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君云 发表于 2008-11-26 21:19:20
一、姓氏源流
    谢(Xiè 謝)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姜姓,为伯夷裔孙申伯之后,以国名为氏。据《姓谱》和《元和姓纂》等所载,伯夷和叔齐兄弟在武王灭商后,不食周粟而死于首阳山,伯夷有裔孙申伯,被周宣王封于谢国,谢亡后,其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为谢氏。
    2、出自任姓,为黄帝第七子之后,以国名为氏。据《左传》和《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所载,黄帝二十五子中,第七子为任姓,任姓建有十个小国,其中第一为谢国,后子孙散亡,以国名为姓,形成了此支谢氏。
    3、出自少数民族复姓改为姓谢:
    ① 据《旧唐书·文苑传》所载,谢偃“本姓直勒氏,祖孝政,北齐散骑常侍,姓谢氏。”
    ② 又有土族谢加氏改姓谢等其他一些民族改谢姓而来。
    得姓始祖:伯夷。其父孤竹君,为炎帝后裔,本姓姜。伯夷和其弟叔齐在商末时,一齐投奔到周。到周后,反对周武王进军讨伐商王朝,武王灭商后,他们又逃避于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但其后裔仍留在周朝,到成王继位后,便将伯夷的后裔封于申(今河南省南阳),称申伯。周厉王时娶申伯之女为妃,生子为宣王,宣王继位后,便封母舅申伯于谢国,后来这一家因故被革去爵位,公元前六六八年,楚文王发兵攻申,不久灭掉申国。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新都之邑名为氏,称谢氏,这样伯夷便成了谢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中国的谢姓,发源于河南,申被楚灭后,楚把谢姓人一部迁到淮河上、中游一带,后又把其中部分再迁到今湖北武当山东南的荆山,楚国亡后,谢姓一部南迁潇水流域,一部入重庆涪陵。汉魏时期,原潇水谢姓的谢夷吾发迹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一带,后裔谢  嫁女于孙权,使自己的家族变为皇亲国戚;而中原的谢缵与其子孙均显贵于曹魏。两晋南北朝时期,以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谢衡为代表的谢姓人(谢缵后裔)从北方渡江南下,东山会稽派始祖谢衡迁会稽始宁,其子谢鲲迁豫章(今江西省南昌),谢鲲弟谢褒,因担任会稽郯县令而迁居郯县(今浙江省嵊县),这支谢姓显贵于东晋南朝,侨居于江浙三吴,以谢安、谢石、谢玄、谢琰为代表,并且使得原分为南北的谢姓获得了新的交流,同时阳夏还有一支谢姓迁康乐(今江西省万载县东),又有谢姓北上西迁至陕西冯翊郡,南迁居四川成都、彭水、云南永昌一带。隋唐五代时期的谢姓在以前的基础上又有了较大发展,其中谢夷吾和谢缵的后代都在东南沿海地区或中原一带进一步繁衍播迁,唐僖宗时,谢衡后人中还有一支迁江西宁都。宋时,有会稽山阴谢夷吾之后迁居福建长乐,以及嵊县、上虞等地。至元明清时,南方各省的谢姓人,发展势头远远超过北方,并诞生了许多知名人物和著名家庭,江西宁都的谢新(谢衡后裔)随文天祥收复梅州后,任梅州令,谢新之子谢天佑,定居梅州福乡,成为谢姓在闽、粤之地的开基始祖。谢姓入台,始于明末,同时也有谢姓人迁吕宋(菲律宾)等东南亚各地,清同治年间,有广东南海丹山的谢姓迁美国旧金山……,至此,谢姓人广布全国各地。如今,谢姓人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广东、江西、四川、湖南等省多此姓,四省谢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谢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五。谢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四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七二。

三、历史名人
    谢  缵:魏朝时典农中郎将。陈国阳夏人(今河南省太康)迁居会稽山阴,生子衡,官为国子监祭酒,寓居于始宁之东山(会稽在隋朝有建郡治),谢缵实为会稽东山一脉之始祖,其后人遂有会稽郡之称。
    谢  鲲:晋代谢万的伯父,是个放浪任性的人。有一次他要调戏邻居家的姑娘,姑娘正在织布,看他要非礼,就将手中的梭子击向谢鲲,结果把他的门牙给打断了。谢鲲也没当回事,出来后得意洋洋地说:“犹不废我啸歌!”
    谢  安: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人,东晋宰相、太傅,他与弟弟谢石和侄子谢玄通力合作,将号称拥有百万之众的苻坚大败于淝水,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谢  万:字万石,谢安的弟弟。他的器度不如谢安,却也很有才气,而且擅长自我炫耀,年纪轻轻就颇有名气,仕途通达。升平二年(358年),谢安的哥哥谢奕去世,谢万便被任命为西中郎将,监司、豫、冀、并四州诸军事,兼任豫州刺史。然而他并不是统兵作战的材料,在升平三年十月受命北征时,仍然是一副名士派头,只顾吟啸歌咏自鸣清高,不知抚绥部众。谢安对弟弟的做法非常忧虑,劝戒说:“你身为元帅,理应经常交接诸将,以取悦部众之心。像你这样傲诞,怎么能够成事呢?”谢万于是召集诸将,想抚慰一番。不料这位平时滔滔不绝的清谈家竟连一句抚慰的话都讲不出,憋了半天,干脆用手中的铁如意指着在座的将领说:“诸将都是劲卒。”如此凌辱轻慢,不仅不能抚慰将领,反而使他们更加怨恨。谢安无奈,只得代替谢万,对队帅以下的将领一个个地亲自拜访,尽力加以抚慰,拜托他们尽力协助谢万。但这并未能挽救谢万失败的命运。谢万率军增援洛阳,还未与敌军交战,手下士卒就惊扰奔溃。谢万单骑狼狈逃还,军士们本来要杀了他,看在谢安的份上才没有动手。损兵折将的谢万不久就被罢免为庶人。
    谢  玄:字幼度(343-388),谢安兄谢奕之子。自幼为安所器重,及长,有经国才略。初为征西将军桓豁司马,领南郡相。时前秦苻坚强盛,数犯边境,朝廷求文武良将,安以玄应诏,拜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召募徐、兖二州丁壮,组织“北府兵”。孝武帝太元四年(379年),坚将彭超、句难进犯,玄击破之,进号冠军,加领徐州刺史。太元八年(383年),苻坚大举南下,兵临淝水,诏以玄为前锋,与其叔父石、从弟琰、中郎将桓伊等拒之。玄先遣刘牢之袭击洛涧,首战告捷。继以精锐8万败秦师数十万于淝水之上。秦将苻融马倒被杀,坚中流矢,秦兵自相藉踏,死于水者不可胜计,淝水为之不流。进号前将军。安以苻坚丧败,上疏请乘机北伐,以玄为前锋都督。兖、青、司、豫四州皆平,以功加都督徐、兖、青、司、冀、幽、并7州军事,封康乐县公。太元十一年(386年),丁零翟辽袭据黎阳,泰山太守张愿举郡叛,河北骚动。玄自以处分失当,上表求解职,又以疾辞,皆不允。转授散骑常侍、左将军、会稽内史。玄舆疾至郡,太元十三年(388年)卒,年四十六岁。谥献武。《晋书》有传。
    谢  尚:字仁祖,豫章太守谢鲲子,东晋太傅谢安从兄,陈郡阳夏人,东晋名臣,曾从后赵国夺得玉玺,政绩卓著。少有令名,八岁即被名士视为“一座之颜回”。又为王导所重,比之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时人谓谢尚为“小安丰”(安丰为王戎字)。初为黄门侍郎,后辍清贵职而转为建武将军、历阳太守、江夏相出镇一方。北伐时进号安西将军,但因不能安抚降将张遇而败,回朝降职为建威将军。此战谢尚虽败,却于其后自冉智处得到东晋皇朝丢失已久的玉玺,从而结束了东晋皇帝被称为“白板天子”的局面。继而破北将杨平,拜尚书仆射,都督江西淮南诸军事,自请留朝。后又进号为镇西将军,出镇寿阳。以病辞洛阳不镇,进都督豫、冀、幽、并四州军事,进封卫将军,加散骑常侍,诏未至而病笃卒于历阳。追赠卫将军,散骑常侍并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简。另外他在音乐和舞蹈上也颇有建树。
    谢  衡:西晋末年,战乱频繁,申伯的三十六世孙谢衡率谢氏从中原迁居于浙江省会稽郡东山,为东山派始祖。
    谢  眺:陈郡阳夏人,南朝齐国诗人,其诗多描写自然景色,善于熔裁,时出警句,风格清俊,颇为李白所推许,为永明体作家中成就最高诗人。
    谢  赫:南齐著名画家,著有《古画品录》,提出了中国绘画史上“六法”,成为后世画家、评论家、鉴赏家所遵循的法则。
    谢  翱:字皋羽,一字皋父,长溪(今属福建省福安)人,后徙居浦城(今属福建)。南宋爱国主义诗人和散文家,性耿介,有大节。文天祥在福建聚兵抗元,他率乡兵百人归附,任咨议参军。宋亡不仕,漫游江海以终。谢翱诗文在宋末卓然成家,诗辞采浓烈,沉郁奇特,文则长于记叙,风格近柳宗元,为纪念文天祥所作诗文尤为沉痛感人。著有《唏发集》、《天地间集》等。
    谢  迁:浙江省余姚人,明朝贤相,三朝元老。成化十一年中状元,授修撰职。明孝宗时,以少詹事入内阁,参预机务,随即加任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辅政时天下皆称之为贤相。武宗嗣位,加少傅,后以年老而辞归。卒谥文正,著有《归田稿》。
    谢  丕:字以中,号汝湖。是明代著名大学士谢迁(谢阁老)的仲子。谢丕从小过继于陆氏夫人为子(谢选之妻,谢阁老的弟媳)。由于陆氏夫人抚养教之有方,谢丕从小很聪明。读书过目成诵,于明代弘治十七年甲子(1504年)举顺天乡试第一名(解元),第二年三月,即弘治十八年(1505年)三月考取乙丑科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探花)授编修。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卒赠礼部尚书。    谢  榛:字茂秦,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山东省临清人,明代文学家、诗人、诗论家,为“后七子”的初期代表人物,著有《四溟集》和《四溟诗话》等。
    谢灵运:陈郡阳夏人,南朝宋国著名诗人、画家、文学家,文学称“江左第一”。其诗歌创作,一反东晋笼罩诗坛的玄言诗风,开创了文学史上山水诗派。
    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弋阳(今属江西省)人,南宋爱国诗人。谢性格豪爽,以忠义自任,宝佑三年(1235年)中举人,翌年与文天祥同科进士。宝若五年(1257年)任建康考官,出题以贾似道政事为问,因罪贬逐。德佑元年任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抗击元军,城陷,流亡建宁,以卖卜教书为生,元政府两次荐他为官,他坚辞不就。至元二十五年,被强制送往大都后绝食而死。他写了不少伤时感怀、沉痛悲凉的诗作,诗风朴素端直,有时也饶有韵致。“义高便觉生堪舍,礼重方知死甚轻”,他的凛然大节,使其作品不同凡响。著有易、书、诗三传行于世,并著诗文六十四卷,但大多失传,明代辑有《叠山集》五集,现存于弋阳县图书馆。著有《文章轨范》、《叠山集》等。
    谢觉哉:原名维鋆,字焕南,笔名觉哉、飞飞、见心、马彬、敦夫等,湖南省宁化人,当代著名人物,政治家,人民司法的奠基者之一。历任内务部长、司法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在工作繁忙情况下,仍坚持为《新观察》、《中国妇女》、《北京晚报》撰稿,晚年,对青年新闻工作者的成长非常关心,经常就报刊编采业务、记者修养写文章,对年轻一代言传身教。著有《一得书》、《谢觉哉日记》等。
    谢晋元:毕业于黄浦军校,淞沪会战时为掩护大部队撤退,率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后在租界孤军营中被害。
    谢子长:陕西省安定(今子长县)人,与刘志丹开辟了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在1935年的反围剿战斗中牺牲。
    谢婉莹:笔名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作家,福建省长乐人,冰心的父亲谢葆璋是一位参加过甲午战争的爱国海军军官。在海浪、舰甲、军营中冰心度过了着男装、骑马、射击的少年生活。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凌的屈辱历史,更激发了她的爱国之情。1911年冰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学习。1914年就读于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中。“五四”时期,在协和女子大学理科就读,后转文学系学习,曾被选为学生会文书,投身学生爱国运动。1921年参加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宗旨,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等。1923年赴美留学,专事文学研究。曾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举世为之瞩目,至今仍然声誉不衰。1926年回国后,冰心相继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1929年至1933年写有《分》、《南归》等。还翻译了叙利亚作家凯罗·纪伯伦的《先知》。抗战期间,在重庆用“男士”笔名写了《关于女人》。抗战胜利后到日本,1949-1951年曾在东京大学新中国文学系执教。1951年回国后,除继续致力于创作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陈留郡:秦代置郡,在今开封东南陈留城。历代均置。1957年并入开封县。又西汉陈留郡,治陈留县。北魏时治浚仪,隋唐为汴州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县东南陈留镇)。
    陈  郡:秦置陈郡,西汉淮阳国,东汉陈国,献帝时改陈郡,均治陈县(今河南省淮阳)。隋唐为陈州淮阳郡。
    下邳郡:①古县名。秦在今江苏省睢宁西北。金移睢宁西北古邳镇。明废。②古郡名。东汉置国,南朝宋改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苏省睢宁西北)。治下邳,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会稽郡:秦置会稽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辖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汉更包有浙、闽全部。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分吴、会稽为二郡,会稽移治山阴(今浙江省绍兴),有浙闽之地(今杭嘉湖均属吴郡)。三国吴分设临海(台州)等郡后,辖境缩小。隋为越州。又隋分山阴县置会稽县。民国合二县为绍兴县。
    冯翊郡:汉时置左冯翊,为“三辅”之一。三国魏时改为冯翊郡,治所在临晋,相当于现在陕西省大荔县一带地区。
    2、堂号
    陈留堂:是谢姓最早发祥地,也就是现在河南省陈留县。
    会稽堂:是谢姓在东晋时期的根所地,也是秦朝的郡名,包括江苏省东部和浙江省西部。
    东山堂:东山位于浙江省上虞县之西南,在晋室谢安末出任征讨大都督前隐居所在地,山上尚有蔷薇洞、池屐池等遗迹。另在浙江临安之西 ,及江苏省江宁之北各有 一座东山,当谢安征讨玁狁建功后,曾在江宁之东山修建別邸,迄今江宁东山山顶仍有一寺庙古迹,寺中祀奉为谢安遗像。
    宝树堂:相传晋朝孝武帝驾临谢安官邸,見其庭园中有 一株雄传大树,长得青翠茂盛,当时孝武帝指着大树对谢安言道:“此乃谢家之宝树。”谢氏以“宝树”为堂号,由来在此。另有一说,出自《晋书·谢玄传》:“与从兄朗俱为叔父安所器重,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玄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来唐代文人王勃撰《膝之阁序》,文中就有“非谢家之宝树”之句。
    此外,谢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哲经堂”、“哲经堂”、“存著堂”、“敬业堂”、“阁老堂”、“起风堂”、“乌衣堂”、“宣城堂”、“威怀堂”、“安晋堂”、“永思堂”、“承仁堂”、“葆光堂”、“世德堂”、“承德堂”、“聚德堂”、“同德堂”、“新燕堂”、“奕要堂”、“陈留堂”、“式南堂”等。

============================================================

【谢姓宗祠通用对联】

〖谢姓宗祠门楣题辞〗

宝树流芳

    谢氏在东汉以后,成为望族,世称“崔卢王谢”,为“四海大姓”之一。尤其到了东晋,家世更为显赫,宰相谢安、都督谢石,名将谢玄均出自一门。谢石是谢安三弟,谢玄是谢安侄子。谢家三杰在中国军事史上,导演了一出以少胜多威武雄壮的大戏――淝水之战。他们三人仅统帅东晋八万兵马,却打败了前秦苻坚九十万大军;使秦军丢盔弃甲,望风溃逃。成语“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就出自此战事。战后,东晋朝廷表彰谢家功臣称:淝水之战,功在一族。考东山,在浙江绍兴上虞县西南四十五里,谢家叔侄寓居会稽,在东山建有豪宅,谢安致仕归第,常游东山以山水自娱。许久不朝,帝心思慕。适值炎天,晋帝乘舆幸安宅,距安宅数武,停舆憩榕树下,凉爽宜人,百倍精神,帝问左右:“此树谁家所种?”左右以谢对,帝赞曰:“是谢家之宝树也,联若得之,可卜长生。”王勃《滕王阁序》“谢家之宝树”正指此事。堂号“东山堂”、“宝树堂”均源于此。

-----------------------------------------------------------------

〖谢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系承申伯;
源出洛邑。
——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周宣王时,为申伯作邑于谢,后为氏。

庭生玉树;
世济凤毛。
——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晋名将谢玄,字幼度,陈郡阳夏人。他叔父谢安任宰相时,任他为广陵相,组织北府兵抵御前秦,太元年间在淝水大捷,并率军收复徐、兖、青、豫等州,进兵到黎阳。后镇守淮阴,又因病改任会稽内史。曾回答谢安的问话说:“子弟们好像是芝兰玉树,让他们生长在阶庭。”下联典指南朝齐阳夏人谢超宗,南朝宋诗人谢灵运的孙子,好学而有文辞,宋时任新安王国常侍。新安王的母亲死后,他写了诔文,当时皇帝见了,大加赞赏,对谢庄(谢安弟弟谢万的玄孙)说:“超宗非常出众,身有风毛,简直是又一个谢灵运!”人齐官黄门侍郎,因恃才纵酒失去礼仪,出为南郡王中军司马。

乌衣望族;
凤羽名流。
——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乌衣在江苏省江宁东南,南朝宋谢弦微等望族居乌衣巷。下联典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之孙谢超宗,陈郡夏阳人。好学有文辞,帝大嗟赏,曰“超宗殊有凤毛,灵运复出矣”。

程门道学;
江左风流。
——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谢良佐,为理学家程颐四大弟子之一。下联典指晋谢安,风流洒脱,人称风流宰相。

托佣复仇;
蔽障解围。
——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谢小娥,改男装托佣仇家,手刃仇人,报杀父杀夫之仇。下联典指东晋谢安侄女谢道韫聪慧有才名,曾以青绫步障自蔽,为小叔解围。

忠义两尽;
节孝双全。
——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谢枋得,拒仕元,绝食而死。下联典指清谢万程,居唐县,家贫不能葬父,妻卖身葬翁,郡丞感其孝,县旌“节孝双全”。

南邦世泽;
东晋家乡。
——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广东省龙川县龙母镇洋田村谢氏祠堂联。

东山世第;
西晋家风。
——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谢氏宗祠东山堂通用堂联。

-----------------------------------------------------------------

〖谢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淝水震北寇;
宣城惊南文。
——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河南省南阳市东谢营村谢氏宗祠联。

决心扶世运;
翘首望神州。
——谢觉哉撰谢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谢觉哉诗句联。

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
——谢晋元撰谢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英雄谢晋元自题联。

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弗为。
——谢琬莹撰谢姓宗祠通用联
    当代女作家谢琬莹(冰心)自题厅堂联。

-----------------------------------------------------------------

〖谢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治法轻能退谷;
文章美若叠山。
——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教谕谢金銮,字退谷,侯官人。乾隆举人。喜读宋儒书,博通传注。有《泉漳治法》、《退谷文集》等。下联典指宋代进士谢枋得,字君直,弋阳人。号叠山。为人豪爽,观书五行俱下。好直言,以忠义自信。私谥文节,世称叠山先生。有《文章轨范》、《叠山集》。

-----------------------------------------------------------------

〖谢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西堂自夸夫奇梦;
东山系望于苍生。
——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晋政治家谢安,字安石,早年隐居东山,人为之语曰:“安石不出,如苍生乎。”下联典指南朝宋·谢灵运,尝在西堂思诗不就,忽梦见族弟惠连,得“池塘生春草”句,大以为工。

东山丝竹陶情早;
春草池塘得句新。
——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晋大臣谢安,字安石,陈郡阳夏人,早年住在会稽,纵情山水间,以丝竹陶冶情操。四十多岁才出来做官,孝武帝时位至宰相。当时前秦势力强盛,相继攻破梁、益、樊、邓等地,他派弟弟谢石、侄子谢玄为将领,加强防御。太元年间,前秦大军南下,江东震惊,他又派谢石、谢玄前去抵御,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又收复一些失地。会稽王司马道子执政时,谢氏受到排挤,他出镇广陵。下联典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谢玄的孙子,东晋时袭封康乐公,故称谢康乐。人宋,历官永嘉太守、侍中、临川内史等。其诗大都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山水诗一派。曾在西堂构思诗句,忽然梦见弟弟谢惠连,得“池塘生春草”一句。

龙烟缥缈乌衣室;
凤烛辉煌宝树堂。
——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
    安徽省怀宁县受泉村谢氏祠堂联。

江左称风流宰相;
程门重道学先生。
——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代宰相谢安,每游必以歌妓自随,时人谓“风流宰相”。 下联典指北宋学者谢良佐,学者称上蔡先生,曾从程颢受学,后卒业于程颐,程门四大弟子之一。

相业古今三太傅;
家声吴越一东山。
——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
    河南省南阳市谢营谢氏家祠联。

曹子有才称八斗;
仓师无字不千斤。
——江绶珊撰谢姓宗祠通用联
    广东省肇庆市茅坡谢氏宗祠联。联首嵌房名“曹仓”。

明代工官居首府;
元朝鼎甲及第家。
——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永春县坑仔口镇魁斗村谢氏祠堂联。

凤毛仪世风流远;
玉树生庭物色佳。
——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永春县坑仔口镇魁斗村谢氏祠堂联。

-----------------------------------------------------------------

〖谢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施障解围,曾传才女;
托佣诛盗,群仰勇娥。
——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谢道韫。下联典指唐谢小娥。

绝粒元都,忠义两尽;
悬旌唐县,节孝双奇。
——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谢枋得。下联典指清谢万程。

诗思神奇,忽梦西塘青草;
志趣高尚,醉卧东山白云。
——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谢灵运(385-433),梦中得“池塘生春草”佳句。下联典指晋宰相谢安“寓居会稽,放情丘壑”事。

诔拟芙蓉,藻思挹凤毛之彩;
赋志鹦鹉,风华袅蓝王之烟。
——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谢超宗。下联典指谢弘微子谢庄,七岁能文,文帝见而异之。叹曰:“蓝田生玉,岂虚也哉”。

近傍碧溪潭,光照临风玉树;
远怀乌衣巷,派分当日金陵。
——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青阳县谢家村谢氏宗祠联。

姜水源长,伯祖启航,陈留始发;
东山地沃,安石兴苗,宝树成荫。
——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典出谢姓郡望之“陈留堂”、“东山堂”、“宝树堂”堂号典故(参见上《谢姓宗祠门楣题辞·注释》)。溯谢氏之源,出于吕望之后,望,姜姓也。为太岳后,岳又炎帝后也,炎帝家冀州姜水,遂以姜为姓。至周宣登极,求后于申,申伯以女应之,称为元舅,封于申,城于谢。考谢属陈留郡,故陈留为谢氏发祥之地,陈留堂号本此。

黄蕉丹荔岭西多,祀祖敬宗,应念我同姓;
文德武功江左盛,承先启后,毋忝尔所生。
——谢康撰谢姓宗祠通用联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城县东泉圩谢氏宗祠联。

胥宇兆鹿眠,纪当年斩棘,丕基肇启创垂志事;
斯堂恢鸿绪,诒奕世告虔,入庙永昭尊敬仪容。
——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永春县坑仔口镇魁斗村谢氏祖厝联。传说魁斗村谢姓人家的远祖是猎户,原本居住在仙游大圳。在一次追逐雄鹿时,发现了一处小溪淙淙,山花烂漫的山谷,仿若桃源仙境。猎人再也不想走了,他把全家搬迁到这里,长久地居住下来。此处,就是如今的魁斗村。魁斗村人杰地灵。历史上魁斗村谢姓人家“世敦诗书,人多好义”,人才辈出。三世子孙谢孟,乃元朝状元及第,才华横溢,睿智过人,被后人赞誉为“胪唱第一”。十二世子孙谢鸣珂,时任湖广衡州府阳县知县,为人嫉恶如仇,爱民如子,被世人赞誉为“民之父母”,受到当朝皇帝的颁诏褒嘉。十三世谢维,读书成诵,聪敏过人。明末清初随郑成功抗清,屡立战功,郑成功叹曰:“吾无知人之明,有谢维之才能,近在肘腋而不能早用。”可知,谢维乃民族英雄。

