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君云 发表于 2008-11-26 20:58:32
一、姓氏源流
    张(Zhāng 張)姓源出有四:
    1、出自黄帝之后代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及《元和姓纂》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
    2、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
    3、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据《读史方舆纪要》所载,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魏国大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氏的。
    4、其它姓氏改姓张。据《三国志·魏志》所载,三国时,曹魏名将张辽,改聂姓为张姓。另有韩、姬等姓人士和鲜卑、匈奴、契丹等众多少数民族改姓张姓。
    得姓始祖:张挥。张姓的诞生很古老,约有五千年历史。在人文初祖黄帝时代,黄帝有一子叫少昊清阳氏,少昊之子挥自幼聪明过人,爱动脑筋。一次,他观看夜空,从星星的组合中得到启发,经过研究,发明了弓。在当时人类基本以狩猎为生,弓的发明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于是黄帝封挥为专门制造弓的官叫“弓正”,也称“弓长”,又将官名合二为一赐他“张”姓。张挥成了张姓人的始祖。

二、迁徙分布
    分布在各地的张氏,大体上都有分支始祖及迁徙原因。 河东张氏,出自晋司空张华裔孙吒子,自范阳徙居河东张氏;始兴(今广东省韶关市东南莲花岭下)张氏,亦出自晋司空张华之后,随晋南迁,至君政,因官居于韶州曲江;冯翊(今陕西省大荔县)张氏,出自东汉司空张皓少子纲,东汉时任广陵太守;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张氏,出自张嵩第四子睦,东汉时任蜀郡太守,始居吴郡;清河东武城(今河北省清河县东北)张氏,出自汉留侯张良裔孙司徒张歆,歆第协,生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内徙清河,传自彝,为后魏侍中,隋末徙魏州昌乐;河间(今属河北省)张氏,为汉北平文侯张仓之后,世居中山义丰;魏郡(今河南省安阳市)张氏,世居平原。 晋代有中原张氏迁至福建;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中原张姓军校随从;唐僖宗中和年间,王潮、王审知入闽,又有河南固始人张睦随同前往,后被封为梁国公,福建张氏,大致以居住地分为鉴湖、金坡、板桥等派,此后有的又迁往广东,均称其始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北宋末年,随着金兵占领黄河南北及蒙古军队的南下,为躲避战乱,张姓又一次大举南迁,经过多次的南迁,从而使得张姓在宋代至元明清时期分布于大江南北各个区域,形成了一支支庞大的族系,其中不乏有许多名门望族,并使张姓成为我国几大姓氏之一,且始终位居前列。从清初开始,闽、粤张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移居海外的张氏,现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美、英、法、澳大利亚、巴拿马等国家和香港地区。今日张姓分布北方地区多于南方,绝对人数以山东、河南、河北、四川四省为最多,占到全国汉族张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六。张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位的大姓。有人口近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零八。

三、历史名人
    张  仪: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张仪的连横战略增强了秦的力量,加快了中国的统一进程。
    张  良:西汉谋臣。(公元前?-公元前186),汉初大臣,城父(今安徽省亳县)人,刘邦的重要谋士。和萧何、韩信等人辅佐刘邦创建了西汉王朝,封留侯。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张  骞:西汉外交家,陕西城固人。两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国与中亚各国的友好往来。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前往大月氏国(在今中亚阿姆河流域)。他的使命是帮助该区人民起来抵抗侵略者。张骞被匈奴族捉去囚禁了11年,但他获释后再度前往中国以西的地方探险。他的旅行路线经过阿富汗,直达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境内的撒马尔罕。当时尚无人到过中国以西这么远的地方。因此,张骞给皇帝带回了在中国第一次听到的关于印度、中东以及欧洲诸国的消息。后来中国商人带着丝绸和玉石,沿张骞所经过的路线,翻山越岭来到中国西北并穿过了戈壁沙漠。这条路线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
    张  角:东汉杰出的农民起义军领袖,他组织发动的农民战争给汉政权以沉重的打击。
    张  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上一改“盖天说”,提出“浑天说”,绘制星象图,发明“浑天仪”、“地震仪”等。
    张  飞:字冀德,燕人,三国时名将。为蜀国五虎上将,战长坂名震于时。传与刘备、关羽结义于桃园,世称桃园三结义,被后世所传诵。
    张  遂:唐朝天文学家,河南省南乐人,唐初开国功臣张公谨之孙,少聪敏,博览经史,尤精于历象、阴阳、五行之学。为避武则天之侄武三思,而出家做和尚,法号一行。唐玄宗即位,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气象、地震的调查统计工作,支持“浑天说”。后人只知其善算法,他算法方面的书籍早已散佚,是世界上第一个测出子午线的人。
    张  旭:唐代大书法家,江苏苏州人。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而后乃下笔,逸势奇绝,连绵回绕,人称“草圣”。
    张  謇:江苏南通人,清代著名实业家和政治活动家。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开创了士林一代新风。
    张  澜,爱国民主人士。(1872-1955),四川南充人。他是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著名爱国人士和教育家。1949年9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先后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
    张择端 字正道,北宋画家,东武(今山东省诸城)人。曾在北宋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事绘画,因为丢失官位家居,以卖画为生。宣和年间翰林待诏,擅长“界画”,尤善画舟车、市街、城廓、桥架皆独具风格。他的代表作有《清明上河图》、《烟雨风雪图》和《西湖争标图》等。最著名的作品是《清明上河图》,据说历时十年完成,历经辗转,后为明贾似道得手,迭经明清两朝皇室收藏。曾被溥仪带至关外,是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中的极品,存北京故宫。
    张道陵:原名张陵,字辅汉。东汉沛国丰(今江苏省丰县)人,留候张良九世孙,生于吴之天目山。通达五经,曾入太学,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任巴郡江州(今重庆)令。后弃官隐居北邙山(今洛阳北)。汉章帝、汉和帝征沼皆不就。与弟子王长杖策入淮,经鄱阳(今波阳),溯流至云锦山(今贵溪龙虎山)炼丹,修长生之道,三年丹成。闻巴蜀诊气为害,遂与弟子赴四川鹤鸣山(一作鸽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传道。在四川灌县创立了“五斗米”(道)教,人称张天师。
    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河南镇平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造福人民,为后人尊为医圣。
    张僧繇:南朝梁代吴中(今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书画家。创造了“凹凸法”的绘画手法,与顾恺之、陆探微并称魏晋三大画家。
    张景岳:明朝中医理论家,浙江绍兴人。他阐发了医易相通的中医理论,对中医理论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张居正:明末著名政治家。字叔大(1525-1582),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省)人。穆宗时入阁,神宗时为首辅,综核名实,信赏必罚,整饬纪纲,推行一条鞭法,为相(明太祖朱元璋时已经没有宰相的设置,但是他却有宰相的实权)十年,海内称治。卒谥文忠。著有《太岳集》、《帝监图说》等。
    张德成:清末义和闭首领。直隶新城(今河北省高碑店)白沟河人。船夫出身。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4月在静海(今属天津市)独流镇设拳坛,所部团民称“天下第一坛”。6月下旬串闭民五、六千人至天津,在紫竹林等地抗击八国联军。天津沦陷后,回独流镇准备再起,不久在静海王家门被地主杀害。
    张大千:名爱(1899-1983),又名秀,季菱,字大千,别号大千居士,或迳署“署人张大 千”,当代著名画家。四川省内江人,幼年受擅长绘画的母亲和以画虎著称,自号“虎痴”的二哥张善的熏陶指引,并从名师曾农髯,李梅阉学诗文、书法和绘画。除临摹历代名迹外,又遍游名山大川,以造化为师,经过刻苦钻研,获得了卓越的成就。一生作画无数,遗作甚多,与齐白石并称“南张北齐”。
    张自忠:著名爱国将领。字荩忱(1890-1940),山东省临清市唐元村人。自1914年投笔从戎之日起,张将军便将自己的生命和热血奉献给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抗战期间驰骋抗日沙场,屡建战功,一九四零年壮烈殉国于湖北。张自忠将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五十多个同盟国中殉职最高的将领,也是抗日战争期间为国捐躯的唯一的国民党上将级军官,对于他的壮烈殉国,举国同悲,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分别题写“尽忠报国”、“为国捐躯”、“取义成仁”的挽词。
    张太雷: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苏省武进人,中共早期党员之一。1920年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陪同共产国际代表,先后在北京、上海与李大钊、陈独秀等会谈,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以中共代表身份出席共产国际三大。1922年8月参加中共中央杭州会议,主张国共合作,建立反帝反封建统一战线。曾任中共第四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五届中央委员,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1927年领导广州起义,任总指挥。同年12月12日,在赴前方指挥战斗途中,遭敌伏击,壮烈牺牲。
    张学良: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国民党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的组织者。字汉卿,号毅庵,奉天(今辽宁省)海城人。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之长子。发动“西安事变”,促进了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日,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不朽功绩。2001年在美国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史特劳比医院病逝,享年101岁。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清河郡:汉时置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省清河东南)。此支张氏,世居武城,其开基始祖为汉留侯张良裔孙张歆。
    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改涿郡置郡,治所在涿县(今属河北省)。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司空张皓之子张宇。
    太原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太原市西南)。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北魏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张伟。
    京兆郡:汉时置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御史大夫张汤。
    敦煌郡:汉武帝从酒泉郡分置,治所在敦煌县(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治河西走廊西端。
    安定郡:西汉置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东晋移至安定(今甘肃省泾川北)。这支张氏为西汉赵王张耳之后。
    襄阳郡:汉始置襄阳县,东汉末始置襄阳郡。治所在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其后襄阳历为郡、州、道、府之治所。此支张氏始祖为张安之。
    洛阳郡:秦始终置县,东魏置郡。汉、魏时治所在今洛阳市白马寺东洛水北岸;隋、唐代移治汉城西十八里。
    河东郡:秦时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治今天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
    始兴郡:三国吴由桂阳郡分置,治所在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南)。治辖相当于今广东省连江、曲江、韶关一带。
    冯翊郡:汉武帝置左冯翊,三国魏改为冯翊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省大荔)。
    吴  郡:东汉末年分会稽郡置。治所在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治辖今江苏省长江以南一带。
    平原郡:西汉初置,治所在平原(今平原县西南)。治辖相当于今山东省西北部平原县一带。
    河间郡:原为战国时赵地。汉高帝置郡。治所在乐城(今河北省献县东南)。治辖在今河北省中部河间县一带。
    中山郡:战国时为中山国,汉高帝置郡。治所在卢奴(今河北省定州)。治辖相当于今河北省北部地区。
    魏  郡:汉高帝初置。相当于今河北省魏县,河南省浚县,山东省冠县之间地区。治所在邺县(今河北省临漳西南)。
    蜀  郡:战国时秦置,治所在成都(今属四川省)。治辖今四川省成都市一带。
    武威郡:西汉置。相当于今甘肃省黄河以西,武威以东地区。治所在武威(今甘肃省民勤县东北)。
    犍为郡:西汉建元六年置。属益州,在今四川省宜宾县西南。治所在敝邑县(今贵州省遵义市西)。
    沛  郡:汉高帝将泗水郡改为沛郡,东汉时改为沛国。治所在相县(今安徽省濉溪县西北)。
    梁  郡:汉高帝置梁国,南朝宋改为梁郡。相当于今河南省商丘至安徽省砀山一带。治所在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南)。
    汲  郡:西晋泰始二年置,不久即废。治所在汲县(今河南省汲县西南)。
    河内郡:楚汉之际置。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北岸武陟县一带。治所在怀县(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
    高平郡:西晋泰始元年将原山阳郡改为高平郡,在今山东省巨野县一带。治所在昌邑(今山东省巨野县南)。
    上谷郡:战国燕设置,秦时治所在沮阳(今河北省怀来东南)。
    2、堂号
    百忍堂:唐朝的时候,张公艺九世同居,这对当时的世风影响很大。唐高宗亲到他家请他介绍和睦相处不分家的经验。张公拿起笔来写了100个“忍”字呈给高宗。高宗很佩服,奖励了张公100尺绸缎。
    此外,张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清河堂”、“金鉴堂”、“孝友堂”、“亲睦堂”、“冠英堂”、“燕贻堂”、“敦睦堂”、“宗岳堂”、“敬谊堂”、“源流堂”等。

五、宗族特征
    1、得姓较早,源远流长。
    2、张氏一族,枝繁叶茂,各郡望 字行辈份排列有序,清光绪年间张允选等修《张氏族谱》,有山东黄县一支字行为:“基业可久,名望堂昭,衍庆为志,肇锡永超。”张绶青刊修《张氏族谱》,有江苏润城张姓一支字行为:“好学用典,有文斯远,积庆之家,儒宗以衍,运际昌明,时乘光显。”据民国一九三五年张勉西所修《张氏族谱》,广西桂林张姓一支字行为:“增其心性学,器宇自温纯,积厚垂麻远,国恩申锡频。”

============================================================

【张姓宗祠通用对联】

〖张姓宗祠门楣题辞〗

金鉴家风    百忍传家

    “金鉴家风”出自唐朝著名宰相张九龄的故事。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玄宗为求治国安邦这策,长治久安之计,谕张九龄总结列代治国之经验,张洞察秋毫,明断事理,以犀利之笔综述列朝兴衰存亡之理,成书五卷,玄宗御览,甚为赏识,赐为《千秋金鉴》,作为治国铭言珍藏。"金鉴家风"本此。张九龄任宰相时期群贤依赖,天下仰重,文章风度,冠绝一时。今江西大余通往广东的梅岭古驿道即为张九龄颁令凿通,使中原与岭外一线贯通,即此一端,功不可没。

    “百忍传家”则是张公艺的事迹。张公艺,字千禄,是张氏第一百一十一世祖。公艺为人急公好义,乐以助人,修身养性,胸襟坦荡,待人处世,宽宏大量,深知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哲理。因而告谕后裔当忍则忍,忍者有益。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爱敬,朋友不忍失义气,夫妻不忍多争竞,能忍贫亦富,能忍寿亦永,古来创业人,谁个不知忍,不忍百祸皆云涌,一忍百祸皆灰烬。但公艺提倡之忍,并非不讲是非原则,明言不当忍则忍,忍者有害。公艺家教有方,道德高尚,故而能九世同堂,唐高宗旌为义门。

-----------------------------------------------------------------

〖张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九居世泽;
百忍家声。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唐·张公艺九世同居,高宗时封禅泰山,还过其宅,问本末,公艺书“忍”字百余以进。

西都十策;
金鉴千秋。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初曹州冤句人张齐贤,字师亮,少年时孤贫而勤学,有远大志向。宋太祖到西都,他以布衣身份上十策。太宗时中进士,历官大理评事、左拾遗、江南西路转运使、代州知州、吏部侍郎、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下联典指唐代大臣、诗人张中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长安年间进士,任右拾遗,开元年间议设十道采访使,玄宗殆于政治,他常评论得失,后因李林甫谗言罢相。所作《感遇诗》,抒怀感事,以格调刚健著称。著有《千秋金鉴录》、《曲江集》。

图传百忍;
鉴著千秋。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了典指唐·张公艺事。下联典指唐·张九龄著《千秋金鉴录》。

轮奂善颂;
孝友传芳。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献文子成室,张老颂曰:“美哉轮哉!美哉奂焉!”下联典指周·张仲,性孝,与尹吉甫为友,流芳百世。

烟波徒钓;
横渠理学。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张氏宗祠太原堂联。上联典指唐张志和隐于江湖,自称“烟波钓徒”。下联典指北宋张载,居郿县横渠镇,精研理学,世称“横渠先生”。

齐家公艺;
治国子房。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名人张公艺,寿张人。善于治家,九世同居。高宗封泰山,还幸其宅,问本末。公艺书“忍”字百余以进,帝善之。下联典指汉初大臣张良,字子房,城父人。为复韩国,狙击秦始皇,未遂,逃匿于一邳,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后为刘邦谋士,佐其灭秦楚。汉朝建立,封留侯。

横渠理学;
烟波钓徒。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张载事。下联典指唐·张志和事。

渔阳惠政;
江左清才。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东汉渔阳太守张堪,字君游,宛人,少年时被称为“圣童”。光武初年拜郎中,任渔阳太守时,功课农桑,捕击奸猾,受百姓爱戴。在郡八年,匈奴不敢犯塞。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百姓歌之。下联典指晋代文学家张翰,字季鹰,吴郡人。性至孝,有清才而善写文章,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齐王司马囧执政时,被任为大司马东曹掾。因预料齐王将改,又因秋风起而思念故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便辞职离开洛阳返吴。

紫光烛剑;
黄石授书。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晋大臣、文学家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人。三国魏时,官佐著作郎、中书郎等,入西晋,官至中书令(宰相),加散骑常侍。排除异议,力劝武帝定灭吴之计。惠帝时,历官侍中、司空,封壮武郡公。诗作委婉艳丽,也有感慨忧时之作,另著有《博物志》。据说晋武帝时,斗、牛(星座名)间常有紫气,张华曾问通纬象的雷焕,雷焕说:“宝剑之气冲到天上了。”又说在丰城县。后来,果然掘得龙泉、太阿二剑。下联典指汉初大臣张良,字子房,祖与父曾在战国末任韩国五世之相。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结交刺客,在博浪沙椎击秦始皇未中,传说逃至下邳,遇黄公石,被授予《太公兵法》。楚汉战争中归刘邦,为重要谋士,汉朝建立,封留侯。

簪缨七叶;
邦友千秋。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大臣张安世,字子孺,杜陵人。昭帝时任右将军、光禄勋,封富平侯;昭帝死,他与大将军霍光定策立宣帝,为大司马。子孙七代官侍中。下联典指周代贤臣张仲,以孝养父母、友爱兄弟闻名,与尹吉甫为友。《诗经·小雅·六月》(尹吉甫北伐猃狁获胜时的诗)有句:“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

〖张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阀阅传京兆;
声名重曲江。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张姓郡望,“京兆”,指襄阳郡,旧治在今湖北襄阳西。为张姓望族所在地之一。下联典指唐代诗人张九龄,曲江县(今广东省韶关)人。

梧雨凤苞润;
松风鹤韵高。
——张问陶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清代诗人张问陶(1764-1814)自题联。张问陶,字钟冶,号船山,善书画。四川遂宁人。

泉源在庭户;
世界接人天。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陕西省留坝庙紫柏山张良庙联。

八德忠列上;
百忍孝为先。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唐代郓州寿张(今属山东东平)人张公艺,九世同堂。麟德(公元664-665年)中,高宗祀泰山,路过郓州,至其宅,问其义由。公艺请以纸笔,但书百余“忍”字。(见《旧唐书.孝友传.张公艺》)。后张姓常以“百忍”为堂名,本此。成语“百忍成金”(形容忍耐可贵),亦本此。

-----------------------------------------------------------------

〖张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落日平原纵马;
秋风古道题诗。
——张大千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现代国画家张大千1981年撰书联。

宴列琼林之首;
胪传鼎用之中。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张信、张异、张怵、张懋修、张以诚五状元。下联典指明代张显宗、张春、张修嗣三榜眼等。

世守百忍之训;
家垂两铭之风。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南平市峡阳镇张氏宗祠“百忍堂”联。关于张氏宗祠“百忍堂”的典故,据《南平县志》里有一个记载,就是张氏张元洛这家人,当时在闽南当官,一天要审案,案子的被告是一个女的,由于这个女的平时泼,结果升堂的时候她就把口水吐在张元洛身上,张元洛都忍了,用手把脸上的口水擦了,然后坐下来再慢慢审,最后使她服理。由于张家世守百忍家训,所以出了很多人才。祠堂门口门楼上的砖雕便是一门三进士,只见三个骑马的人,前面是鸣锣开道的,后面则是撑伞的,显得栩栩如生。大门左右就是这副对联,堂内绿草凄凄,红柱画栋。

-----------------------------------------------------------------

〖张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弓力千钧东风劲;
长空万里北斗明。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鹤顶格析“张”姓拆字联,上下联句首嵌入“弓”、“长”,合而为张。

一林松月多诗兴;
千里云烟入画图。
——张子祥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清代词画家张子祥撰书联。

将军更解神谶字;
太史合书大有年。
——张廷济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清代书法家、诗人张廷济(1768-1848)自题联。张延济,字叔未,浙江嘉兴人。

诗成掷笔仰天笑;
酒醋拔剑斫地歌。
——张大千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现代国画家张大千自题联。

独爱诗篇超物象;
只因山水与精神。
——张耒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宋代诗人张耒诗句联。张耒熙宁进士,有《张右史文集》。

拣茶为款同心友;
筑室因藏善本书。
——张廷济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清代书法家、诗人张廷济自题联。

文名旧许高清汉;
仙籍新题近赤松。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旧题张氏切张姓联语。

九居世泽传名远;
百忍家声播惠长。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唐代郓州寿张(今属山东东平)人张公艺,九世同堂。麟德(公元664-665年)中,高宗祀泰山,路过郓州,至其宅,问其义由。公艺请以纸笔,但书百余“忍”字。(见《旧唐书.孝友传.张公艺》)。后张姓常以“百忍”为堂名,本此。成语“百忍成金”(形容忍耐可贵),亦本此。

二酉发祥登北榜;
三公接武振淮滨。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阜阳市张氏宗祠联。上联典指该族中张鹤鸣、张鹤腾兄弟先后在明代万历年间进士及第。下联典指张鹤鸣官至兵部尚书,二弟张鹤腾官刑部主事、云贵副使,三弟张鹤龄官至户部员外郎。

九世居后添吉庆;
百忍堂前古泰和。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湖南省台前县张氏宗族联。联说该族唐代人张公艺九世同居,高宗封泰山返京时,路过他家,问他是如何理家的,他书写一百多个“忍”字进呈高宗,受到高宗肯定和赏赐。

功成百雉留怀远;
泽溥三农乐凤翔。
——张溶川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定远县池河镇张氏宗祠联。上联典出该族中张谨,字慎之,号敬轩,明代天顺年间进士,官工部郎中时,因修筑怀远县城有功升科道。下联典指该族中张国纪,字崇礼,号立斋,明代正德年间解元,官至凤翊知府,有善政。

南轩负公辅之望;
西铭为理学之宗。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学者张栻,字敬夫,号南轩,汉州绵竹人,迁居衡阳,曾任吏部侍郎兼侍讲,官至右文殿修撰。和朱熹、吕祖谦齐名,当时称“东南三贤”。极力主张抗金,指斥时弊。著作有《论语解》、《孟子说》、《南轩集》。下联典指北宋哲学家张载,字子厚,凤翔郿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理学创始人之一。曾任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等职,讲学关中,其学派被称为“关学”,其思想对宋明理学影响很大。著作有《正蒙》、《西铭》、《易说》等。

鲲岛累迁昭祀典;
清河长出尚高风。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台湾省义溪口张氏宗祠联。上联典指本支张氏在台湾的迁徙。“鲲岛”,指台湾省,因台湾有七鲲身海口。下联典指张氏郡望为清河郡。

兵书三卷桥边授;
忍字百篇家内藏。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张良事。下联典指唐·张公艺事。

气味梅花馨此日;
风神杨柳忆当年。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南朝齐·张绪事。

-----------------------------------------------------------------

〖张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玉燕投怀,姓生燕国;
出尘慧眼,相赏风尘。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张说之母梦玉燕入怀,乃生张说。后张说被封为燕国公。下联典指隋·杨素的侍妓张出尘,与李靖、张仲坚结为兄妹,号“风尘三侠”。

正色立朝,声重千秋金鉴;
懿文华国,名高万选青钱。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大臣、诗人张中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长安年间进士,任右拾遗,开元年间议设十道采访使,玄宗殆于政治,他常评论得失,后因李林甫谗言罢相。所作《感遇诗》,抒怀感事,以格调刚健著称。著有《千秋金鉴录》、《曲江集》。下联典指唐代名人张旌,著有《万选青钱》。

出使穷源,槎泛斗牛之畔;
劝农致富,民兴麦秀之歌。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外交家张骞(?-公元前114年)汉中人。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秦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大宛、康居和大夏等中亚国家。途中两次被匈奴拘留,积十一年。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始脱身归汉。下联典指东汉渔阳太守张堪,字君游,宛人。光武中拜郎中。任渔阳太守时,功课农桑,捕击奸猾,在郡八年,匈奴不敢犯塞。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百姓歌之。

千秋鉴、百忍箴,常留古训;
万先钱、两京赋,当读遗书。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张九龄、张公艺。下联典指张鷟、张衡。张鷟,字文成,自号浮休子,唐代文学家,深州陆泽人。上元年间进士,历官监察御史、处州司仓、司门员外郎等。作品文字通俗,当时颇风行,有笔记《朝野佥载》、传奇小说《游仙窟》等。万选钱”,即青钱万选,比喻文辞出众。据《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员半千称张鷟的文辞如青铜钱,万选万中,当时人称“青钱学士”。张衡,字平子,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省南阳人。曾在京城洛阳太学读书,研究文学和科学。两任掌管天文的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创制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象和测定地震方位的候风地动仪,首次正确解释月食是由月求进入地影而产生。天文著作有《灵宪》,文学作品有《二京赋》、《归田赋》、《四愁诗》等。

报国精忠,赫赫英灵光俎豆;
传家至孝,绵绵世德衍蒸尝。
——佚名撰浙江省天台县民主路(中段)张氏宗祠联
    祠祀民族英雄张世杰,南宋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人,是与文天祥、陆秀夫齐名的民族英雄。他在守室危如累卵的情况下坚持抗元。景炎三年(1278年),他在广东雷州湾一个岛上与陆秀夫等立赵 为帝,不久移师崖山,任少傅、枢密副使。翌年,联结千余艘大船与元军殊死决战。兵败,带着十余艘战船突围而出,遇到飓风舟覆,与长子舜德一起壮烈殉国。张世杰妻子叶氏是主战派丞相叶梦鼎之女,老家在台州宁海县。刚战年的次子舜功(1260-1347)抢着“兄死则宋有臣,吾生则母有子”的忠孝两全的思想,奉母北上。他们避开元兵的搜查,居无定所,最长的一次是在青田住了两年。接着来到天台东乡,受到王苍溪老人的热情款待。老人钦佩世杰的为人,请舜功作他的子侄的老师,然后把侄女许配给他,还在城里乌石溪畔买了贾府一幢公馆相赠,后来舜功偿还这笔房钱,将父亲殉国的经过写成《训子遗书》,告诫后代世世勿作异族的官宦。明正统九年(1444),舜功后裔创修家庙。崇祯元年(1628),思宗下旨为张世杰立祠悬像崇祀,并赐“大忠世祀”匾额,大门外挂有这副楹联。这就是现在民主路中段的古老宗词“脱落张”。天台县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成为对青少年和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这就是天台公馆张氏的来历。

忠厚近鲁愚,毕竟传家在是;
勤俭似艰苦,须知奋进由斯。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江西省万载县张氏六支宗祠联。

雄猛让一人,武善提戈文握管;
精英传万世,唐曾显姓宋留名。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张飞庙联。上联“文握管”指张飞善书法。下联“唐曾显姓”,谓唐张巡与张飞同姓。“宋留名”,指岳飞与张飞同名。

溯宋代家声,双璧德言、两铭理学;
荐江陵时食,瓜羹嫩煮、粟米新坎。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张氏祠堂联。

鼻祖肇青阳,公侯将相神仙,代光国史;
大宗开白马,孝女忠良道学,世笃家风。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张氏祠堂联。

为创业、守成人,都须处处关心吾辈,可禀斯言,方可期荣宗耀祖;
理读书、耕稼事,总要时时立志尔曹,能遵此意,便堪称肖子贤孙。
——佚名撰广东省丰顺县建桥围张氏宗祠“荣封第”堂联
    丰顺张氏客家人南迁的过程,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刻苦勤俭,是客家人最为优秀的品质之一。在这方面,广大山区的客家妇女表现特别突出。她们艰苦卓绝、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精神,历来为中外人士所赞扬。恶劣的自然环境,需付出数倍于鱼米之乡人民的努力方能裹腹。张氏训勉艰苦创业,勤俭持家的堂联随处可见。

    得姓由轩辕,大而一人,铭垂二篇,扶汉三杰,功高四相,敕封五虎,博物六志,貂冠七叶,犹是清河族派;
    宗功昭世德,位列八仙,鼎甲九成,平兴十策,书字百忍,金鉴千秋,青钱万选,道陵亿尊,依然文献宗支。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39+39=78字)
    此联为江西省上犹县张氏宗祠联。联语将数字依次嵌入联内,一气呵成,自然贴切,概括了张姓自挥公始,包含张良、张飞、张九龄、张道陵(张天师)、张公艺等十位显祖列祖的丰功伟业,硕德懿行,堪称妙联佳对。

============================================================

附录一:【张姓祭祖歌】

巍巍中华,山高水长,浩浩张姓,族史辉煌。始祖挥公,英武非常,轩辕嫡后,帝胄世昌。
其父玄嚣,封邑青阳,清河之滨,滋润成长。手足情深,颛顼臂膀,生而颖悟,巧技尤强。
体恤民疾,苦苦思量,主祀孤星,夜观天象。顿生灵感,折枝效仿,始制弓矢,史书记详。
用于狩猎,猎物盈仓,衣食无忧,黎庶赞扬。用于御敌,威力无双,大胜凯旋,拓土开疆。
诸侯咸服,颛顼帝王,华夏共主,万民敬仰。挥公功德,万古流芳,颛顼嘉之,封为弓长。
以职为姓,乃赐姓张,张姓始祖,肇始四方。瓜瓞绵延,繁荣盛昌,遍及全球,远播五洋。
英贤辈出,峥嵘自强,为将为帅,入阁拜相。科技艺文,工农学商,不乏大家,星辰相映。
而今我等,飞临濮阳,不远万里,祭祖上香。始祖功德,铭记心上,不忘故土,为国增光。
挥公后裔,再创辉煌,祖神有灵,来格来尝。

-----------------------------------------------------------------

附录二:【张公·百忍歌】

    在广东省中山镇(今中山市)的百家姓中,家训很注重人际关系、家庭关系,这是百家各姓和睦共处的关键。世人较多知晓清光绪年间阎敬铭所作的《不气歌》和清朝石成金的《莫恼歌》,却很少有人知晓中山镇流传的《百忍歌》。如果把这三首歌放在一起,实际上是一个人修身养性的人生三境界。清河张氏,在武所张家,把《张公·百忍歌》当为祖训,世代相传,每家厅堂正中悬挂一匾“百忍流芳”,油漆鎏金,十分壮丽。它虽为张氏家训,而其他各姓实际也在流传诵读,在小小的地域环境中竟成为百家各姓的和睦之道。《百忍歌》通俗易懂,谈古说今,虽非尽善尽美,但在处理睦邻、人际关系、家庭问题上,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百忍歌》还是个人修身的一种准则,反映了人生的一种境界,激励家庭成员成为优秀成员,由此也可知《百忍歌》是客家人性格养成的一个折射,也体现了家训文化中重要的一页。《百忍歌》所说的忍,属于精神养生中的调神法,即在遇到情绪不良时,要提倡“理智”,注重“修养”,掌握自己,控制情绪。如果不控制情绪,任其放纵,不但周围的人受不了,而且对自己的身体也极为有害,小则身体患病,大则危害生命。因此,暂时,“忍一忍”亦是有积极意义的。此《张公·百忍歌》分两部分:

百忍歌,歌百忍;忍是大人之气量,忍是君子之根本;
能忍夏不热,能忍冬不冷;能忍贫亦乐,能忍寿亦永;
贵不忍则倾,富不忍则损;
不忍小事变大事,不忍善事终成恨;
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爱敬;
朋友不忍失义气,夫妇不忍多争竞;
刘伶败了名,只为酒不忍;陈灵灭了国,只为色不忍;
石崇破了家,只为财不忍;项羽送了命,只为气不忍;
如今犯罪人,都是不知忍;古来创业人,谁个不是忍。
百忍歌,歌百忍;仁者忍人所难忍,智者忍人所不忍。

思前想后忍之方,装聋作哑忍之准;忍字可以走天下,忍字可以结邻近;
忍得淡泊可养神,忍得饥寒可立品;忍得勤苦有余积,忍得荒淫无疾病;
忍得骨肉存人伦,忍得口腹全物命;忍得语言免是非,忍得争斗消仇憾;
忍得人骂不回口,他的恶口自安靖;忍得人打不回手,他的毒手自没劲;
须知忍让真君子,莫说忍让是愚蠢;忍时人只笑痴呆,忍过人自知修省;
就是人笑也要忍,莫听人言便不忍;世间愚人笑的忍,上天神明重的忍;
我若不是固要忍,人家不是更要忍;事来之时最要忍,事过之后又要忍;
人生不怕百个忍,人生只怕一不忍;不忍百福皆雪消,一忍万祸皆灰烬。

============================================================

附录三:【张姓典故、趣事】

〖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源于唐代张远彦《历代名画记》,又见于明代无名氏的《宣和画谱》。
    南北朝时期的张僧繇是有名的画家,画技非常高超。相传他在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条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但是都没有点上眼珠,令人看后总觉得有点美中不足。有人问他其中的缘帮,他说:“如点上眼睛,龙就要飞走。”人们对此非常怀疑,一定要他试一试。张僧繇被迫无奈,只好答应大家的要求,给其中的两条龙点上了眼睛,谁知刚一点上,顿时乌云翻滚,雷电交加,两条龙果然破壁而起,飞走了。这个故事是人们仰慕张僧繇的绘画才能而编造出来的。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成“画龙点睛”,用来比喻人说话或者做文章时,在关键处用一两句话,点明要旨,使他说的话或写的文章格外鲜明、生动和深刻。

-----------------------------------------------------------------

〖助纣为虐〗
    “助纣为虐”源于《史记·留侯世家》。
    秦末农民起义最后以刘邦的胜利而结束。当时,刘邦领兵攻破武关以后,长驱直入,打到了蓝田,在蓝田以北完全歼灭了秦国的兵力。秦王子婴迫不得已,只好穿上丧服,颈上系着丝条,捧着传国玉玺,请求投降,刘邦进入秦国的国都咸阳。
    刘邦进入咸阳城后,见宫殿巍峨,珍宝无数,美女成群,就想留在宫中享受一番。当时的武将樊哙劝他不要因小失大,可是他不听,张良又劝他说,我们这所以能够来到咸阳,主要是因为秦国残暴无道。我们应该替天行道,消灭残余势力,改变秦朝的奢侈和淫乐,实行艰苦朴素来号召天下,现在您才占领了秦国,就要享受秦王所享受的快乐,这是“助纣为虐”的行为。刘孝认为张良的话有道理,于是撤出咸阳,把军队驻扎在霸上。
    这里所说的“纣”是指商纣,商纣是殷纣王,有名的暴君。后来,人们用“助纣为虐”来比喻帮助坏人做坏事。

-----------------------------------------------------------------

〖借箸〗
    “借箸”这个典故源于《史记.留侯世家》。
    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烽起云涌,汉王刘邦和楚王项羽,为了争权夺位而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战争。公元204年,汉将韩信攻下魏国和赵国后,又长驱直入收复了燕国,项羽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生气,亲自率领十万大军,攻打荥阳,把刘邦团团围困在荥阳城时,刘邦此时并没有多少军队可用,眼看事情到了危急的时刻,他手下的谋士郦食其建议他重新拥立六国后代,联合起来共同抗击项羽。刘邦采用了他的建议。
    正在此时,刘邦的重要谋士张良前来拜见汉王,张良精通兵法,足智多谋,政治眼光非常远大。他听说刘邦准备重新拥立六国后代来对付项羽,认为这一做法无异于放虎归山,即使能够打败项羽,但是六国后代的热力到时候会非常强大,对刘邦会形成巨大的威胁。当时刘邦正在吃饭,于是张良就借了刘邦的筷子在饭桌上画了一番,具体分析了楚汉双方以后的形势和利害冲突,明确地提出不能重用六国诸侯的原因,刘邦采用了张良的战略方针,最后终于突破了项羽的重重包围。
    后来,人们用这个来表示代人策划。唐代诗人杜牧的《河湟》中就用了这个:“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

〖倒骑毛驴的张果老〗
    张果,唐朝人,籍贯不详,是一位方士。在我国民间长期流传着“八仙”和“八仙过海”的传说。“八仙”中有一个倒骑毛驴的张果老,就是张果的化身。
    武则天时,张果在中条山隐居,自称神仙。他时常往来于汾、晋之间。当时人传说他有长生不老的法术,已经活了几百岁了。武则天派人召他入朝,他不愿前往,就躺在床上,屏住呼吸,佯装已死。后来人们见他又在恒州(今河北省正定)的山林中活动。
    开元二十一年(737年),恒州刺史韦济向唐玄宗报告,说张果在恒州。玄宗派中书舍人徐峤前往邀请,张果就跟随徐峤到东都洛阳。这年冬天,天气寒冷,玄宗请张果喝堇汁。张果连饮三杯,像醉酒一样。他手指着堇汁,说:“不是好酒!”就躺下呼呼大睡。一会儿醒来,拿铜镜来看,发现牙齿像被烧焦了一样,黑乎乎的。他让人拿来铁如意,把牙齿敲掉,藏在口袋里。然后从怀中取出药膏,敷在牙龈上,又倒头酣睡。待他再次醒来,已经长出了洁白的新牙齿。唐玄宗方相信他真有神仙法术。
    唐玄宗迷信神仙道术,想把玉真公主许配给他为妻,但还没有向任何人提及。一天,张果突然对秘书少监王迎质、太常少卿萧华说:“民间有谚语说:‘取妇得公主,平地生公府’,这是很可怕的事。”王、萧二人怪他语无伦次。过了一会儿,有使臣来到,宣读诏书,“玉真公主许配先生”。张果开口大笑,并坚决推辞。
    过了一些时日,张果恳求返回山林,得到玄宗许可。朝廷授给他银青光禄大夫的职位,赐号通玄先生,赏给帛300匹,侍从2人。张果回到恒州蒲吾县,不久去世。玄宗下令在那里建筑了栖霞观。
    在后来的神仙故事中,张果就变成了张果老,成为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

〖孺子可教〗
    有一次,张良在下邳圯桥上闲游,一个身穿粗布衣服的老翁走到张良附近,故意把鞋甩到桥下,对张良说:“小伙子,下去把鞋取上来!”张良吃了一惊,真想狠揍老翁几下,可是看在他是个老翁的面子上,强忍怒气,把鞋取了上来。老翁说:“给我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把鞋取了上来,索性把好事做到底,于是跪着给他穿上。老翁穿鞋后,笑着离去。张良很是吃惊,一直目送着他。老翁走了一里多地,又返回来,对张良说:“小伙子有出息。五天后黎明时,与我在此相会。”张良感到此事怪异,连忙跪下说:“遵命。”
    五天后黎明,张良到场时,老翁已经先到了,老翁生气地说:“与老翁相约,你却来晚了,这是怎么回事?”说罢就走,对张良说:“再过五天后早点来。”五日后鸡鸣时刻,张良便去了,可是老翁又先到了。老翁再次生气地说:“你来得这么晚,为什么?”说罢就走,对张良说:“五天后要早来”。五天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去了,等了一会儿,老翁也来了,他高兴地说:“年轻人,理当如此。”他拿出一部书给张良,说:“读了这部书,就可以辅佐帝王完成大业,后十年会兴旺发达。十三年后,你可以在济北见到我,我就是(彀-弓+禾)城山下黄石。”老翁说完就走,也没有别的话,以后再没有露过面。天明后,张良打开书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
    后张良苦读兵书,终于辅佐刘邦成就一番事业。

-----------------------------------------------------------------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率部发动的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对于促成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了重要的作用。
    当时在西北地区,以西安为中心的国民党军队的主要力量有张学良率领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率领的第十七路军,这两支军队均非蒋介石嫡系,屡受排挤,对此,他们极为不满,尤其是东北军,过去盲目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弃守东北,遭到国人唾弃,后又被命“剿共”蒙受重大损失,全军上下深感“剿共”没有出路,强烈要求抗日,收复东北国土。在瓦窑堡会议之后,中国共产党通过种种渠道,大力开展对这两支军队的工作,坚定了张、杨联共抗日的决心,从而使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首先在西北地区取得胜利。
    张学良自从在西北地区实行联共抗日之后,曾多次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都被拒绝。蒋介石调集嫡系军队约30个师准备从河南开入陕甘参加“剿共”。之后,蒋又于1936年12月初到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把军队全部开赴陕北“剿共”前线。12月12日凌晨,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协同行动,扣留了蒋介石,并囚禁了陈诚、卫立煌等国民党军政大员,随即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抗日主张。
    西安事变发生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如何对待事变的问题上,南京当权势力中出现了两种对立的主张。以军政部长何应钦为代表的亲日派竭力策动“讨伐”,轰炸西安,企图取代蒋介石的统治地位;而亲英美派的蒋介石亲属宋美龄、孔祥熙、宋子文等则不顾何应钦的反对,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营救蒋介石而积极努力。
    中共中央在对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进行正确分析之后,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基本方针,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引起的问题,反对新的内战;同时中共中央还主张用一切方式联合南京的左派,争取中派,反对亲日派,以推动南京政府走向抗日。
    南京方面在弄清张学良、杨虎城和共产党并不想加害蒋介石,而希望和平解决此次事变的态度后,于22日派宋子文、宋美龄到西安谈判。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全权代表也参加了谈判。他遵照中央的有关指示,在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商讨并进行同南京方面的谈判中,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经过两天的商谈,宋美龄等人作出“停止剿共”、“三个月后抗日发动”等项承诺。12月24日晚,周恩来会见蒋介石,当面向蒋介石说明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政策。蒋介石表示同意谈判议定的六项条件,允诺“只要我存在一日,中国决不再发生反共内战”。
    25日下午,张学良决定释放蒋介石,并亲自陪同蒋介石乘飞机离开西安回南京。一到南京,蒋介石立刻扣留张学良。消息传出后,西安出现动荡不安的局势,东北军中坚决主张联共抗日的王以哲军长被东北军中一部分过激分子杀害,内战危险重新出现。周恩来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坚定而细致地进行工作,巩固了红军和东北军、十七路军的团结,基本上保持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伟大成果。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各种社会政治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内战在事实上大体停止下来了,国共关系得到迅速发展,从而开始了国内和平的新时期;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张学良、杨虎城将军是历史的功臣。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解除了杨虎城的兵权,又强迫改编了东北军和西北军。杨虎城被蒋介石长期囚禁,1949年9月17日在重庆惨遭杀害。张学良在国民党撤退到台湾前被蒋介石胁迫到台湾,2001年10月15日在美国夏威夷逝世。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2#
发表于 2008-11-26 20:58:59 |只看该作者
【福建省宁化县石壁镇(原禾口乡)石碧村张氏家庙对联】

〖宁化县石壁镇石碧村张氏家庙〗
    宁化县位于福建西部。西部武夷山有个缺口,据说当中原移民向南迁徙时,从缺口处的东华山白水顶向东眺望宁化西部盆地即为石壁,古称玉屏、石壁。在现代政区上包括禾口乡和济村乡南部、淮土乡和方田乡的部分。地域辽阔,达二百多平方公里。禾口乡已在1993年10月改为石壁镇,石碧村刚好位于古代石壁的中部。中原南迁移民在此繁衍生息,战胜当地的闽越族后代,称为客家人,实为汉民族中之一支派。《张氏重修族谱》自明、清、民国以来,已重修14次,第14次正在印刷中。按时代前后为:明洪武十年丁已首修;明景泰三年壬申岁二修;明崇祯四年辛未岁三修;清康熙四十四年乙酉岁四修;清乾隆七年五修;清嘉庆戊午岁六修;清道光乙酉岁七修;清道光庚戌岁八修;清同治戊辰岁九修;清光绪壬辰岁十修;民国三年甲寅岁十一修;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岁十二修;公元1989年己已岁十三修。由于祝融大火,1993年又重修(十四修)付印中,仍由三十三世裔孙、宁化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恩庭负责。石碧村在1990年有497户、2331人(内男1184人,女1147人),性别比(女=100)为103.239。在石碧村中,现在居民以张姓居多,其他刘(3户)、傅(3户)、管(2户)、李、朱、雷(各1户)等姓。在康熙年间,为了通婚方便,张氏曾分为上祠与下祠,均称“张氏家庙”。上祠在村内北部,祠内正龛奉祀宗始祖张宝诚及二、三、四、五世祖神主,左侧祀六世祖张友庆及七、八世祖神主,右侧祀六世祖张友明及七、八世神主。下祠在村内东北部,祠内正龛奉祀十五世祖张茂甫及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世祖神主,左右两侧系祀联宗睦族神主,左侧神龛祀十五世祖张原甫、良甫及十六、十七世祖神主,右侧神龛祀十五世祖张坚甫及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世祖神主。

百忍图闻传美誉;
千秋金鉴衍琼枝。
——佚名撰福建省宁化县石壁镇石碧村张氏家庙角柱联

追溯远祖巍峨功德;
施展近代骥足途程。
——佚名撰福建省宁化县石壁镇石碧村张氏家庙正座的屏基柱联

奉祖先祀典而存敬;
为艺术驰驱以达真。
——佚名撰福建省宁化县石壁镇石碧村张氏家庙下厅舞台柱联

怡情管弦,演奏迎洽众望;
悦耳琴瑟,佐舞招来群英。
——佚名撰福建省宁化县石壁镇石碧村张氏家庙下厅舞台旁柱联

茂盛繁衍,枝琼叶玉钟浩气;
甫升旭日,彩映云天蕴辉煌。
——佚名撰福建省宁化县石壁镇石碧村张氏家庙宪柱联

霁月光风,五族连系大团结;
文明亲善,两制共和一条心。
——佚名撰福建省宁化县石壁镇石碧村张氏家庙角柱联

曙光扫阴霪,重沾开放施廉政;
黎明辉阳气,体现改革展新猷。
——佚名撰福建省宁化县石壁镇石碧村张氏家庙角柱联

划时代业务,端赖俊杰开创举;
新事物登场;须凭科艺以形成。
——佚名撰福建省宁化县石壁镇石碧村张氏家庙下厅舞台旁柱联

荐馨香,崇祖德,聊尽裔嗣微意;
陈繁藻,奉心情,虔当祀祭牺牲。
——佚名撰福建省宁化县石壁镇石碧村张氏家庙宪柱联

集思广益,一德一心,建设四化;
综合众志,群策群力,振兴中华。
——佚名撰福建省宁化县石壁镇石碧村张氏家庙大门联

歪风仁风,权假优伶演述作借镜;
美俗陋俗,且凭舞台宣达以传真。
——佚名撰福建省宁化县石壁镇石碧村张氏家庙下厅舞台柱联

登上初阶,趋向团结,促进繁荣社会;
策划新猷,安定步骤,追踪盛世富强。
——佚名撰福建省宁化县石壁镇石碧村张氏家庙大门联

光天化日,汰奢从约,忻逢谱牒重修整;
清风明月,因陋就简,庆幸祖祠换新装。
——佚名撰福建省宁化县石壁镇石碧村张氏家庙正厅栋柱联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3#
发表于 2008-11-26 20:59:32 |只看该作者
张姓起源

    关于“张”字
    张是一个象形字,整个样子像一个张弓欲射之人。
    张,繁体字作眼,由弓和长左右相合而成,张姓人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时,都说成“弯弓张”,可见他们是十分看重其姓氏构件中的“弓”的。从文字学上来看,“弓”对于“张”字实在也是处于核心地位的。
    在甲骨文中还没有发现张字,但金文及石刻文中却有很多,其写法也各不相同。这些张字虽然写法各异,但却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与弓、矢、长,尤其是与弓分不开,可以说没有弓就没有张。从字形的演变来看,张最早是弓与矢的联合体。弓矢是自然而然联用的,有弓就必然会有矢,不必再强调,因此后来矢就渐渐退出,而让位于长,最后稳定为长弓的联合体。长弓则表示这弓比一般的弓还要厉害,更有威力。
    张字的意义很多,新版的《汉语大字典》计有21个义项,一般的字典皆作十余种,如夸张、张开、强、盛、张贴、看、望、扩大、布置等等,但这大多是后人引申而来的,最早的字书所记义项不多。《说文解字》说:“张,施弓弦也。从弓,长声。”《广雅·释诂三》:“张,施也。”另外还有一层意思,见于《周礼·秋官》:“罗取鸟兽曰张。”胡三省在注《资治通鉴·汉明帝水平七年》中“劳勤张捕,非优恤之本也”时也说:“张,设也,设为机阱,以伺鸟兽曰张。”

