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联网
标题:
傅姓宗祠通用对联(084)
[打印本页]
作者:
陆君云
时间:
2008-9-23 20:47:41
标题:
傅姓宗祠通用对联(084)
一、姓氏源流
傅(Fù)姓源出有五:
1、出于殷商名相傅说(Yuè 音悦)的后裔,以地名为氏。据《史记·殷本纪》和《通志·氏族略》所载,商高宗武丁在位时,国势衰微,于傅岩(今山西省平陆东南)找到说,说帮助武丁兴国,修政行德,使天下大治,说的后裔以其居地为姓,形成傅氏。
2、出自姬姓,为黄帝裔孙大由之后,以邑名为氏。黄帝(一说尧帝)裔孙大由封于傅邑,其子孙以邑名为姓,称为傅氏。
3、出自姚姓,为舜帝之后裔,以国名为氏。据《姓源》所载,古有傅国(故城今山东省枣庄南),舜之裔也。以国名为姓,称为傅氏。
4、出自赖姓,源自为避难改姓傅氏而来。据《赖氏族谱》所载,赖氏族人为楚灵王所害,改罗、傅二氏,故有赖、罗、傅联宗之说。
5、出自清代有少数民族改姓傅。如满洲人傅恒(本姓富察氏)、傅开(本姓郎佳氏),还有高丽、蒙古、回、马、土等少数民族改为傅姓。
得姓始祖:傅说。商朝从盘庚将商都迁至殷墟以后,只兴旺了很短的一个时期,等到商高宗武丁继位时,国力已经很是微弱。武丁决定振兴朝纲,可是朝中却找不到一个能协助他改革国政的大臣,为此他一直忧虑。一日晚,武丁梦见了一个叫说的圣人,此人状如囚徒模样,却口称腹有良谋,武丁笑醒后,命人按梦中模样画成图像,四处寻访。结果在一个叫傅岩的地方找到一个叫说的奴隶,他们把他带回朝中。说给武丁提了不少关于治国方面的建议,武丁便任命说为宰相。说执政以后,修政行德,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都得到了迅速发展。武丁在位五十九年,在说的辅佐下,商朝后期达到了极盛,武丁也因此被誉为“中兴明主”。因说曾居于傅岩,所以称他傅说,傅说就成为傅姓的得姓始祖。二、迁徙分布
虽说傅说出生地在今山西平陆以东之地,但是其得姓则在商的都城殷,故我国傅姓最早的发源地应当是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汉晋之际,傅姓人是以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东部、宁夏等地为迁居地,尔后便东迁移居河北、山东,北地(治今甘肃庆阳西北)傅姓始于西汉中叶的傅介子,为傅姓家族始盛。其曾孙傅长,复封义阳侯,长曾孙傅允仕弘农(今河南省灵宝北)太守,这一支派显贵者多,多人做官或封侯,这说明,在汉朝傅姓已开始自北地大举经陕西迁居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此时北地傅姓形成许多分支:河内(今河南省温县)傅姓,是西汉大司马傅喜之族所在;浦江(今属浙江省)傅姓,是西汉人傅柔之族所在;扶风(治今陕西省兴平东北)傅姓,是东汉人傅毅之族所在。两晋时,傅姓在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得到了迅速发展,也是傅姓家族有史以来繁衍最为旺盛的时期,为东汉汉阳太守傅燮(扶风傅姓)发展而来,称盛于“清河”一带的傅姓,后成为我国东部地区傅姓的主要来源,尤其是江南各地的傅姓,大都因世事动荡而从清河迁去江南,在此之前的汉代已有傅姓迁居贵州,三国已有傅姓入川。大举南迁则始于魏晋南北朝之际,或迁会稽(今浙江省绍兴),或迁上虞(今属浙江省),至唐末,唐御史傅实避难入闽,为傅姓入闽始祖。靖康之变,有清河傅姓南迁泉州,到南宋末年,清河傅姓又有一支迁入福建上杭之蛟萍乡,不久即兴为望族,后广东兴宁之傅姓,便是蛟萍分支而出。宋代以后,傅姓人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如今,傅姓主要分布在山东、湖南等省。傅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六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五五。三、历史名人
傅 毅:字武仲(约47-92),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人,东汉文学家。朝廷求贤不诚,士多隐居,遂作《七激》、《迪志》诗,讽世明志,后被召为兰台今史,以文显于朝廷。著有《舞赋》等作品。
傅 宽:北地(治今甘肃省庆阳西北)人,汉高祖时开国功臣,被封阳陵侯,曾任汉丞相,显赫非常。在楚汉战争时随韩信、曹参平定齐地。汉高祖得天下后曾定元功18人,傅宽列第9位。
傅 玄:字休奕(217-279),北地泥阳(今陕西省耀县)人,西晋时哲学家、文学家,可算是傅姓族人有史以来最有学问的名人。其学问渊博,精通单律,于诗擅长乐府。在哲学上,把自然和人类历史都看作一种纯粹的自然过程,批判了有神论的世界观和玄学空谈。著有《傅子》等集传世,在晋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卒后被追封为清泉侯。
傅 咸:字长虞(239-294),北地泥阳(今陕西省耀县东南)人。傅玄之子。西晋初,任冀州刺史,后转御史中丞、尚书左丞。曾上疏议以载并冗官,静事息役,发展农桑,并指斥当时统治集团奢华靡费之风,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兼任司隶校尉时,狠狠打击恣行京都一带的门阀士族。终卒于官。明人辑有《傅中丞集》。
傅 琰:字季珪,北地灵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人,自其先祖南下以后,世代侨居南方。从其父开始,傅氏祖孙四代都曾担任过南朝的县令,并著声名。傅琰历任县令、广威军将郡丞、尚书右丞、督军、建威将军、刺史职。为官明察事理,处事果断,特别是办案重视实物证据,廉正有才,勤于职守,其父子成为廉吏世家。
傅 亮:字季友,南朝宋国人,佐刘裕篡位,被封城建县公,后废少帝,迎立宋文帝,官至散骑侍郎、尚书令。编著有《光世音应验记》等。
傅 奕:相州邺(今河北省临漳)人,唐代学者、自然科学家和无神论者。曾做过隋朝礼部的属官。唐初任太使丞,又升太史令。在自然科学方面,精天文历数,极力反对佛教对民众的危害,建议皇帝把十万僧尼配成夫妇,繁育后代,益国足兵。后来,他又上书十二论,揭露寺院“剥削民财,割截国贮”,“寺多僧众,损费为甚”,“军民逃役,剃发隐中”等流弊。他还指使儿子用羚羊角击碎婆罗门僧的假佛牙,当众揭穿佛徒的骗局,表现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反佛教神学的斗争精神。其著作有《老子注》,又集魏晋以来反对佛教思想的言行为《高识传》共十卷。
傅 寅:字同叔,唐朝大学问家。从唐仲友学,对天文、地理、井田、学校、郊庙、律历、军制等类研究精深,号曰群书百考,所著《禹贡说断》,有独到见解。
傅 霖:宋代律博士,为齐、梁、陈、隋兵部尚书兼宏文馆学士傅荞之子,历官翰林学士、婺州太守。《宋刑统》颁行之后,为了便于记忆诵读,用韵文进行注释,著有《刑统赋》二卷。(与下明代同名者有别)
傅 霖:明代太原人,十三岁做秀才、二十岁中举人、三十岁中进士的傅霖傅霖宦海沉浮十七载,官至山东布政司参议,但是,就在他三次击败后金军队的侵扰之后,却以“拥兵拒调”的罪名被弹劾,解甲归田。几年之后,明廷让他官复原职,早已厌倦官场倾轧的傅霖以一身傲骨拒不受命,他那个高山仰止的孙子傅山在这一点上与他是何其相似。傅霖回乡后,以急公好义的善举而受到太原士民的推崇。万历十四年,太原大荒,甚至发生人相食的惨剧,傅霖慷慨解囊,施粥赈灾。傅霖去世前的万历二十九年,太原发生饥荒,他再次赈济灾民,直到第二年粮食收获。
傅 山:山西省阳曲(今太原)人,明末清初反清义士、大学问家,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为青主,别号公之它、石道人、啬庐、朱衣道人等。他不但博通经史诸子和佛道之学,并兼工诗文、书画、金石、又精医学。其思想破儒家正统之见,开清代子学研究的风气。其著作有《霜红龛集》、《荀子评注》等,医学上有《傅青主女科》和《傅青主男科》等书。
傅介子:西汉北地(今甘肃省庆阳西北)人,北地傅氏开基始祖,汉昭帝时,用计斩杀楼兰王,因功被封义阳(治所在今河南省信阳西北)侯。
傅游艺:唐朝人,曾任武周宰相,是傅姓为相者第一人,为武则天宠臣,一年中四次提升,时人号为“四时任宦”。
傅友德:明朝开国名将。今安徽省宿县人,少骁勇,善骑射,元末参加农民起义,先从刘福通部李喜喜入蜀,后归明玉珍,再从陈友谅,均无所成就。元至正二十一年(1301年),朱元璋攻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傅友德率众降。朱元璋奇其才,因功封颍国公,曾为明朝一统天下,尤其是明对西南地区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
傅以渐:清开国状元、一代名相。山东省聊城人。字于磐(1609-1665),号星严。顺治三年(1646年)状元,授弘文院修撰。后多次升迁,从国史院侍讲、秘书院侍讲学士、国史院学士,至顺治十一年授秘书院磊大学士。顺治十二年,傅以渐奉诏陈述时务,他上奏安民策。所奏合国情、顺君意,遂加封太子太保,成为后来继位的康熙帝的老师。改任国史院大学士。
傅善祥:金陵(今南京市)人,太平天国三年(1853年)女试状元。亦为癸好(丑)东试状元,仕至丞相。她是太平天国时期的女状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为东王杨秀清政务上的得力助手。
傅作义:山西省临猗(今属万荣县)人,国民党高级爱国将领,守涿州孤城而一战成名,曾参加长城抗战和绥远抗战,1949年,率部起义,使北平得以和平解放。
傅抱石:江西省新余人,为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擅画山水,善于将水、墨、彩色融为一体,对中国美术史和画论广有研究。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北地郡:治所秦时在义渠(今甘肃省庆阳西北),东汉移治富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武忠西南),东汉末地入羌胡,三国曹魏相当今陕西耀县、富平等地。
清河郡:清河郡:汉高帝置郡,后屡改为国,元帝永光后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省清河东北)。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省临清东)。
2、堂号
兴商堂:商武丁时刻想振兴自己的国家,但缺乏贤人帮助。一天夜里,他梦到圣人来到他面前。这位圣人名说,治国的本领很大。于是武丁就画了那圣人的像,命许多人去找,结果在傅岩找到了一位泥水匠人,正在那里筑墙,他很像武丁梦中见到的人的模样。他就是傅说。请到朝廷,他果然帮助武丁振兴了商朝。是历史上的名宰相。
此外,傅姓的主要堂号有以:“清河堂”、“版筑堂”、“野版堂”等为其堂号。
五、宗族特征
1、傅姓历史上权臣政客颇多,福泽百姓,为后人所敬仰。
2、字行辈份有序。如山东高密一支字行为:“日叙丙余,希深联贻,馨名因溥,垂法迪之。”另浙江绍兴丁巷傅姓字行为“宏规大启,垂裕后昆,渊源继述,孝友传家,允能缵绪,恪循谦恭,廉让攸赖,闻望远播,肇其敦厚,世泽绵长”。又新续傅姓派语字行为:“仁义礼智,文行信嘉,猷懋美厥,德益勋彰,永绍箕裘,俾尔炽昌。”============================================================【傅姓宗祠通用对联】〖傅姓宗祠四言通用联〗尊儒尚学;
崇俭抑奢。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晋大臣、文学家傅玄,字休奕,北地泥阳(今陕西省耀县东南)人。魏末任散骑常侍。西晋初,为御史中丞。曾上疏议改屯田二分制,恢复曹魏旧制,缓和民困,后官至太仆、司隶校尉,封鹑觚子。他学识渊博,精通音律,于诗擅长乐府。认为自然界由“气”组成。有《傅子》等集。下联典指西晋尚书左丞兼司隶校尉傅咸,字长虞,北地泥阳(今陕西省耀县东南)人。傅玄之子。西晋初,任冀州刺史,后转御史中丞、尚书左丞。曾上疏议以载并冗官,静事息役,发展农桑,并指斥当时统治集团奢华靡费之风,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兼任司隶校尉时,狠狠打击恣行京都一带的门阀士族。终卒于官。明人辑有《傅中丞集》。二邑称圣;
三德兼优。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朝齐人傅琰,字季珪,宋时,历任武康、山阴县令,都有能干的名声,二县人称他为“傅圣”。齐永明年间,历官庐陵王安西长史、南郡内史等。下联典指北宋须城人傅尧俞,字钦之,十岁能写文章,不到二十岁中进士,官监察御史、中书侍郎。为人厚道,寡言少语,与人交往,不设城府。司马光曾对邵雍说:“清廉、正直、勇敢三种品德,一个人很难兼备。我却在傅钦之身上见到了。”邵雍也说:“傅钦之清廉而不炫耀,正直而不激烈,勇敢而又温和,因此更难能可贵。”宋代博士;
殷商圣人。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律博士傅霖,《宋刑统》颁行之后,为了便于记忆诵读,用韵文进行注释,有《刑统赋》二卷。下联典指商代宰相傅说的事典。兰台名宰;
版筑肖形。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傅毅,章帝任其为兰台令史,以文雅显于朝廷。下联典出傅说原为傅岩地方从事版筑的奴隶,殷王武丁梦得圣人,遂令人按梦中所见之形觅得傅说,举以为相。河南世泽;
贤隐家声。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商·傅说,贤而隐,武丁举以为相,国大治。紫光绘像;
玉尺谐姻。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傅恒,乾隆时定两金川,征缅甸,封一等忠勇公,图形紫光阁。下联典指宋·傅自得,童时赋《玉界尺》,李邴叹为奇才,以女妻之。盐梅世第;
岩野家声。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傅氏宗祠“版筑堂”通用堂联。上联“岩野”,典指傅姓得姓始祖傅说(Yuè 音悦)事典(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1·得姓始祖》介绍)。“盐梅”,指咸盐和酸梅,为调味之品,用以喻整治国政。典出《尚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此为殷高宗命傅说为相之辞。后来诗文中常以“盐梅”指宰相或职权相当于宰相的人(下同)。-----------------------------------------------------------------〖傅姓宗祠五言通用联〗金玉家声远;
盐梅世泽长。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傅氏宗祠通用堂联。筑墙世祖远;
清河道脉长。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傅氏宗祠“清河堂”通用堂联。版筑家声远;
清河世泽长。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傅氏宗祠“版筑堂”、“清河堂”通用堂联。版筑垣亭古;
有德世泽长。
——清·傅以渐撰傅氏宗祠“版筑堂”通用联
傅以漸,字于磐,号星严,山东省聊城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卒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状元,授弘文院修撰。后多次升迁,从国史院侍讲、秘书院侍讲学士、国史院学士,至顺治十一年授秘书院磊大学士。顺治十二年,傅以渐奉诏陈述时务,他上奏安民策。所奏合国情、顺君意,遂加封太子太保,成为后来继位的康熙帝的老师。改任国史院大学士。版筑宰相第;
金玉君子家。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商代高宗时贤相傅说。下联典指宋代傅尧俞,官至监察御史、中书侍郎。人们称赞他“清、直、勇”三德兼有的“金玉君子”。-----------------------------------------------------------------〖傅姓宗祠六言通用联〗竹雨松风琴韵;
茶烟梧月书声。
——傅山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傅山(1607-1684)自题联。傅山字青主,山西阳曲人。著述颇多。-----------------------------------------------------------------〖傅姓宗祠七言通用联〗学士科举列榜首;
巾帼鼎甲第一名。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密书院大学士傅以渐,字于磐,号星岩。顺治间进士第一。为官以清勤著。学者称星岩先生。有《贞固斋诗集》。下联典指清代太平天国恩赏丞相傅善祥(?-1856),金陵(今南京市)人。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自幼熟读经史。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于京后,“令女官举女子应试”,她考中鼎甲第一名,名列榜首。东王杨秀清将她选入东王府,先后任“女侍史”、“簿书”、“恩赏丞相”等职,成为东王政务上的有力助手,并对太平天国的政治发挥了重要作用。版筑家声传万古;
云台事业耀千秋。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傅氏宗祠“版筑堂”通用堂联。上联“岩野经纶”、“版筑”,典指傅姓得姓始祖傅说(Yuè 音悦)事典(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1·得姓始祖》介绍)。下联典指东汉时傅俊,佐光武帝中兴有功。“云台事业”,指刘秀修功臣阁、绘功臣像,阁名“云台”,傅俊画像得列其中。岩野经纶光国史;
云台事业耀家声。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傅氏宗祠“版筑堂”通用堂联(同上)。傅岩□野千秋盛;
派衍云岩百世昌。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傅氏宗祠“版筑堂”通用堂联(同上)。传胪姓名无双士;
开代文章第一家。
——清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题赠傅以渐祖厝联
傅以渐(1609-1655),清开国状元、一代名相。字于磐,号星严。今东昌府区人,祖籍江西永丰县。幼年家境清贫,天资聪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经史熟记不忘。顺治三年(1646年),中进士,夺状元,任宏文院修撰。顺治八年(1651年),任国史院侍讲。后为秘书院大学士。顺治十二年(1655年),奉旨陈时务,上疏安民大计,受到皇帝赞许,被加封为太子太保。顺治十五年(1658年),授为武英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十月以葬亲请假还乡,自此卧病不复出。顺治十八年(1661年),闻顺治帝崩,直京奔丧后,又以病告归。顺治帝对傅以渐甚为器重,凡机务大政均与其磋商。傅以渐对帝竭诚尽忠。史料记载:公居相位,食不重味,衣皆再浣,与寒素无异。他书奏议,草诏书,拟御制,颇得皇帝赏识。傅以渐曾纂修《明史》、《清太宗实录》,充任清太祖、太宗《圣训》总裁,奉命与曹本荣合著《周易通注》。他对天文、地理、礼乐、法律、兵农、漕运、马政等均有研究,著述甚丰。他治学严谨,学识渊博,“道德文章实为一时之冠”。其著作仅《四书易经制义》尚存。傅义渐于康熙二年(1663年)在家养病期间,主持编纂《聊城县志》。康熙四年(1665年)病故,葬于聊城傅家坟。老杜遗风诗作楫;
大明赤子赋名山。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赋咏明末清初山西名士傅山联(见:
http://bbs.lnd.com.cn/dispbbs.asp?boardid=112&id=250621
