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 发表于 2008-10-12 21:04:00
:s妙对佳联,百读不厌;联海浩瀚,珠贝琳琅。她为我们提供了历史、天文、地理、宗教、文学、民俗、书法等等方面的丰富知识,现在请大家把妙对佳联搜集起来进行交流,来玩一个猜猜猜游戏。
       主要规则是:
       楼上先贴出一副自己所喜爱的对联,请楼下说出这是谁的作品、写于什么时候、写给谁或什么名胜等等,答出后再给出一副佳联或妙对并提问,依此类推。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贡献 收起 理由
阿谢 + 4 + 1 发帖引导“竞猜”。

总评分: 金钱 + 4  贡献 +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2#
发表于 2008-10-12 21:05:34 |只看该作者

开始:

天意起斯文,不是一封书,安得先生到此
人心归正道,只须八个月,至今百世师之

请问这联写的是谁?是哪个地方的名胜联?
3#
发表于 2008-10-13 00:01:43 |只看该作者
潮州韩文公祠
来时不带一丝一线 [官人]
去后终归无息无声 [小白]
4#
发表于 2008-10-13 00:24:44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蒙少白 的帖子

是。还要发问滴:)
5#
发表于 2008-10-13 00:36:03 |只看该作者
啊?还要问的啊?
来时不带一丝一线 [官人]
去后终归无息无声 [小白]
6#
发表于 2008-10-13 00:37:55 |只看该作者
水从碧玉环中去
人在苍龙背上行

是哪个地方的名胜联?
来时不带一丝一线 [官人]
去后终归无息无声 [小白]
7#
发表于 2008-10-13 14:26:55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蒙少白 于 2008-10-13 00:37 发表
水从碧玉环中去
人在苍龙背上行

是哪个地方的名胜联?

是河北赵洲桥。
8#
发表于 2008-10-13 14:35:36 |只看该作者

有一次到某地旅游,见到一联:

善茅长长长长长长长长
习三乘乘乘乘乘乘乘乘
横批:荡荡自清

请问这是哪个地方的联?如何断句解读?
9#
发表于 2008-10-14 03:50:09 |只看该作者
这倒容易,百度一下如下:

        上联:“善”,就是善于,精通的意思;“茅”就是道教中的茅山上清派;第三个“长”字,就是茅山派所推崇的长生之术;“茅”和“长”合在一块,就是指茅山派的长生之术;后面的长长长长长长长,一共用了七个“长”字,既是用夸张的手法表达长生的意思,又与茅山上清派推崇“七”这个数字相呼应。
  下联:“习”,就是学习;“三乘”,是指道教的“三乘”,即“太玄为大乘,太平为中乘,太清为小乘”,茅山派的重要经典《黄庭经》强调养神炼气,乘云飞仙,用七个“乘”既是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乘云飞仙的向往,又与茅山上清派推崇“七”这个数字相呼应。
  至于横批“荡荡自清”的“清”,既有道教三清之意,又符茅山上清派,无甚玄妙,不必解析。
  现在来详解上下联:
  上清派约形成于东晋时期,以专门传播习炼《上清经》而得名。上清派以存神服气为修行方法,辅以育经、修功德。上清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出身于江东名门丹阳陶氏。永明10年(492),36岁时,辞去官职,退居句容之句曲山(茅山)修道。归隐以后,陶弘景和他的弟子在茅山经营数十年,从而使茅山成为上清派的中心,故后世也称上清派为“茅山宗”。
  陶弘景开创了融合道佛的先例,采取佛道双修的态度。由他编写的《真诰》以轮回转生和地狱的说法,代替了"承负"和东岳主人魂魄的传统说法。陶弘景晚年“曾梦佛授其菩提记”,自称“胜力菩萨”转世,亲自到宁波阿育王塔受戒。归茅山后,即建佛道两坛,隔日朝礼。临终时,遗言死后“冠巾法服”,“佩符左腋下”,外面“通以大袈裟覆衾蒙首足”。
  正是由于陶弘景融合道佛,所以茅山派才象佛教一样推崇“七”这个数字。佛教崇“七”敬“七”,佛教有“七宝”、“七苦”、“七级浮屠”等种种说法。陶弘景由此也崇“七”,除了受“人之初生,以七日为腊,一腊而一魄成,故人生四十九日而七魄全;死以七日为忌,一忌而一魄散,故人死四十九日而七魄散”这种古老的崇“七”风俗影响外,陶弘景还在《真灵位业图》将包括天神,地祗、人鬼和诸多仙真以7个等级排列,其中央的上下次序是:元始天尊,玉晨元皇大道,太极金阙帝君,太上老君(无上太道君),九宫尚书,定录真君中茅君,丰都北阴大帝也是七位。上清派的重要经典《黄庭经》的经文也都是七言韵文。
  正是由于茅山上清派创始人陶弘景极度崇“七”,又将道佛融合,所以茅山宗是崇“七”的。联中后面用了七个“长”和七个“乘”,正是这种崇“七”的典型和夸张的表现方式。
  除了将道佛融合,陶弘景也象绝大多数的道教人士一样推崇养神和炼形。此外,上清派的重要经典《黄庭经》是前代修炼养生经验的总结,为后世的内修提供了基本理论和方法,被称为“寿世长生之妙典”。主张“扶养性命守虚无,恬淡无为何思虑”,追求恬淡无为的修炼方式而达到长寿的目的。其“存神”方法,融合古道经和医经的五脏有神的说法,存思诸神,就可以通灵达神,洞观自然,养神炼气,乘云飞仙。
  所以,茅山派的主要宗旨之一就是修炼长生,乘云飞仙。七个“长”和七个“乘”是崇“七”的茅山道士对长生和乘云飞仙的渴望。
  再来说“三乘”。道教“三乘”的产生应该是受了佛教的影响,以下唐代道教类书《道教义枢》卷二“七部义”指出了“三乘”和上清派的关系:“正一遍陈三乘者,以具经通明三乘之致也。陈者,申也,言末俗钝根,学于三乘,正一遍申明也。又三洞总为一乘之教,故正一云:三洞虽三,兼而该之,一乘道也。太玄为大乘,太平为中乘,太清为小乘,正一通于三乘也。”
  由于李唐王朝以道教为国教,唐太宗李世民更是以老子后人自居,所以道教在唐朝受到了极高待遇。茅山派更是在从东晋开宗后就极受上层推崇,出了很多名士。公元680年,王远知被唐高宗追赠为大中大夫,谥号升贞先生,四年后又获赠紫金光禄大夫。唐玄宗时,吴筠极受皇帝推崇。天宝年间,李含光得到玄宗所赐的玄静先生称号。可见当时茅山派受尽皇家恩典,茅山长生之术天下流传。
  唐德宗为唐玄宗之孙,此联出于公元780年唐德宗年间,正值茅山长生之术名动天下之时,所以在道观里写“善茅长”显然是指精通茅山长生之术,这对于当时的人来讲,根本就不用花脑袋去理解。后面的七个“长”字前面已经解释了,是崇“七”的茅山道士对向往长生的夸张的表现形式。“习三乘”,当然是学习道教的“三乘”学说,学好了“三乘”,才能乘云飞仙——“乘乘乘乘乘乘乘”,这七个“乘”,都是指乘云飞仙,也是崇“七”的缘故。
  应该说,这个对联是道教“玄之又玄”的典型体现之一,相当有意思,但是用“茅长”对“三乘”其实并不工整,奇联可以算得上,但工整性来讲有欠缺。至于说现代人看来这是奇联,我想无怪乎清入关后道教衰微、人才欠缺的缘故。我不相信清以前就没人解得出。

整个对联,完成的解释如下:
  上联:擅长茅山派的长生之术,就可以长生不老!长生不老!长生不老!长生不老!长生不老!长生不老!长生不老!
  下联:修习了道教的三乘之法,就可以乘云飞仙!乘云飞仙!乘云飞仙!乘云飞仙!乘云飞仙!乘云飞仙!乘云飞仙!
横批:水流激荡可以自我清洁。引申意义:只要不断修身养性,就有机会达到玉清、上清、太清的道教最高境界。
是重庆江津朝源观的对联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红领巾 + 3 分析详细,有较强的资料性。

总评分: 金钱 + 3   查看全部评分

10#
发表于 2008-10-14 04:04:13 |只看该作者
问:
北去苕云,三府七县众流交会,五烟湖水见泽国
西来天目,四栅八隅胜景稠叠,一路繁花到乌青

是何处的牌楼联。
11#
发表于 2008-10-15 08:20:55 |只看该作者

问:

中外宣勤標武庫,
期頤介景重香山。

是乾隆题赠何人的联?
心无一纸能遗字;
口有千言不作声。--- 苦丁
12#
发表于 2008-10-15 11:08:04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苦丁 于 2008-10-15 08:20 发表
中外宣勤標武庫,
期頤介景重香山。

是乾隆题赠何人的联?