    张姓来源主要有三:
    一、出自黄帝之后,挥为始祖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这支张氏是由黄帝直接传下来的,最早发源于尹城国的青阳,目口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祠附近,其后望族也出于这一带。
    张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它起源于遥远的传说时代。据说张姓的始祖名“挥”,他是黄帝的孙子(一说是黄帝的儿子),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了弓箭和网罟。弓箭和网罟作为当时的新的生产工具,使人们可以猎取更多的鸟兽,捕捞更多的鱼虾,又能够减少猛兽对自身的伤害。挥所在的氏族部落世代以生产弓箭和网罟为业,于是他的后裔就以“张”作为自己的姓氏。
    张姓公认的血缘亲祖黄帝是远古传说时代华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以德经天地,以仁,信治天下,选贤任能,严惩顽凶,开创了一个歌舞升平的盛世。
    据《帝王世纪》记载,黄帝由其母有峤氏女附宝感电而生。“(黄帝)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孕二十四月,生黄帝于寿丘,长于姬水,有圣德,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后人据此推演出两种传说。
    一种传说是:黄帝降生于天帝下凡之际,那时正是神农氏时代,神农的舅舅有个儿子名叫少典,他是有熊国(在今河南省新郑县境内)的国君。当时少典族正与有峤氏族互通婚姻。于是少典便娶有蟜氏的女儿附宝为妻。有一天,少典和附宝扛着木耜去田间种地,正走着,天空突然暗淡下来,顿时星斗满天,和晚上一模一样。这时,附宝抬头仰视,只见上空有一道闪闪发亮的电光像蛇一样不时绕着北斗七星旋转,刹那间,四野罩上了一层浓郁的青光。不一会,附宝只觉得腹部有什么东西猛地一动,吓得她大喊大叫,等少典急忙回头询问时,她却说没有什么。打那以后,附宝便怀孕了。自怀孕那天起,经过24个月,也就是在第三年的一天,附宝在新郑西北的轩辕之丘(一说在山东曲阜),生下一个男孩。由于出生在轩辕,所以便给这个孩子起名为轩辕。传说轩辕刚生下来就会说话,非常精灵。还在孩提时代,他看见人们在树上构筑房子,便说:“把房子建筑在树上既不方便,又不安全,如果盖地上不是更好吗?”不久,神农氏闻知黄帝这种见解,大不以为然。于是,黄帝便在地上盖了一间房屋让他看,神农氏这才信服了。
    另有一种传说:附宝与少典成亲后不久,便迁徙到山东曲阜的寿丘。在一个初冬的夜晚,附宝独自一人来到郊外散步,她仰望星空,思念故土之情油然而生,忽然间,天空出现一道银白色的闪电,只见那闪电绕着北斗星中的枢星转了几圈,然后迅速地由天及地,很快消失了。这时,大吃一惊的附宝顿然感到身上有奇特的感觉。不一会,她才意识到自己受雷电感应而怀孕了。此后,经过24个月,于第三年冬季的一天,在寿丘生下黄帝。刚出生的黄帝,额骨隆起,形状像太阳,而且面部有龙的相貌,其手足也似龙爪龙趾。更奇异的是,黄帝有四张脸,传说这样黄帝可以随时随地眼观四面,耳听八方,观察、了解一切情况,以更好地相机行事。黄帝刚出生就咿呀说话,不久就会走路了。他十岁左右离开寿丘,到处拜师学艺,遍访名山大川。
    黄帝生活在原始氏族公社时代,当时中国大地的社会结构表现为氏族——由若干氏族组成的部落——由若干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各氏族、部落及部落联盟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常常发生战争,黄帝开始还只是姬姓部落的首领,在长期的征战中,他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威信,最终完成了对其他各部落的统治,坐上了部落联盟盟主的宝座。
    对炎帝、蚩尤与刑天的战争是黄帝通向盟主道路上的三个里程碑。据文献记载,黄、炎二帝本是同胞兄弟,《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峤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新书·益壤》说:“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当黄帝成为姬姓部落首领并开始兴盛强大之时,炎帝部落已步入虚弱衰微之路,各氏族之间相互征讨,暴虐百姓,而炎帝则无力平息战乱,保护臣民,于是黄帝遂起而教民习用干戈,以征残暴。结果,各氏族都前来朝拜并归服于黄帝。炎帝乃迁居涿鹿(在河北涿鹿,一说在山西运城),但仍然大行无道,史称“并兼无亲,文无所立,智士寒心”(《逸周书史记解》)。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黄帝再次“振德修兵”,决定与炎帝在涿鹿进行决战。据文献记载,黄帝所率以熊、罴、狼、豹、躯、虎等为图腾的各氏族部落联军挥舞着用鵰、鹃、鹰、鸢等羽毛制作的战旗,向涿鹿猛烈进攻,炎帝则退到城东一里的阪泉。经过血战,黄帝方“诛炎帝而兼其他”,于是“天下乃治”。战败的炎帝部落被迫向南方和东方转移,与长江流域的苗蛮集团犬牙交错,渐趋融合。黄炎战争的胜利确立了黄帝对原属炎帝势力范围的黄河中游地区的领导权,使他登上了中原各部落联盟盟主(有称“中央天帝”者)的地位。
    当黄炎之战结束,黄帝刚登上中央天帝地位之时,居住在黄河下游(即今山东及江苏北部一带)的九黎族首领蚩尤就率众西进涿鹿城下,向新盟主提出了挑战。九黎族是一个相当庞大的部族,他们英勇善战,以蚩(一种毛虫)尤(同蚍,即人腹中的长虫)为图腾。到黄帝时代,该部族出了一个有名的首领,人们就将其称作蚩尤。蚩尤通晓天道,精明强干,长于战事,史书中也把他描绘成超乎凡人的神明,说他人身牛蹄,四日六手,鬓发如剑戟,头上长角。不仅如此,他还有“兄弟八十一人,并铜头、铁额、食沙石”,武猛异常。凭着强大的武力,蚩尤不断向四邻扩张,大有与黄帝分庭抗礼之势。其时黄河中游一个以榆罔为首领的部落在受到蚩尤侵扰后,遂向黄帝求援,于是就引发了黄帝与蚩尤的涿鹿大战。此次大战对黄帝来说极为艰难,所谓“流血百里”,“九战九不胜”,但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
    在经过炎帝、蚩尤之战而建立起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以后,黄帝把寻求治邦安民之道建立在遍访天下贤明之士的基础上。为此,他不辞艰辛,连续奔波,走王屋而受丹经,越鼎湖而飞流珠,登崆峒而问广成,上具茨而事大隗,适东岱而奉中黄,人金谷而咨滑子,论导养而质玄素二女,精推步而访山稽、力牧,讲占候则询风后,著体诊则受岐伯、雷公,审攻战则纳五音之策,穷神奸则记白兽之辞。(《抱朴子》)足迹所及,“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
    黄帝的巡游,一方面扩大了黄帝族的声威与影响,从而使黄帝的势力范围日益拓展,《轩辕黄帝传》所说:“帝所理天下,南及交趾,北至幽陵,西至流沙,东及蟠木。”另一方面使黄帝游历之处的外族人民受到深深的感化,他们在黄帝仁义之德的感召下,纷纷前来向黄帝族朝贡,首先是诸北、儋耳之国来向黄帝族贡献礼物,接着南夷族乘白鹿献上美酒,后来四方之外族人都不断地前来朝贡。外人朝贡进一步加强了黄帝族与其他族的友好往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就为黄帝族和其他族的融合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巡游天下,了解各地情况,获得养民安邦之道之后,黄帝遂提出并开始实施自己的治世方略。
    黄帝一生娶有四个妻室,她们是嫘祖、方雷氏、彤鱼氏、嫫母。据《史记·五帝本纪》、《帝王世纪》、《路史·疏仡纪·黄帝》等文献记载,嫘祖又作傫祖,西陵氏女,为黄帝正妃。她发明了养蚕缫丝之术,并教人以丝织帛,做成衣服暖身遮羞。次妃方雷氏、彤鱼氏皆贤淑。嫫母相貌很丑,但贤而有德,因没有名字,出嫁前人皆呼为丑女。黄帝认为“属女德而弗忘,与女正而弗衰,(貌)虽恶何伤”(《吕氏春秋》),故娶为妻室,封号嫫母。
    关于黄帝的子孙,文献记载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国语·晋语》说:“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唯青阳与夷鼓为己姓。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鱼氏之甥也。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藏、任、荀、僖、姑、儇、依是也。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史记·五帝本纪》、《世本》、《大戴礼记》等书,与此大体一致。
    与《国语》、《史记》等书所云不同,《山海经》说:“黄帝生禺[豸+虎],禺[豸+虎]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貌处东海,是为海神。
    “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禺番,是始为舟。禺番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肉食。”“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狄。”
    黄帝一共有25子却是历来所公认的。25人虽是伺父之子,却有不同的姓,仅就得姓的14人来说,又分为12姓,这说明他们是嫁出之夫,各自以他们所嫁的氏族的姓氏为姓氏。至于“同姓者二人”,是指他们同时嫁给一个氏族。
    据《路史·国名记》记载,黄帝子孙所封之国有陈、昌、张、资、寇、郦、瞿等,凡七十,其分布地域遍布今全国各地。这些黄帝子孙的进一步繁衍则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假若说他们并非黄帝子孙,或者说历史文献记载有所依附的话,那么,他们也当是黄帝这一“中央天帝”统领下的各部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人都自称自己是“黄帝子孙”或“炎黄子孙”。
    黄帝逝世后,葬于桥山。桥山隶属的郡县在何处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在今陕西黄陵县。黄帝陵墓既是号称“天下第一墓”的中华民族始祖之墓,也是我们将要在下面介绍的张姓家族的血缘亲祖之墓。
    张挥是张姓的得姓始祖,但张挥与黄帝的关系则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张挥是黄帝之子,另一说则认为他是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之子,即张挥为黄帝之孙。《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姓氏急就篇》、《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有关姓氏学的史籍记载虽稍有出入,但都主张挥为黄帝之孙说,其称: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造弓矢,实张罗以取禽兽,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后世张氏后裔所修族谱、家谱多有沿用此说者。
    清乾隆甲寅重修裕裔堂版《张氏家谱》卷三《受姓渊源考》云:“张氏出自黄帝轩辕氏,生少昊金天氏,又号青阳氏,第五子挥始制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
    持张挥黄帝之子说的有《广韵》(下平声十阳)、马骗《绎史》等,张氏后裔所修家谱也有很多赞同此说。
    中国人姓氏之得皆有渊源,而且遵循一定的原则。姓氏命名的原则概括起来有以国、邑、乡、亭为据的,有以人之名、字、出生秩序、官、官名、爵、爵系、国符、技、事、谥、谥氏、邑系、邑谥、族、族系等等为据的。
    张姓始祖挥之得姓亦基于上述原则。尽管在张挥是黄帝之子还是黄帝之孙这一问题上,古文献记载各持一端,但具体到张挥本人的情况,则无大的分歧,都承认其制弓矢、官弓正、祀弧星这一基本事实。然则,细心的读者还会从我们前引文献中发现,记张挥之得姓,有“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始制弓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和“性长弓矢,善张纲罗,世袭其职,因赐姓曰张”等微小区别。据此,我们可以说挥之得姓为张,是以技即职业为姓,也可以说是以官为姓,或者记作以职官为姓。
    春秋时由周文王的姬姓后裔所建的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始祖张挥传21世,历数百年,大概到商代初期,出了张嵩,字仲山,任御驾将军,后封为济国公。他生有张亮、张奉、张文、张进四子。这些仅见于世系而不见于古文献。
    再传30代至51世祖张仲,字忠嗣。他与尹吉甫共同辅佐周宣王中兴周王朝。生有张象、张宜二子。据史籍记载,张仲生活在周王朝实行共和行政的前后。当时周厉王因大行无道而被国人推翻,逃出王宫,朝中大臣就公推共和伯代行天子之职。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14年之后,周厉王病死于彘(今山西省霍县),共和伯请太子姬靖即位,史称周宣王。周宣王依靠一批大臣,重振国势,征伐戎狄,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历史上被称作“宣王中兴”。
    张仲之后,张姓先民有很多人载人史籍。如《左传》在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记有手和臂肘被箭穿连,仍奋力推车,冲向敌阵的张侯。昭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21年)有怒杀华多僚的宋国大臣张句。另外,还有张良的先祖张老、张趯、张骼、张抑朔等人,他们籽在下一节中进行介绍。
    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0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世卿升立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它标志着中国进入战国时代。这个时期,张姓先民们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如魏国人张仪西走秦国,合纵连横,大展其才能。而楚国则有大臣张旄,曾出奇计让楚王将充当秦国使臣的张仪赶走。齐国有张丐,说服鲁国在齐楚战争中保持中立。但张姓先民主要还是以原晋国属地为其建功立业之所。在赵国,张孟谈策反韩、魏,反击智伯,一举解晋阳之围。魏有张丑力谏,阻止张仪为秦国在魏国开展外交;张倚出使赵国,使赵国在秦魏交战中倾向魏国。韩有张去疾、张谴及张良的祖父张开地、父亲张平等。
    秦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强的国家,在那里也出了一个很有名的张姓先民——张若。秦惠文王于公元前316年派大将司马错率兵攻占四川,贬蜀王,派张若为蜀国守。上任伊始,他迁移秦民万家人川,实行农垦,发展生产。又与张仪一起共同经营成都,按照秦国都城咸阳之制建有里闾、下仓、市肆、官舍、楼宇等。又设置锦官、盐铁官,发展官府手工业,为增强秦国国力作出了重大贡献。公元前285年,秦国废除巴、蜀侯国封号,改设蜀郡治川。张若因功被任命为首任蜀郡郡守。

    二、少数民族赐姓改姓
    元朝末年,有一个出生在山后金山(今阿尔泰山,一说大兴安岭)的蒙古将领,名叫伯颜帖木儿,他作战英勇,曾率兵多次打败农民起义军。但在一次战役中,败在朱元璋的手下,于是归附明朝。明太祖佩服他的武猛,就赐给他张姓。他的后代一直从军,传至玄孙张晟,官至都督事,进入明代中央最高军事机构的核心领导层。又如鞑靼人(明代对东部蒙古地区的蒙古族人的称呼)哈剌尔敦,英勇善战,被明成祖朱棣赐姓张,改名隆善。永乐七年(1408年)十月,张隆善被任命为北京右军都督签事,也成为一名中央军事领导集团的核心成员。另一个鞑靼人奴儿,是明代一位有名的北方边疆守将,屡立战功,宪宗皇帝朱见成为表彰他的英勇,赐姓张,改名友。成化八年(1472年)八月,张友被任命为金吾卫指挥使。
    明代前朝,有一个女真族(满族人的祖先)人,名叫咎卜,官女真千户,领兵征战,勇猛异常,其事迹传到首都北京,明成祖朱棣非常高兴,赐姓为张,改名志义。永乐八年(1410年)张志义被任命为建州卫指挥使,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大城子。四年之后,治所移至今跨吉林、辽宁两省的浑江流域。
    今岫岩县前营乡张氏,本为蒙古族治良匡氏,是清代改姓张氏的。其始祖是元代的马札尔台,他历任武宗、文宗、惠宗三帝,曾任行营都统,陕甘、湖广等省平章,并知枢密院事,官至中书右丞相。二世祖也曾任中书右丞相。元朝灭亡后,其后裔世居长白山麻加乐和忽密拉,大多从事畜牧业,也有人经商巴唐地区。到11世纪继英授德时,正值爱新觉罗氏崛起于东北,于是弃牧从戎,成为努尔哈赤帐下的一员勇将,属镶黄旗。清兵人关,建立统一政权后,治良匡氏迁居盛京(沈阳)。13世祖名叫伯尔格,精通汉文,熟悉汉书,文武双全。乾隆六年(1741年)调任岫岩防御使。因为热爱当地秀丽的山川,就奉侍母亲佟氏,携弟吾令吉定居下来。兄弟二人在此繁衍,子孙都改姓张氏。
    赫舍里氏分布在于都英额、哈达、辉发、长白山、佛阿拉、伯都讷、宪颜等地,在清代有一部分改姓张氏。
    扎库塔氏分布在瓦尔喀(今苏联东海滨省南部)、扎库塔、松花江、长白山等地,在清代全部改为张姓。
    扎拉哩氏分布在瓦尔喀、扎库木、赫图阿拉等地,在清代全部改姓为张。,爱义氏分布在爱湖流域一带,在清代全部改为张氏。
    明洪武元年(1368年),回族人张某任宝庆(湖南省邵阳)卫指挥。据《宝庆府志》卷33记载,指挥张氏的先人叫璞罗德,北平三河人。张氏任满之后,即定居武冈车林铺鸡脚塘,依靠屯田百余亩田产为生。今天邵阳市各地的回民,以马、张、苏、海、蔡姓为多,其中的张姓回族人或许就是璞罗德的后裔。
    唐代初年,在云南洱海地区近百个白蛮部落中,有一个相传从陇西迁来的张姓部落。公元7世纪中期这个部落的首领名叫张氏进求。这时正值乌蛮部的蒙舍龙和他的儿子龙独罗(又作细奴罗、细诺罗)开始扩张势力,建立南诏政权。7世纪70年代,细诺罗势力推进到洱海地区。据文献记载,张氏进求因抵挡不住南诏的攻势,就将自己的部落政权“禅让”给了细诺罗,而细诺罗为了酬谢张氏,就将自己的大儿子罗波海,改姓为张,改名叫张朝凤(夏正寅《哀牢夷雄列传》)。这支蛮人张氏,后来演进为彝族的一部分。清末杜文秀领导的云南各族人民起义的队伍中,有一个叫张兴癸的彝族将领,史称他是南诏王细诺罗之后,他的祖先大概就是改姓张的乌蛮人罗波海(即张朝凤)了。
    匈奴是古代生活在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它主要活动在秦汉、三国魏晋时代,内有19个部落,其中屠各部等少数几个部才有资格成为最高统治者单于,是匈奴族中的贵族。东汉时匈奴分裂成南北两部,北匈奴则归附汉室。三国曹魏时期,在今山西汾阳地区设置西河郡,安置南匈奴左部,—即匈奴族屠各部,历史上把他们叫做西河胡或屠各胡。从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屠各胡张XX”“西河胡张XX”的记载,这些就是匈奴张氏。如《晋书·符坚载记》云:“屠各张罔聚众数千,自称大卑子,坚遣邓羌讨平之。”《魏书·太宗纪》云:“神瑞元年六月,屠各胡张文兴等率流民七千余家内属。”《魏书·太宗纪》:“天兴元年三月,西河胡张贤等率营部内附。” 羯族是古匈奴族的一个别支,出自匈奴羌渠部,居住在今山西省东南部地区。主要活动于我国魏晋时期,十六国时代,以石勒为主曾建立过后赵政权(319-351年)。羯族中张姓很多,历史文献多有记载,例如《晋书·石勒载记》云:“胡部大张旬督、冯莫突等拥众数千,壁于上党,勒往从之。”《十六国·后赵录》称:“张季,字文伯,羌渠部人也。”后赵国内张姓人特别多,石勒起兵时,十八骑中就有张噎仆、张越二骑。石勒自立为后赵王时,以张离、张良二人为门生主书,司典胡人出内。传至石虎为后赵王时,离、良二人都官至尚书仆射,另外还有张群、张豺、张散、张茂、张斯、张屈支、张夷、张举、张舂、张贺度、张沉等,都是后赵的达官显贵。姚薇元先生在《北朝胡姓考》外编第八《羯族诸姓·张氏》中对上述张氏作了一番考证之后,得出了他们是羯族张氏的结论。他认为羯族张氏之张,是“羌渠” (康居)谐声转读而来。由此看来,羯族张氏是为后赵政权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的。
    渤海族是古代生活在我国东北(包括前苏联、朝鲜一部分)的一个古老民族,辽金时期有一支由高姓改姓而来的渤海族张氏。隋况已在前面作了介绍。在这之前的渤海国时期(720-962年),还有一支渤海族张氏。如大将张文林、大臣张仙寿等,共有达官显宦二十余人,他们活动于上层,是渤海国的贵族。但这支渤海张氏之姓张的缘由却不是很清楚。
    奚族是一个活动于唐宋辽金时期的古老民族。历史文献中常把它记作“奚人”、“奚回”。辽代末年,奚回离保曾在今东北地区称帝,建立奚国,改元天复。唐代奚族张氏知名的有张孝忠,曾任义武节度使。另有张忠志,本是奚人,居住在范阳,因善骑射,被范阳宋将张锁高收为“假子”,遂从义父姓张。后屡立战功。官至礼部尚书,封赵国公。唐代宗即位,拜成德军节度使,又改赐姓名为李宝臣。李宝臣,有的文献将其原名误作张宝臣。
    战国以后,不断有汉人移居云南,他们和当地的土人长期杂居、通婚,相互影响,到隋唐时期就形成白蛮族。唐初,在洱海、滇池周围有数以百计的白蛮部落。白蛮的族源主要是汉族,因此在语言、文字、风俗等方面和汉族大体相同,他们的姓氏也基本沿用汉姓。当时,在洱海地区有赵、李、杨、董姓等大部落。其中有一个张姓部落,相传是从陇西辗转迁来的。他们的首领名叫张氏进求。其子孙衍繁,人口日多,移居各地。到明代初年,白蛮张氏就分布到云南太和县洱西驿、云南县、浪穹县十二关、阿迷州东山江、猛丁塞(今元阳县老猛)、镇南州英武关、楚雄县、腾冲州、孟合驿、宁番(今北胜县)等地,并且很多人做了土司的驿丞、巡检、主簿、通把等官吏,其中官阶最高的是腾冲州土知州张铭。按照明代官制规定,土司官是世袭的,因此,明代的白族张氏大多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在今湖南、广西等省,有很多瑶族张氏的聚居点。如武冈县上洞乡的石界;资源县河口乡的葱坪、猴背、高山;鹿寨县沙寨的乡兴;那坡县百合乡的那乐、民兴、平坛,下华乡的上华、规六,那隆乡的坡芽;凌云县加龙乡的下伞、尖里;钦州市洞中乡的洞中、那丽、板兴,板八乡的板沟、大坑、细坑、和平。那俊乡的东山、那钦;上思县有妙乡的更辟、有生;江城县瑶家乡的象脚山、象庄、于龙塘、六家村、大碑村、莫作山、新山、席草塘、小曼凸、牛厩房、勐板山、温箐、漫薄山、甘蔗园、依郎、高山寒;龙胜县的马堤乡等,都有瑶族张氏分布。瑶族张氏的知名人士有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张有隽。
    壮族张氏主要分布在广西,其由来不很清楚。在清代,广西上林县有一个很有名的壮族张姓家族,兄弟二人,弟弟叫张鸿慧,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举人,著有《女训》、《家训》、《董训》等。哥哥叫张鸿翮,康熙间任永宁州学正。鸿翮的儿子张友朱,曾任庆远府学教授。友朱生滋。滋生鹏展,乾隆时官至通政使,著有《山左续抄》、《三难通解训言述》。
    黎族张氏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其由来不清,清代有崖州(海南崖县)洋琳洞黎人张红须,道光九年(1829年)领导当地农民起义,后被镇压。
    侗族张氏一部分是由宋代屯田湘西的章姓改姓并与土居侗族人通婚、交融而来的。其情况见本章第一节。其他支系的由来不很清楚。原来主要分布在湖南、贵州等区。清乾隆四十三年大旱,晃州(湖南新晃县)有部分侗族张氏迁到湖北的宣恩、恩施、利川、咸丰等地。
    高山族张氏主要分布在台湾。清代有张李成,1884年中法战争中,他曾率兵500人,在台湾淡水大败法国侵略军。
    阿昌族张氏。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由来不明。
    纳西族张氏。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由来不明。
    藏族张氏。主要分布在藏族聚居区。由来也不明。
    僳傈族张氏。主要分布在僳傈族聚居地。
    蒙古族张氏。蒙古族张氏有一支由治良匡氏改姓而来,具体情况见本章第一节。其他支派则不明由来。在明代,有固原蒙古人张把腰,于成化年间领导农民起义于石城堡。
    朝鲜族张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及朝鲜半岛。在清代初年,他们大多编人八旗中,率兵打仗,如副都统正黄旗辽阳人张偏图、都统正蓝旗易州人张雅图、甘肃巡抚镶黄旗人张文兴、山西巡抚正白旗辽阳人张滋德等。其中最有名的是张良弼,他本是正白旗仓衣旗鼓人,世居沈阳。在攻克辽东时,因功由鼓人升为佐领。后围攻锦州,击败明朝大将洪承畴,授予二等轻车都尉。其子张时荐,袭父职,后来加爵至三等男。
    满族张氏。满族张氏多由赫舍里氏等改姓而来。今岫岩县哈达乡张氏,绝大多数是满族人,其先祖是长白山二道沟的镶红旗人。
    回族张氏。回族张氏中有一支是在明代由璞罗德氏改姓而来的。其他支派的由来则不很清楚。张姓是回族的大姓之一。如湖南邵阳回民中,以姓马、张、苏、海、蔡者为多。民和县回族大姓依次排列为马、冶、刘、杨、白、张、陈,他们是清光绪年间,陕甘总督左宗棠从甘肃水阜河十二庄迁来的。今拉萨市的回族张氏和黎氏、余氏三姓,都是从四川来的。
    彝族张氏。彝族张姓人有一支是南诏王蒙氏之后,详见本章第一节。在四川德昌县麻泉公社有一支张姓,其先祖为会东土司张氏,是彝族人,但后来逐渐汉化,最终成为汉族人。
    苗族张氏。苗族张氏有一支是宋代由江西迁居湘西的大章、小章兄弟二人后裔改姓并与苗人通婚而来的。
    土家族张氏。土家族张氏有一支由宋代大章、小章兄弟后裔改姓而来。在今湖南龙山县境有一个历元、明、清三代的张姓土司世家。兄弟二人,大哥叫张金隆,是白岩洞长官,弟弟叫张义保,任上溪土知州。元至元二十四年(1364年)弟弟出继才满一岁的儿子张友谅给哥哥。明洪武九年(1376年)友谅袭任白岩洞长官司职事,而土溪知州一职因义保于洪武三年病故而一直空缺。这种情况下,经宣慰使彭添保出面,让友谅归宗,承袭知州,而伯父白岩洞长官之缺则请族人洞民总管张那律升补。这两个土司家族世代相传,直至清雍正五年改土归流时止。子孙繁多,习俗渐异,渐渐分演成土家、汉、苗族。
    乌丸族张氏。乌丸族是我国古代北方的古老民族。东汉末年,中山国(侯国)丞相张纯与一个叫做共的乌丸族“大人”(首领)联盟,反对汉王朝,自号天安定王,成为北方诸郡乌桓元帅。从此以后,张姓成为乌丸的贵族之姓,有好些乌丸人就改姓张氏。后来曹操平定乌丸,将其部落迁往内地。今南皮县张氏,大都是这时迁来的.

    三、他姓改姓
    前凉王张天锡未称王前就与安定人梁景、敦煌人刘肃相友善,并依靠他们谋杀权臣张邕,谋杀侄子前凉王张玄靓,自立为王。为酬其功,赐二人姓张氏,视为自己的儿子,并依诸子之例,以“大”为字,改梁、刘二人姓名为张大奕、张大诚。
    辽阳(今辽宁省辽阳)渤海族人高霸,生活在辽代。因在外做官,改姓张。其子张祐、孙张匡,都眼务于辽代,官至节度使,成为地方军政长官。张匡有两个儿子,长子玄征,在金代曾任彰信军节度使。次子玄素,字子贞,历任金代静江军、镇西军、兴平军节度使,东京路都转运使等,金世宗时官至户部尚书。他为官以厚道、正直著名,史称“厚而刚毅,人畏惮之”。玄征之子汝弼,字仲佐。以父荫补军正。正隆二年(1157年)中进士。因其妹嫁给金世宗为元妃,所以升迁较快,先后任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尚书左丞。但为官不能“正谏”力争,以不违抗上命为原则,所以政绩不大。
    玄素的同辈人,即高(张)霸的曾孙张浩(字浩然)也是金代初期声名显赫的大臣。金太祖天辅年间,就以出谋划策而被任命为承应御前文字。天会八年(1130年)赐进士及第,授秘书郎。天眷二年(1139年)参与制订内外礼仪程式,迁礼部尚书。海陵王即位,为参知政事,进尚书左丞。天德三年(1151年),主持扩建燕京(今北京)城及皇宫。贞元六年(1153年),金迁都扩建后的燕京城,改名中都,他则因功拜为平章政事,寻改左丞朝。正隆三年(1158年),又主持营建汴京(河南省开封)城。六年(1161年),海陵王南下进攻南宋,他留治尚书省事,看守金朝中央政权,主持军需后勤工作,支持前线作战。世宗即位,拜为太师、尚书令,封南阳郡王。大定三年(1163年)逝世,谥号文康。张浩有五个儿子:汝为、汝霖、汝能、汝方、汝猷。其中以老二张汝霖(1190年)能继承父业。汝霖,字仲泽,少年时就聪慧好学,深得父亲喜欢。张浩称赞他是张家的千里驹。贞元二年(1154年)赐进士及第、历任翰林待制、刑部侍郎、中都路都运使、御史大夫、太子少师,拜参知政事、尚书右丞,进拜平章政事,封芮国公。世宗临终前,与太尉徒单克宁等同受命为顾命大臣,迎立章宗完颜憬璟登位。明昌六年十二月(1191年1月)逝世,改封莘国公,谥号文襄。
    在今湖南永顺、保靖、花垣县境内,有很多张姓人家,其先祖由章改姓而来。相传宋代时,有江西章姓兄弟二人到湘西屯边,当上了屯长,他们就不再东返,而在此定居落业了。子孙繁衍,人丁渐旺,出于老兄门下的叫大章,出于老弟门下的叫小章。再后来,可能因为章、张读音相同,或许是垦荒拓地离不开弓矢,抑或是为了鼓励大家的军武奋猛之气,他们就由章而改姓为张了,并且不断分支迁徙,散居于永顺、保靖、永绥(今花垣)各县,尤其集中于平扒、丫家、茶洞、老旺寨、尖岩等地。湘西山区在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以前,还是土司辖地,是土、苗、侗等少数民族聚居区。长期以来,这支由章改张的人,和土居的少数民族通婚、杂居,人乡随俗,渐渐地他们就被同化了。所谓“在土村为土民,在苗寨为苗人” (清·严如煜《苗防备览》卷9)。不仅姓氏改了,连族别也变了。清代改土归流以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提高,这支张氏后裔人数不断增加,于是就向湘西周边地区扩张迁徙,今天的湘鄂川贵四省边境地区甚至云南、广西都分布着大章、小章的子孙。
    东汉时,有一个名叫聂台的人,因为和人结怨,为逃避仇家追杀,就改姓张,隐居雁门马邑(今山西省朔县)。其后人张辽最有名。张辽(169-222),字文远。虽然是他姓改归张氏(在古代有关姓氏学著作中,称这种现象叫“私冒”。也就是冒名顶替),但他却得张姓真传的军武之气,成为三国时曹魏的大将军。据文献记载,在曹操与陈兰、梅成的天柱山战斗中,张辽率兵冒死攻人纵深二十余里、两面高峻险狭的山谷,全歼陈、梅之军。又有一次,张辽屯兵合肥,被东吴孙权率军包围。为了突围,他亲率八百敢死队员,趁夜硬闯吴军布下的陷井,高喊自己的名字,一路直杀到孙权帐前,刺死吴军十多名护卫将领后,又冲出重围,将落进陷井中的人“拔出”。其武猛之威,震慑吴军。曹操“大壮”,拜为东征将军。
    其后屡立战功,封晋阳侯。公元222年,病死军中,谥号刚侯。儿子张虎、孙子张统先后嗣袭晋阳侯爵。张辽的哥哥张汛也因战功,封为列侯。
    天庆五年(1115年),辽天祚帝耶律延禧手下一个名叫张家奴的将军,领兵攻克高州(今内蒙古赤峰市)。
    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中黑山军首领张燕,本姓褚,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张牛角领导的黄巾军起义后,他聚众万余人响应,不久合并张牛角领导的起义军。张牛角死后,他被推为首领,遂改姓张,以矫捷而被称为“飞燕”。曾与常山、赵郡、上党、中山、河内的各路起义军联合,号为“黑山军”,坚持斗争。后降东汉政府,被任命为平难中郎将,参与军阀混战,所部逐渐脱离,乃归曹操,任平北将军。封安国亭侯,食邑500户。其子张方、孙张融先后嗣承侯爵,成为曹魏时期的一个贵族世家。

    得姓地望
    关于张氏的得姓地点,目前至少有三种说法:一是河北清河,二是河南濮阳,三是山西太原或永济。
    张氏的得姓地望,以及得姓始祖挥的活动地区,文献上没有明确记载,我们只能从挥的父亲玄嚣说起。《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意思是说玄嚣降生在江水,封邑在青阳。江水在古代江国境内,就是今天的河南息县。但玄嚣的降生地与挥的活动地域关系不大,玄嚣的封邑青阳大约是挥成长、活动的地方。
    “清”和“青”两字古代通用。古代又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因此,人们认为,青阳,就是清水的北面。
    古代的清水有两个源头:一是今河南省获嘉县北黑山,一是今山西省高平县。后者就是古代的丹水,它向南穿过太行山,东流入吴泽陂,然后注入发源于获嘉县北黑山的清水。再向东北流,经今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淇县、内黄县,然后进入河北省的魏县、清河县、沧州市,至天津入海。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改道,南注黎阳(今河南省浚县北),清水就由此流入黄河。三国时曹操开白沟遏淇水北流,就走的是清水故道。由于年长日久,受黄河改道的影响,致使河道淤塞,或某段河道改名,于是清水隐没无闻。
    被人们称为张姓的两个起源地的河北清河和河南濮阳,都属古代清水流域。只不过清河在下游,濮阳在上游。
    张氏得姓于河北清河的说法见于明代嘉靖年间张浚等人纂修的《张氏统宗谱》。这部谱书的《得姓郡望》篇说:“自轩辕黄帝第三妃彤鱼氏之予曰挥,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官封弓正,主祀弧星,居尹城国之青阳,后改清河郡。此张氏得姓之由。”意思是说尹城国(后来的清河郡)的清阳县是挥造弓矢、封弓正、祀弧星的地方,也是张氏得姓的地方。但是没有任何文献记载河北清河是“帝后所都”,黄帝、颛顼、帝喾等都没有在这一地区活动,挥也不大可能在这一地区生活。但是清河张氏从郡望角度说,确实是张氏中声望最高、影响最大的一支。
    河南濮阳古称帝丘,是传说中的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活动的主要地区。濮阳是颛顼的都城所在地。颛顼死后就埋葬在这里。颛顼的族子帝喾埋葬在“顿丘城南台阴中”,即今天的河南清丰县境内。
    濮阳不仅是颛顼和帝喾活动的中心区域,而且还是夏王相建都之地,又是商先公相土的东土。这一地区位于新石器时代华夏部族的仰韶文化与东夷部族的北辛文化的结合部。前些年在濮阳西水坡发现仰韶文化时期的蚌壳堆塑龙虎,被人们称为“中华第一龙”。近年来在这里又发现有众多的龙山文化遗址和先商文化遗存。
    挥是弓箭的发明者,他的部族又以制造弓箭为业。因而挥生活的地区一定有制造弓箭的材料。我国最原始的弓箭有“桑弧蓬矢”,就是用桑木做弓,蓬梗做箭,但更多的是用竹作箭。后来又用骨头制成箭头,称“骨镞”。濮阳古代有“桑间濮上”的地名。濮阳西边的鄘(国名,在今河南省新乡西北)地也多桑树,因此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鄘风》中有《桑中》和《定之方中》两首诗歌,说“期我于桑中”,又说“说于桑田”。这虽然是西周和春秋时期的情况,但也可以证明古代帝丘、朝歌一带桑树很多。《诗经》的《卫风》中有《淇奥》、《竹竿》等诗篇,说这里“绿竹猗(美盛貌)猗”、“绿竹青青”。濮阳一带既有柔韧的桑树,又有坚硬的竹竿,为制造弓箭提供了材料。

    张姓改他姓
    在张氏大家族中,先后有一些人离开长弓徽记的军武之列,而改归到吐罗氏、宇文氏、完颜氏、东方氏及李,奚,汪等姓的旗下,也有人两情难忘,扯起了新的旗号张姓改李姓。第一个改姓李的是农民起义军首领张昌。张昌(?— 304),出身于西晋义阳(今河南省新野)蛮人张氏家庭。起义前在平氏县(河南省桐柏县)当杂役小吏,被人卑称为“小臣”。他从小立有大志,好论兵法攻战,武力过人,不甘卑贱。永康元年(300年),李特在四川领导流民起义,他即暗中联络数千人,准备起义,但以条件未成熟而暂时没有起事。太安二年(303年)西荆州太守强行征兵人川打仗,引起人民的强烈反抗,此时以张昌为首的数千流民就到获得丰收的江夏(湖北省安陆)一带“就食”,了解到民心厌晋的情况后,即于五月在安陆县石岩山宣布起义。他改名李辰,以与四川的李特形成东西呼应之势。占领江夏后,他拥立山都旧吏丘沉为天子,改名刘尼,以恢复汉室号召天下。李辰自任相国,下辖百官,以掌军政大权。江钙(今武汉)之间“一时焱起,坚牙旗,鸣鼓角”,都响应起义。很快义军壮大到13万人,占领荆、豫、江、徐、扬五州,所谓“跨带五州,树立牧守”,建立了稳固的统治,随后又南下长沙、湘东、零陵。为镇压起义,西晋政府派司马陶侃率五路军队围攻。在强敌进攻下,起义军虽英勇“苦战”,但终因寡不敌众而告失败。李辰逃到下隽山(湖北省通城县境),准备待机再起。次年秋天,不幸被官兵发现被俘,遂恢复姓名,以“张昌”之名而英勇就义。姓氏的变易,在张昌这里是一种斗争的策略,它伴着血与火,带着悲怆,更表现出“长弓”徽号子民所特有的武猛和威风。
    以上张昌为响应李特起义,出于策略而改姓李的,历史上还有一些张姓人随养父而改姓李的,唐代末年的张存信、张嗣本就是这样。张存信(862—902年),本名张污落,回鹘人。因投于大将沙陀族人李克用门下,收为义子,改姓名为李存信。克用义子还有李存进、李存贤、李存牢、李嗣本、李嗣恩、李嗣凉等人,他们原来的姓氏分别是孙、王、符、张、骆、邈传烈氏,和李存信一样,他们在镇压黄巢起义中为李克用立有战功。后来李克用的亲生儿子李存勖建立后唐政权,这些人又为后唐开国元勋。同光四年(926年)存勖被部将所杀,沙陀族的邈佶烈氏李嗣源被推为皇帝。嗣源怕当年同为克用义子的各位义兄义弟威胁自己的皇位,于是就下诏要他们复原姓而不复本名。但历史文献中,张污落多记作李存信,也有记为张存信的。张嗣本则不知原名叫什么。这里的姓氏的变化,则更多的反映的是一种权势与利益。
    另外还有被李姓王朝赐姓为李的。除前述张忠志赐姓名为李宝臣之外,尚有郓州人张从楚,以战功被后唐庄宗李存勖赐姓名为李绍昭,官至武信军节度使。
    张姓改姓东方氏。东方朔(公元前154一公元前93),是汉武帝时代的名宦,文学家,常以正道讽谏武帝,得不到重用,故其名气大而官位不高,历官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长于诗赋,代表作为散文《答客难》。东方氏的始祖,却是张氏后裔。据文献记载,其父张夷,字少平,世居平原厌次(今山东省惠民东北)。父病家贫,母亲田氏怀他其间,父亲不幸逝世。失亲之痛,又使贫困中的田氏病倒了,生下孩子仅三天,她也就无奈地离开了人世。这个失去父亲的可怜的婴儿,在黑夜中无力地大哭,被邻居家发现而收养,这时东方刚刚发出光亮,因此就姓东方氏。关于东方朔的得姓,还有好些说法,有一说认为这个张家的孩子出生时,天刚亮,故改张氏为东方氏。也有的书如《洞冥记》说,张夷死后,田氏梦见太白星而怀孕。守寡怀孕,田氏感到羞愧,怕人家因此而不和她来往,就跑到代郡的东方里,到五月朔日(初一)天亮时生下孩子,因而改姓东方,取名朔。
    张氏改姓灌。秦汉之际,有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张孟,尝充任颍阴侯灌婴的舍人,受到赏识推荐,官至二千石。为报其恩,故改姓灌。灌孟在平定吴王刘濞等发动的七国叛乱时,战死军中,其子灌夫为报杀父之仇,奋猛作战,拜为中将郎。历任代王丞相、淮阳郡太守、太仆、燕王丞相等。性格豪爽刚直,不阿权贵,礼敬贫贱。得罪丞相田蚧,被其诬陷杀害。其子恬嗣,元朔中因罪贬为平民,由张氏改姓而来的这一支灌氏得以传世繁衍。
    张氏改姓叱罗氏。西魏大统年间(535—551),张羡因功受赐改姓叱罗氏,历北周,至其子煚复姓张。
    张氏改姓宇文氏。南北朝时期,北魏临邑(今属山东省)人张崇,官高平县令。其子张轨,年幼好学,“志识开朗”,尝游学洛阳,与孙树仁为莫逆之交。永安中(528—529)人关投贺拔岳,任记室参军。岳死,宇文泰被推为主帅,又受到宇文氏信任,历官郎中、中书舍人,封寿张子爵,出任河北郡守,有“循吏之美”。魏帝元年(555年)拜车骑大将军,次年赐姓宇文氏,以表彰其功。恭帝二年(555年),卒于陇右长史任上,时年55岁。有儿子名肃,后复姓张氏。
    张氏改姓完颜氏。完颜氏是金朝国姓,按照金代制度,凡赐国姓者有三等,一等是率兵一千而败敌三千者,主将“缌麻”(高、曾、祖、父四代)以上都可追赐。二等则是领一千兵败敌二千者,主将“大功”(叔伯、堂兄弟等二代)以上都可追赐。三等则是一千败一千者,则只赐主将本人。因此,在金代凡赐姓完颜氏者,即是一种荣耀。元光元年(1222年),金朝屡受元兵侵扰,中都东路经略使高阳公张甫,率兵抗元,力保雄州、霸州及高阳、信安、文安、大成、保定、静海、宝坻、武清、安次等县,赐姓完颜氏,进宫金紫光禄大夫。 同时赐国姓的还有元帅左监军张进。在此之前,张开也曾被赐姓完颜氏。张开(?—1232),景州人。至宁末,拥兵自守,屡立战功祐贞 四年(1216年)率所部收复河间府及沧献二州十二县,诏赐姓完颜氏,官观州刺史,率兵保卫南京。兴定元年(1217年),官同知彰德府,三年(1219年)任潞州招抚使,孟州、太原防御使。四年封上党公。正公年间潞州失守,部众溃散。天兴元年想收拾溃兵再起,被人杀死。
    张姓改姓女奚烈氏。金咸平府人张资禄,随金兵攻南宋泰和县有功,始任易县尉,迁潞县主簿,贞祐间,历任德州同知,泰州同知、通远军节度使,兴定元年(1217年)改任西宁州刺史,因功赐姓女奚烈氏。后来被元兵俘虏,守节不降而死。
    张氏改姓朱。这主要是明代皇帝因功赐国姓。正德十二年(1517年)前军右都督张洪与其他都督江彬、许泰等被赐予国姓,称朱洪。
    张廖氏:表现人间真情的符号。在历史上,还有张姓之后加另一个姓氏,形成一个新的复姓的,张廖氏就是这样的。元末,有一个穷秀才叫张教书,入赘到福建诏安县富陂乡(今官陂乡后塘村)廖姓人家做女婿。张先生孝顺生父,也敬重岳父,因此既不能随俗让自己的子孙不姓张而伤生父之心,也不能姓张而伤了岳丈之情,两情难却之时,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立下遗训,令子孙改姓张廖氏。传至11世,始有一支随郑成功迁到台湾,再传至17世,今天海峡两岸已有二千余人。内有张廖氏十七世孙张廖富源,带着《张廖民族谱》东渡扶桑,到日本发展。

-------------------------------------------------------

近代张姓分布

    近代,张姓人群主要分布在中国腹地黄河、长江流域,此不详述。现将张姓在边远地区的分布概况作一简要介绍。
    在位于东南沿海的浙江、福建两省,就居住人口而言,张姓是属人口较多的姓氏。浙江的嵊县、宁海、余姚、江山等地,张姓人居住较为密集,族众人多,影响较大。福建的福州、厦门以及长汀、宁化的客家民系中,张姓人较多。
    五岭以南广东省的张姓民众,多为唐宋时代从福建、江西、湖南等地迁去的客家人。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有韶关、南雄、蕉岭、梅州、大埔、兴宁等地。
    西南地区的云南省的少数民族中有不少人姓张。“土司张姓”就是白族、彝族、哈尼族中的张氏,主要分布在保山、祥云、洱源、大理、元阳、北胜、开远、南华、腾冲等地。
    东北三省的张姓人群大多是从内地迁去的汉族人,也有满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其中张姓在辽宁分布较为密集。沈阳、辽阳、岫岩、绥县、锦县、兴城、朝阳、锦州、肇源等地,是张姓居住较集中的地区。
    在我国台湾岛的台北、彰化、嘉义和高雄等地,有很多张姓居民。从清初到20世纪中叶,不少张姓人从福建、广东、江苏、浙江等地迁居台湾。因此,张姓成为台湾的大姓之一。依1995年估计,台湾地区张姓人口有1455000人,台湾向来有“无张不成乡”的谚语。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也有不少张姓居民。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满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白族、苗族、彝族、瑶族、黎族、壮族、侗族、高山族、阿昌族、藏族、土家族、布朗族中,都有张姓人群。
    旅居国外的张姓人士,以东南亚地区为最多。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等地,都有不少张姓侨民。其迁徙年代有的已经很久远。
    在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封建宗法制度的残余基本被扫除。宗族组织在我国大陆已不复存在,小家族成为社会的细胞。近年来,在河南、山西、福建、广东等省的一些地区,成立了张姓研究会,开展张姓源流和张姓名人的研究活动,有些地方又重新续修家谱。一些海外华侨也回国寻根问祖。在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东南亚等地区,仍有不少张姓宗亲会、联谊会存在,并开展一些活动。在台湾地区的7市18县中,除边远的台东县及连江县马祖两地外,均有宗亲会组织。他们以一县市为单位,张廖简联宗,仅张廖、张简联宗,或各姓单独,或跨县市,不拘形式,规模不等。1994年3月13日台湾省张廖简宗亲会正式成立。宗亲会又横向组成青年会、妇女会、烹饪会、插花会、茶艺会、上风舞会、各种乐器研习会、各种体育会、国术会等等,开展活动。
    我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专家依据 1982年我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张姓人口有7800多万人,是当代中国的第三大姓。

-------------------------------------------------------

张姓迁徙史

    张姓起源于“青阳”,也就是古代冀州的清河流域。清河发源于今河南、山西两省交界处的太行山区,流经今河南省的新乡、濮阳,河北省的清河、沧州等地,从天津入海。清河上游的濮阳一带为“颛顼之墟”(上古帝王颛顼建都之地),可能是张姓的起源地。西周后期有个叫“张仲”的人,曾经辅佐周宣王。他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张姓先民。到了春秋时代,晋国(今山西省境内)是张姓人群聚集的重要地区。战国时期晋国分为韩、赵、魏三国,张姓先民随之迁徙到黄河南北,在更广阔的中原地区建立家园。汉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兴盛期,也是张姓先民的辉煌时代。他们辛勤劳作,顽强战斗,显示了自己的武勇和智慧,建立了丰功伟绩。在黄河乃至长江流域,出现了许多声名显赫的张姓望族。伴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的民众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张姓先民的足迹不但遍布于大江南北,而且还到达岭南、西南、西北、东北和东南沿海地区,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看到张姓人群的踪影。到了宋元明清时期,张姓先民在祖国大陆的分布更加广泛。他们不仅开始到达台湾、海南等我国沿海岛屿,而且已经迈出国门,走向东南亚和世界各地。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他们就从三晋走向诸侯各国。到了秦汉时代,转战千里的兵卒铁流、兵祸天灾造成的流民大潮、祸福旦夕的政治风云等等这些无可奈何而又无法抗拒的因素,推动着张姓先民们迁徙的脚步,而战后统一局面的形成和社会的安定发展,更需要繁荣昌盛、人丁兴旺的张姓家族自己去追寻新的生活空间。因此,如前所述,到西汉木年张氏家族从古冀州分迁到全国很多州县郡国,并形成了好些名门望族。

    秦汉时期
    张姓向西南地区的移民最早见于公元前316年,秦国惠文王派张若为蜀国守,组织秦民万家入川今云南、四川的白族张姓,相传是战国时期从陇西迁来的,估计就是张若组织的移民。此后代有张姓移人,并且主要是从关中、陇西地区而来。隋唐以前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在关中地区,每逢战乱或宫廷政变等大的变故,京畿地区的张姓显贵就往往随朝廷走蜀道避难西南。下面我们将要谈到的唐国子监祭酒张磷就是在广明元年(880年)因避农民起义军随僖宗南迁成都的。张姓从外地进入西南的第一站一般是今四川地区(明清也有从贵州、云南进入的),然后向云、贵、藏各地迁徙。《元史·地理志》在谈到会川路永昌州(会川路辖地在今滇川边境地区,路治在今四川会理县,永昌州治所元代在今四川境,明代起在今云南境)的沿革时说,至南诏时期,“蒙氏改会川府,置五(贝佥),徙张、王、李、赵、杨、周、段、何、苏、龚、等十二姓于此。”明代播州(今遵义)七大姓中就有张氏,其排名为田、张、袁、卢、谭、罗、吴。
    两汉之际,张姓家族迁徙的出发点大体来讲是中原大地(包括河东、河内等)和关中地区。中原是由张姓祖居的古冀州辐射而形成的,关中长期以来则是中央政权所在地,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因而集中了较多显赫的张氏大族。家庭的迁徙受到各种必然与偶然因素尤其是偶然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有时候带着选择,有时则是盲动,更有出于无奈被迫的缘故,因此其行动是千变万化的。但综合考察其千余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张姓迁徙的一个最大特点是由中心向四周辐射。大而言之,总的趋向是以中原和关中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周拓展,辐射到全国各地。小而言之,具体到某个州县也是这样,先是以某个城镇,或以某个村庄为据点,然后向四邻城乡拓展。另一个特点是每一次大的迁徙行动都与政治有关,大多数时候是无奈的、被动的。
    西汉木年王莽当政建立新朝之时张氏祖脉在清河,后因“生子众多迁入徐州,逐渐南下。西汉木年,王莽当权,时元始元年(1)九月十三日,一祖带领男妇族人众多,过扬子江,分往下塔衢州(在今浙江)、托州(在今江西)、福州、韶州(即今韶关)、汀州(即今福建长汀)、赣州等处。一祖迁往建州(在今福建),一祖人湖州(在今浙江),一祖人演州(在今越南演州府)。各成桑梓,四海散处。后世子孙皆是亲生骨肉,不可弃也”。
    张姓向西北的大迁徙,开始于东汉末年。其时天下大乱,中原、关中等地很多张姓人家西进到张理建立的汉中地方政权的辖地避难。这批人中,有一些又追随降归曹魏政权的张鲁。更大一次迁徙是“五胡乱华”的十六国时期,十六国政权,多数是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而且政权更替频繁,征战仇杀不断,因此,中原、关中等地的张姓先民和其他人一样,除了南下之外,就是西向到张轨建立的前凉政权避难。在前凉辖地形成了很多的张姓“大族”。仅《晋书·张轨传》中提到的张姓大臣将领就有31人,其中“凉州大族”晋昌张氏张镇、张越兄弟大有取代张轨之势。
    高昌、楼兰一些张氏大族的出现也与上述的迁徙有关。如《张礼臣墓表》说:“苻坚肆虐,挺扰五凉,避难西奔,奄居右地。”又《张雄及其妻麴氏墓表》云:“跗萼散于前庭,波澜流于右地,国家遂久,擗代不归,故为高昌人焉。”

    魏晋南北朝时期
    自公元4世纪初叶水嘉之乱爆发后,西晋政权很快灭亡,国家再度处于长期的分裂之中。张姓先民活动的中心中原和关中地区,在长达二百七十余年的时间内,始终处于战乱之中,尤其是“五胡十六国”时期,他们的生活环境遭到了极度的摧残。为了求生,他们和北方其他姓氏的人民一起背井离乡大量南迁,形成了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人口大流徙。如方城(今河北固安县西南)人张韪在东晋初年就被迫离弃居留六世的家园,带着妻儿随晋元帝南迁到建业(今江苏南京)附近安家落业。而他哥哥的后裔,在战乱中苦苦地撑持着,又坚持了三代,到其曾孙辈张安之手上,已是东晋与南北朝之际了。长安实在忍受不了这长期的战祸之苦,也只得率族人南迁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在整个东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的张姓大世家和其他汉族世家一样,为了逃避落后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的统治,往往带领族人成百成千地集体南迁。为了安置他们,东晋和宋、齐、梁、陈等南方政权都照他们原籍的州县郡名设置州郡县来管理他们,这就是与这次移民大潮相伴而生的著名的侨州郡县制。
    楼兰(今新疆罗布泊)张氏也大多是魏晋时期屯垦军卒的后裔。楼兰文书景元四年(263年)载有兼将张禄,秦始三年(267年)有水曹督田椽张雕、功曹张龟。秦始四年(268年)则有铃下张丰,客曹吏张抚、张钧等。他们是由于中原战乱而不能东返,只得留居当地的。其子孙至今还繁衍于西北大地。

    隋唐五代时期
    与唐代同时的渤海国有很多张姓贵族。五代初年渤海国为契丹所逼,向我国东北边境方向逃遁,有些张姓先民也就随之从渤海湾地区北上关东。到代替契丹而起的辽金时代,东北地区渤海族张氏就成为大姓,以至有一些其他姓氏的人都要改姓张。这个时期张姓名人很多,辽代有朝阳人张孝杰、沈州(今沈阳)人张琳;金代有由高姓改姓而来的辽阳人张汝霖、张汝弼兄弟,他们是名振一时的文武人吏,金代末年还有锦州人张鲸、张臻兄弟割地称雄等。明清时有好些契丹、女真、满族人改姓为张,他们跟随马队征战而流徙东北各地。
    今东北地区的张姓还有一些是内地主要是山东、河北各地闯关东的人的后裔。闯关东的人多半是因饥荒战乱而逃荒避难的人,他们或拖家带口,寻觅生存之地,或与当地土著人通婚,其创业立家更为艰难。

    宋元时期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到后来蒙古族南下。其间全国经历了三次大移民,北方人口向巴蜀、两淮、东南、岭南地区流移,张姓情况也如此,这从我们下文叙述的情况中可以看出,而族谱中这类记载就更多了。
    在南移的大潮中,南方地区还伴有张姓东移或西移的行动,如南宋以临安(今浙江省杭州)为都城,好些名门望族往往东移以迁就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抗金名相四川绵竹人张浚就东迁湖南宁乡,经过数代发展,成为大族。元初、明初、清初,都有东南向西南的移民行动,江西向湖南的移民,至今还留有湘赣“老表”的说法。

