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楹联第二期
中国楹联学会孟繁锦会长
在汕尾市楹联成立大会的讲话
尊敬的领导,各位联友,嘉宾: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今天的盛会,我和刘副会长,专程从北京赶到这里向大会祝贺。中国楹联学会成立于1984年,20多年来楹联队伍在不断的发展和壮大。全国已有27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楹联学会,各级会员6700多人。在中楹联注册的联友也有3400多人。这个资料说明了楹联事业在咱们中国已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这几年来,它的繁荣更可以说是有目共睹。
2005年春晚的对联,用国粹深化了楹联的艺术作用,得到了各界一致的赞扬和拥护。2005年以来,每一年的春晚,中央电视台都要求我们学会提供春联参加活动,今年春晚的对联也一样是我们提供的。
逐年来楹联的影响在不断扩大,楹联的地位在不断提高。现在很多省市都把楹联学会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阵地。楹联国粹已在中华大地发扬光大。今天这个大会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汕尾市楹联学会的成立走在汕头前面,我为你们道喜。今天听了胡会长的讲话,我觉得这个学会很有希望,起点很高。你们编的《登瀛联苑》和《汕尾楹联·创刊号》很有能耐和水平,特别是胡会长的“新闻联说”很有特色,很有创意,这是个亮点。学会成立了,我对你们有点希望,就是要坚持正确的办会宗旨,要围绕大局,服务人民。你们要加强与市委市政府的联系,让他们把楹联这一块列入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计划当中。楹联学会要为汕尾市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作出更多的贡献。有句经典的话:有为才能有位。我希望汕尾楹联学会能有更大的作为。虽然你们起步晚些,但是后来居上。祝贺你们学会越办越好。祝大家创作颇丰、家庭幸福。(记录稿) 贺中国楹联学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刘枫
盛世修文,共襄韵事开新景
洪都聚首,再绘蓝图壮大观
六届会群贤,滕阁好风传雅韵
两行辉大纛,联坛壮举启新天
盛会振文风,一卷华章欣夺目
群贤扬国粹,千声联韵共倾情
(中国楹联学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定于2009年5月23日在南昌召开,汕尾市楹联学会会长胡豪将出席。)
瀛海评论
陈章联话
联友——良友
陈章
我们汕尾人说普通话没有前后鼻音之分,因此,联友,也就是良友。
今年春节,我收到陆丰正字剧团琴师江初先生一条短信:
新年先献丑,老子早骑牛。
我俩是联友,经常“斗联”。这回我服了。该联极其工雅,而且,“献丑”和”老子”,均一主双关,妙不可言.是牛年不可多得的佳联.
深圳龙岗文化站的邓丙昌,曾是我的农友,书法极佳.深圳建立特区后,只身前往闯荡,卖字三十年,终于在龙岗买了一套三室两厅.乔迁新居时,我们几位联友前往祝贺,见他自撰自书的新居联是:
耗吾半世愧言物业,借此一隅聊寄身家。
口语入联,工整自然,虚实相间,十三年的奔波劳累累,万千感慨,尽在联中,令人回味无穷。
深圳罗湖区物业公司总经理李德生,是文革前汕头金中的高材生,胸罗万卷,才华横溢,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陆丰农机厂当工程师,与我过从甚密。1984年调赴深圳五金矿业公司时,我赠他一联是:
周未谁人来对弈,业余何处去谈诗?
今年春节,他为一位姓马的同事撰写一联:
牛年再鼓开荒劲,马号长传得胜声.
这位马先生是1981年到深圳的,属特区“拓荒牛”之列,此联赠之,十分合适.