============================================================

附录:【谢姓典故、趣事】

〖谢公屐〗
    南朝宋康乐侯谢灵运喜游名山大川,穿带齿木鞋。为了上下山方便,他把鞋齿作些改进,将死齿改为活齿。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可以省却许多力气,身体也更容易保持平衡。
    在西晋以前,男女除穿履(单底布鞋)、舄 (复底布鞋)、长(革幼)靴(长筒靴)外,还盛行穿木屐。为了表示男女有别,将男用木屐做成方头,女屐做成圆头。西晋以后,男女混一,皆穿方头木屐。名士阮孚素好木屐,曾对人修屐,喟叹一生不知要穿坏几双;谢安指挥钥巴水作战,也穿木屐,得知前方获胜后,高兴得把鞋齿都折断。但他所穿的肯定还是死齿屐,因为如果可以拆装自如,哪里还有折断之理。
    所以,活动齿木屐的发明权无疑是属于谢灵运的。由于他的爵位本是康乐公,人宋后才降为康乐侯,因此,人们多沿用旧习,称他为谢公;而他发明的活齿屐,也被称为谢公屐。
    大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写道:“脚著谢公屐,身登青白梯。”

-----------------------------------------------------------------

〖“千金”的来历〗
    南朝梁司徒谢肋幼聪慧,特受父亲谢庄喜爱,常把他带在身边。他也非常争气,10岁时便能写出很不错的文章。后随父亲游土山,受命作游记,援笔便成,文不加点。宰相王景文对谢庄夸他:“贤子足称神童,复为后来特达。”谢庄也手扶儿子的背说:“真是我家千金啊。”
    “千金”一词,由来已久,但用来指人,这还是第一次。从谢肋被称为“干金”开始,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都用这两字比喻出类拔萃的少年男子。把少女称做千金或千金小姐,则是元明以后的事。况且,其基本含义也与当年谢庄夸赞谢肚时大致相同。

-----------------------------------------------------------------

〖内举不避亲〗
    晋太傅谢安初执掌朝纲时,苦于朝廷积贫积弱,没有一支军队可以捍卫朝廷,便有意组织一支军队来。但由于有许多国家大事需要处理,他无法把全部精力投入进去;而不投入全部精力,又难以实现这一目的。考虑再三,最后决定把此事交给一个得力的人去办理。
    当时的朝中,文武将官不谓不多,但真正能胜任此职的,只有他侄儿谢玄一人。但任用亲族,自古多忌,“人间颇有异同之论”;若不用他,再也找不出更合适的人。他最后打定主意:为了国家,不顾众议,只用谢玄。
    谢玄后来果然不负重托。他首先从流民中招募最骁勇的人充当士兵,然后又从士兵中挑选良将,组成一支全新的军队。后来又经过数年的严格训练,使它真正达到了坚无不摧、战无不捷、百战百胜的程度,出色地完成了组建新军的任务。
    接着便发生了淝水大战。战前,谢安作为东晋的总指挥,再一次违众举亲,用弟谢石担任前线大都督,侄谢玄任前锋,子谢琰任前锋中前锋。战争打响后,谢琰首立战功,谢玄、谢石也相继告捷。故史书说,前秦之败也,“成于玄、琰,然后时实为都督焉”。这其实也是谢安“内举不避亲”政策的胜利。
    谢安能以大局为重,任人唯贤,不以亲故论英雄,在当时实为惊人之举。就连他的政敌郗超也佩服他的这种魄力,说:“安违众举亲,明也。”

-----------------------------------------------------------------

〖拒淫示淫过,一门俱显贵〗
    谢迁,明朝余姚人。少年时应聘于毗陵郡(今江苏省武进县)富户任家教;富家女儿见谢迁少年博学,举止优雅,而有爱慕之意。有一次趁父母外出时,到谢迁住处,细诉自己仰慕之情。谢迁面对着这么一位豆蔻年华的少女来访,而且主动向自己表达心意,他不但没有沾沾自喜,反而严肃的劝导少女:“女子未嫁,应当洁身自爱、举止庄重;你单独来找我,一来:落人你父母家教不严之口实;二来:若遇轻狂男子,使你丧贞失节,更将终生蒙垢、受人轻视,父母及夫家都无颜面。好男子内心尊重、敬爱的是端庄贤淑的女子,而不是轻佻、率性而为的人。请你快回去,今后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富家女听了,猛然醒悟,幸亏谢迁是正人君子,自己才未受轻薄;但想到自己的轻率让人误解,顿时羞愧得无地自容,掩面而去。
    谢迁第二天就向富家辞职归返。

-----------------------------------------------------------------

〖桃红柳绿〗
    出自谢尚所作乐府诗《大道曲》:“青阳二三月,柳青桃复红,车马不相识,音落黄埃中。”据《乐府广题》载,谢尚为镇西将军出镇寿阳时,曾于酒楼上据胡床衣紫罗襦弹琵琶作《大道曲》,往来路人都不知道他是位列三公,出镇一方的将军。
    谢尚善吹笛,曾于牛渚月夜于江中吹笛以和袁宏咏史诗,《对韵全璧续编》有云:“牛渚矶头,谢尚细吹玉笛;含章檐下,寿阳初试梅妆。”将此事与寿阳公主始兴梅花妆并列。
    史载谢尚善为鸲鹆舞,李白有诗《对雪醉后赠王历阳》云:“谢尚自能鸲鹆舞,相如免脱鹔鹴裘”。
    牛渚怀谢亭、祠和亭,采石镇谢公祠、赏咏亭,此古今四座建筑均为纪念谢尚于牛渚采石之时发现并赏识了当时并不为人所知的寒士袁宏而建。李白有诗《夜泊牛渚怀古》:“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就是将自己比作袁宏,而叹息当世无如谢尚那样的名士能发现并赏识自己。

-----------------------------------------------------------------

〖谢灵运体〗
    谢灵运(385-433),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附近)人,世居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南朝著名山水诗人。
    谢灵运是淝水之战的前敌指挥之一的谢玄的孙子。谢家三代单传,为了使谢灵运顺利成人,信奉道教的家庭就把他送到钱塘杜明师的道馆中寄养。于是,谢灵运就有了“客儿” “阿客”的小名,后代人也习惯称他为谢客。
    谢灵运寄居钱塘时,笃志好学,博览群书,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谢灵运十五岁时回到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十八岁就袭封康乐公。谢灵运在官场生涯中几经挫折。到三十八岁时任永嘉太守时,他对政治已有所怨倦,开始寄情于山水,后来辞官回会,凿山浚湖,探奇访胜,排遣政治上的不满情绪。
    晚年任临川内史,在政治纠纷中因谋反被收。最后在广州被杀。
    谢灵运文化素养极为深厚,他工诗文,能书画,通史学,又熟精佛教老 哲学。谢灵运一生着述非常丰富,但他的主要成就在于诗歌,尤其是山水诗。
    谢灵运的山水诗,绝大部分是他作永嘉太守以后写的。他的山水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他用富丽精工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目击的山光水色,给当时的诗坛带来了新鲜的气息。在艺术上,他也开辟了南朝诗歌崇尚声色的新局面。谢灵运是扭转当时崇尚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
    在他身后不久,模仿谢灵运诗作风格的人越来越多,一时有所谓“谢灵运体”。下及唐代,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等都曾从他的作品中吸取过营养。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2#
发表于 2008-11-26 21:21:27 |只看该作者
谢姓起源

    关于谢字
    谢:原是射箭的符号。
    谢姓人的谢字来源于拉弓射箭的“射”,这是早已被古代文字学家证明了的事实;谢姓人的祖先既是弓箭的发明者,又是最会使用这种武器的人,以致使数千年后的子孙们,仍把这一功德冠于名字前,当做自己的家族徽记。可以想象,在人类的洪荒时代,野兽出没,与人为伍,极大地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古人们为了生存,使用原始的石块和木棒与之搏斗,但又往往于事无补。在偶然的机会里,一些好事者发现,利用柔韧的树皮拴住弯曲的树枝,用力拉扯可产生强大的弹性,用以弹击细棒可以射出很远,甚至可以杀死猛兽。于是便相互传授,不断改进,这样便有了最早的弓箭。
    1963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朔县峙峪村的人类遗址中,发现一枚箭镞,经测定,大约制造于2.8万年前。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箭镞,说明当时人们已知在弓箭上装上镞头以提高射杀能力,使用的已不再是最原始的弓箭。他们发明弓箭的历史肯定远远超过这个时代。
    “谢”就是这样奇妙的一个象形文字。得知了它产生的历史后您会发现,它的几笔几划中积淀着厚重的文化,同时也潜藏着动人的故事。
    谢字最初是指弯弓射箭的行为,后来便成了这部分人的姓。经过数千年的沧海桑田与风云变幻,谢字除作为姓氏使用以外,又被赋予许多新的含义。
    首先,谢字有辞去官职之义。《说文解字》说:“谢,辞去也,从言,射声。”《玉篇·言部》也说:“谢,辞也,去也。”在《礼记·曲礼》上篇中,说当官的年近七十就要辞官归田,“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仗”。这是谢字作辞官之义的最早记载。
    谢字又有拒绝、谢绝、杜门谢客之义。《字汇·言部》解释说:“谢,辞也,绝也。”关于这种用法,《史记》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春秋战国时,秦国为了在晋国安插势力,曾把流亡在楚国的晋公子重耳迎人秦国,后又把晋怀公子圉的妻子赏赐给他,“重耳初谢,后乃受”。重耳就是后来著名的晋文公。
    谢字还有辞别、离开之义。《广雅·释诂二》:“谢,去也。”古诗《孔雀东南飞》中有这样两句:“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意思是说,过去初阳(十月为阳)的时候,我离开娘家嫁到您家。这里的谢字就是辞别离开之义。
    谢字又有除去之义。在辛弃疾《浣溪沙·偕杜叔高吴子似宿山寺戏作二首》词之二中,就使用了这一意思。其中的三句是:“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谢字又作消逝、凋落解。《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王逸注:“谢,去也。”现代人也有这种用法,如朱自清《匆匆》:“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便是突出的例子。
    谢字还有告诉的意思。《集韵·杩韵》:“谢,告也。”《篇海类编·言部》:“以辞相告曰谢。”使用这种意思的例子,如《史记·张耳陈余列传》:“有厮养卒谢其舍中曰:‘吾为公说燕,与赵王载归。一不过,这只是古代的用法,现在早已被“告诉”一词取代了。
    谢字也有问或问候之义。《汉书·李广传》颜师古注:“谢,以辞相问也。”其用法如《乐府歌辞·陌上桑》:“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这里的谢,就是问的意思。
    谢字现在最常见的用法,是表示感谢、酬谢、答谢之义。
    第二层意思,用法如《儒林外史》第三十三回:“他前日进了学,我来贺他,他谢了我二十四两银子”,便是此义;第三层意思,事例如《新唐书·李光弼传》:“万有一不捷,当自刎以谢天下”,也是说的报答之义。
    除以上所述外,谢字还有道歉、认错、表示惭愧之义。《正文通·言部》说:“谢,自以为过曰谢。”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谢,犹惭也。”属于前一种含义的例子如柳宗元《驳复仇议》:“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后一种例子如唐玄宗诗《送张说巡边》:“茂先惭博物,平子谢文章。”
    谢字其他方面的含义还有:代,更替;逊色,逊让。前者用法如《淮南子·兵略》:“若春秋有代谢,若日月有昼夜,终而复始。”现代生物学和医学常用语“新陈代谢”仍保留着这种意思。后者如《后汉书·宦者列传序》:“或称伊、霍之勋,无谢于经载。”这里的谢即有逊色之义。
    谢字在古代还被当做名词用,指一种爬行时喜欢仰头的龟。《尔雅·释鱼》:“龟俯者灵,仰者谢。”邢疏:“行头仰。”
    谢字有时还被用来代替别的字。最常见的如被当做亭台楼榭的“榭”用,指一种平顶没有四壁的建筑。《公羊传·宣公十六年》有“成周宣谢灾”,《荀子·王霸》有“台谢甚高”,都是此义;而甲骨文中“王于门谢”和《尔雅》中“仰者谢”,则又是用谢字代替射字,表示另外的意思了。
    此外,谢字在历史上又分别被用做水名、部落名、国名、居邑名。

    谢姓起源有四:
    一、是出自姜姓,为炎帝后裔申伯之后。
    据《姓谱》、 《元和姓纂》等所载,相传上古部落首领炎帝,传至商未有后裔孤竹君,其长子伯夷与弟叔齐一齐投奔到周。到周后,反对周武王进军讨伐商王朝,武王灭商后,他们又逃避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但其后裔仍留在周朝,到成王继位后,便封伯夷的后裔为申侯,称申伯,是为申氏之始祖。厉王时娶申伯之女为妃,生子为宣王,宣王继位后,便封母舅申伯于谢国(今河南唐河县南部,一说在今河南南阳县)。公元前688年,楚文王发兵攻申,不久灭掉申国。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新都之邑名为氏,称谢氏,史称谢姓正宗。是为河南谢氏。
    炎帝,世称神农氏,作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为世代所敬仰,也被谢姓奉为始祖之一。关于谢姓的先祖来源,许多姓氏书都说它出自炎帝,是姜姓部落的后裔。如《元和姓纂》卷九去声四十杩:“谢,姜姓,炎帝之胤。”《通志》卷二六《氏族略二·以国为氏》:“周异姓国:……谢氏,姜姓,炎帝之裔。”《万姓统谱》卷一。五去声二二杩:“谢,陈留,商者。炎帝之胤。”
    炎帝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始祖之一,也称神农氏。司马迁作《史记》,依据《世本》,不将其正式列入《五帝本纪》之中,把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作为五帝,而将炎帝附于黄帝,故其名不显。
    炎帝为传说中的古帝,姓姜,由于以火得王,所以称为炎帝。大概其执政时间较早于黄帝,所以《史记》说:“轩辕之时,神农氏衰。”但是所谓“氏衰”,并非指神农本身,而是指他所在的部落。《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娇氏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徙鲁。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列山氏。”
    根据《竹书约年》的说法,“炎帝……育于姜水,故姜为姓”。可知炎帝最早的活动区域在姜水一带。姜水,在今天陕西的岐山、武功一带,属渭水流域。
    炎帝部落后来还有多次迁徙。上述引《帝王世纪》说炎帝“初都陈”,即今河南的淮阳县;又说“又徙鲁”,鲁即曲阜,在山东西南部。炎帝还有一支向南发展,《竹书纪年》说:“炎帝……其起本烈山,号烈山氏。”烈山后来成了厉国,其地望在湖北省的随州市,与河南省桐柏县接壤。《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阪泉在河北省西北部的涿鹿县城东一里,说明炎帝的足迹除到过陕西、河南、湖北外,还到达过河北地区。
    至于炎帝一生的事迹,主要有五个方面的贡献:第一,《白虎通》:“制耒耜,教民农作。”第二,《帝王世纪》:“始教天下种谷,故号神农氏。”第三,《太平御览众“神农耕而陶。”第四,《商君书·画策》:“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第五,《淮南子·修务训》:“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百日而遇七十毒。”
    近年来,考工作者在炎帝的主要活动地区,先后发现了距今七千多年、新石器时代前期的磁山一裴李岗文化和老官台文化,出土了许多磨制精致的石斧、石铲和石镰等石质农具(木质农具难以保存不知其形),还有石磨棒、石磨盘之类的粮食加工工具,以及储存在窑穴中的碳化粟谷,炎帝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农业文化,因而被后人尊称为神农氏,当做农业神世代敬仰。

    二、是出自任姓,为黄帝之后。
    据《左传》、 《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所载,相传黄帝有子二十五人,得十二姓,其中第七为任姓。黄帝赐子为姓,谢氏出于黄帝子族任姓。由此,谢姓另一部为黄帝后裔,谢姓时间为夏王朝以后。
    当今谢姓人中又有不少人尊黄帝为祖先,自称是黄帝的裔孙。其实,这种说法由来已久。
    宋王应麟《姓氏急就章》引《世本》曰:“谢,任姓,黄帝之后。”《世本》是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史学著作,记黄帝迄春秋时诸侯大夫氏姓、世系、都邑等。这是谢姓出于黄帝的最早说法。
    汉王符《潜夫论·志氏姓》:“黄帝之子二十五人,班为十二:姬、酉、祁、己、滕、葳、任、拘、厘、姑、衣氏也……王季之妃大任,及谢、章、昌、采、祝、结、泉、卑、过、狂大氏,皆任姓也。”王符是东汉时期人,根据这段记载,可知汉代有人认为谢姓是黄帝之后。
    宋罗泌《路史·国名纪》:“谢,伯爵。《荆州记》:棘阳东北百里谢城是。有谢水。棘阳城在唐之湖阳西北。”又:“黄帝之宗:欧阳修《谢绛铭》云:黄帝后,昔周灭之以封申伯……见《诗·嵩高》。其地西甚广,郑公友言谢西之九州者二千五百家者也。”上述意思是说,谢姓得名于谢国,黄帝之后,诸侯国,伯爵。至周代亡国,其地为申伯封邑,后人以国名为姓氏。
    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人声四十马》:“谢,出自黄帝之后。任姓之别为十族,谢其一也……三代之际微不见,至《诗·嵩高》始言周宣王使召公营谢邑,以赐申伯,盖谢已失国,子孙散亡,以国为氏。”

    三、他姓该姓
    两唐书《谢偃传》记载,隋末唐初有个人叫谢偃,卫州(治所在今河南淇县,唐贞观元年移治汲县,即今河南卫辉市(人,他在隋朝任散从正员郎,于唐太宗贞观初年应诏对策高第(即考试成绩优秀),被太宗李世民任为弘文馆直学士,又调任魏王府功曹,受诏献赋(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种文体),以能得规讽之意,受到太宗的称赞。当时有李百药工诗,而谢偃善赋,人称李诗谢赋,可见谢偃以文学知名当时。谢偃的祖辈本姓直勒,《旧唐书·文苑传》说,他的祖父叫孝政,在北齐任散骑常侍,改姓谢。
    直勒氏又称敕勒氏、敕力氏,出自南北朝时北方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高车部。高车本是匈奴人近属,在语言上属土耳其语系,汉代称丁零。至南北朝时,北方的鲜卑、柔然人称它为敕勒,汉人则因为其“俗多乘高轮车”而称之为高车或狄历,南朝人则仍旧称为丁零。直勒、敕勒、敕力、狄历、丁零,都是译音之转。他们原分布在今西伯利亚南部的安加拉河和叶尼塞河一带,以后逐渐南迁,到达色楞格河以西至阿尔泰山以东地区。南北朝初期,他们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时代,后来因为经常与北魏作战,受其影响,才慢慢进入阶级社会。公元5世纪时,被北魏打败的数十万敕勒人被迫从漠北迁居大漠以南,开始接受北魏的统治,负担赋税和兵役。由于不堪忍受奴役,到北魏末年,他们在酋长胡琛的带领下参加了由各族人民联合发动的反抗运动,推倒北魏王朝后,便与汉民族融合在一起了。
    直勒人粗犷豪放,曾在公元460年前后举行过一次有数万人参加的民族盛会,“合聚祭天,众至数万,大会走马,杀牲游遨,歌吟欣欣”。后来追随北齐武帝高欢创业,又唱出了传颂千古的《敕勒歌》:“敕勒歌,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辽阔万里的草原风光和天仙般的敕勒民族生活尽在歌声之中。
    后来被改谢姓的直勒人就出在这样的民族中。在谢偃父直勒思政被改姓以前,直勒族中早已有人以族名为姓。如据《魏书·太祖纪》和《高车传》记载,天兴三年(400年)十一月,高车直利曷部酋长敕力犍率九百余落内附,被授以扬威将军之职,置司马、参军,并赐谷两万斛。《周书·陈欣传》也说,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年),陈欣与开府敕勒庆破齐将王鸾嵩。从时间上推算,敕勒庆应是与谢偃父同时的人。按照高车人的习俗,部落酋长世代相袭,则谢偃父与敕勒庆都可能是敕力犍的后裔,或者二人之中还有一人接任了本部落的最高职务。如果这种推断无误的话,那么,改姓谢的直勒政就出在高车直利曷部落,而率众降魏的敕力犍也就是他的血缘先祖。
    另外,先秦时期,姓氏之中有射氏,因与谢字同音,常被写作谢,后人遂有以谢为氏者关于射氏的来源,史书记载不一。《万姓统谱》说出自晋大夫貌之后,《姓氏考略》则认为由古代司射官而来,《汉书》颜师古注更认为是谢氏的分支。
    还有一种改姓谢的情况是:周宣王封支子于洛邑西南的谢水之滨,乎王东迁洛邑后,这部分人被迫东迁兖州龚邱县(今山东宁阳县)。为了纪念故地,也把新到的地方称作谢丘。后来又以谢丘为姓。

    四、少数民族谢姓:
    涪陵谢氏
    居住在今四川彭水县一带的谢姓人祖先。据研究,他们可能出自被楚文王南迁荆山一带的谢人,约在战国时迁居涪陵,与巴人杂居,有的融人巴人。东汉末年,一个叫谢本的人请求以丹兴(今四川省黔江)、汉葭(今彭水县东)二县设涪陵郡,得到批准,可知他在当地已有相当的势力。另据晋人常琚所撰《华阳国志·巴志》说,蜀后主延熙十三年(250年),涪陵大姓徐巨起兵作乱,被车骑将军邓芝讨平,“乃移其豪徐、蔺、谢、范五千家于蜀,为猎射官。分赢弱配督将韩、蒋,名为助郡军。遂世掌部曲,为大姓。晋初,移弩士于冯翊莲勺。其人性质直,虽徙他所,风俗不变,故迄今有蜀、汉、关中、涪陵,其为军在南方者犹存。”就是说,谢姓作为涪陵四大姓之一,因受徐巨的牵连,被邓芝北迁于蜀(今四川成都一带),担任猎射官或助郡军,后来又被称为弩士,在蜀汉亡国后北迁冯翊莲勺(今陕西渭南县东北)。这些被两度迁移的涪陵谢氏,人数当在千家以上,可见其势力之大。也正是因为这种迁徙,涪陵谢氏一分为三,在蜀郡和冯翊都留下了生活的足迹。
    早在东汉时,涪陵谢氏的一些人还与当地的白虎夷人融合在一起,甚至有人当了他们的首领。《东汉繁长张禅等题名碑》中有“白虎夷王谢节”,显然就是其中之一。白虎夷是巴人中的一支,繁县在今四川鼓县西北,正是谢人的迁徙之地。 邓芝迁徙涪陵谢氏之后,勉强留下来的谢姓人又有南迁南中地区者。《华阳国志·南中志》说永昌郡有陈、赵、谢、杨四姓,都是“大姓”,可见谢氏迁到这里以后仍然保持其大族地位。永昌郡就是今天以云南保山县为中心,包括缅甸东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
    由于涪陵谢氏居住在古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他们很早就扮演了民族融合的先驱者角色。早在东汉初年,他们中的一支南人黔中,与散居在今贵州境内的濮人、越人、僚人杂居通婚,成为部落领袖,后采演变为隋唐时期的东、南、西三谢蛮。据《华阳国志》等书记载说,西汉末年,牂牁郡(今贵州省凯里县西北)功曹谢暹与郡中大姓龙、傅、尹、董氏拥郡自保,后听说光武帝起于河北,乃派人绕道番禺江(即今珠江)北上,奉贡汉朝。光武帝嘉之,赐号义郎。从此,谢氏世代承袭,发展为大姓。至西晋末年,巴人李特据成都称帝,晋宁州刺史王逊“欲迁烊柯太守谢恕为涪陵太守”,以抵抗李特。谢恕就是牂牁人。其后,李特侄李寿控制了南中地区,“惟烊柯谢恕不为寿所用,遂保郡独为晋”。不久,东晋灭亡李氏政权,对烊柯实行羁縻政策,实际上是承认了谢恕对烊柯的世袭特权。于是,谢恕便分封子弟到郡内其他各县,出任长官,也允许他们世代相继,从而使谢氏势力在烊柯郡内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为了便于进行区分,居住在郡南庄州(今贵州省贵阳市南青岩附近)者称南谢,郡东应州 (今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东)者称东谢,郡西琰州(今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南)者称西谢。而以后的隋唐王朝因为他们居住在蛮族人生活的地区,则习惯把他们称作南谢蛮、东谢蛮和西谢蛮。所以《旧唐书·南蛮传》有这样的记载:东谢蛮,其地在黔州之西数百里,南接守宫獠,西连夷子,北至白蛮。其首领谢元深,既世为酋长,其部落甚尊畏之。贞观三年(629年),元深入朝,以其地为应州,仍拜元深为刺史。又有南谢首领谢强,与西谢邻,共元深俱来朝见,拜南寿州刺史,后改为庄州。此外,在《新唐书·南蛮传》中,也有一系列关于谢蛮人活动的记载,如:武德三年(620年),授谢龙羽为烊州刺史、夜郎郡公;龙朔三年(663年),矩州刺史谢法成率七千户内附;开元十年(722年),烊柯大首领谢元齐死,诏以其孙谢嘉艺袭封;贞元中(785—805年),谢讪出任邛州(今四川邛崃县)刺史;十三年(797年),谢文经任牂州录事参军;等等。他们活动的地区和统辖范围,主要是贵州东南部一带。

