楚王对此大为不解,就前去问郑袖其中的缘故。郑袖装出欲说不说的样子,在楚王的再三追问下,她才说这位美人是厌恶楚王有臭味。楚王听后,非常生气,于是下令把这位美人的鼻子割掉。
  后来,人们用这个表示因嫉妒而设计陷害之意。

-----------------------------------------------------------------

  〖郑人买履〗
  郑国有个人想去买一双鞋,先量一下自己的脚,然后画了一个底样的尺码放在座位上。他匆忙走到集市上,看中了一双鞋子,突然想起:“我忘了拿量好的尺码来了。”于是,赶紧跑回去拿底样。等到他赶回来时,集市已散了,鞋子也就没有买成。有人问他:“你用自己的脚去试鞋子不就行了吗?为何还要跑回去看鞋样呢?”他说:“我宁可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

  〖郑泉愿作酒壶〗
  三国时吴国太中大夫郑泉,史书上说:“博学有奇志,而性嗜酒。”他常对人说,希望能在大船中装满酒,在船的两头摆上时鲜佳肴,边饮边吃,酒稍有减少,立即加满。到临死时,对同辈们说,我死以后,请把我埋在陶器作坊旁,百年之后,我的尸体化为泥土,有幸人们用它做成酒壶盛酒,就满足我的心愿了。嗜酒之愿望,可以说死而不已了!

-----------------------------------------------------------------

  〖郑公泉与郑公风〗
  西汉郑弘,绍兴人,幼年家贫,常常独自登山砍柴,休息时就在一个山泉里洗澡,在泉边读书。泉边风景甚好,后来郑弘任太尉,其泉被称为“郑公泉”。
  郑弘家乡有座白鹤山,山里有只仙鹤,专为射箭游玩的仙翁捡箭。一天,郑弘砍柴至此,捡到一只箭,仙鹤就变成仙人,向他索要,郑弘没有说什么,就将箭给了仙人。仙人感到郑弘仁义,就问他:“你有啥要求,我可以帮助你。”郑弘想了想说:“白天砍柴,天实在热,需要刮南风;晚上回运柴草,需要刮北风。如果能白天刮南风,晚上刮北风,就好了。”后来这里果然就白天刮南风,晚上刮北风了。人们称之为“郑公风”。实际上,绍兴北部靠着杭州湾,白天陆地受热快,空气受热后向海上流动,晚上海水散热慢,空气又向陆地流动,由此形成的自然风向。人们为了赞扬郑弘,把这种自然现象神话化了。

-----------------------------------------------------------------

  〖先做了贼再做官〗
  闽地有一个大海盗,名叫郑广,后来归降了朝廷,朝廷授给他一个官职。
  有一次,郑广和同僚们在一块吟酒赋诗,众人吟诗罢,都力劝郑广作诗一首。郑广被逼无奈,只得胡乱吟道:“不问文官与武官,总一般。列位是做了官再做贼,郑广我却是做了贼再做官。”
  众人听了,无不捧腹大笑。
  ——宋·邢居实《拊掌录》

-----------------------------------------------------------------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那是十五世纪初,明成祖的时候,34岁的郑和第一次受皇帝派遣,出使西洋。他率领的船队,海船那么大、那么多,在当时世界上是少有的。就说那大船吧,长44丈,宽1.8丈,竖立着9根粗大的桅杆,挂起的帆要二三百人才扛得动。船上只工作人员就有1000人,其中包括管理人员、水手、采办、工匠、医生、翻译,还有400名士兵护航。整个船队由大小不等的海船组成,起上名字,编上船号,大小搭配,装配齐全,满载金银、丝绸、布匹、瓷器、铁器等货物。这样一支庞大的船队,载着2.7万多人,在无边无际的海洋上乘风破浪,这是多么伟大的气势!
  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近三十年里,航海次数之多,路线之长,在当时世界上也是少有的。船队从江苏太仓洌河出海,前三次往南经我国的福建、台湾,而后到现在的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再往西经苏门答腊、印度尼西亚,一直到了七五计划的西岸。第四次把路线延长到波斯湾口。第五次以后,航程就更远了,一直延长到非洲东岸。第七次是直接从南京下关出海的,一直到东非、红海一带。
  当时的海上航行,白天看风向,晚上望星斗,靠我国自己发明的罗盘指示航向。船队每次来回,大约需要两年光景。出航时多在冬天,趁着东北风起,扬帆前进;归航时多在夏天,趁着西南风起,扬帆归来。船在海上航行,有风张帆,无风划桨。船上想有几十支大桨,30名水手分列两边,唱着雄壮的号子,有节拍地划动,真像最壮观的龙舟竞赛。这样安全快速的大船,受到沿途各国的欢迎,有十几个国家还派了使节,搭乘它到中国来访问呢!
  郑和下西洋,发展了航海事业,扩大了对外贸易,促进了国际交往。它在世界航海史上,比起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还要早八九十年。

-----------------------------------------------------------------

〖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他的父亲就是前面提到的汉族移民领袖郑芝龙。郑成功青年时代,正赶上国内清朝打败明朝,台湾被荷兰人侵占,他亲眼目睹了这两件大事,内心充满了对清王朝和荷兰殖民者的仇恨,暗暗下决心要实现打败清朝,恢复明朝和收复台湾的理想。1647年,他带领一批人马跑到福建、广东交界处的南澳宣布起兵抗清。从这一年起,到1661年的十几年里,郑成功与清军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但因为力量太小,难以取胜,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心先收复台湾,以宝岛为基地,再作长远打算。
  1661年阴历3月,郑成功率领2.5万名士兵,乘大小战船数百艘,从福建金门岛出发,途经澎湖停留,展开了收复台湾的伟大壮举。他在给荷兰总督的招降书中主正辞严地指出:台湾是我们中国的土地,但长期以来被你们国家所霸占,今天我们要把它收回来,你们理所应当的土地归还我们。
  由于收复台湾的行动是正义的,所以是到海峡两岸人民的支持。可以说,当郑成功率领大军在台湾登陆以后,就注意做争取和团结高山族同胞的工作。他曾在繁忙的军务之中,抽空访问了住在现在台南附近的几个高山族部落,把烟草、布匹、衣服、鞋帽分赠给高山族部落的首领。
  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天,郑成功带领几名将领一队亲兵访问一个高山族部落时,从欢迎的人群中走出4名高山族同胞,他们各自端着一盘金子、银子、野草和泥土,献给郑成功。原来当荷兰殖民者听到郑成功要收复台湾的消息后,就指使他们的传教士钻到高山族部落里,说郑成功的军队到处“杀人放火”。这次到台湾来,也是为了掠夺金银财宝的。所以,这个部落首领听说郑成功要来时,就想出了献金、银、草、土的办法来试探郑成功。
  郑成功看了看面前的4个盘子,心里明白了几分。于是,笑呵呵地让翻译告诉高山族同胞说:“我郑成功率领大军到台湾来,是为了驱逐红毛夷(荷兰人),收复我们的国土,不是为了要金子、要银子的。”说完,他叫亲兵把两只盛有野草和泥土的盘子收下,把盛有金子、银子的两只盘子退给了部落首领。
  没过几天,郑成功不要金银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岛,许多高山族的村社纷纷派出自己的首领拜望郑成功,表示愿意接受他的领导,和收复大军一起,驱逐荷兰侵略者。当郑成功的先头部队在台南市的鹿耳门一登陆,当地成千上万的台湾百姓都高兴地跑出来欢迎他们。
  郑成功的部队在台湾西部沿海与荷兰军队展开了许多场激战,最后将荷兰军队的据点热兰遮城包围起来,并在海上连续打跑了荷兰国内派来的援军。荷兰殖民者实在支持不住了,只得投降,撤出了台湾,使被占领了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将赤嵌城改为承天府,下管二县,北部为天兴县,南部为万年县,称台湾为“东都”。他废除荷兰殖民者的制度,进行各种改革,发展贸易,兴办学校,同时号召大陆人民移居台湾开荒种地,使台湾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在台湾开发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章。但由于多年来连续征战,加上收复台湾后,工作特别忙,郑成功终于积劳成疾,收复台湾5年后就病逝了,那年他只有39岁。

-----------------------------------------------------------------

〖郑板桥画扇〗
  相传,清朝的郑板桥在晚年时,曾在潍县当县令。秋季的一天,他微服赶集,见一卖扇的老太太守着一堆无人问津的扇子发呆。郑板桥赶上去,拿起一把扇子看,只见扇面素白如雪,无字无画,眼下又错过了用扇子的季节,自然也就没有人来买了。郑板桥在询问的过程中得知老太太家境贫困,决定帮助她。于是,郑板桥向一家商铺借来了笔、墨、砚台,挥笔泼墨。只见冉冉青竹、吐香幽兰、傲霜秋菊、落雪寒梅等飞到扇面上,又配上诗行款式,使扇面诗画相映成趣。周围的看客争相购买,不一会儿功夫,一堆扇子便销售一空。