另一位联友胡豪近年为<<中国楹联报>>撰“要闻每日一联”,至今已有一千多副了,篇篇锦绣,博得楹联界一片好评,我曾写过专文评介,发表于国内主流媒体。
我是1956年出生的,属猴。2003年秋,曾帮一家公司做假账,东窗事发,被关了十五天。2004年(猴年)春节,番禺区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何永沂先生专门为我量身定做了一副拜年联:
新年多说千钧棒,旧事休提五指山。
联中所涉本事,均以《西游记》中的猴子有关。收到这么一条手机信息,那段时间被看守所笼罩在心头上的阴影,顿时一扫而光。人生能得如此联友,真是三生有幸。
下面再说说网上虚拟的联友。我有空只上《凯迪网络.猫眼看人》,那是杂文高手云集之处,对联水平就不太高了。也是春节,该栏目举办了个春节征联活动,其中最好的一联应该是网友“黑斗蓬”只获三等奖的一联:
礼送银鼠,风雨途中休回首,
恭迎金牛,桃花源里可耕田。
只是平仄不锴,略改几字即可:
送归银鼠,风雨途中莫回首,
恭迎金牛,桃花源里可耕田。
“风雨途中莫回首”这一句式,其中第五.六两字平仄互调,如毛泽东的“我欲因之梦寥廓”和杜甫的“千载琵琶作胡语”。
汕尾牛年佳联多
陈章 新春三月,汕尾市楹联学会成立,出版了第一期《汕尾楹联》报,该市即原来海陆丰二县,是邱东平,钟敬文,马思聪的故乡,人文荟萃之地。对联,有相当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楹联报上几百副对联,精彩纷呈,美不胜收。我最喜欢的有—— 白虎团犹可袭,黄牛党竟难摧!(江兴锥) 奇袭白虎团,是读者非常熟悉的电影,韩战期间,美军号称“天下第一团”的白虎团,都被我们端掉。而每年火车站里那一群票贩子,我们总拿他们没办法,春运期间,多少农民工兄弟,彻夜排队,一票难求,只好向黄牛党买高价票。白虎团与黄牛党,是可遇不可求的无情对,然在此联里“道是无情却有情”,江兴锥先生以前者“犹可袭”,后者“竟难摧”,表达他对相关部门不作为的强烈不满,此对上下联相映成趣,极具艺术感染力。 太仓多硕鼠,超市有蒙牛。(吕烈
) 高官腐败,已非新闻,
“蒙牛”奶因被检出三聚氰胺而下架,则是去年的新闻。此联
“太,超,硕,蒙”四字,令人想起聂绀弩名联“已是太公垂钓日,早非亚子献章时”的“太,亚”两个虚字。可谓异曲同工。犹堪圈点的是,太仓与超市,硕鼠与蒙牛,非奇思妙想,难以“作对”。我将此联屈居第二,皆因
“鳌头”已为上述白虎团一联所占,难以撼动。 鼠年逐鼠曾伤腿,牛岁如牛敢息肩。(江兴锥) 去年(鼠年)因驱打老鼠而伤了腿,极具生活气息,对句活用周恩来诗句:“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歇肩”入联,作者博闻强记,可见一斑。 丑年献丑,乙丑举联旌,莫嫌丑年不遮丑;牛德崇牛,牢牛耕陇亩,应感牛恩长颂牛(叶良方) 此联以五个丑字对应五个牛字,十分工巧自然,毫无斧凿痕迹,令人赞叹。 每掩双耳,不闻琴响;非是孤家,最怕人吹,(江波) 上下联是因果关系,孤家寡人,才最爱听人吹牛。此联暗寓对牛弹琴这一成语,别有趣味,令人解颐。 牵牛接福,布谷迎春(林宏生) 牵牛是花,布谷是鸟,迎春对接福,干净利索,大雅若俗,大巧若拙,也属牛年佳联。 另如卢锡鸿“牛踏春光桃李艳,鱼翔沧海舳舻忙”;卢木荣“送鼠迎牛,雨雪风霜当奋志,经秋历夏,酸甜苦辣自开颜”;吕烈“美利坚,选出奥巴马;穷校舍,应怜孺子牛”(“利”字作为译音,可平可仄)等联。也都是颇见功力之作。
“楹”与“楹联”之争之我见 林友浩