    海外张氏
    越南张氏。越南有抗法民族英雄张定(?—1864)。1860年法国殖民军侵入越南南部,当时任副“管奇”的张定于1861年在鹅贡等地组织军队抵抗,得到广大人民的响应。次年,越南阮氏王朝将其调任他职,企图瓦解起义。起义军民坚决挽留,并公推他为平西大元帅,领导抗法斗争。1864年张定牺牲,其子张权在越柬边境继续指挥抗法军作战,直到1870年止。
    朝鲜张氏。汉武帝时,朝鲜王张洛归附汉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封为几侯(《汉书·功臣表》)。这是我国文献中有关朝鲜张氏的最早记载。2000年后,朝鲜李朝时有画家张承业(1845—1899年)。承业号吾园,自幼父母双亡,生活穷苦,曾沦为人家奴仆。努力苦学,终于成名,是朝鲜李朝极有影响的现实主义画家之一。擅画山水、人物、花卉、动物,尤长于折枝花卉。笔法洗炼有力,色彩清新明朗,主势生动豪放,富有民族特点,在朝鲜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传世佳作较多,代表作有《梅》、《螃蟹》。
    美国张氏。张天德,美国费城中华文化社区中心理事长。张立刚博士,台湾人,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托玛斯·奥森研究中心量子结构部经理。张云樵,美国航空与太空署宇宙航空高级总工程师。张福林,1950年出生于哥斯达黎加,祖父张文廷,于1905年从广东迁居哥斯达黎加,后又迁居美国,张福林于1986年1月12日以哥伦比亚号太空船宇航员升空。张展成,美国华盛顿世界银行总会计师。张道行,江苏张家港市人,美国林肯大学校长。张光直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著作等身。张春树,美国密苏里大学历史系教授。张觉明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遗传生物学家,称“避孕药之父”,1959年在兔子身上完成了“体外受精”试验。张月桂,女,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行政官员。张雯,女,1967年由香港迁居美国,任美国《环球嘹望》电视系列节目主持人和总编辑,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研究员。张融,女,水彩画家,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1987年获美国联合艺术家协会年度艺术比赛绘画组第一名,1984年任全美水彩画协会会长。朱莉亚·张·布洛克,女,生于中国,1951年随父母亲移居香港再转迁美国,后来与不动产代理人、大商业家斯图尔特·布洛克结婚,现任美国驻尼泊尔大使。张伟湛,美国纽约布朗士科学学校高中学生,获美国1991年度科学奖大赛第九名。迈克尔·张,美国华裔网球健将,母贝蒂·张,父乔姓,居加利福尼亚州普拉林森合。张香桐教授,原上海脑研究所所长,1980年被美国卫生教育福利部全国卫生研究所福格提国际中心聘任为国际学者。
    印度尼西亚张氏。张度渊,云南人,苏门答腊华侨资本家。张维居,清末、爪哇岛《民报》创办人。
    文莱张氏。张民,漳州人,迁居文莱,为文莱发展工农商业立下大功。文莱王封为拿督勋衔。
    泰国张氏。张青,广东人,于清雍正年间迁居暹罗务商。充任暹罗国王的贸易使者,出使清朝。
    菲律宾张氏。张德慈教授,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稻米研究所所长,水稻专家,著有《中国早期稻作历史》。张素玉,女,菲律宾马尼拉迪大学文学院中国研究计划学者。
    英国张氏。张心沧,英国剑桥大学汉文系教授。
    法国张氏。张宗清,法国巴黎保安运输公司负责人。张玉良(1899—1977),著名女画家,迁居巴黎,对油画、水彩画、版画、浮雕、雕塑艺术,件件精通,是个独创风格的艺术家。在美、日、比、德、希腊、瑞士举办画展,获得极高的评价。
    澳大利亚张氏。张任谦,奥大利亚心外科专家,澳大利亚反贪污特别专员。张光裕教授,奥大利亚国立大学人文科学院院士。
    巴拿马张氏。巴拿马华人,以广东花县及客家人最多。张志诚,巴拿马工商部次长。

-------------------------------------------------------

张姓家谱介绍

    概述
    家乘,即家族的史书;谱牒是古代记述氏族世系的书。
    秦汉以前,只有帝王诸侯有谱牒。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为维护自己的利益,特别重视门第、血统和婚姻等方面的纯洁性和排它性,以维护自己政治方面的特权,于是贵族和平民都有了谱牒,从而谱牒学也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唐宋以至明清,各个姓族不断修续谱牒、家乘。现存的家乘、谱牒,大多是明清时代修撰的。
    谱牒加深了豪门大族与庶族寒人之间的鸿沟,使世家大族内部嫡庶尊卑关系得以强化。它用血缘关系的纽带模糊了阶级意识,使封建宗法制度得以维持和巩固。但是,家乘、谱牒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文献价值。就张姓的家乘、谱牒而言,它记录了张姓诸家族的氏族来源、世代系统、人物传记、迁徙居住、婚姻嫁娶、子孙繁衍和与此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不失为研究家族史、社会史的重要原始资料。

    修谱
    在修撰谱牒之风相当兴盛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张姓这样的大姓氏,也应该有家乘、谱牒的修撰,只是因为时间久远,没有能够保留下来。现在我们可以考知的张姓家乘、谱牒,有唐朝人张太素的《敦煌张氏家传》20卷,此后又有《曲江张氏家谱》一卷。
    宋元明清诸代,各地的张姓家谱不断修撰,以至于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修续家谱。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张浚等人修纂的《张氏统宗世谱》有18卷,后来又扩展到2l卷,并附有《文献》l1卷,卷帙极为丰富。这部谱书将当时全国各地的张姓家族的有关情况全部收入,书中还附有《张氏古今迁居地理图》17幅。这是张姓的一部极为重要的谱书。民国时期,张姓聚族修续家谱之风方兴未艾,建国后一些地方也有续修家谱的情况。

    家谱的分布
    现在图书馆收藏和目录书著录的张姓谱书有100多种。《中国家谱目录》一书收录张氏家谱114种,计949册。
    这些张姓谱书如果按地区分,以江苏省最多,达25种;其次是湖南省,有18种;再次是山西和浙江两省,各有12种。此外,湖北省有8种,山东省有6种,河北、安徽、福建、四川4省各有5种,广西、甘肃、宁夏三省区各有2种,河南省有1种。不分地区的有4种。如果从支派族望上看,清河张氏的家谱最多,达十余种;其次是湘谭张氏,有6种。定阳、南张、姚江、余姚、中湘、湘乡等地张氏,各有3种;浙江、安丘、南皮张氏,各有2种;其他地区张姓支派,多为 1种。

    家谱的种类
    这些张姓谱书的名称各异,有家谱、宗谱、族谱、世谱、世系谱、会通谱、房谱、支谱、草谱、通谱、谱书、纪略、家乘、世系、先芬录等。名称中往往还包含具体郡望、门派或者先祖号谥,以及郡、县、乡名,以与别的谱书相区别。有的名称中还加有“续修”、“三修”、“四修”等字样。

    家谱的内容
    张姓的各种家乘、谱牒尽管文字繁简不一,记述范围有别,但内容却大体相同,一般包括序言、凡例、家族世系、家族法规、先祖行状和家族文献等。其中家族世系是家谱的中心内容,为谱书所必备。
    谱书中关于家族世系的记述,既要注重上下垂直关系,使源流承递清楚。又要注重左右横向关系,详列人物事迹。张姓谱书往往首先阐明本家族的繁衍源流,然后再详述各支各派的人物事迹。世系不仅要记载本宗族的人物名谓,而且还多通过派语来说明人物的宗派和辈分。
    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张氏宗族的《宗规》中就有“族派字目”。这个宗族共分10个支派,取南宋大儒朱熹“忠孝持家远,诗书命世长”10个字,让各支派分占一字。再以这一字为首,联成五言四句,作为派语。如“忠”字一支的派语是:“忠勤襄国事,正直立人纲。龙虎风云会,修齐诩世良。”这一支派的第一代取名要用上“忠”字,第二代取名要用上“勤”字,第三代取名要用上“襄”字,依此类推。这样,通过一个人的名字,就可以知道他属于哪一支派哪一辈分。

-----------------------------------------------------------------

张姓家谱文献目录

    河北省
    河北·南皮张氏东门家谱不分卷 藏地:美国 (清)张元果等修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永恩堂刊本 二册
    河北·南皮张氏族谱 藏地:河北大学 (清)张晚畴修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钞本一册
    河北·南皮张氏西门家谱 藏地:河北大学(清)张佩训修清光绪九年(1883年)木刻本一册
    河北·南皮张氏族谱二卷 藏地: 吉林大学(民国)张新善等重修 1925年天津源泰印字馆铅印本 二册
    河北·南皮张氏四门第十八支家谱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吉林大学(民国)张厚光等编辑 1938年北平铅印本一册
    河北·献县垛庄张氏家谱二卷 藏地: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民国)张濂修 1929年排印本一册
    河北景县·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人民大学 (清)张殿甲修清嘉庆二年(1797年)刻本一册
    河北景县·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日本 美国(清)张荫江续修清宣统三年(1911年)序石印本一册
    河北景县·景州枣林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美国张鸿熙等修 1922年刊本 四册

    山西省
    山西平定·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人民大学 辽宁图书馆 美国(清)张文选等修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刻本(序)
    山西平定·张氏家谱不分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美国(清)张学鲁等修清咸丰七年(1857年)刊本一册辽宁
    山西五台·张氏家谱一卷 藏地:山西五台县五级村(民国)张忠立纂 1933年写本
    山西介休·宗阳张氏族谱四卷 藏地:美国张清政等修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活字本 四册
    山西介休·定阳张氏族谱四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河北大学 山西大学 辽宁大学辽市图书馆日本 美国(清)张清谟修清道光二十五年(1846年)木刻本 四册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喀刺沁·三韩张氏世系谱不分卷 藏地:辽宁大连市图书馆(清)张承恩修清同治、光绪间写本

    辽宁省
    辽宁北镇·张氏家谱一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清)张朝口重修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刻本一册
    辽宁北镇·张氏家谱不分卷 藏地:复旦大学(清)张任在增修清嘉庆八年(1803年)张溥重钞稿本
    辽宁北镇·张氏家谱不分卷 藏地:日本 美国(清)张溥等修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写本一册
    辽宁北镇·广宁张氏家谱不分卷 藏地:辽宁图书馆(清)张溥撰清咸丰间钞本
    辽宁·顺天张氏家谱不分卷 藏地:人民大学(清)张安常续修清道光七年(1872年)序清钞本 一册
    辽宁辽阳·张氏家谱不分卷 藏地:美国 (清)张安常等修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钞本 一册
    辽宁辽阳·张氏家谱不分卷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写本 一册

    吉林省
    吉林双阳·张氏家谱六卷附三卷 藏地:辽宁图书馆(民国)张文房 张树棠修 1928年铅印本

    上海市
    上海·申浦张氏宗谱六卷 藏地:美国(民国)张克昌等修 1928年上海九如堂活字本 六册
    上海·奉贤张氏家谱□□卷 藏地:上海奉贤县档案馆清光绪三年(1877年)刊本
    上海·奉贤张氏家谱六卷首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民国)张忠裁等重修 1917年崇本堂印本 二册
    上海松江·云间张氏族谱四卷 藏地:上海松江县政协(清)张谦 张廷柱 张世瑛重辑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纂钞本
    上海松江·云间张氏族谱续卷一卷 藏地:上海松江县政协张宗手写本
    上海松江·云间张氏世表一卷 藏地:南京市博物馆清写本
    上海松江·南塘张氏族谱八卷 藏地:上海松江县博物馆(残存上、中册)(清)张飞均重修清光绪十三年(1887)木刻本
    上海松江·南塘张氏前族谱二卷 藏地:上海师范大学(清)张观吉续修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刊本
    上海松江·南塘张氏族谱八卷 藏地:上海师范大学(清)张观吉重修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刊本
    上海松江·南塘张氏族谱不分卷前族谱二卷首一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清)张德刚等纂清光绪十三至二十一年(1887—1895)刻本 四册
    上海青浦·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残)(清)张为寿修辑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家刻本 四册
    上海青浦·汇溪张氏支谱二十六卷首二卷末一卷 藏地:上海青浦县档案馆 美国(民国)张瑛照增修 1916年知本堂铅印本

    江苏省
    江苏·瓜渚张氏宗谱四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南京市图书馆(清)张口增续清道光八年(1928年)活字本 四册
    江苏江浦·张氏宗谱十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日本 美国(民国)张嗣钊编纂 1920年得宜堂活字本 六册
    江苏溧水·义台张氏家乘十六卷首一卷 藏地:江苏溧水县群力乡蒲杆村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木活字本
    江苏徐州·彭城张氏族谱□□卷 藏地:江苏铅山县张氏清道光五年(1825年)刊本 五册
    江苏铜山·张氏族谱□□卷 藏地:江苏铜山县张氏(清)康熙五十七年(1777年)重刊本 六册
    江苏·铜山张氏家传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民国)张德广辑民国石印本 一册
    江苏丰县·张氏族谱二卷 藏地:江苏丰县孙娄乡张庄村(民国)张连瑞 张金铬重修 1923年石印本
    江苏丰县·张氏家谱六卷 藏地:江苏丰县顺河乡张口村(民国)张兰口纂 1929年石印本 江苏赣榆张氏支谱不分卷 藏地:江苏赣榆县档案馆钞本
    江苏赣榆·张氏家谱一幅 藏地:江苏赣榆县档案馆百忍堂白布钞本
    江苏淮阴·张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日本 美国(清)张光藻等重修清同治九年(1870年)序写本 二册
    江苏·淮阴张氏宗谱九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清)张效颜等修 1927年石印本 九册
    江苏省宿迁县张氏族谱三卷 藏地:江苏宿迁县图书馆(民国)张霁光 张殿佑总修 张浩沁撰文 1919年世铭堂石印本
    江苏·泅阳张氏支谱六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清)张印心修 1935年横梁堂石印本 四册
    江苏·泰县张氏家乘一卷 藏地:江苏泰州市图书馆 日本 美国(民国)张锡蕃纂 1929年铅印本 一册
    江苏·靖江张氏宗谱二十卷 藏地:河北大学(清)张绩金 徐鸿江纂修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木刻本二十册
    江苏靖江·张氏族谱 藏地:江苏靖江县文化馆(民国)张氏三凤堂编辑 何民俊撰 1937年木刻本
    江苏扬州·义台张氏分迁邵伯支谱六卷 藏地:日本 美国(清)张庆堂 张春雷等重修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上海居易堂木活字本十册
    江苏扬州·张氏族谱四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清)张薰等修清咸丰四年(1854年)木活字本 四册
    江苏扬州·维扬浦头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人民大学(清)张镕清同治八年(1869年)活字本
    江苏江都·维扬江都张氏十四修族谱八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吉林大学(清)张绍泰主修 张巨川编订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敦善堂活字本十册
    江苏江都·张氏族谱六卷 藏地:美国(清)张亮臣等十四修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金鉴堂木活字本 六册江苏扬州·丁沟张氏族谱四卷 藏地:日本 美国(清)张硅 张纯仁等重修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木活字本 四册
    江苏·江都张氏宗谱四卷 藏地:美国(清)张以岱等重修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木活字本 四册
    江苏·江都张氏族谱十八卷 藏地:美国(清)张永连编辑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活字本二十二册
    江苏江都·张氏宗谱六卷 藏地:南京市图书馆(民国)张嵩泉纂辑 1919年孝友堂木活字本 六册
    江苏江都·维阳张氏族谱十二卷 藏地: 吉林大学(民国)张政熬等重纂 1922年孝思堂活字本十 二册
    江苏江都·张氏宗谱四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张万福等主修刘嵩泉纂修 1923年活字本 四册江苏江都·维阳张氏老四房第十五次续修族谱六卷 藏地: 吉林大学(民国)张政钜修 1949年刻本 六册
    江苏泰兴·张氏三修家谱十四卷 藏地:江苏泰兴县古楼西街(缺一册)(清)张行俭续修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木刻本
    江苏泰兴·张氏家谱六卷 藏地:江苏泰兴县焦荡陆元村(缺卷二)(民国)张进寿重修 1946年木刻本
    江苏泰兴·张氏景贤支谱□□卷 藏地:江苏泰兴县古楼西街(存一册)木刻本
    江苏南通·通州张氏宗谱二十卷图一卷 藏地:江苏南通市图书馆(清)张僖增等修 张謇总纂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敦伦堂刻本十 二册
    江苏南通·张氏宗谱 藏地:江苏南通市图书馆(存卷四)清孝友堂刻本
    江苏·南通张氏堂乐支谱一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吉林大学 江苏南通市图书馆 江苏南通市博物馆(民国)张謇修纂 1921年序铅印本 一册
    江苏如皋·张氏宗谱十五卷 藏地:河北大学(清)张姜春煦 张大纂修清道光八年(1828年)木刻本二十册
    江苏丹阳·张氏宗谱十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清)张昌绶等修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孝友堂活字本十 二册
    江苏镇江·京江张氏家乘十六卷 藏地:山西大学(清)张长钰汇编清道光五年(1825年)刻本
    江苏镇江·张氏族谱四卷 藏地:日本美国(清)张元等重修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木活字本 四册
    江苏镇江·京江张氏家乘六卷 藏地:江苏镇江市博物馆(清)张口等纂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刻本
    江苏镇江·润州开沙张氏族谱 □□卷 藏地:江苏宿迁县图书馆(存卷2、13)清道光间木刻本
    江苏镇江·京江张氏宗谱六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泰州市图书馆 日本美国清光绪五年(1879年)木活字本
    江苏镇江·润城张氏五修族谱十卷 藏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吉林大学日本 美国(清)张绶青刊修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二铭堂木活字本刊本
    江苏镇江·润州开沙张氏族谱六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美国(清)张昌定纂修清宣统三年(1911年)活字本十 二册
    江苏·丹徒张氏族谱八卷首一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河北大学 (清)张福璜纂修清光绪六年(1880年)刻本 四册
    江苏丹徒·京江张氏宗谱六卷 藏地:南开大学 江苏镇江市博物馆(民国)张宗樨 张崇本修 1941年孝友堂刻本 六册
    江苏丹阳·云阳张氏宗谱十卷 藏地:美国(清)张飞渚等修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亦政堂木活字本十册
    江苏丹阳·张氏重修族谱十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清)张灿禄 张仪铭等重修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木活字本三十册
    江苏丹阳·张氏家乘□□卷 藏地:江苏丹阳县松江、乡麦溪村(民国)张龙子重修 1944年木刻本
    江苏·常州文成里张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 藏地:南京大学(清)张利贞等修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孝友堂刻本十 三册
    江苏常州·毗陵城南张氏宗统谱十卷附一卷 藏地:人民大学清光绪元年(1875)百忍堂活字本十 四册
    江苏常州·张家坝张氏宗谱八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博物馆(清)张义经修纂清光绪四年(1878年)书忍堂活字本 八册
    江苏常州·张家坝张氏宗谱十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儿苏苏州市博物馆(民国)张仲康修纂 1918年书忍堂活字本十册
    江苏常州·毗陵张氏宗谱四卷 藏地:南京市图书馆(清)张永源编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慎德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毗陵张氏宗谱 藏地:江苏常州市图书馆(存卷19)敦睦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毗陵张氏宗谱三十四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日本 美国(民国)张玉钢 张瑞元等修 1915年木活字排印本二十 八册
    江苏常州·毗陵张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民国)张灿铉主修 1929年垂裕堂活字本十册
    江苏常州·毗陵泰村张氏宗谱二十三卷 藏地:吉林大学张美林续修 1930年一本堂活字本十 六册
    江苏常州·毗陵张氏宗谱六卷 藏地:南京市图书馆(民国)张烂根等编 1942年慎德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张氏宗谱四十二卷 藏地:江苏常州市图书馆(残)(民国)张廷耀主修 张文焕主稿 1947年常州城南书院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毗陵前坟荡张氏宗谱二十八卷首一卷 藏地:江苏常州市图书馆(民国)张根法主修 严有翼主稿 1948年积庆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毗陵张氏宗谱□□卷 藏地:江苏常州市图书馆(存卷2—912上)(民国)怀远堂木活字本
    江苏武进·张氏宗谱八卷 藏地:美国(清)张祯禧等续修清同治九年(1870年)百忍堂刊本 八册
    江苏武进·毗陵张氏宗谱九卷首一卷 藏地:美国(清)张锦坪等修清光绪二年(1876年)垂裕堂活字本 八册
    江苏武进·天井里张氏宗谱十六卷 藏地:江苏常州市图书馆(残)日本美国清光绪四年(1878年)敬惜堂木活字本十六册
    江苏武进·丁堰张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藏地:日本美国(清)张衡芳 张兆魁等重修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二铭堂木活字本十 二册
    江苏武进·丁堰张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后编八卷 藏地:美国(民国)张增裕等修 1914年二铭堂木活字本十 六册
    江苏武进·獾塘张氏宗谱四卷 藏地:日本 美国(清)张希白等修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百忍堂木活字本 四册
    江苏武进·张氏世谱录编三十四卷 藏地:日本 美国(清)张忠乾 张光灿等重修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城南书院木活字本三十 六册
    江苏·武进张氏二修宗谱四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日本 美国(清)张彬主修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贻德堂活字本 二册
    江苏武进·毗陵张氏族谱四卷 藏地:人民大学 美国清宣统二年(1910年)悖叙堂活字本 四册
    江苏武进·韦庄张氏重修宗说十八卷首二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清)张坤照主修清宣统三年(1911年)承德堂活字本二十 四册
    江苏武进·毗陵前坟荡张氏宗谱三十卷首一卷 藏地:美国张存睦等修 1914年积庆堂木活字本二十 六册
    江苏武进·毗陵城南张氏宗谱十五卷 藏地:南开大学张方玉 张起鹗等外行 1914年百忍堂刊本十 六册
    江苏武进·常州张氏宗谱九卷首一卷 藏地:美国 张仲芬等修 1918年百忍堂木活字本十 二册
    江苏武进·毗陵张氏宗谱十四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清)张秀等五修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百忍堂活字本十 六册
    江苏武进·南望张氏宗谱十六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民国)张川秀等重辑 1919年常郡丫 河南望百忍堂活字本十六册
    江苏武进·张氏宗谱十卷 藏地:美国(民国)张怀奇等修 1922年二铭堂活字本十册
    江苏武进·石莲圩张氏宗谱八卷 藏地:日本美国(民国)张逢吉等重修 1926年序百忍堂木活字本 八册
    江苏·武进张氏宗稿三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民国)张文郁等修 1928年亦政堂木活字排印本 二册
    江苏武进·开井里张氏族谱底稿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墨栏钞本 二册
    江苏武进·毗陵天井里张氏圣经公支谱十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南开大学(民国)张秉衡 张赞先修 1948年振群印书局排印本 二册
    江苏无锡·安阳张氏宗谱十二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清)张应轸等修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孝思堂活字本十 二册
    江苏无锡·锡山张氏续修宗谱 藏地:中国历史博物馆(清)朱福基编修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三知堂刻本
    江苏无锡·张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日本 美国(清)张富扬 张尔寿等重修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序木活字本十册
    江苏无锡·张氏宗谱十二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缺卷8、9)(清)张殿栋修 张菜 张寿基校清光绪四年(1878年)资敬堂活字本
    江苏无锡·蓉湖张氏宗谱十四卷 藏地:美国(清)张中美等修清光绪四年(1878年)孝友堂木活字本二十一册
    江苏无锡·蓉湖张氏宗谱十六卷 藏地:吉林大学(民国)张履廷主修 吴承圭纂辑 1914年孝友堂活字本十 六册
    江苏无锡·锡山张氏宗谱二十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清)张嘉谟等修清宣统二年(1910)福人堂活字本十册
    江苏无锡·梁溪张氏宗谱十六卷 藏地:美国(清)张子才等四修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萃雅堂活字本十六册
    江苏无锡·梁溪张氏宗谱二十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民国)张兰福 张慎安等纂修 1949年萃雅堂活字本二十一册
    江苏无锡·锡山张氏宗谱十二卷 藏地:哈尔滨师范大学(清)张浩发 张谓川续修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永思堂木活字本十 四册
    江苏无锡·锡山张氏宗谱十六卷 藏地:辽宁图书馆(清)张彦昭 张选等重修清宣统二年(1910年)三知堂木活字本
    江苏无锡·锡山张氏统谱八卷 藏地:美国(民国)张国仪等六修 1922年寿康堂木活字本三十 二册
    江苏无锡·张氏家乘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存附录)吉林大学(民国)张轶欧编撰民国间活字本
    江苏无锡·锡山张氏统谱 藏地:北京图书馆(民国)张轶欧修 1922年寿康堂活字本三十六册
    江苏无锡·锡山张氏(十修)统谱四十二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民国)张轶欧 张洪基等重修 1923年寿康堂活字本七十四册
    江苏无锡·胶南张氏宗谱二十四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民国)张益寿 张士亮纂修 1935年资敬堂活字本十四册
    江苏无锡·张氏宗谱十四卷 藏地:中央民族大学(民国)张光祖等修近代源远堂活字本十 四册
    江苏江阴·暨阳张氏会谱十卷 藏地:吉林大学(清)张允恭汇修清同治十二年(1873)孝友堂刻本十册
    江苏江阴·暨阳花园张氏宗谱六卷 藏地:吉林大学(清)张小年重修清光绪二年(1876年)活字本 六册
    江苏江阴·暨阳花园张氏宗谱六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民国)张心知校修 1921年活字本 六册
    江苏江阴·暨阳流璜张氏宗谱三十三卷首一卷 藏地:美国(清)张步斋等修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活字本三十三册
    江苏江阴·钦贤张氏宗谱二十卷 藏地:美国(民国)张链等修 1914年光裕堂木活字本二十册
    江苏江阴·澄口璜村张氏宗谱七卷首一卷 藏地:江苏江阴档案馆(民国)张有九 张福金等纂 1928年木刻本
    江苏江阴·暨阳张氏会谱十四卷 藏地:美国(民国)张桂芳等修 1929年孝友堂活字本十四册
    江苏江阴·暨阳蒋湖张氏宗谱十六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民国)张绣绅等续修 1949年芝泉堂活字本十六册
    江苏宜兴·阳羡张氏宗谱二十四卷一卷末一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民国)张瑞之等纂修 1918年一本堂活字本三十四册
    江苏苏州·东山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河北大学(民国)张文均纂修 1917年石印本 一册
    江苏常熟·南张世谱不分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清)张敦培等纂修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至嘉庆元年(1796年)张氏刻本 五册
    江苏常熟·南张世谱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清)张氏递修清乾隆年刻本 四册
    江苏常熟·南张世谱不分卷 藏地:辽宁图书馆 华东师范大学
    江苏苏州市图书馆 江苏常熟市图书馆(清)张廷桂重修清光绪六年至九年(1880-1883年)卷施草庐刻本
    江苏常熟·古虞张氏宗谱三卷 藏地:河北大学(民国)张盛法 张运奇续修 1920年木刻本 二册
    江苏常熟·清河张氏支谱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河北大学 吉林大学近代铅印本 二册
    江苏常熟·清河张氏支谱不分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复旦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美国 1931年铅印本 二册
    江苏·吴县张氏家乘一卷 藏地:辽宁图书馆(清)张世议辑 张茂镛编纂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刻本(序)
    江苏·吴县张氏家谱七卷 藏地:江苏常州图书馆(民国)张廷治增修 1928年铅印本
    江苏常熟·张氏清河世系不分卷 藏地:江苏档案馆 江苏苏州市图书馆(民国)张逊修 张晋昭续纂 1919年刻本 一册
    江苏·吴江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 江苏苏州市博物馆美国(民国)张一譬纂修 1728年上海著堂铅印本 一册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4#
发表于 2008-11-26 21:00:55 |只看该作者
浙江省
    浙江杭州·钱塘张氏家乘不分卷 藏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河南省图书馆 浙江省图书馆 (清)张曜修辑 张昱 张其昆校清同治六年(1867年)贻谷堂刻本
    浙江杭州·清河张氏支谱不分卷 藏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浙江省图书馆 日本 美国(清)张其昆纂修 张曜校阅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刻本光绪三年(1877年)跋
    浙江杭州·清河张氏家乘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省图书馆日本 美国(清)张振河等编 张景云续编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世美堂刻本
    浙江余杭·张氏宗谱六卷 藏地:浙江余杭县文管会 1928年重修木活字本
    浙江余杭·张氏宗谱八卷 藏地:浙江余杭县文管会钞本
    浙江富阳·富春张氏宗谱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清)张起嵩等重修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活字本 二册
    浙江富阳·富春王洲张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日本美国(清)张思尧等重修清光绪二年(1876年)序燕翼堂木活字本 二册
    浙江富阳·富春常安张氏宗谱十二卷 藏地:浙江富阳县东阁乡 1925年木刻本
    浙江·萧山衡河张氏家谱十二卷 藏地:人民大学(清)张贵续修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孝友堂活字本二十册
    浙江·萧山张氏宗谱六卷 藏地:日本美国(清)张思裕等重修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百忍堂木活字本 六册
    浙江萧山·义门张氏宗谱六卷 藏地:日本美国(清)张斯来等编清光绪二年(1876年)六顺堂木活字本十二册
    浙江·萧山孔湖张氏宗谱四卷 藏地:浙江省图书馆(清)张启高修 张惟圣纂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孝友堂木活字本 四册
    浙江萧山·萧邑口萝张氏宗谱四卷 藏地:美国(清)张成高等纂修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木活字本 四册
    浙江萧山·肃清张氏宗谱十六卷 藏地:人民大学 河北大学(民国)张金坤 张庆培重辑 1918年木刻本十 六册
    浙江·萧山张氏宗谱六卷 藏地:浙江省图书馆 1928年崇德堂木活字本 六册
    浙江宁波·张氏家谱一卷 藏地:浙江宁波市档案馆(清)张尚冶纂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刊本
    浙江宁波·殷湾张氏家谱四卷 藏地:浙江宁波市档案馆(存卷1、3)(清)郑彬瑞纂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刊本
    浙江宁波·甬东张氏家谱二十四卷 藏地:浙江宁波天一阁文物保管所(清)张广文 张翊让等纂修清宣统二年(1910年)听彝堂木活字本十二册
    浙江宁波·大步东张氏夏房谱四卷 藏地:浙江宁波天一阁文物保管所(清)张世训纂修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月洲东舍木活字本 二册
    浙江宁波·甬上张氏宗谱 藏地:浙江宁波市档案馆 1926年本七册
    浙江余姚·张氏家谱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浙江省图书馆(清)张国 续修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裕裔堂木活字本 六册
    浙江余姚·姚江逊桥张氏宗谱十四卷 藏地:日本 美国(清)张春林等续修清光绪二年(1876年)裕裔堂木活字本 八册
    浙江余姚·姚江历山张氏七修宗谱十二集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浙江慈溪县文管会(清)张谦总纂 张衡 张霱祥等纂修清光绪十年(1884年)历山敦伦堂活字本十二册
    浙江余姚·云柯张氏宗谱十集十二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省图书馆(清)张守误续修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木活字本十册
    浙江余姚·白鹤桥张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河北大学(清)张知清 张祖江续辑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木刻本 四册
    浙江余姚·姚江白鹤桥张氏宗谱六卷首一卷终一卷 藏地:河北大学(民国)张锡能 张纯粹修 1938年木刻本 六册
    浙江·余姚张氏宗谱八卷 藏地:河北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清)张锡恩修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亲睦堂木刻本 八册
    浙江余姚·姚江三墙张氏六修宗谱二十八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河北大学 浙江省图书馆(民国)张振鹭总纂 1916年树德堂活字本二十八册
    浙江·余姚禾山张氏宗谱四卷 藏地:河北大学(民国)张福善 张烈炀修 1921年木刻本 二册
    浙江鄞县·张氏宗谱一卷 藏地:浙江鄞县大皎乡下严村清光绪二年(1876年)木刻本
    浙江鄞县·云龙口张氏地房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浙江宁波天一阁文物保管所(清)张世训纂修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明义堂木活字本 二册
    浙江鄞县·桃江张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宁波天一阁文物保管所(清)袁政襄 张济棠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大本堂木活字本 四册
    浙江鄞县·鹤颈漕张氏宗谱十六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浙江宁波天一阁文物保管所(民国)黄宝琮纂修 1916年追远堂活字本十二册
    浙江鄞县·鄞南华山张氏宗谱六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宁波天一阁文物保管所(民国)谢作庸 张为殉等纂修 1922年中国国家贞忠堂木活字本 六册
    浙江鄞县·甬上青石张氏宗谱四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吉林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浙江省图书馆 四川省图书馆 日本 美国(民国)张美翊 张世绅修 1925年味芹堂铅印本 四册
    浙江鄞县·鄞东成祥张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宁波天一阁文物保管所(民国)张礼(音英)纂修 1935年恒德堂木活字本 一册
    浙江鄞县·石路头张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宁波天一阁文物保管所(民国)张宪曾 张大同等纂修 1935年名教堂木活字本 四册
    浙江鄞县·槎湖张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宁波天一阁文物保管所(清)张子渊 陈康黼纂修(民国)张琴续订 1938年种德堂木活字本 八册附 一册
    浙江鄞县·梅墟张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浙江宁波天一阁文物保管所(民国)张龙章 张载(杼木)等纂修 1947年孝友堂木活字本 四册
    浙江慈溪·慈后张氏宗谱四卷 藏地:浙江兰溪县圣山乡清宣统二年(1910年)木刻本
    浙江慈溪·慈东张氏宗谱五卷首一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宁波天一阁文物保管所(民国)张德祖等续编 1924年观敬堂活字本 四册
    浙江慈溪·慈东马径张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浙江宁波天一阁文物保管所(民国)张宏订 张锡尧等纂修 1926年永思堂木活字本十册
    浙江·慈溪支溪岙张氏家谱七卷附采访 一册 藏地:浙江余姚梨洲文献馆(民国)石之英纂 1927年施本堂用新昌石氏质行轩木活字本 五册
    浙江奉化·华山张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浙江奉化县文管会(清)吴佑庭纂修清咸丰十年(1860年)手写本 一册
    浙江奉化·峨阳张氏宗谱二卷 藏地:浙江奉化县文管会(民国)石绍祺修辑 1925年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凤山张氏重修宗谱三卷 藏地:浙江奉化县文管会(民国)张孝瑾修 1927年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许岸张氏宗谱六卷 藏地:浙江奉化县文管会(存卷1—4)(民国)毛觉悟纂修 1948年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土埭张氏宗谱六卷 藏地:浙江奉化县文管会(民国)张耀乘纂修 1948年铅印本
    浙江象山·沙地张氏宗谱十卷 藏地:浙江象山县文管会 (清)董小韭重修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钞本
    浙江象山·沙地张氏宗谱十卷 藏地:浙江象山县文管会(清)丁谦纂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钞本浙江象山·张氏新屋房谱一卷 藏地:浙江象山县文管会(民国)张存禄重修 1924年钞本
    浙江象山·张氏踏步房谱一卷 藏地:浙江象山县文管会(民国)张存禄重修 1925年钞本
    浙江象山·龙山张氏宗谱十卷 藏地:浙江象山县文管会(民国)张存禄重修 1925年钞本
    浙江象山·张氏六分头房谱一卷 藏地:浙江象山县文管会(民国)吴焕重修 1946年钞本
    浙江嘉兴·口李海溪双桂张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美国(清)张琴等纂修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刊本 二册
    浙江嘉兴·乌镇张氏宗谱 藏地:吉林大学(清)乌程 张桂森修清咸丰十年(1860年)刻本 二册
    浙江海宁·半海张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清)张渔璜续修清光绪三年(1877年)铅印本十六册
    浙江·海宁半海张氏宗谱四十四卷首一卷 藏地:哈尔滨师范大学 美国(民国)张同楣等序 1919年铅印本十六册
    浙江平湖·张氏家乘十卷附录一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清)张浩纂修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口洲山庄刻本 二册
    浙江平湖·当湖张氏三修家乘五卷 藏地:浙江省图书馆(清)张显周纂修 清咸丰十年(1884年)修序钞本 一册
    浙江平湖·张氏家乘十卷 藏地:中央民族大学 南开大学 日本美国(清)张元善编 1924年耜洲山庄刊本 四册
    浙江·海盐张氏宗谱十卷附录不分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民国)张元勋纂 1934年刻本 六册
    浙江湖州·横山张氏西支墓图记不分卷 藏地:浙江省图书馆(民国)张兆镛辑 张宗祥 张宗成校 1930年跋铅印本 一册
    浙江绍兴·山阴白鱼潭张氏族谱六卷 藏地:美国 (明)张元淑撰明崇祯元年(1628)序钞本 六册
    浙江绍兴·续修绍兴张氏宗谓一卷 藏地:浙江省图书馆(清)张赉庵纂修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钞本 一册
    浙江·绍兴张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浙江省图书馆(清)张廷楠纂修清乾隆间钞本 一册
    浙江绍兴·珏芝遗派沈岙张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日本美国(清)张国器 张泰年等重修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序存心堂木活字本 一册
    浙江绍兴·重修登荣张氏族谓二十四卷首一卷 藏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辽宁图书馆 吉林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 日本美国(清)张景焘重修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活字本 四册
    浙江绍兴·山阴张氏宗谱六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日本 美国(清)张一鸣等重修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孝友堂活字本 六册
    浙江绍兴·山阴张氏家谱七卷首一卷 藏地:日本美国(清)张方理等重修清嘉庆六年(1801年)缵承堂木活字本 六册
    浙江绍兴·庄头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人民大学(清)张烈重修清嘉庆(序)钞本 三册
    浙江绍兴·张氏宗谱十六卷 藏地:日本美国(清)张国本辑录 余柯合纂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序叙慎堂写本十 六册
    浙江绍兴·金鱼填张氏宗谱五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清)张大纲等修清光绪八年(1882年)百忍堂木活字本 五册
    浙江绍兴·金鱼(土奥)张氏宗谱六卷 藏地:浙江省图书馆(民国)张大昂修 张悌宝纂 1919年孝友堂木活字本 六册
    浙江绍兴·山阴小步张氏宗谱三十六卷 藏地:日本 美国(清)张学醇等续修清光绪五年(1879年)木活字本四十册
    浙江绍兴·张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人民大学 日本 美国(清)张澜 张沆等续修清钞本 二册
    浙江绍兴·山阴天乐岳山张氏宗谱十五卷首一卷 藏地:吉林大学(清)张绍良重修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活字本二十册
    浙江绍兴·山阴天乐岳山张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 、 藏地:浙江省图书馆(民国)张绍良修 张楚珍汇稿 1926年木活字本二十 二册
    浙江绍兴·浙绍山阴张氏家谱三卷 藏地:人民大学 美国(清)张如梁修清宣统三年(1911年)刻本
    浙江诸暨·暨阳张氏宗谱十二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清)周逢曙主修清咸丰五年(1855年)敦睦堂活字本十二册
    浙江新昌·夏洲张氏宗谱□□卷 藏地:浙江新昌县文管会(存卷4、5)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萃英堂木活字本
    浙江新昌·张氏宗谱十二卷 藏地:浙江新昌县文管会(清)张蔼然纂跋清光绪四年(1878年)木活字本
    浙江新吕·中溪张氏十三卷补一卷 藏地:浙江新昌县文管会(民国)张佳祥 张荣桥 张良科等编辑 1949年木活宇本
    浙江新昌·九峰张氏宗谱□□卷 藏地:浙江新昌县文管会(存卷3、4)世德堂木活字本
    浙江新吕·树本堂陈氏宗谱□□卷 藏地:浙江新昌县文管会(存卷3、4)木活字本
    浙江上虞·古虞张氏宗谱十卷 藏地:日本 美国(清)张先能等续修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孝友堂活字本十二册
    浙江·上虞槐花张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民国)张鸿翥编纂 1930年馨德堂活字本 四册
    浙江嵊县·珏芝张氏宗谱□□卷 藏地:浙江图书馆(存卷1—3)(清)张宗让修 张惟善 张惟登等纂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序木活字本 一册
    浙江嵊县·剡西珏芝张氏宗谱四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清)张益之等重修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诚心堂活字本二朋
    浙江嵊县·剡西珏芝张氏宗谱二卷 藏地:日本美国(清)张鸣皋等六修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亲宗堂木活字本 一册
    浙江嵊县·鄮西张氏宗谱四卷(清)张光瑾编辑崇本堂刊本 二册
    浙江嵊县剡西珏芝张氏宗谱五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清)张氏族人纂修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活字本 三册
    浙江嵊县·剡西富润张氏宗谱 藏地:浙江嵊县图书馆(存一卷)(清)张宏江 张联奎等重修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木活字本
    浙江嵊县·剡西张氏宗谱三卷 藏地:浙江省图书馆(清)张仁焕修 张义方纂清同治八年(1869年)履厚堂木活字本 六册
    浙江嵊县·高峰张氏宗谱六卷 藏地:河北大学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木刻本 一册
    浙江嵊县·黉院张氏宗谱六卷 藏地:河北大学(清)张柏梓 张永恺纂修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三叙彝堂木刻本 六册
    浙江嵊县·剡北张氏六修宗谱□□卷 藏地:浙江嵊县图书馆(存卷7、8)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重修木活字本
    浙江嵊县·剡北张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蛀甚)(清)张浩纂修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济美堂活字本二十册
    浙江嵊县·剡北张氏宗谱七卷 藏地:浙江嵊县城关乡沙园村(民国)张远结 张诗耀重修 1928年木活字本
    浙江嵊县·剡源张氏宗谱五卷 藏地:浙江省图书馆(民国)张达赓修 张述安 郭瑛纂 1929年木活字本 四册
    浙江金华·龙山张氏宗谱二十卷 藏地:浙江衢州市文化管理委员会(清)张锡鬯编次清光绪二十二年(1894年)木活字本 四册
    浙江金华·龙山张氏宗谱□□卷 藏地:浙江衢州市文化管理委员会(存卷5、10、12)
    浙江金华·莲池张氏宗谱六卷 藏地:浙江金华市文化管理委员会(存三卷)(清)张同兴 张炳洪等纂修清宣统三年(1911年)重修木刻本
    浙江金华莲池张氏支谱提纲六卷 藏地:浙江金华市文化管理委员会(存卷2、4—6)(民国)张畲纂辑 1926年永思堂木刻本
    浙江金华·莲池张氏宗谱四卷 藏地:浙江兰溪县白沙乡上李塘下张(缺卷4) 1941年木刻本
    浙江·金华莲池张氏宗谱三卷首一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张同元等辑修
    浙江兰溪·张氏重修族谱四卷首一卷附增补 藏地:浙江省图书馆(清)张开运重修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孝友堂刻本 四册
    浙江兰溪·新埠张氏宗谱四卷 藏地:浙江兰溪县文管处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重修木刻本 三册
    浙江兰溪·清河张氏宗谱三卷 藏地:浙江兰溪县文管处(共二部)1918年重修木刻本 三册
    浙江兰溪·西张清河张氏宗谱四卷 藏地:浙江兰溪县圣山乡(民国)朱凤梧重纂 1919年木刻本
    浙江兰溪·高元张氏宗谱六卷 藏地:浙江兰溪县金湖乡高元张 1922年木刻本
    浙江兰溪·兰溪张氏宗谱四卷 藏地:浙江兰溪县文管处 1924年重修木刻本 四册
    浙江·兰溪三阜张氏宗谱六卷 藏地:浙江兰溪县云洞乡耕头畈瓦窑头 1928年木刻本
    浙江·兰溪张氏三阜宗谱二十三卷 藏地:浙江兰溪县甘溪乡高井 1928年木刻本
    浙江兰溪·兰江张氏三阜宗谱 三十五卷 藏地:浙江兰溪县汪高乡木刻本
    浙江兰溪·清河张氏宗谱二十二卷 藏地:浙江兰溪县高潮乡大洋畈下紫华 1931年木刻本
    浙江兰溪·张氏宗谱五卷 藏地:浙江兰溪县云洞乡洞源茶山(缺 二册)1937年木刻本
    浙江·兰溪张氏宗谱五卷 藏地:浙江兰溪县游埠区中洲邵家(民国)章镗纂修 1940年木刻本
    浙江·东阳西坡张氏宗谱十二卷 藏地:浙江东阳县宅口乡上头畈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木活字本 一册
    浙江东阳·西坡张氏宗谱十二卷 藏地:南开大学(民国)张礼仁 张诗耀重修 1915年刊本
    浙江东阳·楼下宅张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省图书馆(民国)张国勋修 张锦彪纂 1916年木活字本二十册
    浙江东阳·迁东阳鹿峰张氏宗谱三卷 藏地:浙江东阳县虎鹿乡西坞塘(民国)斯致泰纂 1931年木活字本 一册
    浙江东阳·吴宁张氏托塘重修宗谱八卷 藏地:浙江东阳县巍屏乡新屋(民国)盛有光纂 1931年木活字本 一册
    浙江东阳·迁东阳锦溪张氏宗谱八卷 藏地:浙江东阳县虎鹿乡石孔塘(民国)张鸿仙纂 1946年木活字本 一册
    浙江东阳·吴宁龙潭张氏宗谱·八卷 藏地:浙江东阳县亭塘乡前院(存卷1— 6、8)(民国)张英兰纂 1948年木活字本
    浙江浦江·浦龙溪张氏十甲人房宗谱□□卷 藏地:浙江浦江县档案馆(存卷5、7—9)1914年刊本
    浙江浦江·浦阳平安张氏宗谱□□卷 藏地:浙江浦江县档案馆(存卷2)1914年重修刊本
    浙江开化·清河张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 藏地:河北大学(缺卷6、7)(清)张廷辉 张廷杰纂修清光绪四年(1878年)庆余堂刻本 四册
    浙江衢县·清河张氏宗谱三卷 藏地:浙江衢州市文化管理委员会(民国)张子华编修 1929年木活字本 一册
    浙江常山·定阳张氏宗谱四卷 藏地:人民大学(清)张燮修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修嘉庆十八年(1813年)刻本 四册
    浙江常山·张氏八修族谱正宗不分卷 藏地:浙江常山县招贤乡箬溪村(清)张大掼重修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张氏九修族谱不分卷 藏地:浙江常山县招贤乡箬溪村·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张氏十修族谱不分卷 藏地:浙江常山县招贤乡箬溪村(民国)张佑晖重修 1915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张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常山县青石乡马东村下姜山(存卷首、卷1)浙江常山县何家乡黄岗村大叉坞 清光绪五年(1879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张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浙江常山县青石乡马东村下姜山(不全)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濛淤张氏宗谱二卷 藏地:浙江常山县大桥头乡永旰村(民国)汪连燧续修 1913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濛淤张氏宗谱二卷 藏地:浙江常山县大桥头乡濛淤村(民国)宇康瞻林续修 1939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清河张氏宗谱四卷 藏地:浙江常山县青石乡天井头村彭家山(民国)张毛兆乐重修 1924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张氏宗谱十四卷 藏地:浙江常山县芳村镇岭后田村 1927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定阳张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浙江常山县金源乡后里村(共四部)(民国)王逢图重修 1930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张氏宗谱七卷· 藏地:浙江常山县芳村镇石壁底村(民国)张天令重修 1942年序木刻本
    浙江常山·登塘张氏宗谱四卷 藏地:浙江常山县青石乡澄潭村(民国)徐燮重修 1945年序木刻本
    浙江常山·张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浙江常山县招贤乡游林村培底
    浙江常山·平西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浙江常山县青石乡天井头村彭家山(不全)
    浙江台州·台郡清河嫡派炭行张氏戊宾重修宗谱总目录一卷 藏地:浙江临海县博物馆(民国)张镜潭纂 1938年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章安厦门张氏重修宗谱四卷 藏地:浙江临海县博物馆(存卷l2)(清)张古来纂清嘉庆六年(1801年)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下张氏宗谱 藏地:浙江临海县博物馆(存卷首)清嘉庆八年(1801年)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黄沙张氏宗谱十二卷 藏地:浙江临海县博物馆(存四卷)(清)张凤翔纂清光绪五年(1879年)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黄沙张氏宗谱四卷 藏地:浙江临海县博物馆(民国)张芝芳纂 1912年木活字刻本
    浙江临海·台临厦门张氏宗谱 藏地:浙江临海县博物馆(存卷1)(民国)张泗群纂 1929年木活字本
    浙江温岭·青阳张氏宗谱□□卷· 藏地:浙江临海县博物馆(存卷32)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木活字本
    浙江仙居·邑西张氏宗谱□□卷 藏地:浙江临海县博物馆(存五卷)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木活字本
    浙江仙居·邑西张氏宗谱□□卷 藏地:浙江临海县博物馆(存卷1、9)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木活字本
    浙江仙居·张氏金鉴宗谱□□卷 藏地:浙江临海县博物馆(存十一卷)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木活字本
    浙江·黄岩(土舆)张氏宗谱二十九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临海县博物馆(缺卷16)(民国)张宗峰纂 1930年源远堂木活字本
    浙江遂昌重梓遂邑纯峰张氏宗谱一卷 藏地: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市图书馆(明)张邦聘纂修明万历三十九年(1601年)活字本 一册
    浙江缙云·潘余张氏宗谱四卷 藏地:浙江缙云县档案馆(民国)张拱墀纂 1947年木活字本
    浙江云和·张氏宗谱 藏地:浙江云和县文管会(存一卷) 1932年本
    浙江松阳·张氏宗谱三卷 藏地:浙江松阳县岗寺乡山下阳村(清)张朝男主修清光绪元年(1874年)木刻本