-----------------------------------------------------------------

〖难得糊涂〗
  郑板桥系清官、穷官,一张“难得糊涂”郑板桥笔迹,使人心胸顿开,解除无端烦恼。其流传的轶事,亦能启迪后人。
  郑板桥在潍县任县令时,逢旱,民不卿生。年关将近,他携书童察访民情,见一破门上贴着一副对联,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他沉吟良久,不忍离去。书童纳闷,不知此门联的奥妙。回县衙后,郑板桥让书童给这户人家送去肉、面和衣服。大年初一,这家老小来给郑板桥拜年,感谢郑板桥的关怀照顾。郑板桥对书童说:“你记得那副对联吗?缺一(衣)少十(食),怎么过年!”
  郑板桥因为民请命被罢官。一天夜里,天黑风急,他躺在床上,思念穷苦百姓,辗转难眠。此时,小偷启门入屋。他想,如高声呼喊,惊动小偷,如何对付得了,便低声吟道:“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此时,小偷已近床前,听见吟诗,暗吃一惊。继而又听吟道:“屋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小偷听到此处,刚欲出门,又听见吟道:“出门休惊黄尾犬。”小偷心想,既有恶犬,不如翻墙而过,又听吟道:“越墙莫损兰花盆。”小偷小心避开,翻墙过去,屋内又传来:“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光赶豪门。”

-----------------------------------------------------------------

〖郑振铎与香烟〗
  郑振铎(1898-1958),中国著名的作家、文学史家。笔名西谛、郭源新等,福建省长乐人。在文史方面造诣甚深,著述颇丰。
  西谛郑公振铎,他的烟瘾很大,人家吸烟的人带了烟盒子,至多装上20支,他那大衣口袋里,可是鼓鼓囊囊的装有50支装的铁罐头。他一边谈话,一边一支接连一支抽烟,20支装是不够抽的。他口齿蜡黄,手指头夹烟的地方焦巴巴的。一支接一支地吸,几乎用不着火柴。可是,在上海孤岛时期国民党在上海租界洋商登记的《正言报》上,公然发表了重庆召开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消息,用大字副标题公布上海方面的当选理事是郑振铎与楼适夷,明明是向日本人告密。楼的住处一向秘密,但郑先生的家人人都知道在静安寺的庙弄,于是他呆不住了,神不知鬼不觉地躺在法祖界一位朋友家里去了。他在秘密窝里就是千方百计联系玻璃厂的古书店,抢救那些被敌人弄到国外去的古老旧版本与文物。有时在四马路偶然碰见,便和开明书店的老友上小酒馆喝绍兴酒。酒量照常,可烟却一支也不抽了!“怎么回事?”“不抽了!”“为什么?”“不为什么!”可夏丐翁却知道:“他把三炮台丢了,可以多收几部旧书嘛!”这样,一直到新中国成立,郑振铎担任了文化部副部长兼文物局长,收旧书、淘古董,已用不到他自己花钱了。可他还是不再抽烟。在参加外事活动中,交际上有的是好烟,三五牌、茄力克,全是英国的上等烟,他不抽。可是他却常常在口袋里掏出随身带的金色打火机。有人问他:“你不抽烟,带个打火机干什么?”他回答说:“玩玩呗,孩子要玩具,大人也有大人的玩具嘛。这不是,还可以替别人点点火!”原来,虽然他戒了10年烟,可还是旧情难忘呢,藕断丝连。

-----------------------------------------------------------------

  〖一个谱写了两国军歌的作曲家〗
  《八路军军歌》是《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进行曲。公木作词、郑律成谱曲,作于1939年秋。同年冬,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油印出版,并由曲作者指挥,首次演出于延安中央大礼堂。1941年8月,获延安五四青年奖金委员会评定的音乐类甲等奖。歌词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后,于民族存亡的危难关头,改编为八路军,投入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英雄气概。曲作以其沉着、坚毅的性格,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革命精神,鲜明地塑造了人民军队的英雄形象。这首歌深为部队和人民群众所喜爱,广泛流传于各抗日根据地,成为动员和激励广大军民团结抗战、英勇杀敌的精神力量:
  游击战,敌后方,铲除伪政权。
  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
  钢刀插在敌胸膛,巍峨长白山,滔滔鸭绿江,誓复失地逐强梁。
  争民族独立,求人类解放,这神圣的重大责任,都担在我们双肩。

  这就是雄健有力的八路军军歌,它表现了人民子弟兵为挽救民族危亡,克服艰难险阻,奔赴抗日战场,誓死战胜日本侵略者的英雄气概,塑造了人民军队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英雄形象。多少年来,激昂的旋律鼓舞着千千万万的八路军战士驰骋在辽阔的祖国大地,豪迈的回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英雄儿女奋勇杀敌。创作这首军歌的曲作者就是因军歌创作而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郑律成。而更能称的上是世界音乐史上奇迹的是,在他的笔下诞生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和《朝鲜人民军进行曲》两国军歌。
  郑律成是朝鲜人,1914年出生在朝鲜南部全罗南道光州杨林町。受父兄的影响,他自小就仇恨日本帝国主义。郑律成1933年到中国参加朝鲁革命组织"义烈团",后加入"朝鲜民族解放同盟"从事抗日活动,同时学习钢琴、小提琴和声乐。1937年,他来到了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鲁艺,抗大等校学习、工作。在这个时期内,他的音乐才华在革命群众和广大指战员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演出的时候,他的节目很特别,用铁丝把口琴缠挂在嘴前吹奏出悠扬的曲调,怀里抱着曼陀铃弹出动人的旋律,脚下踩着打击乐器打出有力的节奏,一身三职却悠然自得;有时他还会引吭高歌,洪亮抒情的男高音流露出一种感人的魅力;有时开会前,他会走上前台指挥几百人甚至几千人的大合唱;有时他会静坐在夕阳中,眉宇显得英俊而刚强,落日把他的面庞衬托得棱角分明。"这就是郑律成在延安时留给他夫人、日后中国第一任女大使丁雪松女士的最初的印象。1938年和1939年间,郑律成在延安的生活中,感受到了我们党和八路军对革命的一片赤诚,感受到了革命圣地延安的庄严和崇高。对我们党和八路军的无比热爱,对延安的由衷的赞颂,使他的音乐创作进入了高潮时期,《延安颂》、《延水谣》、《保卫大武汉》、《生产谣》、《寄语阿郎》、《十月革命进行曲》、《八路军大合唱》等等,一首又一首激昂澎湃的乐曲从他笔底下迸发出来,在古老的延安城里回荡。
  建军初期,军歌主要以古曲、民歌、旧军歌、外国歌曲填新词居多,新创作的歌曲比较少。如果说,诞生于1935年的《义勇军进行曲》可作创作军歌的标志,那么,以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的《八路军大合唱》中的《八路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则是中国军歌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的形成,或者说标志着军歌创作已经成熟,并在中国音乐史上耸立起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八路军进行曲》自1939年问世以后很快广泛流传于八路军各部队和抗日根据地,1945年后在华北等地区传唱中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51年2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中,这首军歌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之后的30多年间,这首历经战火洗礼的军歌的歌名几经变换,最后于1988年7月25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它集中表现了人民军队豪迈雄壮的军威,具有一往无前的战斗风格和摧枯拉朽的强大力量。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首军歌既是人民军队的形象的写照,又是中国军队的音乐标识,广泛传唱于军队之中。它伴随着我们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迎来了一次次的胜利和荣誉。抗战胜利之后,郑律成带夫人一道回到了朝鲜。他奉命出任朝鲜保安队(朝鲜人民军前身)俱乐部部长(相当于我军文化部部长),全力以赴地投入朝鲜人民军协奏团的筹建工作。他以旺盛的创作激情,为朝鲜军民谱写了《朝鲜人民军进行曲》、《朝鲜解放进行曲》时,中国音乐评论家和作曲家唐诃同志曾评价道?两个国家的两首军队进行曲,均出自一位作曲家之手,这在世界音乐史上恐怕也是极为罕见的!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正是这首激昂的《朝鲜人民军进行曲》鼓舞着在抗击美军侵略的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朝鲜人民军战士,使他们终将能够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一起打败不可一世的美帝国主义。
  1950年9月,郑律成的夫人丁雪松女士回国。不久,周恩来总理亲自写信给金日成主席要调郑律成回中国。郑律成手拿周总理的信件和金日成主席的批文迟迟不肯离开他正遭战火蹂躏的家乡。郑律成说:“我的同胞现在正在受难,在这个时候离开朝鲜,心里非常不安。”朝鲜的同志就劝他:“既然周总理亲自来信要你回去,你切莫放过这个机会。说到心里不安,你回中国去还有机会弥补。你还可以以一个中国音乐工作者的身份,再到朝鲜来,做援助朝鲜的抗战工作,不也很好么?”
  1950年12月,志愿军已胜利完成了第二次战役,收复了平壤和三八线以北的广大地区。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创作组的成员,郑律成和刘白羽、欧阳山尊、凌子风、李瑛等同志一道去了朝鲜。据凌子风同志回忆:“那是在一座断墙下边约二三层楼深的地下室内。我们作为从中国来的客人,受到劳动党中央的热情接待。尽管外边炮火连天,平壤已被敌人的炮火夷为废墟,但地下室内却宁静温馨……,朝鲜东道主很熟悉刘白羽和郑律成,餐桌上宾主交谈甚为融洽,金日成和郑律成还不时用朝语攀谈,彼此开开玩笑。”
  有感于两国军队的大无畏气概,郑律成要求作家刘白羽:“作一首歌给奋勇作战的同志们唱罢!”就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他和刘白羽合作写了《歌唱白云山》,他和魏巍同志合作谱写了具有浓郁朝鲜风情的《亲爱的军队亲爱的人》,他和欧阳山尊同志合作谱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曲》和《志愿军十赞》,这些歌曲,唱出了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凛然正气。郑律成的作品之所以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在于他寄予作品中的情感与祖国人民的心声,与革命军队的意志共鸣于一体。
  郑律成,中朝两国人民和军队的骄傲!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2#
发表于 2008-11-25 17:16:02 |只看该作者
【浙江省浦江县“江南第一家”郑义门楹联】