)。-----------------------------------------------------------------〖傅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左江右湖兼领庐阜;
荻花枫叶且官浔阳。
——康有为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康有为游九江时赠傅道尹联。浩浩阴功,千年笃祐状元后;
煌煌诰命,三代同称宰相家。
横批:皇恩宠锡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山东省聊城傅家坟(清代状元傅以渐祖茔)牌坊联。赫赫阴功,泽庇百年装元后;
煌煌诰命,同称三代宰相家。
横批:一品三世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山东省聊城清代状元傅以渐祖宅相府联。业绍罗峰,虎节名家传自昔;
支分台水,龙图门第重于今。
——佚名撰福建省尤溪县台溪乡富山傅氏宗祠联
尤溪县台溪傅氏宗祠位于台溪乡台溪村,又称后坪头厝。宗祠四面群山环抱,翠竹婆娑。始建于嘉庆五年(1800年),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640平方米,依次为前堂、正堂、左右各有厢房,正堂面阔五间,进深二间,抬梁式木结构,悬山顶。堂悬四方匾额,其中“家传风矩”立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彤管流芳”立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文魁”两方匾额分别立于同治二年(1863年)和八年(1869年),保存较好。匾额下方为墨书的“傅氏宗祠”和一组五位栩栩如生的“傅氏始祖”全身立像。画像人物目光慈祥,面部表情凝重,无疑出自名家里手。画像两旁附有这副对联。宗祠正厅南北墙上绘有出自傅氏后裔的书画家傅承安的画作,画作内容为“百代封侯”、“鹤寿延年”、“桐鸡雅趣”、“千秋福禄”等,其寓意深刻,画技老到,实为不可多得的佳作。壁画边附有临摹宋代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手迹墨宝“春报南桥川叠翠,香飞翰苑野图新。雪堂养浩凝清气,月窟观空静我神。”此外,在宗祠下堂南北向的墙壁上,有南宋中臣文天祥为入闽始祖傅实题赠的“忠、孝、廉、节”四字真迹。字体雄浑,笔力遒劲。透过书法力作去了解其更深层的历史背景,即知傅氏先人要求其裔孙们遵循中国传统的儒家“正君心,立纲纪,亲忠臣,远小人”的思想内涵。傅氏传人虽无驰骋沙场的英雄迭出,但经史传家之风却永存。特别是在傅氏宗亲中,尤擅丹青字画者众多,从宗祠壁画和楹联均出自傅氏子孙之手可以看出,确实非同一般。读说命数篇,作楫调羹形适肖;
缅官声三德,品金题玉泽悠长。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傅氏宗祠通用堂联。积累溯前徽,博学能文,早树兰台品望;
绳承期后裔,敦诗说礼,无惭玉尺风流。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傅氏宗祠通用堂联。溯祖宗渊源,商朝相、汉朝将、宋代侍郎,自昔家声丕振;
追孙支蕃衍,始迁闽、继迁粤、分居江右,如今世泽流芳。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傅氏宗祠“版筑堂”、“清河堂”通用堂联业著商朝,派衍清河,□想当年作霖雨,盐梅伟绩煌煌光谱牒;
功崇汉代,流□梓里,□到今日看旅楹,刻角簪缨奕奕焕宗堂。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傅氏宗祠“版筑堂”、“清河堂”通用堂联============================================================附录:【傅姓典故、趣事】〖傅奕毁佛〗
唐高祖、太宗年间的太史令傅奕,是一个坚定反对佛教的人。在《隋唐嘉话·卷中》里,记载了他跟和尚们斗法的两件趣事。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资治通鉴》里也收录了这两则资料。
其一:贞观中,西域献胡僧,咒术能死生人。太宗令与飞骑中捡壮勇者试之,如言而死,如言而苏。帝以告太常卿傅奕,奕曰:“此邪法也。臣闻邪不犯正,若使咒臣,必不得行。”帝召僧咒奕,奕对之,初无所觉。须臾,胡僧忽然自倒,若为所击者,便不复苏。
不像后来的韩愈毁佛,韩愈那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斗争。傅奕自己是道士出身,后来还俗了。他的毁佛,并不像他对唐太宗说的“于国无利、于民有害”那样光明正大;倒是更像佛、道两家之间的斗争。傅奕自己也常常
傅奕十有八九学过些道家的气功术,并且修行比那个胡僧高。说什么邪不胜正,我是不信的。术有高低而已。正邪之说,也是宗教斗争中常见的手段。
其二:贞观中有婆罗僧,言得佛齿,所击前无坚物。于是士马奔凑其处如市。时傅奕方卧病,闻之,谓其子曰:“是非佛齿。吾闻金刚石至坚,物不能敌,唯羚羊角破之。汝可往试之焉。”胡僧缄[月系]甚严,固求良久,乃得见。出角扣之,应手而碎,观者乃止。今理珠玉者皆用之。
这倒是挺痛快,揭破一个江湖骗子。但这样的骗子,跟佛教本身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傅琰判案重物证〗
南朝时期,傅琰为山阴(今绍兴市)令。山阴是江南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县衙里的诉讼案件特别多。傅琰细察民情,办案公允果断。有一次,卖针和卖糖的两个老太婆争一团蚕丝,都说是自己的,并各自编出了一大堆理由,谁也不肯相让,结果官司打到了县衙公堂之上。傅琰不轻信言词,而是注重寻找实物证据。他将那团丝缚在房柱上,用皮鞭抽打,然后再仔细察看地面,结果从团丝中掉出一些造针而产生的铁屑。这样,一切都明白了,将团丝判归卖针老人。
还有一次,有两个村里老汉争一只鸡,而又都拿不出铁实的证据。这一次傅琰是既审问,又验之以物证。他问:“你们都是拿什么喂鸡的?”一人回答是用粟,一人回答是用豆。傅琰杀死鸡,破开鸡的食囊,看到的是粟,于是以言豆者为诈骗,将鸡判给言粟的老汉。
据史乘记载,山、阴的傅琰司法“神明,无敢复为偷盗”。傅琰之子傅翙也如其父一样,为民兴福,审理疑案,捉拿盗贼,有如神明。建康令孙廉十分钦佩,问其采用的是什么妙法?有何秘诀?傅翙回答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唯勤与清而已。自己清白,处世才公正,法律的尊严才得到维护,官员们就会跟着你廉洁奉公。自己勤恳,就能了解下情,案件及时处理,社会矛盾不会激化,境内就自然治理好了。为官若能清白廉正和恪勤职守,事情就不会做不好的。”-----------------------------------------------------------------〖康熙老师〗
傅以渐,字于磐,号星岩,1608年10月13日生于历史文化名城——山东聊城。因七世祖傅回于明朝成化年间从江西永丰来东昌府(聊城)任冠县令,故定居聊城。傅以渐幼年聪明过人,3岁能诵书、五岁熟读经史、十岁工属文,博览群书。清顺治三年(1646年)开科大考,傅以渐赴京会试。各路举人聚集繁华的京都,许多人衣着锦绣,坐跨俊骑,狂言妄语,自命清高,游街观景,到处招摇。傅以渐则布衣素衫,寡言少语,哪儿也不去,坐在房中争分夺秒地读书。有时出门,只骑一头毛驴。有人耻笑他:“自古只骏马进朝门,现在毛驴也想上金殿。”对此他一笑置之,不予理睬。傅以渐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会试,取得了殿试的资格。这天他登上金殿,面对皇帝,从容不迫,对答如流,文辞简练,内容精辟,才冠群士,语惊四座。顺治大喜,御笔亲点他为第一甲第一名,成为清代开国后的第一位状元,授宏文院修纂。自此,傅以渐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他的官职一再升迁顺治四年,充会试统考官;顺治五年,充《明史》纂修官。期间,他发现明末盛行江南的文字狱,奏请皇上,力挽狂澜,平息了这场灾难,解救了大批文人。顺治十一年
八月授秘书院大学士;顺治十二年二月加太子太保,亲自教授康熙“四书”“五经”、天文、津、历、兵、农、漕、马等中国传统文化和做人的道理,对康熙皇帝从政后的作为有着直接的影响。傅以渐本人不高且胖,不善骑马,且骑驴。顺治恩准他可骑驴进出午门,有时年幼的康熙为其赶驴。一日此情被顺治皇帝看见,大笑不止。不几日傅以渐接到皇帝亲赐一卷画轴,御笔为他绘制了一副《状元骑驴图》,上题一诗:
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夕晖。
一色杏花红十里,状元归去驴如飞。
这原是宋代苏轼《题云龙山放鹤亭》的一首诗,顺治将原诗中“状元归去马如飞”改为“驴如飞”,赠给了傅以渐。1656年初,傅以渐向顺治陈述有关国计民生的三件大事,均符合当时的国情和顺治意图。傅以渐对人才非常重视。顺治十五年他任会试主考官期间,惟恐辜负了举子们的心血,日夜不息操劳考务。过度的紧张劳累,使他得了重病。他的这种精神,连皇帝也为之感动,说傅以渐“恪勤职业,股肱竭力”并加封由国史院大学士改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进阶光禄大夫。-----------------------------------------------------------------〖仁义胡同〗
傅以渐的父亲因儿子中了状元,在朝廷做了大官,四邻八乡的人只要一看到他,都会翘起大拇指,把他称赞一番。当地县老爷是他的座上客,常有事没事向他请教。久而久之,傅老太爷听惯了人家的恭维话,不由趾高气扬起来,与人说话的噪门大了,待人接物也就势利起来。
他闲居在家。忽然一天,他邻左边邻居来到他家,一揖到地对他说:“老兄弟,有件事想与你商量……”傅老爷没等人家说下去,就大声地说:“商量什么?”邻居因有求人家,只得低声下气地说了下去。原来邻居是为三尺房基,想与他商量。傅老太爷不听犹可,一听便呼地站了起来,虎着脸说:“这是我家祖宗的遗产,有什么好商量的?”邻居碰了一鼻子灰,只得灰溜溜地出了傅家。
邻居的两个儿子想想气不过,就找上门去与傅老太爷评理。可是,傅老太爷没等两兄弟开口,就叫家人把他俩赶出门去。两兄弟一气之下,就来了个先下手为强,请来泥水匠用干石灰,把傅家的三尺场地勾划了进去……
傅老太爷见邻居胆敢到泰山头上来动土,气得火冒三丈,连忙叫五六个家西拿了棍棒上前阻挡。邻居的两个儿子并不买账,急忙跑回家拿出了锄头、铁耙……一时两家争执不下。前来围观的人见傅家仗势欺人,都不服气,纷纷指责傅家蛮不讲理。傅老太爷赶忙派人去县衙请县老爷,县老爷见此情景,也只是在两家中间用好言相劝……
傅老太爷回到家,便一屁股坐到大厅的太师椅里。他越想越气,赶忙叫家丁拿来文房四宝,给在京城当大官的儿子傅以渐写了信。信的大意是,邻居为造房,无故占用我家三尺屋基。为此,与邻居几乎大动干戈。要儿子写信到县衙,打赢这场官司。信写好以后,便派得力家西星夜赶送。十天半月以后,傅以渐接到家书。他拆开一看,不禁坦然一笑,立即挥笔写了回信,并附诗一首: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傅老太爷看了回信,又细细体味了儿子附上的那首诗,感到儿子说得对。当晚,他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他主动找到邻居门上,表示愿让出三尺屋基。邻居见傅家主动相让,也让出了三尺屋基,结果各让三尺。邻家房子造好了,这六尺地方就成了一条小巷,后人便称为“仁义胡同”。傅以渐一封家书,使干戈化玉帛的事,一直被后人传为美谈。-----------------------------------------------------------------〖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
傅善祥,金陵(今南京)人,出生后父母双亡,只好跟哥嫂度日。但她自幼聪明过人,喜读经史。她18岁时,丈夫去世,婆婆几次要把她卖给别人(家教严格,不准她外出或回娘家),她整日愁眉不展,好不容易冲出虎口,无路可走,毅然投靠太平军。
清末道光三十年(1851年),洪秀全在桂林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同年,在永安封杨秀清为东王(九千岁)。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定都天京。不久开设“女科”,这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以前只开男科状元)。傅善祥冲出世俗偏见,勇敢地报名参加女科考试,主考官是洪秀全的妹妹、西王肖朝贵的妻子洪宣娇。傅善祥结果考中鼎甲第一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状元。
东王杨秀清将傅善祥选入东王府,加以重用,先做"女侍史",后任"簿书"。傅善祥文才超群,精通文史,精明强干,负责批阅所有文件、书札,得到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的赏识。不久又被迁升为“恩赏丞相”,处理太平天国军机大事,制定“天朝田亩制度”和发展生产、提倡耕者有其田等措施,成为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得力助手,对太平天国的政治、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1854年,在傅善祥的影响下,杨秀清先后以"代天父言"的名义,对天国只许刊行"新旧约"而贬所有古籍为"妖书"的文化政策加以修正,并废除了使妇女别夫离子的"女馆",恢复了家庭制及允许青年女子婚配。傅善祥劝说东王杨秀清严禁部属破坏文物,并在所居东王府中建立一所规模颇大的博物馆。她对发展中国文化,收藏、保护文物做出重大贡献。
傅善祥参加太平军最早,她被任命为丞相后,还为太平天国制定了解放妇女的政策,提倡“男女平等”,“天下女子尽是姊妹之群”,“同心放胆同杀妖”。太平军所到之处,大批受苦受难妇女踊跃参军参战。如:著名的“天朝女杰”苏三娘,她是广东灵山县一个贫苦的女儿,从小失去父母,参军后和太平军的天地会首领苏三结婚。丈夫被清军杀害后,她毫不退缩,踏着丈夫的血迹继续战斗。苏三娘带领2000多名起义军转战南北,一直打到天京。起义初期女军人只有7000人,打到天京时就增到40个军,达到10万之众。在太平军中,设了女总制、女监军、女军帅以及女族长等官职。
1852年9月,太平军攻打长沙时,指挥作战的西王肖朝贵突然中炮牺牲,敌人乘机发起猛攻,在这关键时刻,只见营中一员女将纵马向前,挥戈上阵,英勇顽强的继续指挥战斗。她就是天王洪秀全的妹妹、西王肖朝贵的妻子洪宣娇。洪宣娇带领众将士,不惧敌人的炮火,突破层层封锁,插入敌营,杀得敌人胆战心惊,横尸满地,洪宣娇代夫指挥英勇作战的事迹,鼓舞了太平军的将士和广大妇女。当时曾流传一首歌谣:“跟着洪宣娇,会打火枪会耍刀。”“跟着傅善祥,能治国来女自强。”还有“武有洪宣娇,文有傅善祥”之说。
1856年,杨秀清破清军南、北大营,缓解了天京之围,因他居功自傲,导致内部互相残杀,大大削弱了太平军的力量,最后导致太平天国失败,傅善祥死于太平天国的内乱中。
傅善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她为太平天国治国、治政和提倡男女平等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作者:
陆君云
时间:
2008-9-23 20:49:06
标题:
【中国人民解放军傅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傅钟上将
傅钟(1900-1989),四川省叙永县人。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共产主义小组。1925年任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书记。1926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任中山大学学生会总支部副书记,翌年转入列宁格勒军政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政治部秘书长,第12师政治委员,随营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彭(湃)杨(殷)军政干部学校政治部主任兼第十师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西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共川康边省委书记,中共中央西北局组织部部长,红军大学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兼民运部部长,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部和蒹《新华日报》社社长,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是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三、四届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30日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著有《政治工作基本问题》一书。1989年7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9岁。
傅秋涛上将
傅秋涛(1907.8.3-1981.8.25),曾用名傅旭高、傅武民,湖南省平江县南乡程家园村人。1925年参加工人纠察队和农民协会。1927年9月参加平江农民扑城暴动。192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平江县雇农工会委员长,中共湘鄂赣省委副书记兼工会委员长,湘鄂赣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湘鄂赣省委书记兼湘鄂赣军区政治委员。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湘鄂赣人民抗日红军游击支队司令员。1938年1月任新四军第1支队1团团长,第1支队副司令员兼1团团长,率部到江苏高淳、当涂、漂水三县交界地区,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1941年1月任新四军第1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皖南事变中,组织部队分散冲出重围,保存了一支骨干力量。后入中共中央华中局党校学习。同年冬任新四军第7师副师长。1943年到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出席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到山东,同年冬起任鲁南军区政治委员。1948年当鲁中、鲁南、滨海区合并为鲁中南区时任中共鲁南区党委书记,鲁中南军区司令员。8月起任华东支前委员会主任委员、支前司令部司令员。1949年起任华东运输司令部司令员,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第一副书记,山东军区副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第一副书记兼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1950年8月任中央复员委员会秘书长,中央军委人民武装部部长。1955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中队列部部长。1967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动员部部长,中央军委人民武装委员会副主任。1975年任解放军总参谋部顾问。是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78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1年8月2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4岁。主编有《中国民兵》。