    三谢蛮
    “蛮”是我国古代对南方各族的泛称。“三谢”指东、南、西三支,因其首领姓谢而得名。三谢蛮原为一支,是西汉时自四川涪陵南迁至今贵州省境及广西一些地方的,因其居地属牂牁郡,故通称掸柯蛮。他们从事畲田耕作(即焚烧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耕种),无文字,刻木为契,宴聚则击铜鼓。他们据有万寿、且兰、广谈、毋敛等县地,族大人众,酋长世袭,以后居住的方位约于南朝时期分为东谢蛮、南谢蛮、西谢蛮,至唐朝初期,他们的首领向唐朝贡,才再次正式归入中央王朝统治。据《旧唐书》、《新唐书》等书记载,唐代“东谢蛮,其地在黔州(治所在今四川彭水县)之西数百里,南接守官僚,西连夷子,北至蛮,其酋长谢元深世为酋长”。唐贞观三年(629年)闰十二月丁未,东谢蛮首领谢元深向唐朝贡。唐以其地置应州(今贵州东北的思南、德江一带),以谢元深为刺史,隶属黔州都督府。同一时期,南谢蛮首领谢强也向唐朝贡。唐以谢强为南寿州刺史,隶黔州都督府,次年改任庄州(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南青岩附近)。西谢蛮在琰州(治所在今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南),首领叫谢汕,贞观中被任为功州(治所在今贵州修文县东北)刺史。又,唐武德三年(620年),授谢龙羽(牂牁蛮)为牂治州(治所在今贵州瓮安县东北草塘)刺史、夜郎郡(治所在夜郎县,即今贵州正安县西北)公;龙朔三年(663年),矩州(治所在今贵州省贵阳市)刺史谢法成招慰比楼等七千户内附;开元十年(722年),牂牁大首领谢元齐死,诏其孙谢嘉艺袭封,其权后被西赵蛮赵氏夺取。三谢蛮所统辖境域地方千里,约东起今榕江县,北至贵州东北境,北邻剑河,西及八寨,南迄广西北境。贵州谢氏,大多为汉族,部分融入布依、壮等少数民族。

    瑶族谢姓
    瑶族主要居住在广西、湖南等地。族中谢姓的来源,一部分与先秦时迁居谢沐的谢人有关,另则由壮族谢姓融人。广西临桂县宛田乡石灰窑村瑶族《评皇券牒》中有“奉东门大将军、金骑都尉谢思宠”,可知当地瑶族中有谢姓;《武岗州志》卷五三记载,当地瑶族主要居住在13个地方,其中居于上下渣坪团和小麻溪团者皆有谢姓,为著名大族;广东连山县瑶族有盘、赵、李、冯、邓、黄、谢、韦、覃等姓,其中谢姓与韦、覃等姓都是出自壮族,因入赘瑶族而来。此外,近代以来,一些瑶族人由广西南迁越南北部山区,称为山瑶人,越南人则叫做山由人。他们主要来自八个大姓,其中之一便是谢姓。

    壮族谢姓
    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族中的谢姓也主要由当初谢蛮人的后裔融人而来。清咸丰七年(1857年),广西贵县覃塘乡青云村人谢秉彝率众举行了反清暴动,参加者主要是他的壮族同姓人。

    侗族谢姓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交界地区,隋唐时是东谢蛮的活动范围。东谢蛮的绝大部分后来成为汉族,但也有一少部分与西谢蛮部落的人一起发展成为侗族,其中便有以谢为姓的人。他们主要居住于湖南新晃、广西三江、贵州玉屏等地。新晃县侗族有杨、吴、姚、龙、谢五姓,约在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一部分人北迁湖北宜恩县潭区、晓关一带,还先后建造了15座具有本族特色的飞山庙。在新到的地方中,谢姓仍是侗族大姓之一。

    满族谢姓
    明代居于辽东的谢姓汉人,由于清朝兴起,成为满洲贵族的臣民和奴隶,满语中“包衣”或“包衣阿哈”就是指这种人。他们除做家奴外,有时还被编人军队。如果运气好,还能谋到一官半职。如《清朝通志》载:“谢氏,谢承宗,正黄旗包衣人,世居沈阳地方,任骁骑校。”又:“谢氏,西林布,正蓝旗包衣旗鼓人,任护军校。”他们的子孙经过清朝近三百年的发展同化,大多仍为汉族,但也有融人满族的人。

--------------------------------------------------------

谢姓迁徙史

    概述
    当今谢姓人主要出自炎帝和黄帝,其中尤以自称出自炎帝之后者最多。由于炎帝在当年被认为以姜为姓,尊其为祖先的谢姓人也被认为姜姓谢氏,并以此与出自黄帝之后的姬姓谢氏相区别。仅就姜姓谢氏而言,他们血缘先祖可考的历史大约以跟随炎帝参加与黄帝之间的阪泉之战为最早,其后因炎帝的失败而被迫南迁安邑,殷商时期再次南迁,居谢水,到达今天的洛阳西部一带。西周建国后经营成周,他们被迫再次南迁,与黄帝之裔的古谢国人交错杂居。从此,分别来自炎黄二帝的两支谢姓人便融合在一起。
    炎帝部落在黄帝族兴起时已很衰落,以至在阪泉之战时被彻底打败,部落从此分崩离析。其中的一支由河北北部南迂山西安邑县一带(今山西运城市东北安邑镇),并以巫咸之名知名于世。
    故《太平御览》卷七九引《归藏》曰:“昔黄神与炎神争斗涿鹿之野,将战,筮于巫咸,曰:“果哉而有咎”。意思是说“巫咸”是一位著名的巫师,《世本·作篇》说“巫咸作筮”,《路史·后纪三》说神农使巫咸主筮,与《归藏》参校,知巫咸是炎帝部落的人。阪泉战后,炎帝族不胜,巫咸即率余部西迁,在山西西南部的安邑县定居下来,专事采药治病,继承发展炎帝的事业。由于其技艺世代相传,名闻遐迩,其居住的地区也被《山海经》等书称为巫咸国。
    《山海经·海外西经》:“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从这段记载可知,巫咸国民有操蛇而行的习惯,可见是一个与蛇有密切关系的部族。《帝王世纪》明确记载炎帝是一个感神龙而生的人,龙即是蛇,说明巫咸国与炎帝有渊源关系,更可证巫咸国民即炎帝的后裔。
    巫咸国民因职业的不同,又被分作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个流派,其中的巫谢便被认为是最早的一支谢姓人。《山海经·大荒西经》云:“大荒之中……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爰在药。”这段记载意思是说,灵山上出产草药,巫谢等常在此采药。灵山与前述登葆山都在安邑县境内,巫谢与巫咸音同字异,其含义也当与巫咸相同,指以巫术和医术世代相传的一部分人。这是一段对谢姓来源有特殊意义的记载。
    巫咸国对内虽有支派之分,对外则被视为一体,擅长巫医的国民被通称为巫咸。商朝中宗时(约公元前1447—前1330年在位),巫咸国早已被纳入商朝统治之下,其中一个被称做巫咸(又作巫贤)的人曾奉命“祷于山河”(《御览》卷七九。引《外国图》),其后便被誉为“神巫”(《楚辞·离骚》王逸注),说明巫咸国民在商王朝中仍以医术知名。

    南迁谢水
    炎帝的子孙在巫咸国中生息繁衍了数千年,至殷中宗时巫咸国民之一的巫咸与伊尹之子伊陟夹辅中宗,“治王家”,“殷复兴,诸侯归之”。其后商朝迁都于耿(今河南省温县东),巫咸国的一部分人也南迁于谢水流域(今河南省洛阳市西),成为炎帝的谢姓传人。
    谢水在今洛阳市西,《山海经·中山经》: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其西五十里曰瞻诸之山。“瞻诸之山,其阳多金,其阴多文石。谢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洛;少水出其阴,而东流注于毅水。”郭朴注“谢”曰:“音谢。”是谢水又作谢水。而谢水发源地的瞻诸山在洛阳市新安县东南部的磁涧乡岭东村南,属秦岭崤山余脉,俗名黑羊山。从此往南人宜阳县界,有一因山得名的黑羊山村,便是谢水流经的地方。谢水今称马沟水,由瞻诸山发源,东南流经新安县磁涧乡的岭东、前洼二村,人宜阳县寻村乡的黑羊山村,经刘沟、小郭坪等村,在小郭坪东南约一公里处注入龙潭沟水,然后流进洛河。谢水从发源处到人龙潭沟,全长不足十公里。经过数千年的风雨侵袭,它在一年中很少有水,河床的最浅处也与平地一般无异。但谁又能想到,当年的谢姓先祖们,从安邑迁到这里,正是靠这条水生息繁衍的。
    《水经·洛水注》说,洛水支流之一的惠水发源于魔山的交角水合白石山南,东南流。与源于娄涿山的瞻水汇合后,继续流向东南,再与谢水汇合,最后注入洛水。惠水今称龙潭沟水,瞻水今称南赵洼水;白石山今名依旧,娄涿山俗名镂脚山,又名磨盘山,都在瞻诸山西;魔山仍因旧名,在瞻诸山东。由此可知谢水在南北朝时就已是先人惠水,然后再人洛水,形成今天所见的地理面貌。 谢水的得名大约与巫咸人亦即谢人迁居这里有关。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既称巫咸国分为巫谢等十大支派,又说瞻诸之山有谢水,以此与其他先秦史书参校,可知巫咸国民在殷中宗时确有一支因巫咸“治王家”的缘故南迁,并最终定居在谢水一带。这支南迁的巫咸人属巫咸国中何种支派不得而知,但从他们南迁后定居的地方被称为“谢”推断,他们显然是巫谢人,或者是因“巫咸”与“谢”同音而转的别称。他们到谢水流域后,应与当地人一样从事农业生活,而不再以医巫为专职。因此若十年后,他们也不再被称做巫咸或巫谢。
    这样,他们便彻底地从巫咸国中分化出来,成为中原地区华夏族的一员。
    巫谢人定居谢水流域后,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原地区一支不容忽视的势力至西周建国以后,为了在洛阳一带安插亲信势力,他们被作为西周的异姓臣民从谢水一带迁出,沿秦岭东部的熊耳山和外方山南下,到达南阳附近的泚水、谢水流域,并最终在那里定居下来。
    谢人这次南迁的原因是西周王室经营洛邑。原来,周部族兴起于关中的渭水流域,灭商建国后仍都关中,未能适应新的形势,因而引起了在东方的武庚、管叔、蔡叔、霍叔和徐、奄、薄姑等国的叛乱。周公亲自率师东征,苦战三年才平定叛乱。为了加强对东方的控制,成王、周公除大封诸侯于天下外,又在洛水支流岸修建洛邑(今洛阳白马寺东三里),把商朝遗民迁到那里,严密加以监督又在西岸修建王城今洛阳王城公园),以八师军队驻守,作为朝会东方诸侯的东都。据史书记载,洛邑与王城相距30里。由此往东至圃田(今郑州市东),西至周都镐京(今西安市),千里之内,都是王畿之地。伊洛地区一下子成了周朝的东方重镇。
    谢人居住的谢水流域,由于西周王朝经营东方的缘故,也变得十分重要起来。后来被当做周朝东都的王城,面积约四十平方里,由此向西南不远,便是谢人活动的谢水流域。据《尚书》、《逸周书》、《帝王世纪》等书记载,王城建成后,成王亲自驾临,视察新建的宗庙、宫殿和朝市,观看新城规模,并从关中调来八师(每师2500人)驻防,一度把王城作为国都。此后,西周王公贵族也不断迁居于此,周王每到东方巡视,都要在此召见诸侯、处理政务、决定国家大事。而谢人活 动的谢水流域,地处西周王畿之内,剑匕近东西交通咽喉的函谷关口,东北毗邻王城城池。作为王城附近的一大隐患,西周统治者不能不留意这一事实。出于加强东都防卫的考虑,强迫他们迁出这一地区,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先秦至晋代谢姓的迁徙:
    周宣王在位的时候(公元前827一公元前782年),曾把舅父申伯分封于谢,让他在这里建立一个诸侯国。从此,谢人成了中国的臣民。申伯之名最早见于《诗·大雅·嵩高》,生平、来源已大多不可考知。《史记·齐世家》说,虞夏之际,曾封当年辅佐大禹治水有功的四岳的后人于申,据此可以推断申伯的祖先可能与四岳有关。四岳在尧舜时是四方部落的首领之一,他在《元和姓纂》卷三申姓部里排名在炎帝之下,又说他出于炎帝的姜姓部落,那么也就是炎帝的后人。《元和姓纂》还说“炎帝四岳之后封于申,号申伯,周宣王元舅也”,其所指也是上述所说的申伯。由此可以认为,申伯也是炎帝的后裔,与谢邑所居谢民中的一部分人是同一个先祖。
    申伯因有宣王元舅的身份,封谢时受到了特别的优待。宣王不仅亲自为他选定封地,派召公等人为他准备好就封后所需要的一切,而且还赏赐给他车马、硅璧、朝板等象征身份地位的器物,亲自到五六十里外的郧(今陕西省眉县东)为他设宴饯行。申伯因有这样的荣耀,就勇武番番地到谢邑就任。至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的时候,又率“南国之师”随宣王北伐姜氏之戎。
    申伯及其子孙受封谢邑后,即成为周朝南方的一个重要诸侯国,级别也从伯爵国上升为侯爵国。其后又嫁女与宣王子幽王,生太子宜臼。幽王宠幸褒姒,废宜臼而立褒姒子伯服,宜臼只好逃到申国求援。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侯联合缯国及犬戎攻周,杀幽王,虏褒姒,立宜臼,迁周都于洛邑,开创了东周政局,而宜臼也被称为周平王。这是申国最强盛的时期。后来楚国在南方兴起,申国中衰。至公元前 688年前后,申国最后被楚国灭亡。
    由于申国建立在谢人活动的谢邑之地,受谢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以至在亡国之后,申伯后裔中的不少人改姓谢,成为又一批谢姓人。故《元和姓纂》称:“申伯以周宣王舅受封于谢,……后失爵,以国为姓焉。”《姓氏急就章》也说:“谢氏,南阳棘阳县有谢城。周申侯于此作邑,后为氏。”《万姓统谱》:谢,“炎帝之胤。周宣王之舅姜申伯封于谢,以邑为氏”。今天谢姓人大都尊申伯为始祖,其原因就在这里。
    申伯封谢后,曾有一批不愿做附庸的谢人离谢邑而去,迂往东方或南方。至春秋初年,留居的谢人又遭楚国的奴役,先后迂往湖南,四川,浙江等地,遂把种子撒向全国在申伯受封前后由谢邑外迁的人中,有一些人东迁到今淮河与泖水相交的东南部一带。后人因他们迁居于此,也把这里称做谢城或谢邑。1979年3月,河南信阳市吴家店乡坟扒村刘忠富院内,出土一批西周末期的青铜器,其中就有当年谢人铸造和使用的器皿。一支铜削上还铸有文字,铭文是“佳系仲榭子用”。铭文中的“榭”字即谢字,说明谢人确实在这一带活动过。《清一统志·汝宁府》记载,罗山县西北30里有谢城,在淮河之南,泖河东北。清代的罗山县今名依旧,谢城当在该县尤店乡西围孜与罗围子两村之间。这里西距信阳市坟扒村不远,显然是当年谢人迁到这里后的一个活动中心。
    留在申国的谢人在东周初年又有一次迁徙记录,不过这次是属于追随申国贵族而来。如史书所载,申侯在西周末年联合其他国家灭亡西周,拥周平王建立东周,还把周朝国都迁到离自己较近的洛邑。为了加强对周平王的控制,又派军队屯驻在洛邑东郊。这时是申国最强盛的时候。与此同时,又在南方发展势力,攻占淮水上游诸小国土地,派亲近人等到那里建邦立国。于是在申国本土之外,又有了新的谢邑、谢城、申国。乾隆《信阳县志》:“信阳、罗山皆申伯国也。”民国续修《信阳县志》:“谢城在县西北六十里淮河北、泗河西北。《方舆胜览》云:申伯所封之地。即今平昌关北之古城。”古城旁又有楚王城、太子城,相传都是当年申国人和谢人迁徙之地,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多次在信阳北60里的长台关一带的古城址中发现西周和春秋时期的铜器及其他文物,证明当时确有申国移民居住。而信阳在北周以后称申州,颜师古等人都认为“古者申与信同”,可知二者有渊源关系。
    申国谢邑在被楚国灭亡后,除有一部分人留居当地外,大多被作为战俘迁到淮河上、中游。他们中属于申伯之后者多改姓谢以纪念故国,而谢人则仍以谢为姓。又过了百余年,楚国与吴国在淮河流域争霸,楚灵王担心他们对自己不利,便把他们与许、胡、沈、道、房等国遗民一起,迁到今湖北武当山东南的荆山。从此,这部分人便流落到南方各地。
    楚灭申谢后,被迫南迁的谢人有一些摆脱楚人的控制,继续南迁到潇水流域,并在那里定居下来。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到汉代时,已经成为一大势力,引起了朝廷的重视,此后便在这里设谢沐县。《水经·湘水注》说,湘水支流之一的观水出谢沐县,西北经观阳县西。汉代的谢沐县即今湖南江永县,谢沐则在该县西南25里处。
    南迁荆山的谢人中,约在战国时期,还有一支西迁至四川涪陵,以后便成为那里的豪门大姓。至于秦汉以后生活在南方各地的谢姓人,则大多与迁居荆山的谢姓人有关。而在北方各地的谢姓人,则多与留居谢邑的谢姓人有关。
    谢姓先民,除部分人留居祖根地外,早在西周后期及春秋战国时期便开始向外迁徒,其中有不堪忍受统治者的压迫而自动迁出的,也有被大国强迫外迁的;近者移居于今河南省境内的一些地方,远者迁往东、南、西三方较远的地方。在河南省境内,主要是向东南方向迁居今信阳地区及向东北方向迁居今太康县。信阳、罗山以及汝南,都是谢姓先民聚居之地。太康谢氏,也是在秦汉以前迁入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谢姓在申国故地得姓,后来随着申国被楚国灭亡,便开始了被动或主动的迁徙过程。其中大部分人被迁到淮河流域的上、中游地区,其后因楚国与吴国在这里争霸,—楚灵王又把他们中的一部分迁到今湖北武当山东南的荆山,亦即楚国的国都附近。此后,这部分人便以此为中心开始了在南方各地的迁徙。如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战国时期南迁到潇水流域,并在那里定居下来。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到汉代时,已经成为一大势力,引起了朝廷的重视,不久便在这里设立了谢沐县(今属湖南省江永)。又如另一支谢姓人在战国末年西迁到重庆涪陵,后来还发展成为当地的豪门大姓。至于秦汉以后生活在南方各地的谢姓人,除一些与前述被迁往越国的谢姓人有关外,又与迁居荆山的谢姓人有关。而在北方各地的谢姓人,则多与留居谢邑的谢姓人有关。至两晋十六国时,以陈郡阳夏谢氏为代表的谢姓人从北方渡江南下,显贵于东晋南朝,侨居于江浙三吴,原分为南北的谢姓人因而获得了新的交流。隋唐以后,全国一统,谢姓无论南北,合而为一,顽强发展,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中的一个著名姓族。
    春秋后期,鲁国有成大夫谢息,说明在此以前已有谢氏迁入今山东省。据《左传》记载,鲁昭公十三年(前529年),楚灵王为防止灭国遗民被吴国勾引起来叛乱,强迫迁徙申国及许、胡、沈等国遗民于荆山 (在今湖北南漳县境),其中便有以邑为氏的谢姓人。与此同时,还有一支谢氏迁至今湖南江永县西南25里处,因这里是谢氏聚居点,西汉在此置谢沐县,一直延续至隋代。大约在战国时期,河南谢氏有一支溯长江三峡西上,迁至四川涪陵。东晋人常璩所撰《华阳国志·巴志》“涪陵郡”载:“延熙十三年,大姓徐巨反,车骑将军邓芝讨平之”,“乃移其豪、徐、蔺、谢、范五千家于蜀,为猎射官……遂世掌部曲,为大姓。晋初移弩士于冯翊莲勺(今陕西渭南东北来化镇),其人性直,虽徙他所,风俗不变”。于此可知,涪陵谢氏有一支于汉代西迁至蜀郡;至晋初,蜀郡谢氏又有一支北迁至陕西渭南。《华阳国志·南中志》载“永昌郡”大姓有陈、赵、谢、杨;《校补图注》称这四姓皆中原旧姓。永昌郡系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置,治所在不韦县(今云南省保山县东北金鸡村),说明涪陵谢氏有一支于东汉时向西南迁移至今云南省。该志还在“牂牁郡”下载:“大姓龙、傅、尹、董氏与功曹谢暹保郡,闻世祖在河北,乃远使使由番禺江出,奉贡汉朝。世祖嘉之,号为义郎。”引文中的“胖柯郡”,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治所在故且兰县(今贵州省凯里县西北);“功曹”为官名,系郡守下功曹史的简称,相当于郡守的总务长,除掌人事外,并得参与一郡的政务;“世祖”指东汉光武帝刘秀;“番禺”即今广东广州。史书称谢暹是胖柯人,说明西汉时已有谢氏迁徙到今贵州省,这支谢氏当系涪陵谢氏南迁的一支,他们居住在贵州及广西的一些地方,与散居在今贵州境内的濮人、越人、僚人杂居通婚,成为部落酋长,后形成东谢蛮、南谢蛮和西谢蛮。
    汉代至晋代,谢氏除在上述地区发展繁衍外,还分布于今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等省的一些地方。这些地方的谢氏,有的直接从祖根地迁入,有的则是间接而来,他们植根于江南,不断发展壮大。
    此外,东汉时有谢姓改为射姓者。东汉末,大鸿胪谢服,奉旨出征。天子以为将军出征姓谢名服不祥,将其改姓射名咸。从此谢服及其子登、援便不再姓谢而姓射了。
    历史上谢姓的迁徙和分布,大多受政治环境的影响,有被动迁移和积极迁徙等多种形式。比较积极的因素有:族中有人在朝中做官,为了仕宦的方便,举家向做官的地方迁徙,进而留居在那里;或者因功高受封而迁居受封之地。另外,读书人四处求学和商人们的各地贸易,也有定居他乡的可能。另一方面,比较被动的因素有:国家灭亡、民族矛盾加剧、战乱、灾荒等等,都会引起大规模的迁徙。当然,由于一些政治上的原因,如因在官场上失利避免受迫害,因仕宦失误而家族受累发配远方,因与邻里结仇而迁徙相避等,也是谢姓人小规模迁徙的主要原因。至于因家族势力发展太快,人口太多,不得不分庄另居,或者为改变生活环境而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迁徙,在历史上也是时有发生的。
    如果回头考察一下我国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一些重大的历史、政治事件,都是引起谢姓大规模迁徙的直接原因。如自春秋战国以来,大小规模的战争总不间断,这些战争又往往同旱涝灾荒相交织,其结果无疑会引起谢姓人的迁徙和避难。另外,春秋战国时期,秦汉之际,两汉之际,东汉末年的诸侯混战和三国时的战争,两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南北朝的分裂和战乱,隋朝统一后的大征发、大迁徙和隋唐之际的战乱,唐末及五代十国的纷争,北宋末年的战乱及宋朝廷的大规模南迁,宋与辽夏金等政权的对峙,元末明末大战乱,明清大移民,等等,都导致和形成了大规模的民众迁徙。特别是在民族矛盾激化、汉族政权被其他少数民族政权所灭亡、取代时,移民的浪潮更加汹涌澎湃,几乎可以波及到举国上下所有的地区。因此,在上述大的历史背景下,谢姓人出于主动或被动,内因或外因,直接原因或间接原因,便有了难以数计的迁移运动,从而造成了更为广泛的分布。
    具体到谢姓人在历史上的一些重要迁徙活动,我们根据史传和家谱,还是可以得知一些的。如陈郡阳夏谢氏的第二代人谢衡,虽然祖居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但在西晋末年因避乱迁居会稽始宁(今浙江省上虞南),至他儿子谢鲲时又一度迁居豫章(今江西省南昌)。谢鲲弟谢裒,则因出任吴国内史而居于吴 (今江苏省苏州)。谢裒子谢奕,则又在担任会稽剡县(今浙江省嵊县)令时迁居剡县。此后,这支谢姓人便分布在这一地区,并在上虞(今属浙江省)和始宁形成两大居住中心,一直绵延至今。宋朝时,谢衡三十二世孙谢波迁居会稽漫池,三十三世孙谢某居水沟营,三十七世孙谢善观居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此前,在唐僖宗时,谢衡的后人中还有一支迁居江西鄂都,数传至谢新,元朝时任梅州 (今属广东省)令,徙家于此,被后人尊为梅州派开基祖。此外,由于这支谢姓人进一步分衍的缘故,各个时期的重要人物还被尊为这些新支派的祖先。如由于谢衡始迁会稽,便被尊为东山会稽派始祖;谢衡五世孙谢肇被尊为稽金公支派始祖;四十世孙谢枋得被尊为叠山派始祖,等等。又如会稽山阴谢夷吾的后代在唐代时有人迁居福建长乐,以及嵊县、上虞等地,至今仍有不少人生活在这些地区。