〖浦江县“江南第一家”郑义门〗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个家族历时长达三百五十多年,历经宋、元、明三代,十五世同居,同财共食,人数最多时达三千余人,被朱元璋赐名为“江南第一家”,这就是浙江浦江郑氏,又称“郑义门”。郑宅镇是浦江县一个山清水秀的古镇,郑氏宗祠位于小镇的中心。一进偏门,一块“江南第一家”的巨大匾额赫然触目,门前两旁书着“耕”、“读”、“忠信孝悌”、“礼义廉耻”十个大字。这每一个字,仿佛都在向人们展示那已久远的年代,仿佛都在向人们昭示那个年代所发生的动人故事。北宋时候,有一个叫郑淮的人与两位兄弟迁到浦江,人称“浦阳三郑”。郑淮的孙子郑绮就是十五世同居的倡导者和开创人,人称“同居第一世祖”。郑绮善读书,他肩负着振兴家业的重任,开始以“孝义”为宗旨治理家政。郑氏家族在明朝初年,步入鼎峰。此时,它已是“阖族殆千余指”,家族规模宏大,组织严密,为世人瞩目而誉播八方。其不少族人参与了朱元璋王朝各项政策的制定,而朱元璋出于治国的需要,也借鉴郑氏家族的治家实践,以便有效地控制政局。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浦江县“江南第一家”郑义门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特别是郑义门创建并倡导的“以德正心、以礼修身、以法齐家、以义济世”的儒学伦理教育和孝义家风,堪称古代文化廉政之典范,是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郑氏以孝义治家,自南宋至明代中叶,十五世同居共食(360余年),时称义门郑氏,故名“郑义门”。屡受朝廷旌表,明洪武十八年太祖朱元璋亲赐封“江南第一家”。明开国文臣宋濂,从求学主教东明,举家定居,致仕还乡,在此居住32年。郑氏《家规》、《家仪》就是经宋审订,至今典籍尚存。以“郑氏宗祠”为中心的主建筑景观群集。1994年,全国首届宋濂暨中国古代家族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此举行,称其为“中国古代家族文化”、“儒学治家”的典范。郑氏所崇尚的孝顺父母。兄弟和睦、自强不息的人格理想,勤劳俭朴的持家原则,尊师重教的教育思想,“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际关系原则等,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1991年日本研究“越系文化”著名学者铃木满南教授一行,专程来此考察,其专论先后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发表。”郑宅镇的街道上依然露出丝丝古风,在白麟溪上横跨着十座石桥,就是“江南第一家”有名的自然景观十桥九闸。桥建于明代,几经修造,每座桥设以水闸,便于人们洗濯。白麟溪水源于风景秀丽的玄麓山,溪水清流荡漾,两岸柳丝飘然,景色绚丽宜人。过桥可见一碑亭,即坐落于白麟溪南岸、建于清进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的九世同居碑亭,上面刻有元代翰林学士承旨禄帖木耳手书的“一门尚义、九世同居”八个大字,示以告诫后世。
    郑氏宗祠:坐东朝西,正门前是街,朝白麟溪,门额“郑氏宗祠”匾。偏门朝南,横挂“江南第一家”匾额。始建于元初,占地6600平方米,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其间经过明清时期数次扩建,虽有破坏,但基本格局尚存,端庄严肃,古朴厚重。祠堂内现有元丞相脱脱书写的“白麟溪”碑明太祖、明惠帝赐封的“孝义家”“孝义堂”匾额,明万历《翰林学士宋公碑记》《文侯赐祭之碑》和元明以来知名人士的榻联匾额,还有宋濂所植的9株苍劲古柏。旁边的水池称“洁牲池”,里面有两中小池,形成一个“品”字。一行古柏,一个品字,寓意“一品当朝”。整个郑氏宗祠可分为五进。前为师俭厅,次为中庭,三为有序堂,四为孝友堂即拜厅,王为寝室,正位供奉同居列祖神位。拜厅正悬“孝友堂”匾,左悬“会善钟”,右有“听训鼓”。这儿的钟鼓在当时是很有讲究的。“会膳钟”每天早上敲二十四下,全族人员同时起床;接着敲四下,同时梳洗;再敲八下,男女分成两队,到“师俭厅”来听家长训话。敲“听训鼓”即表示家长开始训话。全祠共有屋六十四间二弄,祠内元、明名人碑刻、匾额、楹联达三十多块(对)。“敕旌孝义宗祠”原为明进士张奕槐题;“孝义家”三个大字巨匾是明太祖朱元璋亲书;“师俭”为翰林周伯温书……郑氏义门把大同理想追示融在家仪中,把有序、师俭列为治家的两大支柱。因为序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序则不乱,不乱则安”;俭能解决人与欲的关系,“师俭则无欲,无欲则廉”。
    孝威泉:在郑宅镇冷水塘沿,白麟溪南岸之溪边。孝感泉井呈方形,纵横丈许,水清凉,井上建有歇山顶方亭。据光绪《浦江县志》载,宋郑绮性至孝,母张氏嗜溪泉,值旱,凿数仞不得泉,绮拗哭其下,三日夜不息,水为涌出,俄顷,溢丈余,人以为孝感所致,凿旁石碑“孝感泉”三大字,明蜀献王书,御史王理铭之。
    “一门尚义,九世同居”碑:在郑宅镇上大街白麟溪南,元至正壬辰(1352年)二月,翰林学土月禄贴木耳荣禄公为中书平章政事,行省江浙,书“一门尚义、九世同居”八大字以赠,旋摹勒石碑,竖于同居炊址,示以垂戒后世。清乾隆戊寅(1758年)建造碑亭,咸丰辛酉,毁于兵火,光绪戊戌重建。
    十桥九洞:郑宅镇大街旁,白麟溪上建有古石桥十座。为单孔条石并列架砌,呈梯形状,桥两头敞口,呈八字形,桥北竖有元丞相脱脱书“白麟溪”碑石。每座桥下设石闸,便于洗涤,故而称十桥九闸,为郑氏义门一大特色。
    香火厅:座南朝北,厅前中有广场,原有房屋三间,为郑氏总香火所在地,楼上供奉圣谕,称圣谕楼。旧制高可二丈余,相素不事雕楼,两旁皆小屋,后俱改楼房,高过正房。因年代久远,将倾圯,于雍正辛亥改造楼厅五间,翻轩五间。民国三十年(1941年)被日寇烧毁,抗战胜利后重建,楼上圣谕楼三字匾额为民国时方青儒所书。
    建文井老佛:据光绪《浦江县志》和史仲彬《致身录》载,明建文帝逊国出亡,谓浦阳郑洽家(时官翰林院侍诏)忠孝可侍,遂匿其家,俄有蜚语者,文皇追捕其家,帝匿井中得脱,故名。郑治随建文帝出亡,辗转西南,建文之须发尽白,恍若老。至万历己未有昭雪靖难死节之典,随驾人员始得平反。郑氏画“老佛像”悬于昌三公祠之正位,意在祠旁悼念建文帝。其旁有盥联一副“枯井念章龙隐迹,合村富社凤来仪。”昌三公祠因供奉老佛而易名老怫社,祠字保存完好。
    东明书院:东明书院前身为东明精舍。据光绪《浦江县志》载,在东明山之阳,县东三十里,元青田尉郑德璋创精舍于此,为郑氏子孙读书之所。宋濂继吴莱而主讲二十余年,授经著书,与其徒天台方孝儒,义门诸弟子讲学于此,有东明山精舍壁记。于乾隆癸未(1763年)郑氏合族移建于义门外东偏里许,改称东明书院,期间进行多次修茸,今存围墙及乾隆壬午年重立东明收院石匾。郑义门对德与廉十分重视,立下“子孙出仕,有以赃墨闻者,生则削谱除族籍,死则牌位不许入祠堂”等家规,因此从这儿出仕的173位官吏,大至礼部尚书,小至税令,无一贪赃枉法,无不勤政廉政,被明太祖朱元璋赐封为“江南第一家”。