    安徽省
    安徽·合肥张氏族谱五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日本 美国张树声等重修清光绪二年(1876年)口叙堂木活字本 四册
    安徽·合肥张氏族谱八卷 藏地:安徽省图书馆 日本 美国(清)张绍棠纂修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绍忍堂刻本 八册
    安徽合肥·张氏宗谱十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华东师范大学(民国)张士膜编 1921年合肥张绍忍堂木活字本
    安徽芜湖·张氏续存名录六卷 藏地: 吉林大学 美国(清)张兆才续修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孝友堂活字本 六册
    安徽天长·秦楠张氏家谱四卷 藏地:安徽天长县秦楠乡档案室 1935年纂修本
    安徽五河·张氏宗谱一卷 藏地:安徽五河县教育局(清)张师望 张子静等重修清同治七年(1868年)手钞本
    安徽无为·濡须张氏(二修)宗谱八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清)张传禄纂修清道光二年(1822年)活字本 二册
    安徽泾县·泾江张氏宗谱三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河北大学(明)程文绣 张冲等纂修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木刻本 三册
    安徽徽州·新安张氏续修族谱·十卷 藏地:安徽省图书馆(存卷l2)(明)张琏纂修 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刻本 一册
    安徽徽州·新安王弼张氏家谱十二卷文翰不分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北京大学 (明)张一桂 张玄镐纂修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家刻本 二册
    安徽徽州·新安张氏续修族谱 藏地:安徽徽州地区博物馆(存一卷)明天启刻本
    安徽徽州·张氏统宗世谱二十一卷 藏地:河北大学(明)张宪 张永(日车)纂修明嘉靖九年(1530年)修钞本十册
    安徽徽州·张氏统宗世谱 藏地:安徽徽州地区博物馆(存四卷)明刻本
    安徽徽州·新安张氏续修宗谱三十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安徽博物馆 安徽徽州地区博物馆(清)张习礼 张士麟纂修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家刻本
    安徽徽州·张氏宗谱十二卷 藏地:安徽徽州地区博物馆(存三卷)(清)张孔成等重修清乾隆刻本
    安徽徽州·张氏宗谱二卷 藏地:安徽徽州地区博物馆(清)张棐恭等修清道光三年(1823年)刻本 二册
    安徽徽州·张氏宗谱二卷 藏地:安徽徽州地区博物馆(清)张国范等修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刻本 四册
    安徽徽州·张氏宗谱十八卷 藏地:安徽徽州地区博物馆(清)张昌奕等重修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刻本十 八册
    安徽徽州·怀玉张氏宗谱六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安徽徽州地区博物馆(清)张其淮等修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刻本十 三册
    安徽徽州·张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安徽徽州地区博物馆(清)张文秀等修清光绪刻本十 六册
    安徽徽州·张氏宗谱□□卷 藏地:安徽徽州地区博物馆(存四卷)清刻本
    安徽徽州·清河张氏宗谱四卷 藏地:安徽徽州地区博物馆(民国)张以惠等纂修 1944年刻本 四册
    安徽徽州·张氏会通谱外纪内纪不分卷 藏地:日本美国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序刊本 四册
    安徽·休宁荪田山卜张氏家谱不分卷 藏地:浙江嘉兴市图书馆(明)张应光修 清钞本 一册
    安徽·旌德张氏统宗世谱十卷 藏地:安徽博物馆 (明)张宪纂修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刻本
    安徽旌德·旌阳张氏宗谱三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吉林大学
    安徽省图书馆 四川省图书馆(清)张庆彬 张书绅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永思堂活字本二十册
    安徽·绩溪县城北城后巷张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美国(民国)张永年等修 1930年叙伦堂木活字本 六册
    安徽祁门·张氏统宗世谱十卷 藏地:河北大学
    安徽博物馆(明)张阳辉修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木刻本 一册
    安徽桐城·皖桐张氏宗谱十三卷末一卷 藏地:日本 美国(清)张鲁山等续修清道光七年(1827年)书鉴堂木活字本刊本十 二册
    安徽桐城·皖桐张氏宗谱二十卷末一卷 藏地:美国(清)张联元等修清光绪五年(1879年)书鉴堂活字本二十册
    安徽·桐城张氏宗谱三十二卷首一卷 藏地:安徽省图书馆 日本 美国(清)张绍华纂修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刻本二十 四册
    安徽桐城·张氏宗谱二十八卷末一卷 藏地:安徽省图书馆 日本 美国(清)张士端 张焕之等重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木活字本二十 九册
    安徽桐城·桐城南乡姥山张氏五修谱二十六卷 藏地: 张廷镇 张泽辛纂修 1915年木活字本二十六册
    安徽桐城·横峰张氏宗谱二十八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民国)张宗铎等辑 1915年笃亲堂活字本二十 八册
    安徽桐城·连城张氏双河股宗谱二十四卷 藏地:安徽博物馆张光麟 张光廷等纂修 1922年木活字本二十四册
    安徽桐城·皖桐南湾张氏重修宗谱十四卷 藏地:日本 美国(清)张惕侬等重修 1924年一本堂重刊本十四册
    安徽桐城·连城张左塘公支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缺卷12)(民国)张贤藩 张维藩等纂 1931年活字本
    安徽桐城·张氏宗谱三十五卷首一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人民大学 安徽省图书馆 安徽安庆市图书馆 美国(民国)张开枚等续修 1933年铅印本二十 八册
    安徽·怀宁留余堂张氏宗谱□□卷 藏地:安徽安庆市图书馆(存卷7)怀宁留余堂木活字本
    安徽·太湖怀宁三治堂张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藏地:安徽安庆市图书馆(存四卷)(清)张琮醇 张学魁纂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三治堂木活字本
    安徽·太湖三治堂张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藏地:安徽安庆市图书馆(存八卷)(清)张新炽重修清同治五年(1866年)三治堂木活字本
    安徽·太湖三治堂张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安徽安庆市图书馆(清)张新炽三修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三治堂木活字本二十一册
    安徽·太湖张氏宗谱九卷首二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民国)张泰升 张元顺纂修 1912年孝友堂活字本十册
    安徽·太湖孝友堂张氏宗谱六卷首一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民国)张仪甫纂修 1940年孝友堂活字本 六册
    安徽潜山·灊阳张氏宗谱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清)张炳荣等续修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绍渠堂活字本十 八册
    安徽潜山·张氏家谱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日本美国(清)张必玺等八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百忍堂木活字本十七册
    安徽·潜山百忍堂张氏宗谱二十四卷 藏地:安徽安庆市图书馆(存七册)(民国)张文彬续修民国元年百忍堂木活字本
    安徽·潜山百忍堂张氏宗谱 藏地:安徽安庆市图书馆(存卷2、14、20)1935年百忍堂木活字本

    福建省
    福建·清河张氏家乘宝录不分卷 藏地:福建师范大学(民国)张秉奎录 1916年序铅印本
    福建连江·土坎中山张氏族谱一卷 藏地:福建连江县档案馆(民国)张鸿枢续修 1938年稿本
    福建同安·稻江张氏族谱 藏地:台湾明天顺七年(1463年)钞本 一册
    福建同安·金门青屿张氏族谱 藏地:台湾(清)张以义序清道光三十七年(1847年)钞本 一册
    福建·同安下边社迁台郡福安官张氏族谱 藏地:台湾(清)张以义序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钞本 一册
    福建同安·张氏族谱 藏地:台湾(清)张涂成修 1951年张坤长补修钞本 一册
    福建宁化·清河张氏家谱 藏地:福建省图书馆(残存 一册) 合族同编 1930年宁化活字本
    福建晋江·鉴湖张氏世谱 藏地:台湾(清)张源德 张源仁 张源义序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钞本 一册
    福建晋江·万华张得宝家所藏张姓族谱 藏地:台湾(清)张鸿谋纂修清同治元年(1862年)钞本 一册
    福建南安·贤坂张家族谱 藏地:台湾(清)张锡文序清道光三年(1823年)钞本 一册
    福建南靖·竹山张家族谱 藏地:台湾(清)张铨茂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钞本 一册
    福建乎和·源籍张家宗谱 藏地:台湾(清)张鸿儒修 1971年张景镒补钞本 一册

    江西省
    江西·张氏族谱□□卷 藏地:江西省图书馆(存卷首)(清)张士元等纂修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孝友堂木活字本 一册
    江西·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江西省图书馆(清)张福远等纂修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孝友堂木活字本 五册
    江西·张氏重修族谱十二卷 藏地:江西省图书馆(缺卷2)(清)张杰等纂修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孝友堂木活字本十一册
    江西·张氏族谱五卷 藏地:江西省图书馆(存卷1、4)(清)张家启等纂修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留候堂木活字本
    江西·张氏倡修上世坟谱一卷 藏地:江西省图书馆(清)张善钦等纂修 清道光五年(1825年)木活字本 一册
    江西·环溪张氏族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江西省图书馆(存卷8、卷末)(清)张和璧等纂修清光绪元年(1874年)清河堂木活字本
    江西·张氏重修族谱六卷 藏地:江西省图书馆(存卷1、6)(清)张文奎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河堂木活字本
    江西·螺山张氏族谱□□卷 藏地:江西省图书馆(民国)张檠纂修 1916年木活字本 三册江西·张氏族谱 藏地:江西省图书馆(存二十九册)(民国)张燊云等修 1946年刊本
    江西南昌·洪洲张氏世系不分卷 藏地:福建师范大学(明)张经纂明嘉靖二十九年(1560年)修1964年传钞本
    江西南昌·凤岐岸湖张氏义房支谱三卷首一卷尾一卷 藏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辽宁图书馆(清)张善坦 张方俊等续修清光绪八年(1882年)孝友堂活字本
    江西新余·汾阳张氏族谱三卷 藏地:江西新余市司法局(民国)蓝秉钧总纂 1937年济美堂木活字本
    江西黄溪·重修留侯天师世家张氏宗谱九卷首一卷 藏地:江西上饶市图书馆(清)张仁晸纂修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刻本
    江西婺源·张氏宗谱十五卷 藏地:日本 美国(清)张继盛 张士仁等重修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序 八册
    江西婺源·甲道张氏宗谱四十二卷续编二卷 藏地:河北大学 安徽徽州地区博物馆(清)张图南 张元沣修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修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重修木刻本四十 四册
    江西婺源·甲道张氏宗谱六十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西省图书馆(存九册)(清)张翼先等修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活字本六十册
    江西婺源·甲道张氏宗谱六十四卷 藏地:安徽绩溪县文化馆(存卷1、64)(清)张景良 张英锋等纂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木刻本
    江西玉山·怀玉张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清)张守勋等编纂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活字本十 六册
    江西波阳·张氏宗谱二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中国历史博物馆(清)张昌统编辑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刻本
    江西·宜春东隅张氏族谱二卷首一卷 藏地:江西省图书馆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百忍堂木活字本 一册
    江西万载·张氏六支谱八卷 藏地:江西省图书馆(存卷1—3、5—8)(清)张子琼等纂修清乾隆八年(1743年)文献堂木活字本
    江西万载·张氏六支族谱二卷首一卷 藏地:江西省图书馆(清)张映笏等纂修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木活字本十二册
    江西万载·云峰张氏族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江西省图书馆(清)张士斡等纂修清同治八年(1882年)清间堂木活字本十册
    江西万载·茭湖张氏牌位谱二卷 藏地:江西省图书馆(清)张高胜等纂修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孝友堂木活字本 二册
    江西万载·张氏六支族谱二卷首一卷 藏地:江西省图书馆(缺卷5、11)(清)张溪等纂修清光绪三年(1877年)木活字本
    江西万载·张氏六支族谱二卷首一卷 藏地:江西省图书馆(存十五册)(清)张禄申等纂修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木活字本
    江西万载·云峰张氏族谱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江西省图书馆(存九册)(清)张逢都等纂修清宣统元年(1909年)清河堂木活字本
    江西铜鼓·张氏宗谱一乘 藏地:江西铜鼓县带溪西村良源石桥头(残)
    江西丰城·张氏重修族谱三卷 藏地:江西档案馆(民国)张凌云纂修 张思亨等主修 1931年孝友堂活字本 三册江西吉安·永和张氏家谱 藏地:江西省图书馆(存四册)刊本
    江西于都·雩都平溪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美国(清)张鸣皋序清光绪九年(1883年)刊本 二册

    山东省
    山东平阴·西六张氏家乘不分卷 藏地:日本 美国(清)张儒志等重修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序刊本 四册
    山东淄博·张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人民大学 辽宁大连市图书馆(清)张务振 张务瀚述次清光绪九年(1883年)序刻本 一册
    山东滕县·古滕张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藏地:日本美国(清)张采旃等修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四册
    山东滕县·古滕张氏族谱六卷首一卷 藏地:日本美国(清)张凤台 张尚鼎等续修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刊本 六册
    山东吕邑·张氏族谱一卷 藏地:山东昌邑县石埠镇西村(清)张元秀 张征吉等续修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钞本
    山东昌邑·张家寨张氏族谱五卷 藏地:山东昌邑县东冢乡张家寨村 (清)张恩典纂修 1920年钞本
    山东昌邑·张氏族谱一卷 藏地:山东昌邑县东冢乡大窑村(民国)张照普修 1936年稿本
    山东·安丘张氏族谱六卷 藏地:美国(清)张杞园等修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刊本 二册
    山东·安丘张氏家乘不分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上海图书倌清雍正间刻本 四册
    山东·继安丘张氏家乘不分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 上海图书馆清刻本 一册
    山东·安丘张氏家乘不分卷附续安丘张家乘不分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河北大学 吉林大学(清)张铭训辑清光绪间黑红刻本并有手钞 四册
    山东昌乐·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日本 美国(清)张彬文 张秀文等重修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序刊本 四册
    山东烟台·福山张氏图谱不分卷 藏地:辽宁大连市图书馆打旨)张健纲 张芳藻编清光绪间钞本
    山东烟台·福山张氏谱书八卷 藏地:山东烟台市图书馆(清)张氏合族合修纂清宣统三年(1911年)石印本
    山东荣成·不夜张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山东荣城县崖头镇(民国)张树湘续修 1931年钞本
    山东莱阳·张氏谱书十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河北大学(民国)张承乾续修 1931年东鲁印刷局铅印本十册
    山东掖县·张氏宗谱一卷 藏地:辽宁辽阳市吉洞乡吉洞村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稿本
    山东·黄县张氏族谱 藏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山东黄县乡城乡东村 (清)张允选等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刊本 四册
    山东·蓬莱张氏族谱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清)张康泉等重修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百忍堂刻本 四册
    山东蓬莱·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山东栖霞县庙谷乡回楷夼村(清)张兰 张纯五续修
    山东蓬莱·张氏族谱 藏地:山东蓬莱县淳寸:乡张家窑村(清)张贻裳重修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手钞本
    山东蓬莱·重修登州张氏族谱十卷 藏地:山东栖霞县庙谷乡回楷夼村
    山东泰安·张氏族谱三卷 藏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民国)张锡九等修 1934年石印本二十册
    山东·乐陵张氏族谱九卷 藏地:美国(清)张紫峰增辑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二册
    山东·乐陵张氏族谱八卷 藏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美国(清)张曾耆修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诒谷堂刊本 四册
    山东乐陵·张氏族谱□□卷 藏地:辽宁图书馆清刻本
    山东高青·楼村披阳张氏宗谱五卷首一卷附一卷附后卷 藏地:日本 美国(清)张泳祚 张心潜等重修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世德堂木活字本十册
    山东无棣·海丰张氏家乘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日本 美国(清)张映房编 清嘉庆二年(1797年)张氏敬身堂刻本 四册
    山东·无棣张氏家乘十二卷首二卷文存一卷 藏地:日本 美国(民国)张守炎 张守宣等续纂 1914年敬身堂石印本
    山东临清·张氏族谱十卷 藏地:南开大学 1913年篆文斋石印本十册
    山东日照·太平桥张氏族谱 藏地:山东日照市图书馆 张氏辑刻本

    河南省
    河南·张家杂簿 藏地:台湾(清)张逢荣修 清光绪七年(1881年)钞本 一册
    河南兰考·仪封张氏家谱五卷 藏地:河南兰考县档案馆 (民国)张澜栋 1941年新飧
    河南新乡·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人民大学(清)张世恭续修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刻本 二册
    河南浚县·张氏家谱 藏地:河南档案馆(清)张自白修
    河南浚县·张氏家谱 藏地:河南浚县档案馆
    河南·汤阴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辽宁大连市图书馆(清)张传编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刻本
    河南·汤阴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辽宁大连市图书馆(清)张传编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刻本
    河南·汤阴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辽宁大连市图书馆(清)张锡贞编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刻本
    河南·长垣於陵张氏族谱五卷 藏地:美国(清)张溶川等修清光绪九年(1883年)刊本 五册
    河南·宁陵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美国(民国)张雅诗等修 1933年石印本 六册
    河南·扶沟县张氏族谱 藏地:北科 美国(民国)张继善 张秉彝编 1931年石印本 二册
    河南太康·张氏族谱八卷 藏地:河南太康县档案馆(清)张殿一纂 清同治四年(1865年)铅印本
    河南·项城张氏族谱十二卷 藏地:南开大学 河北大学 吉林大学日本 美国(民国)张拱宸 张宗孟等纂修 1936年天津文岗岚簃印书局铅印本十二册
    河南·项城张氏族谱 藏地:河南项城县档案馆(民国)张淑训纂 1936年四十五册
    河南襄城·张氏家乘不分卷 藏地:河南省图书馆(清)张氏辑修清河南襄城张氏木刻本
    河南郏县·张氏家谱 藏地:河南郏县张店村(清)张崇纂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木刻本
    河南·上蔡张氏家谱不分卷 藏地:河南上蔡县方志办(清)张沐撰清顺治三年(1647年)木刻本

    湖北省
    湖北·汉阳张氏宗谱五卷首四卷末一卷 藏地:美国(民国)张庆云等修 1921年活字本二十册
    湖北·吴楚合修张氏七续宗谱十四卷 藏地:武汉市图书馆(缺五卷)(民国)张昌灼 张相熬编纂 1948年张氏都会堂木活字本
    湖北武昌·张廉卿先生家谱 藏地:台湾(清)张廉卿修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钞本 一册
    湖北武昌·张廉卿先生家谱不分卷 藏地:美国(清)张裕钊撰清咸丰十年(1860年)张善准钞本 一册
    湖北武昌·江夏白沙洲张氏宗谱六卷 藏地:美国(清)张锦藻等修
    湖北武昌·张氏宗谱四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日本美国(清)张鲁蹯等修清宣统元年(1909年)敦义堂木活字本四十 六册
    湖北·武昌葛店张氏宗谱 藏地:武汉市图书馆(存卷首、卷2)约清末张氏金鉴堂木活字本
    湖北武昌·张氏宗谱十一卷首五卷 藏地:美国(民国)张佩华等修 939年敦本堂活字本二十册
    湖北汉阳·张氏三修家谱十四卷首一卷 藏地:武汉市图书馆(缺卷2)(清)张行简总纂 张行度 张仁英等协纂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刊本
    湖北汉阳·张氏四修宗谱一卷 藏地:武汉市图书馆 (民国)万宗林编撰稿本 一册
    湖北汉阳·张氏影贤支谱 藏地:武汉市图书馆(民国)张□□撰 一册
    湖北黄陂·张氏宗谱十八卷 藏地:武汉大学(清)张□□等纂清雍正元年(1723年)修刻本十九册
    湖北新洲·张氏宗谱二卷 藏地:湖北新洲县辛冲镇龙岗村 1915年木刻本
    湖北新洲·张氏宗谱三十二卷 藏地:湖北新洲县联合乡东港村1915年木刻本
    湖北新洲·张氏宗谱十卷 藏地:湖北新洲县黄林乡段山村(民国)张远传 张远场三修 1944年木刻本
    湖北新洲·天流泉张氏宗谱二十二卷首一卷 藏地:湖北新洲县红旗乡施庙村(不全)(民国)张志鑫 张华东等四修 1946年木刻本
    湖北新洲·张氏宗谱 藏地:湖北新洲县徐古镇张塆村(民国)张先斌重修 1946年木刻本
    湖北新洲·张氏宗谱十三卷首四卷 藏地:湖北新洲县施岗乡棋架山村(民国)张允中 张士俊等续修 1947年木刻本
    湖北新洲·张氏宗谱三十一卷 藏地:湖北新洲县大渡乡(民国)张定周 张少堂合修 1947年木刻本
    湖北新洲·张氏宗谱三十二 藏地:湖北新洲县三店镇宋渡村(民国)张文卿 张凤翔合修 1947年木刻本
    湖北新洲·张氏宗谱三十六卷首三卷 藏地:湖北新洲县高潮乡万山村(民国)张星衢 张庆之续修 1948年木刻本
    湖北新洲·张氏宗谱十六卷 藏地:湖北新洲县八里乡柏树村(民国)张绍良 张桂籍等四修 1949年木刻本
    湖北孝感·澴北张村[张氏]宗 藏地:武汉市图书馆(民国)张培壬编辑 1922年孝友堂刊聚贤斋全印馆活字刻本
    湖北孝感·张氏宗谱六卷首二卷 藏地:人民大学(清)张仕忠修旧钞本七册
    湖北·汉川张氏宗谱十六卷 藏地:美国(民国)张开桂等修 1924年笃本堂木活字本十 六册
    湖北·黄冈张氏宗谱十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清)张其善等纂刻本七册
    湖北黄冈·张氏宗谱二十一卷 藏地:湖北新洲县毕铺乡(民国)张永兴 张良逐等修 1946年木刻本
    湖北广济·刊水张氏宗谱五十五卷首一卷 藏地:湖北广济县档案馆(缺卷首)1944年椎孝堂刊本
    湖北广济·张氏宗谱二卷 藏地:湖北广济县档案馆 1932年重修刊本
    湖北崇阳·张氏宗谱 藏地:湖北崇阳县高见乡义元村(民国)张德存总修 1946年刊本
    湖北·枝江县白洋张氏族谱五卷 藏地:湖北枝江县顾家店区钞本
    湖北来凤·土堡张氏族谱一卷 藏地:湖·北来凤县志办
(清)张思绪修 清嘉床;十一年(1816年)钞本
    湖北来凤·城南张氏支谱一卷 藏地:湖北来凤县志办(缺卷1)(清)张翎修清咸丰三年(1853年)木刻本
    湖北来凤·土堡张氏族谱四卷 藏地:湖北来凤县志办(清)张屿卿 张有蹯续修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木刻本
    湖北江陵·张氏宗谱 藏地:湖北江陵县档案馆(存一卷)

    湖南省
    湖南·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清)张卓五修 张福望 张文五纂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活字本 一册
    湖南·张氏族谱八卷首一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卷首)(清)张宗奎纂序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怡忍堂木活字本
    湖南·张氏通谱八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清)张而昌编辑清光绪二年(1876年)刻本 八册
    湖南长沙·善化星沙张氏支谱八卷 藏地:安徽博物馆(清)张锡荣 张江崃纂修清咸丰八年(1858年)木活字本 二册
    湖南长沙·坪塘张氏族谱四卷 藏地:河北大学(清)张明上 张元弼纂修清同治七年(1868年)嘉言堂木刻本
    湖南长沙·张氏族谱八卷首卷末一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卷首)(清)张心杜 张正阳等纂清同治八年(1869年)清河堂木活字本
    湖南长沙·张氏族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清)张必珏修 张成睦纂清宣统三年(1911年)清河堂木活字本 九册
    湖南长沙·张氏续修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清)张登坑 张立恭等纂修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孝友堂活字本十册
    湖南长沙·洋湖张氏续修族谱十一卷末一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清)张为贽等纂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清河堂活字本十二册
    湖南长沙·善化张氏族谱六卷 藏地:广东中山图书馆(清)张生(王焘)纂修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孝友堂刻本 四册
    湖南长沙·阅田张氏续修家谱八卷首三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三卷)(清)张永言纂(序)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活字本
    湖南长沙·赤山张氏谱□□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五卷)清宣统元年(1911年)木活字本 五册
    湖南长沙·善化张氏四修族谱十卷首一卷 藏地:辽宁图书馆(清)张希仲 张丰运等纂 1914年张氏清河堂铅印本
    湖南长沙·张氏本修族谱□□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五卷)1928年活字本
    湖南·长沙小桥张氏四修族谱十卷 沩宁窟山张氏贵文房支谱二十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缺卷3)清光绪湘琥修 张楚辅纂 1949年稿本配活字本
    湖南浏阳·张氏八修族谱十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清)张湘崇纂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孝友堂木活字本十 一册湖南浏阳·浏西张氏九修族谱十三卷末一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卷1)(清)张珂益修 张贤珏纂清同治五年(1866年)孝友堂活字本
    湖南浏阳·张氏族谱□□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五十八卷)(民国)张□□等纂修 1937年孝友堂铅印本
    湖南宁乡·宁邑长桥张氏族谱八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卷1)(清)张重山 张桂林修 张翼如 张百泉纂清道光元年(1821年)活字本
    湖南宁乡·张氏续修族谱八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卷8)(清)张竹溪 张益新修 张鸿春 张晶跣等纂清道光三年冠英堂刻本 一册
    湖南宁乡·张氏续修族谱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十二卷)(清)张星瑞 张德介修 张思璜等纂清道光七年(1827年)活字本
    湖南宁乡·张公南轩族谱十二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缺卷7、8)(清)张锡启修清道光八年(1828年)刻本
    湖南宁乡·张氏重修族谱十二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卷1、2)(清)张泽月纂跋清道光八年(1828年)谭铁耕活字本
    湖南宁乡·沩宁山底张氏族谱十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卷1、12又一部存卷12)(清)张锡钰 张泽雨修 张泽起 张起城纂清道光十年(1830年)活字本
    湖南宁乡·沩宁张氏支谱□□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卷7、8)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活字本
    湖南宁乡·张氏续修支谱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二卷又一部存二卷)(清)张曜卿 张获帆纂修清咸丰八年(1858年)活字本
    湖南宁乡·张氏宗谱□□卷首一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卷首)(清)张铣纂清同治二年(1863年)冠英堂活字本
    湖南宁乡·沩宁山底张氏族谱五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卷1、2)(清)张锡酩修 张新鼎纂清同治三年(1864年)活字本
    湖南宁乡·张氏续修族谱□□卷首一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卷首)(清)张美龙 张传武等修 张美友 张合凤纂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两全各堂活字本
    湖南宁乡·张氏通谱□□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卷5、7)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印本
    湖南宁乡·宠塘张氏续修支谱十二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卷1、12)(清)张泳甫纂序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冠英堂活字本
    湖南宁乡·沩宁张氏续修支谱□□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卷1)(清)张主忠修 张宝岩 张笔云等纂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活字本
    湖南宁乡·张氏六修支谱□□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卷6)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刻本
    湖南宁乡·张氏六修族谱二十一卷 藏地:河北大学(清)张贤甫 张笔铨纂修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冠英堂木刻本二十册
    湖南宁乡·宠塘张氏六修支谱八卷首一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卷首)(清)张普源修 张克明等纂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活字本
    湖南宁乡·沩宁长桥张氏饶房支谱八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卷1、卷首)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长桥孝友堂活字本
    湖南宁乡·石坝张氏四修族谱八卷首一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卷1、8首)(民国)张复菖修 张复筏纂 1914年活字本
    湖南宁乡·沩宁官山张氏贵文房支谱二十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卷1)(民国)张莲炬 张馥森等修 张俊昌 张茂钧纂 1921年燕贻堂活字本
    湖南宁乡·沩宁张氏续修支谱十六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三卷又一部存卷12)(民国)张石泉纂修 1921年活字本
    湖南宁乡·沩宁宠塘张氏续修支谱十七卷末一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五卷又一部存二卷)(民国)张大泽 张大瑶等修 张干春张云秒等纂 1923年冠英堂活字本
    湖南宁乡·沩宁水口先儒裔张氏七修谱十二卷 藏地:广东中山图书馆(民国)张荣寅 张荣坤等撰修 1924年四益堂刻本十二册
    湖南宁乡·沩宁汤溪张氏九修族谱十六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民国)张朝乐主修 张朝俊纂 1924年源远堂活字本十 四册
    湖南宁乡·长桥张氏六修支谱九卷首一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卷首)(民国)张溢东纂序 1933年孝友堂活字本
    湖南宁乡·沩宁张氏王宣房族谱□□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卷后二、附录)1937年孝友堂活字本
    湖南宁乡·张氏五修族谱十二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卷12)1939年活字本
    湖南·醴陵河溪张氏家谱不分卷 藏地:广东中山图书馆(清)张聿鲲 张先畴修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敦伦堂刻本 一册
    湖南醴陵·张氏江公房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广东中山图书馆(清)张先霖纂修清光绪二年(1876年)刻本 四册
    湖南醴陵石塘张氏三修族谱 藏地:广东中山图书馆(存卷12—14)敦伦堂修刻本
    湖南湘潭·湖上张氏族谱十四卷 藏地:广东中山图书馆(清)张履道 张绍九等汇纂清嘉庆二年(1797年)孝友堂刻本十 四册
    湖南湘潭·张氏族谱三十一卷末一卷 藏地:广东中山图书馆(清)张晋闻总纂清咸丰九年(1859年)刻本
    湖南湘潭·中湘张氏四修族谱十卷 藏地:广东中山图书馆(清)张先导 张先遇等汇辑清同治三年(1864年)四益堂刻本十册
    湖南·湘潭六都张氏支谱二卷 藏地:河北大学(清)张传馗 张以栗续修清同治七年(1868年)曾三省堂木刻本 二册
    湖南·湘潭杨樟张氏家谱二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河北大学(清)张今镇 张德翎修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木刻本二十 二册
    湖南·湘潭杨樟张氏六修家谱二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广东中山图书馆(民国)张绍潜 张绍箕纂修 1948年序志合堂铅印本二十五册
    湖南湘潭·中湘云湖张氏三修族谱十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清)张顺连 张顺联主修清宣统三年(1911年)雨铭堂活字本十册
    湖南湘潭·花芬洲张氏族谱十九卷 藏地:广东中山图书馆(缺卷19)(民国)张安城总纂 1914年刻本
    湖南湘潭·中湘六都张氏四修支谱十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民国)张以枌纂修 1913年忠恕堂活字本十册
    湖南·湘潭六都张氏五修支谱十卷 藏地:河北大学(民国)张以麟 张厚贵等纂修 1945年忠恕堂木活字刻本十册
    湖南·湘潭六都张氏五修族谱三十六卷首一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河北大学(民国)张 1925年活字本三十 五册
    湖南湘潭·张氏五修族谱十六卷 藏地:广东中山图书馆(民国)张书文总纂 1944年金鉴堂刻本十六册
    湖南湘乡·中湘张氏支谱六卷 藏地:河北大学(清)张荣琛 张显勋修清道光四年(1824年)木刻本 六册
    湖南湘潭·潭台张氏族谱二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卷1)(清)张辅臣 张藩镇纂修清道光七年(1827年)活字本
    湖南湘潭·上湘大富张氏续修族谱不分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 一册)(清)张名择修 张名犀纂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活字本 一册
    湖南湘乡·—仁湘城北张氏三修族谱不分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清)张秋礼修 张秋1云 张秋楷等纂清咸丰四年(1854年)活字本 一册
    湖南湘乡·张氏三修族谱四卷首一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清)张秋1云 张鉴松等纂修清咸丰四年(1854年)金鉴堂活字本 六册
    湖南·湘乡张氏四修叔房支谱五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清)张旦才纂修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金鉴堂活字本 四册
    湖南湘乡·上湘张氏四修全房支谱五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清)张鹤寅纂修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金鉴堂活字本 五册
    湖南·湘乡张氏五修族谱十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卷1)(清)张懋荧纂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活字本
    湖南湘乡·张氏续修族谱□□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卷2)清咸丰六年(1856年)清河堂刻本
    湖南湘乡·上湘张氏家谱六卷 藏地:北京大学 湖南省图书馆(存卷 1)(清)张兴睿纂序清咸丰七年(1857年)宗岳堂活字本 六册
    湖南湘乡·上湘张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清)张宗若 张祖埙等纂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宗岳堂活字本十二册
    湖南湘乡·上湘赫门楼张氏四修族谱九卷首一卷 藏地:北京大学(民国)张大中修 1938年宗岳堂刻本十册
    湖南湘乡·上湘长岭张氏族谱十四卷首一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卷首)(清)张吉英修 张扳英 张东英纂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文星堂活字本 一册
    湖南·湘乡长岭张氏四修族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民国)张家?阜 张日堡等纂修 1915年活字本十 四册
    湖南·湘乡长岭张氏族谱一元琦支政宪房草谱不分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 民国钞本 二册
    湖南·湘乡大湖张氏四修族谱十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四卷)(清)张高侑 张人宠修 张发钰 张发满纂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活字本
    湖南·湘乡大湖张姓五修族谱十二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卷12)1935年聚星楼活字本
    湖南湘乡中湘十献丘张氏五修支谱二十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河北大学(民国)张选格 张万遂修 1913年大忍堂木刻本
    湖南·湘乡花桥张氏四修族谱二十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民国)张效良纂修 1928年孝友堂活字本二十册
    湖南·湘乡张氏四修族谱二十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民国)张正颐 张荣銎纂 1928年孝友堂活字本二十册
    湖南邵阳·张氏三修族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六卷)(清)张朝燿纂序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源流堂活字本
    湖南·湘阴张氏家谱十卷首一卷 藏地:河北大学(清)张功治修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木刻本 六册
    湖南郴州·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美国(清)张震泰等修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木刻本 六册
    湖南永兴·张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清)张万楷等纂修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金鉴堂活字本十 二册
    湖南永兴·金陵罗塘张氏族谱十九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民国)张琴治纂修 1929年金鉴堂活字本十 四册
    湖南新化·张氏重修族谱不分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存 一册)(清)张采芹 张静文纂修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孝友堂刻本
    湖南临澧·张氏三修族谱十五卷 藏地:湖南临澧县档案馆(民国)张南凯纂 1926年木刻本
    湖南桃源·张氏族谱十四卷 藏地:湖南桃源县档案馆(不全)1944年木刻本
    湖南益阳·资阳张氏四修支谱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湖北省图书馆(存三卷)(民国)张启元修 张俊才纂 1921年活字本 三册
    湖南沅江·张氏族谱六卷首一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清)张番陔 张吉堂修 张紫垣 张晓订纂清同治十三年(1674年)清河堂活字本 八册
    湖南龙山·张氏续修族谱□□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清)张心 张心镛纂修清宣统元年(1909年)活字本
    湖南龙山·张氏三修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清)张心鉴修 张安(余心) 张安玙纂 1921年怀德堂活字本十 三册


    广东省
    广东·清河族谱五卷 藏地:广东中山图书馆(清)张华椿等纂修清光绪六年(1880年)刻本 四册
    广东·张氏家谱一卷 藏地:广东佛山市档案馆(民国)张海基纂 1922年刊本
    广东广州·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广东佛山市档案馆钞本 一册
    广东番禺·张氏文献公裔屯田使谱二卷 藏地:广东佛山市档案馆(清)张成宾编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刻本 二册
    广东番禺·张孝友堂宗谱十一卷 藏地:广东佛山市档案馆 中山大学(清)张德明编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刻本 一册
    广东番禺·林塘张氏族谱四卷 藏地:广东佛山市档案馆(清)张以纶总纂清宣统元年(1909年)刻本 二册
    广东番禺·广州番禺沙湾司岐山张氏族谱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广东佛山市档案馆(民国)张炳楠续辑 1915年铅印本 —册
    广东番禺·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广东佛山市档案馆(清)张祥榘纂修 1918年重修钞本 一册
    广东番禺·张氏克慎堂家谱不分卷 藏地:广东佛山市档案馆 美国(民国)张锡麟编 1933年钞本
    广东曲江·张氏宗谱八卷 藏地:辽宁图书馆(民国)张逢吉 张谦尊等续修 1926年百忍堂序刻本
    广东宝安·西溪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美国(民国)张本良等重修 影印1913年述善堂刊本 一册
    广东珠海·张氏谱牒□□卷 藏地:广东珠海市南屏乡政府(存卷5)铅印本
    广东潮州·清河族谱(张氏)藏地:台湾清光绪十年(1884年)钞本 一册
    广东饶平·永思堂张氏族谱 藏地:台湾(清)张鸿章修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钞本 一册
    广东饶平·张氏一派宗支 藏地:台湾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钞本 一册
    广东中山·张氏族谱三卷 藏地:美国(清)张建孚等编清咸丰八年(1858年)铁城思袁堂刊本 四册
    广东中山·张氏族谱牒十卷 藏地:美国(民国)张光永等四修 1931年香山积厚堂梓刊本 十册
    广东中山·香山铁城张氏族谱四卷 藏地:美国(民国)张家赐等修 1934年铅印本 四册
    广东·南海城西堡张氏家谱一卷 藏地:中山大学 日本 美国(清)张正纪订(民国)张屏续修 1930年广州排印本 一册
    广东新会·张氏族谱五卷 藏地:广东中山图书馆 美国(清)张灿奎撰 清光绪六年(1880年)刻本 二册
    广东新会·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广东中山图书馆(民国)张炳光重修 1935年钞本 一册
    广东文昌·迁琼张氏家谱十一卷首一卷 藏地:广东文昌县翁田区博文乡北坑北村(存三卷)(民国)张腾鹃 张步程纂 1918年木刻本
    广东东莞·张氏家谱不分卷 藏地:中央民族大学 广东中山图书馆(清)张伯桢纂 清宣统三年(1911年)铅印本(跋)四册
    广东东莞·篁溪家谱一卷附录二卷 藏地: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广东中山图书馆 云南大学(清)张伯桢撰 1915年东莞张氏刻《沧海丛书》
    广东·东莞张氏族谱 藏地:广东博物馆 (民国)张其淦总纂 1922年东莞福文堂排印本
    广东·东莞张氏如见堂族谱三十二卷 藏地:广东中山图书馆(民国)张其煌总纂 张鸿安纂修 1922年铅印本三十 二册
    广东梅县太平乡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美国(民国)张淦宏编 1975年铅印本 一册
    广东大埔·高碑大甫县坑脚霸张氏族谱 藏地:台湾(清)张本生修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修1955年张东荣补钞本 一册
    广东大埔·赤山树德堂张家族谱 藏地:台湾清光绪十年(1884年)钞本 一册
    广东大埔·赤山树德堂张家族谱 藏地:台湾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钞本 一册
    广东大埔·赤山张氏族谱 藏地:台湾(清)张丽俊修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钞本 一册
    广东·丰顺建桥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美国 1931年写本 一册
    广东五华·张氏族谱一卷 藏地:广东五华县档案馆手钞本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桂林张氏族谱一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清)张增墉纂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刻本 一册
    广西·桂林张氏家乘十五卷首一卷附录义高千古集二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二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辽宁图书馆 吉林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国家图书馆 日本美国(民国)张崇基 张克厚等重修 1921年铅印本十 二册
    广西·桂林张氏族谱七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吉林大学 杭州大学 日本 美国(民国)张其 序等纂修 1933年排印本 九册
    广西容县·张氏家谱十四卷 藏地:广西图书馆(存卷1—7)(民国)张荫元 张汝光续修 1945年石印间铅印本



    四川省
    四川·华阳张氏族谱六卷 藏地:四川省图书馆(存卷1—4)(清)张继辕纂修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刻本 三册
    四川·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四川省图书馆(民国)张鼎编辑 1925年钞本 一册
    四川·张氏应西公支谱不分卷 藏地:河北大学(民国)张金元 张宗奎修 1930年石印本 一册
    四川·丹棱新津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四川省图书馆(民国)张鼎编辑 1930年石印本 一册
    四川·成都君平张氏家谱不分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南京大学(清)张仁声编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东湖刻本 一册
    四川双流·张卢族谱四卷 藏地:四川省图书馆(民国)卢德昭增修 1922年排印本 四册
    四川双流·张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人民大学(民国)张炳贤 张维云等纂修 张继修张文德增修 1919年纂修1927年增修1941年成都觉文石印社石印本十 二册
    四川·郫县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四川省图书馆(民国)张成基等修 1929年刻本 一册
    四川长寿·张氏宗谱一卷 藏地:四川长寿县八颗乡勤俭村(清)张培勋撰清咸丰四年(1854年)木刻本
    四川长寿·张氏族谱一卷— 藏地:四川长寿县文化馆(清)张绍芝修 1966年钞清光绪二十六年(1906年)写本
    四川壁山·张氏族谱五卷 藏地:四川重庆市图书馆(民国)张鸿澜纂 1930年壁山张氏宗祠排印本 五册
    四川壁山·清河张氏分谱二卷 藏地:四川长寿县文化馆(民国)张震涛纂 1931年壁山张氏宗祠排印本 一册
    四川荣县·张氏荣锦世谱不分卷 藏地:南京大学(民国)张铭忠等修 1918年荣县张氏铅印本 一册
    四川锦竹·张氏家乘不分卷 藏地:四川省图书馆(民国)张玉铉纂修 民国石印本 一册
    四川广汉·益兰祠续修张氏族谱六卷首一卷 藏地:四川省图书馆(清)张履端 张履亨等纂修 清同治八年(1869年)刻本 六册
    四川广汉·汉州张氏祠族谱二十三卷首一卷 藏地:南京大学(民国)张树荣等修 清宣统元年(1909年)汉州张氏刻本 十册
    四川·绵阳张氏族谱□□卷 藏地:四川省图书馆(存卷1—3)(民国)张隆骘纂修 1917年中坝石印本
    四川绵阳·绵西张氏五修族谱四卷首一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四川省图书馆(民国)张焕堂纂修 1922年美升祠刻本 五册
    四川剑阁·江口张氏族谱一卷 藏地:四川剑阁县江口县 1929年钞本四川剑阁·鸯溪张氏族谱一卷 藏地:四川剑阁县志办(民国)张(火日丝灬)纂1939年钞本
    四川·遂宁张氏族谱四卷 藏地:南京大学 四川遂宁县文管会(民国)张崇阶等编 1924年刻本 八册
    四川·内江张氏族谱八卷 藏地:四川省图书馆(存卷1—7)(清)张鼎彝 张耀武续修清光绪三年(1877年)刻本
    四川·内江报恩寺张氏家谱四卷 藏地:四川内江县杨家乡(民国)张有荣续修 1927年石印本
    四川·内江凌家乡张氏族谱十二卷 藏地:四川内江县凌家乡街村(民国)张正荣续修 1930年石印本
    四川·内江张氏族谱不分卷
    四川资中·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四川省图书馆(清)张树垣纂修清同治五年(1866年)木活字本 一册
    四川简阳·简州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南京大学(清)张守鉴编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张氏刻本 二册
    四川简阳·张氏续谱不分卷 藏地:南京大学 四川省图书馆(清)张仙州纂修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刻本
    四川仁寿·张氏续修宗谱二卷 藏地:四川省图书馆(民国)张盛河续修 1911年刻本 二册
    四川仁寿·张氏续修宗谱三卷 藏地:四川省图书馆(民国)张盛河 张立赞纂修 1921年石印本 三册
    四川仁寿·张氏续修宗谱三卷 藏地:四川省图书馆(民国)张盛河纂修民国石印本 三册
    四川峨眉·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四川省图书馆(清)张绍周续修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刻本 一册
    四川彭山·张氏族谱一卷 藏地:四川省图书馆(民国)张元盛纂修 1925年钞本 一册
    四川宜宾·叙州张氏宗谱二卷 藏地:四川省图书馆 (清)张溶源等纂修清道光木活字本 一册
    四川高县·张氏族谱二卷 藏地:四川高县石门乡宋家村(民国)张富源编修 1925年刊本
    四川·高县张氏支谱不分卷 藏地:四川高县落润乡新民村(民国)张继田修 1934年钞本
    四川·涪陵张氏宗谱一卷 藏地:四川长寿县沙石乡河清村(民国)张登友 张明生等修 1929年写本
    四川仪陇·张氏宗谱一卷 藏地:四川仪陇县档案馆(清)张玉彩纂修 清咸丰五年(1855年)木刻本
    四川仪陇·张氏宗谱一卷 藏地:四川仪陇县档案馆(残)(清)张耀辰纂修复制 清咸丰六年(1856年)木刻本
    四川仪陇·张氏宗谱一卷 藏地:四川仪陇县档案馆(残)钞本


    云南省
    云南·云龙张氏家谱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清)张从衔辑修 清道光三年(1823年)明义堂活字本 六册
    云南·世德堂张氏家谱 藏地:云南大理州图书馆 稿本 三册
    云南·鹤庆张氏家谱 藏地:云南大理州图书馆稿本 一册


    陕西省
    陕西·秦州西厢里张五甲张氏族谱二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河北大学 江苏南通市图书馆(清)张世英纂修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渭南县署刻本 二册
    陕西兴平·茂陵张氏宗谱二卷 藏地:哈尔滨师范大学 浙江省图书馆美国(民国)张鸿山 张元勋纂 1915年刻本 二册
    陕西潼关·张氏著存堂族谱八卷 藏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清)张澧中纂辑 张树英等续辑清同治十一年(1874年)续辑重刊道光二年(1822年)本 一册
    陕西潼关·张氏著存堂族谱八卷 藏地:陕西图书馆(清)张沣中辑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铅印本
    陕西平利·狮子坪张氏谱书一卷 藏地:陕西平利县档案馆(清)张蔚山 张恒山纂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钞本


    甘肃省
    甘肃庄浪·张氏家谱三卷 藏地:甘肃庄浪县岳堡乡张家岔口(民国)张文炬纂修 1936年钞本


    香港特别行政区
    香港新界·围头乡张家族谱不分卷 藏地:美国(民国)张竞华修 1947年影自写本 一册


    台湾省
    台湾台北·稻江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美国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钞本 一册
    台湾台北艋解张姓族谱不分卷 藏地:美国(清)张鸿谟重修清同治元年(1862年)钞本 一册
    台湾台北·天山张氏宗谱摘钞本不分卷 藏地:美国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钞本 一册
    台湾台北·鉴湖张氏世谱不分卷 藏地:美国(清)张源德 张源仁等修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序钞本 一册
    台湾南投·张姓世谱不分卷 藏地:美国(民国)张聪宪编 1928年台湾中南物产印刷公司铅印本册

    张氏会修统宗世谱 藏地:台湾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钞本—册
    张氏统宗世谱十八卷文献十一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存三卷)市图书馆(明)张士镐 张濬等纂修 明嘉靖刻本
    张氏统宗世谱二十一卷文献不分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湖南社科院(明)张维 张鸣凤纂修 明嘉靖刻本
    九册张氏统宗世谱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存 一册)(明)张涪等纂明嘉靖间刻本
    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明刻本配清钞本 五册西宁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大学(清)张崇珩纂修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刻本板桥派
    张氏族谱 藏地:台湾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钞本 一册、张氏宗谱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存十一卷)(清)张曾献等续修清嘉庆十九年(1806年)刻本
    张氏续修支谱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清)张河屿纂修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植德堂活字本 九册 张氏家乘 藏地: 日本清道光间写本 一册
    松林张氏家谱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清)张元楷等纂修钞本 二册
    江溪张氏支谱十四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清)张方增纂铅印本 五册
    张氏家谱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清)张金锡编辑钞本 一册
    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浙江省图书馆钞本间稿本 二册
    张氏原始谱不分卷 藏地:浙江省图书馆(宋)张远猷纂辑(清)张云程增订清钞本 一册
    清河张氏宗谱□□卷 藏地:哈尔滨师范大学
    东桥张氏宗谱八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清)张士岳纂修清同治九年(1870年)孝友堂活字本 八册
    东桥张氏族谱十二卷 藏地:哈尔滨师范大学(民国)张广泰 张文梅等重修 1927年孝友堂重刻本十 二册
    张氏宗谱二十八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清)张氏族人修清同治十二年(1871年)寿康堂活字本二十 八册
    张氏家乘不分卷 藏地:(清)张鹄纂修四川省图书馆(存七册)清同治刻本
    张氏宗谱八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清光绪十年(1884年)刻本 一册
    张氏宗谱二十六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清)张均纂辑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寿康堂活字本四寸 二册
    张氏七修族谱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清)张锦泰等修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活字本 四册
    张氏八修宗谱二十二卷首四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民国)张绍良等纂修 1941年百忍堂活字本三十六册
    清河张氏族谱一卷 藏地:山西大学 吉林大学(清)张景云辑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刻本
    湖都张氏谱五卷 藏地: 吉林大学(清)张先抢重修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念德堂活字本十 二册
    利造桥张氏宗谱 藏地:杭州大学清光绪木活字排印本
    张氏宗谱二卷 藏地:山西图书馆(清)朱准濂编清宣统三年(1909年)尊经堂刻本 二册
    新安张氏续修族谱十卷 藏地:安徽省图书馆(明)张琏纂修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刻本存二卷一至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传记类
    旌德张氏统宗世谱十卷 藏地:安徽省博物馆藏(明)张宪纂修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刻本见《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传记类
    张氏统宗世谱十八卷文献十一卷 藏地:中国国家、南京图书馆(明)张士镐 张浚等纂修明嘉靖刻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传记类
    张氏统宗世谱二十一卷文献不分卷 藏地:中国国家、湖南省社科院图书馆(明)张继 张鸣凤纂修明嘉靖刻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传记类
    重梓遂邑纯峰张氏宗谱一卷 藏地:南京图书馆(明)张邦聘纂修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活字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吏部传记类
    新安王弼张氏家谱十二卷文翰不分卷 藏地:中国国家、北京大学图书馆(明)张一桂 张玄镐纂修明万历四十五年(1612年)刻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传记类
    泾川张氏宗谱三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明)程文绣纂修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刻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传记类
    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明)佚名纂修明刻本(内 三册配清抄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吏部传记类
    新安张氏续修宗谱三十卷 藏地: 中国国家、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安徽省博物馆藏(清)张习孔 张士麟纂修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刻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吏部传记类
    西宁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张崇珩纂修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刻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传记类
    三韩张氏世系谱不分卷 藏地:旅大市图书馆了(清)张朝磷 张朝珍纂修 张承恩续修清同治至光绪年间抄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传记类
    重修留侯天师世家张氏宗谱九卷首一卷 藏地:江西上饶市图书馆(清)张仁聂纂修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刻本存九卷一至三五至九、卷首《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传记类
    浙江山阴白鱼谭张氏族谱六卷 藏地:美国国会图书馆(明)张元叔等纂修明钞本 六册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吏部传记类
    茂德张氏宗谱十六卷附祭祀引六卷宗规引八卷 藏地:山西省图书馆(清)牛兆濂等纂修清宣统三年(1911年)尊经堂校刊本 二册
    张氏宗谱三十五卷(清)张廷玉等纂修民国年间刊印本二十八册
    《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现存书目》卷三史部传记类 清河张氏家乘六卷(清)张振河等纂修清光绪刻本 四册《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现存书目》卷三吏部传记类
    张氏会通谱□□卷 藏地:北京大学图书馆(明)张衡枢会集 汪泰 王玺合编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刻本 一册《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善本书目》吏部传记类
    南阳张氏先芬录不分卷(民国)张清涟辑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开封铅印本 一册《杭州大学图书馆线装书总目》史部传记类
    张氏族谱三十卷末一卷 藏地: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清)张晋闻等纂修清咸丰九年(1859年)陶集英堂刻本存三卷一至三
    善化张氏族谱六卷 藏地: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清)张生寿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孝友堂刻本 四册
    河溪张氏族谱六卷 藏地: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清)张聿鲲等纂修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郭伦堂刻本 一册
    张氏江公房房谱□□卷 藏地: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清)张先霖等修清光绪二年(1876年)刻本 四册
    (内江)张氏族谱□□卷 藏地:四川省图书馆(清)张亨昌等纂修清道光内江翔桥张氏刻本存 五册
    翔桥张氏家乘 藏地:四川省图书馆(民国)张家佐等纂修民国成都昌福公司排印本 一册
    南充张氏族谱□□卷 藏地:四川省图书馆(清)张鼎彝等纂修清道光张氏自刻本存十 九册
    (仁寿)张氏宗谱二卷 藏地:四川省图书馆(清)张明充等纂修清光绪仁寿张氏亲睦堂刻本 三册
    文汉益兰祠续修张氏族谱六卷 藏地:四川省图书馆(清)张履端等纂修清同治张氏刻本 六册
    华阳张氏族谱六卷 藏地:四川省图书馆(清)张继辕等纂修清光绪张氏重刻本 六册存三卷 三册
    绵阳张氏族谱□□卷 藏地:四川省图书馆(民国)张隆丝等纂修民国六年(1917年)四川中坝文明石印社石印本存四卷 三册
    新津彭山丹棱张氏族谱□□卷 藏地:四川省图书馆(民国)张元盛等纂修民国十四年(1925年)张氏抄本 一册清河郡张氏族谱 藏地:四川省图书馆(清)张洗等纂修清道光抄本 一册
    洋湖张氏续修族谱十一卷末一卷 藏地:湖南图书馆(清)张为贽 张上口等纂修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清河堂活字本十 二册
    阅田张氏续修家谱八卷首三卷 藏地:湖南图书馆(清)张炳元 张永言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活字刻本存 三册三卷卷首上中下
    张氏族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湖南图书馆(清)张必珏修 张成睦纂清宣统三年(1911年)清河堂活字本 一册存一卷卷首
    长沙小桥张氏四修族谱十卷 藏地:湖南图书馆(民国)张湘唬修 张楚辅纂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稿本(配活字本)九册存九卷一、二、四至十
    张氏八修族谱十卷 藏地:湖南图书馆(清)张湘崇 张光斌 张玉振等纂修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孝友堂活字本十 一册
    浏阳张氏九修族谱十三卷末一卷 藏地:湖南图书馆(清)张珂益修 张贤珏纂清同治五年(1866年)孝友堂活字本 一册存一卷一
    龙塘张氏续修支谱十二卷 藏地:湖南图书馆(清)张铣 张德澡等纂修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冠英堂活字本 二册存二卷一、十七
    石坝张氏四修族谱八卷首一卷 藏地:湖南图书馆(民国)张复昌修 张复薇纂民国三年(1914年)活字本 二册存三卷一、八、卷首 藏地:湖南图书馆(民国)张莲炬张馥森等修张俊昌 张茂钧纂民国十年(1921年)燕贻堂活字本 一册存一卷一
    张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湖南图书馆(清)张玉瑛修 张玮 张茂风纂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活字本 一册存序世系表
    潭台张氏族谱二卷 藏地:湖南图书馆(清)张伯量 张玉仪等修张寿山 张辅臣等纂清道光七年(1827年)清河堂活字本 一册存一卷一
    上湘大富张氏续修族谱□□卷首一卷(清)张名择修 张名烨 张高甲纂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敦睦堂活字本 一册存一卷卷首
    湘乡长岭张氏四修族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湖南图书馆(民国)张柱煌 张日堡等纂修 民国四年(1915年)活字本十 四册
    湘乡长岭张氏族谱—元琦支政宪 房草谱不分卷 藏地:湖南图书馆(民国)张日燻 张日璋等纂修民国抄本 二册
    上湘赫右楼张氏三修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藏地:湖南图书馆(清)张宗保 张祖祁等修 张宗若等纂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宗岳堂活字本十 二册
    湘乡张氏五修族谱十卷 藏地:湖南图书馆(清)张懋荧 张光庭等纂修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筱溪阁活字本 一册存一卷一
    湘乡大湖张氏正修族谱十卷首一卷 藏地:湖南图书馆(清)张高侑 张人宠修 张发钰 张发鏋纂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敬谊堂活字本 四册存五卷六、九、十、卷首
    张氏三修族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湖南图书馆(清)张朝耀 张宗林等纂修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源流堂活字本 五册存六卷三、五、八十一、卷首、末南阳
    张氏先芬录 藏地:湖南图书馆(民国)张清涟辑录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铅印本 一册(岳阳)
    张氏四修族谱□□卷 藏地:岳阳市档案馆藏(民国)张怀禾 张怀(木炎)等纂修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活字印本 三册存三卷、三、五、卷首上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5#
发表于 2008-11-26 21:01:57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张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1)