    唐宋时期谢姓的迁徙
    唐代至宋代,由于朝廷调遣、征战、兵燹(xia)等原因,中原地区几次向南方,尤其是向闽越地区大移民,居住在谢姓祖根地河南的谢氏,每次都有族人加入移民行列。
    唐朝初期,福建南部及广东东部畲族酋长蓝奉高、雷万兴等集结人马,劫掠城乡,为害百姓。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朝廷派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陈政任岭南行军总管,率兵3600名,战将123员,入闽平乱;后又派陈政的两个哥哥率领一批军校前往增援,陈政之母魏氏带着陈政之子陈元光随军前往。陈政的两个哥哥及陈政先后病亡,21岁的陈元光于仪凤二年 (677年)代父领兵,经过九年征战,平定了局势,进行了一番建设,使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随陈氏父子戍闽的中原将士,共 64姓约7000多人,几乎全部在福建漳州安家落户。当时迁闽的家属有400余户四十姓,其中即有谢姓女眷和男眷。
    唐朝末年,寿州人王绪在黄巢起义的影响下聚众起义,攻克固始。固始人王审潮(即王潮)、王审邦、王审知三兄弟参加义军,885年至漳州,杀王绪,次年攻取泉州,降唐,后据有泉、汀五州之地,王潮任威武军节度使。898年王潮死,其弟王审知继任,尽有今福建之地,909年被后梁封为闽王。在河南固始随同王潮、王审知入闽的有27姓,约5000人,其中即有谢姓军校。这一批中原人全都在福建定居,为开发和建设福建做出了积极贡献。
    据福建谢氏谱牒资料记载,随王氏兄弟入闽的谢氏有谢彦时(正一)、谢淇、谢浩、谢康、谢文乐等人,后分衍为几支。柘荣溪坪《谢氏族谱》云:“后梁乾化间,我祖彦时公,从王审知入闽,为左朝仪大夫,掌建州武夷冲佑观事,及致仕,偕弟正二公卜居是乡。”福安晓阳《谢氏族谱》云:“始祖淇公,自(后)梁太祖朝随王审知入闽,始迁古田,旋迁晓阳之地创立基业。”古田石床《谢氏族谱》称:“浩公,兵马使,随王审知入阿,子雍,弃官居石床。”连江龙山谢氏谱称:“康,唐光州刺史,随王审知入闽,传至南宋,基,避地龙山开基。”宁化、连城、松溪三个村的《谢氏族谱》均载:“始祖文乐公,字季远,左学士登云幼子也,世居河南光州固始县,唐僖宗时,公兄弟自大梁徙居杭州,再投金陵威武节度使。王审知闻公博学多才,奏辟为判官,挈家相随入闽。审知屡用公策,削平黄巢。及审知为闽王,公为王府长史,寓居邵武禾坪鹳树下,后徙居黄连镇。其子望,字汝标,孙彦斌,相继为黄连镇将。”这一支谢氏,分布于闽西,后分衍到江西、广东。
    福建谢氏谱牒资料还显示,唐代谢氏除了随陈氏父子、王氏兄弟入闽者外,还有因任官、避乱等而迁往福建的。入闽时间最早者是谢成。古田石床《谢族家谱》云:“成公仕唐,为国匡霸侯,于武德二年(619年)为唐平南守,居三山福城,不慕北土,竟为南枝。”第二位是阳夏谢氏谢灵运的后裔谢善宰。建宁客坊水尾村《谢氏族谱》云:“灵云生凤,凤生超宗,超宗八传到令淮,唐代时官居散骑常侍,出任韶州长史,后改任虔州节度使。唐圣历戊戌(698年)为避李奇乱而致仕,携子德额及家眷120余人从江西雩州县(今兴国)择迁广昌张川际开基。令淮四传至善宰,唐金旌光禄大夫,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再避乱携家众入闽,定居绥西(今建宁)西里元彭田社,又曰龙津坊开基。”谢善宰的后裔,主要分布于闽西建宁、宁化,其后又有分迁于江西广昌、广东梅县、浙江等地者,是闽西一大派系。第三位是霞浦麦山始祖谢文仕。谱载:“文仕公号闽峰,原河南光州固始县人,仕唐,大中宣宗朝甲戌八年(854年)特授光禄大夫,受兵部尚书职,至大中己卯十三年(859年)辞职归田,由淮入闽,驻福州,后寻至福宁麦山下埔樟澳开基。”谢文仕的后裔,主要分布在闽东霞浦、宁德等地,是闽东一大派系。第四位是谢十八。惠安东园《谢氏族谱》云:“谢十八,名讳失传,据称,于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年)因避黄巢乱而入闽,兄弟四人,一居福州闽县,一居晋江,二居惠安,一居永春坂头。”第五位是谢滔。南安东门《谢氏族谱》云:“谢滔字国珍,唐僖宗文德六年(888年)进士,福建御史大夫,避黄巢乱于闽之泉州、晋江。”谢滔的后裔,主要分布在闽南地区。第六位是东汉山阴人谢夷吾的33世孙谢肇(字景初),他“唐末任福州太守,因征蛮有功,任韵州刺史,闽粤卒叛,复提兵剿平,诏授金紫光禄大夫、一等检校、户部尚书,子孙遂居福建,其曾孙谢贞吉迁福建邵武乌州”。
    五代时入闽的谢氏有两支:一支始祖是东晋宰相谢安的后裔。谢安世孙谢致中,唐僖宗时任左散骑大夫,生九子,其“季子英,后梁时仕古闽参军、节度使”,留居福建。谢英的后裔,分布于仙游、莆田、永泰等地。一支始祖是谢荫隆,他“于后晋开运甲辰(944年)自豫章临川迁建昌军城,续以荒年,移居邵武水东坑”。谢荫隆的后裔,分布于闽北的邵武、将乐、沙县、明溪、永安一带。
    两宋时期,中原居民有一次大规模的南迁,时间在“靖康之变”前后,流向是长江以南,主要是江浙地区,络绎于南行道上的移民队伍中,也有不少谢姓人。
    北宋靖康元年冬(1126年),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省开封),次年四月俘获宋徽宗、宋钦宗和宗室、后妃等数千人,抢掠大批珍宝北去,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1127年5月,康王赵构称帝,是为宋高宗,南宋开始。同年10月,南宋政府自商丘南迁扬州,又逃到镇江,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定都。这一时期,中原人为逃避战乱,多次大规模南迁,主要是到江浙一带,也有逃到江南其他地区的。在这批大迁移中,有不少是中原地区的谢姓人,其中有史书记载的是谢克家。谢克家是蔡州上蔡(今属河南省)人,绍圣四年(1097年)进士,随宋室渡江后,寓居浙江杭州,高宗时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
    宋代,谢氏还有继续迁入福建者。据谢氏《报德堂谱》称:“(谢)澄源,原名四十五郎,自光州固始迁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溪,子十一郎,宋建隆二年(961年)迁连城曲溪口,复迁上杭州谢峰溪。”这一支谢氏,分布于龙岩、连城、上杭、漳州、泉州及粤东等地。宋孝宗淳熙年间,谢均兰由固始迁永定山前。宋理宗时礼部尚书谢宗贺之子谢琚,知邵武府事,遂在福建定居。宋理宗时殿中侍御史谢星,字林寿,因不顺从权贵被贬玉融州(今福清),致仕后隐居于平潭君山岚下村,其后裔称“东岚谢”,分迁于漳州、泉州、长乐、闽侯、福清等地。还有谢受甫,字玉贤,宋末由江西洪都迁顺昌水南。
    谢氏经过多次迁徙、繁衍,至宋代,已遍布南方各省,今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湖南、湖北、四川等省、市、区都有许多谢氏聚居点。谢氏在南迁的同时,由于官职调迁、游学、经商等原因,也有徙居北方各省的,至元代,已分布于黄河流域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等省区,河北省及东北的一些地区也都有谢氏的聚居点。
    唐代时,谢夷吾和谢缵的后代主要在东南沿海一带生息繁衍,有些也生活在中原各地,从而在分布上与以前相比更为广泛。另据唐《贞观八年条举世族事件》、《新集天下姓望世族谱》、《元和姓纂》、《太平寰宇记》等书记载,这一时期的谢姓主要有会稽和陈留两大望族,各以谢夷吾和谢缵为祖先,说明上述两支谢姓人在汉魏南北朝以后仍在顽强发展。不过,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时间里,有99姓、237望、369人出任宰相,但没有一人出自谢姓,说明谢姓人在这一时期的地位与此前两个时期相比已有较大程度的下降。
    与唐代或隋唐五代时期的谢姓有所不同,宋代或宋辽金西夏时期的谢姓获得了空前发展,特别是在南宋时期更是如此。当时谢姓的知名人物,仅见于正史的就有谢文节、谢元壤、谢方叔、谢谔、谢麟、谢德权、谢皋、谢绛、谢淳、谢良佐、谢泌、谢涛、谢深甫、谢枋得、谢崇平、谢景温、谢贝见、谢炎等数人,见于其他记载的又有谢茂希、谢伯景、谢履、谢伯宜、谢词、谢允昌、谢季成、谢皓、谢文龙、谢湜、谢升、谢黻、谢佃、谢安时、谢潜、谢举廉、谢逸、谢薖、谢如意、谢洪、谢发、谢勋、谢孚、谢英、谢孝义、谢师稷、谢汝明、谢公旦、谢梦生、谢子强、谢斑、谢升贤、谢应瑞、谢堂、谢昌元、谢徽明、谢翱等人,与唐代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他们在血缘上大多是或自称是谢夷吾、谢缵的后代,在籍贯上除传统的会稽、陈留两郡及所属各县外,又有福州、富阳、龙溪、资州、歙、嘉兴、晋江、光泽、惠安、寿春、金堂、许州、政和、新喻、临川、开封、资阳、颍昌、丰州、长溪、仙游、遂宁、弋阳、天台、泉州、永嘉、当阳、祁门、建宁、瓯宁、邵武、武宣、长汀、永康、咸州、浏阳、建安、宁乡、临海、崇仁等地,若以当代行政区划分则是浙江、河南、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安徽、湖北、江苏等省,其中又以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四省最多,反映了它在祖居地和新住地共同发展且以东南各省为中心的基本规律。
    总的来看唐宋时期的谢姓,其基本特点正如以上所述。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发掘其中的特殊性,便会发现其最为知名的人物应是唐代的谢偃、谢肇,宋代的谢涛、谢良佐、谢逸、谢翱、谢枋得、谢深甫,以及宋理宗谢皇后等人。诸人所在的谢姓家族,如卫州谢氏、江西兴国谢氏、浙江富阳谢氏、寿春上蔡谢氏、临川谢氏、长溪谢氏、信州弋阳谢氏、台州临海谢氏等无疑也都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家族。当然,由于在宋代以后私家修谱之风盛行,许多谢姓人也像其他姓氏的人一样编修了自己的家谱,并在其中记录了自己家族发展演变的历史,使我们能够得以从另一个方面对其有了更多的认识。这些记录在家谱中的谢姓家族当然也不乏影响重大者,其中如先后居住在仙游、莆田、潮州一带的宋会稽知府谢斯立、潮州总管谢升一等人所在的家族便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个。

    元朝时期谢姓的迁徙
    宋代以后,元代时期,谢姓的发展再度陷于沉寂。在此之前的金朝中,曾有谢库德、谢夷保和谢里忽三人名载史籍,但他们大抵有另外的血统来源,或者直接是少数民族姓名的汉字译音,与其他朝代中的大多数谢姓名人并无相同之处。这种情况大约开启了这一时期谢姓的新的先河,所以到元代以后的谢姓名人,见于史书记载的也只有谢让、谢端、谢一鲁、谢伸温和谢睦欢等人,即使加上见于其他书中的谢景章、谢俊民、谢晖等著名人物,其总体数量也依然难以与此前的宋代相比,在某种程度上倒与唐代有相似之处,说明谢姓在发展中于这一时期曾呈现了波浪式的规律,其巅峰是在宋代,而唐代和元代都是其低潮时期。
    另外,从历史上一些谢姓名人的籍贯上,也可以看出他们的一些分布特点。如东周时期的谢息是鲁国人,生活在今山东曲阜一带;西汉时的谢殷封章乡侯,居住地在今湖北荆门西;后汉时的谢甄是汝南召陵人,其地在今河南郾城东;谢弼是东郡武阳人,其地即今山东莘县;谢该是南阳章陵人,居住地在今湖北枣阳南;谢夷吾是会稽山阴人,其地即今浙江绍兴;两晋南北朝时的谢衡、谢安、谢万、谢灵运等都是陈郡阳夏人,其地即今河南太康;唐朝的谢偃是卫州卫人,其地即今河南浚县;五代时的谢瞳、谢文节都是今福建福州人;宋代的谢涛、谢绛是富阳人,其地今属浙江;谢履是福建惠安人,谢季成是福建晋江人,谢良佐是河南上蔡人,谢逸是江西临川人,谢勋是福建建安人,谢谔是临江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南)人,谢方叔是威州(今四川省理县)人,谢折贤是福建仙游人,谢翱是福建蒲城人,谢枋得是江西弋阳人,谢深甫是台州临海(今属浙江省)人;元朝谢让是颍昌(今河南省许昌)人,谢应芳是江苏武进人;明朝谢徽是长州(今江苏省苏州)人,谢肃是浙江上虞人,谢琏是福建龙溪人,谢绶是山东乐安人,谢铎是安徽太平人,谢迁是浙江余姚人,谢榛是山东临清人,谢有儒是湖北蒲圻人,谢杰是福建长乐人;清朝的谢济世是广西全州人,谢清高是广东嘉应(今梅州)人,谢升是山东德州人,谢墉是浙江嘉善人,谢朝恩是四川华阳人,谢家福是江苏吴县人,谢宝胜是安徽寿州人,谢启昆是江西南康人,谢家乐是浙江钱塘人。由上述可见,在东周至清朝期间,谢姓人的分布呈越来越广泛的趋势,而且相继到达今天的河南、湖北、山东、浙江、江苏、江西、广东、福建、四川、陕西、河北等地,说明这些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一带,是谢姓人的分布中心。当代谢姓分布特点表现出南方多。北方少的特点。

    迁居台湾香港和澳门
    在台湾,谢姓是位居第13位的大姓。谢姓人的迁居台湾,谢氏自大陆徙居台湾,最早者在明朝后期,距今已有370多年的历史。
    明熹宗天启年间(1621—1627),福建南安人郑芝龙与颜思齐设寨于笨港(今北港),郑芝龙曾多次招徙福建漳州和泉州沿海的汉人,渡海到台湾垦荒。漳、泉二州有不少谢姓人加入拓垦行列,成为最早入台的谢氏移民。郑芝龙之子郑成功,被南明永历帝封为廷平郡王,率领将士数万人入台,经过八个月的战斗,于清康熙元年国怀抱。郑成功的部下有个谢贤,任工官,还有个谢岩,任州官,他们二人于1664年前后到达台湾,是有名可查考入台最早的谢姓人。郑成功在收复台湾五个月后病死,其子郑经嗣位,据守台湾,至清康熙十九年 (1680年)。郑氏父子主台期间,闽、粤人大批徙居台湾,其中有谢某徙居今台南市,死后葬在新丰区埤仔头。还有一位谢姓人,来台后辗转定居于现在的桃园市。
    清朝政府领有台湾后,谢氏入台者络”绎不绝。有文献记载的谢氏入台及在台的活动即有将近20起。例如: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有一谢姓人与黄、冯、邱诸姓,合筑茅港尾保五社课碑。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朱一贵领导台湾农民起义时,有广东籍移民谢必凤及其家族,协助清朝官兵平乱。
    康熙年间,有一位谢姓移民,到达大若P榔西堡的学甲庄开垦。
    康熙末年,有谢、蔡、杜、陈四姓人,合垦今苗栗县后龙镇。
    乾隆元年(1736年),泉州人谢榜,进入现在台北县林口乡嘉宝树的宝斗厝 坑开垦。
    乾隆十六年(1751年),谢俊元捐建麻豆镇北极殿的齐房。 乾隆二十年(1755年),谢启湖与洪、邱、杜、余等姓人,修建水堀头桥。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谢尚赐与乡人邓、赖、曾、邱等姓,设置里港天后宫的义渡。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有谢朝及谢夸、谢标、谢建、谢群、谢钦先后携眷渡台,居住在彰化县二林堡路上厝乡,以务农为生。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谢明显居住于麻豆保虞朝庄,与庄民同立武庙香灯禁碑。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谢章和与其他姓的人,呈请官府严禁棍徒诬控。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谢荃观将其父所遗水田一丘(在大加腊中心庄),出典于邱鲁士。
    乾隆年间,谢秀川由桃园入垦大瓛岭;泉州人谢友远,与陈振声到达台北县石碇乡的鹿窟村路开垦。
    嘉庆十三年(1808年),谢翏与杨启元等人,合建东螺西堡的北斗街。
    嘉庆末年,谢品八垦水底村中三股。
    明、清时期移居台湾的谢姓人,基本上全来自福建的漳州、泉州及广东的沿海地区,有相当一部分人自称是叠山公(即南宋末爱国诗人谢枋得)的后裔。近现代,谢氏入台人数更多。此外,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期,台湾土著曾被迫使用日本的姓“平尾”,1945年台湾光复后,这些人奉命重新改姓谢。
    370多年来,谢氏在台湾已扎下深厚的根基,并且不断发展壮大,至今已是全台湾的第十三大姓,人多而势众,台北、台中、台南、基隆、新竹、高雄、花莲、澎湖、南段等市、县还建立有谢氏宗亲会。
    至于在香港和澳门,也有不少谢姓人居住。他们大多是历史亡的广东谢姓移民,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客家人。当然,在近年以来,也有不少其他地区的谢姓人陆续迁到这里居住,进一步扩大了谢姓人在这里的队伍。另外,他们也像生活在台湾的谢姓人一样,活跃在当地的政治、经济、文教等领域,并且为了加强同姓宗亲之间的联系,还成立有谢氏宗亲会,并与总部设在台湾的世界谢氏宗亲总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移居海外
    目前,生活在海外的谢姓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欧美,大洋洲等地。谢氏徙居海外,除了南宋时的谢升卿改姓名为陈日煚迁往安南(今越南外),最早始于明代。明英宗天顺年间(1457—1464),订州(治所在今福建省长汀)人谢文彬,因取盐下海,飘泊至暹罗国(今泰国),留居该国,官至坤岳(学士)。明神宗万历庚子年(1600年),福建厦门海沧谢氏有人乘船南渡,到吕宋(今菲律宾群岛中的吕宋岛)谋生。清朝至近现代,有更多的谢姓人走出国门,飘洋过海,历尽艰辛,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谋生求发展。多数是从台湾出发,也有直接从大陆迁往海外的,移民的目标主要是东南亚,也有到亚洲其他地区及大洋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及欧洲的。现主要分布在亚洲的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缅甸、印度,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洲的加拿大、美国,拉丁美洲的巴拿马、苏里南,欧洲的法国、英国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等地区。
    侨居海外的谢氏,为当地的繁荣与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涌现出许多杰出人才。泰国有谢易初、谢国民、谢慧如、谢枢泗、谢其昌、谢伯诚等。谢易初,祖籍广东省潮汕澄海县外砂区蓬中乡,于本世纪20年代与其弟谢少飞在泰国建立卜蜂集团,以饲料及养殖业起家,至50年代逐渐成型。目前,卜蜂集团的负责人是谢易初的四儿子谢国民,业务有农业、工业、水产养殖、种子及化工产品、外贸、房地产开发、服务、石油化工、机动车制造、电话及卫星通讯服务等九大系统,拥有的公司超过400家,遍布泰国、中国香港、中国大陆、土耳其、印尼等地。其中,在中国所设立的合资及独资企业超过70家,投入的资金累计超过40亿美元。据有关资料显示:谢国民的财富约 60亿美元,在世界华人“50位超级富豪排行榜”上排名第五位。谢慧如,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官塘镇实湖,14岁赴泰国打工,后创办泰联企业集团有限公司,1995年时拥有财富约10亿美元,1996年83岁病逝。他不仅是泰国屈指可数的富侨,而且是著名的慈善家,他在泰国及故国桑梓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捐献,每年以千万计,曾获泰皇御赐四等皇冠勋章。谢枢泗是著名实业家,曾被泰皇赐封男爵,并获白象勋章。谢其昌为和艾市前市长。谢伯诚是著名的儒家哲学士。
    印度尼西亚有谢桂芳、谢建隆、谢建智、谢建友等。谢桂芳为嘉应州(今广东省梅州市)人,曾任兰芳共和国(今印尼的加里曼丹)第八任大总统。谢建隆,祖籍福建省,出生在西爪哇马札琅卡,青年时期曾以修补车胎为业,做废纸生意。1957年与弟弟建智、建友等开设了阿斯特拉国际有限公司,经营汽水、香茅油及农产品。60年代后期从事汽车买卖,并在印尼装配日本汽车,经过30年的发展,成为印尼最大的汽车装配商。由于其长子谢重生经营不当,曾造成 13亿多美元的损失,但现在谢建隆的财富仍超过10亿美元,走世界华人亿万富豪之一。美国有著名学者谢益谦、旧金山华人权益促进会执行主席谢国器等。澳大利亚有飞艇发明家谢缵泰,祖籍广东开平。苏里南有财政部长谢欣。
    从大陆迁往海外各地的谢姓人,当初在国内的时候有同宗共族的人安排一切,一旦远离宗族,客居他乡,方才体会到亲情的重要。于是,来自各地、本非同宗的谢姓人,基于血浓于水,又是同在异乡为异客的共同感受和同宗族谊的亲切感,自发地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宗亲联谊团体,藉以作为彼此间互相照顾、互相支持、合作团结的手段,共谋宗亲间的福利。
    谢氏宗亲联谊会,目前在世界各地已有四十多个。其中如新加坡南洋谢氏总会,创办于1929年,至今已有63年的历史。在 1989年10月15日,该会在新加坡海京海上大酒楼,举行了纪念总会成立60周年暨互助部成立37周年纪念大会,会后还出版了纪芯特刊。再如泰国谢氏宗亲总会,下辖合艾等宗亲分会,1982年10月派团参加了在香港召开的谢氏宗亲第三届恳亲大会,两年后又承办了第四届恳亲大会。此外又有美国旧金山谢氏宗亲会,加拿大多伦多谢氏宗亲会,美国三藩市谢氏宗亲会,马来西亚谢氏联宗总会,香港谢氏宗亲会以及台湾北县、桃园、新竹、台中、南投、彰化、台南、台东、花莲、基隆等地的宗亲会等。在此基础上,由香港宗亲会和美国三藩宗亲会联合倡议,1977年8月,世界谢氏宗亲总会在美国旧金山宣布成立,随后召开了世界谢氏宗亲总会第一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其后,在1979年 10月、1988年10月和1989年10月,又分别在台北和美国旧金山召开了第二至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在1979年的大会上,确定大会会址设在台剑匕,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聘任谢东闵为名誉会长。在以后的几次会议上,又决定创刊《世界谢氏通讯》、设立海外青少年宗亲回国求学奖助金、聘请各地热心宗族事务者执任总会荣誉职务、组织谢氏源流研究会、统一制定会徽、协助各地成立宗亲分会、编印谢氏历代文献等。总会会址在台北市阳明山谢氏大宗祠,亦即台北市士林区岭头仰德大道一段12巷39号。
    此外,世界性的谢氏宗亲联谊组织还有:世界谢氏恳亲大会、世界昭伦宗亲恳亲大会、全球谢氏宗亲总会,等等。