永遵祖训;
毋听妇言。
——佚名撰浦江县“江南第一家”郑义门孝义家联

一门尚义;
九世同居。
——元·禄帖木耳书浦江县“江南第一家”郑义门九世同居碑亭联

文章空冀北;
孝义冠江南。
——佚名撰浦江县“江南第一家”郑义门香火厅联

江南风土薄;
惟愿子孙贤。
——佚名撰浦江县“江南第一家”郑义门孝义家联

婉愉生于和气;
敬直兼以义方。
——里人戴王祥撰浦江县“江南第一家”郑义门中庭联

碑亭永树同居第;
故址长存孝义家。
——佚名撰浦江县“江南第一家”郑义门九世同居碑亭联

三朝旌表恩荣第;
九世同居孝义家。
——佚名撰浦江县“江南第一家”郑义门明厅联

理学无过真孝义;
翰林犹让大文章。
——佚名撰浦江县“江南第一家”郑义门明厅联

史官不用春秋笔;
天子亲书孝义家。
——天台方孝如撰浦江县“江南第一家”郑义门明厅联

孝而忠,政事无非德行;
义而节,巾帼亦是丈夫。
——滇南吴官撰浦江县“江南第一家”郑义门中庭联

麟凤出人间,谁居座右;
孝义弁天下,奚止江南。
——佚名撰浦江县“江南第一家”郑义门香火厅联

翼子贻孙,济济居同九世;
规曾矩祖,绵绵义尚一门。
——黄天仑撰浦江县“江南第一家”郑义门中庭联

合族源流始,碑亭永树同居地;
同居发轫初,故址长存尚义家。
——佚名撰浦江县“江南第一家”郑义门九世同居碑亭联

载物本无心,独向义居分造化;
察邪偏有眼,时从屋漏见精明。
——佚名撰浦江县“江南第一家”郑义门土地庙联

□□□□□□□,□□□□□;
期本支百世承家,皆孝义贤孙。
——佚名撰浦江县“江南第一家”郑义门寝室联
    上联佚失。

铁面本无情,笑三度,愧杀庸夫俗子;
绿睛偏有泪,哭两场,呼开地府天门。
——佚名撰浦江县“江南第一家”郑义门荷厅联

三圣岩西峙,三朝旌表,三子发祥,孝义家风三代上;
九曲水东流,九世同居,九贤崇祀,巍峨庙貌九楹间。
——佚名撰浦江县“江南第一家”郑义门寝室联

============================================================

附录一:【郑义门匾额】

〖江南第一家〗

勅旌孝义宗祠
——明万历戊甲张应槐题郑氏宗祠匾额

江南首族
——文林郎范养民书郑义门门廊匾额

师俭
——翰林周伯温书郑义门门廊匾额

世笃其义
——进士吴应台书郑义门门廊匾额

世德三祯
——进士李从龙书郑义门门廊匾额

百世一家
——知县王允璘书郑义门孝义家匾额

修齐坊表
——进士何子祥题郑义门孝义家匾额

扶翼圣道
——金华府通判李之规书郑义门孝义家匾额

淳徽百世
——金殿传胪戴殿泗书郑义门孝义家匾额

麟凤世家
——知府张朝瑞题郑义门孝义家匾额

代有完人
——全浙学政雷鋐题郑义门孝义家匾额

立德不朽
——邑使者张人崧题郑义门孝义家匾额

和义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徐源书郑义门孝义家匾额

义泽名家
——建极殿大学士王锡爵书郑义门孝义家匾额

寻源守义
——知巴陵县事二十四世孙遇书郑义门孝义家匾额

名震天朝
——按察司副使刘广生书郑义门孝义家匾额

世受皇恩
——太子太保桂彦良题郑义门孝义家匾额

和睦
——提刑按察司副使站歧题郑义门孝义家匾额

积善之家
——赵期颐书篆郑义门孝义家匾额

有序
——太常诗士柳贯题篆郑义门孝义家匾额

化家型俗
——进士扬汝谷书郑义门孝义家匾额

浙东第一家
——肃政廉访司事余阙公题篆郑义门孝友堂拜厅匾额

历朝钦仰
——进士壮起元题赠郑义门孝友堂拜厅匾额

遗风犹在
——知浦江事伍燮寅书郑义门孝友堂拜厅匾额

-------------------------------------------------------

附录二:【郑义门箴言】

〖郑氏宗祠拜厅四箴〗

□□□□□,□□□□;
    首箴佚失。

留有余之志,以安心神。
    箴曰:志不可满,满则自矜,自矜为骄,匪德之称,所以君子,声慎重于气,动则于仁,动则于义,非义非仁,宁屈勿伸,勿劳其心,得安乎神。

留有余之乐,以安身体;
    箴曰:乐不可极,极则生忧,生忧伤寿,纵恣之尤,所以君子,当节其欲,放则能收,荡则能覆,惟礼是由,敬戒书绅,以养其体,以宁其身。

留有余之福,以遗子孙。
    箴曰:人有祉福,福因所积,所积既尽,宁免忧怒,所以君子,慎亨其荣,用不必,聚不必盈,畏盈忌,乃德之纯,复积于身,以遗子孙。

-------------------------------------------------------

附录三:【郑义门的廉政故事】

①〖郑铢官小不忘廉〗
    郑义门七世祖郑铢(1299-1355),字彦平。四岁母丧,十一岁父逝,兄弟三人,由伯母周氏抚养成人。他和兄长郑钦经营嘉礼庄田二千亩,收入用于家族中男女婚嫁,余资储藏,使得一家男女大礼经费无虞。
    郑铢立志要为朝廷、百姓做点有益的事,至北京被荐于脱脱丞相,脱脱见而器之,奏为宣政院照磨管勾,统领浮屠氏事。元代的宣政院,职司宣扬一国政教,具体管理江南寺院。照磨一职,是管理档案。郑铢虽然只是管理员(管勾),但由于他手上的档案都是关系和尚们的身份、等级、津贴等切身利益,最容易与和尚勾通作弊,因此前几任照磨作伪犯科现象时有发生。他到任后,各寺院的和尚同样纷纷向郑铢送来许多钱币,郑铢严词拒收,和尚们还以为自己的钱送得太少了,于是送钱的数目越来越大,屡遭拒退,真是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来经过打听,方知郑铢来自浦江“郑义门”,郑义门有严厉的《家规》,其中规定:“子孙出仕如有赃墨闻者,生则削谱除族籍,死则牌位不许入祠堂”。贿者始各自敛。
    时江浙行省右丞相朵儿只,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元勋,统领宣政院事,察知郑铢之廉洁。在宣政院推选廉政官吏的时候,全院异口同声齐推郑铢为真“廉吏”。遂任命他为持檄文行部两浙,仍一毫无所取。众和尚说:“凡受檄来者,都想得重贿,否则,祸立见。在他们回去时,无不积钱数万,独郑君两袖清风归去。
    不久郑铢调任上海松江等处稻田提领所大使。当时,在嘉定、华亭、上海交接带,有田数十顷,属于提领所辖。而都水使者(统管水利的人),要增加江淮财赋府的税收,便重复收赋。由此,田赋苛重,农民生活非常困苦。郑铢察情后奏于朝廷,得以免赋。同时,制止了在稻田所工作的官员随心所欲提取精粮的现象。郑铢官虽小,但是为官廉政,受人称赞。

②〖郑机律己防微杜渐〗
    郑机,字叔慎(1361-1429),郑义门第九世祖,明朝永乐中以贤良荐举于朝廷;经吏部铨试,授文林郎湖广汉川知县,后转任广东省仁化县知县。由于自幼就读于东明精舍,受到严格的儒学伦理教育及孝义家风的熏陶,任内宵衣旰食,勤政爱民,平蛮寇,修水利,奖农耕,政迹显殊,尤其在廉洁方面,他更是严格要求,从点滴做起,从不收属下及百姓的礼物,被当地百姓誉为清官。
    永乐庚寅(1410年)五月初二,是郑机五十岁生日,按照风俗习惯,应该祝贺一番。早饭间,夫人楼琼征求丈夫意见,郑机吩咐楼琼注意节约,去买一斤鱼、两斤肉、一斤豆腐和一斤黄酒,作为生日晚餐,说完后就到公堂料理事务去了。晚餐时郑机看见桌上摆满了名贵佳肴,大大超过了早上计划的标准,刹时拉下脸面,怒责夫人:“你也学过郑氏家规,家规第八十八条明确规定‘子孙出仕,有以赃墨闻者,生则於谱图上削去其名,死则不入祠堂'。俭可养廉,奢则生腐,你难道忘了吗……”楼琼当然不会忘记威严的家规,在丈夫的严厉责问之下,她只好吐露了真情。
    原来,郑机手下有位名叫章玉的典吏,平时工作很卖力,受到郑机器重,相互间关系也较好。章玉在知县夫人买菜回来时得知今日是知县大人的五十寿诞。章玉想,知县平时节衣缩食,一身清廉,是从不收受他人礼物的,但在五十岁生日之时,买几道好一点的菜,让他补补身子,作为一个部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因此 ,他说服了知县夫人自己花钱买来几道好菜,请夫人晚上一并烧来吃。夫人也觉得在理,又没有违反原则,况且章玉的一片真心实为盛情难却。
    郑机听了夫人的表述之后,仍怒气不消,说:“俗话说‘拿人家的手软,吃人家的嘴软',腰杆子就硬不起来了。这次既然已烧好了,不能原物退还,但必须退还等价钱两,分文不少。”
    次日 ,郑机叫来章玉认真地说:“你的心意我领了,但你的行为将陷我于不义。”随后掏出九钱银子还章玉。章玉见状连忙退却:“大人生日,买点东西吃吃又何妨?”郑机看章玉还没认识到问题所在,再次正色道:“你我身为朝廷官吏,食俸禄,理应集中精力忠君效国,不要让人家以为你把精力花在巴结上司上,那是于你的名声亦是不利的。况你我关系较好,理解我支持我是对我最大的关心,请不要败坏我及我家族的名声。”
章玉听后从心底里佩服郑机的为人:“大人你是真正的清官,说到做到,刚正不阿。但由于前几任知县的腐败,现县吏的思想上仍沿袭着旧风陋习,阳奉阴违,送礼的多,受贿的也多,治贿还必须花大力气。”郑机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后,在城门口贴出了一张官告,主要内容是严禁馈送受贿,有受贿行为的官吏要主动退赃,可获从轻。又欢迎乡民直接告状,查实有贿情又不主动退还者,必视情节轻重给予惩办。布告一出,有自首的,有告状的,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一批贪官得到应有惩处,一批廉洁奉公的官吏得到表扬,人心大快,社会风气随之转好。