    张云逸大将
    张云逸(1892-1974),原名张运镒,又名张胜之。广东省文昌县(今属海南省)人。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12月,参与领导百色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军长,参与创建右江苏区。1931年3月率部进入湘赣苏区。同年冬后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参谋长兼作战局局长、粤赣军区司令员、红军总司令部和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6年12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后受中共中央派遣,往来于广州、香港、南京、武汉、福州、桂林等地,在国民党上层军政人员中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参与领导新四军的组建、整编等工作。1938年春任新四军参谋长兼第3支队司令员,指挥了清水潭、马家园等战斗。11月率两个连到江北无为地区,发展抗日武装力量,组建江北游击纵队,后率部东进,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1939年5月参与组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任指挥和中共前委书记。指挥第4、第5支队和江北游击纵队在淮河以南、津浦路两侧积极打击日伪军。1940年1月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委员。与书记刘少奇等指挥第4、第5支队主力先后取得大桥、半塔集反顽作战和夏季反“扫荡”的胜利,巩固和发展了淮南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副军长兼第2师师长,抗日军政大学第8分校校长。直接领导第2师同敌伪顽的军事进攻、政治破坏、经济封锁进行斗争,同时注重加强根据地建设。1943年11月陈毅代军长赴延安后,他主持新四军军事工作。根据中共中央指示,1944年7月部署第4师主力西进,基本上收复了豫皖苏边区根据地。同年冬部署第1师一部渡江南下,开辟苏浙皖边敌后新区。接着又指挥新四军各师开展对日大反攻作战,歼灭大量日伪军,收复大片失地,为创建和巩固华中抗日根据地,为新四军的全面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新四军第一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政大学校长、中共华东后方工作委员会书记等职。为华东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等职。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4年11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2岁。

    张宗逊上将
    张宗逊(1908-1998),陕西省渭南县人。1924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三师九团营政治指导员,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排长、连长。参加过北伐战争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团连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三纵队九支队支队长,红一军团第12军代参谋长,红12军第36师师长、军长、独立团团长,红五军团第14师师长,红军大学校长兼政治委员,红军中央纵队参谋长,红三军团第四师师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参谋长,红军大学参谋长,军委一局局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8旅旅长,吕梁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第一纵队司令员,西北野战军、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和总参谋部军训部部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总后勤部部长。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98年9月14 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张爱萍上将
    张爱萍(1910-2003),四川省达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共青协和中心县委书记,共青团中央局秘书长,少先队中央总队训练部部长、参谋长、总队长,红三军团第四师政治部主任,第11、第13团政治委员,军委骑兵团政治委员、代团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江浙省委军委书记,豫皖苏省委书记,八路军苏皖纵队政治委员,八路军第五纵队三支队司令员,新四军三师九旅旅长,三师副师长兼苏北军区副司令员,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前敌委员会委员,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七兵团司令员兼浙江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兼第三野战军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国防科委主任,国家科委第一副主任,军委科技装备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2003年7月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张震中将
    张震(1914-——),湖南省平江县人。1926年任本地劳动童子团副团长。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五军第二纵队特务大队宣传员,第一师一团连政治委员,红三军团第四师十团营长,红一军团第4师12团参谋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山西办事处参谋、科长,新四军第六支队参谋长兼豫皖苏保安司令部司令员,八路军第四纵队参谋长,新四军第四师参谋长,11旅旅长兼淮北路西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副司令员、一兵团参谋长,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华东军区兼第三野战军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第二十四军代军长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副院长、院长,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总后勤部副部长、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大学校长。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1985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被增选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任国防大学校长,1990兼任政治委员。1992年在中共十四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是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1993年3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9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张藩中将
    张藩(1909-2002),原名张环。湖南省浏阳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鄂赣省少先队总队长,少共省委委员,中共鄂东南道委代书记,湘鄂赣省反帝大同盟主任,湘鄂赣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6军团第16师48团政治委员。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湘鄂赣抗日军第一支队政治部主任,中共湖北阳新中心县委书记,新四军挺进纵队参谋长,苏北指挥部第一旅副旅长兼参谋长,第四军第一师参谋长兼苏中军区参谋长,苏中军区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第一纵队副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第11纵队兼苏中军区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29军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南京警备区政治委员,华东军区空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战术教授会主任、高级兵团战术教授会主任、战役法教授会主任、研究部部长、副教育长、副院长,兰州军区副司令员、顾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2年3月2日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94岁。

    张才千中将
    张才千(1911-1994),湖北省麻城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军部教导团班长、第10师28团排长,29团连长,红四方面军第31军二营副营长、三营或长,279团团长,第93师副师长兼279团团长,红四军第12师副师长、师长,红四国参谋主任、作战科科长,援西军随营学校校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5旅770团团长,豫西支队司令员,河南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一纵队二旅旅长、纵队参谋长,鄂西北军区参谋长兼第四军分区司令员,江南游击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原野战军第12纵队副政治委员、司令员兼江汉军区司令员,湖北军区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五兵团军长,海南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武汉军区司令员。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次全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4年12月24日逝世,终年83岁。

    张天云中将
    张天云(1913-1980),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鄂豫皖苏区独立第一师二团班长、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红25军第73师223团连政治指导员,红15军团第78师二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营教导员,第687团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新四军第三师八旅副旅长兼盐阜军分区副司令员、第八旅旅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弱人民自治军第三师八旅旅长,东北野战军第六师师长,第八纵队副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12兵团军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军长,志愿军第19兵团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后勤学院院长。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0年7月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67岁。

    张仁初中将
    张仁初(1909-1969),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27年参加中国工农革命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10师28团班长、排长,第12师警卫连副连长,红四方面军保卫局通江分局保卫队队长,保卫团第二营营长,红33军第98师294团营长,红一方面军第一军二师四团营长、副团长,五团团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营长、副团长、团长,鲁南支队支队兼686团团长,教导第二旅副旅长兼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校长,山东军区特务团团长,滨海军区参谋处处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滨海军区警备第10旅旅长,鲁中军区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第三野战军26军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军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9年11月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60岁。

    张令彬中将
    张令彬(1902-1987),湖南省平江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31团班长,团教导队区队长、排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三纵队副官长,红一方面军第34师卫生队队长,第12军军医处处长兼福建军区留守处处长,红一方面军第一兵站医院院长兼政治委员,红9军团卫生部部长、后勤部部长,红四方面军四局管理科科长,红四方面军司令员直属供给处处长,中央教导师供给处处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直属金库处处长,军委供给部军人合作社主任,军委副官处副官长,第18兵站部副部长兼政治委员,军委供给部部长、经济建设部部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后勤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十、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在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7年7月1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

    张达志中将
    张达志(1911-1992),陕西省佳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佳县区委书记、县委书记,中共陕北特委特派员、特委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27军84师政治委员兼一团政治委员,红15军团第81师、78师政治委员,军团政治部民运部部长,陕北独立第一师政治委员。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陕北延长东地委书记,八路军120师警备第六团政治委员,大青山骑兵支队政治部主任,塞北军分区副政治委员,绥蒙军区副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绥游击司令员,绥德军分区司令员,陕北军区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公安部部长,公安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兰州军区司令员兼甘肃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八、九、十届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次、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92年1月15日逝世,终年81岁。

    张池明中将
    张池明(1917-1997),河南省新县泗店乡人。1928年参加革命工作。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少共光山县委儿童团总队长,少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儿童局委员,红27军第246团少共团委书记,红25军军部秘书,红15军团司令部作战科代科长。参加了长征。到达陕北后,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山城堡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作战科科长,688团参谋长,特务团政治处主任,冀鲁豫支队第二大队政治处主任,344旅687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三师八旅兼盐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斗、反“扫荡”和反顽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任松江军区政治部主任,哈尔滨卫戍区副政治委员,中共松江第一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北满军区独立第二师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43军政治委员。参加了四保临江、辽沈、平津、渡江、湘赣、广州、海南岛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部长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参谋长,后勤学院副院长、院长,总后勤部副部长、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政治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十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7年11月8日因病逝世,终年80岁。

    张贤约中将
    张贤约(1911-2002),河南省商城县南溪区(今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4军第12师36团通信排班长、排长,红四军第11师31团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红4军军部通信队队长,第12师34团副团长、团长、12师师长,1937年6月任援西军随营学校校长。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反“围剿”作战和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5年参加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教导团团长,先遣支队支队长,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129师干部轮训大队大队长,延安军政学院第三队队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编第四旅副旅长、旅长。参加了反六路围攻、反九路围攻和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六军副军长、政治委员兼迪化(今乌鲁木齐)军区政治委员。参加了延安保卫战、榆林、洛川、青化砭、沙家店、陇东、扶眉、兰州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北军区空军副司令员,西北军区后勤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兼汽车拖拉机管理部部长,总后勤部顾问、副部长。是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2年1月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张国华中将
    张国华(1914-1972),江西省永新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班长、干事、连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巡视团主任,第二师六团党总支书记,军团政治教导大队政治委员,河东游击支队政治总计任,陕南游击支队科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五师战士话剧团主任,115师直属队政治处主任,鲁西军区第七支队政治委员,教导第四旅政治委员兼湖西军区政治委员、中共河西区委书记,冀鲁豫军区第九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七纵队副政治委员,豫皖苏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18军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藏军区司令员,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成都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2年2月21日因病在成都逝世,终年58岁。

    张经武中将
    张经武(1906-1971),又名张仁山。湖南省酃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瑞金红军学校政治营营长,军委军事教导团团长,广昌基地司令员,中央军委五局副局长,会昌教导团团长,军委直辖教导师师长,军委第二野战纵队参谋长,陕甘支队第三纵队参谋长,军委二科科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员,陕甘宁留守兵团副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参谋长,中共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副参谋长、参谋长,西北军区参谋长,西安市警备司令部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副参谋长,中央军委人民武装部部长,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代表,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代表,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办公厅主任,西藏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委一书记,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是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1年10月2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65岁。

    张南生中将
    张南生(1905-1989),福建省连城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乡苏维埃政府委员,红12军二纵队第103团连政治委员,红13军第二团政治委员,第13师39团政治处主任,师总支部书记,红五军团第13师37团政治委员,国家保卫总队政治委员,国家政治保卫团政治委员,红31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政治处副主任,386旅771团政治委员,先遣支队政治委员兼中共冀西地委军事部部长,独立支队政治委员兼中共晋中地委军事部部长,八路军129师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八路军野战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组织部副部长,华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志愿军政治部代主任,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顾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全会议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9年8月2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4岁。

    张祖谅中将
    张祖谅(1911-1961),河南省商城县白塔集乡大塘湾村人。193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2月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时期,任红25军第73师特务连班长、排长,红31军第93师政治部干事,第279团连政治指导员,军政治部保卫科科长。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反"围剿"作战和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政治处组织股副股长、旅政治部锄奸科科长,第772团代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第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参加了七亘村、神头岭战斗和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19军分区司令员,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八纵队参谋长,华北军区第八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18兵团60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军长。参加了上党、运城、临汾、晋中、太原等战役和进军西北、西南的扶眉、兰州、成都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兵团军长兼成都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川西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1952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60军军长,参加指挥了金城战役。回国后,1959年进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任南京军区参谋长。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1961年5月13日因病在上海逝世,终年50岁。

    张翼翔中将
    张翼翔(1913-1990),湖南省浏阳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东独立师班长,红16军第7师9团排长,红8军第21师连长、副营长,红三军团第2师四团营长,红六军团第18师52团参谋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教导大队大队长,第14团副团长、团长,新四军第2师6旅副旅长,五旅副旅长兼路西军分区副司令员,新四军司令部作战科科长,苏浙军区第二纵队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纵队三旅旅长,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参谋长、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20军副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兵团军长蒹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拴团军长兼军政治委员,华东军区副参谋长,福州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副部长,铁道兵司令员,第二炮兵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参与编写出版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草拟《共同条令》、《战斗条令》等。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曾两次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0年4月5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7岁。

    张午少将
    张午(1920-2004),原名张继光,陕西省长安(今西安市)县人。1936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抗日战争时期,任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安吴青训班人事科科长、总支书记、处长,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干部科副科长,八路军留守兵团关中军分区青年营副政治委员,警备三团营政治委员。克服敌人重重阻挠,坚持开展敌后工作,率部参加了爷台山反击、西坡店子抗敌等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部宣教科科长,骑兵第6师1团副团长,西北野战军第4纵队教导大队政治处主任,第一野战军4军10师30团政治委员。参加了保卫延安、解放兰州等重大战役,参加了镇八堡、榆林、沙家店、宜川瓦子街、西府、澄合、荔北、康家河、扶眉等战斗,屡建战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2兵团师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干部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师政治委员,沈阳军区炮兵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沈阳军区副政治委员。努力学习,求真务实,勤奋工作,为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做出了贡献。是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八一奖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4年9月24日因病在沈阳逝世,享年84岁。

    张华少将
    张华(1912-——),江西省永丰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少共永丰区委书记,永丰县儿童局局长,红3军团4师10团排长、连长,红3军团司令部前敌指挥部参谋。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政治部锄奸科科长,第30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晋军区第4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补训兵团2旅政治委员,华北军政大学第2总队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海军航空学校副政治委员,青岛基地防空司令部政治委员,北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北海舰队航空兵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张英少将
    张英(1914-1984),原名黄文荃,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上海学生界救亡协会党团书记,中共上海学委组织部部长,京沪线路东特委书记,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6师18旅政治部主任,第52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7师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31军92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驻瑞士联邦公使馆武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二部副部长兼外车语文学院院长,总参谋部二部顾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4年逝世,终年70岁。

    张英少将
    张英(1916-——),辽宁省盖平(今盖县)县人。1936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八路军。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炮兵团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延安炮兵学校第二大队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炮兵2团政治委员,第4团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炮兵1师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1师政治委员,参加了一至五次战役和1952年巩固阵地作战,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高射炮兵学校政治委员,高级炮兵学校政治委员,炮兵学院政治委员,1970年到1976年任吉林省军区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张明少将
    张明(1912-2000),原名丁永纲,山东省日照县人。1935年在学校组织抗日救国会,是负责人之一。1936年到北平参加救亡运动,在北平大学旁听。193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1军政治部文化教员。参加了井陉、七亘村、黄崖底、长乐、神头岭、响堂铺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政治处文化教员、教育干事、教育股股长,旅政治部科长,团政治处主任,太岳军区武委会第1分会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13旅副政治委员,12旅副政治委员兼鄂陕军分区副政治委员,中原军区第19军55师政治委员。参与指挥攻克房县、竹山、浙川县城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陕南军区政治部主任,陕西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政治部副主任。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0年1月2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张忠少将
    张忠(1912-1982),原名张桂亭,安徽省六安县人。1930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1军排长、连长,红9军副营长,中央军委通信营营长,警卫团副团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青年抗日决死队第4纵队随营学校大队长。1938年组建游击6团,任1营长,1939年率一个连伏击敌军,毙伤日伪军30余人。后担任35团参谋长,第19团副团长,工卫旅21团团长,新四军5师教导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5师3旅副旅长,陕南军区第4军分区副政治委员,豫皖苏军区第3军分区司令员,第18军52师副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8军52师师长,在川西剿匪作战中立一等功。1953年任西藏军区筑路部队司令部副司令员。1961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任甘肃省军区副司令员,1969年到1975年任甘肃省军区司令员,1972年到1975年兼任甘肃省委书记。1975年到1979年,任贵州省军区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2年2月7日逝世,终年70岁。

    张和少将
    张和(1915-1967),湖南省浏阳县人。1930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6军团大庸分区桑庸独立营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旅359师718团连政治委员、连长,冀中人民自卫军第1纵队1大队大队长,冀中军区警备旅第1团营长、副团长、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总兵站政治委员,晋绥军区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西北军区后勤部驻晋南办事处政治主任,西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兼教导大队政治委员,军区后勤部干部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生产部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部长,总后勤部工厂管理部部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7年7月逝世,终年52岁。

    张政少将
    张政(1915-——),山西省阳曲县人。1936年参加牺盟会。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入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历任陕北公学人事部股长,北方局组织部股长,八路军第一纵队组织科副科长,陇海支队组织科科长,新四军3师9旅26团政治处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4师9旅26团政治处主任,第4师9旅25团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2纵6师17团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直属政治部主任。参加了宿北、淮海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浙江省军区第8军分区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军63师政治委员。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组织部副部长。回国后,任解放军政治学
院速成系副主任,政治学院组织部部长、第2大队大队长,福州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福州军区后勤部顾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张挺少将
    张挺(1917-1993),北京市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参谋、侦察科副科长、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张家口卫戍区司令部参谋长,察哈尔军区副参谋长,晋察冀野战军第6纵队副参谋长,华北野战军第3纵队副参谋长,第19兵团63军188师代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委情报部三局副局长,情报部办公室主任、第五处处长,情报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二部部长,南京军区副参谋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2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93年1月12日逝世,终年76岁。

    张钧少将
    张钧(1919-1997),山东省寿光县人。1937年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1纵队1大队政治工作员、政治干事、政治指导员,决1旅第38团1营政治教导员,决1旅教导大队政治教导员,太岳军区第4军分区政治部宣教科科长、
3支队政治委员、济源独立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4纵13旅39团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临浮战役,顽强阻击援敌。吕梁战役中,率部全歼敌一个营。1947年率部夜袭新安县城,歼灭敌守军2000人。同年任豫西军区南阳军分区政治部主任。1949年任第二野战军第13军39师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二野战军第13军随营学校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39师政治委员,兼任云南思茅地委书记。在思茅工作了6年,主持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土地改革等工作,颇有声望。思茅现仍存民族团结誓词碑,上面刻着张钧的名字。这是当年张钧和47名各民族代表剽牛、喝咒水为盟而立。1956年离开思茅,任昆明军区公安军第二政治委员,负责边防内卫工作。1957年任云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1958年任国防部第5研究院1分院政委,参与组建科研队伍,进行导弹、火箭研制工作。1965年国防部第5研究院改为第七机械工业部,任七机部1院党委书记,正式转业地方工作。1975年任七机部副部长。1982年到1985年,任航天工业部部长。在航天工业部注重思想感情交流,工作作风随意而透明,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善于和下属交朋友,口碑很好。为远程火箭、潜艇水下火箭和同步卫星的发射成功做了大量的工作。1985年退居二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97年6月2日逝世,终年78岁。

    张衍少将
    张衍(1917-2003),安徽省灵璧县人,1937年奔赴延安参加八路军,并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总校政治教员、营主任教员、大队主任教员,抗大第六分校政治教育科科长,八路军前方指挥总部情报处三科科长,参加了豫北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被晋冀鲁豫军区派往民主建国军工作,负责改造原国民党起义部队。从1947年8月起,任晋冀鲁豫军区九纵队政治部敌工部部长,豫西五分区地委副书记兼军分区副政治委员,中原军政大学政治部副主任兼一总队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政治部宣教部部长,为创建新解放区和培养合格的部队指挥员做出了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政大学政治部副主任,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政治部主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军事电信工程学院政治委员,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国防部第十研究院党委书记,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兼国防科技大学校长。作为国防科技大学的奠基人之一,为培养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做出了贡献,为国防科技大学的长远建设与发展打下了基础。是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2003年8月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张峰少将
    张峰(1922-1997),又名张在岭,安徽省太和县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新四军。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3师10旅28团连长,淮阴县保安大队副营长,苏北军区淮海军分区第4支队教导队队长,新四军第3师10旅28团营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3师10旅司令部作教科科长兼教导队队长,1946年到东北后,任东北民主联军2纵5师13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在临江战役和辽沈战役攻打锦州的战斗中,先后立大功两次。后参加了平津、渡江、广西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116师副师长。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39军116师副师长、师长。参加了第一至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和朝鲜西海岸登陆防御准备。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116师师长。1960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基本系。后历任第39军副军长、军长,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在战争年代,立大功3次。1997年12月16日因病逝世,终年75岁。

    张雄少将
    张雄(1908-1963),江西省瑞金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4军政治委员、办公厅秘书,特务营连政治委员,野战医院政治委员,红1军团司令部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司令部科长,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秘书长兼统战部部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滨海军区第2军分区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鲁南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山东军区10师政治委员,鲁中南军区政治部主任,第7兵团第35军副政委。参加了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海军第7舰队政治委员,海军舟山基地政治委员,海军干部部部长,海军政治部副主任兼干部部部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3年8月24日逝世,终年55岁。

    张瑞少将
    张瑞(1909-——),原名张咸祥,浙江省浦江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通信学校训练处技术教员、训练处主任,红3军团、红1军团电台分队长,红15军团电台中队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电台中队长兼师通信营营长和无线电大队副大队长,115师司令部三科科长兼大队长,军委三局业务处副处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第三处处长兼通信学校校长,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副局长,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司令部处长兼通信学校校长和华中电信管理局局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司令部第三处处长兼通信学校校长,军委军务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务部副部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张翼少将
    张翼(1918-——),山东省诸城县人。16岁考入山东省立诸城第13中学,19岁毕业,考入第一师范,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37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按照中共诸城临时县委的要求,参加了国民党组织的高密游击队。不久中共党组织撤出了这支游击队,被分配到东北军,参加了在滨海地区粉碎伪军的作战、保卫连云港阻击日军登陆作战、合肥机场破击战和宿迁作战。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东军区滨海支队第27团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第25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滨海支队政治部主任,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19旅55团政治委员,第1纵队3师政治部副主任,第1纵队政治部敌工部部长,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政治部秘书长。参加了梅河口战斗和通化战斗。四平保卫战撤退时,作为后卫团,歼敌一个连,俘敌百余人,受到东总表扬。在部队渡松花江时,被敌军阻击,与主力隔断,滞留松花江南岸。克服许多困难,终将部队带回江北。参加了三下江南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公安部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中南军区防空部队政治部主任,广州军区防空军政治部主任,广州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成都军区空军指挥所副政治委员、空军副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空军学院副政治委员、顾问。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6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张乃更少将
    张乃更(1914-1992),河北省平泉县人。1937年燕京大学毕业。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政治教员,军区教导团营副政治教导员,团教育股股长,团政治处主任,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2区队副政治委员,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直属队政治处主任,晋察冀军区工业部副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教导师第1团政治处主任、副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教导旅第2、第3团政治委员华北军区第一步兵学校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委员,第10兵团政治部秘书长,防化学兵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防化学部部长,防化学兵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防化学部部长、顾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2年3月5日因病逝世,终年78岁。

    张力雄少将
    张力雄(1913-——),福建省上杭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2军34师100团连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红5军团随营学校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1大队2队队长、大队政治处主任,太岳独立大队政治委员,第6分校政治部主任,太行军区第7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河南军区第6支队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1纵队3旅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12纵队政治部副主任,江淮军区政治部主任,第二野战军特种兵纵队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炮兵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治委员,昆明军区公安军第一副司令员,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副参谋长,云南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江西省军区政治委员,福州军区顾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张万春少将
    张万春(1914-1971),河南省郾城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军团2师4团排长、副连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和直罗镇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副连长、连长、副营长,苏鲁豫支队1大队营长,游击3大队队长,新四军3师7旅19团副团长,苏北军区第2军分区司令员,第3师7旅19团团长,参加了平型关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独立1师副师长,东北野战军第10纵28师副师长,独立13师副师长,第四野战军49军162师师长,第43军133师师长。参加了辽沈、衡宝、广西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副军长,195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6军副军长,参加了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回国后,任第46军副军长,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叁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71年7月11日逝世,终年57岁。

    张广才少将
    张广才(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黄冈县委书记,红4方面军第4军10师30团政治委员,第31军政治委员,川陕省军区司令员,第4军政治委员,33军政治委员,30军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政治部锄奸部第三科科长,八路军总部兵工厂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满军区吉北军分区司令员,吉林省军区副参谋长,东北军区军工部第7办事处政治委员,湖北军区副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武汉军区副政治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授少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0年4月8日逝世,终年70岁。

    张子珍少将
    张子珍(1918-1967),山西省应县人。1936年加入山西牺盟会。1937年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决死第1纵队连政治指导员,第32团民运股股长,第38团政治处组织干事,第57团总支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32团政治处主任、代团政治委员,第31团副政治委员,第34团政治委员,湖北军区郧阳军分区副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兼陕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陕西省军区干部部副部长,西北军区干部部处长,兰州军区干部部副部长、部长,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67年6月19日逝世,终年49岁。

    张子明少将
    张子明(1918-1991),山西省离石县人。1933年在北平参加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1934年被捕入狱。1935年在狱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出狱后,任山西国民兵军官教导团政训干事。1937年入山西太原军政训练班。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1纵队2总队政治部民运股股长,纵队政治委员办公室秘书,第25团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10旅28团政治委员,西北民主联军38军17师副师长,第二野战军14军42师政治委员。参加了百团大战和上党、淮海、渡江、滇南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委员兼中共云南省丽江地委书记,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科教部副部长、教育长、副政治委员,昆明军区副政治委员,铁道兵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1年6月23日逝世,终年73岁。

    张云龙少将
    张云龙(1910-——),福建省永定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2军34师100团通信副排长,红1军团通信连排长,红3军团保卫局侦察科科员,第13团副特派员,中央军委警卫团副连长、连政治指导员、连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6年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部参谋,第1支队参谋,特务团参谋长,第1师3旅7团副团长。经历过皖南事变。
    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1师3旅8团团长、旅参谋长,华东野战军6纵16师师长,第三野战军第23军68师师长。参加了莱芜、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兵团23军参谋长、副军长兼参谋长。1954年毕业于军事学院,赴朝鲜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4军副军长。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军长,北京军区副参谋长、副司令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张元培少将
    张元培(1913-1981),福建省永定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总部特务团副官主任,总经理部粮服科副科长,红一方面军供给部军实处处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经理科科长,驻衡阳办事处处长,驻重庆办事处副处长,新四军军需处处长,第7师独立团政治处主任,沿江支队兼沿江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沿江支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师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副参谋长,第三野战军后勤司令部参谋长,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海军部副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海军第1纵队司令员,海军舟山基地司令员,南海舰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1年10月15日逝世,终年68岁。

    张天恕少将
    张天恕(1913-1985),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皖西北独立团连政治指导员,红25军第74师224团营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2营营长,新编第1旅1团团长。1940年,太岳军区进行着名的白晋战役,769团负责攻打南关。团长郑国仲带着手下的叁个营长李德生、张天恕、马忠全,和旅长陈锡联一同去看了南关的地形,最后决定3营担任尖刀,隐蔽潜伏到南关,腹地开花,由内向外打,张天恕的2营担任突击,待3营打响后,以密集的火力,封锁云盖山下两个突出高地和秦五坡、极子山中间碉堡的火力,以突击动作,迅速扫清前进路上的障碍,由外向内打,1营为预备队。实际战斗中,3营摸进南关的大街上,敌人就发现了,3营立即展开战斗,张天恕指挥2营一方面封锁敌人火力,一方面发起冲锋。当时战斗打得十分激烈,担任主攻的3营9连伤亡较大,郑国仲命令张天恕的2营“不顾一切地迅速向前进攻”。 张天恕带领2营突破敌人火力的封锁,冲进镇内,与3营会合,肃清了街上的敌人,攻占敌司令部。此战消灭日伪军400人。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热西军分区副参谋长,哈尔滨卫戍司令部政法处处长,东北军区保安旅副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公安18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回国后于1956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任热河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辽宁省军区副司令员,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5年2月12日逝世,终年72岁。

    张开荆少将
    张开荆(1905-1991),江西省吉水县人。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福建军区司令部通信主任,游击纵队司令员。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2支队司令部作战科科长,江北挺进纵队参谋长,江南指挥部指导大队大队长,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指挥部参谋长、团长、旅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纵队参谋长、旅长、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平原军区副司令员,察哈尔军区副司令员,黑龙江省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参谋长,吉林省副省长。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1年2月24日因病逝世,终年86岁。

    张开基少将
    张开基(1912-1990),四川省万源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0军第89师267团连长,参加了长征。在长征期间,他就9次负伤,在部队有“猛张飞”的绰号。参加了西路军,在援西军的救助下,回到延安。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南游击大队参谋长、代大队长,山西决死第2总队营长,第4团副团长、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独立第2旅36团团长,独立第2旅副旅长、旅长,第一野战军第3军7师师长。在解放孝义战斗中,他组织突击队登城,激战12小时,歼敌2000余人。在指挥西盘梁抗击战中,在兄弟部队配合下,曾击溃四倍于我之敌。1947年,指挥部队仅用一个小时就攻下延川,在攻打清涧战斗中,他的部队活捉了敌中将师长廖昂。1948年,在宜川战役中,指挥部队智取要塞内七郎山,将敌27军军长刘勘三万人引到瓦子街歼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2年毕业。任西北军区炮兵部副司令员兼军械部部长,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0年逝世,终年78岁。

    张太生少将
    张太生(1913-1981),江西省吉安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户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团4师12团排长、连长,红15军团78师234团营长、团参谋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6年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游击支队中队长、营长,第6支队1团团长,第4师11旅副旅长兼31团团长和政治委员,宿东游击支队支队长兼政治委员,淮北军区第4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3军分区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9纵12旅政治委员,华中军区第8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开封市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公安军学校政治委员,第二人民警察干部学校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1年5月21日逝世,终年68岁。

    张少虹少将
    张少虹(1920-2000),山东省掖县(今莱州市)人,1937年参加“民众抗日前进队”,1938年加入游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东胶东游击队第3支队2大队政治指导员,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21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5旅15团政治处主任,第14团政治委员,胶东军区第1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胶东军区警备第4旅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沙河、郭家店、参埠庄、日庄、大院上、文岑、河马崖、招远、黑山等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26师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27军80师政委等职,参加了孟良崮、临朐、三户山、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6航校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沈阳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空军政治学校校长,军政治委员,沈阳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作战。注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为我军思想政治建设和军队院校建设做出了贡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2000年10月2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张中如少将
    张中如(1919-——),山西省原平县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文水县游击大队训练班副主任,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
会游击第3支队中队长,游击第1支队连长,山西新军暂编第1师36团连长,工卫旅司令部作战科科长,晋绥军区第8军分区21团营长,晋绥军区司令部作战科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8纵11旅参谋长,西北军政大学晋绥分校副教育长。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察绥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情报部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外语学校校长,总参谋部二部副部长,国防部外事局政治委员,1973年到1979年任河南省军区政治委员,后任总参谋部二部政治委员、部长。是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张日清少将
    张日清(1917-2004),福建省长汀县涂坊乡坪埔村人。1930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5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日清同志历任红一军团第12军军部勤务员、班长、收发员,江西瑞金红军学校文书、干事、政治指导员,信康赣边区游击支队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张日清同志历任新四军教导总队排长、队长、大队长兼教员主任,新四军新编第2支队3团参谋长,第1师2旅6团团长,中共华中党校学员,苏中抗日军政大学大队长、教育长,新四军第1师参谋处教育科长兼教导团副团长、作战科长,苏浙军区苏浙公学副教育长、第3纵队7团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皖南事变”和苏南地区溧阳、溧水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张日清同志历任华中军区第8纵队66团团长,华中野战军第1师1旅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10师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随营学校副校长,第三野战军军政干部学校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军政大学第二总队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苏中、鲁南、莱芜、孟良崮、淮海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日清同志历任华东军政大学福建分校政治委员,第十四步兵学校政治委员,军事学院政治系学员,陆军第23军副政治委员,陆军第24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山西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兼山西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武汉军区顾问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信念坚定,不怕牺牲,勇于探索,勤奋工作,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4年10月14日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88岁。

    张文舟少将
    张文舟(1912-1986),原名霍昭汉,山西省沁阳县人。毕业于西北陆军军官学校。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和东北军中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6军2师副连长,中共陕北省委军事部参谋科科长、参谋长,红29军作战科科长、军参谋长。参加了陕北苏区反“围剿”和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部作教科科长、参谋处处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3旅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3旅副旅长、联防军参谋长,西北野战军参谋长,西北野战军4纵参谋长,第一野战军4军参谋长,第二兵团参谋长。参加了延安保卫战和宜川、扶□,兰州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参谋长。由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解方出任朝鲜停战谈判志愿军代表,张文舟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代参谋长,参与指挥了1951年夏、秋季防御作战,1952年春、夏季巩固阵地作战,金城反击战和上甘岭战役,回国后,任军事学院装甲兵系主任。1961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后任装甲兵学院副院长、装甲兵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6年1月2日逝世,终年74岁。

    张文碧少将
    张文碧(1910-——),江西省吉水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福建军区建黎泰军分区司令部特派员,独立师连政治指导员,红7军团营、团特派员,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师特派员,挺进师第3纵队副政治委员,第2纵队政治委员。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2支队4团政治处组织股副股长,东南指挥部苏皖支队政治部调查统计科科长,苏北指挥部第3纵队司令部军法处主任,新四军第1师南通警卫团政治委员,浙东纵队政治部主任,苏浙军区第1纵队3旅副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2师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20军59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7军政治部主任,第27军副政治委员,南京军区装甲兵政治委员,1959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任南京军区工程兵政治委员,第12军政治委员,浙江省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部顾问。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张水发少将
    张水发(1919-——),原名张明,福建省连城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军委二局译电员、译电组长。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任陕甘宁省委机要科科长,陕甘宁省军事部政治部青年科科长。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学员队政治指导员、大队组织干事。1939年任军委华北战地工作团队长,后进入八路军军政学院和陕北公学学习。此后任军委总政治部锄奸部干事,军委办公厅政治处干事、通信科科长、通信处主任,当过叶剑英同志的秘书。
    解放战争时期,任军委总参谋部第一局副处长、作战科科长、作战处处长,第一局二室副主任,第一局副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局副局长兼作战部办公室主任。1953年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24军74师副师长、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回国后,任军委作战部办公室主任。1957年毕业于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后任高等军事学院战役教授会教员、战略教研室教员、副主任,昆明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张书祥少将
    张书祥(1911-1986),湖南省平江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团2师6团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第11团营政治教导员,红29军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第257团团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延安留守兵团警备4团参谋长、副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东军区第16军分区副司令员,第12军分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48军143师副师长,第四野战军48军144师师长。参加了辽沈、平津、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事学院训练部战术教授会研究员,炮兵系主任。1957年毕业于
军事学院。后任副军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6年2月21日逝世,终年75岁。

    张平凯少将
    张平凯(1910-1990),湖南省平江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5军第3纵队分队长,红3军团炮兵连政治委员员,炮兵团政治委员,福建独立10师政治委员,红19军第56师政治委员、师长,庆阳步兵学校1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7大队政治处主任,第二分校政治部副主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政训大队大队长、直属政治部主任、军区民运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热河纵队政治部主任,军区武装部部长,军区后勤部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解放军后勤学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山西省军区副政治委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并授予二等红星奖章,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0年11月22日因病逝世,终年80岁。著有《彭德怀率师援朝》等。

    张正光少将
    张正光(1916-2004),原名张积厚,又名张占全,湖南省平江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5军政治部宣传员,团宣传队队长、政治部青年干事、政治教员,红军大学二科队政治指导员,中央红军教导师特科团政治主任教员,教导师政治部宣传副科长、俱乐部主任、团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政治处主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延安分校政治部副主任,第3分校政治部主任,八路军陕某宁留守兵团宣传部部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鄂东地区中心县委书记兼军事指挥部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鲁豫军区第4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第8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政治委员,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平原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华北军区政治部青年部长、干部部长,北京军区政治部第二副主任,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总参某部第一政治委员等职,为人民军队的建设奉献了毕生精力。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4年4月2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张玉华少将
    张玉华(1916-——),山东省文登县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胶东天福山起义。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第3军1大队中队政治指导员、大队政治委员,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61团营政治委员,第1旅3团政治委员,鲁中军区后勤处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8旅22团政治委员,第8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四野战军40军事家19师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118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118师政治委员,第40军政治部副主任、副军长,沈阳军区炮兵参谋长、副司令员,沈阳军区炮兵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武汉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共湖北省委书记,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顾问。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张玉华的夫人叫刘振华,与他在118师的同事,师政治部主任刘振华同名同姓,后来两家成了儿女亲家。

    张世珍少将
    张世珍(1902-1956),原名张卓吾,山西省闻喜县人。
    原任国民党军营长、团长、张垣第7师师长、新编独立第7师师长。1949年随董其武在绥远起义。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第37军长。第37军当时辖109师、110师和111师。109师由新编独立第7师改编,110师由原326师改编,111师由原319师及保安第2旅,全军13000人,列入绥远军区建制。第37军改编后,移驻五原,开展政治整训和生产劳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37军归华北军区23兵团建制,1951年1月移驻河北衡水。1951年9月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7军长。率部参加了机场修建、保护和后方警戒。1952年回国后,第37军番号撤消,37军军部与36军军部编为建筑工程部,110师与36军107师合编为107师,其他部队调归兵团学习团或编为建筑工程部队。张世珍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9军第二副军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6年逝世,终年54岁。

    张世盖少将
    张世盖(1918-2000),四川省巴中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4军12师政治部宣传员,第30军军部排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太谷县游击队第1大队副队长,八路军129师独立支队连长、副营长、营政治教导员,冀南军区骑兵营政治教导员,新编第9旅25团营长,32团参谋长,冀南军区第4军分区武工队队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南军区独立第4旅12团副团长、团长,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28旅84团团长,桐柏军区第28旅副旅长,中原军区第58军172师副师长,湖北军区独立第4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公安军作战处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兼民警总队总队长,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院长,第二炮兵54基地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副参谋长,司令部顾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2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0年1月3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2岁。

    张汉丞少将
    张汉丞(1913-——),原名杨业龙,湖北省麻城市顺河集镇杨家高山村人。193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时期,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连排长,红四方面军步兵学校排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省新军政卫队第二支队中队长、大队长,山西省新军第2支队中队长、大队长,山西省新军第213旅57团团长,太岳军区第2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军区西满军区警备第2旅旅长兼嫩江军分区司令员,东北军区后勤部第2西线战勤司令部参谋长,东北野战军后勤部第1份部部长。参加了辽沈、平津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2分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勤部部长、海军顾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张加洛少将
    张加洛(1919-2003),山东省掖县(今莱州市)人,193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入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6年夏在北平加入“民先”,为“旧学联”主要成员之一。同年9月受党组织选派参加东北军张学良部学兵队,从事党的兵运工作,任东北军学兵队学员。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受中共山东省委指派在胶东地区组织发动抗日武装,后任掖县县委书记。1938年3月后任胶东抗日游击三支队党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胶东抗日联军前敌指挥部政治委员,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62团、第21旅政治部主任。1941年后历任中央军委总卫生部政治处主任,军委直属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兼秘书科科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直属政治部办公室主任、政治部巡视员,西北五省联防军政治部秘书处副处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胶东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北海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49年5月后任华东军区警备5旅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山东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华东军区政治部宣传部第一副部长,江苏军区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后勤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政治部主任。1964年4月任水利电力部政治部主任。1978年5月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1995年6月离职休养。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解放勋章。2003年4月2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张吉厚少将
    张吉厚(1910-1975),又名李兴第,河南省新县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4军第10师30团团长,陕甘宁边区延安县大队大队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陕甘宁边区志丹县保安大队大队长,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教导营队长,保安第2团副团长、代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独立团团长,东海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警备第5旅旅长,农建第3师师长,1953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兵10师师长,参加1953年春季反登陆战役准备和战洪峰前进抢修铁路,回国后,任新建铁路指挥局副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副参谋长,参与组织修建宝成铁路、黎湛铁路和鹰厦铁路的建设,毕业于南京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后任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
    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75年2月17日逝世,终年65岁。

    张西三少将
    张西三(1905-1976),河南省南乐县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河北成安县县长,冀南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参谋长,新编第8旅司令部参谋主任,大名分区路南支队政治委员,冀南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第3军分区参谋长,冀南军区独立第5旅参谋长、副旅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10纵队29旅副旅长,桐柏军区第2军分区副司令员,桐柏军区副参谋长,第四野战军58军参谋长,河南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副校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防空部队司令员,广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中国民航总局副局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76年1月31日逝世,终年71岁。

    张西鼎少将
    张西鼎(1913-1977),陕西省扶风县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毕业后任中共扶风县委书记。后到国民党军38军(赵寿山部)任补充2团通信排长,第98团便衣队队长、教导大队区队长、连长。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45年参与组织国民党军第17师起义。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17师政治部主任、中原野战军38军17师政治部主任、陕西军区安康军分区副政委。参加了上党、邯郸、出击陇海路等战役。建国后,历任陕西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副主任、主任,甘肃省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解放勋章。1977年7月31日逝世,终年64岁。

    张百春少将
    张百春(1916-1978),湖南省新县陈店乡山背滦湾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31军91师政治部白军工作科科长、民运科科长、组织科科长。参加了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771团政治处敌工股股长、3营教导员,129师青年纵队政治部敌工科科长、771团(后编为青年纵队16团)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等职。这一时期,他奉命率部先后参加了山西昔阳县的东黄崖底伏击战,涉县、黎城间的响堂铺战斗、彭城镇战斗,攻占临漳南侧的崔家桥、吕村战斗及汤阴西南歼灭伪军扈全禄部的战斗。1940年8月参加了“百团大战”。1942年9月,入抗日军政大学总校学习,后转入中央党校二部7支队参加整风学习。1945年2月调任中央党校三部组教科副科长。11月从延安赴东北,任东满军区(后改为吉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吉南军分区副政治委员、第十纵队三十师(后改为四十军一四一师)政治委员。其间参与指挥了著名的黑山、大虎山阻击战。参加平津战役后,率部南下,于1949年6月解放鄂西重镇宜昌。之后,又与兄弟部队一起解放重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六航空学校政治委员,后继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混成第四旅十一团政治委员、空军第二师政治委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任空军第一文化速成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空军第二军政治委员、北京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独立自由勋章。1978年3月2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62岁。

    张光华少将
    张光华(1912-1986),江西省宁都县人。1931年参加当地游击队。后在乡苏维埃政府任土地委员。1932年8月参国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112师34团班长。红一军团2师6团3营8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第五次反“围剿”。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到达陕北后,任陕北第三后方医院总支书记。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卫生部政治处教育股股长,第一兵站总支书记、兵站政治委员。1940年5月起,调任冀鲁豫军区卫生部政委、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鲁豫军区随营学校政委兼教导团政治委员,年参加了淮海战役,1949年4月任第二野战军第17军51师政委兼独山军分区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军51师政治委员兼军分区政治委员,1952年在西南军区炮兵军械部领导开展“三反”运动中,被评为模范工作组组长。1954年起任西南军区干部部任免处处长,总高级步兵学校干部部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6年10月10日因病在济南逝世,终年74岁。

    张廷发少将
    张廷发(1918-——),福建省沙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5军团第13师排长,团通信主任,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司令部参谋,东进纵队司令部通信科科长、作战科科长,太行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第7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6纵队参谋长,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参谋处处长,桐柏军区第3军分区司令员,汉南指挥部工委书记兼司令员和政治委员,襄樊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7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军副军长,进驻东北凤凰城地区,待命入朝作战。1953年2月11军军部奉中央军委命令调入空军组建空军第5军,历任空军第一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司令员、政治委员、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委。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85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被增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张廷桢少将
    张廷桢(1909-1983),山西省崞县(今原平)人。1931年参加组织原平省抗日义勇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山西原平县组织委员、支部书记。
    抗日战争时期,任延安中央教导大队总支书记,政治处组织股股长,中共中央社会部办公室总支书记,中央教导大队政治处副主任,延安中央警卫团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警卫团政治委员,北平市公安总队总队长、政治委员,中央公安纵队第二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公安警卫师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干部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警备部副部长兼干部部部长,北京卫戍区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3年1月2日因病逝世,终年74岁。

    张行忠少将
    张行忠(1913-1998),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军30团排长、连长、副营长,红4军10师28团营长、副团长,红9军营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区队长、二分校队长,总校一大队大队长,河北保满支队支队长,冀中军区第3支队区队长,第20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野战军3纵纵队随营学校副校长、校长,华北军政大学第一步校2大队大队长,第18兵团随营学校副校长、校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政大学川西分校校长,西南公安部队师长兼政治委员,四川省军区茂县军分区司令员、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8年2月3日因病在绵阳逝世,终年85岁。

    张向善少将
    张向善(1917-1998),山东省鄄城县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游击队。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决死3纵队游击10团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太行军区第3军分区政治部敌工科科长,武乡独立营政治委员,决9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23旅69团政治委员兼团长、旅政治部主任,第60军179师副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四川茂县专区专员,中共茂县地委书记、军分区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志愿军师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0军政治部主任、军副政治委员,1964年转业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政治部主任,中国科学院行政管理局局长、院顾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98年7月1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1岁。

    张闯初少将
    张闯初(1911-1996),湖南省平江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6军7师师部排长、县独立营连长,湘鄂赣军区动员武装部科长,永生县独立营营长 ,湘鄂赣军区司令部作战科参谋、军区独立营营长。参加了湘鄂赣苏区反“围剿”和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部教导队队长、教导大队大队长、特务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苏中3旅副政治委员,华中野战军6师参谋长,华东野战军6纵18师政治委员,第21军副政治委员。参加了苏中、孟良崮、淮海、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军副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1961年到1964年任福建省军区政治委员,1979年到1982年任江西省军区政治委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6年4月21日因病在南昌逝世,终年85岁。

    张汝光少将
    张汝光(1914-2000),河南省渑池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江西瑞金中央红色医院附属医院第二所所长兼主治医生、标本所所长,军委直属卫生科科长,红32军卫生部部长等职,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二至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卫生部医务主任,晋绥边区卫生部副部长兼医务主任等职,多次参加战役和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人民自治军卫生部副部长,辽西军区卫生部部长,嫩江军区卫生部部长,西满军区卫生部副部长,西线卫生部部长,东北野战军卫生部副部长。1949年初,随第四野战军南下,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中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第一副部长、部长,广州军区后勤部卫生部部长等职。1955年以后,任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部长,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紧紧抓住为部队基层服务的这个根本展开卓著成效的工作。主持编写了一批医学专著,对加速部队医疗卫生工作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与推动作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0年3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临终前留下不设灵堂、不搞送别、将遗体器官捐献给祖国医学事业的遗愿。与他人合编有《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工作史简编》等。

    张如三少将
    张如三(1915-2003),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人,1936年加入中华民族先锋队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参与领导和组织了北平市西城区一系列学生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参加平西抗日救国义勇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北平镜湖中学支部书记,北平市学委西城区委员会委员,义勇军班长、排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义勇军排长,晋察冀军区第5支队连政治指导员,第1军分区营政治教导员,第1、第25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区队政治委员,第10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冀中军区第2旅政治委员。参加了天门沟妙峰山战斗、柏峪口北洋河战斗、平汉路破袭战、二道河伏击战、平西羊坊战斗和黄土岭战役、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野战军第3纵队第2旅政治委员,晋察冀军政干部学校2大队政治委员,华北军政大学一总队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冀中大清河北大反攻、保卫承德赤峰、涞水战役、石家庄战役、青仓战役、保北战役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绥远军政干部学习团第一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步兵学校政治委员,第32步兵学校政治委员,华北军区政治干部学校校长、第6政治干部学校校长兼训练部部长,解放军第2政治学校副校长,济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兰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治委员等职,为部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3年8月1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张志勇少将
    张志勇(1916-——),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陂孝北军区独立第1师3团班长、干事,红四方面军第4军12师34团政治处技术书记,第35团参谋,第25师74团参谋,红9军25师司令部侦察科副科长、作战科科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部执法队政治指导员,1支队1团特派员,新四军第3师苏北盐城总队独立团政治处主任、总队长,第3师直属队政治处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吉江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后勤部政治委员,西满军区第4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嫩江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东北野战军整训第4师政治委员,辽西军区第170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空军师政治委员,空军航空工程部副政治委员,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训练基地工程部部长、后勤部部长,基地副司令员、司令员,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张志毅少将
    张志毅(1912-1998),辽宁省台安县人。1931年毕业于东北陆军讲武堂。曾任东北军炮兵团排长、副连长。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期间,任晋察冀军区炮兵营营长,八路军总部炮兵团营长,延安炮兵学校训练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炮兵2团团长,炮兵纵队副参谋长,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副参谋长,炮兵2师副师长,炮兵5师师长。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一训练基地司令员,第四炮兵学校校长,中南军区炮兵参谋长,广州军区炮兵副司令员。1957年毕业于军事学院炮兵系。后任济南军区炮兵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1998年3月31日因病逝世,终年86岁。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6#
发表于 2008-11-26 21:02:31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张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2)

    张步峰少将
    张步峰(1914-1999),河南省安阳县人。1928年到冯玉祥部队当兵,在师训练队学医,毕业后到74旅1团,任看护、司药。1931年宁都起义,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5军团后方医院军医、第一后方医院军医。1934年任红1军团1师军医。1935年任红1师2团卫生队队长。长征到达陕北时,2团卫生队是人数最多、人员最整齐的。任红2师卫生队副队长、红4师队长卫生队队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115师343旅686团卫生队队长。1942年任冀鲁豫军区卫生部副部长、部长,所辖医院收治量达千人。十分重视贮备药材,在敌后根据地,冀鲁豫军区贮备的磺胺是最多的。
    解放战争时期,陇海战役时,冀鲁豫军区卫生部向前方输送了2000名伤愈归队的战士,受到邓小平表扬。1946年张步峰任晋冀鲁豫军区卫生部副部长,1948年任18兵团后勤部副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在昆明组织抗疟工作。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组建志愿军总医院。1958年回国,任第4军医大学校长,1964年任总后勤部卫生部部长,1967年因病离职休养。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9年10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

    张秀川少将
    张秀川(1919-——),原名张清湖,湖北省深县人。曾于1937年加入过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支队侦察队长,营政治教导员,冀中1分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冀鲁豫第32团政治委员,第16团政治委员,联防军2团团长兼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保4旅副旅长,东北辽南1分区副司令员,辽河支队司令员,辽南分区副政治委员,辽南独立1师兼保安司令部政治主任,辽南军区政治部主任,辽南独立2师政治委员,第4纵队12师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过军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志愿军委员及朝鲜谈判中方委员。回国后,任第3兵团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海军政治部主任,海军副政治委员,军政大学政治委员。曾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
    1955年被授予过少将军衔。“文化大革命”中犯有严重错误。