傅连暲中将
傅连暲(1894-1968),原名傅日新。福建省长汀县人。1916年毕业于福建汀州亚盛医科学校,任汀州红十字协会主任医师。1920年转到亚盛医校任教,并兼汀州福音医院医生。1925年任汀州福音医院院长。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3年任中央红色医院院长兼红色医务学校校长,中华苏维埃国家医院院长。1934年随中央红军参加了长征。长征到达延安后,任陕北中央苏维埃医院院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延安中央总卫生处处长兼中央医院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卫生部副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第一副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曾兼任中华医学会会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代表,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受到迫害。1968年在狱中含冤逝世,终年74岁。1978年被平反昭雪。著有《养身之道》、《肺结核病的疗养》等。
傅传作少将
傅传作(1914-1982),湖北省石首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军团6军警卫团2连当战士,因作战勇敢和精明能干,先后给胡梯之、段德昌两位师长当警卫员,1930年任警卫班长,1933年任红3军第9师便衣队队长,在肃反扩大化时被捕,为贺龙保释,回到战斗部队,历任2军团第6师18团排长、连长、副营长,龙山独立团营长,第4师12团营长,1936年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1937年他在红2军团4师12团任团长,年仅22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8旅715团1营营长。1939年,第715团与冀中军区独立第4支队合编为独1旅,任独1旅2团团长,1941年到延安军政学院高级班学习,1943年回到2团,1945年升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独立第1旅副旅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独立第1旅副长,一度到晋绥军区军政干校工作,任晋绥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教育长,1947年任西北野战军7纵7旅旅长,参加解放临汾、太原战役。在攻打太原时,率7旅血战牛驼寨。1949年调到第1野战军第1军,先后任3师师长和1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任西南军区空军司令员,1954年任中南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55年调任武汉空军司令员。1960年主持陆军第15军改建空降兵工作,1973年任空军政治委员,是空军第四任政治委员,在之前分别是肖华上将、吴法宪中将、王辉球中将。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2年8月26日因病逝世,终年68岁。
傅绍甫少将
傅绍甫(1908-1993),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5军73师排长、副连长、连长、连政治指导员,红30军89师267团营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8年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教导大队3队指导员,第3支队5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营长、挺进团营长、团参谋长,新四军第7师58团团长,沿江支队副支队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7师21旅副旅长,华东野战军第7纵21师参谋长、副师长,第13纵39师师长,第三野战军第31军93师师长。参加了济南,淮海、渡江、福州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1军参谋长,1954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后历任解放军政治师范学校副校长,江苏省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3年1月20日因病逝世,享年85岁。
傅春早少将
傅春早(1911-1996),安徽省六安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六安独立团、独立师、红25手枪队队长,红25军兵站站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副团长,冀鲁豫军区第2旅4团团长,第19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鲁豫军区独立第1旅副旅长,晋冀鲁豫军区第8纵队19旅副旅长,鄂豫军区第3军分区副司令员,湖北军区独立第3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北军区黄冈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粤东军区副司令员,广西兵役局局长,广西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6年3月14日在河南省信阳逝世,享年85岁。
傅家选少将
傅家选(1909-1995),河南省光山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河南省光山县人。1929年参加赤卫队,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乡党支部书记兼乡苏维埃政府主席。1931年入鄂豫皖省苏维埃财经学校学习,任红28军250团供给科科长,红25军经理处会计科副科长,红15军团供给部会计科代科长。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长征和直罗镇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供给处处长、供给部部长,八路军第2纵队后勤部部长,冀鲁豫军区供给部部长、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参加了平型关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鲁豫军区副参谋长,1946年任参谋长。1949年任赣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参加了鲁西南、淮海等战役。随5兵团进入贵州,担任抢建乌江公路大桥工程总指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第一副部长,长江航务局民生公司董事。1951年任总后勤部军需部部长、生产部部长。1956年入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学习,1960年毕业,任总后勤部技术装备研究院院长,1962年任济南军区后勤部部长,1964年后任济南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5年3月20日因病在济南逝世,享年86岁。著有《忆红25军在鄂豫皖苏区》等。
傅继泽少将
傅继泽(1918-1991),河北省博野县人。1938年3月参加八路军,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初期,1938年3月进入晋察冀军政学校学习。历任冀中军区津南抗日自卫军独立第2旅参谋长、冀鲁边军区运河支队参谋长、冀鲁边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渤海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兼山东军区警备第8旅旅长等职。在抗战的艰难时期,坚决执行上级指示,率部在津南地区发展抗日武装,积极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在极其残酷的斗争环境中,紧紧依靠抗日军民,创建、保卫和扩大了根据地。1940年任运河支队参谋长,在马营公路战斗中,身先士卒,同敌人展开肉搏战。身负重伤,不下火线,坚持指挥战斗,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不畏强敌,英勇善战,指挥果断,屡建战功。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任北平军调处执行部第18小组(驻泊头)中共代表,参加了与美蒋的谈判斗争,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解放战争中,先后担任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11师师长、第三野战军第33军99师师长,指挥所属部队参加了青沧、昌潍、济南等战役,随即投入了淮海大决战和渡江作战,以及上海战役。出生入死,浴血奋战,有勇有谋,充分展示了指挥才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49年9月从陆军调到海军,担任华东海军第一舰艇大队大队长兼政治委员,第六舰队参谋长,参加了人民海军的初创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初奉命创建中国第一支潜艇部队,任潜艇学习队队长兼政治委员,带领部队驻苏军舰队学习三年。不久又兼任潜艇学校校长。怀着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的历史责任感,刻苦钻研,勤奋工作,出色地完成了潜艇部队的组建工作。历任潜艇独立大队大队长兼政治委员,潜艇第一支队支队长,海军潜艇部部长,1960年起任海军副参谋长,北海舰队第一副司令员,南海舰队司令员,1981年以后任海军副司令员,为提高海军部队军政素质和保障能力,搞好装备科研和维修,加强院校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建国后的40多年里,为海军建设事业,呕心沥血,竭尽全力,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1年8月30日因病逝世,终年73岁。
傅崇碧少将
傅崇碧(1916-2003),四川省通江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四川通江县区少先队长、宣传员,中共通江县委书记兼县独立团政治委员,特委书记,川陕省工作团团长等职。参加了川陕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斗争和红军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队指导员,4大队组织股股长,校政治部干部科科长,第2团政治处主任,第2分校大队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35团政治委员,第4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百团大战”和晋东南、晋察冀反“扫荡”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旅晋察冀军区第4纵队10旅政治委员,华北野战军第10旅旅长,第19兵团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64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加了平绥、大同、怀来、丰镇、张家口、易县、青沧、正太、大清河、冀东、石家庄、平津、太原和进军大西北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19兵团第64军军长,参加了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后期战斗和第五次战役全过程。回国后,进入高等军事学院学习深造,1965年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北京军区政治委员,为加强军区部队全面建设,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顺利实现全区部队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战略转变,做出了贡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3年1月1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作者:
陆君云
时间:
2008-9-23 20:50:12
标题:
【中国人民解放军傅姓当代将军生平简介】
傅全有上将
傅全有(1930-——),山西省崞县(今原平县)人。1946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任晋绥野战军独立第2旅战士、西北野战军第3纵队独立第2旅6团副班长、班长、副排长。1949年任1野第3军7师21团6连排长、5连副连长、6连连长、4连连长,第2营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任陆军第1军7师21团2营参谋长。1953年2月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军7师21团2营参谋长、副营长、1营营长,第7师教导营营长。1958年10月回国,先后在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南京军事学院合成系学习。1961年任陆军第1军7师19团参谋长、21团副团长。1965年任陆军第1军7师副参谋长,1968年任参谋长,1969年任副师长,1973年军政大军高级系学员。1978-年任陆军第1军3师师长,1979年军事学院高级系学员。1980年任陆军第1军副参谋长、参谋长。1983年任陆军第1军军长。1985年任成都军区司令员。1990年任兰州军区司令员、中共兰州军区党委副书记。1992年任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1995年起任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参谋长。1997年9月在中共第十五届一中全会上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委员。1998年3月在全国人大第九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
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1993年6月7日晋升上将军衔。
傅秉耀中将
傅秉耀(1940.11-——),黑龙江省巴彦县临城乡后鞑子营屯人。1959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入伍后,成为辽宁省大石桥市成为一名新兵。他苦练军事本领,成为全军有名的特等神枪手、投弹能手、刺杀能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116师347团团长,1985年8月由陆军第39军副参谋长直接晋升为第39集团军军长。1990年6月,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第一副司令员。1992年10月-1999年9月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新疆军区司令员。1997年3月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是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4年7月被授予中将军衔。
傅奎清中将
傅奎清(1920.11-——),湖北省英山县人。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新四军。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英山县委交通员,江北游击纵队连政治指导员。1942年初任新四军第2师18团8连政治指导员,新四军2师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团副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23军69师团政治委员。参加了苏中、莱芜、淮海、渡江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陆军第23军69师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科长。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兵团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第23军69师政治委员。回国后,任陆军第23军政治部主任,第23军政治委员,沈阳军区副政治委员,福州军区政治委员,南京军区政治委员。1990年5月离休。是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
傅庚辰少将
傅庚辰(1935.11-——
),满族,黑龙江省双城县人。1947年12岁时参加东北音工团,1948年3月参加革命,并进东北鲁艺学习小提琴。先后在东北音乐文工团、东北人民艺术剧院、东北音专(沈阳音乐学院前身)作曲系、东北人民艺术剧院歌舞团、中国人民志愿军文工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二团、八一电影制片厂、总政歌舞团、解放军艺术学院等单位工作。毕业于东北鲁迅文艺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担任过总政歌舞团团长、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索波特第22届世界歌曲节评委。现任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会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俄友好协会顾问。是我国当代著名军旅作曲家,专业技术三级,国家一级作曲家,文职少将军衔。