③〖郑铢杜绝敛财恶习〗
    明永乐元年,永乐皇帝颁下圣旨,任命浦江郑义门第九世郑铢为湖广道监察御史,出使广东南闽,抚安军民。
    一介布衣之士的郑铢,受此重任后,念念不忘“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蹈贪黩,以忝家法”的家训。深入基层察访,体恤黎民疾苦,夜不入眠,构思治理良策。
忽一日闻报,有人求见,遂升堂入座,见数名乡间绅士抬一条五尺有余的蟒蛇,跪于堂上。声称:“叩见大人,草民特来献礼”。郑铢暗思,本官初来乍到,未建政绩,平白送礼为何来?遂命退回。叩见者唯唯从命,抬蟒蛇而返。越三日,又抬六尺有余的蟒蛇叩见。郑铢又命退回,并说:“本官决不妄取百姓丝毫财物,以后若再如此胡闹,杖你们五十大板。”叩见者恹恹而去。又过三天,更抬一条七尺有余的巨蟒跪于堂下求见,用恳求的语气说:“大人开恩,草民组织人员,在深山丛林中搜寻,今幸得此罕见巨蟒,再大无法寻觅,大人如再不收受,只得听凭大人处置了。”郑铢愕然而责之道:“何故献蛇?为何三番五次不听?许你等细细道来,有理尚可,否则处你等五十大板。”献蛇老叟颤巍巍地说:“本地习俗,凡新官上任到此,须献蟒蛇一条,以表草民们的敬意。至于蟒蛇何用,大人可将其切成条状风干,蒸饪食用,其味鲜美可口,食后有清凉散毒之效用。前几次献蟒蛇,大人不收受,草民们认为大人嫌小,所以化九牛二虎之力,从深山中捕得今天这条罕见巨蟒,真是大人福大,万望大人开恩,不加草民之罪。”说毕叩头不起。郑铢听后,连命差役搀扶下跪乡民,并和颜悦色地说:“本官初到南闽,不悉本地风俗,枉累你们费了这般周折,实感有愧。”遂命差役收下蟒蛇,将自己五两饷银作酬金,付予乡民。乡民再三推辞不受。郑铢说:“本官决不一毫妄取于民,如不收银子,请退回蟒蛇。”叩见者见大人主意已定,又惊又喜地收起银子道谢而去。
    是夜,郑铢浮想联翩,《家规》曰“子孙倘有出仕者,当早夜切切报国为务,抚恤下民,实如慈母之保赤子”,细思白天献蛇一幕,岂非贪官所作的敛财勾当。逐立马提笔写道:“献蟒蛇的习俗,实乃贪官敛财的一种伎俩,今后予以取缔。官吏中有行贪污受贿卑鄙勾当的,严惩不贷云云”。张贴于公众场所。
    郑铢在任期间,清正廉明,秉公执法,依法治理。对贪官污吏,正直敢言。不怕强权,受理贪污案件十有余起。领导百姓组织民团,保护乡村安宁,教育百姓拥军,士兵爱民,倡导百姓开荒造田,终于使一方能保持温饱。
郑铢任满还朝,仍两袖清风,赢得百姓的爱戴。临行之时,百姓为颂其功德,特置了一把万民伞,为其遮阳避雨,夹道挥泪送别。

④〖郑祖琛严惩贪官〗
    郑祖琛,字和佩,号献之(1784-1851),浦江县人,郑义门第二十三代孙(迁居吴兴双林),天资聪敏,一目十行。清朝嘉庆进士。箕风毕雨,为官清正。在江西任按察使时,玉山县孙知县要求拨一笔款子,用来兴修水利。向朝廷申报后,朝廷拨下专款,郑祖琛要其专款专用。事后孙知县却把这笔银子塞进了自己的腰包。实际上没有修堤,亦未筑塘,却虚报兴修水利功绩。郑祖琛本要去玉山巡查,但忙于邻县事务,一直拖到秋天。
郑祖琛去玉山县巡查时,正当旱情严重,沿途田地干裂,禾稻干枯。路上百姓三五成群,携妻带子,前往浙江讨饭。深入调查后,才知真相。
    原来孙知县的计划是要开一条水沟,把水引向高田。由于水沟必经一处高坡,高坡的主人是当地的大财主,姓胡名山,有钱有势。高坡上头是胡山的祖墓。听地师说,高坡是龙脉,如果从中开一条水沟,等于凿断了龙脉,胡山家必将招来灾星。为此,胡山不惜一切代价,买通孙知县的二姨太。二姨太姓林,很有姿色,深得孙知县的宠爱,林姨太的枕头风,孙知县总是言听计从。林姨太说:“三年穷知府,十万雪花银,一任穷知县,金银上千斤。你两年知县到如今,什么也没捞到,胡山这块肥肉不吃的话,恐怕过了这村,就没那店了。”孙知县说:“这白花花的银子我也喜欢,只怕今年天旱,这田地无收成,后果不堪设想。”林姨太说:“这几十年只旱一次,去年不是很好的过来了?只要挨过了今年,明年任满就可升迁。”孙知县面对金钱的诱惑,失去良知;索性把朝廷拨款也塞进了自己的腰包。只是虚张声势,修了几处小池塘,却谎报功绩。偏偏今年碰到旱灾,伪情暴露,立见眼前。
    郑祖琛将孙知县押往京城待办,将其家产全部没收,救济灾民。并张贴安民告示,开仓放粮,召流离者回乡,兴修水利,确保来年丰收。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3#
发表于 2008-11-25 17:16:24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郑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郑维山中将
    郑维山(1915-2000),河南省新县泗店乡人。1927年黄麻起义后加入童子团,任分队长,后调任赤卫队副政治指导员。193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总部炮兵连、通信队政治指导员,红9军第81团政治委员,红27师政治委员,红30军第89师、88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作战和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5年参加长征。1936年11月参加西征。转回延安后,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军政学校主任军事教员,教导团政治委员、团长,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率部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巩固冀东抗日根据地的反“扫荡”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察冀军区张家口卫戍司令员,冀察军区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第3纵队司令员,华北军区第2兵团3纵队司令员,1949年春任第19兵团第63军军长。率部参加了冀热察战役、平津战役,率部参加了解放太原和进军西北的扶眉、兰州、宁夏等重要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兵团副司令员,参加了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副司令员,第20兵团代司令员,参与指挥第五次战役、开城保卫战和1953年夏季反击作战。回国后,1954年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5年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司令员、党委第一书记,兰州军区司令员、党委第一书记。是第三、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1985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被增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0年5月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著有《从华北到西北》、《制敌死命、迫敌妥协》等回忆录和军事论文。

    郑国少将
    郑国(1919-1983),湖南省石门县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西游击队副队长,红2军团4师12团营特派干事,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第二后方医院4所政治指导员,军委供给部秘书,新四军4师组织科副科长、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5纵组织部部长,第6纵教导团政治委员,华东军区军需学校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34军后勤部政治委员。参加了苏中、莱芜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炮兵后勤部副政治委员,炮兵师政治委员,福州军区炮兵政治部主任,军副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1969年到1973年任江西省军区政治委员,福州军区政治部顾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3年逝世,终年64岁。

    郑三生少将
    郑三生(1916-1990),江西省石城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2师6团营青年干事,第十三团政治处青年干事。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团连政治指导员、营副政治教导员、副营长。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3团营长、团参谋长,晋察冀军区野战军第2纵队4旅10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区第2纵队4旅参谋长,第19兵团65军193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参谋长、副军长、军长兼天津警备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河北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新疆军区副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0年1月11日因病逝世,终年74岁。