    张秀龙少将
    张秀龙(1915-——),湖北省沔阳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军团第3军9师17团连长、营长、团参谋长、团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独立第1支队参谋长,第2支队支队长,358旅714团团长,新四军第5师45团团长。参加了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江汉军区独立旅副旅长、旅长,江汉军区副司令员,鄂西北军区野战旅旅长,苏北军区第5军分区司令员,淮南军区江淮独立旅旅长,第三野战军34军参谋长,第22军副军长。参加了淮海,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军军长,要塞区政治委员、司令员,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是第五届全国代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张伯祥少将
    张伯祥(1918-——),原名张肇瑞,山东省莱芜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入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后任中共苏鲁豫皖省委军事部秘书,八路军山东纵队秘书,苏皖纵队教导队队长,滨海军区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滨海军区政治部组织部代部长,直属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胶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滨北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在解放青岛的作战中,指挥部队攻克薛家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警备第4旅副政治委员,山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一般兵种任免处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管理部特种兵干部任免部副部长,总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纪委检查委员会副书记。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1985年任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副书记。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同年9月1日被授予中将军衔。
    附注:1988年9月1日张伯祥被授予中将军衔  1988年,洪学智、刘华清、秦基伟、徐信、郭林祥、王诚汉、张 震、李德生、刘振华、向守志、李耀文和尤太忠等12位开国将军再次被授予军衔。洪学智是第二次被授予上将军衔,这在我军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秦基伟、张震在经历了33年风雨之后,肩章上增添了一颗金星;其他9位新上将均已白发苍苍,军方不好用“晋升”这个常用的褒义词,别出心裁地用了“评定”一语。至于其他的开国将军,这次授衔则标志着他们光荣地退出历史舞台。在这辉煌的场景中,人们很难注意到还有一位开国少将,他在这次授衔时,被评定为中将军衔,已经是78岁的古稀老翁了,这在1360位开国少将中也是绝无仅有的,他就是张伯祥。

    张希才少将
    张希才(1912-1986),安徽省霍丘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25军排长、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委员、军供给部政治委员,红15军团供给部政沼委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在长征中负伤。1936年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直属队总支书记,第687团营政治教导员,第344旅供给部政治委员,冀鲁豫军区供给部政治委员、后勤部部长,教导7旅政治部主任,冀鲁豫军区第3军分区政治委员,冀南军区第7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冀鲁豫军区第7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南军区参谋长,华北野战军14纵42旅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207师政治委员,华北军区炮兵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炮兵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炮兵副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6年5月12日逝世,终年74岁。著有《长征路上的吴焕先同志》。

    张希钦少将
    张希钦(1910-1998),河南省东明县(今属山东省)人。1930年入国民党南京军官学校。1933年在察绥抗日同盟军第18师任连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时期,率国民党军队一部参加我党领导的华北抗日敢死纵队,1934年受党组织委派在杨虎城将军部做统战工作,任训练班炮兵队长,1936年任杨虎城警卫营连长,参加了西安事变,为促成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战地总动员会参谋主任,山西晋绥分区游击第7支队支队长,晋绥分区暂编第1师参谋长、副师长,晋西北新军总指挥部参谋长,晋绥宝德第2军分区副司令员,晋绥第8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吕梁军区参谋长,组织指挥了文水、汾阳、平遥、孝义、阳县等战斗和战役,参加了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一野战军第2纵参谋长、第2军参谋长,第1兵团参谋长等职,转战大西北,参加指挥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榆林、沙家店、三边、岔口、永平、九里山、石堡、韩城、宜川、运城、瓦子街、西府、澄城、合阳、荔北、高陵、径阳等战役战斗;在抢渡黄河、蔡家坡追击战、扶眉战役,周至、户县等阻击战斗中,英勇顽强,战功卓著。1949年参加指挥了宝鸡、天水、固关、临洮、临夏、西密、张掖等战役和和平解放新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新疆军区参谋长,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共西北局新疆分局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副部长、部长,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为建设现代化的革命军队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二届全国代表大会特邀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8年12月2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张怀忠少将
    张怀忠(1917-1998),山东省荣成县人。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文登县区抗日救国会军事科科长,招远县第32大队政治委员,招远县独立营营长,胶东军区胶济支队政治委员,东海独立营营长,第5支队3团副团长,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参谋长,东海军区分区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胶东军区第6师参谋长,北海军分区副司令员兼烟台警备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38师副师长、代师长,第7纵队20师师长,第三野战军25军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司令部队列处处长、军训处处长,济南军区副参谋长,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二分院副院长、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机械工业部二院院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中国包装技术协会副会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98年12月12日因病逝世,终年81岁。

    张松平少将
    张松平(1907-1966),陕西省长安县人。原在国民党第26路军,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5军团15军43师特务连司务长,红15军军医处司务长,第73团卫生队队长,红5军团供给部管理科科长、军实科科长,援西军供给部军实科科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29师供给部军实科科长,新编第4旅供给处处长,冀南军区供给部副部长、部长,平原省军区供给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南军区后勤部部长,湖北省人民政府商业厅厅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组建食品工业部,任食品工业部办公厅主任。1950年,食品工业部撤消,以食品工业部为基础,总后勤部营房管理处和建筑工程处并入,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营房管理部,任副部长。总后勤部营房管理部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总参确定的
部队驻防定点部署,全面展开营房建设;编制全军年度基建物资、器材计划;负责拟建营房的设计、施工;掌管建设、管理营房的经费;组织部队对现住营房进行管理、维修;检查营建方针、原则的执行和营建经费使用情况。1952年任总后勤部油料部任副部长、部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1966年10月2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59岁。

    张英明少将
    张英明(1918-1995),原名张武,山西省灵石县人。1936年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1937年编入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2纵队政治指导员、副官处副主任、副官长,晋绥军区第8军分区留守处主任,晋西北新军总指挥部留守处副主任,晋绥军区政治部总务科长,第8军分区供给处处长,吕梁军区供给部副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第2纵后勤供给部部长,第一野战军第2军后勤部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新疆军区后勤部供给部政治委员,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兼财务部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兼生产部政治委员,军区后勤部部长。在担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期间,参与了中印边境西段自卫反击战的后勤保障工作。刘伯承元帅说过,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结局取决于后方补给的程度。中印边境西段长640余公里,反击作战地区在喀喇昆仑山和冈底斯山一带,缺氧缺水,空气稀薄,素有“生命禁区”之称,作战和生活所需一切物资均依靠深远后方供应。作战地区据后方基地叶城1450公里,途中还要翻越5个冰大□,汽车载重系数低,行驶时速仅15公里。新疆军区后勤部在康西瓦组成前勤后勤部,编设了各类仓库、修理所、医疗卫生、战场救护等保障机构,随战区指挥机关行动。张英明组织了1000余人,1000余台车辆,烟反击部队二线纵深开设基地兵站、物资补给站和转运机构,前送物资1.8万吨。作战33天,平均每人供肉10多公斤,水果关头8听。同时还运送人员1万人。做到了“车辆开得动,物资供得上,伤员救得下,装备修得好”。新疆军区改为乌鲁木齐军区,张英明任军区后勤部部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5年11月29日因病在乌鲁木齐逝世,终年77岁。

    张英辉少将
    张英辉(1913-2000),江西省兴国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4军政治部保卫队勤务员,南路军独立团班长,红7军军部电话员、班长、排长,军委机要科译电员、第四局管理员等职,参加了湘赣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的多次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独立团排长、连政治指导员,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1团副营长、营长,易县支队支队长,冀中军区第9军分区24团团长等职,参加了平型关战役、黄土岭战役、百团大战、任河战役、文新战役、子牙河东战役、大清河北战役等。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3纵队8旅37团、23团团长、副旅长,第7旅旅长等职,参加了石家庄战役、平津战役、太原战役和解放大西北等许多重大战役和几十次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19兵团师长,参加了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回国后,1957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兵团第63军副军长、军长,河北省革命
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委书记,北京军区炮兵司令员。重视部队军事训练和战备工作,坚持从严治军,为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0年10月1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张贤良少将
    张贤良(1908-1998),湖北省公安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8师卫生部运输员,红二方面军4师政治部管理员。参加了洪湖、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8旅715团司令部副官处副官,独立旅司令部管理科科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独立1旅供给部副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独立1旅供给部部长。参加了宜川、西府陇东、扶□、兰州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兵团军后勤部部长,西北军区后勤部油料部部长,兰州军区后勤部副部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8年8月13日因病在西安逝世,终年90岁。

    张明远少将
    张明远(1911-1996),甘肃省岷县人。1931年参加了宁都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5军团第13军38师连长,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特务队队长、侦察科科长,红四方面军政治保卫局侦察科科长,甘肃省岷县独立团团长,中共中央外交部交通局局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交通管理局局长,军委军事工业局总务处处长,中共中央党校一部校务处处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后勤兵站部部长,第四野战军后勤部军械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使馆武官,中国人民志愿军前勤指挥部部长,志愿军后勤部副司令员,志愿军后勤部部长,参与组织了所有战役的后勤保障工作。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车管部部长、军械部部长,总后勤部副部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6年3月2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

    张国传少将
    张国传(1910-——),湖北省大悟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4军11师31团排长、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长征结束后,任援西军随营学校政治指导员。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教导团营政治教导员,游击大队队长,独立第2大队政治委员,新编第10旅30团政治委员,太行军区第2军分区司令员。此间参加了百团大战中的正太铁路破袭战,亲自带领两个营在第一战役中圆满地完成了破袭任务,被129师授予一级奖章。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16旅政治委员,转战鲁西南,参加了向大杨湖、羊山集、汤阴县城守敌反击围歼战等战役。1947年,第6纵队随刘、邓大军向大别山挺进,行进到河南的汝河北岸时,遭国民党85师阻击。张国传亲自指挥一个团从正面进攻。激战一整天,掩护全纵队安全通过,继续南下。同年9月任鄂豫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率部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团结地方干部,始终坚持大别山地区的斗争,直至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北省军区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湖北省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兼人武部部长,第五十五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工程兵学院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副参谋长、副政治委员,工程兵顾问。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张宗胜少将
    张宗胜(1913-1988),河南省新县人。1929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并担任陂孝北县(今湖北省大悟县)少共区委书记兼区武装委员。1931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4军第12师34团连指导员,11月参加了黄安战役,率连参战,担负主攻任务。1932年春随红四方面军主力被迫撤离鄂豫皖苏区向西转移,途中参加了湖北枣阳新集、陕西漫川关等战斗。1933年6月红四方面军粉碎了田颂尧“三路围攻”后,红军队伍迅速北上。任红四军第10师30团营教导员。随后随部队参加了反刘湘的“六路围攻”。西渡嘉陵江后参加了长征,并三过草地、两越雪山。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由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毕业,任冀中军区独立营教导员,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1941年调任冀中军区第九分区24团政治委员。他带领部队积极开辟和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武装和抗日政权,开展锄奸反特斗争。采用地道战、地雷战、拔据点、炸碉堡等方法,多次粉碎日寇的残酷扫荡,迫使日军龟缩到城镇和铁路沿线的据点里。1943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兼独立旅政治部主任。1948年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兵团68军204师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加了平津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二十兵团68军204师政治委员。1951年2月随20兵团入朝参战,指挥部队参加第五次战役和粉碎美伪发动的夏秋两次攻势。1952年6月任20兵团68军副政治委员。回国后,1959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任沈阳军区装甲兵副政治委员、沈阳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顾问。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同年8月17日逝世,终年75岁。

    张宜步少将
    张宜步(1913-——),福建省永定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8军团卫生部书记、军团参谋处书记,红四方面军31军91师政治部宣传队分队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二至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中参加了遵义等战斗。到达陕北后,参加了山城堡等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1团政治处技术书记,青年纵队政治部秘书兼总务科科长,新编第4旅供给处政治委员,冀南军区供给处政治委员,冀鲁豫军区后勤部政治处副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2纵供给部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10军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参加了进军大别山、淮海、渡江和西南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川南行政公署工商厅厅长、劳动局局长,第10军后勤部部长,华东军区海军后勤部副部长、部长,海军舟山基地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张宜爱少将
    张宜爱(1913-2002),安徽省六安县(今市)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于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过红四方面军特务队4大队分队长,鄂东北游击司令部4大队大队长,红25军手枪团副团长,第224团连政治指导员,红28军特务营政治委员。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过新四军第4支队7团营政治委员,新四军第2师4旅11团副团长、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过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4师参谋长,第13纵队第37师副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纵队37师副师长,第31军91师师长,海军舟山基地司令员,上海警备区参谋长、副司令员。
    1955年曾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曾被晋升为少将军衔。“文化大革命”中犯有严重错误。2002年3月15日因病逝世,终年89岁。

    张实杰少将
    张实杰(1922-——),又名赵浩然,山东省邹平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支队独立营副政治教导员,特务营政治教导员,渤海军区直属第1团营政治教导员,山东军区第7师19团营政治教导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7师20旅58团政副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第6纵队17师49团副团长、团长,第四野战军43军128师团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海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广州军区空军参谋长,福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张学思少将
    张学思(1916-1970),又名张昉(张学良的四弟),字述卿,乳名安儿,辽宁省海城县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军校。后任东北军第五十三军军部参谋。曾被中共派往上海、南京、武汉等地,联络东北军将领营救其兄张学良。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1938年入延安中央马列学院学习。1939年参加八路军。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东北干部队队长,冀中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冀中军区副参谋长兼第一科科长,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参谋长处处长,平西军分区参谋长,第11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辽宁省政府主席兼辽宁军区司令员,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安东海军学校副校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大连海军学校副校长兼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海军副参谋长。1958年于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校毕业。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参谋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代表会议代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0年5月29日含冤逝世,终年54岁。
    附注:周恩来与张学思将军  张学良的四弟张学思早年加入了共产党。多年来,周恩来一直注意关心和培养他。1938年2月,营救张学良的工作失败后,张学思来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周恩来、邓颖超热情地接待了他并留他吃饭。周恩来对张学思说:由于蒋介石消极抗战,武汉也保不住了。日本帝国主义在诱降,蒋介石也在提高反共的温度向日本人送秋波,东北军中已有些爱国将领被捕失踪,你在这里有危险,党决定你马上从西安赴延安。考虑你以前接触到的革命理论是零零碎碎的,有必要系统地学习一下,所以党派你到延安马列学院去深造。周恩来和邓颖超还关切地询问了张学思的家庭情况,问他母亲的身体是否健康?是否有什么牵挂和要求?分手时,周恩来详细地向张学思介绍了去延安的行程路线、接头方法等,并亲笔给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处长伍云甫写了一封介绍信,让他绝对保证张学思的安全,派人派车将他护送到延安。
    由于张学思勤奋好学,工作努力,作战勇敢,发展全面,进步很快。抗战胜利后,曾任辽宁省主席、辽宁省保安司令员,辽宁省军区司令员、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49年东北解放后,为了国家的农业建设,张学思主动提出辞去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等三个职务,到镜泊湖去搞农场。当人们正在对他辞职感到惊讶时,国民党王牌军舰“重庆号”起义了。这时他被召到北平,在中南海见到了阔别十多年的周恩来。当张学思提出,全国解放后,国家的主要任务是经济建设,我国是个农业大国,自己想去搞农业时,周恩来对他说:“你这些年在工作中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增长了才干,这是很好的。今后你想去搞农业,这个工作对你是否合适?你在军事上是有素养的,还是回部队去工作吧!中央军委正在考虑筹建海军。海军是一个技术比较复杂的军种,需要一批有文化有才能的干部。组织上考虑你参加建设海军的工作比较合适。”
    1953年张学思被任命为海军副参谋长。为了培养更高层次的海军将领,党决定派张学思去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留学,但苏联方面却提出异议,说他是大军阀张作霖的儿子,不同意接受他去留学。周恩来得知后,立即向苏方提出:张学思在青年时代即背叛了家庭,追求进步,在白色恐怖中冒着生命危险,参加共产党,为党做了许多工作。他是在长期斗争中锻炼成长,经过考验的优秀军事干部,我们党一直很重视对他的培养。
    经过周恩来说明,苏联同意了我方的决定。张学思对周恩来为自己争取来的这一次学习机会非常重视,入校后废寝忘食,刻苦钻研,广泛涉猎,兼收并蓄,用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完成了该院四年才能完成的本科学业,又一次被人们誉为“高才生”。1958年回国后,张学思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成绩突出。因为他德才条件好,1961年升任海军参谋长。
    由于林彪插手海军和在海军安插李作鹏一伙亲信,他们总想全盘否定海军的工作,后来海军就不得安宁了。这时张学思提出到周恩来为直接领导的六机部(即船舶工业部)工作,继续为海军建设贡献力量。为了更好地发挥张学思的作用,周恩来从有利于国家和军队建设的大局考虑,没有同意。他指示海军党委:张学思同志,不能离开海军,因为第一,他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考验;第二,他年轻,又留过学,懂得海军业务;第三,他在国内外有影响。一生以大局为重,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的周恩来,在张学思遇到困难,受到挫折的时候,又一次向他伸出了温暖之手。
    “文化大革命”中,林彪一伙提出了“揪军内一小撮走资派”的反动口号并在这时对张学思下了手,还把矛头指向周恩来。在李作鹏等向林彪无中生有编报张学思的材料时,曾包藏祸心地特意注明,张学思任海军参谋长是由周总理支持的。并背着海军司令员、党委书记,在根本没有立案的情况下,采取阴谋手段,将张学思骗出来,以“莫须有”罪名将其逮捕关押。周恩来本要以“请待成武回来考虑”的批示拖延林彪一伙抓人,但他们已背着他把人抓起来,接着又把矛头指向周恩来,对张学思的病情则施以生活折磨和人身摧残。
    在林彪一伙的折磨下,张学思患了多种疾病,1970年病情恶化,当周恩来看到张学思的病情报告时,心情很不平静,立刻奋笔疾书:“要告诉医院,设法进行抢救。如果他们力量不够,可以请301或其他医院一块儿进行抢救。”
    周恩来的批示尽管以急件下达到医院,尽管医院领导和医生及时进行会诊和提出多种治疗意见,但由于张学思被李作鹏一伙折磨得病情太重和他们的抵制阻挠,他还是含恨离开了人世。
    张学思被林彪一伙迫害致死后,毛泽东、叶剑英指示认真查清,以便正确处理。周恩来则几次指示要查清迫害张学思的问题。在他们的关心过问下,不久给张学思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后来周恩来在与海军同志谈话时,沉痛不已地说:“张学思、陶勇两个都是海军将才,他们精通海军专业又能亲自出海,现在被林彪反革命集团迫害死了,可惜呀!”
    周恩来生前对张学良无限深情的思念和高度评价及其对张在大陆亲属特别是张学思将军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一方面是对张学良将军不朽历史功勋的赞赏和肯定,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们之间的诤诤友情和他对朋友肝胆相照的优秀品质。他这样做,代表了党心民心,表达了亿万人民的共同心愿。(摘自《解放军报》张传瑞)

    张驾伍少将
    张驾伍(1911-1963),原名张成德,陕西省米脂县人。1928年考入米脂三民二中,阅读进步书刊,开始关心政治,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与学生运动,下乡宣传,担任地下交通员。1929年失学回家务农。1933年参加米东区革命活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村支部书记和米东二区区委宣传委员。在敌人围剿期间,与张汉武、郭文华等钻山窑上寨子,昼藏夜出,坚持斗争。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5年夏任红军15支队经济员,后相继任6支队政治委员,独立团营政治委员,红28军1团营政治委员,独立4营政治委员,随军转战佳县、吴堡、绥德、米脂等县。1936年红军东征前后,带领4营叁上神府,多次打败敌人围追堵截,完成护送过往负责人和归队伤病员任务。
    抗日战争时期,任120师359旅718团营政治教导员,1938年赴瓦窑堡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大队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任十队政治委员等。冬季奉命进入山西灵寿县陈家镇,参与抗大二分校筹建,为晋察冀培养政治军事人才。曾任大队总支书记、供给处政委。1943年返回延安。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赴东北参与开办东北军政大学(原抗大),任大队政治委员,协助解放区开展减租减息、土改运动和剿匪。1947年3月任东北军政大学西满分校政治委员。后随军南下,任东北军政大学江西分校、湖南分校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后历任第22步兵学校政治委员,第一高级步校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中央军委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兼总政保卫部副部长。
    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后因病住院,胃切除三分之二,出院后坚持工作,不要任何特殊照顾,直到生命最后一息。1963年逝世终年52岁。

    张春森少将
    张春森(1907-1991),湖北省广济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10师29团连政治指导员,第31军93师279团副连长,团司令部通信参谋,师司令部通信科科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作战通信参谋,营政治教导员,旅特务大队队长,第16团政治委员,太岳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第95团团长,河南军区第一军分区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1纵队1旅2团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独立师政治部主任,华北野战军第1兵团13纵队37旅政治委员,第18兵团61军181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政治委员,安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军副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安徽生产建设兵团第二政治委员,安徽省军区第四政治委员兼安徽生产建设兵团第二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1年2月13日因病逝世,终年84岁。

    张树才少将
    张树才(1914-1969),湖北省黄冈县人。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特务营连副政治委员,红1军团直属队总支书记,第4军教导团政治委员,红15军团第81师政治部主任,军委后方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兼巡视团主任。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政治部直属政治部副主任,新四军第4支队政治部副主任,新四军第2师4旅政治部主任,淮南军区路东军分区政治委员,新四军第5师政治部副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2纵队政治部主任,陕南军区第1军分区政治委员,陕南军区政治部主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2纵队政治部主任兼江汉军区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部直属政治部主任,总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湖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武汉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9年9月8日逝世,终年55岁。

    张树芝少将
    张树芝(1915-2001),湖南省华容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军第5师团战士、班长、连长、营长等职,参加了湘鄂西根据地历次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还先后参加了龙家寨、陈家河、忠堡、板栗园、漆家河、龙漆口、跑马岭、小川镇等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警卫营副营长,第358旅716团营长、副团长、团长,参加了 “百团大战”和滑石片、黑马张庄、齐会、陈庄、米峪镇、砚湾、芦家庄等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第11军分区司令员,第一野战军6军18师师长等职,先后参加了卓资山、包头、大同、集宁、延安保卫战、西华池、青化砭、羊马河、潘龙等战斗,缴获大批战斗物资,多次率部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辉煌战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1军18师师长兼西安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公安四师师长兼西安警备司令部司令员、西北军区公安部队司令部第三副司令员兼西安警备司令部司令员,1954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军副军长,回国后,任西安市市政府委员,第1副军长、代军长,河南省委书记,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经常深入部队调查研究,高标准高质量地训练部队,为部队正规化建设和民兵工作做出了不懈努力。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1年12月23日因病在郑州逝世,享年86岁。

    张荣森少将
    张荣森(1913-1984),四川省通江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红31军93师战士、通信排排长、师司令部作战参谋。参加了长征。1936年入红军大学学习,毕业后,在延安警备1旅任侦察科科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绥德警备司令部参谋、科长,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1旅司令部二科科长,1团连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热辽纵队30旅66团参谋长,热北独立骑兵支队支队队长,热北军军分区副参谋长,冀察热辽军区独立6师副参谋长,第四野战军48军142师参谋长。1947年初,为了消灭活动在热北白俄匪帮,20分区组织了剿匪指挥部,张荣森担任参谋长,第20分区的部队歼灭了这股土匪。1948年春,以热北军分区部队、热中军分区一个团和起义的国民党军韩梅村部组建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6师,任参谋长。他作战有个特点,喜欢亲临前线指挥。攻打绥中县城时,正在组织炮兵支援步兵登城,突然发现敌人部突围,当时来不及调动其他部队,张荣森将身边的几十人组织起来,他高举手枪,大喝一声,率领这几十人向突围之敌冲去,突围之敌惊慌失措,纷纷投降。辽沈战役后,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6师上升为48军161师,任48军142师任参谋长,142师的前身是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1师,是冀东、辽西地方部队。后任144师师长,144师的前身是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3师,是热东、辽西地方部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奉命专修俄语,后到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5年。回国后,在高等军事学院担任班副主任。20世纪60年代初,东南沿海形势紧张,任著名的127师师长,后历任43军军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南京高级陆军学校校长。1971年到1978年任贵州省委书记,是第一书记蓝亦农的主要助手。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4年1月13日逝世,终年67岁。

    张柱国少将
    张柱国(1913-1992),山西省繁峙县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繁峙县委宣传部部长、县议会副议长,中共繁峙县委书记兼县支队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雁北行政公署专员,北岳军区后勤部参谋长,第20兵团后勤部代部长,兵团后勤部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公安军后勤部政治委员,东北军区铁道公安总队副政治委员,公安军师政治委员,黑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兼人民武装警察总队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政治部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政治部顾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2年10月20日因病逝世,终年79岁。  

    张贻祥少将
    张贻祥(1909-1999),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加入赤卫队,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0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成立了中共鄂豫皖边特委,由郭述申、何玉琳、王平章、徐朋人等9人组成,郭述申为书记,成立了红1军前敌委员会,由军长许继慎、政委曹大骏、副军长徐向前等组成,曹大骏为书记,并将原分属3块根据地的红31师、红32师、红33师改编为红1军1、2、3师。8月,红1军发展到5000余人,10月红1军将3个师混编为2个师,将军属独立旅、黄麻补充营、独1师合编为红1军3师。任第2师97团3营7连班长,参加了红1军冒雪奔袭新洲的战斗,这一仗全歼守敌第2混成旅两个团。担任排长时,红1军攻打金家寨,他所在的3营在上码头与敌激战,接着拿下下码头,攻到金家寨街中心。后来任红25军副连长,红31军第91师271团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处主任,军教导队政治委员,援西军特务团政治处主任。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从事兵工工作,伤感太行军区第1军分区支队政治委员,太行军区独立支队政治部主任,八路军129师司令部参谋处政治协理员,八路军总部军工部政治处主任、军械部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军工部政治部主任,华北企业部长治二工厂政治委员,在极其复杂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兵工生产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重工业部一兵工厂厂长,华北军区军械部副部长、政政治委员,军械试验靶场场长,训练基地副司令员、司令员,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副司令员、司令员,是我国常规兵器试验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为我国常规兵器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西北戈壁艰苦奋斗了22年,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基地的试验工作中,还是我国导弹武器和卫星发射试验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为国防尖端技术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9年5月2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张显扬少将
    张显扬(1915-2005),四川省通江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4军12师34团战士、班长、排长、连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排长,独立团连政治指导员,13团营教导员,先后在轮训队、中央抗日军政大学、中央党校学习,率领部队参加了梁沟、黄北平、社县、山口和百团大战等战役战斗,多次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蚕食”,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为推动抗日战争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9旅25副团长,太行军区第4军分区45团长,太行军区独立第2旅副旅长,中原军区25旅旅长,豫西军区第5军分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15军43师师长等职,先后参加了平汉、郑州、广西、台山、恩平、西昌、淮海、渡江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军29师师长,云南军区昭通军分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0军29师师长,参加了抗美援朝的第五次战役和上甘岭战役。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军长,武汉军区副参谋长、副司令员,五七油田副指挥长,武汉钢铁联合公司党委第一书记,福州军区副司令员等职。他为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5年5月13日在因病在福州逝世,享年90岁。

    张济民少将
    张济民(1896-1987),江西省泰和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赣西南独立4团司务长、书记官,红3军8师政治部秘书处长,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科长,红军部部政治部组织部调查统计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6年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后任。后任红军大学教育干事。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总校校务部科长、供给部部长、供给部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供给部部长、政治委员,东北军区经理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后勤部财务部部长、政治委员,沈阳军区后勤部财务部副部长,沈阳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1955年授衔少将中10位19世纪出生的老将军之一。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7年11月6日逝世,终年91岁。

    张逊之少将
    张逊之(1909-1986),河北省蠡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保定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7年参加冀中抗日游击支队。
    抗日战争时期,任蠡县抗日游击第5支队政治指导员,中共保定市委白军工作队队长,冀中人民自卫军第7团政治处宣传科科长,冀中军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3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第8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中共冀中区委秘书处处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第9军区副政治委员,冀中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20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68军政治部主任,第37军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7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机场的修建和保护。回国后,任后勤学院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后勤工程学院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6年逝世,终年77岁。

    张晓冰少将
    张晓冰(1919-2002),河北省丰润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司令部教育股股长,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司令部作战股股长,第23团代理参谋长,饶武献地区队代区队长,晋察冀军区陆军中学军教股股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热辽军区22旅67团团长,第22旅代参谋长,热辽军分区64团团长,热辽军分区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第8纵23师参谋长,第四野战军第45军134师副师长。参加了辽沈、平津、衡宝、广西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军134师师长,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45军134师师长、45军副参谋长。回国后,任第二海军学校校长,海军工程学院副院长,海军北海舰队参谋长,南海舰队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200211月2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张海棠少将
    张海棠(1912-2004),江西省清江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干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团第8军2师7团战士、班长、副连长,第5师13团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团俱乐部主任,红军大学政治部特派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四次反“围剿”斗争和红军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2团政治部副主任,山东纵队特务团政治委员,鲁中军区第2军分区政治部管理员、军分区独立大队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山东费县白关、东都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9师25团长、政治委员,第9师副师长,第四野战军40军120师政治委员等职,率部参加了东北三保本溪尖子山、四保临江、四平、锦州和湖南浏阳、广西灵山北罗丰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120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18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参加了朝鲜云山、三八线狙击、华川万山反击等战役战斗。回国后,任辽宁军区副司令员兼沈阳警备区司令员,辽宁省军区司令员,云南省军区司令员,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省军区司令员等职。注重军队、军民团结和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团结,参与组织指挥了保卫边疆的战斗,为西南边防的稳定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4年月1216日因病在昆明逝世,享年92岁。

    张培荣少将
    张培荣(1908-1990),湖北省麻城县人。1929年参加麻城县游击队。1930年编入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4军10师29团连长,第31军93师277团营长、副团长、第276团团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大队队长、第一分校支队长,冀中军区第3军分区23团团长,南进支队16团团长,新四军5师独立5团团长,第14旅41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1纵2旅6团团长,鄂西北军区第2军分区3县指挥长、5县司令员,豫皖苏军区独立旅第35团团长,第1军分区副司令员,第二野战军16军48师副师长。参加了百团大战、中原突围和淮海、渡江、西南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后任川南军区泸州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西康军区副司令员,贵州省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0年12月29日逝世,终年82岁。

    张梓桢少将
    张梓桢(1913-1982),山西省灵石县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晋西游击队独立2营连政治指导员,红15军团政治部宣传部干事。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宣传部教育干事、教育科科长兼宣传大队政治委员,师教导大队代政治委员,师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部长,山东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辽东军区政治部秘书长,东北军政大学辽东分校副校长兼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辽东军区独立第5师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50军政治部副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政治部副主任、志愿军政治部敌工部部长,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联络部部长,旅大警备区副政治委员、顾问。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2年8月22日逝世,终年69岁。

    张崇文少将
    张崇文(1906-1995),浙江省临海县城关镇人。浙江省省立六中毕业,1925年任杭州学联宣传部部长,1926初在上海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上海第一次工人武装起义。失败后,于10月到临海,与陈赓平等建立了中共临海县特别支部,任书记。翌年,任台州特别支部组织委员。1927年赴苏联入孙中山中国劳动者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后,任中共杭州中心县委组织委员。同年被捕,在狱中7年,任特支委员、书记。1937年8月月杭战开始时出狱。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浙江省工作委员会宣传部部长,后转战南北,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苏北指挥部政治部宣传科科长、部长,新四军第1师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抗大第9分校政治部主任,苏浙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随营学校校长,雪枫大学副校长,华中军政大学教育长,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三野战军军政干部学校副校长,华东军政大学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参加了淮海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三高级步兵学校副政治委员,总高级步兵学校政治部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委员会副秘书长,铁道兵政治部副主任、政治部顾问等职。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5年9月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9岁。

    张銍秀少将
    张銍秀(1915-——),江西省永新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6军团17师49团副连长,第18师53团连长,第16师46团营长。参加了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5年11月参加长征。任红6军团第16师46团2营营长。在湘西便水地区战斗中右腿中弹负伤。1936年3月率部参加了乌蒙山中回旋战。在云南宣威东北来宾铺战斗中,率部打进滇军旅指挥所,将敌特务排歼灭,敌旅长刘正富险些被活捉。4月下旬在金沙江巨甸渡口担任后卫,掩护红六军团主力安全渡过金沙江后,才最后渡江。7月,红六军团在甘孜缩编,取消团级建制,任红16师2营营长。在草地行军中,因严重缺粮,杀掉坐骑,让全营分食,终于率部走出了草地。10月初,在甘肃渭水战斗中,师政委晏福生负伤,被敌人包围,非常危急,他立即组织全营和16师被冲散部队坚决抗击敌人,奋力抢出晏福生,并派一个班把晏福生护送到师部。后率部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1支队2团中队长、侦察参谋、营长、团参谋长,新四军第1支队新1团副参谋长、团长,新四军第7师56团团长,皖江军区含和支队参谋长,新四军第7师19旅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19师参谋长、副师长,第9纵队26师师长,第三野战军27军80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7军副军长,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军军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1979年3月参与对越自卫反击战西线战役的指挥,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1985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被增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5年4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张清化少将
    张清化(1915-2002),河北省获鹿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抗日军政大学编译科科员,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参谋,军委一局第二科副科长、报导科科长、材料室副主任、敌军组组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军委一局敌军科科长、一室副主任,军委作战部一局副局长兼作战室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总参谋部测绘局副局长、长局长。1959年于苏联古比雪夫红旗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局局长兼测绘学院院长,总参谋部测绘局顾问,总参谋部作战部顾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2002年2月1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张强生少将
    张强生(1916-1977),江西省安福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部司号长,游击队分队长。参加了湘赣苏区反“围剿”和叁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2团连长、营长,新四军第1师2旅4团参谋长,第5团团长,苏南第2支队支队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1师16旅48团团长,华中野战军11纵31旅参谋长,苏中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11纵33旅副旅长,第三野战军29军87师师长,第86师师长。参加了淮海、渡江、漳厦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空军11师长,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11师师长。回国后,任空军第11师师长,华东军区空军军政干部学校校长,空4军副军长。1960年
入高等军事学院学习。后任济南军区空军副参谋长,济南军区副参谋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77年1月12日逝世,终年61岁。

    张缉光少将
    张缉光(1916-1995),山东省桓台县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八路军。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5军政治部组训科科长,山东人民抗日联军第2师政治部秘书科科长,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支队政治部秘书长、宣传科科长、代政治部主任,清河军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独立团政治委员,第4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渤海军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渤海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政治部副主任,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政治部副主任,第三野战军28军政治部副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吴淞要塞区政治委员,华东军区装甲兵政治部主任,济南军区炮兵政治委员,济南军区政治部顾问。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95年12月6日因病在济南逝世,终年79岁。

    张献奎少将
    张献奎(1916-1999),山西省忻县(今忻州市)人,1936年参加山西牺盟会,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10总队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第10总队政训处代主任,八路军晋西北军区第8军分区5团政训处主任,晋绥军区第8军分区5支队政治委员,第6支队支队长。参加了百团大战中的岚县寨子村战斗,汾离公路和离岚公路三角地区的游击战,攻打文水信贤的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吕梁军区独立12团团长,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独立4旅12团团长,第一野战军2军4师12团团长。率部参加了仁岩镇、东庄、吕梁、汾孝、羊马河、陇东、三边、蟠龙、榆林、沙家店、黄龙、瓦子街、西府、澄合、荔北、陕中、永丰、敦煌等战役战斗和进军新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新疆骑兵第8师政治委员兼地委书记,迪化第二步兵学校副校长、校长,总高级步兵学校战术教授会副主任、主任,军事学院合成军队指挥系二部主任、训练研究部部长,兰州军区副参谋长,兰州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校长,军事科学院战术研究部部长,军事学院副院长等职,为我军建设、特别是为繁荣发展我国的军事教育和军事科研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9年8月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张雷平少将
    张雷平(1918-1975),原名邵泽普,江苏省沛县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泰县县委组织部部长兼城区区委书记,中共江都县委书记兼独立团政治委员,中共苏中第一地委组织部部长,第二地委组织部部长兼苏中军区第2军分区台北独立团政治委员和兴化独立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苏中军区第2军分区特务1团政治委员,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87团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30旅政治部主任,第34旅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江淮军区第1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华东军区警备第15旅副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指挥所政治部主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训练基地政治部副主任、主任。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75年7月18日逝世,终年57岁。

    张新华少将
    张新华(1911-2003),福建省宁化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军委红星炮兵营班长、连长,红2方面军第4师11团团长。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8旅714团参谋长,独立第2团团长,120师第3支队副团长兼参谋长,晋西北军区工卫旅参谋长,晋绥军区第8军分区21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吕梁军区第3军分区副司令员,晋绥军区第6军分区司令员,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12旅旅长,第1野战军第7军20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炮兵第7训练基地司令员,福建军区炮兵司令员,南京军区炮兵副司令员,南京军区炮兵顾问等职。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3年5月29日因病在南京逝世,终年92岁。

    张雍耿少将
    张雍耿(1917-1994),福建省宁化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闽西红军永定大队大队长,第7支队特派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坚持了闽西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2支队3团政治处调查股股长,新四军教导总队政治处调查科科长,第3支队军法处主任,新四军第6师政治部保卫部部长,中共苏南区委社会部副部长,苏南行署公安局局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苏浙军区浙西军分区副政治部主任兼政治部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1纵2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20军58师副政治委员,第20军58师政治委员。参加了莱芜、淮
海、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16师政治委员。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16师政治委员。该师于1953年3月击落敌机1架,击伤敌机1架,以后虽有战斗起飞,但未遇敌机。回国后,任空军16师政治委员,空5军政治部主任,空军福建前线指挥所政治部主任,空5军副政治委员,福州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福州空军指挥所政治委员,空8军治委员。1965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战役系,任沈阳军区空军政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济南军区空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顾问。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4年1月7日逝世,终年77岁。

    张竭诚少将
    张竭诚(1917-2001),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5军军部交通队班长、排长,红15军团司令部作战科参谋。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的历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司令部参谋,第689团代营长,团参谋长,新四军第2支队5团团长,第3师独立3团团长。参加了平型关战役、晋东南反击战、冀鲁豫反扫荡、苏北反扫荡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6师18团团长、副师长,东北野战军第2纵队6师师长。率部参加了四平保卫战和辽沈、平津、衡宝等著名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117师师长、第39军副军长兼参谋长、代军长,参加了一至五次战役及其后的防御作战,曾受到中朝联合总部的通令嘉奖。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第39军军长,沈阳军区副参谋长,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乌鲁木齐军区副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顾问等职。为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做出了贡献。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叁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1年2月24日因病在沈阳逝世,享年84岁。

    张蕴钰少将
    张蕴钰(1917-——),河北省赞皇县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赞皇县游击队队长,平汉游击队副大队长,独立团参谋长,晋冀鲁豫军区第1游击支队司令部军务股股长,晋冀豫边区游击纵队司令部训练参谋,第7团副团长,太行军区第1军分区33团副团长。曾担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驻安次小组中共代表。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第1军分区34团副团长,第1军分区参谋长,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驻安次第25小组中共代表,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27旅参谋长,第2野战军15军副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参谋长,回国后,任旅大防卫区副参谋长,第3兵团参谋长,基地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参谋长,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兼基地司令员和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参谋长,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参与指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的发射试验。因参加我国核武器大气层试验的总体设计和组织实施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张震东少将
    张震东(1907-1984),原名张福全,安徽省六安县独山镇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黄安独立师连长,红25军73师营长、副团长,红25军第75师225团团长,陕北补充师师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1支队2团副参谋长,江苏抗日挺进支队参谋长、司令员,江南指挥部苏皖支队参谋长,苏北指挥部第3纵队参谋长,第1师3旅参谋长,第1师兼苏中军区参谋长处长,苏中军区第4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苏中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华中野战军第1师1旅旅长,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10师师长,苏北军区第9军分区、长江纵队、苏北军区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苏北军区司令员,安徽省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4年4月15日逝世,终年77岁。

    张震寰少将
    张震寰(1915-1994),北京市人。参加了“一二·九”运动。1935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曾任民先北平总秘书长。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苏皖特委宣传部部长,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政治部宣传科科长、政治部主任,八路军第5纵队3支队政治部副主任,新四军第4师9旅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9旅政治部主任兼第26团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炮兵团团长兼政治委员,第5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马列学院教务处教育科科长、副处长、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装备部副部长,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副主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4年3月23日因病逝世,终年79岁。

    张德贵少将
    张德贵(1914-1987),四川省巴中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1军第93师219团政治处组织干事,师政治部组织干事,师直属队总却书记,师司令部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连政治指导员,营副政治指导员,团组织股股长,旅卫生处政治委员,旅直属队总支书记,团政治处副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黑龙江省委社会部一科科长,黑龙江军区警卫团政治委员,独立2团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内蒙古军区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组织部部长,军区干部部部长,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呼盟军分区政治委员,军区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7年3月6日因病在呼和浩特逝世,终年73岁。

    张潮夫少将
    张潮夫(1910-2005),湖北省大悟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9军25师74团连长、连政治指导员,第27师79团营政治教导员,第9军政治部保卫局保卫科科长,第25师73团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3支队6团营政治指导员,东南指挥部挺进纵队第1团政治处主任,第4团政治委员,第1师2旅6团政治委员,苏中军区特务2团政治委员,苏中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苏中军区第2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18旅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8师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8兵团后勤部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10兵团后勤部政治委员,华东军区第一文化速成中学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后勤部第二副政治委员,江苏省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5年2月16日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95岁。

    张耀祠少将
    张耀祠(1916-——),江西省于都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八军团保卫局侦察科科员,国家保卫局侦察科科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副官、招待所主任,延安中央教导大队第3中队队长、组织干事,延安中央警备团政治处保卫干事、参谋、组织股副股长,供给处副主任、营政治教导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警备团政治处主任、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中央纵队第二师副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公安警卫师副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副局长兼中央警卫团团长,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兼总参谋部警卫局副局长,成都军区副参谋长。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著有《张耀祠回忆毛泽东》等。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7#
发表于 2008-11-26 21:03:03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张姓当代将军生平简介】

    张工上将
    张工(1935.7-——),山西省原平县人。1951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华北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学习。196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2年6月起先后在华北军区后勤部油料部、华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北京军区后勤部政治部文化补习学校任文化教员,北京军区后勤部政治部宣传科干事、秘书科秘书,1967年任北京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科长,1972年任北京军区政治部秘书处科长、副秘书长,1982年任组织部部长,1985年任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1990年4月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1992年11月任成都军区政治委员。1993年12月至2000年6月任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四、第十五届中央委员。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1998年晋升为上将军衔。

    张震上将
    (见上《开国将军·张震中将》介绍)。

    张黎上将
    张黎(1943.11-——),山东省益都县人。1964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某部工程团战士,班长,电影放映员,兰州军区工程兵第二工区政治部宣传科干事,兰州军区宣传部干事,副科长,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总参第2技术总站政治委员,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部政治部主任,总参谋部政治部副主任、主任,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参谋长助理,2000年6月任解放军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兼任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1997年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2002年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候补中央委员。
    1988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9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2001年晋升为中将军衔,2004年晋升为上将军衔。

    张万年上将
    张万年(1928-——),山东省黄县(今龙口市)人。194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8月参加八路军军。
    抗日战争时期,1944年-1945年任胶东北海独立团三营七连战士。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947年任东北12旅35团3营通信班副班长、班长,东北四纵队12师36团警卫员。1947年-1948年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12师36团5连副排长、排长、连副政治指导员。1948年任东北第4纵12师36团通信股参谋、副股长、股长。1946年3月参加本溪保卫战;1946年10月参加新开岭战役;1947年5月-11月参加东北夏、秋季攻势作战。1948年10月在塔山阻击战中立大功。后参加了平津、广西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第4纵12师36团通信股参谋、副股长、股长。1950年-1956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41军123师369团司令部作战股股长,第41军司令部作战科参谋。1956年-1958年任陆军第41军123师368团第一副团长兼参谋长。1958年-1961年在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预科系、基本系学习。1961年-1962年任陆军第41军123师367团副团长。1962年-1966年任陆军第41军123师367团团长。1966年-1968年任广州军区司令部作战部作战科科长、副部长。1968年-1978年任陆军第43军127师师长。1978年-1981年任陆军第43军副军长兼127师师长(其间:1978年-1979年在解放军军事学院学习)。1981年-1982年任陆军第43军军长。1982年-1985年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1985年6月-1987年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1987年11月-1990年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党委副书记。1990年5月-1992年调任济南军区司令员、党委副书记。1992年在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1992年1月-1995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总参谋部党委书记。1993年3月在全国人大第八届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1995年9月在中共第十四届五中全会上被增补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1995年12月在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97年9月在中共第十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1997年11月任人民解放军选举委员会主任。1998年3月在全国人大第九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四、十五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7年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
    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曾先后五次立大功,荣获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9月1日被授予中将军衔。1993年6月7日被授予上将军衔。1993年11月在巴基斯坦访问时,被总统法鲁克·莱加利授予一枚军事勋章。

    张太恒上将
    张太恒(1931.3.5-2005.1.29),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东张家庄人。1944年8月参加八路军。194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2月毕业,获大专学历。1971他年考入军政大学学习一年,以后又在国防大学进修一年。1998年12月他参加了中央党校领导干部函授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获大学本科学历。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渤海军区后防行署留守处交通员,垦利县县大队通信员,渤海军区7师82团当战士。参加了1944年冬的反扫荡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垦利县大队和渤海军区第7师1团参谋处通信员,1949年4月在第三野战军28军82师244团任副排长。参加了汶上、王浩屯、鱼台、马留营、确山、睢杞,以及破袭陇海路、上蔡阻击战和东渡黄河等战斗、战役。参加了1947年2月莱芜战役、1947年4月泰(安)-蒙(阴)战役、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1948年9月济南战役、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淮海战役、1949年4月渡江战役、5月淞沪战役。上海解放以后,1949年7月至10月,他参加了进军东南沿海解放福州、解放平潭岛、大嶝岛、小嶝岛及漳(州)-厦(门)等战斗、战役。在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淞沪战役和平潭岛战斗中四次负伤,被评为三等乙级残废,右胯骨内一直留有一颗长达3厘米的弹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三野战军第28军82师排长、副连长、连长、营参谋长、营长。驻守东南沿海岛屿,并于1953年6月参加了东山岛保卫战(抗击国民党反攻大陆之战)。以后带所属部队驻守在大嶝岛,与国民党军队盘踞的“金(门)-马(祖)”诸岛一海之隔。1958年入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历任团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师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师长兼参谋长,师长,1981年任陆军第28军参谋长,1982年任军长。1985年6月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担任老山前线指挥员,指挥对越防御作战。曾先后指挥过陆军第67军、第47军、第27军和第13军的部队进行对越防御作战,时间长达一年半之久。先后总结和发表了“老山精神”及《山地丛林战斗中怎样打歼灭战》等多份有影响的经验材料。1990年4月任成都军区司令员。1991年9月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1992年11月-1996年11月任济南军区司令员。参加了守卫海防和保卫祖国边疆的战斗。他经常深入基层,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为国防和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曾先后任四川省摄影家协会顾问、四川省射击协会顾问、山东省将军书画院顾问、山东省企业集团海外发展促进会高级顾问等职。是第六、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
    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1994年晋升为上将军衔。2003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2005年1月2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4岁。

    张文台上将
    张文台(1940.4-——),山东省胶州市人。196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12月参加工作,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党员领导干部在职研究生班毕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1958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毕业于洛阳步兵学校。
    1958年12月至1961年5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长山要塞区机炮连战士;1961年5月至1964年5月长山要塞区机炮连副排长;1964年5月至12月长山要塞区守备团排长;1964年12月至1969年11月长山要塞区守备团政治处干事;1969年11月至1971年2月长山要塞区守备团政治处宣传股副股长、股长;1971年2月至1973年11月长山要塞区守备团政治处主任;1973年11月至1975年2月长山要塞区守备团副政治委员;1975年2月至1981年2月济南军区大钦守备区副政治委员(期间:1980年3月至1981年1月在解放军政治学院基本系学习);1981年2月至1983年5月济南军区守备师政治委员;1983年5月至1985年8月陆军第54集团军副政治委员;1985年8月至1993年12月陆军第54集团军集团军政治委员;1993年12月至1999年9月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军区党委常委(期间:1996年8月至1998年12月在中共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函授学习);1999年9月至2002年10月济南军区政治委员、军区党委书记(1997年9月至2000年7月在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党员领导干部在职研究生班学习);2002年10月起任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总后勤部党委副书记。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5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2004年6月晋升为上将军衔。

    张志坚上将
    张志坚(1934.5-——),山西省闻县喜人。1951年7月入解放军第31步兵学校,后转入华北军区军政干校学习。195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察哈尔军区文化速成学校教员。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后勤部文化教员。1954年入志愿军参谋学校学习。1957年回国后,任师教导营参谋,军司令部作训处参谋、副处长、处长,1978年任师参谋长,1979年任陆军第67军副参谋长,1980年任师长,1983年任军长。1985年6月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1992年11月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1993年12月至1999年5月任成都军区政治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1998年晋升为上将军衔。

    张连忠上将
    张连忠(1931-——),山东省胶县(今胶州市)人,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胶东保卫战和济南、淮海、渡江、漳夏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排、连长。1958年毕业于汉口高级步兵学校。后任营参谋长。1965年毕业于海军潜艇学校。后任海军舰艇艇长,海军舰艇支队副支队长、支队长。1980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后历任海军舰队副参谋长,海军基地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司令员。是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
    1988年9月1日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1993年5月晋升为海军上将军衔。

    张定发上将
    张定发(1943.12-——),上海市吴淞区人。1960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0年3月至1964年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水艇学校学习。1965年10月任海军潜艇实习鱼雷长、副艇长、艇长。1980年10月入海军学院合成指挥班学习。1983年2月任海军潜艇支队副支队长。1985年1月任海军北海舰队参谋长助理,8月任海军青岛基地参谋长。1988年4月至7月在国防大学国防研究班学习。1993年1月任海军北海舰队参谋长,1995年1月任海军北海舰队副司令员。1996年11月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兼海军北海舰队司令员。2000年12月任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2002年11月任军事科学院院长。2003年6月任解放军海军司令员。
    1988年9月被授予海军大校军衔,1991年晋升为海军少将军衔,1998年晋升为海军中将军衔,2004年9月20日晋升为海军上将军衔。

    张树田上将
    张树田(1939.10-——),河南省商丘县人。195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8年毕业于南京军械技术学校。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某师政治部组织科干事,沈阳军区组织部干事,总政治部组织部副处长、处长、副部长。1991年5月任总政治部群众工作部部长。1992年12月任武警部队政治委员。1996年2月任兰州军区副政治委员。1999年任总政治部副主任。1992年12月改改授少将警衔。2002年当选中纪委委员、常务委员、副书记。现任总政治局副主任、中央军委纪委书记。
    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3年转授予少将警衔。1994年10月晋升为中将警衔。2000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张明中将
    张明(1925-2001),山东省长山(今邹平)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东纵队三支队九团一营营部勤务员,八路军115师政治部战士剧社宣传员,中共鲁南区党委文化干事,鲁南军区政治部青年干事、特务连文化干事,赵博县6区区中队副政治指导员,五团一连副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等职。1942年至1943年参加攻打鲁南城前、白彦、新庄、石城、高山等10余次战斗,多次担任突击队队员,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出色地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1944年任鲁南军区5团1连政治指导员,多次率领突击队,先后完成16次战斗任务,分别被评为甲等、乙等、丙等战斗模范和政治工作模范。
    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8师23团1连政治指导员、1营副政治教导员,华东野战军3纵8师23团1营副政治教导员、政治教导员、营长,第22军195团1营营长、参谋长、副团长等职,带领部队先后参加宿北、鲁南等10多次战役,进行大小战斗40多次。在洛阳战役中,任22军195团1营营长,配合兄弟部队攻打洛阳东城门,摧毁敌人多层次永久性防御工事,突破并巩固洛阳东门,保证后续部队投入。最后歼灭敌206师,华东野战军特授予该营“洛阳营”荣誉称号。之后,还参加开封战斗、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以及解放宁波、舟山等著名战役战斗。在频繁激烈的战争环境中,沉着指挥,英勇作战,多次率领突击队冲锋陷阵,7次负伤,屡建战功,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22军195团团长、第65师师长,定海守备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1961年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任普陀守备区司令员,岱山守备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第60军政治委员、军长,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纪律检查委员会专职书记等职。1950年9月出席第一届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并在会上作事迹报告;同年10月随中国访苏青年代表团赴苏访问学习。1952年6月参加抗美援朝作战3个月。在海防部队长期工作中,作风深入,艰苦创业,团结同志,为海防部队全面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粉碎“四人帮”后,积极拥护和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作出新贡献。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第十三大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90年4月退役离休。
    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1962年晋升为上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被授予甲等、乙等战斗英雄称号,荣获华东一、二、三级人民英雄奖章各1枚。1950年被授予全国战斗英雄称号。1988年7月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同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2001年3月16日因病在南京逝世,终年76岁。

