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君云 发表于 2008-11-19 00:46:43
一、姓氏源流
  晏(Yàn)姓源出有三:
  1、来源于姜姓。春秋时期的齐国大夫晏弱被分封于晏,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齐河县西北的晏城,所以他以晏作为自己的姓氏。他的后代也沿用晏姓,形成了晏姓的以支。
  2、来源于陆终氏,是陆终子晏安的后代。传说中的古帝颛顼的第五个儿子叫做阳安,他的后代便以晏作为姓氏,并且在春秋时期与高、国、鲍一起成为齐国的四大望族,世代在齐国做官。
  3、来源于上古尧时期的大臣晏龙。据说晏龙是尧时掌管音乐的大臣,为历史上最早的晏姓人物。晏龙被认为是此支晏氏的始祖。
  得姓始祖:晏安。晏氏的出处,我国最古老的《世本》专籍记载说:“陆终子晏安之后。”此外,《姓氏考略》上说:“世本,陆终第五子晏安,唐尧君有晏龙,见山海经,当为晏氏所自出,望出齐国。”由此可见,晏氏是一个具有几千历史的古老家族,他们的得姓始祖是晏安,是陆终的第五个儿子。陆终则是祝融氏吴回之子,推算起来,他们是黄帝的后裔,龙图腾的族人。这个古老的客族,传到了春秋时代,家族昌盛,成为齐国四大贵族之一。主要繁衍于现在的山东省境内,因此,《元和姓纂》一书记述他们的源流说:“左传,晏子名弱,齐公族也,生婴,字平仲,晏父戎,晏公厘并其族,汉有司隶校尉晏将。”望族居齐郡(今山东省临淄县)。晏氏后人尊晏安为晏姓的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晏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晏姓出自姜姓。上古时候的黄帝是著名的氏族部落首领,他的氏族崇拜龙图腾。黄帝有个孙子叫作颛顼,也是著名的氏族部落首领。颛顼又有一个曾孙,叫晏安,而晏安就是晏姓的始祖。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大夫被封在晏(今山东省齐河县西北的晏城),他的后代以封地名作为姓氏,称为晏氏,世代相传,就形成了现在的晏姓。晏姓的望族居住在齐郡,即是今天的山东临淄一带。晏姓是当今较罕见姓氏,但分布颇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27%,居第二百四十一位。尤以湖北、四川、江西等省多此姓,三省晏姓占全国汉族晏姓人口的82%。

