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联网
标题:
吉姓宗祠通用对联(190)
[打印本页]
作者:
陆君云
时间:
2008-11-6 23:03:43
标题:
吉姓宗祠通用对联(190)
一、姓氏源流
吉(Jí)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姞姓所改,姞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之一。据《唐书 宰相世系表》所载,是远古黄帝有个裔孙叫伯儵,受封于南燕国(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一带),赐姓姞。后来他的子孙省去女旁,遂成吉氏,世代相传姓吉。
2、出自姬姓,以祖字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是上古周宣王有个贤臣叫尹吉甫,他的支庶后代以祖字为姓,世代相传姓吉。
得姓始祖:伯儵。据古籍文献记载上也可以看出燕国地位的微末。燕国国君的世系自召公奭至燕惠侯,中间九世无名无溢,自燕惠侯以下有溢无名。燕国史事见于记载已迟至春秋之后一百余年,而且第一件大事记载的就是齐伐山戎路经燕国,第二件大事是国君款逃奔齐国,都是借助齐国史官的记载记下的。当时在今河南汲县还有一个姞姓的燕国,史称南燕,始封国君为伯儵,并赐姓姞。据《左传》称南燕国为燕,称燕国为北燕,倒是南燕国的史事较北燕早得多地频频见于记载。后伯儵的子孙省去女旁,称吉氏,世代相传姓吉。故吉氏后人尊伯儵为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吉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吉姓起源于兮姓。上古时黄帝分封他的一个孙子于南燕国(今河南省延津县一带),同时黄帝还赐给他一个“姞”姓,后来他的子孙省去女旁,简化成“吉”,并保留至今。这一支吉姓多聚居于洛阳一带。吉姓还有一支起源,时间上比较晚,是在西周时期。当时周宣王时有大臣叫兮甲,字吉甫。吉甫能文能武,为周朝的中兴立下了显赫战功。他的家族很昌盛,子孙后代中有以他的字命氏的,称为吉氏。在古代,吉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冯诩(略)。
三、历史名人
吉 翂:字彦霄,冯翊郡莲勺县人,世代居住在襄阳。翂从小孝顺父母。十一岁时,母亲去世,他悲伤地连一口水也不喝,几乎饿坏了。亲朋邻里对此都很惊异。天监(梁武帝年号)年初,翂父任吴兴郡原乡县令,遭到奸吏诬陷,被逮捕押到京城大狱。翂时年15岁,听到消息后,他到大路上号哭,哀请过往的高官帮忙救他的父亲,直感动得行人纷纷落泪。吉翂父亲虽是无辜,但耻于遭狱吏审讯,于是便违心地招了供,按交待的罪应处死刑。翂闻讯后就去击鼓惊动朝廷,翂请求以死换回父亲的活命。梁武帝感到非常惊奇,给司法官蔡法度下令说:“吉翂请求以死偿父命,孝义实在可嘉;只是他还是个孩子,所以他未必能想出这个主意,你可以严加威胁和诱哄,审得实情。”蔡法度接受任务回到衙署,在公堂上摆满绳索刑且具,厉声问翂说:“你替父去死,皇上已经允许,接下去就应该处死;但刀锯无情,你真的想死吗?再说你还是个孩子,因此你决不会想出这个主意,一定是被人指使的。那人姓什么叫什么,你要一一如实回答。假如你有反悔,我也答应你。”吉翂回答说:“我虽蒙昧智弱,但怎么会不知道死的可怕呢?只是弟弟们都还年幼,唯有我年龄稍大,不忍心看着父亲被处死,而自己延缓着苟活下去,这就是我独立拿主意,求请皇帝的理由。如今我要为救回父亲而不惜一死,让尸骨葬在九泉之下,这不是小事,怎么会受人指使呢?皇帝恩准我替父去死,这对我好比登天成仙一样,怎么会反悔呢?蔡法度知翂已经铁心,威胁无用,就转而诱哄,对他说:“皇上知令尊无罪,马上就要释放并谅解他,我看你神采仪表都很出众,称得上是个好孩子,现在假如回心转意,那么你们父子可双双活命。为何以此美妙年华,却苦苦要求去死呢?”翂回答说:“所有大鱼小鱼蝼蛄蚂蚁,尚且受惜自己的生命,何况人呢?怎么愿被碾成粉末,只是我父亲深遭告发,定会按刑律处死。所以想用个人的死,希望延缓父亲的性命。如今我合上眼睛,伸长脖,来听凭处死 现情恩已尽,别无他想,再无一言可答,吉翂刚被关押时,狱吏依法将很重的脚镣手铐都给他戴上,蔡法度可怜他年幼,命人将他的脚镣手铐摘去。另让人给他换一副小的,吉翂说:“我请求替父先死,身为一句死囚,只应该增加刑具,怎么能减少呢?”始终不肯减去身上的刑具。蔡法度把这一情况全部上奏,梁武帝于是下令赦免,释放了吉翂的父亲。