曾为《地道战》、《雷锋》、《闪闪的红星》、《梅花巾》、《枫》等近30多部电影作曲,还写了一些歌剧、器乐曲和大量的群众歌曲。其中歌剧《星光啊星光》、女声独唱《请允许》、故事片《闪闪的红星》主题歌《红星歌》,分别在国庆30周年献礼演出和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创作一等奖。其他电影插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雷锋,我们的战友》、《红星照我去战斗》、《映山红》,管弦乐《欢庆舞曲》,歌曲《梅岭三章》等在群众中也很有影响。歌剧《星光啊星光》,歌曲《请允许》、《红星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电影音乐《梅花巾》,文献片《共和国元帅叶剑英》音乐等曾在国内外获奖。
傅庚辰
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作者:
陆君云
时间:
2008-9-23 20:52:38
标题:
【中国人民解放军傅姓高级将领、革命英烈生平简介】
傅骥烈士
傅骥(1918-1939),满族,原名傅骥元,吉林省扶余县人。出生于进步知识分子家庭,在扶余县满蒙两级小学毕业后,就读于吉林省永吉市毓文中学。聪明勤奋,学习成绩一直保持班级第一名。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到北平进入国立东北中山中学高二班学习。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爱国学生举行盛大的抗日救亡游行,爆发了“一二·九”运动,投身革命洪流,成为运动的骨干。利用同学、同乡关系,争取肖朝舞(汉奸肖振赢的侄子)参加了学生运动(肖后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一二·九”运动后,参加了北平学联组织的南下扩大宣传团,完成抗日救国宣传任务后返回北平。1936年2月,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在燕京大学成立,任区队长,并介绍其夫人王哲参加了“民先”组织。同年暑假,考入了北平中法大学物理系,一边学习,一边从事革命活动。以“民先”第一区队队长的身份,负责燕京大学、中法大学、辅仁大学、朝阳大学、平大女子文理学院和崇实、崇慈、一中、五中、东北中山中学的“民先”工作。组织同学下乡宣传抗日救国,慰劳抗日将士。领导并参加在北平的一些重大政治活动。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28日北平沦陷后,辗转天津、烟台、潍县到济南,与中共山东省委接上关系,被分配到韩复榘三军政训处,同齐燕铭、刘震等一起做统战工作。济南沦陷后,由莱芜转到徂徕山区,在冶庄、口镇一带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1938年同爱人王哲一起被派往八路军抗日游击第四支队工作。同年6月调任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3支队政治部任科长,分管宣传工作。能编、能演、能唱、能画,多才多艺,走到哪里宣传到哪里,深受战士和抗日群众的欢迎。后担任3支队8团政治委员兼中共2、9(淄川二区、长山九区)中心区委副书记。12月受中共党组织派遣到诸城、安丘、高密的三角地带,帮助爱国人士王林肯组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9支队。在夫妇及李奇等人的帮助下,1939年1月上旬,将王林肯组建500余人的武装队伍,改编成八路军第9支队,任政治委员(王林肯任司令员)。第9支队成立后,部队很快发展到700余人。同年3月调山东分局党校学习,后留校任中共山东分局党校党总支书记。同年夏日本侵略军进行“扫荡”,中共山东分局党校组成工作团,任副团长(校长陈明任团长),深入到沂水县三、四区,协助地方恢复中共党组织。带领学员到沂水县三区,发展地方武装,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取得显著成绩。同年8月到山东分局汇报工作,事毕同刘干等人返回三区,途经泉庄乡韩峪村时,被韩峪村反动地主陈子俊父子截捕,遂秘密杀害于挑担岗子山麓,牺牲时21岁。
1945年沂中县政府将傅骥遗骸迁葬于王庄烈士陵园。
傅孔良烈士
傅孔良(1961.10-1984.9),河南省信阳县人。1980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高中文化,中国共产党党员。生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56005部队)第39师侦察连排长。战斗英雄。
1984年年9月3日在对越自卫反击战袭击1243高地的战斗中,带领两名侦察兵冲锋在前,自己腹部和臀部先后中弹负伤,仍坚持战斗,连续击毙3名敌人,最后壮烈殉国,牺牲时23岁。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是麻栗坡烈士陵园英雄台上直接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三位勇士之一(另两位是张大权和李海欣)。
附录
:
陆军第13军对越作战史——组织侦察大队赴老山地区进行侦察作战任务
1979年2-3月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胜利,给了越南地区霸权主义以沉重打击。但是越南当局不甘心失败,继续在我边境进行破坏和骚扰。为了保卫我国边疆的安宁,锻炼摔打部队,中央军委决定适时派遣侦察分队赴中越边境轮战。并于1984年7月,命令陆军第13军袖调军、师、团三级侦察分队,组成军侦察大队开赴云南前线,隶用于昆明军区前线指挥部指挥,配合老山地区的防御作战,执行对越侦察作战任务。7月13日军接到参战预先号令后,迅速完成了由军属步兵侦察分队为基础,组成侦察大队的扩编任务。侦察大队由军司令部侦察处处长夏国富任大队长、军政治部宣传处处长段树春任政治委员,下辖5个连(后增编一个火力队),共有干部战士638人,各种车辆61辆,各种枪械556支(挺),40火箭筒14具,82迫击炮、82无后座力炮82门,60迫击炮4门,各型电台101部,雷达2部,夜视器材7部,照像机12部。23日在军司令部副参谋长王振敏率领下,由重庆铁路输送至昆明,尔后换乘汽车向战区开进,于27日到达云南省麻粟坡之猛洞地区展开。根据中央军委关于主动出击,稳定防御态势的作战方针,为配合主力部队出击作战,侦察大队奉昆明军区命令,从9月2日开始实施以袭击捕俘为主的出境作战,先后进行了39师侦察连1243高地袭击捕俘,37师侦察连1603高地东北无名高地袭击捕俘,37师侦察1连南妮西侧伏击捕俘和39师侦察连母鸡坡南侧袭击捕俘等4次战斗。接着从12月11日起,又重点展开以伏击捕俘为主的出境作战。组织了军直侦察连888高程点伏击捕俘,37师侦察1连907高地南侧捕俘,38师侦察连小南老北侧伏击捕俘,39师侦察连马府北侧伏击、破袭等4次战斗。1985年2月1日以后,为进一步打击敌人,扩大战果,大队相继以38师侦察连引导炮兵射击老黄津敌特工大队营房,37侦察2连火力3次袭击南边和907高地之敌,37师侦察1、2连对978高程点进行渗透侦察,38师侦察连对修仁地区进行渗透侦察等。至1985年5月,侦察大队在昆明军区前指的指挥下,共进行出境行动86次,与敌交火14次,毙敌189名、俘敌8名、引导炮兵射击歼敌260名,缴获各种枪械11支、子弹和文件资料1部,击毁敌火炮2门,破袭敌营房43四幢、弹药所2个、排阵地3个、班阵地3个。我军伤9人、亡6人。与此同时,还广泛进行了多种式样的侦察活动,以及担任1426高地的阵地防御。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侦察捕俘、打击敌特工、破袭敌军事目标和坚守要点、保证老山主战场右翼稳定的任务。5月28日顺利返川归建。 历时10个月的侦察作战,持续时间较长,侦察大队的作战区域又紧靠老山主战场,当面的敌情、地形比较复杂。指战员们在各级首长的关怀下,把军委的作战指导方针和军区前指侦察作战的指示,变成自觉的行动,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同艰苦的自然环境和凶狠狡诈的敌人进行斗争。利用敌人阵地的间隙钻空子,利用雨雾天气和复杂的地形作掩护,大胆地渗透到敌人阵地后方和交通补给线上。每次出境作战一般均为6至8公里,有时甚至深入越境25公里。出境1次,少则5至7天,多则持续40天以上。为了达成袭击和伏击的突然性,干部战士劈荆棘,钻草丛,穿密林,涉河流,越高山,攀藤附葛,用绑腿上攀下行,全然不顾脸手被划破,身体被摔伤。有时,原定的时间延长,携带的食品不够,便接雨水解渴,以草根和野芭蕉充饥。由于成天设伏于潮湿的草丛中,全大队5个连百分之八十的同志都患了腰腿疼和关节炎,有的还得了肠胃病和综合疲劳症。但是指战员们毫不顾惜这些,一旦与敌人接火,便勇猛地投入战斗。10个月的作战,全大队共有2个连、3个排、1个班荣立了集体二等功,3个排、10个班荣立了集体三等功;有4名同志荣立了一等功,15名同志荣立了二等功,160名同志荣立了三等功。他们的事迹,充分展示了我侦察兵过硬的军事素质和英勇善战、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获得了战区首长的赞赏和当地人民群众的信赖。
bed7cZIo.jpg
(37.16 KB)
2006-5-11 22:23
解放军侦察大队赴老山地区进行侦察作战任务
云南省麻栗坡(县)烈士陵园英雄台部分挽联
烈士忠魂千秋在;
英雄浩气万古存!
——沈阳军区司令员刘精松敬挽
战英雄,守英雄,血洒三山,千古英雄凌云志;
敬烈士,悼烈士,美酒一杯,十亿军民慰忠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和会敬挽
傅平山烈士
傅平山(1957-1987.1),天津市人。1976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38军某部排长,副连长、连长,生前为陆军第38军步兵某师(副营职)侦察参谋,先后4次荣立三等功。1986年8月积极要求参战。进战区后,先后6次带领侦察小分队执行战斗任务。1987年1月在执行侦察战斗中被敌人包围,为掩护战友撤离,只身陷入敌阵,与敌周旋6天5夜,其间毙、伤敌各一名。最后壮烈牺牲,时年30岁。
战后,成都军区司令员傅全友、政治委员万海峰签署命令,为傅平山烈士追记一等功。他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侦察大队牺牲职务最高的人。
傅光夏烈士
傅光夏(1900-1932),湖南省华容县人。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在家乡读了8年私塾后,1924年9月考入由中共湘区委员会创办的湘江中学农村师范部学习。同年夏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由团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大革命时期,1926年2月由中共湖南区委、国民党湖南省党部选派入国民党中央党部在广州开办的政治讲习班学习。结业后被编入宣传队随军北伐。同年7月底受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派遣,以农民运动特派员身份赴湘阴县开展革命活动。同年10月被选为湘阴县农协执行委员长,兼国民党湘阴县党部常务委员,领导全县普遍建立区乡各级农民协会,掀起了大革命的高潮。12月,出席在长沙召开的湖南省农民代表大会。1927年1月辞去国民党县党部常委职务,任中共湘阴县地方执行委员会农运委员。5月“马日事变”后,在群众掩护下,于6月初转移到武汉,由中共湖南省委安排在国民革命军20军学兵团当战士,并随部队参加南昌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随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严重受挫后,辗转回到华容东山,和家乡的共产党员一道,组建一支游击队,并于1928年元宵节举行暴动,有力地打击了敌人。不久因县反动当局大举“清乡”,暴动队和党组织遭受严重损失,只身前往上海寻找党组织。1929年秋被派往洪湖苏区工作,任洪湖红军军政学校(红军军官学校第二分校)政治部主任。任职期间培训了大批红军骨干。1931年4月军校停办后,调湘鄂西红3军,历任24团、25团政治委员,第8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并在中共湘鄂西省第四次代表会上,被选为省委委员,为巩固和扩大洪湖苏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1932年8月,因一贯抵制湘鄂西中央分局主要领导人奉行的王明“左”倾错误,被诬为“第三党”分子错杀于洪湖,时年32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傅希孟烈士
傅希孟(1898-1929.9),福建省上杭县人。早年参加农民运动,是蛟洋乡农会的骨干分子。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1927年成为中共蛟洋支部的骨干成员。后任中共北四区支部书记和农民协会主席、中共北四区委书记兼农民自卫军政治委员等职。1928年6月与傅柏翠一起领导发动了蛟洋农民暴动。1929年5月任闽西工农红军第25师59团政治委员。率部配合红4军“二打”、“三打”龙岩城。同年6月中旬奉调回北四区担任中共北四区区委书记。9月在蛟洋维风约公祠工作时,由于同志失枪走火误伤致死,时年29岁。
傅昌表烈士
傅昌表(1907-1928.4),湖南省临武县人。出生于一个小商人的家庭。1923年6月高小毕业后,考入衡阳新民中学。1924年转入蒸相中学,开始追求进步思想。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5年先后任中共蒸湘中学支部宣传委员、中共湘南特委青年部委员、衡阳江东劳动青年工人俱乐部秘书,参与领导衡阳大革命时期的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1926年12月,出席在长沙召开的湖南省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1927年5月“马日事变”后,回到家乡秘密联络当地共产党员,重新恢复了中共临武县牛头汾特别支部,任特支农运部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2月湘南起义爆发后,奉命赴耒阳,任县苏维埃政府秘书兼赤卫队大队长,率领赤卫队员在耒阳、永兴、常宁三县边境地区阻击进犯之敌。同年4月奉命率部向井冈山转移途中,于耒阳公平墟陷入敌军重围。突围中身负重伤被俘,在耒阳小水铺惨遭杀害,牺牲时21岁。
傅昆言烈士
傅昆言(1902-1932.9),湖北省英山县人。青年时期曾在大连读书,因痛打两个仗势欺人的日本学生而被通缉,遂回英山。1924年12月在黄埔军校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主革命时期,后考入安庆中学。1921年6月参加安庆反军阀、反封建的学生运动,遭军阀马联甲、倪嗣中的弹压,又回英山。
大革命时期,1924年12月考入黄埔军校。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并任团长。1927年奉命回英山从事农民运动,有勇有谋,打入敌人内部,当上了英山自卫总团的教练。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0年3月英山农民举行“三·二”暴动时,带着自卫总团部分成员组编了“钢枪大队”,并担任英山县红军指挥部总指挥,率部配合红军主力作战,连续三次攻克英山县城。同时常和共产党员金仁先、姚家芳等一道商谈革命大事。土豪劣绅把他视为眼中钉,疯狂叫嚷:“要想过太平年,就要杀傅昆言”。但他毫不畏惧,继续坚持斗争。1931年被中共党组织派往红4军工作。1932年9月在京汉铁路花园段与敌作战牺牲,时年30岁。
傅凯南烈士
傅凯南(1905-1933.6),湖北省英山县人。1926年赴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侦察科学习,在该校加入共产党。
1927年武汉国民党汪精卫集团叛变后,加入叶挺率领的独立24师工作,同夏斗寅、杨森、许克祥之流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后来因敌我力量悬殊,便采取分散活动。在此情况下,被派回原籍英山从事农民运动,和共产党员金仁先、傅昆言等常在一起谈论革命大事。1930年3月参加并领导了英山农民“三·二”暴动,建立了革命武装。暴动队伍编为3个游击大队,成立了红军指挥部,担任副指挥。1931年调任红四军11师师部参谋。1933年6月在京汉铁路与敌作战牺牲,时年28岁。
傅承敏烈士
傅承敏(1903-1932.11),安徽省金寨县人。1913年10岁时给地主家放牛。1918年15岁时当长工。1930年参加赤卫队,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30年任中国工农红军红12师少共团干部,在每次战役中,英勇顽强,冲锋在前。1931年3月在六安与敌陈调元部作战时,智炸敌堡,一人缴获两挺机枪。同年9月在商城砖桥战斗中,他采取挖地道填炸药开城墙的办法,减少冲锋人员的伤亡,确保了战斗胜利。1932年11月,红12师在固始陷入敌3万多人的重重包围之中,多次突围均未成功。带领少共团冲开突破口,打破第一道包围圈。当部队突破第三道包围圈时,腹部被打穿,肠子往外流,但用手捂着肚子仍然指挥战斗。部队突围后,把抬到固始长兴集,由于伤势过重,流血过多,英勇牺牲,时年29岁。
傅绍银烈士
傅绍银(1910-1933.3),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参加革命,从事地方民主政权建设。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30年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少共国际师团长、红4军12师36团3营8连连长、第11师31团团长等职。参加了1929年至1930年开辟鄂豫皖根据地战斗,1930年12月至1932年5月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斗争。随军南下蕲(春)、黄(梅)、广(济)地区,参加黄安、商潢、潢光、苏家埠战役。1932年随军转移进入四川,代理第11师副师长。1933年3月,在开辟川陕根据地斗争中,在四川巴中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23岁。
傅绍瑞烈士
傅绍瑞(1910-1933),安徽省六安县人。手工织布工人出身。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参加城关工人夜校学习。1928年参加赤色工会,受组织派遣回农村开展农民运动,争取“大刀会”下层群众参加农民协会和进行土地革命斗争。1927年冬六霍起义胜利后,他留在六安河东白区任地下交通员,继续坚持地下活动。1931年发动白区群众进行扒粮斗争和武装起义。1932年六安全境成为苏区,调任中国工农红军红4军11师32团任政治部主任和中共师党委书记。同年冬随红4军转战入川陕革命根据地。1933年在四川通江县反“围攻”战斗中牺牲,时年23岁。
傅春泉烈士
傅春泉(1899-1931.11),湖北省谷城县人。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在盛康一带组织农民协会,与他人一起组建了以盛康为中心的工农革命武装,出任谷城县农民自卫军总队长。1927年4月带领农民自卫军攻打了石花、谷城县城。后受中共党组织派遣到枣阳县鄂北总队工作。1930年春回到家乡,领导广大群众开展武装斗争,成立了谷城县第1支游击队,为创建薤山革命根据地作出贡献。1931年11月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中,不幸被捕,被敌剖腹挖心,残酷杀害,牺牲时32岁。
傅柏翠高参
傅柏翠(1896.