三、历史名人
  晏 婴:字仲(?-公元前500),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逝。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现存晏婴墓在山东淄博齐都镇永顺村东南约350米。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著有《晏子春秋》8卷250章。
  晏 殊,字同叔,北宋宰相,著名词人,临川人。景德初年曾以“神童”之名被真宗如为进士,庆历中官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他填词擅长小令,承袭南唐风格,多表现士大夫阶层的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音调和谐。他的《浣溪沙》中有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之句,传诵很广。他喜好贤能,范仲淹、孔道辅、欧阳修等都曾是他的学生。他的儿子晏几道也是北宋著名的词人。
  晏 铎:自贡富顺县人,明朝永乐十六年(1418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历任福建道御史。他学问渊博,才华出众,为官清正,政绩斐然,受到人民爱戴,是明英宗时期的“景泰十才子”之一。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的第七子,也是北宋有名的词人,他的词多感伤情调。
  晏天章:宋代棋师。他不但棋下得好,而且善于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著有《元元棋经》一书,为后世研究下棋理论提供了材料。
  晏顿复:宋代吏部侍郎,曾经驳论二十四事,反对秦桧投降求和的主张。
  晏敦复:字景初(1120-1191),晏殊曾孙,宋代临川文港沙河村(分属进贤县) 人。少就学于程颐。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中进土。初任御史台检法官。绍兴元年,由礼部郎迁吏部郎。。因事件右丞相吕颐浩,贬为贵溪知县。后改临江军通判。不久,复召为吏部郎,转左司谏,进中书门下诸房公事。晏敦复为人刚直敢言,曾弹劾准西宣抚使刘光世强换淮西民田;揭露右丞相汪伯彦之子汪召嗣无德无才,反对派他担任江西盐司(转运使)和袁州知州。绍兴八年(1138年),金人遣使前来议和,要南宋君臣拜接金熙宗的诏书。吴敦复认为这是奇耻大辱,上疏坚决反对。宰相秦桧派人暗中拉拢,许以高官厚禄:“公能曲从,两府旦夕可致”。他横眉冷对,声裂金石:“吾决不以身计误国家,吾乃姜桂之性,到老愈辣。”绍兴十五年,曼敦复代理吏部尚书,兼江淮经制使。因与秦桧不合,改任宝文阁直学士,并先后出任衢州知府、毫州提举。后闲居数年卒。宋高宗曾给予“严峻耿直,敢于议政”的好评。
  晏斯盛:字虞际,号一斋,清朝新喻浒江(现为上高县蒙山乡所辖)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江西乡试第一名,次年举进士,为庶吉士。雍正元年分校顺天乡试,授翰林院检讨。五年为会试同考官。雍正六年(1728年)晏授山西道监察御史。山西,普是雍正皇帝的宠儿、当朝宰相朱轼(高安人),于康熙劣官史,做出了好成绩的地方。因此,当晏斯盛前往山西任上,雍正赐他浮水古砚及笔墨时,郑重说明:“此太学士朱试所进,今以赐汝,汝可时时把玩,勉为朱轼可也。”雍正这番话,晏斯盛当然心领神会,铭记在心。一到山西,便新官上任三把火,敢于碰硬脑。当时清政府派往山西驻防、监视人民的镶黄旗军胡作非为,恣意要马匹,凌辱官绅。晏斯盛了解到这情况,即向雍正如实报告。雍正阅后即批;“晏斯盛据实陈奏,甚属可嘉,若隐忍不言,则此辈愈多事矣,晏斯盛着交部议叙。”晏到安徽的第三、第四两年,连年旱灾,安徽江北州、县人民大量逃荒,离乡别井,外出求食。旱灾原因,主要是没有修水利。晏花了很大精力,用以工代赈办法抓兴修水利,同时写了江北水利书二卷,总结水利兴修与否的经验教训,及其兴办措施等等。其时又奉上级命令,要他暂时管理好龙江、西新各关口税务,并要将这些税务关口的积弊上奏,要实事求是,不以隐以私情。大概是这两件事情都办得不错,乾隆比较满意,乾性七年(1742年)三月又擢升为山东巡抚。乾隆八年(1743年)三月,晏调湖北巡抚。乾隆十六年(1751年)春,晏斯盛闻乾隆南巡,曾往安徽淮上迎驾,兼述衷肠。这年十一月,又往北京祝皇太后寿。乾隆问斯盛:“汝母年几何?”对曰:“八十又八。”翌日,乾隆赐晏母“春永萱庭”匾额及内缎荷包。次年正月晏抵家,不久便病死。乾隆遣官谕祭。晏著有《易学初津》、《禹贡解》、《楚蒙山房易经解》、《诗集》数十卷,皆梓行。
  晏阳初:中国平民教育家。又名兴复(1890-1990)、遇春、云霖。四川巴中人。1913年就读于香港圣保罗书院(香港大学前身),后转美耶鲁大学,主修政治经济,1918年毕业,获学士学位。1919年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攻历史学,获硕士学位。1944-1945年,美国锡拉丘兹等三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晏阳初大学毕业后,立志献身平民教育。1923-1949年长期担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总干事。1926年在河北定县(今定州市)开始乡村平民教育实验。1940年创办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后名乡村建设学院)任院长。1950年离台湾赴美国。50年代以后,协助菲律宾、泰国、危地马拉、哥伦比亚及加纳等国建立乡村改造促进会。60年代在菲律宾创办国际乡村改造学院,任院长及该院理事会主席。晏阳初还曾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担任顾问。晏阳初早期开展平民教育运动时,认为中国的大患是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民众首先是农民,先教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养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以造就“新民”(见乡村建设),并主张在农村实现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六大整体建设”,从而达到强国救国的目的。著有《平民教育概论》、《平民教育的真义》、《农村运动的使命》等。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齐 郡:西汉初年将临淄改为齐郡,治所在东平陵。相当于今天的山东临淄市一带。
  2、堂号
  廉俭堂、久敬堂:春秋时期的齐国宰相晏婴,他虽然身居高位,却严格要求自己,力行节俭,很少吃肉,他的妾也不穿帛,他的一件狐裘穿了30年。孔子对他的品行很赞赏。

