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君云 发表于 2008-11-18 21:08:14
一、姓氏源流
    胥(Xū)姓源出有三:
    1、出自上古时候,炎帝是著名的氏族首领,他的部落最擅长农业生产。炎帝的部落崇拜凤图腾,和崇拜龙图腾的黄帝部落一起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的部落中有一支族人叫作赫胥氏,其后代以“胥”作为姓氏,世代相传。
    2、出自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大夫叫胥臣,他的儿子叫胥甲,胥甲的儿子叫胥克,胥克的儿子叫胥童。这是胥姓的一支正式形成,世代相传,是今天胥姓的一个主要来源。
    3、出自复姓改为单姓。古代春秋时期,晋国有个贵族华胥氏,后来简称为胥氏,后来也简称为胥氏。在古代,胥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吴兴。
    婿姓始祖:胥臣。晋国臣子中有一位胥臣,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便是我国胥氏家族的始祖。胥臣,字季子,于晋文公称霸诸侯之后,论功行赏,曾被封于一个叫臼的采邑,所以又称为臼季。依照《左传》的记载,胥臣当时在晋国官拜司空,世代的子孙都是晋国的大夫,像其子胥申,其曾孙胥童,便曾相继叱咤风云,使得胥氏家族一开始名气异常。发源于山西的胥氏,经过了漫长时间的播迁和繁衍,到了宋、明之际,便已满布天下。望族居吴兴郡(今浙江省吴兴县)。故胥氏后人奉胥臣为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胥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胥臣,他的后代以父字为姓,世代相传姓胥。胥姓:学者认为胥氏可追溯到上古帝王。“华胥氏”(伏羲、女娲姓“风”)据说“其民鼓腹而游,含哺而嬉,莫知作善作恶”。另“赫胥氏”据说“有赫然之德,使民胥附,故曰赫胥,盖炎帝也”。一般以为胥姓为晋大夫胥臣之后,《左传》载:东周(公元前770-256)春秋时晋国(今山西省)晋文公(重耳)流亡时始祖胥臣,字季子,追随之,有殊功,后以使命过冀,见冀缺锄草农具,其妻赠送之,相待如宾,乃举于文公。晋国楚国城濮之战,始祖蒙马虎皮溃楚军。官拜“司空”,采邑(封地)为“臼”又称季臼,后代有的用“邑”为氏称“臼”或“季臼”。其子胥甲,孙胥克,曾孙胥童,玄孙胥午皆为“卿、大夫”。 胥臣死后,周倾王4年,秦晋两国交战,胥臣之子胥甲与赵穿,泄了军情,主帅赵盾削甲的官爵,逐到卫国,起用甲子----胥克。晋厉公时,克之子胥童为卿,他与权臣栾书、中行偃积怨很深。后来栾书、中行偃受宠于厉公,胥童遂被杀害,后人中为避仇杀,一支以祖父名字为姓,改“胥”为“童”,称童姓(《通志—氏族略》)。山西、陕西一带本是我们的根。……南北朝,宋、明之际,族人向今甘肃、山东、河北、江西、江苏、湖南、安徽、河南、东北、四川、等地拓展。《百家姓》把胥姓的“郡望”定在“琅琊郡”:春秋(公元前770-256年)指“齐”今山东胶南市琅琊。南北朝(420—479年)中原居民南迁,白下(今南京北,幕府山西南)为“客籍”也叫琅琊郡。《百家姓》编于宋朝,说明——当时胥姓成为望族是在琅琊郡,(可能是山东省或南京)。

