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与品位
序二
春节前夕,潘国璋送来《联苑百花奇观》书稿。打开一看,古今佳联的种种修辞例证,洋洋大观,达一百篇;篇篇条分缕析,令人眼亮心动,流连回味。
细细品读国璋新撰的这本对联专着,更觉得他在对联修辞学上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虽不能说读完此书不会作联也会对,但至少在如何品好联赏佳对方面会有所提高。
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魂宝,是汉语文学园地特有的奇葩。过去读到一些奇联佳对,常拍案叫绝,却不知为何能如此出神入化、妙趣横生?浏览这部书稿后才弄明白:大凡能广为流传的名联,皆因各类修辞运用得有炉火纯青之妙也!这几年来,新出的各式各样的对联书籍确实不少,但据我所知,像《联苑百花奇观》这样将古今佳联从修辞学上细分得这么多、细说得这样全的却少见。通过本书对对联的分类例证,我们可以明白和掌握普遍的修辞手法,学到尚没有涉猎的修辞方法,例如,过去就很少留意诸如混异、越递、断取、讳饰、闪避等辞格在对联上的奇妙作用。
我个人偏爱重复用字而又恰到好处的对联,窃以为这种对联上口、易记,有一种节奏美,但殊不知重叠字的运用,竟然还有复字、叠词、联珠、呼应、析词、同异、回文等各种修辞方法,对此,书中一一娓娓道来,同时,还提炼分类出几十种修辞手法,展示了多种风格、多种品味的对联,这些,对于繁荣和丰富楹联创作,无疑将起到促进作用。
比如,在评讲设问联的内容中,作者精选解读了13副对联,阐述了设问的种种手法,说明对联中的设问是明知故问,如用得恰当,能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作者还运用12副对联,概括出六种设问方式:发问——引起关注,探问——启发思考,诘问——巧答斗智,自问——表白心迹,责问——强化语气,喝问——警醒看客。这就为人们更好地欣赏和创作设问联,提供了实用性很强的诀窍和规律。
《联苑百花奇观》评介各类对联辞格时,都精选若干佳联,讲述生动的妙对故事,层层深入地围绕一种修辞手法剖析,从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然后提升到理性高度来认知,因此,读来情趣盎然,感悟顿生。
一副公认的佳联,不仅要讲求艺术性,而且应追求思想性;不仅要注意形式美,更应注重内涵美。只有立意高远,思想深邃,知识面广,有感而发,融会贯通哲学、文学、史学、美学、语言学等,才能触类旁通地灵活应用好丰富多彩的修辞学,才能创作出高品位的对联。本书中所选的联例,摒弃了纯粹文字游戏一类的联句,推崇能给人以启迪的高品位联作。对遴选的上千副佳联,经潘国璋潜心考究分类,剖析修辞奥秘,点评鉴赏特征,更显示出精当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讲到楹联学术研究,不可不提及清代著名楹联集大成者梁章鉅。书中收录了王叔兰贺梁章鉅七十寿联,连用六个比喻,生动地评价了梁章鉅著述的特色。梁章鉅系福建长乐人,在我的故乡浦城的南浦书院当了多年讲席。据考证,著名的《楹联续话》、《巧对录》,是1842年他68岁告病辞官、暂住浦城时编纂完成,为我国楹联学理论奠定了丰实的基础。
也许正是这积淀深厚的文化热土的培育,潘国璋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回到闽北家乡,先后在宣传、广电、体育部门工作,一直对楹联情有独钟,业余时间几乎都花在对联的创作和研究上。他从1982年在《科学与文化》杂志上发表联话开始,连续5年在《福建日报》“生活窗”版和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参与征联评选活动;1984年,他成为中国楹联学会福建省5名首批会员之一;1989年,他又参与组建福建楹联学会,被推举为副会长连任至今。这些年来,他还陆续出版了《趣联·征联·诗联》、《精美对联》、《过半人生——潘国璋联集》。他的楹联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齐头并进,博取众长,发微致远,因而,才有这本《联苑百花奇观》奉献给钟爱对联的热心读者,交付给楹联事业蓬勃发展的当今时代。
祝文善
2005年新春时节于福州清竹斋
(序作者为福建日报高级编辑、福建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