============================================================

【晏姓宗祠通用对联】

〖晏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望出齐郡;
姓启晏龙。
——佚名撰晏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晏姓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临川名士;
齐国贤卿。
——佚名撰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词人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景德年间赐同进士出身,庆历年间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兼枢密使。其词作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下联说春秋时齐国大夫晏婴,字平仲,夷维人,齐灵公时,继其父亲晏弱为齐卿,历灵公、庄公、景公三世。曾奉景公命出使晋国联姻,与晋国大夫叔向议论齐国政治,预言齐国政权将为田氏所取代。虽至高官,但生活俭朴,每顿饭不吃第二种肉菜,妾不穿丝帛做的衣服,他的一件狐裘穿了三十年,在诸侯中享有很高威望。后人采集他的言行,编成《晏子春秋》。

霸君建绩;
兴学做人。
——佚名撰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齐大夫晏婴名显诸侯。下联典指宋·晏殊知睢州时兴学授徒,人才辈出。

苴裘共仰;
骨鲠无惭。
——佚名撰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齐晏婴。下联典指宋晏敦复。

-----------------------------------------------------------------

〖晏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晏子光万古;
棋经焕千秋。
——佚名撰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齐国正卿晏婴,字平仲,夷维(今山东省高密)人。连任灵、庄、景三朝正卿、执政五十余年,以节俭力行,谦恭下士著称于时。有《宴子春秋》内外篇,凡八卷二百十五章。下联典指宋代棋师晏天章,有《元元棋经》传世。

论驳廿四事;
文集百卷书。
——佚名撰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吏部侍郎晏敦复,曾论驳二十四事,反对秦桧投降求和的主张。官至尚书等职。下联典指宋代神童晏殊。

-----------------------------------------------------------------

〖晏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秉轴选才,终招快婿;
结寨御贼,夙仰恭人。
——佚名撰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晏殊善知人,二女分别嫁富弼、杨蔡。下联典指宋曾氏寡妇晏氏募田丁,结寨若牛山下,捶鼓击贼,贼平,受封为恭人。

童子能文,仰同叔之天坦;
相臣克俭,美平仲之家风。
——佚名撰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神童晏殊,字同叔,临川人。景德初,以神童荐,真宗召与进士并试廷中,殊援笔成。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工诗擅文,有《类要》一百卷,《文集》二百四十卷。下联典指宋代名人晏敦的事典。