苦超斑,喝杯先,您还没回答楼上问题呢:)先不必急于提问啊。
13#
发表于 2008-10-15 20:39:17 |只看该作者
乌青毓秀牌楼对联:
北去苕霅,三府七县,众流交会,五湖烟水见泽国;
西来天目,四栅八隅,胜景稠叠,一路繁花到乌青。
愿生活永远充满阳光!
14#
发表于 2008-10-16 08:50: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 西风胡杨 的帖子

:j :a
心无一纸能遗字;
口有千言不作声。--- 苦丁
15#
发表于 2008-10-16 11:28:55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西风胡杨 于 2008-10-15 20:39 发表
乌青毓秀牌楼对联:
北去苕霅,三府七县,众流交会,五湖烟水见泽国;
西来天目,四栅八隅,胜景稠叠,一路繁花到乌青。

西风胡杨对的,乌青是乌、青两镇,两镇划河而建,分属吴兴县与桐乡县,
东西相望,虽名为二,实为一体,故有乌青镇之称。
1950年两镇合并,定名乌镇。
16#
发表于 2008-10-17 16:06:43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苦丁 于 2008-10-15 08:20 发表
中外宣勤標武庫,
期頤介景重香山。

是乾隆题赠何人的联?


不知道。皇帝爷赠的,该是很德高望重的人物吧。请赐教下。
17#
发表于 2008-10-18 00:53:05 |只看该作者
跟楼上的,这联出处和赠与何人,均无法知道,网上只有此联书法拍卖信息,无介绍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早知潮有信

欢迎光临中国对联网
18#
发表于 2008-10-18 00:54:08 |只看该作者
另,此联的争议见北国网http://bbs.lnd.com.cn/viewthread.php?tid=1497272
早知潮有信

欢迎光临中国对联网
19#
发表于 2008-10-29 11:15:41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 #18 伊妹儿 的帖子

谢妹子提供信息。还是不清楚是赠何人的。有请苦丁老师解答。
20#
发表于 2008-11-30 12:17:59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苦丁 于 2008-10-15 08:20 发表
中外宣勤標武庫,
期頤介景重香山。

是乾隆题赠何人的联?


苦丁老大,你还没回答你楼上的提问呢!!
苏小二
21#
发表于 2008-12-6 20:04:51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0 苏小二 的帖子

不见苦丁。悬联搁置。我们继续。
问楼下: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一番晤对古今情

这一联是哪个名胜的?写的对象是谁?作者是谁?
22#
发表于 2008-12-7 00:21:29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1 红领巾 的帖子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写的对象是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董必武(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共创始人之一,原国家副主席)1965年1月题武侯祠,此联刻木悬挂于武侯祠内正厅。一番晤对:指刘备与诸葛亮隆中对策。千百年来,“三顾茅庐”一直被视为礼贤下士的典范,而《隆中对》更是千古绝唱。董老对此大加讴歌。
天龙心语:

飞天之龙,
用心言语。

天龙俯瞰天下,
心语泉涌心中。
23#
发表于 2008-12-7 00:28:18 |只看该作者
一日两度潮,且听其自来自去;
千山万重石,莫笑他无觉无知。

请问此联出自何处?
天龙心语:

飞天之龙,
用心言语。

天龙俯瞰天下,
心语泉涌心中。
24#
发表于 2008-12-31 01:59:09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m
25#
发表于 2009-1-6 20:16:08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龙心语 于 2008-12-7 00:28 发表
一日两度潮,且听其自来自去;
千山万重石,莫笑他无觉无知。

请问此联出自何处?

好像是普陀山吧?

山深松翠冷
树密鸟声幽

请问这是哪里的?
26#
发表于 2009-1-27 10:03:45 |只看该作者
:h :h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静心雨 该用户已被删除
27#
发表于 2009-2-24 10:44:36 |只看该作者
不错
28#
发表于 2009-2-24 12:05:10 |只看该作者

菩提本无树

出句:书铺本悟体怎解 (韩伟)
对子:命易经飞台么对 (韩伟)
29#
发表于 2009-3-5 09:11:07 |只看该作者

水引溉苗苗自秀

水引溉苗苗自秀
铁锹敲地地开花
30#
发表于 2009-3-6 15:00:43 |只看该作者

小小软件不成敬意



[ 本帖最后由 韩伟 于 2009-4-1 08:45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玻璃字库 平仄查询 繁简转换 成语词典 入声字表 联律图谱 词牌大全 同旁词集 离合字表 中国对联网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