---------------------------------------------------------

当代谢姓分布

    谢氏分布很广,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基本上都有谢姓人,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72%,按人口多寡排列,为当今中国第二十四大姓。据有关资料显示,广东、江西、四川、湖南四省的谢姓人较多。这四省谢姓人合计,约占全国谢姓人口的45%。谢氏祖根地河南唐河、南阳二县(市),谢氏共有聚族群30个,约3000户,13000人。
    谢氏大多数为汉族,同时还分布于壮、侗、瑶、白、苗、黎、彝、回、满、土、畲、布依、仫佬、仡佬、土家、朝鲜、蒙古等民族及台湾土著中。其中,白、壮、侗、布依族谢氏,系由谢蛮融入形成;瑶族谢氏,有部分系湘南汉族谢姓男子入赘瑶族,所生子女便继承父姓而为谢氏,还有一部分系由壮族谢氏融入形成;畲族谢氏,系原居于广东的瑶人,东迁至福建漳平县谢畲演化而成;仡佬谢氏,系由其他族谢氏久与仡佬族杂居而逐渐融入仡佬族,主要散居于湘西。至清末,多数演变成汉族,有的则成为苗族;满族谢氏,世居辽东,有满洲的汉族谢氏融入满族形成的,也有满族多字姓改为单字谢氏的;土族谢氏,系由谢加氏简化而成。
    谢氏还是客家十大姓之一。“客家”是汉族一个特殊的民系,形成于4世纪初至13世纪末。西晋末永嘉年间,黄河流域接连发生战乱,一部分汉人因避难南徙渡江,至唐末及南宋末,中原汉人又大批过江南下。这些汉人,经多次迁徙,辗转至赣、闽及粤东、粤北等地,被称为“客家”,以别于当地的居民,后遂相沿而成这些汉人的自称。客家人以广东东部的梅州、兴宁、大埔、五华、惠阳等市县最为集中,还有一部分分布在江西、福建、贵州、广西、四川、湖南、台湾、海南岛部分地区和侨居海外南洋一带及欧美一些地区。他们的语言保留了较多的中原古音韵,称为“客家话”。
    到了当代,谢姓人的分布呈现出更加广泛的趋势。目前谢姓在全国的数量已有数百万之多,占全国大姓中的第24位。在分布上,除已遍布于各省以外,在南方各省尤其人口众多。当然,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所致,谢姓在全国各地的分布并不是均衡的,人口也是有多寡之别的。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中的部分省市的谢姓人口资料的抽样调查显示,谢姓的人口分布就有南方较多、北方较少的分布规律。具体说来,在被抽样调查的全部174900人中,谢姓人口有1186人,这一数字,占被调查人口总数的0.678%,在所调查姓氏中位居第 29位。如果再作进一步的考察,就会发现在被调查的24948个北京人中,有185人姓谢,这一数字,占被调查人数的0.742%,位居北京大姓的第25位;同样,在被调查的25092个上海人中,有114人姓谢,占被调查总数的0.454%,位居上海大姓的第49位;在23795个陕西人中,有74人姓谢,占被调查总数的 0.311%,位居陕西大姓第60位;在25029个辽宁人中,有159人姓谢,占被调查总数的0.635%,位居辽宁大姓的第29位;在 25239个四川人中,有271人姓谢,占被调查总数的1.074%,位居四川大姓的第22位;在25646个广东人中,有190人姓谢,占被调查总数的0.741%,位居广东大姓的第33位;在25244个福建人中,有193人姓谢,占被调查总数的0.765%,位居福建大姓的第23位。
    谢姓从古代发展到今天,在国内早已形成以浙江,福建,广东,江西、河南,湖南,四川等省分布最为集中的基本格局:

    (一)河南省
    河南省作为谢姓的发祥地及早期居住地,在谢姓中的重要地位早已为人所知。但该省的早期居民大多外迁或影响在外,留下的大多在接连的战乱中死亡殆尽,因而在当代的河南省谢姓居民中,大多认定是在明代时由山西洪洞等地回迁而来的,并非世世代代都居住在当地。比如,居住在今南阳市宛城区东西谢营一带的谢姓人,便是清代洪洞县移民的后裔。相传明末李自成军几乎把当地居民全部杀光,因此他们才在人清以后有奉命人迁之举。他们最初居住的地方叫做谢营,后在雍正年间一分为二,并因有东西之分而称东西谢营,其中西谢营便是他们的原居地谢营。当地的谢姓人口如今已达数千,尊谢义为始祖,并说他有子十人,除一人疯癫无后外都有后代传世。其中五人的后代现居西谢营,二人的后代居东谢营,一人迁居鲁山县桐河嘴谢营,一人迁谢庵。后来,在西谢营居住者又有人迁唐河谢岗、谢庄、谢冲、双桥等地,居鲁山者迁唐河营苍台谢家庄(旧称老鸹窝谢庄),居谢庵者迁瓦店等地。自民国以来,由此外迁者多有回村祭祖、修谱之举。他们分布在当地及附近的各自然村中,以及新野、唐河、鲁山、方城、湖北枣阳、襄樊等地,是一支有影响的谢姓支派。
    与南阳谢姓不同,居住在今太康一带的谢姓人是在元代由江南回迁而来的。他们尊奉元处士谢成为始祖,而谢成也被认为是魏典农中郎将谢缵的三十四世孙。谢成之后,这支谢姓人又分居于县中的柏岗、谢家堂、潮庄、槐邱寺、谢坡等地。如今人口约有四万之多。其中居谢家堂者是谢成次子谢叔宗的后代,是在谢叔宗孙谢斌、谢志时因避水患而迁居的;居槐丘寺者是谢成第三子谢季宗的后代,是在谢季宗之子谢敏、谢忠时迁居的;谢成长子谢伯宗仍留居柏岗一带。为了记述各支派的发展繁衍过程,该支谢姓人从明朝嘉靖四十四年(1566年)开始编修家谱,后又在清朝康熙十二,年(1674年)、咸丰元年(1851年)两次重修,至 1883和1985年再次续修,成为其一家之史的可靠蓝本。
    今天居住在河南的谢姓人,可知者还有一支是从其他姓氏改姓而来的,居住在河南东部的永城市一带。据有关家谱记载,该支谢姓人最初与崔、张、陈三姓同宗,属于四兄弟,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随父由山西洪洞迁居永城古城村。其父见当地地广人稀,便让四兄弟各姓一姓,各属一村。其最初一、二代尚归葬沙士刘集公共墓地,其后便各营所葬,其中谢氏墓地在张氏村右。至民国时,该支谢姓人还与其他三姓人联合修谱,并述其渊源为“两本洪洞绵世泽,东迁永邑振家声”。在修谱时,其世代已传至二十一世,至今仍在当地发展繁衍。

    (二)浙江省
    浙江省是谢姓的又一个传统祖居之地,其在谢姓发展史上知名最早的家族会稽山阴谢氏便居住在省内的今绍兴市一带,而陈郡谢氏南迁后所形成的“东山谢氏”也以今浙江东部一带为居住中心,可见其具有突出地位。今天,生活在浙江南部一带的谢姓人便自称是陈郡谢氏之后,是由谢裒及其三个儿子谢奕、谢据、谢安的后代发展而成的三大宗支。其在历史上除元朝时期诸人外,又有南宋重臣谢深甫、理宗谢皇后、明朝“状元宰相”谢迁等人知名于世。此外,今绍兴市一带也多有谢姓人居住,其尊奉的祖先或是谢夷吾或是谢衡,亦即两位会稽山阴谢氏或会稽东山谢氏的开基祖,说明当地谢姓人在血统上还较为复杂。除此之外,北宋时任会稽知府的谢斯立曾被一些人认为是台州临海人,其祖籍也在今浙江南部地区。谢斯立的后代传至谢升一(壶山)时又迁居潮州,从而在广东东南部一带发展,而台州临海显然也正是其祖居之地。至今,在当年的上述几支谢姓人居住或知名之地,依然是当地谢姓人居住的最为集中之地之所在。

    (三)福建省
    福建省的谢姓来源较为复杂,其中一些自称是当年由陈郡谢氏进一步分衍而来的会稽东山谢氏之后,另一些则在唐末随王审知兄弟由兴州固始迁来,血统来源之间尚存在些微的差别。其在当代大约分布在全省的66个县的200多个自然村中,其中如安溪县城厢的过溪谢厝村、南洋村、员室村、石古村,参内乡的员潭村,以及福安城山、连江白河、龙岩、古田、仙游、莆田、泉州、宁德、南安、晋江、永春、惠安、石狮、厦门、宁化、永定、漳浦长汀等地,都有较多的谢姓人居住。其居住在安溪者相传是由兴州固始迁来,初居永安里东皋乡,至三世谢马成时又迁厚安。该支谢姓人在后来的传衍中颇为显赫,在宋代皇佑元年 (1049年)进士谢仲规时曾被赐与紫金鱼带,人称金鱼谢氏或金鱼世第,其居住的地方又被称为谢衙巷,在今泉州市城厢仍见其名。
    龙岩一带的谢姓人相传也由兴州固始迁来,尊奉东晋豫州刺史谢万为远祖,最初迁居之地是宁化石壁,其后在谢澄源时迁曲溪口,再迁上杭古田上家邦、谢家坊,直到元朝末年由谢万十二郎迁龙岩上坪坞笼坑,而万十二郎也成为龙岩谢氏的开基祖。
    与龙岩近似,居住在今惠安一带的谢姓人相传迁自兴州固始朱皋镇。当时同迁的是兄弟四人,分别定居在福州闽县、晋江、惠安溪西、永春坂头等地。其中初迁惠安者失其名讳,被其后代尊为十八公,占籍于二十二都民安里科龙溪西。后来,十八公娶庄五娘,生谢光,并为之娶徐十四娘,生子三人,繁衍至今。在其后代中,居住在今东园镇上仑村的谢姓人尊谢执中孙谢昆山为开基祖,已传23代,有700多户、1700多人。他们使用共同的字辈,自谢昆山以来依次是:“昆肇。文思仕居建,承宗定士邦。英谨希顺志,兴发庆友双。和平济世,忠孝传家。”此外,他们自清末以来还编修了家谱,留传至今者主要有《上仑村西头刊家谱》、《长房刊家谱》等,其中的一些还由其移居马来西亚等国的族人带至海外。
    宁化一带的谢姓人多属于客家谢姓,县中的石壁是其祖先迁来时的中转站。其中一支的始迁祖谢文乐相传是申伯的四十九世孙,如今已传51代,亦即申伯的第100世。其自第28代起开始使用字辈,所用字辈依次是:“文得子宗。宇乔宸祥宪,朝显世贤逢。良士应时起,荣华望日崇。”现在所使用的字辈基本在“良”至“崇”之间,亦即其始迁祖的第四十二至五十一世孙。
    居住在永定一带的谢姓人,其中一支自称是陈郡谢氏的后代,以及宋元之际的弋州弋阳谢氏谢枋得的传人,始迁祖是元末人谢四九郎,初居永定洋背。其后代除在当地生息繁衍外,自第 15世起又有人开始向外迁徙,到达台湾、印尼、四川、福安、漳州等地,仅在15—20世之间就有外迁者66户,其中有42户迁往台湾。如今,迁居台湾的人主要居住在高原村等地,人数已达数千户之多,而留居当地的人数则远远低于这一数量。
    漳浦一带的谢姓自称是谢枋得的后代,或以他的字号相称为“叠山派”。始迁祖谢光启初居东区十七都赤水堡清水岩石边,后与三个儿子武庆、承庆、元庆再迁十五都锦湖城,称“西谢”,后又分衍洋尾石、鸟墩、茂林、东蔡、下墟、后雄、赤湖下品、城边、古史巷、埔仔,以及广东随丰、澄海、台湾等地。其中居住在后雄村一带者,所居之地原称锦湖城月是堡吉春社,以“敬爱堂”为堂号,所用楹联是“东山叠嶂丹山峙,淝水清流锦水长”,现有一百六十多户,人口近千。他们还使用共同的字辈,即:“恩庆为良才,东山久万锦,文锡世道永,汝时孔敏达,宝树成瑞连,江左声名远,南邦德泽长,还基承继绍,百代盛流芳。”另外,迁居台湾的人有一些居住在彰化县二水乡,是前国民党高官谢东闵的祖籍所在。
    居住在长江一带的谢姓人,其中一支约在明代时由建宁迁来,初居馆前乡双坑口村,现在则主要居住于新桥镇三坑口村一带。其始迁祖谢德麟初来时仅携子谢满子一人,至今已传21世。为了便于宗亲之间的血缘关系维系,该支谢姓人也编写了自己的字辈谱,即:“希君永应日。晋代家风振,明世祖泽长,人才常蔚起,仕绩庆繁昌。”
    仙游一带的谢姓人相传是陈郡谢氏的后代,在后唐建州节度使谢英之子谢佑时因家祸而迁居县中的苏里湖山度坑,娶妻黄氏,生子谢文炜、谢文炳。宋神宗时侍御史谢温及南宋进士谢洪、谢源、谢泽可、谢汝翊、谢升贤、谢懿德等人都是他的后代。后来,该支谢姓人又迁莆田、福清、漳州、永泰、永春等地,因所居之处多属兴化府管辖范围,故又被称为兴化谢氏。

    (四)广东省
    广东省谢姓大都是历史上浙江、江西、福建等省移民的后代,在血统上尊奉由陈郡谢氏进一步分衍而成的东山会稽派,或自称是该派某位传人的后裔。其中如居住在潮汕梅州一带的谢姓人都自称是谢升一(壶山)或谢逢春、谢寄生之后,其详情已见以前各章所述,在此不赘。所应提及的是分布在该省海丰、陆丰、丰顺、汤坑、潮阳、潮安、澄海、惠来等地的谢升一后代,以及迁居江西、台湾、香港、新加坡、泰国等地或国家者,还有一些联谊活动,仅在1999年底的一次祭祖扫墓仪式中就有来自海内外的万余人参加,可见其分布范围之广和影响之大。

    (五)海南省
    海南省谢姓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其中约3/4的人口居住在北部一带。相传在南宋时,福建莆田人谢对到今儋州市开办木棠盐场,其后便留居于当地并在新州、新英等地发展。在此之前,出自杭州富阳谢氏的谢景温被贬至海南并去世于雷州,其第三子谢东望等人为守墓之故而留居于遂溪县槟榔村,后来又有人迁居甘蔗园村、文昌县山湖村等地。至于谢景温弟谢景平,以及南宋时临高知县谢景惠、晋江人谢渥等人,其后代相传也有在临高等地者。此外,在儋州市龙湖村集中居住着千余位谢姓人,相传由高州或电白迁来,但其祖先似乎与上述诸人无关,大约有另外的血统所出。

    (六)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谢姓的来源和分布尚缺乏完整的资料,目前仅知居住在宾州及宾阳、横县、灵山、贵港、平南、宜山、马山、南宁、邕宁等地者自称是宋朝将军谢寄一的后代,因他随狄青南下平蛮而留居宾州。他有子四人,其中长子谢仁福的后代在后来迁居福建、广东等省;次子谢仁寿定居宾阳县,其后又有人迁居来宾、马山、上林、宜山等地;第三子谢仁双定居横县,后来又有人迁居灵山、贵县、钦州、平南、玉林、陆川等县;第四子谢仁全定居全州冷水滩一带,后来又有人移居湖南等地。近年,该支谢姓人曾在宾州谢氏家庙组织联谊会,进行各地宗亲的联络、修谱等工作,并与英、美等国及台湾的谢姓宗亲组织建立了一定的联系。

    (七)四川省及重庆市
    四川与重庆是谢姓人口较多的省市,其中居住在岳池一带的谢姓人自称是陈郡谢氏的后代,在清朝康熙年间由湖南新陵县迁居岳池资马乡黎梓卫大庙山曾家嘴,始迁祖为谢天元之子谢国训,使用“天国朝嘉有,永茂芳平治”字辈,后来又迁合川县东里二甲石龙场、广安、龙洞沟等地,进而分成广大族派。民国时期,该支散居各地的谢姓人曾集中在一起排定新的字辈,以便接续已经用完的10个字辈。其所续字辈共有20个字,亦即:“世泽钟灵运,宽仁德义长,玉树延先绪,荣华万代昌。”现在已传至“世”字辈以下,而以此辈最为年长。
    与岳池谢姓不同,居住在荣县的谢姓人以元末人谢隆福为始祖,最初居住于福建、浙江一带,后在谢余盛时迁居江西瑞金鸡公寨,又于谢永昌时迁居荣县,当时已是清朝初年。如今已传十余代,遍布于县中各地,并使用自己的字辈谱,即:“永世仁德茂,久远益传芳,敏达英才显,琼琳佩玉堂。”
    居住在通江一带的谢姓人自称是申伯五十八世孙谢伯琳之后,在南宋理宗以前居住于高安,后经湖北麻城孝感乡移居成都石磨子街,再迁通江犬道山鸡子顶女娲寨上桂花屋基(今瓦室镇桂花村),其后又有迁居合川、遂宁埃山(土扁)华山冢、平昌白土坪、崇清瓦铨坪、尚溪,以及北京西庙冢、安徽、台湾、越南等地者。其中桂花屋基因是其初迁之地,一直有外迁者来此寻根,近年还联合编修了家谱。
    双流、巴县的谢姓人具有相同的血统,相传原籍广东连平,在清朝康熙年间由其始迁祖谢子越率领人川,初居简州西乡坝,后迁华阳老窑沟(今双流境内),并留居于此,其后裔又有迁巴县西里曾家场者,如今已传十余世。

    (八)贵州省
    贵州省亦即古代的夜郎国所在地,而“夜郎”二字根据当地史家研究,实即“谢郎”,亦即居住在深山溪谷间的谢姓人。该支谢姓人大约是申国灭亡后南迁的申伯后裔,自东汉以后多以谢为姓,成为夜郎国的统治者,直到唐末五代时期都是如此,唐代所谓的“三谢蛮”所指也是他们。故而,在汉唐间的历史上,该支谢姓人曾出了东晋宁州刺史谢恕、唐代夜郎郡公谢龙羽、黔州刺史谢元深、南寿州刺史谢强、邛州刺史谢汕、胖州录事参军谢文经等著名人物,宋代以后又与当地民族融合,成为一支身份特殊的谢姓人。

    (九)湖北省
    湖北是谢姓人较多的省份之一,但其源流为人所知者尚少,仅有居住在孝感、大悟一带的人自称是明朝初年人谢伯六的后代。谢伯六于洪武七年(1374年)自江西南昌府丰城县筷子巷瓦屑墩迁黄陂西南乡共木岗,其后又有人迁居今址。但自谢伯六而上出自何处,其现存家谱并无记载,其裔孙中有人返回筷子巷寻根也未有结果,看来只有发掘其他家谱中的记载才能解开疑团。

    (十)山东省
    山东省谢姓分布较广,目前所知者已有单县、曹县、郓城、金乡、潍坊、兖州等19个县市。其中居于单县者自称是陈郡谢氏之后,远祖尊奉由其进一步分衍而出的信州弋阳谢氏谢枋得,窿其长孙谢信孙时客居汴京(今河南开封),至五世孙谢兴又迁舌单县,成为县中谢氏的一支。此外,谢枋得次孙谢仁孙迁居山西洪洞,五世孙谢升迁单县西南40里谢家寨,成为当地谢姓的开基祖。至于其他各地的谢姓人,也多有尊谢枋得为远祖者,或自称始祖来自山西洪洞,与单县谢姓具有相同的血缘关系。近年来,他们曾经召开宗亲联谊会,共同商讨成立全省性宗亲组织等事宜。

    (十一)山西省
    山西省谢姓为人所知者,一支居住于临猗、万荣一带,尊奉宋朝人谢毅为远祖,而以其曾孙谢天吉为鼻祖。相传谢天吉在元代曾任兵马大元帅,选尚公主,称驸马公,去世后葬于临骑东庄,其子孙也落籍为当地人。后来,该支谢姓人又迁万荣,分居于大谢村、小谢村、谢村、大谢庄、东装庄、,大甲村等地。如今,除谢村、小谢村再无谢姓人居住外,其余都是其裔孙聚居之地。其中大谢庄原有一座被称为“七业堂”的谢氏祠堂,奉祀移居而来的兄弟七人,七兄弟之后至今仍以所在的次序“门”相称。

    (十二)陕西省
    陕西作为历史较为悠久的省份,境内也多有谢姓人居住。其中居住在东南部安康一带者相传在清朝乾隆年间从福建武平迁来,始迁祖名为谢世显。其子孙在传历四代后,因有兄弟七人而分为七房,除居于当地外又迁岚皋、紫阳、白河等地,如今已传至15代,有1600余户、6000余人。该支谢姓人在清朝曾出过谢玉珩、谢裕楷、谢俊崇等三位进士,另有七人中举,自称陕南望族。他们由于与福建武平中山镇谢氏之间具有确切可考的渊源关系,因此多与之有密切联系,并在族谱中记载了始祖谢世显以前的血缘传承情况,其根据便来自武平的族谱。该谱称武平谢氏始祖是南宋初年人谢九二郎,其远祖由兴州固始迁江西,而他则由江西迁龙岩上坪,再传15代至谢映斗时迁居武坪,当时已是明朝末年,而谢世显亦即谢映斗孙。正是由于有这种斑斑可考的血缘关系,安康谢氏在修家谱时也不忘祖根,并依据武平祖籍家谱中所载20字字辈续补了新的20字字辈,使二者合在一起成为一首完整的40字字辈诗,即:“鼎世有元玉,曰仁裕俊英。克贤承先德,宏业绍凤鸣。经国继永盛,成家道益明。懋才开景远,启秀庆隆平。”如今,该支谢姓人仍在使用这一字辈,并已传至“先”、“德”辈以下,可知所用的仍是武平字辈,仍在传承着这种无法割裂的血缘关系。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3#
发表于 2008-11-26 21:22:02 |只看该作者
谢姓家谱介绍

概述:
家乘是记载私家之事的文字。春秋时晋国史书名《乘》,后因称史籍为史乘。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撰有日记体《宜州家乘》,后人撰修家谱,袭用“家乘”之名,意为家族之史。谱牒是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书籍,有专记帝王诸侯世系的,也有记载一姓一族世系及重要人物事迹的,后者又称“族谱”“宗谱”“家谱”或“家乘”。魏晋南北朝时特重门第,官方选用人才必须考察谱牒,因此,撰修族谱之风盛行,隋代以后虽然施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取仕,但直至明清时期,许多家族仍编修族谱。族谱主要内容有姓氏起源、播迁、分支始祖、世代相传的统系、辈字、祠堂、祖茔、族规等,正文前有序和凡例。
谢家最早见于记载的家谱,是南朝人刘孝标注释《世说新语》时引用的《谢氏谱》,其中又分为《陈郡阳夏谢氏谱》和《会稽山阴谢氏谱》两种。前一种家谱在书中共引用七处,后一种引用一处。从全部引文综合分析,这两种家谱的基本内容,包括东晋时两族谢氏人员的名讳、字号、承属关系、官爵、姻娅、子女、子女婚配等等。当时的社会特别重视谱牒,不仅朝廷选官要查寻家谱,而且社会上嫁女择婿也要以家谱为据。为防止假冒,国家还专门成立有谱局,社会上也有专门编撰和研究谱牒的世家。所以谢氏最早的家谱,有可能是根据谢氏提供的资料由官府修成的,时间最早不会超过东晋建国以后。
《世说新语》所引用的《谢氏谱》,大概出自当时的官谱。至于《隋书·经籍志》中收录的《谢氏谱》十卷,则是另外一种性质的家谱,即可能出自谢氏族人之手。但遗憾的是今天已经无法看到了。
目前所见谢氏最早的一部完整家谱,是宋朝人汪藻根据《世说新语》和魏晋南北朝及隋朝史书编辑的《世说·陈郡阳夏谢氏谱》。全谱包括世系表、正文、别族、人名考补四个部分,收录三国至隋陈郡谢氏94人,附录会稽谢氏4人。这部家谱的现存最早刊本,藏于日本,与宋本《世说新语》汪藻《叙录》放在一起,近年曾以珂锣版影印的形式与《世说新语》联合刊布发表。