============================================================

【晏姓典故、趣事】

〖晏殊义激范仲淹〗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因上书触怒了皇太后而被贬到应天当太守的晏殊,听说在家居丧的范仲淹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便亲自写信,邀范仲淹过府畅谈。
  范仲淹看过信后,十分高兴,他对差人说:“请回禀太守大人,范某马上过府看望。”  
  早饭过后,范仲淹来到太守府。晏殊一见,急忙迎上前去:“久仰!久仰!今得一见,三生有幸!”  
  “岂敢!岂敢!大人过于客气了。”范仲淹打量着眼前这位风流儒雅、举止萧洒的年青太守,一种敬慕之情由然而生。
  范仲淹随晏殊入客厅,见迎面墙上的那幅《辕熙载夜宴图》长卷,立即引起范仲淹的注意。这画卷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画家顾闲中的代表作。描写的是南唐时一个大臣辕熙载在一次夜宴中的几个场面。晏殊选择这幅画卷挂在自己的客厅里,是再合适也没有了。范仲淹一边走一边看,直到坐在了椅子上,他的目光还停留在那幅画卷上。
  “范兄,您看这幅长卷画得怎么样呀?”  
  “好啊!”范仲淹用手指点着说:“这画卷构图宏伟,线条流畅,人物生动,形神兼备,妙趣横生,真不愧是名家手笔!”  
  晏殊笑着说:“是呀!自古以来都是天才识人杰,名人赞名人呀!”  
  范仲淹不好意思地说:“大人,范某不才,不必过奖。”  
  “哈哈,您是有名的人才,谁人不知?又是官员中的佼佼者,哪个不晓?”
  “过奖了,过奖了,实在不敢当。”  
  “好啦!咱们不谈这个事,今日相会,范兄一定要多喝几杯!”晏殊说罢,亲自为范仲淹满满地斟上一杯酒。
  酒过三巡之后,晏殊说:“范兄,唐朝以后,天下混乱,五代更迭,十国相争,官办学府,尽皆废止,只有私学兴盛;今我大宋王朝正值太平之日,急需有用人才,官学久废,对朝庭是大为不利呀!”  
  “是呀!王代十国时天下混乱,废止官学情有可原;今我大宋一统天下,早就该考虑兴办官学的事情啦!”  
  “我想在应天府创办一所官学,你看如何?”  
  范仲淹对兴办学校向来是很有兴趣的,所以,他对晏殊的提议立即表示赞同。
  “既然如此,那就请范兄主办这个学府吧!”  
  “我?”范仲淹一惊说:“仲淹不才,难以信任,不便出来供职。”他连连摇头表示谢绝。
  晏殊早就料到范仲淹会推辞这件事的,心里并不着急,过了一会儿,又慢慢说:“范兄,十年前,有一位学者在南都学舍读书时就曾说过:‘士当先天下而后个人’。这话讲得是多么好!不知讲这话的学者现在怎么样了?”  
  此话正是范仲淹之言,他一听,脸刷地变红了,浑身火烧火燎的,好象针扎一样难受。呆楞了半天,他才支支吾吾地说:“太守大人,关于兴办学府的事,容我再好好想想吧。”  
  范仲淹回到家里,心理很矛盾:去办学府吧,居丧期间是不应考虑国事的,更不能出来供职;不去吧,自己又早说过“士当先天下而后个人”的话。是的,父亲去世以后,自己完全陷入了个人小圈子里,这与自己讲过的话是相违背的,再说晏太府那么挚意相邀,并当面提醒自己不要自食其言,难道自己说了的话就不算数吗?能因居丧而忘掉天下之忧吗?”  
  第二天,天还没亮,范仲淹就迈着坚定步伐到太守府去。
  就这样,在范仲淹的通力协助下,晏殊创办了宋朝第一个官办学府,赢得了人们的好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2#
发表于 2008-11-19 00:46:57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晏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晏福生中将
  晏福生(1904-1984),原名晏国金,湖南省醴陵县人。1923年在安源参加工人运动,加入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192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醴陵暴动,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大革命时期,1926年春从安源回醴陵,参与组织农民协会,开展农民运动。后又到安源,参加煤矿工人纠察队,任队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初返回家乡,参加醴陵暴动,任醴陵赤卫团排长。后编入萍乡游击大队。1930年任湘东南独立师第3团10连司务长、第3团副官。1931年任湘赣红8军第22师师部中共党总支部书记,第22师49团特派员、团政治委员。参加了创建湘赣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反“围剿”作战。1934年8月随部西征,后任红6军团第18师政治委员。参加了开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龙家寨、陈家河、桃子溪、忠堡、板栗园等战斗。1935年9月任第16师政治委员。同年11月参加长征。1936年9月7日在甘肃天水罗家堡战斗中被炸负重伤,后被截去右臂。同年11月任西路军总部教导团政治委员。
  抗日战争时期,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5月任八路军120师359旅717团政治委员。随部挺进恒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参加了邵家庄和上下细腰涧等战斗。1939年秋随部返回陕甘宁边区,参加过南泥湾大生产运动。1942年冬入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后任陕甘宁留守兵团警备第1旅副政治委员。1944年11月任八路军120师359旅政治委员。1945年6月任八路军南下第2支队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赴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1师政治委员。1947年9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第10纵队第28师政治委员。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1949年4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47军副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湘西行政公署主任,湘西军区司令员。领导军民肃清国民党残余部队和土匪。1952年任湖南人民政府民政厅厅长。1953年任湖南军区副政治委员。1954年9月任湖南军区第二政治委员。1961年5月任广州军区副政治委员。1975年8月任广州军区顾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82年9月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4年4月7日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80岁。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3#
发表于 2008-11-19 00:47:09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晏姓高级将领、革命英烈生平简介】