我们知道,“联”就是楹联。但近年来发现有少数楹联作者在其作品中把“楹联”简称为“楹”,把“楹苑”、“楹坛”、“楹X”作为名词等使用,分别与“联坛”、“联苑”、“XX”相对。在本地联坛,有反对派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楹联”不能称“楹”,这样做(用“楹苑”
“楹坛”等入诗入联)是“滥用词语”。(见2006年《海丰文艺》楹联精品刍议)也有人认为“楹”是借代楹联的,并且这种情况“各地联文屡见不鲜”,不足为怪。但只是为避免“楹”与“联”相对合掌之嫌,应莫用,除非“特殊情况”。(见2007年《海丰文学》浅评楹联精品刍议)两种意见引起大家讨论,且一时争论不休,颇有点“百家争鸣”的状况。
对此,笔者也一直持否定态度。不过,对前一种意见,笔者认为,使用“楹苑”、“楹坛”、“楹X”与“联坛”、“联苑”、“XX”相对,这不是滥用词语的问题,而是杜撰,是生造词语。生造出“楹苑”等,还是要拿来和“联坛“等相对,以致形式上又犯了合掌之忌,一错再错也。对后一种说法,本人愚见:“楹”绝不可借代“楹联”。之所以不可,是因为:楹,柱也。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所说“是所谓诘匠氏之栰代楹”之“楹”是也(《进而解》)。而正是由两个意义迥然相异的名词构成的偏正式合成名词。我们不能以偏代正,以偏概全而不合汉语规范。要是“楹”可代“楹联”,可就“精彩”了——那么,“壁”就可代“壁报、壁画、壁灯”,“窗”就可代“窗帘、窗花、窗纱”,“手”就可代“手表、手套,手环”等等了,岂非乱了套?岂非闹笑话?又,借代本是修辞学上的一种辞格,是汉语言上的艺术换名,是有一定的意蕴情趣的美称,是视频的调味剂,是令人眼前一亮的一道丽景。如“红领巾”借代“少先队员”,“诸葛亮”借代“很有智慧的人”。而“楹”若硬借代“楹联”,不但产生歧义,而且味同嚼蜡,毫无艺术意蕴可言,故曰“不可”,即使强调任何“特殊情况”也不可。文字割爱总比保留错误合算。可不是吗?假如有谁说:“最近我做了好些楹”,“西湖岳王庙好楹不少”,我们听了会莫名其妙,或者觉得好笑。他应该说“最近我做了好些联”,“西湖岳王庙好联不少”才对。
至于说,“楹苑”对“联坛”或“楹坛”对“联苑”等,“各地联文屡见不鲜”,恕在下少见多怪——本文开头已指出此乃“少数作者”所为,我还发现楹联高手大家是没有一人在这“少数作者”之内的,而即便“各地联文屡见不鲜”,亦应属以讹传讹,各地屡见的就全是对的么?我们可不能以“各地屡见”而贸然作出意思为肯定的判断。毒奶粉不是曾“各地屡见”么?环境污染不是还“各地屡见”么?
鉴于目前这种以“楹”代联的情况并非绝无仅有,笔者认为有必要草此短文,以期联友们是否注意一下,厘清谬误,净化我们笼罩着神韵的联坛。忽然想起今年二月,市楹联学会在甲子宣告成立,大会主席台侧的“楹构千家屋,联怡百姓情”一联,就同上文所引的韩愈文句一样在客观上很明确地指出“楹”是构建房屋用的柱子,与“联”意义风马牛不相及。这里,“楹”和“联”是可对的,自然不算合掌。但有人说,这样一来,上下联似乎没有什么关联了,这是该联不足处。其实不然。作者把“楹联”二字拆开冠首之后,上下联分别道出了人民大众的生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算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吧。——这就是对联!同理,另一位作者所撰的大会台联“楹柱栋梁尽取南山嘉木;联词诗赋乃为华夏正声”也属佳联妙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