    张彬中将
    张彬(1931-2001),河北省正定县人。1947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入北岳军区供给学校学习。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区第20团某军后勤部见习科员。参加了平津、太原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军后勤部科员,参加了抗击敌军的第一、二、三、四次战役的战勤工作。回国后,历任中共中央军委财务部秘书,总后勤部财务物资部副处长、司令部处长、副参谋长,1983年3月任总后勤部财务部部长,1985年3月任总后勤部副部长,分管总后财务部、军需部、物资部、军需生产部、解放军审计署、中国新兴(集团)总公司的工作。1995年退役。在任总后勤部副部长期间,曾四次亲临南方药厂和三九企业集团视察。在他的指导、支持和具体组织下,1991年12月以南方药厂为核心组建三九企业集团;1992年9月在三九企业集团主持召开全军医药工业会议,对全军医药工业和三九企业集团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正是在他的关怀指导下,南方药厂经过两次合资,取得了蓬勃发展,创造了“发展速度全军第一,经济效益全军第一”等四个“全军第一”的奇迹,并被授予“全军模范企业”的称号。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
    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2001年11月25日因病在北京病逝,终年70岁。

    张敏中将
    张敏(1925-——),河北省定县(今定州市)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班长,排长,连副政治指导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第9军分区政治部宣传干事,副股长,东北野战军团政治处主任,团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团团长。回国后,1960年毕业于炮兵学院地炮系。后任军炮兵部副司令员,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第20基地司令部作战处长,基地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基地司令员,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参谋长。参与了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试验的组织领导工作。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校官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

    张霖中将
    张霖(1922-——),山西省五台县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团作战参谋。参加了陈庄战斗、百团大战等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旅作战科科长。参加了蟠龙、宜川、荔北、扶眉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团参谋长。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团长、团长。1961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基本系。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副军长、军长,军事学院副院长,国防大学副校长。
    1955年被授予校官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

    张少华中将
    张少华(1923-——),山东省掖县(今莱州市)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八路军。
    抗日战争时期,任掖县抗日游击队政治指导员,胶东军区政治部组织干事。
    解放战争时期,任胶东军区军分区政治部股长、科长,独立团政治委员,华东军区警备第5旅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胶东保卫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师政治部主任。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回国后,历任铁道兵师政治委员,国防科委基地研究所政治委员,铁道兵政治部副主任,中央军委纪委专职委员、常委、纪委副书记。1990年4月退役。是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专职委员、常务委员、纪委副书记,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校官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

    张文华中将
    张文华(1926.2.28-1997.1.12),山东省宁津县李家村人。1943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宁津县宣传队宣传员,班长、文书,渤海军区乐陵县大队文化教员,参加了乐陵豆家攻坚战和丁家坞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渤海军区连副政治指导员、连政治指导员,政治协理员等职,参加了潍县、兖州、济南等战役和凤化店、大沟洼等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团助理员,海军某部干部部副部长,海军东海舰队军事法院审判员,海军某部军事法院院长,某部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海军某部副政治委员,海军外训队政治委员,东海舰队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1990年4月任海军副政治委员等职。无论是作为机关工作人员,还是担任领导职务,都能干一行、爱 一行、钻一行,努力完成战备训练等任务。在新的形势下,经常深入舰艇部队和驻高山、海岛部队调查研究,根据军委赋予海军的使命任务,积极探索搞好部队军政训练的途径和办法,为推进海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坚持原则,不徇私情,生活简朴,廉洁奉公,顾全大局,团结同志,工作深入,勤于学习,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人民海军的发展壮大贡献了毕生的精力。1992年12月退役。是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88年9月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1997年1月12日因病在上海逝世,终年71岁。

    张书坤中将
    张书坤(1925-——),河北省深州市人。1940年4月参加八路军,194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期间:任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战士,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学员,冀中军区参谋训练队学员,排长,冀鲁豫军区3军分区司令部参谋,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1旅司令部作战科参谋。参加了百团大战、冀中、冀鲁豫反“扫荡”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合江军区1军分区司令部作战科副科长,东北野战军骑兵第1团副参谋长、参谋长,第四野战军第41军154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参加了辽沈、平津、衡宝、广西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广西军区154师461团参谋长、副团长,军事学院上级速成系学员,第四高级步兵学校战术系主任教员,第一高级步兵学校战术系副主任、战术教研室主任、训练部副部长,汉口高级步兵学校训练部部长,武汉军区后勤部副部长、部长,总后勤部基地指挥部司令员。1990年4月退役。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

    张仲先中将
    张仲先(1926-——),山东省微山县人。1940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鲁南军区政治部青训队分队长、连政治指导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营教导员。参加了临江、辽沈、平津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在海南岛战役中立大功。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1963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后历任师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吉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沈阳军区炮兵政治委员、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广州军区政治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三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校官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张伯祥中将
    (见上《开国将军·张伯祥少将》介绍)。

    张序三中将
    张序三(1929-——),又名张序山,山东省荣成县(今市)石岛镇东泊子村人。194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7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54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海军高级专科学校。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胶东军区连队文化干事、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胶东保卫战和淮海、渡江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任华东军区黄河军舰政治干事、副政委、副舰长。1954年毕业于苏联海军高级专科学校。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长沙”舰实习舰长,驱逐舰协长、副舰长、舰长,舰艇大队参谋长、大队长,海军基地参谋长,海军军训部部长,海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曾参加1980年向南太平洋发射火箭海上护航编队的指挥工作,任指挥部参谋长。海军学院院长,海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1990年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1993年12月退役。是中国航海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1992年10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88年3月-2003年3月当选为七、八、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八、九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航海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太平洋学会副会长,中国海洋学会顾问,中国海洋法学会顾问。福州船政文化研究会顾问,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顾问。
    作战中曾荣立三、四等功五次。1988年9月1日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

    张序登中将
    张序登(1925-——),山东省荣成县(今市)虎山镇邱家村人。1942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胶东军区连副政治指导员。参加了反“扫荡”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连政治指导员,东北野战军营政治教导员。参加了新开岭、辽沈、平津、广西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过广西边境剿匪战斗和抗美援朝金城反击战等战斗。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师作战科科长、副师长。1963年毕业于军事学院指挥系。后历任解放军陆军第41军师长、副军长、军长等职。1970年在对越反击战中,成功的组织、指挥“法卡山”战役,受到邓小平主席口头表扬。后历任广西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中共广州军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校官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

    张学东中将
    张学东(1934.8-——),湖南省华容县人。出身于华容县潘家乡一贫苦家庭。1955年9月在华容一中初中毕业后,考入长沙四中。1956年考入北京工业学院无线电子工程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0年毕业后,曾在第三、第四、第六机械工业部从事雷达技术管理工作。1975年任南京长江机器制造厂厂长。针对厂里的实际情况,大刀阔斧裁减行管人员,实行计件工资制,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职工的凝聚力和积极性增强。1982年任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并任中国电子企业管理协会第一届会长。1988年4月,电子工业部、机械工业委员会合并成立机械电子工业部,任机械电子工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分管机械电子工业的体制改革、政策法规、全国电子工业的规划计划、基本建设以及通信、仪器仪表、民用电子系统工程、彩电国产化等方面的工作。1990年7月,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正部级),任电子工业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1993年3月,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94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张明远中将
    张明远(1931-——),黑龙江省海伦市人。1947年参加东北主联军。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连政治指导员、师政治部秘书、营政治教导员、师防化主任。1961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化学兵指挥系。后历任军政大学学员队政委兼教员,广东省军区分区政治委员、省军区政治委员,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陆军指挥学院政治委员,军事教育学院政治委员。是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

    张诗明中将
    张诗明(——-——),湖北就荆州市人。余不详。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31集团军参谋长,陆军第31集团军副军长,解放军南京军区装备部部长,解放军总装备部副部长。2002年1月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
    2002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张建启中将
    张建启(1946.3.25-——),山东省荷泽市曹县人。1964年高中毕业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核物理系学习。
    197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核物理系,分到了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在戈壁滩刚工作了半年,正逢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组建,又随一纸调令进了位于大山沟的西昌。1992年,中共中央决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上马。1995年,中国着手选拔航天员和教练员,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作试部部长,担任了航天员选拔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1997年任解放军总装备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2001年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总指挥,2004年起任解放军总装备部副部长。
    先后参与组织指挥了“亚洲一号”、“风云一号”、“澳星”发射、“神舟”飞船发射等试验,以及罗布泊核试验、战略武器试验、常规兵器试验、风洞改造等上百次任务,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998年晋升为少将军衔,2005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张振先中将
    张振先(1927-——),江苏省徐州市人。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三野战军机枪连排长。参加了孟良崮、淮海、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任连副指导员,带领连队完成剿灭国民党残余武装和修建国防公路的任务,立一等功。1951年毕业于空军航空学校。后任空军飞行中队中队长、飞行大队大队长。1958年毕业于军事学院空军系。后历任空军团、师长,军区空军副参谋长,空军军政治委员,广州军区空军政治委员。是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8年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

    张钰钟中将
    张钰钟(1942.3-——),江苏省武进县人。1958年6月参加工作。196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班长、排长、连副政治指导员,副处长、处长,代理团政治委员。1982年12月任济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干部部长,1985年任陆军第67集团军政治部主任,1988年任青岛警备区政治委员,1993年4月任武警部队政治部主任,1996年4月任人民武装警察总部副政治委员兼纪委书记。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五、第十六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1993年晋升武警少将警衔,1997年晋升武警中将警衔。

    张海云中将
    张海云(1929-——),黑龙江省通河县人。1946年在通河县做民运工作。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时期,任松江军区连副政治指导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海军水警区政治部青年助理员。1958年毕业于海军政治学校。后历任海军舰艇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海军舰艇支队政治委员,海军舰队政治部副主任兼干部部部长,海军基地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海军水面舰艇学院政治委员,南海舰队、北海舰队政治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88年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

    张德福中将
    张福德(1928-1991),山东省文登市人。1944年参加八路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连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副营长,参加了临江、辽沈、平津等战役。先后立大功四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军长,1980年毕业于解放军军事学院。后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副司令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校官军衔。荣获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1991年6月11日在西藏因直升机失事逝世,终年63岁。

    张文康少将
    张文康(1940.4-——),上海市南汇县人,1962年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同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文化。
    1957年在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学习。1962年7月在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潜水生理教研室任教,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研室主任。1983年12月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兼训练部部长(副军级)、校党委常委、训练部党委书记。1990年7月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党委副书记。1993年2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党组副书记。1993年7月兼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1994年4月月任中国药品认证委员会主任委员。1995年5月任中国药科大学董事会名誉主席。1997年8月任全国禁毒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1998年3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长,同年5月中共中央保健委员会副主任。1999年1月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4月当选为第22届中华医学会会长,10月被聘为中国红十字会第七届名誉副会长。2003年3月连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长、党组书记。同年4月后任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88年8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张世勋少将
    张世勋(1945.2-——),黑龙江省巴彦县和乡人。1965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参军前在乡供销社工作。入伍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6军某团连战士、文书、班长,团司令部保密员、团作训参谋,师作训参谋、师作训科副科长,副团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陆军第16集团军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军长等职。
    1997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

    张传诗少将
    张传诗(1932.7-2003.2.10),山东省日照市人。1948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战士、班长,南京步兵学校学员、战术教研室教员、股长、副科长、科长、副团长,南京军区岱山守备区司令部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某师师长,南京军区舟嵊守备区司令部参谋长,解放军江西省军区司令员等职。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2003年2月10日因病在上海逝世,终年71岁。

    张汝成少将
    张汝成(1947.1-——),广东省潮阳县人。1964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按副大军区职待遇。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干部科干事、秘书科副科长,大军区政治部科干处处长、干部部副部长、群工部部长,军分区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陆军第42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湖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陆军第41集团军政治委员,2005年7月任驻香港部队政治委员。

    张国威少将
    张国威(1931.11-2005.3.18),祖籍安徽省全椒县人。1939年抗日战争中,举家迁至桐城县,1947年毕业于桐城中学,高中就读于安徽滁州中学。1949年渡江战役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9年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毕业后任排长随二野进军西南,参加解放大西南战役。1951年后,先后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高级步校及西南测绘学校学习深造,此后,一直在军委总参谋部军事测绘局工作,历任秘书、测量队长、科技处长、军事测绘局副局长、军事测绘学院院长、解放军总参谋部军事测绘局局长等职。并任中国测绘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军事科学学会理事。1992年3月,受命担任中国惠通(集团)总公司第一任总经理、法定代表人。短短几年中,带领集团的全体同仁,克服重重困难,边筹建、边经营,足迹遍布我国东南西北,业务拓展世界五洲四海。集团公司从弱到强,分支机构从少到多,经营业绩蒸蒸日上,为总参谋部生产经营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40多年来,一直从事军事测绘生产、科研、教学和战勤保障的业务管理工作:参与和组织领导了我国天文大地网布测和全国基本比例尺测图、全国卫星大地网布测、青藏高原测图会战、与周边国家边界测绘、西沙与南沙群岛联测、地面网与空间网联合平差、航天遥感测绘等重大国防工程和科研任务的计划论证与组织实施工作;并长期领导实施国防尖端工程的多项测绘技术保障任务。在担任我国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工程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工作中,获国务院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颁发的荣誉状。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2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2005年3月1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4岁。主编有《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中“军事地理学科”分册,并担任《当代中国测绘事业》及《军官地图集》副主编、副主任委员。本人业绩被收入《中国当代地球科学家大辞典》、《中国专家人才库》等。

    张钟明少将
    张钟明(1929-——),山东省荣成县(今市)宁津镇洼里村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作战、湘西剿匪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至五次战役。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师司令部作战科参谋、科长,总参谋部作战部作战参谋,中央军委办公厅某处副处长、
处长,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局政治部主任等职。
    1955年被授予校官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先后荣立三等功4次。1988年7月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1988年9月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8#
发表于 2008-11-26 21:09:22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张姓高级将领、革命英烈生平简介】

    张峰烈士
    张峰(1965.2-1986.9.23),山东省济南市人。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高中毕业后,198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任解放军昆明军区老山前线某部侦察连7班班长。
    1986年9月23日,解放军昆明军区老山前线某部反击作战前,带领本班三次深入敌后侦察敌情,查明了敌排指挥所准确位置以及交通壕、电话线、兵力部置、火力配系等情况,为反击作战及时地提供了准确的敌情资料。“9·23”战斗的凌晨6时9分,侦察连突击队按时到达了“395”高地后侧的第一道堑壕,然后向敌排指挥所摸索前进。张峰所在班负责插入敌后,断敌后路,阻敌增援。战斗打响后,张峰首先切断了敌电话线,打掉敌3个火力点,歼敌3名,在步兵的协同下,打掉了敌排指挥所,并指挥全班全歼6名溃逃之敌。战斗中,排长赵家昌负伤,立即接替排长指挥战斗,及时地将战斗进展情况报告我指挥所。当战斗正在激烈进行时,突然发现身负重任的战友周秋波也跟了上来,敌人的高机火力正猛烈的压在他的头上,时刻都有生命危险。张峰一个箭步猛扑过去,把周秋波推到坎下,并用自己的身体挡住战友,就在这时,一颗罪恶的子弹,打穿了他的钢盔,鲜血顿时流了出来。战友王龙川一见张峰负伤,立即过来包扎,张峰坚决不让,说:“不要管我,快去消灭敌人!”说着撕下头上的绷带,向敌人洞口冲去。王龙川又把他按在壕内给他包扎,他对王龙川说:“川子,别管我!把急救包留给其他伤员吧……我还能打!”说着又向敌人的洞口冲去……战斗结束后,别人要把他抬下来,他坚决不让,非要求把其他伤员先抬下去不可,否则坚决不下去。当别人告诉他其他伤员都已撤下去了,才让战友们把他抬下去。但终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时年仅21岁。

    张大权烈士
    张大权(1957.5-1984.4.28),贵州省金沙县人。1976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共产党党员。文化程度小学,昆明军区(后并入成都军区)陆军第14军40师118团(老山主攻团)2营5连副连长。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1976年3月入伍后,编入昆明军区陆军第14军40师118团服役,从当战士、班长起,一直到提干任排长、副连长,成为基层军官。为了供三个弟妹上学读书,多年来省吃俭用、从不乱花一分钱。有一次,为了探家时给孩子带一件生日礼物,转遍了大街小巷,左掂量右比较才恋恋不舍的花去1.70元;为了给父亲治病,先是抽档次最低的“红缨”烟,后来干脆戒掉不抽;为了翻盖家中的破草屋,从1981年起连续三年没有探亲,硬是从牙缝里、舌尖上省下了580多元。1983年12月,正当准备回家翻盖年久失修的房子时,118团接到了作战命令……他二话不说,将家庭的困苦和个人的夙愿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一门心思投入到了战前训练中。
    1984年4月28日,收复老山战斗开始。118团(老山主攻团)5连是老山右翼攻击营的主攻连,按照战前战术编组,由5连的1排、2排组成突击队,5连副连长张大权担任突击队长。突击队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攻击老山主峰阵地。战斗打响后,张大权率领突击队奋勇冲杀,连克越军22号、21号两个高地,尖刀班已进至主峰山脚下,突击队准备展开攻击……根据预定的作战方案:一排李排长带领本排担任主攻;二排曹排长带领本排担任助攻;张大权率重火器队负责掩护和支援……攻击发起后,突击队运用相互掩护、交叉攻击的战术,逐步向敌老山主峰阵地逼近。在解放军的凌厉攻势下,越军开始收缩防御阵地,力图凭借坑道负隅顽抗。此时,118团突击队的先头班、组已经开始翻越第一道战壕,并以此为依托,开始向第二道战壕展开攻击,有个别小组已经控制了部分表面阵地,战斗的进展比较顺利。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在地图上看,老山主峰只有一个山头,我军将它编为第50号高地,但实际上老山主峰是由南北两个小山头组成,地势为北高南低,两者中间是一片100米长的凹地——当突击队刚刚占领南侧山头的表面阵地、先头排刚进入中间凹地时,立即遭到北侧山头的越军轻重火器、明暗火力的疯狂射击……先头班有7名战士当场阵亡……攻击出现了暂时的停顿。就在这时候,南侧山头的越军又从坑道里、掩体里钻出来,轻重火器一齐开火,使突击队腹背受敌——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一排又牺牲4人、重伤6人,还有20几个战士被压制在凹地里,形势非常危急…… 看到这种情况,张大权果断命令二排务必控制南侧山头,并全力掩护一排顺利撤出凹地;同时,呼唤我军炮火压制北侧山头的越军,保证一排顺利撤出,第一次攻击失败了。
    部队撤下来以后,张大权查点人数,将人员和火器重新进行了编组,并根据主峰的实际地形重新修改了攻击方案……在我强大炮火的轰击下,在四门无坐力炮、四挺重机枪、四具火箭筒的掩护下,张大权怀抱一挺班用轻机枪,亲自率队发动了对北侧山头的第二次攻击…… 冲击中,右手腕被越军子弹射穿,鲜血顺着枪管往下流……发红的枪管“吱吱”冒烟,右手没有力量了,就用左手臂夹住机枪,继续带队冲击……在张大权的带领下,突击队的战士们勇猛奋进,连打带炸,不到20分钟,就冲进了北侧山头的的第二道战壕,占领了表面阵地。这时候,狡猾的越军躲进了坑道和掩蔽部,用电台呼唤其炮兵,要求对主峰阵地进行覆盖射击,支援其坚守阵地……正当我突击分队准备乘势扩大战果时,越军的炮弹就像雨点一样砸了下来……炮火中巨大的气浪挟持着横飞的弹片和漫天的烟灰,搅得整个主峰阵地乌烟瘴气,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到……由于突击队员刚冲上去,立足未稳,没有任何依托和遮护,完全暴露在敌炮火之下,人员伤亡很大,张大权的左大腿被炮弹炸伤,小腹部被横飞的弹片削破一个洞,肠子和着鲜血从伤口处喷射而出……他赶紧隐蔽在一个炮弹坑里,用手将掉出来的肠子塞回小肚子,撕开三角巾缠住了伤口,指挥着突击队员撤了下来,第二次攻击又受挫了。
    就在突击队撤下来时,越军又从坑道里、掩体里爬了出来,他们在阵地上用汉语狂呼乱叫:“中国佬,大草包!”、“中国佬,有本事冲上来!”……边喊边骂边把我军阵亡烈士的遗体往山下扔……看到越军那狂妄至极的嚣张嘴脸、令人发指的恶行,听到越军那不堪入耳的辱骂,突击队的战士们气得双眼冒火,实在难以忍受这种侮辱……一边和越军对骂,一边就要不顾一些地与越军拚命……张大权看到这种情况,赶紧把战士们喝令回来……突击队再次撤下来后,张大权瞪着血红的眼睛,强忍着小腹剧痛,对剩下的23名突击队员说:“我们5连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草包!我们这一代人也决不当草包!现在,我张大权愿以死相拼,带着你们做最后一次冲击!活着,我们就站在主峰上!死了,我们也要躺在主峰上!我们今天就是要和越南人较量一下,看哪个狗日的是草包!”


  

l7SQUndJ.jpg (35.43 KB)

2006-3-16 07:38


敬礼:中华军魂——在老山顶峰牺牲了还用身体撑着军旗的张大权烈士


    我的眼睛终于捕捉到了那让我终生感叹的一幕:
    首先是军旗,它是那样的美丽,虽然布满了弹孔染满了鲜血,但是任何销烟都无法遮盖它,任何草木鲜花都不能胜过它,它是如此稳健地竖立着,旗手呢,我顺着旗杆往下看,这不再是一个肉体,而是一尊雕像,只见刚才从我手里抢过旗帜的战友双手紧?着旗杆身体笔直的斜撑着旗杆,尽管红旗已被他深深地插入主峰的大地里,但他似乎丝毫没有离去的意思,任凭子弹继续从身边划过,任凭战友从身边冲过,仿佛这世界的一切都与他不再有关联了,只要挚着旗他就永远地这样挺立下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从我的心里油然而生,什么样的人才能在炮火中魁然不动,只有死人,当我连滚带爬的冲到他的身边,一切让我再也无法控制眼泪的划落了,旗手的胸部已经被弹片打烂,脸部由于近距离的手榴弹爆炸已经嵌满了大小的弹片,生命早已离他而去,但他依然以他无上的雄魂支撑着身体支撑着胜利的旗帜。我蹒跚着来到了他的身旁,他是那样安静地倒在地上,手腕被打断了,缠在腰间的止血带并没阻止住鲜血和肠子的外流,破碎的军服就如飘零的飞絮,微睁的双眼似乎还在注视着我们。
    副连长张大权就这样永远的离我们远去了……(张大权牺牲后,安葬于云南省麻栗坡(县)烈士陵园,墓碑位置:英雄台)

    张少溪烈士
    张少溪(1903-1939),又名张丰薛,山东省滕州县王开村人。生于毕业于济宁第七中学,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任抗日义勇总队(时称直辖4团)、副参谋长、参谋长。1939年1月,日军300多人在两股伪军60余人的配合下,一度侵占临郯费峄四县边联驻地车辆村,并安设了据点。抗日义勇总队在副参谋长张少溪、政治部主任梁度世的率领下,对日伪车辆村据点进行了长达40余天的围困战,终于收复车辆村,共毙伤日伪军80余人,缴获枪支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一批。1939年9月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
    张少溪牺牲后,时任苏鲁边区临时特委书记郭子化,在赞扬张少溪非凡的智慧才华、出色的指挥才能、辉煌的战功时赋诗一首:
    英勇善战数少溪,斩彼凶顽搴敌旗。
    牛刀小试传捷报,鲁南战功记第一。

    张甲洲将军
    张甲洲(1907.5.21-1937.8.28),曾用名张进思,黑龙江省巴彦县镇东乡张家油坊屯人。1923年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齐齐哈尔甲种工业学校。1927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政治系。历任中国共产党北平市西郊区委书记、北平市委宣传部长、北平市委代理书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甲洲领导北平20多所高校学生进行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随后被推举为南下请愿团总指挥,率全国3万大学生到南京开展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1932年春经党中央批准,张甲洲率于天放等6名同学打回老家,从事地下工作。同年9月10日,在张家油坊一带组织了当时东北的第一支人民武装——巴彦抗日游击队,起名为东北抗日义勇军,任总指挥,打响了中共武装抗日的第一枪。转战于呼兰、绥化、兰西、安达、明水等地。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6军江北独立师,任总指挥、第36军军长(吴福海任政治委员,赵尚志任参谋长)。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8月,张甲洲在赴东北抗日联军第11军任副军长途中,在黑龙江省富锦县董茂屯附近遭到日伪武装的袭击,中弹壮烈牺牲,壮志未酬身先死,时年仅30岁。

    张仁槐烈士
    张仁槐(1912-1942),山西省定襄县人。出身于小商人家庭。1929年,考入太原成成中学。1932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其父商号倒闭,家庭经济陷入困窘。家愁国恨,使他开始关心政治,积极参加学生的爱国活动,立志抗日救国。1932年,考入北平市河北省第十七中学。在校期间,得到党组织的引导、帮助和教育。同年夏,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开始悉心阅读马列主义的理论书籍。后加入共产党外围组织“华北民族武装自卫会”,1935年任中共师大地下党支部书记。7月,中共北平市委决定在各校成立学生自治会,他深入学生中,宣传抗日救国,号召大家团结起来,万众一心。12月初,师大学生自治会成立。不久,带领学生参加“一二·九”运动,举行罢课、请愿游行,反对国民党的卖国政策,反对日本帝国的侵略行为,并同校内的反动势力作坚决的斗争。后利用在北京五十三中学担任教师机会,向青年学生进行抗日救国教育,宣传革命思想。1936年4月,调区委,负责“民先北平地方队部”的领导工作。8月,受党组织派遣,与流亡同学一起辗转到太原,直接参加抗战。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9月,派任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宣传部宣传科长,全面负责部里工作。11月初,太原失守,随“动委会”到汾阳,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接待和慰劳抗日部队,组织纠察队,坚持抗日斗争。1938年3月,“动委会”到苛岚县。4月举办军政干部训练队,负责组织领导,兼任辅导员。训练队先后培训700余名学员,为在战地和敌后进一步开辟工作,做出了贡献。1938年11月,调往冀中区抗日根据地,任八路军冀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经常深入基层,组织和领导部队的宣传教育工作,开展部队中的文艺活动,以宣传工作去激发战士们的抗日爱国热情,坚定他们抗战必胜信心,为提高部队的政治觉悟和素质起了重要作用。在他领导主办的《前线报》中,经常发表文章或评论,宣传党的抗日方针。在此期间,多次担任军区工作团团长,带队到各分区部队宣传、检查指导工作。1942年5月,日伪军纠集5万兵力进攻冀中抗日根据地,在反“扫荡”战役中,随团活动于深县以南的护驾池、陈二庄、崔氏一带,并与伪军多次交战。
    1942年5月23日,被敌人包围,带领战士们,英勇奋战,几度冲杀,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于崔氏村苜蓿地,时年30岁。

    张文偕将军
    张文偕(1907-1934),山东省掖县人。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青年时就接受了革命思想,加入到中国工人阶级的行列,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教育下,思想日趋成熟,并很快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党组织选送到苏联去学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3年春从苏联回国后到东北,同年6月被中共吉东局派往李延禄领导的抗日救国游击军任代理政治委员,不久部队改编为东北人民抗日革命军,任第4军政治委员,和军长李延禄等率领部队在密山等地开展抗日游击斗争。后被派往绕河县任民众反日游击大队大队长,制定了积极宣传和稳妥联合的方针,和带领游击队积极打击敌人,用不断取得军事上的胜利来扩大游击队的影响,提高游击队的威望的策略。经过积极的工作,于1934年7月,在义顺号召开了救国军残余部队和各山林队200多人的反日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收编了200来人加入游击队,使饶河反日游击队的武装力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反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加强和进一步扩大抗日武装奠定了有力基础打开了新的斗争局面,取得了打击日伪军的多次胜利。1934年2月25日,率领队伍冒着大雪在饶河一带活动,行至十八垧地时,与200多敌人突然相遇,面对敌众我寡的形势,沉着、机智的指挥战斗,利用有力地形给敌人以突然袭击,打死打伤30多个敌人,其中亲手毙日军4名,伤4名,被战士称为“神枪手”。打得日伪军溃不成军,抱头鼠窜,这一仗打出了游击队的威风。同年6月,率领游击队打垮了抱马顶子苑福堂70多人的走狗队,不久又取得了攻打小佳河、小西山等地走狗队的胜利,创建了以抱马顶子为中心的饶河抗日游击根据地。
    1934年8月28日在虎林县攻打三人班的日伪军战斗前,因大雨阻延,半途宿营。夜半时分,所部突然遭到大批敌军包围。即令部队撤离,自己断后掩护。部队安全撤出后,中弹牺牲,时年27岁。

    张石祥烈士
    张石祥(1940.12-1961.6.14),广东省博罗县杨村镇新前村委会果岭村人。
    应征入伍后,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驻江西省南昌县2240部队任战士。1961年6月14日,江西省赣江洪峰抵丰城堤段,水位达30.32米,超过警戒线1.62米。江西省防汛总指挥部得知后,下达了“以最快速度支援丰城抢险”的指示。张石祥奉命随部队也从南昌县向塘机场(军用机场)乘机到达丰城县城。县城横巷口,这个稠密的居民区,1907个居民被洪水围困,盼望外面来援救。张石祥等12人迅速在中山西路一带拱好木排竹索,伸到小巷,抢救群众。在刘家井巷口,他们发现房子倒塌了,老人坐在木盆里,十几个孩子爬在断墙和屋梁上,妇女们在向他们招手呼救,洪水翻滚着向人群冲去。张石祥甩动着连长的胳臂说:“冲吧!”连长没有言声,面色铁青,望着对岸的群众,群众和战士的安全都系在他一人身上,心情很沉重。这时,连长派出的3名战士已经游过小巷,把一寸粗的草绳抛过来,一连抛了3条都让洪水冲断了。第四次,绳头被张石祥抓住就往腰上缠。“不要蛮干!”连长接过绳子,把张石祥向后推了一步。他对自己的战士是熟悉的,他知道张石祥此时就是上刀山也不会退缩。夜幕渐渐降临,水势茫茫一片。洪水的咆哮声,房屋的倒塌声,群众的呼救声交织在一起。被转移到大木堆上的人有40多个,救护的般儿几次都被洪水冲翻,一幢幢房屋被大水并巷走,脚下的木堆在不停地抖动,决口在不断扩大,洪水也越来越急,人群每时每刻都有被吞没危险。他们决定把群众转移到附近供电所的一幢水泥结构房顶上去。战士们下到水里拖木料,找电线。张石祥负责搭梯子。他用牙咬紧电线,一阶一级地捆扎下去。气氛十分紧张,每个人心里都象张开的弓弦。梯子扎好了,张石祥和战友背着老人,抱着孩子,一摸一爬地通过一丈多远的洪水,在不十分牢固的样子上爬上爬下。40多个群众终于上了楼。突然,轰的一声,一幢砖房向木排倒来,把张石祥压入水底,再也没有起来,牺牲时年仅21岁。
    1961年6月21日,丰城县城镇各界人民在县城立碑安葬张石祥烈士。嗣后,中共丰城县委,丰城县人民委员会为烈士建造陵园和纪念碑。城关镇人民委员会将战士救人所在的居民区命名为“石祥村”,烈士献身所在的大街命名为“石祥路”,被抢救的县城第二小学学生所在班命名为“石祥班”。中国人民解放军2240部队追认张石祥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团团员,追记一等功。

    张平洋将军
    张平洋(1909-1946),原名张希江,河北省遵化县城关镇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家乡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投身于抗日救国斗争,曾在冀热边区遵化、兴隆等地秘密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40年春,由党组织派赴东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为冀热辽军区获取日军情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42年受李运昌同志派遣到东北嫩江一带组织抗日武装,建立革命政权。不久,就组织了2000多人的抗日武装。1945年夏,以“国事要人”之名被日伪军逮捕,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获释。
    解放战争时期,抗战胜利后,组织和领导了黑龙江省泰来县人民打击残余日军和地方顽匪的斗争。先后作战10余次,缴获枪支60余,组织建立了武装自卫队。10月,在党的领导下同他人一起,组织成立了嫩江人民自卫军。任东北人民自卫军嫩江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盘踞在五庙子镇的伪警察署拒不交出武器,继续作恶,欺压百姓,妄图炸毁嫩江大桥。率部消灭了这股敌人,完成了保卫嫩江大桥的任务,收复了泰来县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因此,遭受敌人的仇视。11月28日,在同国民党反动分子“商讨军需”时,遭到暗中行刺,牺牲于黑龙江省泰来县城,时年37岁。
    1946年2月,黑龙江省泰来县人民将张平洋将军居住和战斗过的五庙子改名为平洋镇。同年10月10日,又在泰来火车站前的广场上建立了纪念碑。1951年9月,他的遗骨被迁移到家乡河北省遵化县。后安葬在唐山市冀东烈士陵园。1977年,泰来县人民政府又将原建的纪念碑改建为张平洋将军纪念碑,碑高20米,碑座呈正方形,钢筋水泥结构。碑顶端饰有一颗红色五角星,正面嵌刻着“张平洋将军纪念碑”8个大字,背面刻着烈士生平事迹的碑文。

    张学东烈士
    张学东(1903-1931),浙江省青田县温溪镇学诗村人。出身于船工家庭,13岁随父撑船。后参加广东革命军,不久回家重操旧业。
    1929年11月,中共永嘉县委在西内区组织红军游击队。响应共产党的号召,在塘坑、黄山、下贵等地组织500多名农民举行暴动,攻打国民党永临警察分局,杀死局长,与土豪作斗争,开仓济贫,建立农会。1930年初因作战负伤被捕入狱。2月越狱逃出后,在青田、永嘉边界山区重建革命武装队伍,率部开展土地革命斗争。参加了风门坳遭遇战和攻打青田县城攻打黄坦反动团等战斗。5月率部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第13军,参加了攻打平阳、缙云和欧渠等重大战斗。10月任红13军第1团补充营营长,率部再次攻打平阳,途中遭敌围击,突围后在乌泥潭一带坚持斗争。率部参加了活捉黄坦民团头子夏宿夫,攻占缙云、瓯渠和白岩等战斗。10月底率部与红1团团长雷高升率领的红1团一部会合,在青田北山白岩,遭浙江保安4团和当地民团的袭击,损失惨重。突围后,率部返回青田峰山,在永嘉、青田交界深山密林中坚持斗争。11月因战斗失利不幸被捕,关押在青田监狱,后转押温州。经受了敌的酷刑拷打,宁死不屈。
    1931年2月,英勇就义于温州紫福山,时年28岁。1956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革命烈士称号。

    张国焘叛徒
    张国焘(1897-1979),字桤荫,又名特立。江西省吉水县人,1916年秋考入北京大学。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1920年10月,参加北京共产党小组,并致力于京汉铁路工人运动,参与创建了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和长辛店工人俱乐部。1921年7月,作为北京共产党小组代表出席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被选为中央局委员,分管组织。会后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兼《劳动周刊》主编。1922年7月,在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委员,并任中央组织部长。
    大革命时期,1924年1月,在国民党一大上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同年5月下旬被北洋军阀政府逮捕。不久获释出狱。此后,历任中共中央工农部主任、中央组织部长、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副主席、红军总政治委员、陕甘宁边区政府代主席等职。是中共四大、五大、六大中央委员,五大政治局常委,六大政治局委员,历史上多次犯严重错误。曾阻挠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义。在鄂豫皖根据地任职期间,推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大搞肃反扩大化。长征期间,反对中央北上抗日方针,妄图用武力挟持中央,分裂红军,自立“中央”,退却逃跑,给革命造成严重损失。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3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深入批判张国焘的错误,并通过《关于张国焘错误的决定》。但他拒不悔改,于1938年4月初借祭黄帝陵之机逃往国民党统治区,当了国民党特务。4月18日,中共中央将其开除党籍。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在投靠国民党七八年中一直挂着虚衔的张国焘,一下子成了有实权的地方官。在他的同乡熊式辉的推荐下,当上了善后救济总署江西分署署长。这是一个肥缺,而且江西又是自己的桑梓之地,张国焘马上有了“衣锦还乡”的荣耀感。岂料,当他踏上故土,得知江西省主席是王陵基时,心又一下子凉了。想当年,红四方面军入川时,曾在川北将在刘湘手下任师长的王陵基打得大败而逃。刘湘气急败坏,当时欲将王陵基枪毙,幸亏有人说情,王陵基才免去一死,但却被撤职,又被拘禁了几个月。这件事,成了王陵基终身引以为恨的奇耻大辱,如今仇人相见,他怎会对自己善罢甘休呢!张国焘所料的确不差,就在他上任就职的当天,王陵基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那一天,张国焘被王陵基请去赴宴。宴会未开始,王陵基一帮人就拿张国焘“变节”的经历打趣他,弄得他坐立不安,只得提前告退,落荒而逃。可王陵基的报复并未到此终止。张国焘开始办公后,王时时处处掣肘,屡屡制造障碍,使其备感难堪。在署长的位子上忍气吞声呆了两个月后,张国焘感到再也无法干下去了,便辞掉职务,离开江西,避居上海,他更加感到官场叵测,世态炎凉。此时,解放战争正在激烈进行着。张国焘开始“弃官从文”,以120两黄金做资本,在上海施高德路办起了一家“创进”周刊社,出版《创进》周刊,圆了他十年前即已有之的“从思想上反共”的夙愿。1949年蒋家王朝大势已去,国民党许多高官显要纷纷逃到台湾。张国焘慌忙把《创进》停刊,携带全家逃到了台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到香港寓居。1966年,张国焘夫妻二人离开香港,到加拿大多伦多市投奔大儿子海威。1977年12月,张国焘刚刚过了80岁生日,突然中风,右手右脚均瘫痪,从此卧床不起。他和杨子烈一瘫一跛,都成了废人,住在儿子家很不方便。根据加拿大政府规定,65岁以上的老人都可申请享受政府福利救济,杨子烈住进了官办养老院,张国焘则住进了官办老人免费病院。该病院条件很差,病人多而医生、护士却很少,夜里没有护士值班。张国焘和另一个外国老人挤在一间仅有数平方米的小屋里,终日躺在狭窄的小床上,厮混岁月。1979年12月3日凌晨,因连日大雪纷飞,多伦多天气异常寒冷。老人病院暖气却很不正常,时断时续,终日躺在床上的张国焘一个翻身,被子和毛毯掉到了床下。他自己无法拾起,也没有别人理会。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风云人物,就这样凄惨地冻死在了异国他乡,终年82岁。著有《我的回忆》。
    附录:张国焘叛党内幕
    当张国焘从王明的口中获悉李特、黄超被处决的消息,精神受到极大的震动。王明奉共产国际的指示从苏联启程回到延安后,俨然以钦差大臣和中共领袖自居。张国焘挨过王明的整,对他表示冷淡。但是王明却不自量,在第一次出席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时候,他没和任何人商量就拿出一张拟定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名单,要求增补人员。王明这种专横的行为令毛泽东和张国焘都很反感。但是碍着共产国际的面子,同意了王明的意见。以后,王明又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与中央领导人分别谈话。
    当王明与张国焘单独谈话时,问起在草地的那场争论的症结。张国焘说:“除批评党中央的政治路线外,可以说是争夺军事领导权。”王明说:“这不尽然,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托派在暗中作怪。”他告诉张国焘:“李特、黄超就是托派。他们在迪化经邓发审问,已招认是托派,并已枪决了。”
    张国焘听到他信任的部下竟被处决,痛心地说:“李特、黄超是托派,那任何人都可被指为托派 ”王明赶紧解释说:“你不是托派,不过受托派利用。”张国焘再也忍耐不住,厉声指责王明把自己同志当托派来清除,这岂不是帮助敌人吗王明见张国焘神色愤怒,说:“这件事我们改日再谈吧。”便匆匆走了。
    从这天起,张国焘心神不定,坐卧不安。如果说前一段中央对他的斗争和批判,他毕竟还能接受。王明的归来却使他产生了死亡的恐怖。他不会忘记,1931年1月中共中央六届四中全会后,何孟雄、林育南等人就是在王明的打击陷害下,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杀害于龙华。回想自己在鄂豫皖苏区大搞肃反,也曾杀害过不少红军将领。如果中央清算他的这些罪恶,后果也是可想而知的。从这时起,张国焘就打算叛变革命了。
    不久,王明离开延安去武汉主持中共长江局工作。张国焘仍然当边区政府的代主席。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人忙于指挥八路军的抗战,没人理会张国焘。张国焘表面悠闲自得,暗中却在寻找逃离延安的机会。
    1938年4月4日,是国共双方共同祭拜黄帝陵的日子。张国焘以陕甘宁边区代主席身份前往中部县,在黄帝陵前见到了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蒋鼎文。祭拜完毕,张国焘对护送的人说他到西安有事,请他们先回去,就带了一个警卫员上了国民党方面的汽车扬长而去。到西安后住进国民党的西京招待所,却不与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联系。4月7日国民党方面准备安排张国焘去武汉当时蒋介石政府驻地 ,张国焘才打电话给林伯渠,要他到车站来谈话。张国焘对林老发泄一通不满,并说他要到武汉去。林老劝他到八路军办事处好好商量,被张拒绝。林老只好回办事处给中央和长江局发报,报告张国焘的情况。
    4月8日早晨,长江局收到中央和西安的电报后,周恩来立即与王明、博古、李克农等负责人商量,一定要抢在国民党之前,把张国焘接到长江局来。周恩来把这个任务交代给李克农,要他带着机要科长童小鹏,副官丘南章、吴志坚一道去汉口火车站等待张国焘。
    从西安到汉口的火车每日一班,他们一连等了三天都扑了空。11日19时他们第四次接西安来的火车,到站后有的在站口监视,有的上车去找。丘南章找到最后一节车厢,终于发现了张国焘。李克农上车对张国焘客气地说:王明同志和周副主席派我们来接你。张国焘显得十分恐惧,护送他的两个特务见李克农带了武装副官,也不敢动手。李克农陪张国焘坐上小汽车到长江局办事处去,两个特务一个尾随,一个去报信。张国焘坚持要住在外面,死活不肯去长江局。李克农只好给他找一个小旅馆住下,留下丘南章、吴志坚“照顾”张国焘。
    夜里,王明、周恩来、博古、凯丰等长江局负责人在李克农陪同下来到旅馆,和张国焘谈话。张国焘表情紧张,语无伦次,说什么边区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王明不同他讨论这些问题,只是批评他不报告中央就出走的错误,希望他回办事处,什么事情都可以商量。不管众人怎么说,张国焘就是不肯去。最后周恩来要张打电报给中央承认错误,张国焘只好写了一个电报稿:“毛、洛:弟于今晚抵汉,不告而去,歉甚。希望能在汉派些工作。国焘。”交给周带回去发。周恩来说:你既然来到武汉,那就在这里等待中央的指示再说吧。周恩来等回到办事处后,即向中央报告并请示处理办法。
    12日中央书记处复电王明、周恩来等同志:“为表仁至义尽,我们决定再给张国焘一电,请照转。”电文是:“国焘同志:我兄去后,甚以为念。当此民族危机,我党内部尤应团结一致,为全党全民模范,方能团结全国,挽救危亡。我兄爱党爱国,当能明察及此。政府工作重要,尚望早日归来,不胜企盼。弟毛泽东、洛甫、康生、陈云、刘少奇。”
    周恩来拿着中央的电报到旅馆给张国焘看过,又耐心地劝张国焘到办事处去住,一切都可商量。张国焘说不出什么,只是坚持不肯去。周恩来给他两天考虑时间,只见他给国民党方面打电话,根本没有悔改之意。于是14日晚周恩来、王明、博古、李克农又去找张国焘,劝说无效,李克农便拿出在上海搞地下工作的本事,半拉半拖把张国焘塞进汽车,拉回长江局办事处来。
    张国焘搬到办事处后,总找借口外出。他一再向周恩来提出要见蒋介石,向蒋报告边区政府工作。因为张国焘还没被罢免,周恩来不好拒绝。16日上午陪张国焘去武昌见蒋介石。张国焘见到蒋就说:“兄弟在外糊涂多年。”周恩来立即针锋相对地说:“你糊涂,我可不糊涂。”蒋介石看到这场面,也不好多说,敷衍了几句就结束了接见。回到办事处,周恩来严厉批评张国焘丧失立场。张国焘态度消极地说:“国民党没有办法,共产党也没有办法,中国很少办法的。”又说:“我感到消极,请允许我回江西老家去,我家里饭还有得吃。我此后再不问政治了。”当天下午张又找借口外出,周派吴志坚随从。张国焘在街上转到天黑,又提出要过江去。在轮渡码头,当客人走完要关铁栅门时,张突然跳上船,想摆脱吴志坚。吴志坚早有防备,紧跟张国焘上了船。张国焘到了武昌不肯再回去,硬要找个旅馆住下。吴志坚乘张国焘休息,赶紧打电话通知长江局。办事处正四下寻找张国焘,得到消息后立即派人把张国焘拉回汉口。这次张国焘死活不肯再回去,只好把他安排在太平洋饭店住下来。
    周恩来等听了吴志坚的汇报,认为张国焘是决心叛党。17日上午,周恩来、王明、博古一同来到饭店,与张国焘作最后的谈话。周对张提出三条,供他选择:1.改正错误,回党工作;这是我们所希望的。2.向党请假,暂时休息一个时期。3.自动声明脱党,党宣布开除他的党籍。张国焘表示第一条不可能,可以从第二第三条考虑。并要求考虑两天再答复。周恩来等走后不久,张国焘就打电话约军统特务头子戴笠来饭店谈话,表示了投靠国民党的意向。军统很快派来两辆车和几个特务,两个上前抱住看守张国焘的丘南章副官,一个拉着张国焘上车。等张国焘走了,才把丘放开。丘南章回到房间,看到张国焘留给周恩来等的字条。上面写着:“兄弟已决定采取第三条办法,已移居别处,请不必派人找,至要。”丘南章马上回办事处向周恩来等汇报。长江局当夜开会研究,由周恩来起草了给中央的电报,报告了张国焘叛变经过,建议中央公开宣布开除张国焘的党籍。
    4月18日,中共中央作出决定,开除张国焘的党籍。4月22日的《新华日报》公开发表了党中央《关于开除张国焘党籍的决定》。全文如下:
    张国焘已于4月17日在武汉自行脱党。查张国焘历年来在党内所犯错误极多,造成许多罪恶。其最著者为1935年进行公开的反党反中央斗争,并自立伪中央,以破坏党的统一,破坏革命纪律,给中国革命以很多损失。在中央发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路线后,他始终表示不满与怀疑。西安事变时,他主张采取内战方针,怀疑中央的和平方针。此次不经中央许可私自离开工作,跑到武汉,对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路线表示不信任,对中国革命的光明前途表示绝望,并进行破坏全国抗日团结与全党团结的各种活动。虽经中央采取各种方法促其觉悟,回党工作,但他仍毫无悔改,最后竟以书面声明自行脱党。张国焘这种行为当然不是偶然的,这是张国焘历来机会主义错误的最后发展及必然结果。中共中央为巩固党内铁的纪律起见,特决定开除其党籍,并予以公布。
    中共中央决定的公布,对张国焘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张国焘没有想到中央会如此果断地处理他,慌忙给周恩来等写信。在4月24日的信中说:“连日因寓所未就绪,故不曾致函诸兄。昨晚即写好一信,拟今晨派人送来。忽阅报上载有开除弟党籍的决定之公布,深使我痛心。……千祈我们间应维持冷静而光明之政治讨论,万一决定不能改变时,亦希彼此维持最好友谊。”
    但是,中共中央已经把张国焘扫地出门,没有人再理会他了。从中央决定公布之日,在各级组织和部队中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和教育。同志们在短暂的震惊之后,对张国焘的叛变行为表示了极大的义愤和不齿。1938年5月5日,延安《新中华报》刊登了陕甘宁边区政府第七号命令,全文如下:


关于开除张国焘边区政府执行委员及代主席等一切职务事


    本政府执行委员兼代主席张国焘,于本月三日经主席团派往中部谒黄帝陵,即弃职潜逃。在此全国抗战紧急关头,张国焘此种行动,实属有违革命利益和革命纪律。特由本政府执行委员会决定,开除其本政府执行委员及其一切职务。嗣后凡张国焘一切言论行动,本政府概不负责。

主席林伯渠


    为了表示对叛徒的鄙夷,这个命令并没有刊登在报纸的头版头条上,而是在第三版下角广告栏中用一小块并不显眼的地方刊登的。张国焘18年的革命生涯,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开始,最终以“叛徒”的名称画上了句号。

    张思德烈士
    张思德(1915-1944),四川省仪陇县人。出身贫苦,对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有着深厚感情。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过长征,作战机智勇敢,曾在一次战斗中创造一人夺得2挺机枪的战绩,先后3次负伤。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任中央军委警卫营通信班长,工作认真负责,在带领全班完成机要通信、站岗放哨、开荒生产和建窑烧炭等各项任务中,成绩优异。1942年11月部队整编,调中央警卫团第1连当战士。愉快服从组织分配,在毛泽东内卫班执行警卫任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经常帮助战友补洗衣服、编织草鞋,带头帮助驻地群众生产劳动。1944年,积极参加大生产运动,被选为农场副队长。7月,进陕北安塞县山中烧木炭。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每到出炭时都争先钻进窑中作业。9月5日,因炭窑崩塌,不幸牺牲,时年29岁。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主席在《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中,对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一个普通战士之所以引起领袖的如此关注,是因为在张思德的身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坚持这个宗旨,正是我们党和军队战胜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所在。

    张海洲烈士
    张海洲(1957-1979),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人。1977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生前系广州军区广西边防部队某部9连7班班长,中国共产党党员。
    1974年在靖西中学高中25班毕业后,曾在靖西县城郊公社插队当社员。担任生产队指导员大队民兵副教导员、党支部委员,还兼任文化夜校教员、业余文艺演出队副队长。入伍后,是全连刺杀标兵和神枪手。9个月后当文书兼军械员。
    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所在的9连是进军谅山的突击连,他带领的7班是尖刀班。战斗第一天,率领全班一路冲锋,和战友们提前55分钟攻占了故人的第一个军事要点,接着又拿下了一个高地,控制了通往谅山的谅巴公路。2月27日傍晚,我军挺进到距谅山只有几公里的巴外山下。这座山标高473米,是谅山东北的门户。敌人一个加强营的兵力,依仗密布的碉堡,纵横的壕沟,据险顽抗。28日清晨,9连在我军强烈炮火掩护下向山顶猛插,7班这把尖刀刺在最前头。张海洲窜上山岗。透过浓雾隐约看到,前面的三个山头,双层环形工事与交通壕相连。敌人把阵地前沿的树木全部放倒,形成开阔地带,又布上一道道雷区,使我军难于接敌。当即命令全班从左侧迂回冲击。忽然发现有几个敌人向山脚逃跑,抄起机枪一个点射,撂倒两个,其余敌人也被战友们击毙。这时,山上山下枪炮声骤起,敌人用高射机枪和迫击炮向我猛击。张海洲判明是从正面排雷前进的8、9班,被敌军主阵地的交叉火网压在山拗里。为了把敌人的火力引向自己,保证全连能冲上去,立即带领机枪手何森和另一名战士钻进灌木丛,然后跳入堑壕,向敌人主阵地搜索前进。突然敌人的一个掩蔽部在向我扫射,张海洲接连向它投去两个手榴弹,炸毁了敌人这个人力点。当他们再往上冲时,制高点上的敌人正居高临下向我冲锋部队猛烈射击,张海洲继续向前扑去。猛然间,敌人的三面火力调转枪口,向张海洲一齐射来。刚刚上来的战友们听见一阵枪声和间杂的手榴弹爆炸声后,敌人的枪声就逐渐沉寂下来了。当连长杨超明带领战士们一路踩着张海洲冲来时散落在壕内的弹壳冲上来时,人们看到张海洲已经牺牲,时年22岁:呈跪射姿势,斜靠着堑壕,手里紧抱冲锋枪,枪口朝着正前方。再往前几米就是敌人最后一道堑壕,里面横躺着三具敌人的尸体。9连指战员奋勇作战一举拿下巴外山,直捣谅山,成为第一个攻进谅山的尖刀连。战后,全连荣立集体一等功。张海洲追记一等功,并授予战斗英雄光荣称号。