修谱
谢氏修谱,约始于东晋、南朝时期。南朝梁刘孝标为南朝宋刘义庆所撰《世说新语》作注释时,曾引用《谢氏谱》。此谱分为《陈国阳夏谢氏谱》和《会稽山阴谢氏谱》两种。此外,《隋书·经籍志》著录《谢氏谱》十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谢氏家谱》一卷。可惜这些书都已亡佚。
据福建谢氏源流研究室主任谢宗楷先生多年调查、发掘、整理,初步发现共有谢氏族谱401部,其中,福建省 166部,涉及44个县市,江苏3部,浙江 23部,安徽5部,江西8部,山东4部,河南3部,湖北2部,湖南6部,广东8部,广东2部,四川1部。台湾档案机构藏谱目录168部,泰国2部。另有《世界谢氏通讯》报道的《成都谢氏族谱》《深圳石岩龙银山谢氏族谱》《广东南海谢氏族谱》等多部族谱,可见谢氏谱牒资料还是相当丰富的。这些族谱,存有宋、元、明、清及近现代名人作的序数十篇,其中著名的有宋代《苏公老泉赠谢氏谱序》、黄庭坚《谢氏世谱序》、苏轼《谢氏宗谱谱序》、朱熹《谢氏宗谱序》、彭龟年《谢氏旧谱序》、文天祥《江西信州叠山谢先生谱序》、谢枋得《修辑族谱原序》及当代著名女作家冰心为福建长乐谢氏宗谱所写的序。
宋代的作者都是著名人物,按理说所作谱序应是非常珍贵的,但是,有些问题却值得考虑:首先是谱序的真伪应予以辨别; 即使是这些名人所写,由于时代的、阶级的、知识的局限,他们论述之事是否符合史实,也须加以研究。例如: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所写《谢氏宗谱谱序》(一本作《谢氏族谱序》),落款“宋元佑五年知杭州眉山苏轼”,一本作“知浙江杭州眉山苏轼东坡”,一本作“通判浙江杭州眉山苏轼”,其中必有传抄者妄自增删者。文中有“熙宁三年余以谪通判杭州”、“绍兴与杭接壤”等语。据《苏东坡年谱》载,苏轼先后两次去杭州任职。第一次是宋神宗熙宁四年辛亥(1071年),因获罪王安石,“乞外避之,除通判杭州”;第二次是宋哲宗元佑四年(1089年)“除龙图学士知杭州”。于此可知,苏轼被贬为杭州通判的时间为“熙宁四年”,而不是“熙宁三年”;元佑五年应为“知杭州”而不是“通判浙江杭州”。再者,“绍兴”作为地名,最早是在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而北宋时的苏轼1101年已死,怎能会有“绍兴与杭接壤”之语呢?更重要的是文中所说“谢氏自申伯得姓”是非常错误的,因为申伯从来也没有姓过谢。凡此种种,都足以说明,即使出自名家之手的谱序或谱中所记内容,也必须经过鉴别方能采用。
宋代以后,谢氏由于分散全国各地,随着私家修谱之风的兴起,各地的谢氏族人也纷纷修谱,发放给族中宗亲,并定期续谱,不,断更新。每当新谱一出,旧谱除留少数几部由族长保存外,其余全部销毁,加上社会动荡和天灾人祸,早期家谱保存下来的并不多。就笔者所知,目前台湾谢氏族人保存有一部明朝万历年间所修的《谢氏统宗志》,大概是较早的一部家谱。至于在此以后的各种落谱牒,较为常见者,有民国时期所修《谢氏宗谱》、明万历《海沧石塘谢氏族谱》、清同治《南海丹山谢氏世谱》、《番禹芳村谢氏族谱》、《西贡沙角尾谢氏族谱》、《深圳石岩龙眼山谢氏族谱》、浙江上虞《盖东谢氏宗谱》等。
1947年,由硕儒谢鸿轩发起并主持,约请各地谢氏宗亲,开始编写一部新的家族通谱。经过多人一年时间的辛勤耕耘,新谱于次年冬至日全部修毕,并请谱师来宗祠中雕版印谱。又过了半年,新谱雕印完毕,共32部,每部12册,定名为《谢氏宗谱》,由于社会动荡和战争的影响,目前这部家谱完整的只有两套。另在台湾的大半套,是由修谱者本人于1949年从大陆带去的。当时修谱者正在督印新谱,来不及将谱印完,仅带一些印毕的纸页匆匆上路。至台湾后经分捡整理,编为家谱的第二至十册。另外三册终因海峡隔阻,多年来一直未能补齐。
近年来两岸关系解冻,寄居台湾的谢姓人纷纷回思念多年的家乡寻根祭祖,又从家乡访得新谱的第一、十一、十二册,带回台湾,使分散的家谱终于合璧。

世系:
在谢姓人及其编修的家谱中,多称炎帝为太始祖,申伯为始祖,并说他是炎帝的六十三代孙,在周宣王五年(前823年)因功被封于申国谢邑。子孙别姜为谢,以地为氏。这样,就用一条血缘纽带把炎帝和申伯联系在了一起,同时还确定了申伯受封的确切时间,不过,仅就这一时间而言,历史上还有不同的记载。就笔者所见,明确记载申伯受封时间的书籍是《竹书纪年》,这本书原是一本在西晋太康二年(281年)从魏安厘王墓中发掘出来的书籍,记夏商以来至魏哀王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但它的原书在宋代以前已经亡佚,今天所能看到的除几种辑本外,还有一种是由明朝人伪造、假称是南朝人沈约编定的《竹书纪年》。属于辑本者一般还能遵循历史的原貌,不擅自改写或添加原文;伪造者不仅全部抄袭他书,而且还随意添文去字,望文生意,甚至加注日期。说申伯在宣王某年确切受封者便出自这本伪造的书中,全文是“宣王……七年,王赐申伯命”,而前者对此事只字未提。这种确切的受封日期与前述受封时间虽有两年之差,但也大约是其说的根据,当然也不否认可能是另有所据。至于谢姓有关家谱明确记载申伯受封时间的做法的初衷,大约也不外乎为了解开人们心中可能存在的疑问,使人有一种确切无疑的历史感,同时也使之树立一种以祖宗为荣的自豪感。另外,大约也正是由于这一缘故,谢姓人还编定了自己传说中的世系,并在这一世系中确定了自己列祖列宗的姓名,以及他们的事迹、婚配、子女、迁徙、寿夭、在位时间等情况,使我们从另一方面看到了他们在后人心目中的位置。
关于谢姓传说中祖先的名字和世系,不少家谱都有记载,其间虽存在一些差别但大同小异。
八世祖考榆罔公,在位55年。蚩尤作乱,禅位黄帝,降为侯。妣伊耆氏,子帝柱。
九世祖考帝柱公,因父降为列侯,分封丁洛,世袭其职。妣伊耆氏,子庆甲。
十世祖考庆甲公,妣陈张氏,一作陈绛氏,子戏。
十一世祖考戏公,妣有邰氏,子器。
十二世祖考器公,妣风氏,子祝融。
十三世祖考祝融公,相黄帝而治天下,辩乎南方。妣挚氏,子垂。
十四世祖考垂公,妣蜀山氏,子伯益、伯夷。
十五世祖考伯益公,舜命为虞,佐禹治水有功,禹崩以天下授之,公不受,乃避居箕山之阳。妣虞氏,一作有娥氏,子若木。
十六世祖考若木公,妣石费氏,子费昌。
十七世祖考费昌公,妣祝绛氏,子房。
十八世祖考房公,妣视山氏,一作蜀山氏,子仁昌。
十九世祖考仁昌公,一作仁公。妣有娥氏,一作娥氏,子天英。
二十世祖考天英公,妣蜀山氏,子硅。
二十一世祖考硅公,妣扈氏,一作有扈氏,子敏。
二十二世祖考敏公,妣嫩訾氏,一作(女取)紫氏,子豹。
二十三世祖考豹公,妣鬼方氏,子谦。
二十四世祖考谦公,妣有扈氏,一作扈氏,子澄。
二十五世祖考澄公,妣挚氏,子晔。
二十六世祖考晔公,妣风氏,子宇。
二十七世祖考宇公,妣己氏,子清。
二十八世祖考清公,妣伊耆氏,子宝。
二十九世祖考宝公,妣鬼方氏,子宽。
三十世祖考宽公,妣有娥氏,一作娥氏,子典。
三十一世祖考典公,一作兴公。妣有娇氏,一作蟜子明。
三十二世祖考明公,妣有娇氏,一作蟜氏,子车。
三十三世祖考车公,妣宝惠氏、一作实费氏,子能。
三十四世祖考能公,妣蜀山氏,子宏。
三十五世祖考宏公,妣宝惠氏,一作实费氏,子瑞。
三十六世祖考瑞公,妣风氏,子倚。
三十七世祖考倚公,妣宝惠氏,一作实费氏,子拜。
三十八世祖考拜公,妣有娥氏,一作娥氏,子世长。
三十九世祖考世长公,妣景仆氏,子恭。
四十世祖考恭公,妣鬼方氏,子祥若。
四十一世祖考祥若公,妣有邰氏,一作邵氏,子范。
四十二世祖考范公,妣陈绛氏,子箨。
四十三世祖考箨公,妣有娇氏,一作娇氏,子安世。
四十四世祖考安世公,妣伊耆氏,子忠贞。
四十五世祖考忠贞公,妣挚氏,子绍良。
四十六世祖考绍良公,妣风氏,子庵年。
四十七世祖考庵年公,妣蜀山氏,子卿。
四十八世祖考卿公,妣景仆氏,子(讠合艹)。
四十九世祖考(讠合艹)公,妣风氏,子彦。五十世祖考彦公,妣姬氏、鬼方氏,子绥章、筠生绥章,一作绂章。
五十一世祖考筠生公,一作虺筠公。妣姬氏,子吕尚。
五十二世祖考吕尚公,字子牙,号飞熊,一称姜太公。年八十遇周文王,相武王而治天下,周尊为师尚父,封齐侯,子孙世袭。妣马氏,子丁、王、年、彦、柯、绍、骆、铎、青、易、尚、其、佐。
五十三世祖考佐公,封于申。妣景仆氏,子汲。
五十四世祖考汲公,妣有扈氏,一作扈氏,子陵高。
五十五世祖考陵高公,妣姬氏,子嵩。
五十六世祖考嵩公,妣温氏,子谋。
五十七世祖考谋公,一作某公。妣顾氏,子成。
五十八世祖考成公,妣马氏,子胡。
五十九世祖考胡公,妣温氏,子献。
六十世祖考献公,妣有施氏,子宁。
六十一世祖考宁公,妣顾氏,子恩。
六十二世祖考恩公,字宏道,妣孟氏女适周厉王。子诚、申甫。
六十三世祖诚公,号申伯。辅宣王中兴,宣王赐封于谢,子孙因以为氏,遂为谢氏受姓始祖。妣王、高、张氏,子弘、猛。

-------------------------------------------------------

谢姓家谱文献目录

全国
全国·谢氏族谱十卷 (清)谢蓉峰 谢立甫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刊本 十册南开大学 注:明正统始修,此为十修。该族散居于江苏如皋、金坛,河北通县等地
全国·谢氏通谱 (民国)谢炳灵主修 谢绍事编修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宝树堂重刻本广西图(存三十册)注:谱记湘桂沿边谢氏宗人
全国·谢子春后裔谱系□□卷四川遂宁一派出所(存二卷)注:该族散居于湖北、四川等地 辽宁·谢氏谱册一卷谢怀贤纂辽宁本溪小市镇谢家岁子村

江苏省
江苏镇江·润州谢氏九修族谱十卷 (清)谢大才等纂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木活字本江苏镇江市博
江苏丹阳·西州谢氏族谱十卷 (清)谢公文等修清宣统二年(1910年)玉树堂活字本
江苏常州·谢氏宝树堂创修族谱三卷 (清)谢圣池修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活字本 三册吉林大学
江苏常州·毗陵谢氏宗谱三十六卷 (清)谢顺德 谢楚宝等主修清光绪二年(1877年)木活字本 国图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1—3、11) 日本 美国
江苏常州·谢氏宗谱二十二卷 (清)谢迎梅等续修清光绪六年(1880)宝树堂活字本二十二册 国图 人民大学(存卷1—14) 美国
江苏常州·谢氏源流一卷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毗陵谢氏瑞云堂刻酌古准今本南京大学 美国
江苏·毗陵谢氏宗谱三十六卷 (清)谢光照等纂修清光绪三年(1877年)宝树堂木活字本二十八册 书名据书名页、版心题 上图:901885—912
江苏·毗陵谢氏宗谱三十八卷谢承恩纂修民国六年(1917年)宝树堂木活字本三十二册 书名据书名页、版心题 上图:921786——817
江苏·毗陵谢氏宗谱二十二卷谢约纂修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宝树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书名据书签题 上图:JP56;又一部923215—26
江苏·毗陵谢氏宗谱二十三卷谢安度纂修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玉树堂木活字本 二十六册 书名据目录题 六修本 上图:JP67
江苏·毗陵谢氏宗谱二十二卷 (清)谢礼和等纂修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玉树堂木活字本 九册 存卷12—18、21、22 四修本 上图:JP65
江苏·毗陵谢氏宗谱二十二卷谢五福纂修民国四年(1915年)玉树堂木活字本二十三册 存卷1—9、11—22 书名据目录题 五修本 上图:JP66
江苏·毗陵谢氏宗谱六卷谢庆成纂修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宝翰堂木活字本 六册 上图:JP64
江苏·毗陵谢氏宗谱六十卷首一卷尾一卷谢锡平等纂修民国十年(1921年)木活字本 三十册书名据书签、书名页题 上图:922577—606
江苏·毗陵谢氏宗谱 (清)谢达和等纂修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木活字本一册 存卷36 上图:106
江苏武进·谢氏源流附龟巢先生崇祀录 (清)谢兰生纂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咏梅轩谢氏活字本 一册 国图
江苏武进·毗陵谢氏宗谱五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谢兰生等修清光绪间活字本 二十六册 国图
江苏武进·毗陵谢氏宗谱六寸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谢锡平 谢灏朝等纂修民国十年(1921年)木活字本江苏常州市图(存卷首、卷3—6)注:此谱始修于明正德六年谢天锡
江苏武进·毗陵谢氏宗谱二十三卷 (民国)谢约编纂 谢顺福主修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毗陵谢氏宝树堂木活字本 国图 历史所 南开大学 江苏常州市图 云南图
江苏·丹徒谢氏族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谢恩浩纂修清光绪元年(1875年)留余堂木活字本四册 书名据谱序题亡图:JP57
江苏·江左谢氏家谱不分卷清木活字本 二册 残本 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清乾隆间 上图:120
江苏·无锡谢氏宗谱二十四卷 谢耀文纂修民国九年(1920年)宝树堂木活字本二十三册 存卷1千12、14—24 书名据书签、版心、书名页题 上图:86
江苏·无锡锡山谢氏宗谱二十八卷 (清)谢凤彦等纂修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宝树堂木活字本 二十八册 上图:921818—45
江苏·无锡,武进·谢氏宗谱二十六卷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毗陵玉树堂锡山宝树堂铅印本 二十册书名据书签、版心、书名页题 上图:JP59
江苏江阴·峒岐谢氏宗谱二十六卷首一卷 (民国)谢鼎镕等纂修民国三年(1914年)毓芝堂重修活字本二十册 国图 上海图 日本 美国
江苏江阴·谢氏家乘人物传一卷艺文补一卷 (民国)谢鼎镕辑民国十八年(1929年)排印本 一册吉林大学
江苏江阴·澄江青(咸角)谢氏宗谱二十卷谢富金主修 谢凌纂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宝树堂木活字本 二十册 书名据目录题 上图:JP60
江苏江阴·澄江青(咸角)谢氏宗谱二十卷谢富金主修 谢凌纂修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宝树堂木活字本 一册 书名据谱序题亡图:JP60—1
江苏江阴·峒岐谢氏宗谱二十六卷首一卷 谢七宝主修 谢鼎镕纂修民国三年(1914年)毓芝堂木活字本二十册 书名据书签、版心题 卷首书名页题云间原本 上图:长470842—61
江苏江阴·峒岐谢氏宗谱二十·六卷首一卷 (清)谢舱主修 (清)谢环纂修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毓芝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JP71
江苏江阴·峒岐谢氏家乘艺文补不分卷谢鼎镕纂修民国十八年(1929年)木活字本 一册书名据序文题 版心题冶盒丛刻 上图:长470826
江苏江阴·长泾谢氏支谱民国宝树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3书名据书签、版心题 上图:JP61
江苏宜兴·宜邑谢氏六修宗谱 (清)谢映楼等纂修清同治九年(1870年)活字本 十二册 国图
江苏宜兴·具墅谢氏重修七修宗谱十二卷 (民国)谢圣斌主修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增补活字本 十册历史所哲经堂
江苏宜兴·义安谢氏宗谱清孝思堂木活字本 十册 存卷11— 16、18—24、30、32 书名据书签题记事至清光绪间 上图:94

上海市
上海·谢氏家乘不分卷 (清)谢文锡纂修钞本 一册 书名据版心题 清咸丰十年(1860年)·修 上图:善帜15由

浙江省
浙江余姚·四门谢氏续谱十卷 (清)谢肇型重辑 清光绪六年存著堂活字本十册历史所注:明光成化六年谢莹始修
浙江余姚·四门谢氏再续谱十卷补遗一卷 (民国)谢鲁珍 谢联瑶纂修民国四年(1915年)存著堂木刻本 国图 历史所 河北大学 吉林大学浙江图
浙江余姚·四门谢氏四房谱六卷 (清)谢楹源纂修清宣统二年(1909年)敬业堂排印本六册历史所注:谢直庵始修于明成化
浙江余姚·四门谢氏族谱不分卷清钞本 三册浙江图
浙江余姚·四门谢氏二房谱十二卷 (民国)谢庚纂 民国七年(1918年)活字本 十二册 国图 历史所 河北大学 哈尔滨师大 浙江余姚梨州文献馆 注:清光绪六年始修
浙江余姚·四门谢氏三房谱十二卷 (民国)谢桂荪纂修民国十三年(1924年)永思堂木活字本八十册浙江图
浙江余姚·四门谢氏续谱十卷 (清)谢克爱纂修 ·清光绪六年(1880年)存著堂木活字本七册 存卷1—6、8 上图:119
浙江余姚·四门谢氏大房谱六卷 (清)谢元寿纂修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承仁堂木活字本 六册 上图:JP55;又一部927305—10,六册
浙江余姚·姚江四门谢氏宗谱叙摘录钞本 一册 书名据书签题 上图:JP54
浙江余姚·四门谢氏二房谱十一卷谢嗣庚等纂修民国七年(1918年)葆光堂木活字本十三册 书名页、卷首版心题阁老第排印本 上图:902934—46
浙江余姚·四门谢氏二房续谱不分卷 (清)谢嗣达等纂修清光绪六年(1880年)葆光堂木活字本二册 上图:201/A;又一部201/B,二册;又一部201/C,二册; 又一部201/D,二册;又一部201E,二册; 又一部 201/P,二册
浙江余姚·四门谢氏二房谱不分卷谢嗣庚等纂修民国七年(1918年)稿本 七册 残本书名据书签题 上图:83
浙江余姚·四门谢氏三房谱民国初稿本 四册 存卷8、10—12书名据书签题 上图:84
浙江余姚·谢氏家谱不分卷清光绪间钞本 一册 书名据谱序题 上图:133
浙江余姚·谢氏三房玄十公支不分卷民国十七年(1928年)永思堂木活字本一册 书名据书签、书名页题 上图:904492
浙江余姚·四门谢氏四房谱六卷 (清)谢芳洲纂修清宣统二年(1910年)敬业堂木活字本六册 上图:JP52
浙江余姚·四门谢氏后塘河房再续谱十卷补遗一卷谢联瑶纂修民国八年(1919年)存著堂木活字本十册 上图:920393—402;又一部902947— 56,十册
浙江余姚·四门谢氏后塘河简明谱不分卷谢联瑶纂修民国八年(1919年)存著堂木活字本五册 上图:9。3757—61
浙江鄞县·鄞东五路溪谢氏宗谱四卷 (民国)谢孝顺 谢友皓等纂修民国五年(1916年)陈留堂续修木活字本 四册浙江天一阁
浙江象山·勺溪谢氏宗谱—卷 (清)虞峻重修清光绪元年(1875年)钞本浙江象山县文管
浙江象山·岙底谢氏宗谱一卷 (民国)陈凌霄重修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手钞本浙江象山县文管
浙江象山·勺溪谢氏宗房谱一卷 (民国)王庆余重修民国三十年(1941年)钞本 三册浙江象山县文管
浙江象山·勺溪谢氏宗房谱一卷 (民国)杨世华重修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钞本 三册浙江象山县文管
浙江绍兴·古歙谢氏统宗志八卷 (明)谢廷谅等纂修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家刻本 国图(存卷1、卷3、卷6)
浙江绍兴·谢氏世谱不分卷 明钞本 二册 国图
浙江绍兴·状元桥谢氏宗谱不分卷 (清)谢云衢等辑 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修 道光十年 (1830年)钞本 美国
浙江绍兴·会稽孟葑谢氏宗乘六卷校补一卷(清)谢家福纂修 清光绪十年(1884年)稿本 二册 浙江图 江苏苏州市博
浙江绍兴·盖东谢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谢秉初 谢椒生纂修 民国十四年(1925年)宝树堂活字本 十六册 国图 历史所 北京大学 北京师大 河北大学 浙江图 注:明初谢珮始修
浙江绍兴·谢氏宗谱三卷(民国)谢武通 谢功义纂修 民国八年(1919年)宝树堂木刻本 二册 河北大学 注:此谱始修于清道光间
浙江诸暨·暨阳甘溪谢氏宗谱四卷 (清)谢正国等续修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新燕堂活字本 四册 国图
浙江诸暨·暨阳紫岩谢氏宗谱二卷 (清)谢培福等修 谢潭沧编清光绪四年(1878年)宝树堂活字本二册 国图
浙江诸暨·暨阳甘溪谢氏宗谱四卷 (民国)谢泰林等续修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新燕堂活字本四册 国图
浙江上虞·谢氏续修族谱 (清)谢氏族人修清光绪间宝树堂活字本四册 国图
浙江上虞·古虞谢氏宗谱四卷 (民国)谢挹芬等纂修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宝树堂活字本四册 国图
浙江上虞·东岚谢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谢铤编钞本福建师大浙江上虞·盖东
谢氏族谱不分卷谢秉初等纂修民国十四年(1925年)宝树堂木活字本十六册 上图:JP63
浙江上虞·盖东谢氏族谱不分卷 (清)谢晋勋纂修清道光五年(1825)宝树堂木活字本五册 上图:904493—97,五册
浙江上虞·盖东谢氏族谱不分卷 (清)谢莱纂修清咸丰六年(1856年)宝树堂木活字本四册 残本 上图:118/B
浙江上虞·古虞谢氏新宅谱四卷谢挹纂修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宝树堂木活字本 四册 书名据书签题 上图:902930—33
浙江·东山谢氏世系图不分卷 (明)谢钝纂修 (清)谢家福订补清光绪十年(1884年)桃坞谢氏刻本一册 书名据书签题 上图:911650
浙江嵊县·谢氏宗谱四卷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木活字本注:谢元景始修于明崇祯十二年
浙江兰溪·谢氏宗谱二十四卷民国十九年(1930年)木刻本浙江兰溪县高潮乡皂洞口
浙江东阳·宝树谢氏重修宗谱四卷 (清)谢继周等纂修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木活字本一册 存卷1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139
浙江东阳·宝树谢氏宗谱四卷 (清)谢鸿械纂修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木活字本 册 存卷1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7705
浙江东阳·宝树谢氏宗谱清咸丰四年(1854年)木活字本 一存卷6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138
浙江东阳·宝树谢氏宗谱清光绪六年(1880年)木活字本 一册存卷4、5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137
浙江浦江·浦阳谢氏宗谱□□卷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修刊刻本浙江浦江县档(存卷4)
浙江常山·陈晋谢氏宗谱不分卷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木刻本浙江常山县五里乡大十(土弄)村注:此谱始修于清康熙三十一年刘嗣响
浙江常山·陈留谢氏宗谱二卷 (清)谢配鹏修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木刻本浙江常山县大桥头乡潆圩村陈旧坞
浙江常山·谢氏宗谱七卷首卷末一卷 (民国)谢风官重修民国六年(1917年)木刻本浙江常山县狮子口乡占家山村注:此谱始修于清光绪九年
浙江常山·谢氏宗谱一卷 (民国)王逢图纂修民国十五年(1926年)木刻本浙江常山县大桥头乡桥坑村陈旧坞 (共两部)注:此谱始修于清康熙五年
浙江常山·谢氏宗谱□□卷 (民国)刘宗盛重修民国二十年(1931年)木刻本浙江常山县五里乡大(土弄)村(存卷1)注:此潜始修于清康熙三十一年刘嗣响
浙江常山·谢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谢肇干修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木刻本浙江常山县大桥头乡永旺村山头·注:此为七修
浙江常山·谢氏九修族谱五卷首一卷 (民国)徐云徒修 民国三十年(1941年)木刻本浙江常山县大桥头乡潆圩村陈旧坞
浙江常山·谢氏宗谱十一卷 (民国)谢火龙重修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木刻本浙江常山县芳村镇石壁底村野猫洞 (存七卷)
浙江遂安·遂邑义峰谢氏宗谱 (清)胡理儒纂修传钞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 世德堂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6,卷首 上图:195
浙江遂安·遂邑义峰谢氏宗谱 (清)胡理儒纂修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世德堂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5、6 上图:202
浙江宁波·谢氏家乘摘录不分卷钞本 一册 书名据书签题 上图:JP53
浙江临海·枧桥谢氏宗谱九卷清同治九年(1870年)天台承德堂木活字本浙江临海县博(存卷1、2)
浙江临海·枧桥谢氏宗谱十三卷 (民国)齐谓贤纂民国七年(1918年)木活字本浙江临海县博(存卷1—3、5、6、 8—12)
浙江临海·台临八叠谢氏宗谱六卷 (民国)陈崇实纂民国十五年(1926年)木活字本浙江临海县八叠乡八叠村
浙江松阳·陈留谢氏宗谱二卷清咸丰九年(1859年)木刻本浙江松阳县谢村乡南坑村注:本书一名《南坑谢氏宗谱》
浙江平阳·陈留郡谢氏宗谱不分卷 (清)谢天庭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木活字本二册 书名据版心题亡图:117/A
浙江平阳·陈留谢氏宗谱不分卷 (清)谢月甘纂修清咸丰十年(1860年)周山聚德堂木活字本 一册 残本 书名据版心题亡图:116
浙江会稽·谢氏家谱钞本 一册 存卷1—3 书名据书签、版心题 版心题(氵窦)疆支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修 上图:JP50
浙江·暨阳甘溪谢氏宗谱四卷 (清)谢光明纂修清道光二十九年(1949年)新燕堂木活字本 四册 书名据书签、版心题 上图:925558—61