    郑大林少将
    郑大林(1908-1968),曾用名郑自其,河南省郑州市人。1927年入冯玉祥部当兵,1929年在吉鸿昌部当班长。因受地下党员副连长教育,1930年随部在商城与红军作战时,带领22人投奔红军。被编入商城特务营1连任排长,后调任皖西北特区保卫局军事教员、商城煤矿工人纠察队队长、商城独立团9连连长。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4军12师特务营1连连长,红9军12师34团连长、副营长,红四方面军后方总医院3分院政治部组织科科长,西路军供给部军事教员。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西路军失败后,遵照组织决定,从甘肃赴延安,途中被捕,押至甘州附近借机脱险,在榆中县被邓宝珊部抓去当兵。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回到八路军第358旅,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任抗大教育干事,抗大第一分校队长,八路军山东纵队3支队1营营长,第3旅9团团长,渤海军区直属团团长,山东军区警备6旅副旅长,参加了卫家堡战斗和胶东反顽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6纵17师副师长,东北野战军3纵9师师长。参加了攻打长春、保卫四平、叁下江南、攻打城子街、德惠、北吉林、团子山、万金山、公主屯、战斗和解放辽阳、鞍山及辽沈、平津、衡宝、海南岛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历任第25步兵学校校长,军事体育学校校长,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8年6月逝世,终年60岁。

    郑友生少将
    郑友生(1912-1991),湖北省孝感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4军10师特务连分队长、中队长,第28团副营长,第11师30团政治处主任。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任八路军115师344旅政治部直属政治处主任、旅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旅卫生部政治委员,新四军3师8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苏北军区涟东县独立团团长兼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12纵特务团团长,第90师副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30军90师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参加了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区海军巡防区政治委员,厦门水警区政治委员,舟山基地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1年4月25日因病逝世,终年79岁。

    郑本炎少将
    郑本炎(1918-1997),湖北省大悟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5军团75师师部特务员、测绘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连政治指导员、团部参谋、副营长,新四军3师8旅23团营长、副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2纵4师11团团长,第4师副师长,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秘书处主任,中南军政大学湖南分校第1纵队队长。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政大学直属纵队纵队长、大队长,第22步兵学校副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政治干部学校副校长。1960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后历任广州军区干部学校校长,军区后勤部副部长,成都军区后勤部部长,成都军区副司令员、顾问。是第四五届全国代表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7年7月30日因病在西安逝世,终年79岁。

    郑汉涛少将
    郑汉涛(1915-1992),浙江省慈溪县人。慈溪崇本学校毕业。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系。任上海长城机制砖瓦公司工务副主任。1937年入陕北公学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军事工业局工程科科员,八路军前方指挥部军工部工程科科长、工程处处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军工程部工程处处长,华北军区兵工局副局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重工业部兵工总局副局长兼华北军政委员会兵工局局长,第二机械工业部计划司司长、部长助理,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一计划财务司司长兼动员计划司司长,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秘书长、副主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顾问。
    1962年由三机部副部长改任国防工业办公室秘书长时被授予少将军衔。1992年12月3日因病逝世,终年77岁。

    郑旭煜少将
    郑旭煜(1914-2002),江西省瑞金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军团第10师30团通讯员、宣传员、指导员、干事,第1师3团特派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期间,任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2团营政治教导员,军分区政治部组织干事,第团总支书记,二区队政治处主任,河北易县保满支队副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3团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百团大战”、“狼牙山战役”和沧州、正太、保北、易县等战斗百余次。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野战军第4旅旅政治部主任,第2纵队随营学校政治委员,华北军区步兵学校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先后参加了绥远、徐水、清风店、跑马泉、平地泉、石家庄、张家口、宣化、阳泉、大同、集宁、杨柳青和平津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市纠察总队政治委员,公安第2师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委员、军副政治委员,河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河北省国防工办主任,河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2年6月2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郑国仲少将
    郑国仲(1913-1992),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6月参加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军团第3团排长,红4军第10师30团连长,师政治部交通队队长,红4军第10师28团营长、团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营长、副团长、团长,等职。1941年入中共北方局党校学习。后任太行军区三分区副司令员,八路军129师第3支队支队长。率部参加著名的夜袭阳明堡机场的战斗以及响堂埔伏击战,参与开辟、巩固和扩大太行、冀南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取得了反“扫荡”和反“蚕食”斗争的胜利,率领参加艾埔、石匣、苏亭、林南等战斗,特别是在闻名中外的百团大战中,作战勇敢,荣获八路军129师二等奖章,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纵队第3支队支队长,晋冀鲁豫军区第3纵队9旅旅长、纵队副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11军副军长。参加了上党、邯郸、陇海路、定陶、鲁西南、淮海、渡江、进军西南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青岛基地副司令员,海军训练基地司令员,东北舰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参与组建海军某基地,致力于海军装备科研事业。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2年1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郑贵卿少将
    郑贵卿(1911-2002),湖南省平江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政卫连排长,闽赣军区独立12团连长,闽西南游击队队长,游击第3支队3大队大队长,第3支队副支队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闽西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2支队3团营长、第1支队1团营长。1941年皖南事变突围后,任盐城保安团团长,建阳总队参谋长,新四军3师8旅22团副团长,第3师特务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齐齐哈尔卫戍司令部副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独立5师副师长,第四野战军49军147师师长。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公安部队师长,广西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2年9月29日因病在长沙逝世,终年91岁。

    郑效峰少将
    郑效峰(1916-1993),原名郑德风,湖南省耒阳县蔡子池乡郑家村人。1928年参加湘南起
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随朱德上井冈山,任红4军10师28团司号员,1931年任10师政治部青年干事。当时是活跃分子,海军舞跳得最好。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在长征中负伤,罗瑞卿坚持要部队抬着郑效峰行动,才没留在当地养伤。到陕北后,任军委后方政治部保卫科科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1局政治指导员,3局通讯大队政治教导员。1942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任延安军政学院2队队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1旅保卫科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7纵20旅58团政治委员,辽宁军区第1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独立1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临江、辽沈、平津,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区公安部队9师政治委员,公安部队干部部部长,广东军区干部部部长,公安军内卫学校校长。1961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任工程兵学院副院长。1968年到1975年任湖南省军区政治委员,1975年到1981年任山西省军区政治委员。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3年11月1日因病逝世,终年77岁。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4#
发表于 2008-11-25 17:16:40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郑姓当代将军生平简介】

    郑申侠上将
    郑申侠(1942.7-——),河北省泊头市泊镇人。1958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先后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航空预备学校、空军第三航空学校学习。1962年后历任解放军空军某部飞行员,中队长,大队长,航空兵团长,师长,1986年9月至1988年7月入国防大学基本系学习。1989年后任解放军空军第7军参谋长、军长。1994年任空军指挥学院院长,1996年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兼沈阳军区空军司令员,1999年任解放军空军参谋长,2003年6月任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院长。
    1988年9月被授予空军大校军衔,1990年7月晋升为空军少将军衔,1997年7月晋升为空军中将军衔,2004年6月20日晋升为上将军衔。

    郑惕中将
    郑惕(1923.12-2002.9.14),山东省临沂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山东临郯费边区联合办事处书记,山东纵队粮秣员,八路军山东纵队第12支队民运员,苏鲁支队民运员,山东岸堤抗日军政干校和山东鲁迅艺术学校学员、分队长,苏鲁豫皖第一纵队巡视团团员,苏鲁支队宣传队教员、营特派员、锄奸干事,1942年任八路军115师教导2旅5团干部便衣队政治指导员,鲁南军区第3武工队副队长兼峄县齐村区委书记、鲁南军区第1武工队队长,1944年任铁道大队副政治委员和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白彦战役、鲁南反顽战役和数次战斗,为开辟和巩固鲁南、津浦和临枣铁路两侧革命根据地做出了积极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鲁南铁道管理局兖(州)徐(州)段段长,侦察科科长,徐州市委社会部部长、市委委员,鲁南军区第16团政治委员,徐州警备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兼军法处处长等职。长期坚持敌后斗争,率部参加了淮海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山东省公安厅治安处副处长、边防保卫局副局长,华东军区公安部队副师长,公安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边防处副处长,公安军司令部边防处处长,总参警备部边防处处长,公安部四局副局长兼边防处处长,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司令部副参谋长,第二炮兵司令部副参谋长、顾问、副参谋长兼科技部部长,第二炮兵副司令员等职。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社会安定,为公安部队和战略导弹部队的建设与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1990年4月退役。是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8年9月1日被授予中将军衔。2002年9月1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