    张梓南烈士
    张梓楠(1916-1944),江苏省吴江县盛泽镇人。1939年参加新四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强占我东北三省,尚在读小学的张梓楠满怀爱国热情,痛恨侵略军暴行,常跟同学一起走上街头宣传抗日,反对日军侵略。1934年到上海华洋西药房做练习生,工作认真踏实,刻苦钻研业务,1936年晋升为药剂师。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药物奇缺,新四军不时派人到华洋西药房采购西药品。逐渐跟新四军有了接触,受到了革命思想的熏陶,进一步激发了抗日爱国的热情。1939年放弃了较好的生活条件,投奔革命,参加新四军。临行前,资方以名利地位为诱饵,劝他别离开,但他意志坚不为所动。参加新四军后,在卫生部任药剂师,随部队辗转于苏北和安徽地区。一次,率领部队运输军火、药物,碰上了敌舰巡逻,机智沉着,指挥36条运输船巧妙地躲进了港汊苇荡中,避免了一场意外的冲突,保存了部队需要的军火和药品。1942年冬天,在一次反扫荡战斗中,张梓楠执行任务时,不幸受伤。终因病情严重,于1944年去世,牺牲时年仅27岁。
    1965年,吴江县盛泽镇人民政府在目澜洲公园为张梓楠建造了烈士墓。

    张新久烈士
  张新久(1962.8-1985.11.22),湖北省云梦县白鹤村,1981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8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系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某师坦克团5连副连长。
    1985年11月22日,他按训练计划组织全连进行手榴弹实弹投掷训练。当战士张振华挥臂投弹时,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弹体与木柄衔接处突然断裂,致使木柄投出10米远,已拉弦的弹体却落在身后1米处,距观察员刘宇爱仅1.2米,两人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在这危急关头,位于弹体右后侧2.9米处的张新久厉声喝令“卧倒!”随即纵身一跃,苍鹰展翅般扑向落弹点。就在他的身体还未触及地面的一瞬间,弹体已在他的左胸下爆炸了。随着一声巨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中少了一个23的年轻干部,人民英雄的星空里又增添了一颗光彩夺目的新星──张新久同志用血肉之躯挡住了所有的弹片,两名战士安然脱险,而他因头、胸、腹部等14处负伤,当场牺牲。
    张新久同志在生死关头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战友的生存,实践了他“当祖国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愿献出自己的一切”的誓言。入伍前,他曾是村民办教师,每月都有固定的收入,但征兵时,他在全村第一报名参军。入伍后,他有理想、有抱负,以其宝贵的青春年华献身于军队建设。他当战士是好战士,下连队半年就受嘉奖;在军校学习他是好学员,先后担任学员班长、副区队长,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并加入了党组织;毕业后当干部,他是全团的优秀排长和最年轻的连职干部;他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不为同乡退伍好友成了万元户而动心,多次向领导表示:“只要部队建设需要,愿为人民站一辈子岗!”
    张新久同志具有高度的爱兵观念。他说:“干部要做战士的兄长,对弟弟要知冷、知热、知心”;“要以深厚的感情待兵,以慈母之心爱兵,以模范行动带兵”。他关心战士胜过自己,每逢节假日或看电影,他经常自己站岗、帮厨,让战士们休息、娱乐;战士生病,他用自己的钱买食品,以连队名义去看望;战士婚姻有矛盾,他反复做工作,认真帮助解决;为了培养战士成才,他热心传授专业技术,还多次自费买了民用技术书籍送给战士;他以身教人,把“干部要带好兵,首先要当好兵”作为带兵的信条,重活争着干、危险抢着上,处处做战士的表率。由于他爱兵情深、带兵有方,因而他所带的排被评为全团的“尊干爱兵先进排”。
    张新久同志牺牲后,济南军区某集团军党委追认他为革命烈士。1986年2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发布命令,授予云梦籍王杰式的英雄张新久“爱兵模范”光荣称号。


县人民政府拔付专资修建了“张新久烈士墓”,其碑文之末铭曰:英雄张新久,精神高北斗。
    光辉耀山河,业绩载春秋。
    忠魂励万民,团结共奋斗。
    振兴我中华,长征烈士路。
    白鹤黄土亲,桂花潭水酒。
    长歌慰英灵,芳名永不朽。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9#
发表于 2008-11-26 21:09:52 |只看该作者
【中国共产党张姓高级领导人、革命英烈生平简介】

    张威烈士
    张威(1902-1928),广东省陆丰县东海镇人。年少好学,胸怀大志。1922年与郑重、黄振新、陈自强等先进青年成立陆丰协时社,团结进步青年,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说,传播新文化。1923年毕业于海丰陆安师范。同年协助彭湃从事轰轰烈烈的陆丰农民运动,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曾两任陆丰县长和县委书记。1927年参加领导海、陆丰三次武装起义,是全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的主要领导成员之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东江特委委员,中共紫金县委书记。1928年初,统治广东的国民党反动军阀集中兵力,分四路进攻海、陆丰。在敌强我弱情况下,陆丰和海丰两县的苏维埃政府分别于2月29日和3月1日撤出县城,退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为反击敌人的进攻,保卫新生的红色政权,从紫金回到陆丰。同年6月,陆丰、海丰、惠阳、紫金四县委召开联席会议,成立四县军事暴动委员会,被任命为陆丰暴动总指挥。6月17日,与林铁史等同志赴陆丰东南地区组织夏收暴动。7月18日在南塘区潭头乡不幸被捕。在狱中,不怕敌人严刑拷打,大义凛然,宁死不屈,1928年8月3日被反动派杀害,时年26岁。就义前,在龙山中学校园内凉亭写致母亲遗书:“母亲大人:儿死矣,为革命而死,死得光荣。”表现了共产党人为革命而死的英雄气概。
    陆丰县东海镇龙山中学校园内的凉亭建造于192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陆丰人民为缅怀先烈,将张威就义前写遗书的凉亭,修葺一新,并命名为“张威烈士纪念亭”。该亭为六角攒尖顶建筑,直径4.1米,高3.5米。现保存尚好。

    张太雷烈士
    张太雷,(1898.6-1927.12.12),原名张椿年,参加革命后改名张太雷,立志把自己化为改造社会的“巨雷”。江苏省常州市人。是著名广州起义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还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人之一,任青年团中央总书记。
    辛亥革命时,参加过街头宣传和军训。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法科,后因家境困难转入天津北洋大学法政科学习,边读书边搞翻译。1919年投身“五·四”运动,作为天津学联的代表赴北京结识了李大钊等人,接受共产主义思想。1920年共产国际代表魏金斯基来华找李大钊、陈独秀商议建立共产党的事宜,张太雷担任翻译。10月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积极开展工人运动,与邓中夏到长辛店组建劳动补习学校,培养了北方铁路工人运动的第一批骨干。后到天津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春赴莫斯科,任共产国际远东局书记处中国科书记。多次陪同共产国际派到中国的代表会见李大钊、陈独秀等,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1921年8月回国,为刚刚参加完中共“一大”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当翻译。不久,陪马林去会见孙中山,接着又去莫斯科,曾向列宁建议,在远东召开共产党人的大会应突出民族革命的性质,表现出政治远见。1922年回国参加中共“二大”。1923年春,受孙中山委派,与蒋介石等五人共同组团到苏联参观。
    大革命时期,1925年1月从苏联回国工作不久,主持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三大”,会上决定改团名为共产主义青年团,担任青年团中央书记。随后到广州,任苏联派驻国民政府的顾问鲍罗庭的翻译,同时兼任中共广东区委宣传部部长。在复杂的斗争中,张太雷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主张武装工农予以反击。1927年参加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坚决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错误,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在大革命失败、陈独秀离职的紧要关头,又与周恩来等五人共组中央常务委员会领导全党。9月间代表中央赶往广东潮州,迎接南下的南昌起义部队。起义部队失败后,布置了疏散工作后才返回上海向中央汇报,马上又奉派回广州领导起义。11月到上海中共中央参加制订广州起义计划,下旬回广州主持武装起义准备工作,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兼中共广东省委军事委员会书记、总指挥。在筹备暴动前的10多天,不顾危险奔走于街巷和江汊,在船舱内、大桥下和小戏院内召开各种会议,亲自向工人、教导团官兵和党员积极分子做动员。12月11日凌晨领导广州起义,身穿军装,脖系红领带,在攻占的公安局大楼上竖起广州苏维埃政府的大旗,这是中共在大城市内通过暴动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任广州苏维埃政府代理主席、人民海陆军委员。12日,城外和部分街道上已是枪声大作,仍毫无畏惧地召开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并向群众发表演说。午后大会结束,听到大北门附近枪声激烈,便乘敞篷汽车那里驶去,途中遭遇敌人袭击,身中三弹壮烈牺牲,时年29岁。临终前向战友们嘱托:“要和敌人战斗到底,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张太雷牺牲后,整个起义部队失去指挥,12月13日只有教导团撤出奔向海陆丰。广州起义虽然失败,却为后来的革命胜利奠定了一块重要基石。

    张廷竹烈士
    张廷竹(1902-1931),福建省龙岩县(今市)新罗区龙门镇湖洋村人。早年从龙岩九中读二年后,转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后又升入上海新华艺术大学深造。大学毕业后在闽南任中学教员,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地下革命活动。擅长绘图案、油画,是闽西工农银行面额伍角、壹元纸币和闽西交通总局贰片、肆片邮票图案的设计者。设计的纸币、邮票以红星、镰刀、斧头为象征图案,融政治、艺术为一体,寓意深刻。192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6月回龙岩参加县苏维埃政府的建设,在闽西特委机关工作。1930年夏任闽西苏维埃政府委员、财政部部长,与苏庆云主编《闽西红旗》《闽西红报》,致力于革命宣传活动,同时,还常为各种红色书报绘插图,画宣传画。1月底奉调去厦门参加陶铸组织的厦门劫狱活动。5月26日和曾志等人一起潜回龙岩。9月为闽西工农银行设计纸币,图案为龙岩城门,红旗飞舞,阳光四射,工农群众欢迎红军入城的热烈情景。黄亚光,原系中共长汀县委宣传部长,1931年调中央苏区苏维埃政府总务厅出版处,从事美术创作、宣传工作,常为《红色中华》画画,还兼《青年实话》的特约绘画员。1931年7月,为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设计纸币,后来又设计了苏区邮票。的作品有漫画、宣传画和领袖像,署为“亚光”或“亚字”。《革命画集》中收有他的《咄!你想偷吃土地革命果实的!》等,20余幅作品。同年12月因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第三次会剿,闽西苏维埃连同交通总局一起撤离龙岩,搬去永定县虎岗乡。
    1931年3月被误诬指为“民主社会党”分子,被错杀于虎岗乡大池村,时年29岁。

    张志新烈士
    张志新(1930-1975),女,天津市人。早年入河北师范学院学习,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响应党和国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时部队急需俄语翻译,被从部队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俄语。1952年提前毕业,留校工作。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7年调往沈阳市辽宁省委机关工作,被捕前是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干事。“文化大革命”中,她怀着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面对林彪、“四人帮”的封建法西斯暴行,她挺身而出,公开阐明自己的观点,揭露和反对林彪、江青一伙残害干部、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竟被“四人帮”及其在辽宁的死党一伙定为“现行反革命”,于1969年9月24日被捕入狱。在狱中遭受虐待,甚至毒打,加倍地给她精神上、肉体上难以容忍的摧残和折磨。1969年在一次批斗会上,张志新烈士公开提出:“强迫自己把真理说成错误是不行的,让我投降办不到。人活着,就要光明正大,理直气壮,不能奴颜婢膝,低三下四。我不想奴役别人,也不许别人奴役自己。不要忘记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不管出现什么情况,都要坚持正义,坚持真理,大公无私,光明磊落……”她就是这样在牢狱中、法庭上,坚持真理,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坚持斗争。表现了共产党员为真理而献身的彻底革命精神和坚贞不屈的崇高品质。
    1975年4月4日被“四人帮”杀害,时年45岁。行刑前,审判人员怕她喊出“真理之声”,竟把她的喉管割断,心虚和残忍到极点。
    1979年3月9日,辽宁省委常委认真听取了有关调查组的汇报。当时的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同志说:“张志新案件是奇冤大案。她的死是非常惨的。张志新同志是一个很好的党员,她坚持真理,坚持党性,坚持斗争,宁死不屈”,“要号召党员、革命者向她学习。”同年3月31日,中共辽宁省委为她彻底平反昭雪,并追认为革命烈士。4月4日,是烈士殉难4周年的日子,省委宣传部在沈阳回龙岗革命公墓礼堂,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会场四周摆满了花圈。烈士的母亲在墓碑上题词:“探求真理,贵在实践,忠骨毁灭,浩气长存”。
    附录:张志新在1969年1月5日写给丈夫曾真的一封诀别信
曾真:
    结婚14年生下一男一女,我没有也无力完成自己的义务,希望你很好地抚养下一代,对林林要耐心,女孩子每长一年事就更多,要很好爱护她。叫她不要早婚,妈妈对不起他们。春节好好照顾。过去自己修养不好打骂过孩子,让她别往心里去!好好学习。锻炼身体。改正“没有坚持精神”的缺点。让她好好照顾小弟弟,不要伤心,要坚强。
    十几年我对你没疼没爱,犯过的错误已结束。彻底把我忘却,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原! 来为你买东西的那笔钱,是我平时余的,打算为父母办理丧事用的,如能积起可交我母亲治病用。也是最后一次尽孝!不过不要告诉他们,这会使他们受刺激犯病(你尽可能这两三个月每月给他们寄15元吧!也可不寄,叫志勤寄)。平时多注意身体!为了革命多照顾自己吧!
    我没给父母写信。如果沈阳家里没人照看,你可写信去和母亲商量是否把孩子放(天)津!不过我考虑,他们若身体不好,困难会大些。如若可能,还请何姥来照看,工资稍少些可减轻负担!总之担心都是的了。对孩子要耐心!对不起你。十几年辜负了党的培养!一个人不管是生或死只要是为了革命就是有意义的!
    我懂得了革命,决心要为革命献出一切!
    以前千错万错,如果不能饶恕,我愿接受最严厉的惩罚,毫无怨言。真正的革命事业永远是兴旺的蒸蒸日上的。为盘锦的美好未来欢呼!再次欢呼这个胜利的前途!愿为美好的未来添点出点力。但有没有这种可能,确不是能由我所决定的,革命能否容纳,党和人民决定。怎么定我怎么领。
    中国共产党万岁!
    伟大的祖国万岁!
    毛主席万岁!


志新



1969年1月5日晚


    附注:张志新是195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作时认识曾真的。那时,曾真任人大哲学系团委书记。他们从彼此相识,发展到共坠爱河。1955年国庆,他们喜结连理。1957年,他们夫妻同时被调往沈阳工作,均为中共辽宁省委机关干部。他们育有两子女。张志新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时,女儿曾林林12岁。儿子曾彤彤3岁。
    然而,这封信,曾真当时并未收到,它被装入曾真和张志新的档案里。待曾真看了这封信,时光已过去10年。读信的曾真和他的两个孩子都声泪俱下,悲痛欲绝。

    张应春烈士
    张应春(1901-1927),女,又名张蓉城、张秋石,江苏省吴江县人。1919年考入上海女子体育专门学校,接受了“五·四”反帝反封建的新思想,孜孜不倦地探索救国真理,誓以秋瑾为楷模,故又名“秋石”。192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4年任教于松江景贤女子中学,在该校负责人国民党左派朱季恂和共产党员侯绍裘的影响下,加入了改组后的国民党,尽力从事国民革命的宣传鼓动工作。1925年8月,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在上海成立,被选为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妇女部长(当时国民党江苏省党部除反帝反军阀外,还须同国民党右派作斗争)。到职后,即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动员群众,组织队伍,统一安排了全省的妇运工作。当国民党右派悍然解散上海妇女运动委员会时,十分愤慨,即与杨之华日夜奔走,重新筹建,使江苏省妇女运动蓬勃开展。此外,还积极参加了省党部召开的反英、反日的民众大会;组织反直、反奉的反军阀大会;对国家主义派的反共活动予以反击。与此同时,还挤出时间至上海大学学习马列主义,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当选为中共上海区委妇女运动委员会委员和全国互济总会委员。1926年1月,作为江苏省代表出席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了推进妇女运动,在中共上海区委领导下,创办《吴江妇女》月刊,号召广大妇女起来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推翻旧礼教,求得妇女和全人类的自由平等。3月12日,北洋政府段祺瑞在北京下令枪杀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大沽口事件的请愿群众,在上海立即起草《江苏省党部妇女部为反对段祺瑞惨杀北京市民宣言》。她亲自组织和参加了上海群众反对段祺瑞惨杀北京市民的游行示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4月2日,国民党江苏省党部迁南京,面对险恶形势,毅然赴宁。4月9日,蒋介石到南京密令捣毁国民党江苏省党部,砸工会,打农会,全市陷入腥风血雨之中。10日深夜,省、市党部和市总工会等革命团体中的共产党员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应变对策,被敌侦缉队获悉,突然包围,张应春和侯绍裘等10余名共产党员不幸遭逮捕,被秘密杀害于雨花台,时年26岁。
    1955年11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追认张应春为革命烈士。为纪念这位革命女烈士,在故居之东的北莲荡滩,由柳亚子、烈士生前好友及烈士家属营建了一座衣冠墓,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题写“呜呼,秋石女士纪念之碑”,勒石竖立墓前。解放后,经过多次整修、扩展,现已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占地7030平方米。墓的西侧建有纪念馆,陆定一题写“张应春烈士纪念馆”匾额,陈列介绍张应春光辉业绩的图片和实物。庭内立有张应春汉白玉半身像,张爱萍将军题款“张应春烈士永垂不朽”。1995年,张应春烈士墓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以后又先后被确定为吴江市、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苏州市学校德育教育基地和苏州市国防教育基地。

    张春桥(四人帮主犯之一,曾为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张春桥(1917-2005),化名狄克,山东省巨野县人。1931年至1934年在济南正谊中学读书。1933年春在济南参与发起成立法西斯组织华蒂社,成为国民党复兴社的外围组织。复兴社出资创办了《华蒂》月刊。“华蒂”,就是“中华法西斯蒂”的意思。张春桥是华蒂社的发起人之一和“中坚”分子,积极为华蒂社发展组织、撰写文章,进行反动宣传。1935年5月到上海,从事文化写作,曾撰文指责过鲁迅。其间曾同国民党中统特务有过联系,此后长期隐瞒个人曾加入反动组织的历史。1938年8月在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9月从上海返回济南,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1月到达延安,此后从事革命的宣传文化工作。曾在晋察冀解放区先后担任《晋察冀日报》和《石门日报》主编。
    解放战争时期,1949年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上海《解放日报》副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中共上海市委常务委员、宣传部部长、上海市委书记处候补书记等职。1958年发表《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一文,宣传“左倾”思想。1965年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分管宣传文化工作。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动时起,任中共中央文化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1967年初伙同姚文 元、王洪文制造上海“一月风暴”,在全国刮起夺权风。此后任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主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兼南京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委员等职。1975年1月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曾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第十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伙同江青等组织领导反革命集团,疯狂地进行夺取党和国家领导权的活动,煽动打倒大批党和国家领导人,挑动武斗,残酷迫害老干部,制造一系列冤假错案,是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主犯,对国家和人民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1977年7月经中共第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被永远开除党籍,并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1981年1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以“组织反革命集团罪”、“阴谋颠覆政府罪”、“反革命宣传煽动罪”、“诬告陷害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1983年1月被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原判处剥夺政治权力终身不变。1997年12月减为有期徒刑18年,剥夺政治权利10年。1998年1月保外就医。2005年4月21日因胃癌病亡,终年88岁。

    张秋人烈士
    张秋人(1898.3.19-1928.2.8),学名慕翰,别号秋莼。浙江省诸暨县牌头镇水霞张村人。出身于佃家庭,1915年考入绍兴越材中学读书。1917年到宁波,入崇信中学学习。1919年“五·四”运动浪潮波及浙江,与爱国学生一道热情投身于反帝反封建斗争。1920年中学毕业后到上海,在陈独秀等人影响下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1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民主革命时期,1922年夏受中共中央委派,到湖南省衡州(今衡阳)担任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英文教员,同时帮助建立新州地区中共党的组织并加强对学生运动的领导。1923年春,由于积极指导第三师范师生与学校反动当局进行斗争,掀起了震动全省的“三师学潮”,被校方强行辞退。不久回到上海。同年8月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青年团中央候补委员。会后任青年团上海地方委员会委员,成为上海地区青年运动的重要组织者和领导者。1924年1月任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
    大革命时期,1924年6月,青年团上海地委扩大改组为团的江浙皖区兼上海地方执行委员会,被选为执行委员,担任执委会秘书(即书记),在上海、杭州、宁波、芜湖、南京等地从事建团以及建党的革命活动。在1924年和1925年,分别帮助建立了宁波地区和芜湖地区第一个共产党支部,并任第一届中共芜湖支部书记,为推动这些地区革命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1922年起参与领导了反对帝国主义宗教文化侵略的非基督教运动,1924年8月被推选为非基督教大同盟总理事务委员会五委员之一,1925年2月改任该盟执行委员,成为非基督教大同盟的主要领导人。同年5月“五·卅”反帝运动爆发后,又以上海学联代表的身份多次到杭州、宁波等地进行反帝宣传,组织声势浩大的抗议示威和声援活动,有力促进了浙江地区反帝斗争的深入开展。1926年3月被派往广州,先后任《政治周报》编辑、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员、黄埔军校政治教官,为反对国民党右派的进攻和传播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做出了极大的努力。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后,秘密由武汉至上海。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党中央的指示,1927年9月抵杭州,担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在极端险恶的环境下,坚持整顿和恢复遭到严重破坏的浙江省委。同月,由于黄埔军校反动学生告密,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关押在浙江陆军监狱(今望湖宾馆附近),以坚强的毅力,每天在狱中坚持读书学习5、6个小时,并向难友们讲世界各国的革命史,从法国大革命到巴黎公社再到俄国十月革命,并不时穿插生动的故事,使不少青年深受教育。难友们问他:“你既然等着枪毙,为什么还天天读书?”张秋人回答:“我们共产党人,活一天就要为革命工作一天,在监狱里既然不能为革命工作,就要认真学习,岂能坐以待毙!”他的言行深深激励和鼓舞着青年“政治犯”。当年和他关在同一间牢房、合盖一条棉被的薛暮桥,少年失学,正是在张秋人的带动下,自学革命史及外文,为出狱后进一步深造奠定了基础。事隔半个多世纪,当这位已举国闻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在别人问及曾经何处就读时,还坚定地回答:“监牢大学!”对张秋人这位启蒙老师感怀备至。
    1928年2月8日英勇牺牲于杭州,时年30岁。

    张省修烈士
    张省修(1907-1927),又名张三炳,广东省饶平县浮山镇东洋村人。出身于佃农家庭,父亲务农兼营烧售砖瓦。1910时因出“天花”致脸上雀斑,右眼失明。1916年入私塾,天生聪明,生性好强,勤奋好学。1922年进浮滨启新学校读书,成绩优秀。192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5高小毕业。在启新读书时,热爱民主革命思想。5月秘密往海丰,参加彭湃领导的农民运动。11月随东征军回饶,与何存真、张屏藩等组织“浮山青年社”,开办平民学校,传播海丰农运经验,点燃了浮山农民运动的火把。1926年春,创办浮山高等小学,自任校长。白天教书,晚上到各村平民家,上夜校补课,秘密串连、组织农民协会。任中共党小组组长,发展党团员,成为浮山区工农运动的核心。1927年4月下旬,参加中共饶平县党组织在新丰县丁坑召开的党团联席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10月4日,为掩护革命同志,不幸被捕。不经审问,便秘密被杀害于三饶狱中,牺牲时年仅21岁,其遗体葬于东洋村公路旁。

    张星江烈士
    张星江(1905-1936),又名张新江,河南省唐县毕店镇人。初级小学毕业后因家贫失学务农。1927年冬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由团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革命战争时期,在家乡秘密组织农民斗争,发展党的组织,曾任中共党支部书记。1930年任中共唐县县委委员、县委书记,参加鄂豫边农民武装斗争。同年11月率领地方武装配合鄂北红9军第26师攻占唐县县城。不久任中共南阳中心县委书记,曾任红9军政治部主任。1932年1月任中共鄂豫边省委委员,驻唐县领导当地开展秘密斗争。鄂豫边红军失败后独立坚持地下斗争。1933年7月主持成立中共鄂豫边工作委员会,任书记,并任中共红25军军委常务委员。同年底经上海去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1934年1月列席中共第六届五中全会,并出席中华苏维埃全国第二次代表大会,被选为大会主席团委员,会后听取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关于开展游击战争的指示。4月返回鄂豫边,积极扩大党的组织,发展农民武装。同年冬赶赴出发长征的红25军,听取领导同志指示后返回鄂豫边坚持斗争。1935年6月主持成立中共鄂豫边省委,任书记。翌年1月领导成立红军鄂豫边游击队兼政治指导员,不久兼游击队中共支部书记。统一领导鄂豫边地区游击战争,是鄂豫边红军游击队和游击根据地主要创建人。
    1936年3月27日,亲自指挥游击队潜入桐柏县平氏镇夺取反动民团枪支。3月28日遭到国民党军包围,为掩护群众突围,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31岁。
    张星江烈士陵园建在唐河县城的唐、桐、泌三条公路交叉处。这里地势坦阔,古塔远衬,松柏叠翠,河水环流,环境优美典雅。馆内假山蕴秀,亭阁凝巧,芳草凄凄,树木扶疏,处处展示一片生机勃勃的气息。八角亭的一通碑碣。是唐河县委和县政府镌刻的张星江烈士生平事迹。碑亭往东为一座造型奇特的展览馆。屋顶叠翘,直插中央。迎面门额是李先念主席亲笔题写的“唐河革命烈士事迹纪念馆”,笔飞墨瀚,苍遒有力。展厅里则用大量的图片和资料展示着张星江烈士的卓绝事迹。

    张培农烈士
    张培农(1902-1939),原名张宗培,又名张植,浙江省平阳县马站(今属苍南县)人。浙江省立第十师范学校肄业,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6年春与王国桢同赴广州,参加毛泽东主持的农民运动讲习所第六期学习。10月,以国民党中央农运特派员身份回乡领导农民运动,积极组织农民协会,宣传开展减租、减息和废除苛捐杂税,提出“一切权力归农会”。1927年1月,平阳县农民协会成立,被选为会长;接着万全、江南白沙和南港、北港等地亦相继成立农民协会。至4月初,全县农民协会发展到数十个,拥有会员数万人。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农会被解散,被迫转入地下斗争。同年6月16日,组织300多农民武装准备夜袭平阳县城,途中被敌发觉撤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10月,在赴温途经赤溪时腿部中弹被捕。国民党地方当局以“领导盐民暴动”罪,将其解至温州关押。因证据不足,且经多方营救,获得保释,遂改名张再生。1928年6月,第二次组织攻打平阳,又遭挫折;同年秋,袭击蒲门警察所,缴获长枪12支。1930年5月,与吴信直等组织江南600多农民武装配合红13军再次攻打平阳城,又失利。1931年,因在家乡秘密活动被敌侦悉,乃乔装南下福州。1933年春,前往南京,由同乡朱程介绍到山东兖州车站工作,以看管库房为掩护,继续进行革命活动。
    抗日战争时期,随朱程到山西太原及晋东南一带组织抗日武装。因抗日民军缺乏骨干,于1938年7月去西安,与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联系;后又千里跋涉回到平阳,组织一批青年奔赴抗日前线。当时在民军中的公开身份是抗日民军晋冀豫边区办事处军需主任,主要负责对外联络工作,并经常注意收集日、伪、顽军的动态,协助朱程开展抗日斗争。
    长期戎马生涯,积劳成疾,于1939年1月11日病故于山西省陵川县平城镇,时年37岁。

    张梅玲烈士
    张梅玲(1949.10.15-1969.10.19),女,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人。1957年全家随父迁居北京。出身于贫农家庭,初中文化,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
    1966年7月毕业于北京市十九中学。1968年7月15日响应党的“上山下乡”、“支援边疆建设”号召来到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初在二分场五队;同年9月任该队团筹建组副组长,后又调四分场六队任业余宣传队副队长。1969年4月调至二分场政工组任妇女干事。
    1969年秋收季节,张梅玲同志与其他几名同志作为秋收工作组在二分场二队蹲点。10月19日上午9时许,张梅玲正在猪棚和饲养员李晓军谈心,突然发现距猪棚西北方面约1000米处的草甸子失火,当时正刮西北风,风助火威,火势即将蔓延到二队四号地2400亩大豆地和猪棚以及整个二队居民区。在这危急时刻,为了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张梅玲与李晓军、肖柯等同志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勇敢地扑向荒火。结果在与烈火搏斗中,张梅玲同志不幸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20岁。
    根据张梅玲同志生前志愿和表现,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政府分别追认她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二等功,授予革命烈士的光荣称号。
    附:与张梅玲一起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在扑救荒火同时牺牲的李晓军,却因为她的出身而无声无息,当时没有得到任何荣誉。她静静地长眠于地下,白桦林成为她永恒的背景,她不知道死后社会是怎样不公正地对待她。知青们对此愤愤不平,难道洒尽鲜血也不能抹去笼罩在她身上的阴影?献出生命还不足以证明她的真诚?人们都说心诚石头也会开花的。14年后,北大荒人没有忘记她——1983年黑龙江省政府追授李晓军革命烈士称号。虽然这对于死者已没有意义,但对当年共同奋斗过的知青却是一种慰藉。

    张露萍烈士
    张露萍(1921-1945),本名余家英,又名余薇娜、余慧琳、余硕卿,四川省崇庆县(今崇州市)人。1935年考入成都建国中学,1937年6月,参加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成都队部”,成为骨干。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到延安。1939年11月,奉调重庆工作,入国民党军统总部电讯总台任中共秘密支部书记。1940年10月与6名战友先后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囚禁于中美合作所。1941年押至贵州息烽集中营。她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
    1945年7月14日,贵州息烽监狱的女看守打开了二号牢门,皮笑肉不笑地对张露萍说:“253号,你开释了。快去领行李,今天有专车送你们回重庆!”张露萍立即明白了,这是她在人世间的最后时刻。她唱起了《国际歌》,微笑着向难友们告别。敌人将张露萍等7位难友载运到一个叫快活岭的野地。下车后,特务们推搡着她们向前走,张露萍转过脸来,向特务喝道:“别推!我们自己会走!”在敌人的枪弹面前,7位烈士临危不惧,大义凛然。张露萍背部中弹后,倒在石阶前面,这时,她仍然显露出一个革命者特有的坚强不屈的品质,向跟在后面的一个刽子手喝道:“笨蛋!补一枪!”刽子手在慌乱中又向她连开了三枪,张露萍倒在了血泊之中,牺牲时年仅24岁。

    张麟阁烈士
    张麟阁(1908-1936),原名张全喜,河北省深县(今深州市)大流村人。少时到天津学徒。192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8月15日,弓仲韬在敬思村张麟阁的家中召开了安平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县委——安平县委,由弓仲韬任县委书记,张麟阁任组织委员,李少楼任宣传委员,会议确定了工作任务及行动纲领。
    大革命时期,1925年参加东北陆军李景林部队,开展党的秘密工作。1926年2月任李景林部副营长,带兵驻连镇。经常向士兵进行共产主义宣传,为此遭受鞭笞。遂脱离军队,进天津义顺和成衣铺,以此为掩护继续开展革命工作。经常在市区搞飞行讲演,散发传单,还在义顺和、新立成等成衣铺发展一些中共党员。一次到唐山煤矿组织工人暴动,因机密泄露,只得越墙而走,徒步回到天津。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初,受中共顺直省委派遣回深县开展工作。同年8月,发展院头村3名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建立深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院头党支部。还发动院头、大流等村农民组织穷人会,抗捐抗税,与土豪劣绅进行斗争。每逢饶阳县南合庙会,穷人会都去贴标语、发传单。故反动势力对他恨之入骨。11月被捕,面对严刑拷打,毫不屈服,坚决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被以“共产嫌疑犯”罪名关押在第三监狱。在狱中,继续指导家乡农民同封建势力斗争。1930年5月出狱后,拖着虚弱的身体担任了中共保属特委军委书记,经常抽空回家乡继续开展党的工作。1931年8月29日,指导大流村穷人会成立青苗会。9月13日,大流村建立中共党支部。1932年高蠡暴动前夕,回深县组织了30来人的暴动队前往支援。后因暴动失败,暴动队半路返回。为争取土匪,曾只身闯入虎穴开展工作。为革命筹集经费,自己变卖房基1处、房子5间,家中土地几乎全部卖光。1933年领导农民通过合法斗争推翻大流村封建政权,建立了由农民当家作主的村政权。
    1936年被捕,坚贞不屈,遂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河北保定,牺牲时年仅28岁。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10#
发表于 2008-11-26 21:10:10 |只看该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张姓高级领导人生平简介】

    张军副部长
    张军(1956-——),山东省博兴县人,197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3年1月在吉林省农安县插队。1975年10月在共青团长春市委宣传部工作。1978年8月先后再吉林大学法律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学习,获法学学士、硕士学位。1985年8月至2003年6月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先后任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处长、处长、研究室副主任、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最高人民法院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赔偿委员会委员、审判委员会委员、二级大法官。期间,1992年任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判组长;2001年8月任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2003年7月任司法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2000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张苏军副部长
    张苏军(1955-——),河南省人,双研究生学历。1976年2月参加工作,198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江苏省湾山煤矿水泥厂一大队化验室主任,江苏省龙潭水泥厂副厂长,江苏省龙潭水泥厂、重型机械厂厂长、中共厂党委副书记、书记,江苏省劳改局副局长、中共劳改局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中共江苏省司法厅党组成员、江苏省监狱局局长、中共省监狱局党委副书记,中共江苏省司法厅党组成员、省监狱局局长、党委副书记,中共江苏省司法厅党组成员、省监狱局党委书记兼局长,江苏省司法厅厅长、中共省司法厅党委书记等职务。2001年12月任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部政治部主任(副部级)、中共司法部党组成员。2005年9月任司法部副部长。

    张含英副部长
    张含英(1900-2002),字华甫,山东省菏泽县县城内东北隅人。1918年入北洋大学土木系,1919年因积极参加“五·四”运动而被取消学籍,后转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21年赴美国留学,就读于伊利诺大学土木工程学系,1924年毕业,获康奈尔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1949年参加革命。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著名中国水利学家,近代水利的开拓者之一,在学术上卓有成就。
    大革命时期,1925年学成后转入康奈尔大学深造,1925年获得硕士学位。同年回国即投身治水实践,曾先后担任青岛大学、北洋工学院、南京中央大学与北洋大学教授、校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3年至1936年间历任水利委员会秘书长、总工程师,扬子江水利委员会顾问,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等职。
    抗日战争时期,担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秘书长、总工程师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任黄河水利委员会顾问。解放前夕,张含英拒绝国民政府迁往台湾的要求,和师生一起留在北洋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黄河水利委员会顾问。1950年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力电力部副部长兼任部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水利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等职。1994年退休。从事黄河的治理和理论研究工作,倡导科学治河,主持黄河水利委员会工作期间,开展了水文测验,地形测量,地质勘测,并亲赴现场考察。担任副部长期间,主持参与全国重大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的审查工作。几十年来,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的水利事业。特别是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以现代科学的观点与传统治河的经验相结合,理论联合实际,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2002年12月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著有《治黄论丛》、《历代治河方略述要》、《治理黄河纲要》、《黄河志第三篇水文工程》、《水力学》、《黄河水患之控制》、《土壤冲刷与控制》、《防洪工程》等十多种治黄论著,贯彻上中下游统筹规划、综合利用和综合治理的治黄指导思想,为治黄事业,从传统经验转向现代科学指明了方向。

    张柏林部长
    张柏林(1942.8-——),辽宁省营口市人。1966年吉林大学历史系大学本科毕业。1966年9月参加工作。197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8年任渤海造船厂中学教研组长、政治部组织科干部、中共厂党委秘书;第六机械部办公厅秘书等职;1981年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干事,经济干部局副处长,中共中央机关干部局副处长,经济科教干部局处长、副局级调研员、副局长,党政外事干部局局长;1995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中共中央组织部主持常务工作副部长(正部长级)。2003年3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张保庆副部长
    张保庆(1944.6-——),河南省镇平县晁陂镇人。1968年7月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毕业,大学文化程度。1968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4685部队锻炼,先后任班长、副排长。
    1970年2月任天津市外事办干事。1973年11月在中国驻乍得使馆经参处工作。1976年2月先后任中国国际旅行社天津分社副科长、科长、副总经理。1979年5月调入国家教育部工作。1979年6月分别任中国驻法使馆文化处、教育处二等秘书。1983年12月先后任国家教育部、外事局综合处处长、欧洲处处长和外事局副局长。1989年4月先后任国家教育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主任,教委专职委员。1996年10月任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1998年4月任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2005年10月28日退休。

    张闻天部长
    张闻天(1900.8.30-1976.7.1),上海市浦东区人。1908到离家七里外的康家宅寄读,1913年进入南汇县城里的第一高等小学,1916年考入吴淞中学,1917年秋入学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学习。1925年6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革命家,中国革命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
    民主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在南京积极投身这一反帝反封建的洪流,加入少年中国学会。同年8月19日至21日,在《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第50号至第52号上,发表了《社会问题》一文,其中摘译了《共产党宣言》第2章的10条纲领,成为南京地区第一位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后赴美留学,回国后一度在四川教中学,并在《小说月报》上发表过创作和翻译的作品。   
    大革命时期,1925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红色教授学院学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0年与杨尚昆一起从苏联回国到上海,1931年2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临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1933年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3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主席。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在长征中,坚决支持毛泽东正确的军事主张。遵义会议上,根据会前与毛泽东、王稼祥共同商量的意见,作了反对“左”倾军事错误的报告,为挽救党和红军,实现党的军事路线的根本转变,做出了重要贡献。长征到达延安后,长期主管全党的理论宣传和干部教育工作。1938年后,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并兼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马列学院院长等职。为推动全民抗战做了大量宣传和教育工作,并为党培养了一大批干部。所作的《论青年修养》、《论待人接物问题》等讲演,在广大干部和青年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41年延安整风开始后,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到陕北、晋西北进行农村社会调查,写成了多篇调查研究报告。
    解放战争时期,到东北做地方工作,先后担任中共合江省委书记、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委兼组织部长。这期间写了《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对于新中国经济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转到外交战线,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大使。1954年被任命为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参加了当时我国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显著的成绩。1966年8月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四人帮”的迫害,1969年被遣送至广东省肇庆。1975年8月到了无锡,寓居在太湖之滨,从“遣送”人员变成了自由公民。
    1976年7月1日因心脏病猝发在江苏省无锡市逝世,终年76岁。
    1978年12月,陈云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为张闻天平反,恢复他的历史地位。1979年8月25日下午,张闻天追悼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充分地肯定了他的历史功绩。

    张春江副部长
    张春江(1958.7-——),山东省烟台市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大学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拥有丰富的电信管理、运营和技术经验。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辽宁省大连市邮电局副局长。1993年辽宁省邮电管理局副局长、组成员。1995年1月起任邮电部移动通信局局长、电信总局副局长、办公厅主任。1999年12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副部长、中共信息产业部党组成员。2003年5月开始担任中国网通集团公司总经理,总裁、党组书记。

    张春贤部长
    张春贤(1953.5-——),河南省禹州市人。1976年12月入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机械制造系锻压工艺及设备专业学习,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职研究生,管理学硕士。1970年12月参加工作,197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械工业部、机械(后机电部)工业部第十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1991年10月任监察部驻机电部监察局副局长。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总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1995年8月任云南省省长助理,分管军工、机械和电子工业等。1997年起任中共交通部党组书记、交通部副部长。1998年4月任交通部常务副部长、中共交通部党组成员。2002年9月任交通部党组书记,10月任交通部部长、中共交通部党组成员。2003年3月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交通部部长(2005年12月免)。2005年12月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常委、书记 。2006年1月在湖南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当选为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2002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张福森部长
    张福森(1940.3-——),北京市顺义区人。195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在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电子计算机专业学习,期间任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1965年9月毕业后参加工作。中共中央学校研究生学历。
    1965年后任技术员、工程师;1979年后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团北京市委大学部部长,共青团市委副书记,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常务副书记、书记,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兼市委商业外经外贸工委书记;1990年8月任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副书记兼秘书长、自治区党校校长。1995年12月任司法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97年12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北京市委常委、副书记。后任北京市副市长。2000年11月任中共司法部党组书记。同年12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7任司法部部长。2003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司法部部长(2005年7月被免去司法部部长职务。正部级领导干部任职年限为65岁,张福森1940年生人,2005年已届退休年龄。吴爱英接任部长)。2005年2月28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决定,增补为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三至十六届中央委员。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11#
发表于 2008-11-26 21:10:27 |只看该作者
【近代民主革命张姓高级将领(领导人)、革命烈士生平简介】

    张朝烈士
    张朝(1893-1991),广东省顺德县(今佛山市顺德区)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机器工人。1911年(宣统三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下午5时30分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发动,张朝隶属黄兴率800名先锋队(敢死队)队员之一,先锋队分四路攻打两广总督衙门、小北门、巡警教练所和守南大门。黄兴率队攻入总督衙门,决心生擒两广总督张鸣歧。不料张越墙逃遁。由于敌众我寡,起义队伍得不到接应,各路队伍虽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彻夜相攻,张朝在激战中壮烈牺牲,时年18岁。葬于广州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张民达烈士
    张民达(1885.11.9-1925.4.25),广东省梅县桃尧镇石螺岗村人。1894年随父赴新加坡谋生,入英文学校学习,继入方言传习所。毕业后,通晓多种语言,先后在吉隆坡、芙蓉、怡保、华都爷牙、丹戎马林各埠审判厅当传译员。后参加中国同盟会和中华革命党,追随孙中山革命,军功卓著。是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杰出的将领、孙中山的爱将之一。
    1917年孙中山先生南下护法,张民达复返国投效,在大元帅府随侍中山先生左右。1918年入许崇智部第2支队戎幕当军事委员。1920年任粤军许崇智部57营营长。始崭露头角。8月12日在漳州誓师回粤讨伐桂系莫荣新。1921年5月晋升为第9旅18团团长,归黄国华指挥,奉命留守韶关。1922年5月5日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6月举兵“援桂”,分三路推进,进展非常迅速,又得到桂军刘震寰部起义,敌势益殆。正当右翼许崇智部攻桂林时,粤军受到阳朔之敌威胁,乃电韶关黄国华旅派兵增援。张民达争先赴前綫效命,率兵驰援,在良村与沈鸿英部接触,乘夜摸索前进,击溃阳朔之敌。年底擢升为北伐军东路军第8旅旅长(叶剑英任参谋长)。1924年2、3月建国粤军正式成立,以许崇智任总司令,张民达擢升为建国粤军第2师师长(叶剑英任参谋长)。1925年2月,率部一次东征,东征军进展之速完全出乎敌人意料之外。二师乘胜猛追残敌,次第收复惠来、揭阳、潮阳,直抵汕头,张民达分兵向黄冈、饶平、潮州、梅县、蕉岭各地溃退之敌追击,将其重创。敌在惨败之下,叶学走香港,洪兆麟逃上海,残敌退窜闽边。4月初奉命到汕头商讨讨伐刘震寰、杨希闵大计,4月25日,船行至湖州湘子桥附近,不料被洪水颠覆,不幸遇难,时年40岁。尸体末能寻获。至1926年2月,在潮州七都祠前沙滩上发现其骸,遂移葬于广州市先烈路广州动物园西侧,并建墓园。同年6月16日,经国民革命军团长叶剑英等呈报广州国民革命政府,尽瘁国事,矢志忠贞,战功显赫。8月,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授予张民达革命烈士称号,并发给其家属抚恤金。张民达墓园前门为一座两柱一门牌坊,额题“张民达先生墓道”。墓道右边是四柱圆顶方形的风雨亭,亭后立“建国粤军第二师师长追赠陆军上将张民达墓碑”;左边是半月形、三合土结构的宣讲台,内立一石碑,刻“捐躯为国”四字,左、右为土墙,各嵌一石碑,一刻“通文”,一刻“达理”二字。沿墓道登上16级阶梯,便到墓堂。面积167.5平方米,呈半月形,由4根花岗石柱顶着半月形的拱顶,正中有一堵用花岗石砌成的墙,中嵌高1.75米、宽0.7米的大石碑,上刻“张民达先生之墓”,左边上款刻“民国十五年”,右边下款刻“谭延闿敬题”。碑前有花岗石祭台。园内树木葱茏,庄严肃穆。1983年8月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张学龄烈士
    张学龄(1888-1911),广东省兴宁县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早年学习经史,后弃文习武。愤清朝政治腐败,适族人张则通在松口办体育会设分会于本乡小学校,提倡武术,鼓吹革命,遂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4月27日(辛亥,宣统三年三月廿九日)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发动时,隶属先锋队(敢死队)张醁村部,手持短枪,首先攻入两广总督署,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3岁。葬于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张振武烈士
    张振武(1877-1912),原名纯锦,号尧鑫,字春山,湖北省竹山县茅塔镇人。自幼思维敏捷,忌受拘束,性情暴躁,爱打抱不平。1884年后,先后师从闻六贡爷、沈廷楷、韩孝坚等名士。1900年游学武汉考入省师范学校,受业师时象晋熏陶,进步思想开始萌发。因深感民族危机,遂变卖部分家产于1904年私费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法律。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寻求救国拯民之路。
    1907年毕业归国,任教于武昌黄鹤楼街小学。因宣传反清革命,几遭鄂督陈夔龙逮捕。陈离鄂后,复倡体育会及公立学堂,以联络反清人士。1909年加入共进会助孙武建立共进会鄂省总部,任理财部部长,并变卖家产作革命经费。为防不测,以一子寄崇阳县鲁姓人家,嘱托“果事败垂成,当令此子继我后而竟我志也”。武昌起义前夕,汉口宝善里机关和武昌小朝街指挥部相继被破坏,孙武负伤入院,蒋翔武出走,彭、刘、杨三人被害。张于危难之中联络各方,不失时机发难。湖北军政府成立,众拥黎元洪任都督。张被推任军务部副部长主持军务,虚部长位以待孙武。司职半月余,部署有序。孙武出院视事不久,汉阳告急,率军务部部内人员驰援,越壕时险些落水溺死。及汉阳失守,力排弃武昌之议,以佩刀砍地,大声疾呼:“有敢言退出武昌者斩”。会后,策马巡视,沿途高呼:“汉阳不守,乃我战略撤退,武昌万无一失”,以安民心。当日闻黎拟出走,即闯入督署,当面斥责后令甘绩熙等督守,并鼎力协助湖北军政府总监察刘公布防武昌城守。
    1911年11月南北议和,黎元洪投靠袁世凯,嫉张得军心,暗结孙武合力排挤。时南方各省北伐呼声高涨,黎令张携现款40万元赴沪购买军事装备。抵沪后,除采购军械外,广事交游,并与随员军务部参议方维等谋划另组北伐军,倡言“二次革命”。1912年1月,孙武等一批失意军人在上海组织“民社”本部,以卢梭《民约论》为宗旨,将张拉人其中,推黎元洪为首领,反对共进会。旋返湖北,分别在武昌与汉口设立“民社”支部,后因该组织异变,兼与孙武关系不和而未过问社务。在武昌与方维将编余军官组成“将校团”,方任团长。并设男女中学各一所,创办《震旦民报》以壮声威。黎元洪对张的言行如芒刺在背,必欲除之而后快,但虑在武昌激成事变,密请袁世凯授张为总统府顾问,调其进京,张拒之不受。后袁应黎元洪之请拟任张为蒙古调查员,张入京后提出去蒙多项要求不成后复回武昌。时孙武已去北京,黎又以调合张、孙关系为由,请刘成禺、郑万瞻劝张北上。张偕方维等武昌将领10余人入京,而黎元洪复秘电袁世凯,说张“蛊惑军心,勾结土匪,破坏共和,图谋不轨,方维同恶相及,请均在京正法”。进京后寓金台旅馆,袁佯示优礼,派专人招待,宴饮无虚日。1912年8月15日夜,张在六国饭店答谢京中显要,宴毕回寓,至前门“振武檄文”牌楼下,为袁之军政执法处拘捕,方维等亦同时在金台旅馆被捕。16日凌晨,鄂籍议员刘成禺、张伯烈、时功玖以及哈汉章、孙武等人闻讯赶往营救,张、方二人已于1时左右未经审讯被害于玉皇庙前。次日,袁世凯在金台旅馆门前张贴布告,除照录黎请求处理张的原电外,并准照上将例赐恤。张、方之死,全国震惊,舆论哗然,参议员提出弹劾,黄兴及各界人士纷纷函电质问。袁诿之于黎,黎不得已多次通电申辩。8月27日,张的灵柩由京抵汉,数千人迎于江岸,厝于武昌抱冰堂。28日,灵柩归葬于竹山观音沟木鱼山下。黎元洪亲往致赙仪2000元祭奠,并送挽联曰:
    为国家缔造艰难,功首罪魁,后世自有定论;
    幸天地鉴临上下,私情公谊,此心不负故人。
    1970年,竹山县为缅怀先烈,将其坟墓修茸一新,辛亥老人喻育之为其题写墓碑。

    张培爵烈士
    张培爵(1876-1915),字列五,号智涵,别署志韩,重庆市荣昌县荣隆场野鸭塘人。1906年加中国入同盟会,中国民主革命先驱,辛亥革命烈士。
    1903年入四川省城高等学堂优级师范科,1904年创办叙府公立中学堂(即现在的成都列五中学),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发展同盟会员,谋划武装起义。1907年与熊克武等党人联络新军与会党策划在江安、泸州、成都起义,但由于缺乏群众基础,均告失败。1908年奔走于川南各县谋划起义,但均未成功。1909年应邀在重庆府中学堂担任学监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发展同盟会员。与熊克武、黄复生、杨庶堪等人成立“乙辛学社”,作为重庆同盟会支部的核心,并组织会员和进步学生参加重庆新巡防军、城防营、水道巡警、商团等,发展成员、控制这些武装力量。武昌起义爆发后,与重庆府中学堂监督、同盟会领导人杨庶堪等人于11月22日发动重庆起义,宣布重庆独立,成立蜀军政府,被推为都督,夏之时为副都督。成渝两军政府合并后,赴成都任副都督,继后改任民政长。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排斥革命党人,10月,被解除实权并将他调往北京,委以总统府顾问官的虚职。二次革命爆发,潜至上海,帮助黄兴取南京,事败后委身于天津租界内。1914年与海外同盟党人联络,谋划再次起义。1915年2月,被袁世凯政府特务诱捕,并于同年4月17日被杀害,时年39岁。
    1935年国民政府下令对张培爵进行公葬,并于1944年7月在重庆沧白路修建“张培爵纪念碑”。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12#
发表于 2014-11-20 14:53:32 |只看该作者
您好,我是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上西村,张林,我们村基本都姓张,3000多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玻璃字库 平仄查询 繁简转换 成语词典 入声字表 联律图谱 词牌大全 同旁词集 离合字表 中国对联网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