安徽省
安徽旌德·谢氏重修宗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谢泰保纂清道光五年(1825年)刻本 四册
安徽博安徽歙县·古歙岩镇大塘谢氏重修家谱三卷 (明)谢鸣皋纂修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刻《谢氏统宗志》本科图 安徽屯溪市文物商店
安徽歙县·谢氏统宗谱一卷 (明)谢友可纂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刻本 一册历史所
安徽歙县·古歙谢氏统宗志八卷 (明)谢廷谅等纂修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刻本 国图(存卷1、3、6)
安徽歙县·歙北黄山茅村谢氏家谱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木刻本安徽屯溪市文物商店(残存一册)
安徽歙县·歙北黄山芳村谢氏家谱一卷 (明)谢师教纂修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刻《谢氏统宗谱》本科图
安徽歙县·歙北黄山谢氏仁彦公派宗谱明万历间刻本安徽屯溪市文物商店
安徽歙县·歙西伦堂谢氏家谱明万历间刻本安徽屯溪市文物商店(残本一册)
安徽歙县·范川谢氏重修支谱十二卷 (民国)谢其兴纂修民国十四年(1925年)活字本 十五册历史所注:清康熙四十四年谢师文始修
安徽歙县·古歙谢氏统宗志八卷 (明)谢廷谅等纂修明万历间刻本 七册 书名据书签题 上图:910978—83(84)
安徽歙县·新安谢氏族谱不分卷钞本 二册 书名据目录题 清康熙年间修 上图:914960—61
安徽歙县·歙西范川谢氏支谱十二卷谢炳华等纂修民国十四年(1925年)木活字本 十五册 书名据书签题 上图:921067—81
安徽祁门·王源谢氏孟宗谱十卷 (明)谢惟仁纂修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刻本 二册 国图 历史所 河北大学 浙江图安徽博(存卷1—5)
安徽·祁门金吾谢氏宗谱四卷明刻本 一册 国图
安徽祁门·中山谢世家谱序不分卷 (清)谢二玉编清抄本 一册安徽图
安徽·祁门金吾谢氏宗谱不分卷 (明)谢镒纂修明嘉靖九年(1530年)刻本 二册 书名据目录题 上图:910976—77
安徽祁门·王源谢氏孟宗谱十卷 (明)谢显纂修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刻本 二册存卷1—5、9、10 书名据目录题 上图:914963—64
安徽怀宁·宝树堂谢氏宗谱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怀宁宝树堂木活字本安徽安庆市图(存卷首)注:此谱始修于明万历三十年谢正帮、谢正旸。此为四修
安徽怀宁·宝树堂谢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谢渭滨 谢祖述等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宝树堂木活字本安徽安庆市图(存卷1、2、5、6、7、 15、卷首、卷末)
安徽怀宁·宝树堂谢氏宗谱□□卷民国十九年(1930年)宝树堂木活字本安徽安庆市图(存卷7、8、11、12、 19、20、23、24、27、31、36、37、 39、41、42、45、49)江西萍乡

江西省
萍北灌树下·谢氏族谱四卷首一卷 (清)谢席轩等纂修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宝树堂刊本一册江西图(存卷首)
江西万载·潭溪谢氏族谱□□卷清嘉庆宝树堂木活字本 四册江西图(存卷7、9、19、20)
江西万载·潭溪谢氏族谱□□卷清嘉庆宝树堂刊本 一册江西图(存卷2)
江西万载·潭溪谢氏族谱□□卷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据宝树堂原本纂修二册江西图(卷1、20,前编卷2、17)
江西万载·潭溪谢氏族谱后编三卷 (民国)谢籽春等纂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宝树堂木活字本 一册江西图(存后编卷3)
江西铜鼓·谢氏族谱□□卷首一卷 (清)谢春荣纂修清道光九年(1829年)奕要堂活字本六册江西图(存首卷、卷5、7、10、12— 13;又一部存卷7、10)
江西铜鼓·谢氏重修族谱□□卷首一卷 (清)谢竹林等纂修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东留堂木活字本 四册江西图(存卷首、卷11、12)
江西丰城·谢氏族谱 (清)谢境纂修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文德堂刻本八册科图
江西·袁郡谢公祠牌位册一卷 (清)谢历科等纂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陈留堂刊本江西图
江西玉山·岩坪谢氏迁玉族谱十四卷末一卷 (清)谢若潮纂修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善继堂木活字本 六册 书名据书签、版心题 书名页题陈留家乘 上图:JP68;又一部911532—37,六册
江西南丰·陈留郡程山谢氏支谱二卷 (清)谢鸣谦纂修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木活字本一册 书名据书名页题 上图:JP62
江西·瑞金叶坪谢氏八修族谱不分卷谢馨庭纂修民国十一年(1922年)木活字本 四册残本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05/A
江西·瑞金叶坪谢氏六修族谱不分卷 (清)谢茂才纂修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木活字本一册 残本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04
江西·瑞金北关谢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木活字本 一册 残本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03

山东省
山东栖霞·谢氏谱书一卷 (民国)谢毓翠纂修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钞本山东栖霞县后亭□村
山东烟台·福山谢氏家乘不分卷 (民国)谢汝敏等修民国十二年(1923年)石印本 一册美国

河南省
河南太康·岩坪谢氏迁玉族谱十四卷末一卷 (清)谢若潮 谢钟(经-纟)等修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善继堂木活字本 六册 哈尔滨师大
河南·陈留谢氏宗谱清宝树堂木活字本 三册 存卷3、 5、6 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清道光间 上图:114
河南·陈留谢氏宗谱清宝树堂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9、10、17—21 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清同治间 上图:112

湖北省
湖北黄冈·吕阳村谢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清)谢启贤等修清同治四年(1865年)宝树堂木活字本十七册美国
湖北新洲·谢氏宗谱三卷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木刻本湖北新洲县刘集乡铁甲村
湖北新洲·谢氏宗谱四十四卷 (民国)谢鹤续修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木刻本湖北新洲县徐古镇张湾村

湖南省
湖南·谢氏宗谱四卷 (清)谢永泰等纂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刻本 一册湖南图(存卷1)、注:该族散居于益阳、宁乡等地
湖南·善攸潭谢氏续修族谱十二卷 (清)谢声伟等纂修清宣统三年(1911年)陈留堂刻本 十二册历史所 河北大学注:此谱清康熙间谢绣园始修,此为五修。该族散居长沙、攸县、湘潭等地
湖南·高仙谢氏五修族谱十六卷首一卷 (民国)谢国蟥纂修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宝树堂木刻本十二册河北大学注:该族散居衡山、醴陵、长沙等地
湖南长沙·谢氏支谱五卷 (清)谢源昶 谢继家修 谢继姓纂清同治四年(1805年)活字本 一册湖南图(存卷1)
湖南长沙·谢氏续修族谱十卷 (民国)谢增纶等续修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同德堂木活字本 十册日本 美国
湖南·长沙白泉谢氏家谱二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谢基极等纂修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宝树堂铅印本二十册 国图
湖南长沙·湘西谢氏四修族谱十卷 (民国)谢光曙等修民国间陈留堂刻本 十册 中央民院注:此谱始修于清道光十五年
湖南长沙·谢氏族谱不分卷清同治四年(1865年)木活字本 五册残本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115
湖南浏阳·谢氏族谱 (清)谢文华纂修 清同治十年(1871年)陈留堂木活字本二册 存卷21,另一册未标卷次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111
湖南浏阳·浏东谢列宗祠志八卷 (清)谢翰臣纂修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宝树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4—8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128/A;又一部128/B,1册
湖南宁乡·谢氏七修族谱□□卷 (清)谢为登纂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活字本 一册湖南图(存卷首)
湖南宁乡·南江谢氏七修支谱八卷首一卷 (清)谢太院 谢述佑修 谢述澄谢光道纂清同治六年(1867年)陈留堂活字本一册湖南图(存卷1,首,又一部存卷首 1)
湖南宁乡·谢氏三修族谱六卷 (清)谢典福 谢典禧纂修 谢垂发谢垂长等总修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陈留堂活字本 六册历史所注:此谱始修于清康熙四十年谢重汉
湖南宁乡·谢氏五修族谱十四卷 (清)谢先震纂修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活字本湖南图(存卷1,二部)
湖南宁乡·谢氏续修家谱六卷首三卷 (民国)唐荤秀 陈松庭等修民国二年(1913年)陈留堂活字本 六册湖南图
湖南宁乡·谢姓三修族谱十三卷 (民国)谢凤德 谢汉秋修 谢咏崧等纂民国十七年(1928年)宝树堂活字本湖南图(存卷1、10—12)
湖南宁乡·宁邑谢氏续修族谱十卷 (清)谢克培纂修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木活字本 三册 存卷4、5、7—10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194
湖南宁乡·宁邑谅房支谱(清)谢筱槎等纂修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宝树堂木活字本 五册 存卷1、4、5、8 书签、版心题谢氏家谱 八修本 上图:196
湖南宁乡·陈留谢氏续修族谱入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谢道源纂修清道光四年(1824年)宝树堂木活字本三册 存卷2、3、7,卷首 书名据目录题 六修本 上图:198
湖南宁乡·谢氏谅房九修支谱十二卷首一卷 谢远垦纂修民国十八年(1929年)宝树堂木活字本九册 存卷2、5、7—12,卷首 书名据目录题 上图:92
湖南宁乡·谢氏十修族谱民国陈留堂石印本 三册 存卷2、 6、7 书名据书签、版心题 上图:93
湖南宁乡·谢氏八修族谱 清陈留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6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清光绪间 上图:113
湖南宁乡·谢氏九修族谱 民国陈留堂木活字本 三册 存卷2、 3、9、10 书名据书签、版心题 上图:104
湖南宁乡·谢氏八修家谱八卷谢远显纂修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宝树堂木活字本 三册 存卷5、6、8 书名据版心题 卷5目录题谢氏聪房八修支谱 上图:199
湖南宁乡·谢氏七修族谱十卷首一卷 (清)谢先炯纂修清光绪三年(1877年)宝树堂木活字本一册 存卷1,卷首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122
湖南宁乡·沩宁谢氏续修支谱八卷 (清)谢绪说纂修清宣统二年(1910年)宝树堂木活字本一册 存卷1 书名据书签题 四修本 上图:130
湖南宁乡·谢氏八修族谱四十一卷首四卷 谢垂坦纂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宝树堂木活字本 十四册 存邵隆房卷3、4、6、 13,邵兴房卷1、4—8、10,守真房 卷2,卷首上、中、下(残),又卷首 (残本) 书名据书签、版心题书名页题回崙公祠梓行 上图:95
湖南宁乡·谢氏五修族谱 (清)谢垂炯等纂修清咸丰十年(1860年)木活字本 四册存卷1、3、6、7、9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193
湖南宁乡·谢氏六修族谱十三卷首三卷 (清)谢家塾等主修 (清)谢典锴等纂修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木活字本十册 存邵隆房卷1、2、4,邵兴房卷3,邵祖、邵宗房卷1,邵福房卷1,邵祺房卷1,卷首书名据书签、版心题 上图:124/A
湖南宁乡·谢氏七修族谱谢垂鋈等纂修民国十三年(1924年)宝树堂木活字本十五册 存邵隆房卷1—3,邵兴房卷 1、2、4,邵昌房卷1,邵祖房卷1,邵宗房卷1,守真房卷2,邵福房卷1,邵祺房卷1、2,卷首下 书名据书签、版心题 上图:123/A
湖南宁乡·谢氏六修族谱十八卷谢洪为纂修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宝树堂木活字本 十四册 存卷1 3—5、8—14、 16—18 书名据书签、版心题 上图:125/A
湖南宁乡·谢氏四修族谱 (清)谢渥恩纂修清同治六年(1867年)木活字本 一册存卷6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192
湖南宁乡·谢氏通谱民国铅印本 一册 存卷12 书名据书签、版心题 上图:97
湖南宁乡·谢氏续修支谱八卷首一卷 (清)谢太院等纂修清同治六年(1867年)陈留堂木活字本八册 书名据版心题 七修本 上图:·101
湖南醴陵·谢氏族谱清同治四年(1865年)陈留堂木活字本一册 存卷首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7646
湖南醴陵·北城谢氏族谱 (清)谢崇周等纂修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式南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10,卷首 书名据版心题 书名页题敬宗堂梓 上图:129
湖南醴陵·屈塘门村谢氏八修族谱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宝树堂,铅印本五册 存卷1、13、14、16、19 书名据书签题 上图:91
湖南醴陵·郧塘谢氏五修族谱清宝树堂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1— 3、7 记事至清乾隆间 上图:109
湖南醴陵·醴东江□谢氏六修族谱民国绍吉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8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90
湖南湘潭·中湘花石谢氏族谱四卷 (清)谢金度纂修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宝树堂刻本四册广东中山图
湖南湘潭·古塘谢氏族谱十卷四礼辑宜一卷 (清)谢祖锡 谢祖仪纂修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木刻本 十二册河北大学
湖南湘潭·中湘谢氏四修族谱 (清)谢国湘等修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宝树堂刻本十六册 北京大学
湖南湘潭·舌塘谢氏续修族谱十八卷 (清)谢辉光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赵风堂活字本十八册吉林大学
湖南湘潭·古塘谢氏续修族谱十八卷 (清)谢辉光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年(1894)起凤堂木活字本 十八册 书名据书签题 上图:901295—312
湖南湘潭·中湘谢氏三修支谱二十卷谢梦池等纂修民国九年(1920年)东山堂木活字本十六册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90369。—705
湖南湘潭·中湘留型山谢氏四修族谱清光裕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15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105
湖南湘乡·谢梁氏族谱□□卷 (清)谢梁坦白纂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刻本 一册湖南图(存卷末)
湖南湘乡·谢氏族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谢振梁修 谢旅纂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式南堂刻本六册湖南图(又一部存卷首)
湖南湘乡·谢氏续修族谱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谢吉隆 谢石泉等纂清咸丰元年(1851年)宝树堂刻本湖南图(存卷首、末)
湖南湘乡·上湘谢氏续修族谱□□卷首一卷 (清)谢定纶 谢继仁纂修清同治三年(1864年)宝树堂活字本一册湖南图(存卷首)
湖南湘乡·谢氏三修族谱三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谢克斋 谢祝眉等修 谢益斋谢岳春等纂清宣统元年(1909年)活字本湖南图(存卷首)
湖南湘乡·谢氏续修族谱□□卷首一卷清宣统年间活字本湖南图(存卷首、5、6、8、12、14、 19)
湖南湘乡·谢氏大宗族谱□□卷首二卷民国六年(1917年)活字本湖南图(存卷1—6,首上、下,又一部存卷4—6)
湖南·湘乡谢氏族谱三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谢旅纂修清嘉庆元年(1796年)式南堂木活字本三册 书名据版心题 书名页题陈留郡谱 上图:920443—45
湖南湘乡·谢氏续修族谱三十一卷首二卷末一卷另二卷 (清)谢宽仁等纂修清咸丰三年(1853年)式南堂木活字本二册 存卷8,卷首上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135
湖南湘乡·谢氏大宗族谱十二函一百三十九卷首函二卷谢征广等纂修 民国八年(1919年)式南堂木活字本一册 存首函卷上 书名据书签、版心、书名页题 上图:98
湖南·湘乡谢氏昂房支谱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式南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4、5 书名据书签题 上图:99
湖南衡山·兰村谢氏派分衡山自扬州晌向荣公位下房谱不分卷 (民国)谢云廷等修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东山堂木活字本 一册日本 美国
湖南临湘·聂市南庄谢氏九续族谱□□卷 (清)谢守琨纂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活字本湖南图(存卷1)
湖南郴州·郴阳谢氏续修族谱不分卷 (清)谢孝渊 谢孝隆等续修清同治九年(1870年)宝树堂活字本四册吉林大学
湖南郴州·谢氏宝树堂续修族谱五卷 (清)谢多名等续修清宣统三年(1911年)宝树堂活字本五册 吉林大学
湖南永兴·谢氏族谱十七卷首二卷末一卷 (清)谢孝裕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宝树堂活字本 二十册历史所注:此谱清同治四年谢家瑞始修,此为二修
湖南永兴·谢氏族谱十三卷首一卷 (清)谢美哉等纂修清同治四年(1865年)宝树堂刻本 十三册历史所
湖南·新化坪上谢氏族谱十六卷首一卷 (清)谢汝清 谢楚冈纂辑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木刻本 五册河北大学
湖南·新化坪上谢氏四修族谱十七卷首一卷 (民国)谢盛逮 谢步周纂修民国十五年(1926年)木刻本 六册河北大学
湖南耒阳·罗渡谢氏通谱民国乡贤祠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8书名据书签题 上图:107
湖南攸县·兰村谢氏五修族谱二十一卷文艺三卷谢绍洛等纂修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雍睦堂木活字本 二十三册 存卷1—9、11—21,文艺卷1—3 书名据书签、版心题 上图:126
湖南·邵陵谢氏族谱十一卷末一卷 (清)谢志儒纂修清乾隆二年(1737年)木活字本 一册存卷1—6、11,卷末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918149
湖南·谢氏四修族谱三卷 (民国)谢辅(王青)纂修民国二十年(1931年)陈留堂刻本 三册湖北图
湖南·谢氏族谱清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1、2 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清道光间 上图:7684
湖南·谢氏家谱不分卷 清木活字本 二册 残本 书名据书签题 记事至清同治间 上图:132

广东省
广东·番禺芳村谢氏族谱六卷首一卷 (民国)谢伟略重修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铅印本历博 人民大学 辽宁图 广东中山图日本 美国
广东番禺·石桥谢氏族谱二卷 (民国)谢履真修民国八年(1919年)广州广安印务局承印本 二册美国
广东番禺·石桥谢氏谱二卷谢履贞纂修 民国八年(1919年)广州长乐街广安印务局铅印本 二册 书名据书签、书名页题 上图:JP51
广东揭阳·谢氏宗谱十卷 (民国)谢德勋纂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油印本 四册广东中山图
广东南海·丹山谢氏世谱不分卷 (清)谢瀚中 谢家玉纂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刻本 四册广东中山图
广东南海·谢康裕堂家谱草本不分卷 (民国)谢诗荣重修民国元年(1912年)写本 美国
广东南海·丹山谢氏世谱不分卷 (民国)谢耀明 谢天骥等重辑民国十七年(1928年)广州启明公司铅印本 四册 广东中山图
广东台山·增补东山志谢氏宗谱三卷 (清)谢镜清纂修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刻本 二册历史所
广东阳江·程村谢氏家谱一卷 (民国)谢永钦 谢彦康重修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钞本广东阳江县档注:附录有《我村一百八十年概略》、《我村的风俗》
广东连平·上坪谢氏四五修族谱序六卷谢泰和等纂木刻本 广东连平县图
广东蕉岭·谢锡光家谱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刊本 一册台湾
广东蕉岭·新纂谢氏万兴户族谱 (清)谢敬堂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钞本 一册台湾
广东高要·水坑谢氏家谱二十卷首一卷清光绪四年(1878)刻本 十二册日本 美国
广东四会·谢氏族谱一卷广东四会县威整乡
广东·谢家谱 (清)谢仰泗编清康五十三年(1714年)写本美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横县·谢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谢秀森主编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铅印本 二册广西图

四川省
四川成都·华阳谢氏族谱一卷清光绪十年(1884年)谢氏木活字本一册四川图注:此谱始修于清乾隆十三年谢星拱等
四川成都·华阳重修谢氏族谱二卷 (民国)谢益侯 谢世挺等纂民国九年(1920年)华阳谢氏宗祠排印本 一册四川图 四川重庆市图
四川成都·续修谢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谢世琼续修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铅印本 一册吉林大学 四川图
四川成都·魏氏祖祠族谱十六卷首一卷 (清)魏鸿选修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新都魏氏祠刻本 十册 南京大学 四川图
四川绵阳·罗江谢氏族谱不分卷清钞本 一册 四川图
四川绵阳·罗江谢氏宗祠族谱一卷 (民国)谢钦安纂修民国十八年(1929年)石印本 一册 四川图
四川·遂宁谢氏家乘五卷 (民国)谢大楷 谢大澍纂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石印本 五册历史所注:此谱清乾隆十九年谢元璧始修
四川仪陇·谢氏族谱一卷 (民国)谢彬 谢志康等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石印本 四川仪陇县档
四川仪陇·谢氏宗谱一卷 (清)谢芝兰手订 四川仪陇县档

贵州省
贵州贵阳·谢氏瓜瓞谱 (民国)谢启元重修 民国十一年(1922年)宝树堂重订石印本 一册日本 美国
谢氏宗谱十二卷 (清)谢洪(芬木)等辑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起讽堂续修活字本·十二册 国图 陈留郡
谢氏族谱二十卷末一卷 (清)谢氏族人阉修清道光二十六年(1鼬6)宝树堂活字本二十四册 国图 谢氏续修族谱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咸丰三年(1853年)式南堂刻本 十册 北京大学
谢氏族谱不分卷 (清)谢(钅东)九等纂清咸丰十年(1860年)谢氏亲长堂木活字本 八册 国图
谢氏五修族谱九卷首二卷 (清)谢朗亭等修清咸丰十年(1860年)迥仑公祠活字本十册 国图注:书名页题《太传旧家》
谢氏支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谢芳纶等编修民国九年(1920年)补刻本 一册 国图
谢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谢培芝等撰修民国十二年(1923年)惇叙堂活字本十二册 国图续修
谢氏族谱 (民国)谢世琼等纂修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铅印本 一册 国图
谢氏宗谱清光绪间东山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13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103
谢氏宗谱民国东山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8上、下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102
谢氏族谱清敬修堂木活字本 二十六册 存卷 1—6、8—24、26 书名据书签、版心题 记事至清光绪间 上图:121/A
谢氏族谱清宝树堂木活字本 三册 存卷1、 2、5、11 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清咸丰间 上图:197
谢氏族谱清敦本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1、2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110
谢氏宗谱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木活字本一册 存卷2下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134