    郑文翰中将
    郑文翰(1920.11.23-2006.1.8),河南省洛阳市人。1938年3月参加八路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3月起先后入陕西安吴堡青年训练班、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5月任抗大5大队区队长。1940年5月入军政学院学习。1942年5月起,任八路军第120师359旅717团教育干事,八路军359旅营政治教导员。参加了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和解放新安、孟县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人民自治军359旅717团营政治教导员,东北民主联军第10纵队28师82团政治处主任,第四野战军第47军139师415团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政治处主任。参加了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黑山阻击战,1947年夏、秋、冬季攻势和辽沈、平津、宜沙、入川、西南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139师政治部副主任,1953年9月起任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政治部主任、副秘书长兼政治部主任、开城联络处处长。1955年回国后,历任国防部长(彭德怀)办公室参谋,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中央军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战士出版社副社长。1975年2月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10月任军事科学院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副院长。1985年-1990年任军事科学院院长,为探索军事科研的新路子,开创军事科研的新局面,繁荣与发展军事理论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校官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1988年9月被16日授予中将军衔。2006年1月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郑文翰撰制手书题词有:
    加强国防教育;
    普及军事知识。

    郑炳清中将
    郑炳清(1937.11-——),福建省莆田县人。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解放军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996年11月任解放军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2000年12退役离休。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7晋升为中将军衔。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5#
发表于 2008-11-25 17:17:00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郑姓高级将领、革命英烈生平简介】

    郑桂林烈士
    郑桂林(1889.12-1933.11.20),原名郑国兴,字香庭。吉林省双阳县人,祖籍辽宁省建昌县杨树湾子乡郑家沟屯。1919年考入北平私立朝阳大学。抗日民族英雄,革命烈士。
    1921年回乡。曾与其同学创办牡丹江第一所学校——宁安县第五学区第二国民小学校,并任校董。常在师生中传播爱国主义思想。不久参加东北军第7旅,被抽调到东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任东北军第13旅637团作战参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弃职出关,组建义勇军1万余众,报号“郑天狗”。历任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48路军司令、第5路军总司令等职。部队进关后,1933年参加了全国闻名的长城保卫战,为保卫长城作出贡献。蒋介石、何应钦之流为了消灭抗日武装,于1933年4月16日,以北平军分会的名义,命令郑部把防地交给正规军,并强行将郑部改编为警备师,划归正规军骑2军指挥,并企图借日寇之手消灭其抗日力量。面临重压和困境,郑桂林表示:“对外决不畏死,对内捍卫祖国,尽我天职。抗日夙志始终不渝……”蒋介石害怕郑桂林再回师抗日,于1933年6月11日,以北平军分会的名义,将其部队调天津马厂训练。同年7月23日,郑桂林巧旋妙计,组织全军起义。起义后投奔冯玉祥抗日同盟军不成。9月3日被汤玉麟收编为别动队,委为司令。9月10日,参加吉鸿昌率领的抗日同盟军,暂编为第1师。10月,吉鸿昌、方振武、汤玉麟、郑桂林四部联合,抗日同盟军改为抗日讨棘军。兵分方、吉和汤、郑两路,到长城外抗击日寇。在日蒋围剿下,吉鸿昌失败。郑桂林仍坚持斗争。为商讨扭转战局之策,1933年11月,乔装潜入天津法租界去找吉鸿昌,不幸被北平蒋孝先宪兵第3团人员秘密逮捕。
    1933年11月20日,在北平宣武区琉璃厂被当局以“图谋不轨”等莫须有罪名秘密杀害,时年44岁。
    1991年(7月16动工,9月3日竣工)中共建昌县委、县政府为慰祭抗日救国英雄郑桂林、邓文风、邓文山(见上)烈士,用群众捐款在葫芦市建昌县城南,地处辽西名山——大黑山脚下,大凌河畔修筑锦西抗日英雄纪念碑(见:http://bbs.lnd.com.cn/dispbbs.asp?boardid=112&id=71877 第4楼《中国人民解放军邓姓高级将领、革命英烈生平简介·邓文风烈士》末段)。

    郑翠兰烈士
    郑翠兰(1926-1946),女,化名彭伟,广东省防城县(今属广西区)那良镇径口村人。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幼年曾随全家到越南左堆谋生。1934年冬,随母亲回国,定居那良圩,靠其母织布维持生活和上学读书。
    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底,随母亲迁往钦州、与父亲相聚后,转入钦州小学六年级。高小毕业后,在进步学生何天益、沈鸿慧的帮助下,考入钦州师范初师班。在校期间,受到进步思想影响,如饥似渴地阅读革命书籍,积极参加学校地下党组织领导的革命活动。1944年11月,受党组织指示,到小董附近开展群众工作,为抗日武装起义作准备。小董起义前夕,调回防城县工作,后到东兴隐蔽。不久,转移到那良大勉村,化名彭伟,以教书为掩护,协助沈鸿周发动群众,组织革命抗日武装,准备那良起义。1945年6月14日,防城县党组织在那良举行抗日武装起义,成立“钦防华侨抗日游击队”,她任游击队政治部宣传队负责人,并随部队进入越南海宁省打击日寇。其后,曾两次遭敌逮捕,坚贞不屈,均在党组织的积极营救下,获释出狱。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底回到部队,挺进十万大山,开展游击战争。1946年4月中旬,防城县人民武装主力部队整编为老1团(南路人民解放军的简称)第4营,并入越休整,她为营部政工队负责人之一,随后又改任妇女队长。同年5月下旬的一天,因伤口感染,无医治疗,在陆川县六平村不幸牺牲,时年20岁。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6#
发表于 2008-11-25 17:27:26 |只看该作者
【中国共产党郑姓高级领导人、革命英烈生平简介】

    郑松堂烈士
    郑松堂(1901.10-1949.1),字贤宗,号太朴,原籍浙江省平湖县人,出生于江苏省嘉定县(今属上海市)。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近代著名学者。
    民主革命时期,1919年进商务编译所工作。1922年由该馆资助赴留学德国4年,在哥廷根大学专攻数理。信奉无政府主义,后在共产党人帮助下,转而信仰马克思主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并结识了朱德等著名革命家。
    大革命时期,1926年回国参加北阀战争,在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和武汉国民政府任职。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脱党,但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参与邓演达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创建工作,当选为中央组织部部长。
    抗日战争时期,1930年参加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前身)。1930年8月创立中国农工民主党。1931年与邓演达先后被捕,经宋庆龄营救获释,后从事教育和译著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任民建常务委员会干事,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民建迁沪,任民建常务理事。同时在交通大学、中华工商专科等学校任教,并参加上海大学教授联谊会,投身于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949年1月,应中国共产党的邀请,经香港转到北京,赴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因长年积劳成疾,途中突患心脏病逝世,终年48岁。著有《物理学小史》(是我国最早的一本物理学史专著,该书不仅介绍了物理学发展史的大致概况,而且还对我国古代的物理知识与成就作了简要述评)、《科学概论》、《无政府主义与中国》、《微积学发凡》、《近代物理学》等书,译著有《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英·牛顿著)、《同温层的探险》(英·菲力普著)、《纯粹几何与非欧几何》、《几何及代数之基本》、《代数方程及函数概念》、《进化(从星云到人类)》、《最近原子论大要》、《社会经济史》、《战时之正义》等,这些译著在翻译质量上的高标准追求确是值得称道的。
    195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并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7#
发表于 2008-11-25 17:27:32 |只看该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郑姓高级领导人生平简介】

    郑绍文副院长
    郑绍文(1905-——),又名郑永铭。四川潼南人。早年就读于北京农业大学,参加过学生爱国运动。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失败后,在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9年秋,参与组织成立上海反帝大同盟,任总务部部长。8月底担任中共党团书记,在任弼时直接领导下,领导开展上海各界群众爱国反帝活动。1930年1月,指挥举行声援朝鲜人民反日群众示威时被捕,被判刑10个月。同年10月刑满释放出狱,任中共上海法南区委委员。1931年4月被派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此后历任红3军(原红二军团)第9师第25团政治处主任,红3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湘鄂西省革命军事委员会警卫团政治委员,红军军官学校洪湖第二分校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兼政治总教员、政治部副主任及代理主任,湘鄂西军委会警卫师政治部主任、代理政治委员,中共湘鄂西省委秘书长等职,参加了湘鄂西红军转战鄂西北和反“围剿”作战。1932年10月返回上海,任中国互济总会宣传部秘书长,在邓中夏直接领导下从事革命救济工作。1933年春再次被捕入狱,严守秘密,经受了严峻的政治考验,后经中共组织营救出狱。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被派到西北军部队和国民革命军第五战区,从事抗日统一战线联络友军工作。1939年被派到河南加入新四军,先后任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政治部主任,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参谋长、第6团队政治委员、纵队第2支队政治委员,率部参加创建鄂豫皖抗日根据地。1941年任鄂豫边区抗日保安司令部司令员。1942年任抗日军政大学第十分校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1944年任新四军第5师、第5军分区(襄北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襄北地委书记。参与领导江汉地区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江汉军区政治委员,中原军区驻武汉代表兼办事处处长,中共中央中原局秘书长,中原野战军第12纵队副政治委员,兼中原军区江汉军区副政治委员,湖北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率部参加发展扩大中原解放区的作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民政部部长,中南行政委员会副秘书长,最高人民法院中南分院院长、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员,国务院司法部副部长兼中共党组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第5-6任1975.1-1978.3、1978.3-1983.6)等职。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法制组组长。