9
-1993.1),福建省上杭县蛟洋乡蛟洋村人。出生于地主家庭。1914年东渡扶桑,留学日本东京法政大学。1911年加入同盟会。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192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由于对错误路线不满,带上队伍回了上杭老家,同年12月被开除中共党员党籍。1986年以90岁高龄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农红军早期高级将领,上杭地区参加蛟洋农民暴动的领导人之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的红军第4军入闽时,被任命为红4军第4纵队(后编为红12军第55团)司令员,参加过解放龙岩的战斗。在红4军党的七次、八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前委委员,成为当时红军高级将领之一。1930年3月闽西苏维埃代表会议召开时未到会,当选为执委和财经部长也不前往任职(因闽西苏区“肃社党”时,曾被怀疑是社会民主党,就脱离了革命队伍),同年12月被开除中共党员党籍。红军长征以后,“闽西王”傅柏翠回到了闽西,利用他的力量和地位,对红军游击队帮助很大。
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以后,被国民党当局委任为永定县县长、福建省保安11团团长、宁化县县长、福建省参议员等要职。
解放战争时期,1949年5月1日,被推举为闽西义勇军临时行动委员会领导人,5月23日统领2400多国民党军政人员发通电宣布闽西起义,投归人民,配合解放军进占闽西。同年9月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司令部高级参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福建省人民法院院长、福建省文史馆馆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福建省委主任委员、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1991年任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名誉馆长。多次向中共福建省委和中共省政协党组提出重新回到中共党组织的要求。1986年已经90高龄,郑重地写了入党申请书,吐露真言:“柏翠早年参加革命,深沐党恩,不幸中途掉队,备历艰辛,如失慈母。然葵向之心未尝一日或已也!解放前夕,得以回归人民队伍参加解放大业。建国以来,党与人民不计前愆,委以重任,加以鞭策,实粉身碎骨,难以图报。今年届九十,来日无多,向党之心更加迫切,唯望余年之际,能与全党全民共赴四化建设之胜利与统一祖国大业之实现,是以不揣衰朽之躯,恳切请求:准予重新入党,俾遂初衷,感谢无既!”傅柏翠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经中共党组织讨论,同意其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90岁高龄的傅柏翠不忘入党报国之心,赋诗一首:
丹心不随双鬓灰,谁说青春去不回?
九十生辰重入伍,长征路上从头追。
1993年1月因病在福州逝世,享年97岁。
傅显明烈士
傅显明(1900-1936.2.17),满族,黑龙江省双城县人。幼年父母双亡,饱尝饥苦。1919年19岁时流浪到宁安县当杂工。193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到东北军18旅当兵,后又到宁安二区警察署当巡警。1932年与好友杨永山组织抗日武装,并参加抗日救国军,先后历任副连长、连长。1933年救国军被打散,返安图随周保中所率余部转战各地。多次打击敌人。晋升为抗日救国军14旅第1团团长,加入周保中组织的“绥宁反日同盟军”。1936年1月同盟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任第5军2师师长兼4团团长。
1936年2月17日,率队攻打密山黄泥河子煤矿时,被日伪军包围,壮烈牺牲,时年36岁。
傅海洲烈士
傅海洲(1902-1928.3),湖北省远安县人。1927年4月在瓦仓参加农民协会,任农协会军事部长。同年参加人民自卫团,任排长。
1927年活动于金斗、花台、八角、瓦仓一带,打击反动团练和土豪劣绅。1928年3月,敌人包围袭击涂家寨自卫队,傅海洲立即带领当地自卫队前去增援,途经熊家河三皇嘴时,遭敌伏击不幸被捕。敌人将他押送到当阳,刽子手熊子金打断了他的胳臂,要他交待中共党的组织和活动情况。他大义凛然,慷慨激昂地说道:“别的说不到,老子只会说打倒土豪劣绅,打倒贪官污吏。”凶恶的敌人恼羞成怒,将他杀害于当阳县坂坡,牺牲时26岁。
傅乾九烈士
傅乾九(1910-1931.3),福建省上杭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父母早亡。幼年受过私塾教育。1929年春邀集本村青年傅乾森、傅承高等人主动参加革命,同年在参加白砂武装暴动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0年秋担任杭武县游击大队大队长,在上杭、武平两县指挥战斗中多有抓俘缴获。1931年3月在“肃清社会民主党”运动中,不幸遇难。被错杀于白砂城下张飞岭,时年21岁。
傅维生烈士
傅维生(1899-1931.10),福建省上杭县人。出生于贫农家庭。从小喜欢学艺练武。
大革命时期,参加过旧军阀部队,1926年11月逃跑回家。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5月白砂暴动时,参加打土豪分田地革命运动。1930年任白砂区苏维埃政府赤卫队教练官,积极宣传革命道理,组织当地青年参加赤卫队,队伍很快发展到300多人。后担任连长,在伏击敌军作战时部队被围,因掩护战士们突围,不幸被俘。在狱中,经受拷打,坚贞不屈,后被释放。立即归队工作。同年部队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2军第8团,任团长。1931年10月部队开赴江西瑞金中央苏区,在一次大战斗中牺牲,时年32岁。
傅维钰烈士
傅维钰(1901-1932.3.10),湖北省英山县人。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冬由周恩来介绍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民主革命时期,1920年考入安庆第一师范读书,是安庆学联的骨干。1921年参加并领导了安庆“六·二”学生运动。同年,为了反对曹锟贿选总统,带头参加捣毁安徽贿选代表、国会议员张伯衍、何雯的家宅,遭当局通缉,赴大连转至上海。
大革命时期,1924年6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导团四连党代表。1925年2月黄埔军校成立“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是该会主要负责人之一。同月参加第二次东征,率9团中共各连党代表,参加第三师组织的“敢死队”爬城,在友军配合下,攻破了惠州,为第二次东征开辟了前进的道路。1926年任中共国民革命军第1师1团党代表。“中山舰”事件后,任周恩来举办的高级训练班第3队队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并担任了国民革命军第25师团长。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受周恩来委派,在黄石港组织共产党员、青年团员、进步青年千余人成立1个团,编入20军第3师第6团,任团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后率部到达广东。后又回到上海。1928年奉党组织指示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9年回国,在北京雍和宫以做和尚为掩护从事地下工作。1930年夏,担任上海抗日救国义勇军组织部长。1931年任瑞金中央苏区军委书记。1932年3月10日在上海石灰巷集会上演讲,宣传抗日,被国民党当局抓捕。当日被杀于上海北火车站,牺牲时31岁。
傅越强烈士
傅越强(1959-1979.3.4),河南省洛阳市人。1978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生前是解放军广州军区广西前线某步兵团4连3排7班战士。1979年2月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
1979年3月4日,4连一口气占领了8个山头以后,又来到班茂北侧敌人困守的最后一个制高点山脚下。夜色沉沉,连长的命令立即占领高地。3排是4连的主攻排,7班是3排的主攻班,尖兵2组始终在部队的最前面。和战友们利用地形地物,迅速向山上冲击,在离敌人只有3、40米的山坡上,被敌发现,一顿手榴弹投了下来,有一颗就在离傅越强5米的地方爆炸,两块弹片击中前额,鲜血滚到浓黑的眉毛上。顾不得伤痛,立即开枪还击,压制住敌人火力,掩护战友继续前进。这时山头上的敌人炮兵观察所正在指挥60炮向迷迈山方向开炮,看到步兵就要攻上来,马上转移射向,一阵炮弹打来,又一次负伤,这一回伤在腰部,鲜血染红军衣军裤,踉跄一下跌倒了。可是忍着剧痛,带领小组第3次向敌人发起冲击。李全意和他一起向敌人连投几颗手榴弹,敌人的机枪终于哑巴了。继续慢慢往上爬,眼看爬到离敌人掩蔽部只有3米的地方,一颗子弹又射中胸膛,左胸鲜血直流,又一次负伤倒下去了。不一会,一只手拿着爆破筒,一只手摸着手榴弹,从血泊中挣扎着向掩蔽部爬去。机枪子弹从头顶飞过,头稍高一点,就会被击中。终于顽强地爬到地堡的边缘。由于失血过多,再也没有力量把爆破筒送上去,只好拚出全身气力把手榴弹塞进掩蔽部。手榴弹爆炸了,掩蔽部摧毁了。傅越强用自己的生命为战友打开前进的道路,时年还不足20岁。天明了,部队占领高地,发现烈的手指上还套着两个手榴弹拉火环。
战后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授予“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称号。按照烈士生前的遗愿,傅越强的父母亲把他16岁的妹妹傅莉送到部队。
作者:
陆君云
时间:
2008-9-23 20:53:40
标题:
【中国共产党傅姓高级领导人、革命英烈生平简介】
傅杰副书记
傅杰(1935.7-——),山东省胶州市人。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
历任山东省青岛市学联副主席,全国学联第十六届副主席,上海市学联主席,共青团中央书记秘书,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设计总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第一机械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纪律检查组副组长,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纪律检查室副主任、主任。1985年、1987年、1992年先后当选为中纪委常委。1997年9月19日在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常务委员。1997年9月当选为中纪委委员。2000年1月增选为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至十五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傅烈烈士
傅烈(1899-1928.4.3),江西省临川县人。出生于小商家庭。1914年考入江西省立第七中学。毕业后被父亲送往九江德茂米店当学徒,旋往九江高志模范小学任教。1917年秋考入南伟烈大学。1922年参与筹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4年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主革命时期,1919年转赴上海吴长泰机米厂当徒工。受“五·四”运动影响,投身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920年5月离沪赴法,在蒙达尔公学补习法文,学习电机专业,并在哈费乐工厂做机械工。9月间参加了李维汉在蒙达尔中学召开的工学世界社会体社员大会,赞成以信仰马克思主义和实行俄国式的社会主义为该社宗旨。1921年参加留法学习为争取学习、做工、生活等权利,发动的“二·二八请愿”、“反对中法借款”、“占领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1922年参与筹建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2月“少共”更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任直属巴黎支部书记,旅欧总支部的成员。
大革命时期,1924年秋赴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1925年夏回国,在广州任国民革命军第3军政治部秘书。1926年春受中央两广区委特派组织情报机构。7月随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1月攻克南昌后任江西省政府秘书兼第三军政治部秘书。1927年1月任中共江西区委组织部主任。3月兼军委书记。1927年6月调中共中央军事部工作。1927年7月受命赴重庆建立中共四川临时省委。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建立中共四川临时省委,任省委书记。中共四川临时省委下发了《职工运动决议案》、《妇女运动决议案》、《学生运动决议案》,创办党内刊物《四川通讯》。至11月,全省有市委2个,县委5个,特支13个,通讯点4处,清理登记党员442人。经过组织整顿和思想教育,消除了党内悲观动摇情绪,巩固和发展了全川党的组织。1928年2月10日,在临时省委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四川暴动行动大纲》的报告。会上当选为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兼军委书记。会后积极领导四川各地的工农武装暴动。3月9日下午主持中共巴县县委(即中共重庆市委)成立大会时,突然被警察包围,不幸被捕。狱中倍受酷刑,仍坚贞不屈,并鼓励难友要用生命保护组织和同志。正当中共党组织积极进行营救时,被国民党当局判处极刑。刑前正气凛然,沿途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无产者联合起来”等口号。
1928年4月3日在重庆市朝天门外慷慨就义,牺牲时29岁。 傅斌烈士
傅斌(1903-1935),湖南省浏阳县人。出身于贫民家庭。小时只读了3年私塾。1918年15岁时学泥工,技艺超群。192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6年秋在浏阳县城南郊加入农民协会。1927年4月当选为区农民协会委员。1927年5月“马日事变”后,在县城坚持地下工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协助中共浏阳县委干部对一些党员进行甄别,恢复他们的党籍,使县城党的地下工作得以逐步开展。1929年先后任中共浏阳县南市支部书记、中共浏阳县十三区区委委员。1930年5月当选浏阳县十三区区苏维埃政府委员。带领赤卫队员侦察敌情,充当向导,协助湘鄂赣红军游击队第2纵队与浏阳总队部赤卫军一度攻克县城。同年冬任中共浏阳县十三区区委书记。在城郊一带开辟了一块纵横20华里的游击区域,以保证县委同各地的联系。同时当国民党浏阳县长发布诬蔑共产党的告军民书时,草拟《告全县民众的公开信》揭露国民党当局屠杀工农、横征暴敛等罪行。指出:“敌人虽然貌似强大,但它象庙宇里高大吓人的纸无常,经不起梭标一戳,终究是要垮台的。”为保证迁往张坊坪的县委机关获得急需的物资供应,每隔半月,肩挑筹集的银元、药品、食粮、电池等及时送去,往返步行300余里。1933年3月任中共浏阳县委委员、组织部部长,仍兼中共浏阳县十三区区委书记。1934年11月,主持召开中国共产党浏阳县第七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共浏阳县委书记。在恢复各级群众组织,动员青年参军参战,保证红军物资供应,优待红军家属,开辟经济来源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1935年3月调往中共湘鄂赣省委工作,随省委书记傅秋涛转战平、浏、修、铜等地。同年不幸在平江一次战斗中中弹牺牲,时年32岁。 傅子和烈士
傅子和(1906-1932.4.1),湖北省当阳县人。192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汉中华大学附属中学读书。求学期间,深受陈潭秋、董必武影响。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6年入湖北中共党务干部训练班。1927年春党训班结业回当阳,任中共当阳县观音区委书记。先后在全区大办工人夜校、农民夜校,并建立了工会、农会、妇女协会、童子团等群众组织,领导群众开展了反贪官、打土豪和减租减息活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中共当阳县委书记李超然传达贯彻中共“八·七”会议精神,筹备瓦仓暴动。发动工农群众,为暴动组织了一支800多人的武装,成立了农民自卫团。9月中旬在观音区召开万人大会,进行革命宣传。瓦仓暴动时,积极领导观音区各乡农会及时镇压了土豪劣绅,没收其财产、田契、借据,成立了苏家沟、插桅沟等五乡的权力机构——瓦仓联合办事处,有力地配合了瓦仓农民起义。1928年2月,以瓦仓为中心的鄂西总暴动革命委员会总指挥李超然遇难,革命惨遭失败,傅等108名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遭反动派通缉。4月敌人重兵“围剿”,观音区根据地丢失。突围后到当阳西南一带发动群众,发展党员,建立了6个党的区委会,组织建立农会和革命武装。1929年6月担任中共当阳临时县委书记。1930年9月20日夜,亲率一大队和赤卫队员攻克草埠湖国民党团防局,缴枪30余支,俘敌50余名。1931年5月经中共湘鄂西分局批准,成立中共当阳中心县委,任县委书记,负责沟通中共宜昌道委、特委与荆、当、远、枝、宜5县的工作联系。1932年3月领导河溶暴动,处决了当阳县保安队长。国民党反动派惊恐万状,县长陈秉正亲自率领一营川军和县保安队民团到处清剿。由于叛徒龙明久告密被捕。敌县长亲解其缚,并以高官厚禄引诱,遭其痛斥。敌恼羞成怒,又以酷刑逼供,始终坚贞不屈。
1932年4月1日英勇就义于河溶镇铁龙桥,牺牲时26岁。 傅开阳烈士