-------------------------------------------------------

谢姓字辈

古代宗法制度规定: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以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的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称穆,用来分别宗族内部的长幼、亲疏和远近。祭祀时,子孙也按这种规定排列行礼,即左为昭,右为穆,父曰昭,子曰穆,余类推。后来,“昭穆”泛指家族的辈分。
“辈字”约始于唐代,就是同宗同辈人都用一个固定的字来代表,让人一看便知是某个家族的第几辈(第几代)人。辈字名一般都是二字名,其中一个字代表辈分,另一个字是同辈人各自不同的代表符号。因为辈分名具有明显的传承性,所以直至现在仍被一些家族所采用。辈分是家族世系次第的分别,都明确写在族谱里。
谢家人在历史上以字排辈的情况,最早见于陈郡谢氏的第5代,是由谢安开创的先河。他为长子取名瑶,次子取名琰,共用“玉”字偏旁,实际上就是谢氏字辈的雏形。此后,第7代晦、昭兄弟共用“日”旁,综、约、纬兄弟共用“纟”旁,惠连、惠宣共用“惠”字,灵佑、灵运共用“灵”字;第8代世基、世平、世休共用“世”字;第10代才卿、几卿共用“卿”字,谖、诵兄弟共用“言”旁;第12代俨、伯共用“人”旁,等等,都是这种情况的演变和发展。另据《南史·谢庄传》记载,谢庄有“五子:飚、肋、颢、(山从)、(氵艹龠),世谓庄名子以风月景山水”,则是另外一种情况的字辈。

广东《谢氏梅县属世系》:
一世:朴六,生于南宋理宗宝佑元年,原居福建宁化县石壁村,因任梅州尉令,遂卜居。生子三:天佐,居白渡;天保,迁居潮州;天佑,居丙村。
二世:天佑,生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官粤南观察使。生子一:君仲。
三世:君仲,生子二:英德、文兴。
四世:英德,生子三:一里、二里、三里。
五世:一里,生子三:瑛、碧、璋。
二里,生子三:遂、曼、崇。
三里,生子三:(王睿)、(缪-纟)、磝。
出自祈福求吉的目的,排辈分用的字都是吉祥如意之类的喜庆字,往往列出数十代辈字,写入族谱,以便于本族子弟起名乏用。族谱里的辈字,排列有序,用字讲究。为了便于记诵,大都编成四言、五言、七言等字数相同的句子,多数还押韵。
谢氏没有在全国范围排过辈次,自然没有全国统一的辈字,但不同地区聚族而居的谢氏,大都有本地区世代承袭的昭穆(即辈字)。
以用做字辈偏旁的玉、丝二字为例,它使用于谢家的第5代和第7代。当时正处在谢氏政治地位确立前后,它的家族风貌还没有完全从文化世家中摆脱出来,政治世族的特殊地位还没有固定下来。因此,对族中子弟所寄予的愿望和对政治、经济利益的渴求势必十分强烈,于是便在字辈中反映出来。所使用的玉v丝二字,—十方面具有鲜明的经济色彩;另一方面,玉字也是用来代表贵族子弟的,如前述“蓝田生玉”便是如此。命名者的用意显然在于:希望后代成金成玉,上可以报效国家,下可以光耀祖宗。
世、卿二字用于第8代和第10代人中。他们生活在家族的鼎盛时期,为之命名者有世为公卿、永享世禄之意,显然是不言而喻的。
日、人、言三字反映的是自然现象和社会存在,用做字辈时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不明显。
惠、灵二字则是宗教信仰的标志。陈郡谢氏原是道教世家,东晋中叶后,一部分人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开始改信佛教,用惠、灵二字做字辈,正是他们要区别于传统家教的证明。用灵字做字辈的谢灵运是虔诚的佛教徒,其事例已见以前各节所述;排行惠字辈的谢惠连,在《高僧传》和《广弘明集》等佛家经典里,多次提到“弟子惠连”云云,对佛教也是坚信不疑的。
谢庄分别以风、月、景、山、水五字作为五个儿子名字的偏旁,更反映了他的文化心态和精神追求。史书说他7岁时便能写出好文章,长大后风度闲雅,悦意山水,写过《月赋》等著名篇章,极力讴歌大自然的美丽。但常为仕宦所羁,不能尽骋其志。于是便寄情于五子,让这些人世间的风、月、景、山、水常在眼前,既能激发其生活情趣,又可聊以自慰。
总而言之,字辈作为谢姓先祖历史上的文化现象之一,除与姓氏和其他文字一起组成人名外,又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正因如此,南北朝以后的谢姓人便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让字辈文化一直保留在自己的姓名之中。如湖南宁新县谢氏用“光昌兴宗德,富贵古流传”10字作为字辈;湖北枣阳县谢氏用“立修怀德远,伦正泽会长,学典定中道,运开永克昌”20字作为字辈;广东谢氏用“士崇文学,道德才华,曰圣维彦,汝克绍嘉,应元启裔,宏宗世遐”24字作为字辈。每辈按顺序使用一字,可用数代数百年,便是在陈郡谢氏基础上更深层意义的发展。最近又有消息说,侨居在泰国等地的谢姓人,建议用辈序昭穆诗的形式,把全世界的宗亲都编人同一个字辈谱中,以期在交往之时,只报一字,便知尊卑长幼。
河南光山、新县、罗山、息县、固始、商城一带的谢氏,1945年合谱,定派40字,依次是:
中耐成联芳,绍复焕其章;汝克昭明德,慎守尔彝常;
雍熙延祖宪,启迪寿炽昌;国家资屏翰,勋名耀前光。

福建闽侯安仁1913年修谱列一至十四世辈行字表为:
喜添元世一文廷,国君兆仲仕日向。

江西弋东案山谢氏民国36年七族统宗字行为:
余烈暖林野,众芳揖兰荪;德晖映岩足,胜赏延高原;
远水昭匹练,因晴见吴门;器有成形用,功资造化元。

湖北随州谢氏清光绪廿九年(1903年)辈行字表为:
懋修伦常,昭训万纪,兰玉长荣,贤才济美,诗书流传,家泽永远。

广西横县谢氏1946年族谱,自28代起,将“预定后代班次(班列的次序)”编成歌为:
宏植基绪,锡履南邦;根本孔固,技业蕃昌;培成宝树,
蔚为栋梁;文经武纬,家国之光;克承前烈,长发其祥。

台湾叠山公派谢氏自一世起为:
奠贤益朴友,振腾天福文;亭凤日朝阳,锦龙从清云;上致立久光,科甲仕鸿恩。

台湾兴公谢氏自八世起为:
弘开景运长,韶文祖德光;贝振蜚声烈,燮世有书香。

台湾宏献公派谢氏自九世起为:
承继南邦曾孙恢祖德,栽植宝树兰桂发天香。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4#
发表于 2008-11-26 21:25:28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谢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谢富治上将
谢富治(1909-1972),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30年参加工人纠察队,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四方面军任宣传队队长、连指导员、团政治处主任,红9军26师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中共川陕省委组织部部长。1935年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政训处主任、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385旅政治委员,太岳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太岳纵队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政治委员,第8纵队司令员,1947年与陈赓司令员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陈谢兵团),强渡黄河,进军豫西。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政治委员。曾参加渡江、解放西南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川东军区政治委员,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云南军区、昆明军区、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北京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军委办事组成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文化大革命”中,参与林彪、江青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198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并撤销原《悼词》。198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宣判时,因谢富治已经死亡,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检察庭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条规定,决定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1955年曾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依法剥夺谢富治获得的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2年3月26日因患胃癌医治无效逝世,享年63岁。

谢有法中将
谢有法(1917-1995),江西省兴国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团第六师16团2连文书,军委直属队后方政治部宣传分队长,红军总政治部组织科统计干事。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政治部组织部组织科副科长,第一纵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山东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山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9兵团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基本建设政治部主任,沈阳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政治委员、顾问。是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年龄最的中将(时年38岁)。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5年1月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

谢良少将
谢良(1915-1991),江西省兴国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第8师炮兵连政治委员,第24团连政治指导员,1934年入瑞金红军大学学习,后任红5军团第13师37团政治委员,西路军第5军第23师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在甘肃山丹县战斗中负伤截去左腿。1937年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留守处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1947年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时,立一等功。后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平原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6高级步兵学校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政治委员,炮兵学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政治委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这位独脚英雄,于1991年11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6岁。
附注: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唯一的独脚将军
用一位作家的话说,谢良将军是位多次走入地狱的人,但他次次返了回来,靠的仅是那一只腿。在西路军一次战斗过后,警卫员突然发现谢良腿部有鲜血,在这以前,谢良竟没发现自己负伤。原来,他脚上早就中了一枪,只是情势紧迫,没有觉得。几天过后,因无法治疗,眼见化脓,子弹却无法取出。万般无奈,他让人用一把大剪刀,活生生将逐渐变黑的脚趾剪掉——就这样,后来连脚掌也失掉了。
1939年毛泽东得知谢良失去左腿,关切地说:“才20多岁嘛,很年轻,腿没了,怎么办?上苏联去治。”当时的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批准他去苏联治腿伤。在去苏联途经乌鲁木齐时,正好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谢良滞留新疆,后被新疆军阀盛世才逮捕,坐了4年牢。在狱中他自学了《辩证唯物主义》、《联共党史》、《资本论》等著作,还利用《俄华字典》自学了俄文,写了30万字学习笔记,为他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自学准备,谢良开始了创作。在狱中他完成了处女作《在新疆女监狱中的斗争片断》。开始他写了几万字,但被狱卒搜去烧掉,这样四易其稿,最后终于在解放区华北新华书店出版,还翻译出版了《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条件》等许多论著。
此后,几十年如一日,他在紧张的军旅生活中坚持写作。至今他已出版了《边城女囚》、《铁流后卫》、《五颗红星》、《独脚将军传奇》等七部小说。回忆录。其中《铁流后卫》曾一版再版,发行数十万册,并被译成朝鲜文于1983年出版。1980年谢良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为名副其实的挂将军衔的作家。故有“将军作家”和“独脚将军”之美称。

谢明少将
谢明(1915-1985),江西省于都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共青团于都县桥头区儿童局书记,共青团于都县古龙冈区委书记,少共国际师第45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红1军团政治部巡视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政治处民运股股长,晋察冀军区第2支队6大队政治处主任,第5大队政治委员,第4团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热河军区政治部主任,热西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热西地委书记,热西军分区司令员,热河军区独立师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22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副政治委员,军政大学副政治委员,政治学院副政治委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5年4月21日因病逝世,终年70岁。

谢锐少将
谢锐(1914-1987),江西省弋阳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0军33师59团担任青年干事,红10军政治部宣传队队长,铅山县少先队队部部长,1934年底被团县委撤职,调任闽北分区少先队部干事。在三年游击战争中,任金资贵特区委书记,闽北独立师第4纵队1支队政治委员。挺出外线开辟新的游击根据地,立足于群众,时刻不忘做好群众工作,运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粉碎了敌人的军事清剿,在资光贵一带坚持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3支队5团排长、连长、宣传队队长、营政治教导员,第2师6旅18团营长,第5旅14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2师5旅13团团长,第5旅副旅长,华东野战军7纵21师师长,第三野战军第25军75师师长。渡江战役时,我军占领南京后,25军奉命东进追击逃敌。25军74师师长张怀忠率领部队越过芳山镇,在湾沚镇与逃敌遭遇,74师冒雨打退敌20军多次进攻,关闭了敌军南逃之门。谢锐手下的一个团与敌接触,得知敌军为20军全部、99军一部和一个保安旅。谢税率75师以最快的速度直插敌侧后,与74师将敌合围,首创一个军歼敌一个军辉煌战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装甲兵参谋长,1956年毕业于军事学院装甲兵系,任装甲兵学院副院长,福建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
1955年被授于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7年5月16日因病逝世,终年73岁。

谢斌少将
谢斌(1914-——),原名谢海龙,江西省吉安市人。1930年9月在吉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10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4军第2师5团战土、班长、排长,红1军团第2师特务连连长,红15军团第73师司令部第一科科长,第73师217团参谋长、团长,红15军团教导营营长,第73师参谋长。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冬进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任队长兼军事教员、支队长,抗大第3分校大队长。1940年春调广东珠江三角洲敌后开展武装斗争,后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副司令员,参加了珠江三角洲的沙湾、西海、林头、南荫、翠微、横门、乌头山和反日伪军对中山地区的四路、十路围攻等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军政大学5大队大队长,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8师副师长,第9师师长,第三野战军7兵团第22军66师师长。参加了洛阳、开封、睢杞、济南、淮海、渡江、进军浙江等战役。在济南战役中荣立二等功,在淮海战役中荣立一等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上海航空办事处主任兼政治委员,华东军区防空部队参谋长,华东军区空军副参谋长,空军第5军军长,福州军区空军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6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1983年离职休养。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谢云晖少将
谢云晖(-2002),四川省冕宁县人,大学时代参加了“一二·九”运动,参与发起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8年到新四军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青年科科长,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副团长,苏北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教育长,抗日军政大学第5分校训练部副部长,抗大苏中大队政治委员,抗大第9分校政治主任,新四军第6师16旅48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第1师3旅8团政治委员,第8纵队师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在皖南、苏南、苏中等地坚持抗日和反顽斗争,参加了郭村保卫战、黄桥战役、盐阜反扫荡和天目山战役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第8纵队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8纵队政治部副主任,第三野战军第23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等职,参加了苏中、涟水、鲁南、枣庄、莱芜、孟良崮、濮阳、豫东、济南、渡江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干部部副部长、第9兵团政治部代主任,参加了第二、四、五次战役。从朝鲜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政治委员,参与指挥解放一江山岛及浙江沿海岛屿的战斗,1960年任南京军区装甲兵政治委员,1970年任成都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为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2年1月6日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90岁。

谢正荣少将
谢正荣(1918-1977),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0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5军第73师230团排长,红28军第81师通信连连长,红军大学步兵科第2团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五台县游击支队支队长兼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2军分区5大队营政治教导员,第6大队营长,第4团副团长,第4纵队11旅31团团长,第11旅副旅长,第19兵团64军191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兵团64军191师师长,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4军191师师长,在朝鲜升任64军副军长。参加了第5次战役、1951年夏、秋季防御作战、1952年春、夏季巩固阵地作战和朝鲜西海岸反登陆防御。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4军副军长兼参谋长,1961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任第64军军长、第50军军长,1969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兼四川省军区司令员。省国防工办党组书记兼主任,主持修建成昆铁路。1971年8月任四川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77年在中共十一届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77年12月4日逝世,终年59岁。

谢正浩少将
谢正浩(1914-1992),江西省于都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时期争时期,任红1军团第3军第9师26团排长、第1师2团连长,红1军团防空大队副大队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司令部作战参谋、侦察科科长、作战科副科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编第4旅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关中军分区司令部作战科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编第4旅771团参谋长,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司令部作战科科长、教导旅参谋长,第一野战军第6军16师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副参谋长兼迪化(今乌鲁木齐)军区副参谋长,铁道公安部队参谋长,1954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军副参谋长,回国后,任海军旅顺基地参谋长、副司令员。1960年毕业于海军学院高级班。任东海舰队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1965年参与指挥崇武以东海战,击沉台湾国民党海军“永昌”号炮舰,击伤“永泰”号猎潜舰。是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2年9月9日因病逝世,终年78岁。著有《谢正浩将军著作集》。

谢立全少将
谢立全(1917-1973),江西省兴国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司号员,红21军123团连政治指导员,红3军团5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和直罗镇战役。1937年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美国记者斯诺把他采访的通讯编着成《红星照耀中国》一书。1938年2月中译本在上海出版。为了适应当时的环境而改名为《西行漫记》。《西行漫记》的封面是一位英姿焕发的红军号兵,迎着朝阳,吹奏前进的号角。吹号的就是谢立全。
抗日战争时期,任抗大大队政治委员。1940年,中共中央派谢立全和谢斌参与组建珠江三角洲抗日武装,1940年6月,中共南(海)番(禺)中(山)顺(德)中心县委成立,统一领导南番中顺地区党的组织和抗日武装。8月,广东省委将谢立全和谢斌分配到中心县委,负责军事工作,以五桂山为根据地,组织了一支抗日游击大队,并建立了民主政权。任广州市郊游击第2支队副司令员,珠江部队副司令员,中路游击队指挥部副指挥,中区抗纵队副司令员,广东人民抗日军参谋长。国民党的一些部队也同共产党结合,组成一支“抗日歼伪,保卫家乡”的游击队伍。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同日军共进行了140多次的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军政大学大队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6师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30军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海军第5舰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海军系主任,海军军事学院第一副院长,海军学院院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3年10月30日逝世,终年56岁。著有《珠江怒潮》、《挺进粤中》等。

谢甫生少将
谢甫生(1902-1985),湖北省大悟县人。1921年以后就读于武汉中学,在董必武、陈潭秋等共产党人的教育影响下,研读革命书刊,接受革命思想。1927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河南、陕西、湖北、天津、上海从事兵运、情报联络工作。在严酷的白色恐怖下,置个人身家于不顾,往返奔走于上海、南京、武汉等地,传递情报,负责联络。及时准确地向党中央提供重要军事情报,为保卫第三国际驻远东代表的安全做出了贡献。1938年参加了冀东暴动。冀东暴动是中共河北省委和冀热边特委在冀东8县发动的抗日武装起义。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4纵队参谋长和挺进军参谋主任,晋察冀分局社会部派遣科科长,负责对东北日军的情报工作。1942年入中央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人民自治军16军分区参谋长,本溪地区与南满军区参谋长,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第29执行小组组长,辽东军区副参谋长,第3纵队参谋长,1948年任独立5师政治委员,东北军区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海军第5舰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海军系主任,海军军事学院第一副院长,海军学院院长,海军政治部保卫部部长,海军军事检察院检察长。1958年离开军队,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蒙古人民共和国大使。1963年离任回国,1964年担任湖北省政协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5年9月3日因病逝世,享年83岁。

谢忠良少将
谢忠良(1913-1983),湖南省平江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到中国工农红军军事政治学校学习,编在工兵连第二期,这个学校的校长兼政委是刘伯承,工兵连的指导员是邓小平的妻子阿金。谢忠良当时文化水平很低,学坑道作业时,连“垂直掘进”和“水平掘进”都不懂,计算流速时,45米除以38秒也算不出来。学校十分刻苦,不仅学会了识字,还掌握了坑道作业、操舟架桥、门桥漕行、河川测量等知识。刘伯承对工兵连十分关心,亲自给谢忠良讲过射击学的课程,还交代学校照顾工兵连,工兵连的菜金每天比步兵连、炮兵连和政治连高三分钱,碰到晚上作业,还有夜餐。1932年6月在红校毕业,成了一名工兵。以后在战斗部队当了连长、营长、特务大队大队长。
抗日战争时期,被派到新四军任军部参谋,军部教导队工兵主任教员,军参谋处侦察科长。皖南事变时,项英、周子昆和军部作战科长李志高、侦察科长谢忠良等隐蔽在蜜蜂洞。项英、周子昆、项英的副官刘厚总、周子昆的警卫员住在一起。刘厚总杀害了项英、周子昆。谢忠良听到枪声后赶到现场,掩埋了项英、周子昆。后担任新四军第2支队参谋长,第7师55团团长,浙东纵队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1纵3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先遣纵队1支队支队队长,先遣纵队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大学校务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工兵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干回了老本行。后任福州军区工程兵主任,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3年6月28日因病逝世,终年70岁。

谢国仪少将
谢国仪(1907-2000),江西省兴国县永丰乡人。1928年参加赣西南农民起义。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特务营班长,江西兴国县西江村自卫队队长,红3军团第6师16团连长,第4师11团连长,军委警卫营营长。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的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任抗大第2分校直属支队支队长,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5团副团长,团长,雁北军区第5军分区广灵县区队队长。带领部队开展反蚕食斗争,发展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第10军分区副司令员,河北军区分区司令员。参加了平津战役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河北军区编练指挥部司令员,华北军区补充团集训指挥部部长,北京军区司令部动员处处长,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等职。为民兵、预备役工作和山西省军区建设作出了贡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0年5月24日因病在太原逝世,享年93岁。

谢锡玉少将
谢锡玉(1916-1995),江西省莲花县人。1932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通科招待所代所长。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第3期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4支队警卫连政治指导员,山东纵队军政干部学校大队长兼政治教导员,陇海南进支队第3团政治委员、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支队政治部副主任,八路军第5纵队3支队8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4师9旅26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2纵6师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21军63师政治委员。参加了涟水、淮海、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空军第4混成旅政治部主任,空4师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4师政治委员。回国后,1955年毕业于军事学院,任空3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广州军区空军汕头指挥所政治委员,空7军政治委员,福州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5年9月6日在南京逝世,终年79岁。

谢胜坤少将
谢胜坤(1911-2005),江西省万载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团第5师14团战士、班长、司务长,红军合作总社采办科长,红军学校教导团供给处处长,红3军团团供给处主任,红1军团师供给部粮秣科科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以及陕北反击战、东征等战役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兵站第二科科长,新四军第4师供给部部长,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参加了淮北抗日根据地反“扫荡”、反摩擦和巩固豫皖抗日根据地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6纵队政治部副主任,第三野战军后勤司令部副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莱芜、孟良崮、豫东、济南、淮海等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后勤部副部长、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后勤部部长,舟嵊要塞区政治委员,浙江省军区政治委员,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武汉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筹备委员会代表、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5年4月6日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94岁。

谢振华少将
谢振华(1916-——),江西省崇义县上堡乡甲子村人。1929年参加当地农民起义。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3军团指导员、营政治委员、第5师14团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任红一方面军保卫局二科科长。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政治委员,八路军总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1940年任新四军三师组织部长兼敌工部长。1941年任团长兼政治委员。1945年任苏北淮海军分区政委兼华中军区新10旅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野战军12纵队副政治委员兼35旅政治委员,找第12纵队司令员,第30军军长,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大学第一、二总队政治委员,军事学院基本系主任,参加了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1军军长。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9军军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山西省军区司令员,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政治委员兼军区党委书记。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5年10月39岁时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谢家祥少将
谢家祥(1914-——),江西省瑞金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
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任红9军团3师9团技术书记、连政治指导员、军委警卫营特派员,总政治部锄奸部干事,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1旅政治部锄奸科科长、教导大队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到东北任热辽纵队22旅65团政治委员,第22旅政治部主任,第8纵23师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45军134师政治委员。23师是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原红9军团老部队)为基础,加上热河军区警卫团等部队组建成冀察热辽军区独立16旅,后编为23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54军政治部主任。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4军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回国后,1959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任第54军政治委员,成都军区副政治委员,1970年到1975年任成都军区第4政委。1969年12月,中央决定刘结挺、张西挺停职,接受批判,并增补谢家祥、谢正荣为四川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4年调回军队。1971年到1979年,还担任了四川省委书记。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届中央委员,是邱会作所说的“九大的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咱们8纵就出了10个。”之一。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谢福林少将
谢福林(1917-1976),湖南省平江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彭(湃)杨(殷)步兵学校连政治指导员,红1军团宣传队队长,红15军团78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宣教股股长,冀鲁豫支队第3大队政治委员,晋冀鲁豫军区新3旅政治部主任、旅政治委员,第5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第1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参加了平型关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7纵19旅政治委员,浙江军区第2分区司令员。参加了陇海、
济南、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军副政治委员,第21军副政治委员。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21军政治委员。回国后,1957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1961年任黑龙江省军区政委,1969年任旅大警备区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76年4月26日逝世,终年59岁。

谢镗忠少将
谢镗忠(1918-1989),江西省赣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九军团第3师8团政治处俱乐部主任,红四方面军第32军教导队代政治委员、第96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359旅718团政治处宣传股股长,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警备第1旅1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热辽军区第30旅政治委员,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16旅、17旅政治委员和独立第1师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31师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48军142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治部主任、军副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海南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广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群工部部长、文化部部长,武汉军区政治部主任,武汉军区顾问。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9年12月27日因病逝世,终年71岁。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5#
发表于 2008-11-26 21:25:44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谢姓当代将军生平简介】

谢光中将
谢光(1929.5-——),江苏省宜兴县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兵团随营学校区队长、军后勤部文教研究组组长。1958年毕业于军事工程学院空军系。后历任军事工程学院助教,国防部第六研究院研究室主任、研究所副所长,国防工业办公室副局长,国防科学工业委委员会科技部副部长,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二届理事,中国航空学会第二、三届理事,国防科工委副主任。
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6#
发表于 2012-12-21 04:58:06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5-3-16 14:03:12 |只看该作者
三名辅警勒索失足女 一审被判十年半-详情请百度一下:需求搜索,连接你我












http://shouhuiqiang.wang/7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玻璃字库 平仄查询 繁简转换 成语词典 入声字表 联律图谱 词牌大全 同旁词集 离合字表 中国对联网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