    郑筱萸局长
    郑筱萸(1944.12-——),福建省福州市人,1968年12月参加工作。197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生物系动物及人体生理专业毕业,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
    1963年9月在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动物及人体生理专业学习,1968年12月任杭州第一制药厂技术员,1979年3月起先后任杭州民生制药厂安全环保科副科长、技术科科长、计划科科长兼企业整顿办公室主任、副厂长、厂长兼党委书记。1991年2月起先后任浙江省总工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主席、党组书记。1994年4月任国家医药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9月任沈阳药科大学董事会名誉董事长。1995年5月任中国药科大学董事会名誉主席。1998年3月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2003年5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2005年6月被免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职务。曾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首届全国医药行业优秀企业家。爱好书法、音乐。

    郑振铎副部长
    郑振铎(1898.12.19-1958.10.18),笔名西谛、C.T.郭源新等,祖籍福建省长乐县人,出生于浙江省温永嘉县。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考古学家、文物收藏家。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
    民主革命时期,早年丧父,家道中落,在清贫中读完小学和中学。1917 年进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并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在思想上受到瞿秋白、耿济之等人的影响,接触了社会主义思潮。1919年,作为铁路管理学校学生代表和福建学生联合会领导人之一,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同年11月,与瞿秋白等人创办了《新社会》旬刊,并发表了10多篇反映他“朦胧的社会主义思想”的论文。该刊物只出了19期,就因触犯了北洋军阀当局而被查封。1920 年与耿济之共同翻译了《国际歌》歌词。1921年春到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与沈雁冰、叶圣陶等人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这是继承《新青年》文学革命传统的第一个革命文学社团。是文学研究会最积极热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陆续主编出版了《文学旬刊》、《文学研究会丛书》、《儿童世界》、《小说月报》;撰写了《俄国文学史》、《太(泰)戈尔传》和《文学大纲》等,使其成为新文化运动中的一座堡垒。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与沈雁冰、叶圣陶、胡愈之等人创办《公理日报》,揭露和抨击帝国主义的暴行。1927年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时,以极大的政治热情积极参加临时革命政权——上海市民代表会议的活动,还担任闸北区市民大会执行委员会秘书。“四·一二”政变后,为免遭迫害,于5月乘船避难去欧洲法、意、英等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10月从欧洲归国。1931年就任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校中文系教授,出版了插图本《中国文学史》。1935年任上海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期间写了他的传世之作《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创作了神话小说《取火者的逮捕》和著名历史小说《桂公塘》等。1936年6月被选为“中国文艺家协会”理事。
    抗日战争时期,留在上海“孤岛”继续从事写作和其他文化活动。和胡愈之等人在中共地下党支持下,组织了“复社”,出版《鲁迅全集》等进步书籍。珍珠港事件后,结束了暨南大学的教学工作,隐姓埋名,开始长达4年的“蛰居”生活。在十分困苦的环境中坚持编辑《中国版画史图录》,节衣缩食,收购了大批将要流失或将被化作纸浆的珍贵古籍,进行整理并写了大量题跋,做了许多抢救和保护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积极参加民主运动,因坚持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反动政策而遭到当局迫害,反动政府饬令各大学不得聘他任教。1945年10月,在中共地下党的支持下,主编了《民主》周刊。发表了和马叙伦等人的政论文章。同年年底,与马叙伦等人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民主促进会,曾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第二届理事会候补理事。《民主》只办了一年便被反动当局查禁。在办《民主》周刊的同时,还和李健吾合作创办了进步文艺刊物《文艺复兴》,提出了“为新的中国而工作,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而工作,为民主的实现而工作”的响亮口号。由于政治形势日益恶化,1949年2月在中共地下党的帮助下经香港进入解放区,不久,到布拉格出席了第一届世界和平大会,回国后到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政协委员;同年7月,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的常务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局局长,同时兼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和文学研究所所长。1951年他参加中国文化艺术代表团赴印度、缅甸访问。1954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同年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印度和缅甸。1955年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印度尼西亚。还陪同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印度尼赫总理、缅甸联邦文化部长吴温在国内参观、访问。在从政的10余年中,继续分管文物工作,致力于发展新中国的文物考古事业,培养了骨干队伍,组建了文物出社,参与主持了一些重大的发掘工作,为祖国的文物考古事业作出了贡献。
    1958年10月18日,在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赴阿拉伯联合共和国、阿富汗等国的访问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终年60岁。10月31日,在北京首都剧场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著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古代艺术》、《基本建设与文物保护工作》、《中国木刻史略》、《汤祷篇》、《古本戏剧丛刊》、《中国俗文学史》、《中国文学论集》等。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8#
发表于 2008-11-25 17:28:04 |只看该作者
【近代民主革命郑姓高级将领(领导人)、革命烈士生平简介】

    郑坤义士
    郑坤(1885-1914.5),广东省梅县人。近代民主革命义士。
    早年奔走于南洋各地,宣传革命受到革命党人的好评。1910年10月,乃随黄兴等人回国。参加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担任“先锋队”(即敢死队)队员,随队进攻督署,作战勇敢顽强。终因寡不敌众,身负重伤,幸被同志救护脱险。后闻武昌起义胜利,南京光复,当即赶赴南京组织炸弹队,自任队长,准备北伐。不久,南北议和,他不愿参与政治,遂解甲归粤。1913年召集乡人欲在顺德县开办蠓壳矿,因当地很迷信阻止未果。
    1914年5月,被广东军阀龙洛光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杀害,时年29岁。

    郑士良义士
    郑士良(1863-1901),原名郑振华,号弼臣,广东省归善(今惠阳)县人。近代民主革命义士。
    少年时有大志,跟随乡中父老习武,结识不少会党人物。1881年在广州就读于德国教会礼贤学校,加入基督教。1886年毕业后入博济医院南华医学堂学医,与孙中山为同窗,对孙的革命主张十分折服,表示自己是会党中人,日后可发动会党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起义。1887年秋辍学返乡在淡水圩开设同生药房,暗中联络会党,被推为三合会首领,为日后起事作准备。1893年参加在广州南园广雅抗风轩议组以“驱除鞑虏、恢复华夏”为宗旨的团体的会议,与孙中山、陆皓东等在广州组织早期兴中会,积极参与第一次广州起义,事泄后与孙中山同往日本。1895年从澳门赴香港协助孙中山筹建兴中会总部,并与孙中山到广州建立兴中会分会,在讨论起义计划时被指定专门运动广州一带会党,亲赴北江联络会党首领梁大炮,得数千众。兴中会选举伯理玺天德时,反对杨衢云任此职。力主选举孙中山,后接受孙顾全大局的劝告才不再坚持。起义计划事泄失败,与孙中山等东渡日本。不久奉命返港从事联络内地会党的活动。1899年参与成立兴汉会,推孙为会长。次年奉命指挥惠州起义,连战皆捷,各地会党群众纷纷来投,义军增至2万余人。坚持两旬,后因饷械不济,下令解散义军,避往香港。
    1901年8月27日在香港饮宴时被清政府派人毒害,后返寓所途中暴卒,时年38岁。孙中山闻讯极为悲痛,派黄士龙到香港吊唁并给款抚恤遗属。

    郑行果烈士
    郑行果(1892-1923.7.20),广东省广州市钟落潭镇郑家庄人,近代华侨民主革命烈士。
    出身于广州市郊区农民家庭。童年郑行果在钟落潭私塾读书,因家贫,中途辍学,便帮助家庭耕种田地。少年时,随乡人赴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谋生。成年后,郑行果在海外受到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影响,又目睹帝国主义的压迫,认为究其根源,知非倾覆满清政府,改造中国几千年专制政治不可,于是,毅然回国参加国民革命。
    1922年,陈炯明叛变革命,6月16日凌晨三时,叛军二万人分三路将总统府包围得水泄不通,欲将孙中山先生置于死地,于此可以想见陈炯明用心之恶毒。追随孙中山的革命军人黄明堂等,先后在江西、广西起义。为策应义军,华侨革命党人谢八尧与邓伯曜、郑行果、谭振雄、范运焜暗中约定,谋刺逆首陈炯明,义举未果,事情泄露,7月16日,郑行果等先后被捕。翌日,谢八尧首先被害。三日后,即7月20日,郑行果等4位壮士亦英勇赴义,并被暴尸于白云山麓。牺牲时年仅31岁,为华侨五烈士之一。
    事后,南洋华侨革命党人冒着危险,悄悄将五位烈士遗体收殓,葬于黄花岗(先烈中路动物园西侧)。因恐墓址日久被荒草湮没不彰,记名河南公民立石为志。1923年2月孙中山从香港回到广州,第三次在广东组建政府。1924年,广东革命政府为五烈士重修陵冢。孙中山先生亲自手书:“南洋华侨邓伯曜、郑行果、郭家信(为范运焜易名)、谭振雄、谢八尧五人墓。”碑文由胡汉民撰写。孙中山秘书林直勉另撰碑文立于一旁,谓五烈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玻璃字库 平仄查询 繁简转换 成语词典 入声字表 联律图谱 词牌大全 同旁词集 离合字表 中国对联网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