傅开阳(1907-1932.4.30),四川省威远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3月被选为荣县农民协会常务委员。1927年夏至1929年7月在荣县任中共章佳乡支部书记。1930年底因中共章佳乡支部组织遭破坏,为避敌追捕,经中共党组织安排由重庆转往南京从事革命活动。1932年初因叛徒告密,中共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在南京市被敌人逮捕。
1932年4月30日,与24名同志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于南京雨花台,牺牲时25岁。 傅玉成烈士
傅玉成(1906.4-1930.7.22),乳名金龙,又名傅有桂、傅荣,化名方子平,浙江省临安县於潜镇秋村人。1920年在於潜镇郭头孔庙读小学,1921年与同班同学骆耕漠组织“寄一社”,针对当时於潜分东乡派、西乡派的宗派活动,提出“民众团结、国家统一,反对军阀混战”的主张。1923年小学毕业,考入了杭州安定中学读书。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由团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大革命时期,1925年“五·卅”惨案消息传到杭州,他积极参加反帝爱国支援上海工人斗争的运动。暑假回到於潜,与骆耕漠等在於潜组织“青年信义社”(后改“青年俭德会”),以交流学术,改革风俗,革除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为宗旨。1926年考入杭州安定中学。1927年受共青团浙江省委指派任浙西巡视员,活动于於潜、临安、孝丰一带,积极发展团的组织。6月被选为浙江省团代表出席在汉口召开的共青团全国代表会议。会议结束后,积极部署团组织展开政治斗争。续任共青团浙江省委巡视员,先后到孝丰以及金、衢、严一带帮助工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9月任中共浙江省委特派员,从事党务工作。12月28日赴兰溪参加中共浙西24县党代表大会时,不幸遭国民党反动派侦悉逮捕。初被关押在金华看守所,在看守所敌人严刑审讯,但坚强不屈。敌人一点信息也得不到,判刑8年,后又被改判极刑。1930年转解杭州浙江陆军监狱。在狱中积极参加中共党组织领导的各项斗争。
1930年7月22日被杀害于国民党浙江陆军监狱刑场,牺牲时24岁。
附注:同名者(见下第7楼),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玉成(1951-——)。 傅冬苟烈士
傅冬苟(1906-1932.2),江西省铅山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河口特别支部委员,利用开油漆店作掩护,开展革命工作,该店成为上海中共中央局与赣东北革命根据地联系的交通站。同年同时,积极为苏区采办军用物资,收集情报。
1932年1月国民党军第21师在检查邮件时,发现外地寄给他的《红旗周报》,遂将其逮捕,狱中受尽酷刑,视死如归。同年2月壮烈牺牲。 傅克诚副书记
傅克诚(1946.11-——),辽宁海城人。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在职研究生毕业。1968年1月参加工作。197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中共辽宁省海城县(市)委常委、海城县(市)人民政府副县(市)长。1987年4月任中共辽宁省海城市委副书记、海城市人民政府市长。1990年1月任中共辽宁省海城市委书记。1992年4月任中共辽宁省辽阳市委副书记。1993年7月任中共辽宁省辽阳市委书记,1998年10月任中共江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2001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中共江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委书记。 傅丽卿烈士
傅丽卿(——-1928.3.18),女,湖南省宁乡县人。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1922年考入稻田女子师范。在校期间接受进步思想的教育。毕业后为抗婚离家出走到宁乡北门复旦女子学校当音乐、体育教员。1925年冬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初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民主革命时期,在宁乡北门复旦女子学校当教员时,因宣传进步思想和组织进步活动而被解聘,遂转到宁乡大西门王氏族校担任教员。与进步教师组织“雪耻会”、“救国10人团”,一起去平民夜校教课,到街头、乡下讲演。
大革命时期,1925年后任宁乡县城共青团第二团支部书记,并补选为共青团县委委员。1926年任宁乡县农协妇女部长。同年10月当选为宁乡女子联合会名誉会长,积极发动全县广大妇女投身妇女解放运动,并与土豪劣绅作坚决的斗争。1927年5月“马日事变”后,在宁乡县城秘密建立中共县委交通联络站,协助中共宁乡县委从事武装暴动的准备工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交通联络站被破坏后,外出寻找党的地下组织时,不幸在湘潭七里铺被敌团防密探发现而被捕。在狱中不为敌人花言巧语所诱惑,经受了敌人用匕首割乳房等灭绝人性的酷刑,仍坚贞不屈。
1928年3月18日被杀害于湘潭县,牺牲时30岁。 傅励山烈士
傅励山(1897-1927.9.28),湖北省当阳县人。1926年参加革命。
1926年3月随中共当阳县委书记李超然在城关、关陵庙一带,进行发动群众加入农会、改革社会风俗等工作。同年底回庙前,在共产党员傅恒之的领导下,于瓦仓、庙前一带组织成立了农协会和妇协会,领导会员进行了反贪污、打土豪的斗争。1927年8月,鄂西特委决定在当阳县瓦仓组织农民起义。受起义军自卫团团长汪效禹和参谋长傅恒之的指示,带领农会会员从当阳考房秘密运送来福枪、罐子炮等武器,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瓦仓起义失败后,为保存力量,起义人员实行疏散隐蔽。奉命与傅立松、傅立柏、汪胜辉等人在银子岗埋藏枪枝弹药,不幸被叛徒何德培告密被捕。
1927年9月28日在庙前的红岗山遇害。 傅佑山烈士
傅佑山(1904-1932),广东(今海南)省文昌县人。出生于贫农家庭。1927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以教员职业作掩护开展革命活动。1928年,任中共文昌县便民区委书记。1929年任中共文昌县委书记,当选为中共琼崖临时特委委员、特委常委。1931年冬被国民党逮捕,押送文昌监狱。在狱中受尽各种酷刑,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1932年春从容走向刑场,就义于文城镇较场坡,牺牲时28岁。 傅学祥烈士
傅学祥(1894-1930.11.18),江西省上高县人。自幼习武,粗通文字。1928年参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8月在上高傅家圩发展共产党员,建立中共上高县支部和农民协会,任支部书记、农民协会主席,领导农民摧毁了国民党田南区的反动政权,先后建立了田南乡等8个乡、村苏维埃政府、农民协会及富家渡乡等5个乡村农民赤卫队。1930年11月被敌诱捕。审讯中不畏酷刑,严守秘密。
1930年11月18日牺牲于高安县城石桥头,时年36岁。牺牲前在狱中写下遗书《血泪传》。 傅恒之烈士
傅恒之(1901-1929.12),湖北省当阳县人。1926年同汪效禹一起到武昌中央农讲所学习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按中共党组织安排,以鄂西特派员的身份回当阳县瓦仓,从事革命工作。先后领导农民成立了“乡俗改良会”、“农民协会”,开展反贪官、打土豪的革命运动。同年8月中共鄂西特委、当阳县委按照中共“八·七”会议精神,计划以当阳瓦仓为大本营,发动鄂西秋暴运动,在瓦仓成立了灾民自卫团,傅担任参谋长。9月成立了瓦仓苏维埃政府,任中共当阳县瓦仓区委书记。不久起义领导人之一谢玉麟叛变投敌,起义失败。遂化装转移到双莲,领导枝江、宜昌两县的革命斗争。1929年9月在宜昌环城西路被叛徒谢玉麟发觉,遭到逮捕,押回当阳。在狱中坚持同敌斗争,并鼓励难友增强信心,不向敌人低头。同年12月就义于当阳教场坝,牺牲时28岁。临刑前,怒斥敌人说:“再过20年,我还是要闹革命。”并高呼口号:“打倒贪官污吏!共产党万岁!”
傅祠林烈士
傅祠林(1905-1928.10.16),湖北省枣阳县人。1924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在襄阳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读书期间,接受革命理论,积极开展学生运动。同年任中共枣阳县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1926年回到枣阳,首先在枣北的钱岗小学建立了第一个党团支部,并在逯堂、王大桥一带成立农民夜校、学友会,宣传革命道理,发展群众武装组织“绿枪社”2000多人。1926年8月初钱岗伪团防局头子任殿黄,前往枣阳伪县政府调部队增援,企图将我“绿枪社”镇压下去。他获悉后,一方面发动群众迎敌,一方面与河南唐河县的“绿枪社”取得联系,3000多人集结在赤眉山下,经过激战,打败了敌民团匪队和伪军的先头部队,缴获枪支数十支。这一胜利,使新市伪团防局头子刘华根大惧,被迫缴械投降。1928年10月16日,被邱家前湾伪团防局头子邱德寿逮捕。土匪头子邱发顺用乱刀将他戳死,牺牲时23岁。
傅家珍烈士
傅家珍(1908-1931),江西省永丰县人。1925年冬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大革命时期,受中共党组织委派到苏联学习,大革命失败后回国到永丰县工作。
1929年初代表中共永丰县委参加了毛泽东主持召开的永丰、泰和、兴国等县党员代表会议。1930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永丰县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永丰县委书记。同年3月底,任永丰县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1931年牺牲于永丰,时年23岁。
傅道成烈士
傅道成(1916-1932.9),湖北省远安县人。1929年13岁时参加革命。
中共远安县党组织利用他年幼不引人注意的长处,往返于房县、远安城,侦察敌情和送信。1932年9月红军独立师转战荆门,将十几名轻重伤员隐蔽在姚家山赵德洪农民家养伤。当地土豪邵世府得知后,立即向伪保安队严子泉告密。严随即率保安队分数路包抄偷袭姚家山。傅道成发现后,急往姚家山通知伤员转移。途中不幸被保安队另一路的两名匪徒抓住。傅道成趁一名匪兵解绑带之机逃跑,匪徒立即开枪,击中傅道成。红军伤员听见枪响,迅速组织转移,他却英勇献身,牺牲时年仅16岁。
傅清书烈士
傅清书(1912-1931.9.12),福建省上杭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6月3日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二次攻克龙岩,解放上杭白砂。革命风暴的影响下,投身于“打土豪、分田地、建政权”的土地革命斗争。尔后被选调到红4军政治部担任宣传干事。1930年1月红4军转战江西。随军到达江西瑞金之后,为了加强地方工作,被编入江西省瑞金县共青团县委工作。旋被提任瑞金县共青团县委书记。1931年9月12日在“左”倾错误路线影响下,被诬为“AB团”分子,不幸蒙难于长汀县濯田区水口乡,时年仅19岁。
傅朝璋烈士
傅朝璋(1901-1932.8.19),四川省丰都县人。出生在封建地主家庭。幼时读私塾。1926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主革命时期,1923年入丰都县立(旧制)完小读书。结识了一些进步青年。
大革命时期,1926年离川赴上海,入共产党主办的上海大学。在上海工人纠察队做联络工作。1927年3月任中共中央军委交通员。随周恩来参加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上海临时革命政权建立,在总工会担任财务工作,负责转送党中央派往苏联学习的干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他冒着枪林弹雨,机智果敢地为党保存下来1000块银元。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4月与戴德辅绕道日本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上半年奉命回国。同年秋任中共中央巡视员,到四川省重庆视察党务工作。1931年4月经中共党组织安排与上海沙厂女工(共产党员)夏毓云(夏松节)组成革命“家庭”,以此为掩护到河南省视察党团工作。完成任务回沪。被国民党特务以共党嫌疑逮捕,后经组织营救获释。同年10月任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积极恢复和建立中共各级党组织,中共党员发展到2000余人。参加领导孝义兵工厂的二次罢工运动,取得巨大胜利。1932年1月10日,出席中共鄂豫皖省第一次党代会,会后参加白区工作训练班学习。同年2月中共鄂豫皖省委改组后,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并负责开封市委工作)。与中共鄂豫皖省委袁明阶、陶恒馥到各地视察指导工作,整顿党团组织,组织群众抗捐、抗税、抗粮,动员青年参加红军,发展了河南的革命形势。8月19日任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部长,奉派恢复中共豫中、豫南、豫东的党组织关系。此时党委书记陈资平被捕叛变,致使他被捕牺牲,时年31岁。
傅植卿烈士
傅植卿(1901.9-1928.2.18),湖北省当阳县人。出生于当阳县庙前区大犁树六房湾(现庙前乡庙前村八组)。1927年由鄂西特派员傅恒之介绍参加革命,后经傅端湘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7月当阳县瓦仓区第三农民协会成立,任农民协会副主席。1927年9月参加了瓦仓起义。1928年2月15日与傅端湘一道在瓦仓除掉了豪绅涂家封、朱柳卿、张帮明、胡明富等人。2月18日晨与傅端湘到庙前侦察敌情,途中遭敌逮捕,在老观店子遇害,牺牲时27岁。
傅景阳烈士
傅景阳(1900-1942),满族,原名傅成春,乳名傅英子,又名傅金祥。奉天省复州城(今辽宁省瓦房店市复州城镇)人。出生于一个小职员家庭。先后就读于复县县立第一小学、县立高等小学,1915年考入“满铁”沙河口工场技工养成所,为该所第七期见习生。1924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2月由团转玉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大连地区第一名中共党员。是大连地区早期工运领袖之一。
民主革命时期,1915年在技工养成所学习期间,受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和苏联“十月革命”影响,参加大连“中华青年会”夜校学习。1923年春受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的影响,在工场联系40多名爱国进步青年,于12月2日成立了“沙河口工场华人工学会”,并当选为会长。
大革命时期,1924年6月组织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大连支部,并任工运委员。同年12月2日在“沙河口工场华人工学会”成立一周年之际,组织召开其第二次代表大会,会上将其改称为“大连中华工学会”,将会长改称委员长,并被选为委员长。从此大连地区的工会组织得到了统一。1925年2月7日,作为南满铁路工人代表出席全国铁路总工会在郑州召开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五·卅”惨案发生后,同“中华青年会”会长傅立鱼等人发起成立“沪案后援会”,组织“中华工学会”等7个群众团体,召开“五·卅”殉难同胞追悼大会,并募集捐款1万余元支援上海受难工人。1926年初中共大连特别支部成立,任工运委员。4月27日日营“福纺”纱厂1000多名工人举行大罢工。根据中共大连地委的决定,以大连工学会委员长的身分领导了这次震动全国的工人大罢工,罢工坚持101天,取得了胜利。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作为罢工的领导者,被日本殖民当局以“胁迫嫌疑”的罪名逮捕。敌人用尽各种酷刑,始终坚贞不屈。
抗日战争时期,出狱回家后,与中共党组织失去联系。曾北上奉天、哈尔滨等地寻找中共党组织未成。1942年在寄居于奉天的戚铭三家中病逝,终年42岁。
1998年8月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在大连英雄纪念公园为傅景阳建立塑像,彰表他为争取民族解放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
傅裕昌烈士
傅裕昌(1895-1932.5),江西省清江县人。1926年参加农民运动。
1929年,在十里店、上京塘、双港、岗上一带开展革命工作。1930年10月,任清江县农民协会主席、光华山区苏维埃政府主席。11月红军转战离开清江,国民党地方武装对清江苏区实施“清剿”,其妻子、儿子、堂弟均被敌逮捕杀害。1931年出席湘鄂赣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后回县在王公墓、芦农山、雌溪桥一带发展农民武装。期间,受省苏维埃政府派遣,到高安从事革命活动。1932年5月不幸被捕,于高安横塘杨家圩英勇就义,牺牲时37岁。
作者:
陆君云
时间:
2008-9-23 20:54:54
标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傅姓高级领导人生平简介】
傅莹大使