三、历史名人
    胥  鼎:金朝时候人,本来是个读书人,有大智大勇,从政做官后,运筹帷幄,办事有效,成为朝廷栋梁,被封为吴国公。
    胥作霖:南宋年间江西省宜黄人,为地方治安作出过较大贡献,但他拒绝了朝廷的封赏,其高风亮节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胥必彰:明朝文官,官职是监察御史,专门负责对朝廷命官的监察。他忠于职守,权贵犯错,也直言不讳。因为他自己严正清明,所以那些对他不满的人也只好认输。而多的人赞扬他,称他为“真御史”。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吴兴郡:三国时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南、晋义熙初移今吴兴)。相当于现在浙江省临安、余杭、德清一线西北一带地区,兼有江苏宜兴县地。
    琅琊郡:秦始皇置。相当于今天山东省东南部谙城、临沂、胶南一带。
    2、堂号(缺)

============================================================

【胥姓宗祠通用对联】

〖胥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威扬蒙马;
文擅乘龙。
——佚名撰胥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晋国大夫胥臣,字季子,食采于臼,又称臼季。曾跟从公子重耳(晋文公)出奔,后官司空。文公时,晋、宋、秦、齐联军与楚、陈、蔡联军在城濮会战,胥臣在马身上蒙以虎皮,击溃陈、蔡军。下联典指北宋长沙人胥偃,字安道,少年时苦学!后中进士甲科,官至翰林学士、开封知府。他初见欧阳修时,就为欧阳修的文章感到惊奇,于是把欧阳修召到自己门下,还把女儿嫁给他为妻。为官谨慎,生活俭朴,做官前家有良田数十顷,后来都分给了簇人。

威扬蒙马;
学擅雕龙。
——佚名撰胥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另一个版本)。上联典指春秋晋·胥臣为下军大夫,《左传》曰:“晋胥臣蒙马以虎皮,先犯陈蔡,陈蔡溃。”下联典指宋·胥偃有文名,欧阳修爱其才,妻之以女。

谋成蒙马;
文擅雕龙。
——佚名撰胥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另一个版本)。

-----------------------------------------------------------------

〖胥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书生能镇方面;
闺箴雅重丹阳。
——佚名撰胥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胥鼎屡典边镇,朝野倚重,南渡以后,书生镇方面有成者,唯鼎一人。下联典指宋代丹阳人胥偃与其子、孙皆早逝,闺门三代寡居,为世所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2#
发表于 2008-11-18 21:08:26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胥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胥光义少将
    胥光义(1916-——),别名许鑫,四川省巴中市江口区(今平昌县)人。192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11月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毕业于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上级政治科、中央红军大学(1937年初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二队)、中央北方局党校第一期、南京军事学院、北京高等军事学院等院校。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30军88师班长、排长、副连长,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保卫局保卫队政治指导员,红军大学政治部地方工作科副科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随营学校政治主任教员,晋东南抗日游击第3支队政治处副主任兼民运股股长,挺进支队政治委员,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129师政治部干部教育科科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6分校政治部主任,总校步兵科政治委员,冀南军区政治部宣教部部长,第4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支援解放西藏司令部政治委员,西南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西南军区办公厅主任兼人民武装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参谋长,国家地质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常务委员,负责组织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建设和国防科委的后勤工作。后任总后勤部常务副部长、党委常务委员,全军生产经营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等职。是第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曾主编《当代中国·军队后勤卷》的《当代中国军队后勤工作》,参与编写《中国革命老区》等。

    胥治中少将
    胥治中(1917-1994),湖北省石首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
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军团独立团、第4师、第7师宣传员、侦察员,红二军团卫生部特派员,第5师15团特派员。参加了湘鄂西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4团特派员,中央陕北叁边情报站站长,中共鄂中区党委社会部部长,保卫部部长,中共襄南地委社会部部长。1941年入延安军政学院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任江汉军区政治部主任,鄂西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中原突围、进军西南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治部副主任,海军青岛基地政治部副主任,海军炮兵学校政治委员,海军文化速成中学学员,国防部第七研究院副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机械工业部第七研究院党委书记。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94年5月7日因病逝世,终年77岁。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玻璃字库 平仄查询 繁简转换 成语词典 入声字表 联律图谱 词牌大全 同旁词集 离合字表 中国对联网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