  晏庆明烈士
  晏庆明(1900-1933.9),湖北省大悟县人。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青年时代,靠替地主放牛和卖长工度日。1930年2月在大悟县河口参加赤卫队。
  1930年2月后,历任大悟县赤卫队排长、队长等职,率领部队经常活动在红安、河口、刘集一带,打击地方民团的反动势力。1931年编入中国工农红军,任红4军团长。在攻打七里坪战斗中,亲自率领突击排,插入敌人的阵地直捣敌军老巢,给敌军以重创,并活捉了敌团长,为夺取整个战斗的胜利创造了条件。红四方面军西征后,留在鄂豫皖苏区坚持游击斗争。1933年9月,在红安大山寨战斗中,胯部受伤,寄住革命群众家中疗养。不久因国民党进攻,转移到刘集新屋咀养伤。由于医药缺乏致伤口恶化而去世,时年33岁。

  晏维贵烈士
  晏维贵(1912-1936),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革命。
  1928年参加黄安县赤卫队,积极发展地方武装,参加惩治土豪劣绅等农民运动。1931年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红4军。1932年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入川后,根据中共党组织安排,留根据地继续坚持斗争。同年转入红25军,任红25军游击师师长。1936年率部转战麻城,在一次与敌激战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4岁。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4#
发表于 2008-11-19 00:47:32 |只看该作者
【中国共产党晏姓高级领导人、革命英烈生平简介】

  晏八风烈士
  晏八风(1905-1932),安徽省金寨县人。幼入私塾读书10余年,辍学后在家乡教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5年随周维炯、李升武等到武汉入东湖农民运动讲习所。后以教书为名进行革命活动。1927年春在家乡创办共进第五小学,和毛绍成等组织农民协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秘密组织有志青年结拜“三十六弟兄”,开展革命活动。1929年立夏节,率领三十六弟兄在包畈宣布武装起义,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32师。同年冬奉调中共赤南县委任秘书。1931年夏调中共六安中心县委任组织委员兼军事委员。1932年春调中共固始县任组织部部长。同年秋升任中共固始县委书记兼独立团政治委员。率部与敌作战时牺牲,时年27岁。

  晏春山烈士
  晏春山(1893-1933.5),女,湖北省黄陂县人。出生在贫寒家庭。十几岁时被父母送到武汉纱厂做工,结识了忠厚淳朴的码头工人潘家年,在患难中结为夫妻。1927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7年和丈夫带着两个小孩回到他的家乡河南省光山潘家湾(现河南省新县郭家河)务农。潘家湾与湖北黄安(今红安)七里区的杨家洼隔河相望。当时北伐军已攻克武汉,革命形势迅猛发展,杨家洼的农民运动搞得轰轰烈烈,直接影响到河对面的潘家湾。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夏带领潘家湾一带贫苦农民,参加了鄂豫边区的白沙关暴动,并当选为妇女主席,后任中共河南省新县潘家湾党支部副书记。1932年秋任中共新县潘家湾党支部书记,兼管妇女工作。经常化装成卖烧饼、油条的小贩,来往于七里坪、潘家湾一带,搜集敌情,散发传单,帮助红军照看伤病员,购买粮食、食盐、药品、电池等生活必需用品。1933年5月,在组织发动妇女的一次活动中,不幸被国民党“清剿队”发现,在湾店的周凹被逮捕,施以种种酷刑。一天佯装忍受不了酷刑,答应愿意带路去找游击队,敌人将她反绑起来,用铁丝穿透其手腕,荷枪实弹地跟在后面。当她把敌人带到悬崖陡壁的大花台顶后,“清剿队”问她:“红军在哪里?”“就在这里,你们跟我来。”接着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的口号,纵身跳下悬崖,壮烈牺牲,时年40岁。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玻璃字库 平仄查询 繁简转换 成语词典 入声字表 联律图谱 词牌大全 同旁词集 离合字表 中国对联网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