傅莹(1953.1-——),女,蒙古族,原籍内蒙古自治区哲盟科左中旗人,出生于呼和浩特市。1977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后参加工作,1985年在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肯特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是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也是最年轻的女大使。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断学业,同时因父亲蒙冤被打为“黑帮”而受到歧视。1970年成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战士。在兵团3年准军事化的劳动中一直坚持自学,完成了高中数学等科目的学习。在兵团广播站工作期间,学会了电影放映技术,像小伙子一样爬杆架银幕,经常奔波往返于兵团各点,为精神文化生活极其枯燥的兵团战友们放映那些“脍炙人口”的《地雷战》、《地道战》等几部被“解放”的影片。1973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习期间,选择第二外语法语,为了适应工作环境的需要又开始学习罗马尼亚语。1977年毕业后分配到外交部工作。1978年派驻罗马尼亚大使馆工作,历任大使翻译、随员、三秘。1982年在外交部翻译室担任英文高级翻译,历任翻译室三等秘书、二等秘书、培训处副处长、英文处副处长。为邓小平、杨尚昆、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翻译,多次陪同党和国家有关代表团出访、参加联合国会议、参加双边或多边的谈判等重要外交活动。1985年被外交部选派赴英国肯特大学研读国际关系专业。1986年任外交部翻译室副处长。1992年任亚洲司二处副处长,期间应联合国的招聘作为第一位中国的女外交官赴柬埔寨参加维和工作,与各国同事一道,圆满地完成了为期一年的维和工作,得到了联合国副秘书长明石康的赞赏。1993年从柬埔寨回国后一直在外交部亚洲司工作,先后担任综合处处长、亚洲司参赞,主管综合调研、东盟事务、亚太安全等。1997年调任中国驻印度尼西亚使馆工作,出任首席馆员公使衔参赞。印度尼西亚是东盟的大国,在亚洲事务中享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历史原因,1965年我国与印尼中断了外交关系。1991年恢复外交关系以来,双边关系不断发展。调任中国驻印尼使馆之后,正值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印尼,爆发了政治危机和社会动乱,印尼华人也因此受到空前的迫害。在那一段充满暴行和动乱的日月中,我国驻印尼大使馆肩负着保护中国公民和保护使馆自身的重任。这期间她与全体外交官一道,安排华侨华人撤离,全面了解动乱的原因,履行了一名外交官应尽的职责。在印尼期间还自学了印尼语。为后来出任大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98年11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菲律宾特命全权大使,是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的女大使,也是最年轻的女大使。2000年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成为该司建司以来的第二位女司长。经历了东帝汶危机、阿富汗战争、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等事件,并参与处理朝鲜半岛核问题、推动六方会谈。2004年3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澳大利亚联邦特命全权大使。
曾荣获中央国家机关“巾帼建功”活动标兵的称号。
丈夫:郝时远(1952.8-——),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所长。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民族学、人类学学者,专家兼领导的大忙人,有很多专著发表。他们有一女儿,正在大学里攻读艺术设计专业。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女大使之最(第一)
第一位驻欧洲女大使(中国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1919-——),四川省巴县人。1979年1月任中国第3任驻荷兰王国特命全权大使,1982年3月改任中国第6任驻丹麦王国特命全权大使。
第一位驻东欧女大使:顾懋萱(1935-——),江苏省扬州市人。1989年10月任驻阿尔巴尼亚大使,1993年2月7日离任。是新中国第一位派驻东欧国家的女大使。
第一位首任女大使:龚普生(1913-——),安徽省合肥县人。1979年11月29日任中国首任驻爱尔兰特命全权大使,时年66岁。是新中国150余位首任大使中第一位女性,也是第二位驻欧洲国家女大使(第一位驻欧洲女大使丁雪松,见上),1984年12月卸任。
第一位驻美洲女大使:章颂先(不祥-——),江苏省苏州市人。1998年4月16日任中国第7任驻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大使。
第一位驻亚洲女大使:李珩(1924-——),湖北省武昌镇(今武汉市武昌区)人。1983年5月任中国第3任驻塞浦路斯特命全权大使,1986年1月离任。
第一位驻大洋州女大使:王弄笙(1935-——),山东省烟台市人。1991年8月任中国第6任驻巴布亚新几内亚特命全权大使,1994年3月改任中国第6任驻西萨摩亚大使。
第一位驻非洲女大使:赵宝珍(1943-——),天津市人。1994年5月任中国驻马达加斯加兼任驻科摩罗特命全权大使,1999年3月12日转任中国第4任驻科特迪瓦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第一位欧、亚女大使(两洲):林霭丽(1931-——),广东省汕头市人。1985年5月任中国第9任驻芬兰特命全权大使(欧洲),1988年5月改任中国第5任驻塞浦路斯大使(亚洲),1993年2月卸任。是迄今为止惟一出使欧、亚洲国家的新中国女大使。
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最年轻女大使):傅莹(1953-——),内蒙古自治区哲盟科左中旗人。1998年任中国第8任驻菲律宾特命全权大使,2004年3月改任中国驻澳大利亚联邦特命全权大使。
第一对伉俪大使:张联(1930-——),女,吉林省九台县人。1991年9月任中国第9任驻斯里兰卡兼第6任驻马尔代夫特命全权大使,1993年12月11日离任。丈夫凌青,原名林墨卿(1923-——,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第三子〕的玄孙),祖籍福建省侯官县(今福州市)人,出生于北京市。1975年任中国驻委内瑞拉第1任特命全权大使,1980年改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是迄今为止50余年间中国派驻国外的700多位特命全权大使中第一对“伉俪大使”。 傅玉成总经理
傅玉成(1951-——),籍贯不祥。毕业于中国东北石油学院地质学系,后获美国南加州大学石油工程硕士学位,在中国石油行业拥有逾30年的经验。
先后在中国的大庆油田、辽河油田和华北油田工作过。1982年加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1983年始先后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阿莫科、雪佛龙、德士古、菲利普斯、壳牌和阿吉普等外国大石油公司的合资项目中任联合管理委员会主席。1994年任中国海洋石油南海东部公司副总经理。1995年12月任美国菲利普斯公司国际石油(亚洲)公司副总裁兼西江开发项目总经理。1999年4月任中国海洋石油南海东部公司总经理。1999年9月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执行副总裁兼首席作业官。2000年10月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2000年12月兼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总裁。2002年8月起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2003年10月被任命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国务院直属部级国有经济企业)总经理,兼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正部级),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席团执行主席。 傅自应助理
傅自应(1957.9-——),籍贯不祥。1978年10月在湖南财经学院会计专业本科学生,1982年毕业。博士,兼职教授。
1982年9月在外贸部财会局、外经贸部财务司、经济调节司工作(期间:1984年5月-1985年2月香港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培训)。1993年10月任外经贸部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1997年9月任外经贸部计财司司长(期间:2000年1月-2000年5月美国波士顿大学留学)。2003年3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规财司司长。2003年7月任商务部部长助理(副部级)、中共商务部党组成员(期间:2001年9月-2004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财政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兼任社会职务:国家外汇管理局经济顾问,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咨询专家,中国财贸工会全国委员会常委,中国青年联合会常委、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副主席(常务委员),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特邀顾问、《对外经贸财会》杂志编委会主任,湖南财经学院兼职教授。 傅守正副主席
傅守正(1944.9-——),陕西省府谷县人。1964年8月参加工作。196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大专文化程度。现为内蒙古自治区九届政协副主席。
1964年8月任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四清”工作队队员。1966年9月在五原县套海镇南茅庵村务农。1971年1月任中共五原县胜丰公社党委副书记。1973年10月任中共五原县委副书记。1976年9月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盟委副书记、中共五原县委副书记。1978年5月在中央党校干部进修班学习。1979年1月任中共巴彦淖尔盟盟委副书记、中共杭锦后旗旗委副书记。1980年12月任中共巴彦淖尔盟盟委副书记、中共临河县委副书记。1982年11月任中共巴彦淖尔盟盟委副书记、中共临河县委书记(其间:1983年8月-1985年7月在中央党校干部大专文化进修班学习)。1985年7月任中共巴彦淖尔盟盟委副书记。1989年4月任中共巴彦淖尔盟盟委副书记、巴彦淖尔盟人民政府盟长。1992年4月任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委员会主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委员会党组书记,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厅筹备领导小组组长。1994年6月任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厅厅长、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厅党组书记。1998年1月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其间:1999年9月-1999年11月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2003年1月16日任内蒙古自治区九届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 傅志寰部长
傅志寰(1938.4.11-——),原籍辽宁省海城县人,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59年9月参加工作。1961年7月毕业于莫斯科铁道学院铁道电气化专业。196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俄罗斯运输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电力机车领域的开创者之一,铁路运输管理、铁路机车车辆专家。
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技术员、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所长。1983年后任铁道部科技局总工程师、局长,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哈尔滨铁路局局长、中共哈尔滨铁路局党委副书记。1991年1月任铁道部副部长,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委会组长。1992年在中共十四大上当选为中纪委委员。1997年2月任首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7月任中共铁道部党组书记。1998年3月任铁道部部长。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3月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
参加、主持了中国韶山1-4型电力机车和中国第一列电动车组研制工作,主持研制韶山2型电力机车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主持编制韶山4型电力机车总参数和技术条件;提出中国电力机车发展新思路建议和牵引动力由直流传动向交流传动转变“十年换代”奋斗目标。力主创立机车车辆民族品牌,通过组织开发机车车辆系列产品及大功率柴油机、电传动和走行系统等核心部件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满足了提速、重载需要,为形成立足国内、具有很强开发能力的机车车辆工业体系,作出突出贡献。深入分析我国铁路繁忙干线客货混运,客车要快速,货车要重载,还要加大行车密度等这些与国外铁路完全不同的运输特征,撰写了《建设大能力铁路通道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铁路技术体系》、《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铁路创新之路》等文章,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点技术体系思路,并阐述了体系的基本特征。据此他主持修改、制定铁路科技发展政策、规划,全面组织开发满足运输需求的技术装备,经过多年的努力,基本形成具有中国铁路特点的技术体系。率先提出在广深铁路进行提速改造建议,系统开发满足160km/h要求的成套技术装备,全面主持我国铁路繁忙干线旅客列车的提速试验,多次组织我国铁路高速试验并获得成功,领导组织了铁路四次大提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我国铁路大提速的主要推动者和决策者之一。撰有《提高旅客列车速度适应铁路两个转变》、《实施提速战略加快铁路发展》等文章。 傅作义部长
傅作义(1895.6.27-1974.4.19),字宜生,山西省临猗(今属万荣)县南赵乡安昌村人。六岁时接受启蒙教育。1911年加入中国同盟会组织之一的“少年革命先锋队”。1949年1月率部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民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国民党高级抗日爱国将领。
民主革命时期,1910年15岁时(清宣统二年)考入太原陆军小学堂。1911年参加辛亥太原反清起义,任学生军排长,在娘子关等地与清军作战。1912年被保送北京第一陆军中学堂。1915年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学习。1918年毕业回山西在晋军服役。
大革命时期,因在山西在晋军中治军有方,由排长递升至师长。1927年率第4师参加对奉军作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10月乘虚袭占涿州(今属河北)后,孤军苦守3个月余,以不足1万人之师,抗击数倍于己之兵力,采用在城墙内外挖掘壕沟阻敌攻城、主动出击等办法,打退奉军多次进攻,终因粮尽援绝。1928年1月撤出涿城,接受奉军改编。因拒绝张作霖委任,被软禁于保定张学良指挥部,5月初出逃至天津。第二期北伐击败奉军后,任第三集团军第5军团总指挥兼天津警备司令。1930年蒋冯阎战争期间,任第三方面军(阎锡山军)第2路军指挥官,率部在津浦铁路(天津—浦口)沿线与蒋军作战。阎军战败被南京国民党政府收编。1931年任第35军军长兼绥远省政府主席。“九·一八”事变后,通电坚决抗日。1933年所部编为第7军团,任总指挥,率部在河北密云、怀柔(今均属北京)一线参加长城抗战,施近战、夜战、白刃战,给日军以打击。1935年4月被授为陆军二级上将。1936年指挥绥远抗战,采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出其不意等战法奇袭日伪军,获百灵庙大捷,收复失地。
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第7集团军总司令兼第35军军长、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第十二战区司令长官,指挥所部转战晋、冀、察、绥等省,先后参加南口张家口战役、忻口会战、太原保卫战诸役。还灵活运用阻击、偷袭等战法打击日军有生力量,取得包头、绥西、五原等战役的胜利。1941年初提出民养军、军助民、军民合作发展粮食生产的具体措施,解决军民食粮问题。
解放战争时期,任张垣绥靖公署主任兼察哈尔省政府主席,1947年12月任华北“剿总”总司令,执行蒋介石的内战政策。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今北京)的条件率部起义,对完整地保留文化古都作出重大贡献。随后又受毛泽东、周恩来委托,和邓宝珊促成绥远起义。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绥远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绥远军区司令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部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关心祖国的统一,始终怀念在台故旧。盼望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在建设祖国、统一祖国的事业中,贡献了自己应尽的力量。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及常务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9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解放勋章。1974年4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 傅铁山副委员长
傅铁山(1931.11-——),河北省清苑县人。无党派人士,大学学历。当代中国天主教首领,中国天主教界著名的学者和宗教活动家。
1941年先后在北京天主教备修院、北京教区小修道院、大修道院、文声学院学习。1956年先后担任天主教北京西什库教堂神父、南堂神父,北京教区神学院外语教师。1979年先后担任天主教北京教区主教,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教务委员会副主任、主教团副团长,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理事,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1992年后任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副主席兼秘书长,北京市天主教爱国会主席、北京市天主教教务委员会主任。1998年任天主教北京教区主教,中国天主教海外联谊会主任,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北京市政协副主席。2003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第五、六、七、八届北京市政协常委,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 傅锡寿省长
傅锡寿(1931.1-——),北京市人。1953年清华大学土木系毕业后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3年任鞍山钢铁公司黑色冶金设计公司(后改称鞍山黑色冶金设计院)给排水科技术员、工程总负责人助手。1958年任重庆黑色冶金设计院技术员、工程师、专业科副科长、主任工程师、设计总负责人。1966年任重庆钢铁设计院总工程师室设计总负责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担任一般工程师工作,后任重庆钢铁设计院设计队副队长、设计总负责人,院革委会生产组工程师,渡口(攀枝花)现场设计队副队长、队长,渡口(攀枝花)工程设计总负责人。1978年任重庆钢铁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副院长。1982年任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共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1984年后历任中共马鞍山钢铁公司党委书记、马鞍山钢铁公司经理,攀枝花工程设计总负责人,重庆钢铁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设计队副队长、副院长,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共马鞍山钢铁公司党委书记、马鞍山钢铁公司经理,中共马鞍山市委副书记。1987年6月任中共安徽省委常委,中共安徽省委副书记。1988年4月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1989年4月任安徽省人民政府代省长、省长。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作者:
陆君云
时间:
2008-9-23 20:56:26
标题:
【近代民主革命傅姓高级将领(领导人)、革命烈士生平简介】
傅式说汉奸
傅式说(1891-1947),又作傅式悦,字筑隐,浙江省乐清县人。1903考入中山学堂。1905至1918年两次赴日本留学,获东京帝国大学工学学士学位。
大革命时期,1924年在上海创办大厦大学。后在国民党政府交通部、财政部任职。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后,在上海与日军勾结,筹划“和平运动”。1938年投靠汪精卫汉奸集团。1940年3月任汪伪国民政府铁道部部长、伪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中日文化协会常务理事兼总干事。1941年后任伪浙江省省长、伪清乡委员会驻浙江办事处主任、伪新国民运动促进委员会浙江分会主任委员、伪全国经济委员会常委、伪建设部部长等职。策划日军在浙江省围剿抗日武装力量,推行保甲制度,搜刮沦陷区财富,对人民实行奴化教育。1945年任敌产管理委员会委员(委员长周佛海),同年4月任伪中央政治委员会六届指定委员(主席陈公博)。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16日伪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陈公博召开临时会议,会后发表“国民政府解散宣言”,稍后被国民党政府以叛国罪逮捕。1947年与大汉奸陈公博、褚民谊、王揖唐等50余人被国民政府处决,终年56岁。
傅斯年校长
傅斯年(1896.3.26-1950.12.20),字孟真,祖籍江西省永丰县人,出生于山东省聊城县。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生性耿直倔强,直言不讳,一生不愿意讲“好听的空话”,猛烈抨击腐败官员,赢得“傅大炮”的美名。
■
是清朝开国状元傅以渐第七世孙,“五·四”运动中北京大学学生领袖,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家、自由主义思想家。
民主革命时期,1918年在北大组成新潮社,并请胡适做顾问。主编《新潮》杂志,是继《新青年》后主张白话文学运动和思想革命的第二份刊物,销量在15000份左右,影响极大。1919年在北京参加“五·四”运动,担任学生游行队伍总指挥。同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年底公费赴英国留学,在伦敦大学学习物理、数学和实验心理学,后又去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和历史。
大革命时期,1926年从欧洲回国,历任中山大学教授、中文及历史系主任,代理文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央博物院筹备主任等职。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任北京大学教授、代理校长。1932年与胡适等创办《独立评论》。
抗日战争时期,一直在重庆。1938年被国民党指派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参加历届国民参政会会议。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对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教育学等造诣精深、贡献巨大,用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获得巨大的成就,被誉为学术界的“通才”。为国共两党和谈积奔走。1945年4月毛主席提出的把各党派和无党派的代表人物团结在一起,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得到民主人士的拥护和响应,同年7月傅斯年、褚辅成、黄炎培等6人以民主人士身份到延安与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中共领导人进行了会谈。无论作为学者,还是作为社会活动家,在中国现代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出席政治协商会议,后又参加第一届国民大会。1948年8月从美国治病回国。1949年1月任台湾大学校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月正式就任于台湾大学校长。
1950年12月20日因患脑溢血病在台湾逝世,终年54岁,葬在台湾大学校园内,并专门建造了一座罗马式纪念亭,称为“傅园”。台大行政大楼的对面架设有一口“傅钟”,每节上下课都会响21声,因为这位校长曾说过:“一天只有21小时,剩下3小时是用来沉思的。”一生著述颇丰,出版有《傅斯年全集》等。
附录
:
傅斯年语录
我平生的理想国,是社会主义与自由并发达的国土,有社会主义而无自由,我住不下去,有自由而无社会主义,我也不要住。
对青年是不应该欺骗的,治史学是绝不当说谎的。
■
把些传统的或自造的‘仁义礼智’和其他主观,同历史学和语言学混在一气的人,绝对不是我们的同志!
■
凡一种学问能扩张他所研究的材料便进步,不能的便退步。
■
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
傅筱庵汉奸
傅筱庵(1872-1940),原名傅宗耀,字筱庵,以字行,浙江省镇海县城关镇人。1887年进上海浦东英商耶松船厂做工,后入夜校补习英文,得以初通英语。善于逢迎,提升为领班,经管工人工资等。依靠克扣工人工资、虚报冒领等手段敛财,在浦东购置房产,出租获利。
民主革命时期,
1909年结识上海商务总会总董严信厚子严子均,兼管严家房产经租,认严信厚妾杨氏为“干娘”,辗转夤缘,投入清签订商约大臣、邮传尚书盛宣怀门下,拜盛为“干爹”。后经严子均介绍,进招商局历任科长、董事及所属的华兴保险公司历任副经理、经理。1912年3月任招商局查帐员、董事,上海总商会议董,负责对外交涉事务。1914年4月任中国通商银行董事。1916年与严子均、虞洽卿、朱葆三等人集资创办祥大源五金号,自任经理,包揽了招商局等企业的五金进货业务,继而充当美商美兴洋行和英商长利洋行的买办,控制上海五金市场。后依附袁世凯及北洋军阀,历任北京政府国务院高等顾问、财政部驻沪特派员、中国银行监理官、上海龙章造币厂和中国烟酒公卖局监督。1919年后任中国通商银行总经理,四明银行董事兼总经理,中国商业储蓄银行、中法银行、中法轮船公司、泰来面粉公司、上海内地自来水公司董事。
大革命时期,1926年当选为上海总商会会长,招商局总经理。1927年调用招商局9艘商轮,为军阀孙传芳运送弹药和兵员,捐助军饷200万元,以阻北伐军。北伐军即将进上海时,遣人表示欢迎,孙传芳逃离时又亲往送别。“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以上海总商会名义通电“竭诚拥护”。被国民政府通缉,逃往大连托庇日本人潜居3年。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
“九·一八”事变前夕,通缉令撤销,重返上海,复任中国通商银行总经理,并当美国钞票公司买办,英商耶松船坞及机器造船厂董事等职。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上海沦陷后投敌。1938年1月出任伪上海特别市市长,10月镇海万余人集会声讨,次年七七抗战纪念日复集会声讨,捣毁里居大门。还不时有人把夹有子弹的警告信寄给他。在许多公开场合,成了行刺的目标,至1940年至8月已先后行刺三次,都侥幸免难,令其惶惶不可终日。最终因违背戴笠诱杀汪精卫的旨意,被戴笠买通傅家老佣人朱开(字升源)。
1940年10月11日深夜趁其宴游回来倦睡之际,被佣人朱升源用菜刀砍毙,时年68岁。
附录
:
上海首任汉奸市长傅筱庵被军统刺杀
1940年10月13日上海《申报》有一条醒目的标题:“虹口昨晨血案,傅筱庵被刺身死;祸生肘腋老仆持刀暗杀,日方大事搜查并无所获。”
1940年3月汪精卫伪国民政府成立后,蒋介石责令戴笠干掉汪精卫。戴派军统局书记长吴赓恕至沪,策划刺汪行动。吴找到与傅筱庵素有深交的开滦煤矿公司上海办事处经理许天民,希望拉拢傅筱庵一起刺杀汪精卫。傅与许交谈后,几经权衡,将刺汪计划向汪伪特工部全盘托出。许天民等先后入狱,吴赓恕隐匿租界,刺汪行动遭挫。戴笠将此事报告蒋介石,蒋即下令除掉傅筱庵,刺傅任务由陈恭澍组织执行。由于傅已戒备森严,致使几次狙击行动均未奏效,陈即决定从内线打开缺口。于是便派杜茂在虹口斯高塔路傅宅附近开一家酒店,伺机利用傅家人作内应。傅家有一仆人叫朱开,30余年随傅筱庵走南闯北,一直被傅视为亲信。朱开生性嗜酒,不久便成为杜茂酒店的常客。朱、杜两人豪饮畅谈,引为知己,杜趁机进言,要他干掉傅筱庵。朱开素对日本人反感,对傅筱庵出卖许天民等人亦心怀不平,遂同意杀傅。10月11日,傅筱庵忙于参加各种应酬活动,深夜才归,照例在净房睡下。朱开入得房内,用一把锋利的菜刀朝正在熟睡的傅筱庵连砍数刀,傅当场气绝身亡。朱从容出得傅宅,在杜茂的接应下,隐逸而去。事后,国民党军统局给予朱开重赏。
傅慈祥烈士
傅慈祥(1872-1900.8.22),原名傅元臣,字良弼,湖北省潜江县人。1894年赴武昌考入两湖书院。时逢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对于清廷的丧师失地、丧权误国,扼腕叹息不已,认为如欲强国保种,必须人人皆习武事,遂入湖北武备学堂肄业。1898年加入兴中会。1900年加入自立会。
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挑选20名学生赴日本学习军事,以成绩优异入选。先后入东京成城学校、士官学校。经留日鄂籍学生戢翼?介绍,与吴禄贞等同谒孙中山。傅在孙面前陈述志愿:“中国一蹶不振,实由鞑子误国,非排满无以兴中华,非推翻专制无以拯斯民,我炎黄子孙要倾覆满清,非广为联络有志汉人不可。”当即采用会党方式解辫披发,共饮血酒。1899年夏同吴等在东京发起组织励志学会,联络留日学生投身反清运动。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孙中山拟派兴中会骨干多人回国,欲在珠江、长江流域图大举。傅慈祥、吴禄贞均在被派之列。时康有为亦派唐才常等回国举兵“勤王”,唐欲利用会党经略长江中游各省,便通过林圭邀傅、吴等相助,欣然从之。1899年11月中旬与唐才常、林圭等奉命返国,梁启超在东京红叶馆设筵饯行,孙中山、宫崎寅藏应邀作陪。席上各举杯庆祝前途胜利,大有“灭此朝食”之慨。回国后参加留日学生回国请愿团,在南京、武昌游说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希望他们脱离清廷“自立”。刘严厉相拒,张未置可否。在武昌活动期间,有人劝傅:“以君之才,何施不可,何必躬蹈危险?”他却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作答。1900年春唐才常组织自立会,入会为骨干,与林圭担任自立军中军统领,驻汉口设立机关部。一方面利用原武备学堂同学关系运动清军官佐,一面联络会党,并从日本购运枪支到汉,武装会党人员,准备起事。原定于1900年8月9日分5路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同时起事,但由于康有为应允的海外接济款项迟迟未到,只得延期。后为清府侦悉,8月20日张之洞派兵将汉口宝顺里自立军机关部包围,与唐才常、林圭等同遭逮捕。虽被清吏严刑逼供,仍慷慨自承,旁无牵涉,赖以保全同志。
1900年8月22日在武昌紫阳湖畔就义,牺牲时28岁。临难之际,仍大声疾呼:“救吾中华四万万同胞!”死后安葬小洪山麓。著有《南斋诗集》、《南斋文集》各1卷。
傅增湘教育总长
傅增湘(1872-1949),字淑和、润沅,又字淑和、书潜,笔名清泉、逸叟,号沅叔,别署双鉴楼主人、长春室主人、藏园居士等,四川省江安县人。早年随父居江浙等地读私塾,后入保定莲池书院学习,师从“曾门四弟子”、安徽桐城著名古文家吴汝纶。后定居天津。1888年中举,清末(1898年)进土,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中国当代著名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教育家。
民主革命和大革命时期,热爱教育事业。1905年起在天津办学,先后创办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女子公学和高等女学等10余所女子学校。1908年任北洋女子师范学堂第1任总办(校长)。1909年任直隶提学使、宪政编查馆谘议官。1911年任北方议和总代表唐绍仪的顾问,参加南北议和。1914年任袁世凯御用机构约法会议议员。1915年后任肃政厅肃政史。1917年后任北洋政府内阁教育总长。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反对镇压学生和拒绝罢免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愤而辞职居家,致力于版本目录学研究。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后,1927年后历任故宫图书馆馆长、东方文化事业总委员会图书筹备委员、东方文化协议会副会长等职。此后倾其精力,潜心从事图书收藏和校勘古籍、研究版本目录学,不再出任公职。因藏有宋元刊《资治通鉴》两部,遂名其书楼为“双鉴楼”。积数十年,收藏宋以后各朝古籍刊本善本、精刻本、名钞、名校本达20万卷以上。为海内藏书大家。一生校书50余年,共校勘古籍16300余卷,近800种,撰写题跋500多篇,校记数十种。学界评价:“海内外之言目录者,无不以先生为宗。”著作等身,计有《藏园辞书题记》20卷、《双鉴楼善本书目》、《双鉴楼藏书续记》、《藏园续收善本书目》、《双鉴楼珍藏宋、金、元秘本目录》及现代目录学巨著《藏园目录》等。1944年春患脑血栓半身偏枯卧病在床,自知不能再校勘,便将自己藏书16000余卷捐赠给北京图书馆。1948年秋胡适两度访傅,谓国民政府愿以专机护送傅全家及藏书去台,并保证一切生活费用,遭坚拒。1949年逝世前,命家人将自己平生校书及“双鉴楼”珍藏善本书捐赠给国家图书馆,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捐赠的孤本。
1949年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7岁。葬于北京市西郊的福田公墓,安息在王国维、钱玄同等旧识周围。著有《藏园群书题记初集》、《清代典试考略》、《藏园居士六十自述》、《秦游日录》、《衡庐日录》、《东游别录》等,辑有《宋代蜀文辑存》等。
欢迎光临 中国对联网 (http://dui-li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