吉 旼:鄱阳人,唐代文人,官至御尉卿,享年八十八岁,为九老会(即“香山九老”,指的是唐代文人胡杲、吉旼、刘贞、郑据、卢贞、张浑、白居易及李元爽、禅僧如满九位老者。他们因志趣相投,结为九老会。此图绘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三月二十四日,九老在白居易之居处欢聚,既醉且欢之际赋诗画画的情景。)成员之一。
吉士瞻:字梁容。梁朝莲勺人,事武帝,为官清正廉洁,所至有名绩,家无余积。
吉中孚:唐代鄱阳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始为道士,后官校书郎,登宏辞。兴元中,官至翰林学士、户部侍郎。诗一卷,今存一首。
吉惟善:明朝开州人。性安静,精通理学,不事举业。专心于学问,不图功名利禄。署州
学事,仪矩整肃,为后学宗师。卒于家。
吉文元:广西省桂平人。太平天国将领。太平天国十三年(1863年)追封祝王。
吉思哈:清朝人,当了二年两广总督的大官,但很清廉,深受人敬重。
吉梦熊:字毅扬,号渭,幼年跟随长兄梦资读书,于清乾隆壬申(十七年)考中进士,并选点为翰林。在朝历任御史、太仆寺卿等京官,弹劾不避权贵,声誉满天下。后升为顺天府尹,治绩卓著,并两次出任福建省主考官。由于他为人鲠直,学识渊博,被调入直上书房,曾教读诸皇子达三十余年。在编纂《四库全书》时,选任为全书总校阅;乾隆四十九年,被邀参与朝廷举办的千叟宴。后以通政使告老还乡。著有《研经堂文集》三卷、《诗集》十三卷、《丹阳闻见录》六十卷。后一种未能刊行。吉梦熊的书法劲遒,又是当时朝廷命官,故当时为家乡人题写匾额甚多,特别在丹阳西乡一带。吉梦熊原为该地区人,任官后始移居县城。最近在建山乡萧家祠堂里,发现吉梦熊为该宗祠题写的对联一副,仍保持完好,确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吉光片羽了。
吉梦兰,字会亭,是梦熊胞弟,幼年也曾随长兄梦赍读书。乾隆丁丑(二十二年)考中进士,随即点为翰林,并奉命学习满文。他聪颖过人,未及三月;便大有成就,不幸英年早逝,功业无成。著有《香畹集》,士瑛则有《诵芬堂集》。
吉士瑛,字伯英,是吉梦兰的儿子,与父合称“父子翰林”。嘉庆壬戌(七年)中进士,并选拔为翰林。九年;调任词林典故协修官,后外调,先后任山东新城、冠县知事。精工书法,擅长颜体。
吉鸿昌:字世五(1895-1934),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人。著名抗日将领。早年入伍,在西北军冯玉祥部历任旅长、师长、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等职。民国19年(1930年)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中原大战后,任国民党第二路军副总指挥。民国20年(1931年)9月因反对蒋介石反共内战和卖国投降政策,被蒋强令出国。1932年2月回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5月联合冯玉祥、方振武等在张家口组成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任同盟军第二军军长兼北路前敌总指挥。失败后, 在北平、天津等地从事抗日活动。1934年11月19日,在天津市法租界国民饭店被捕。24日在北平(今北京市)英勇就义。年39岁。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冯诩郡:汉武帝太初元年设置冯诩行政区。三国魏在此改置冯诩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省大荔县、韩城以南、白水以东、渭河以北一带地区)。
洛阳郡:天平初年置。治所相当于今河南省洛阳东汉水北岸。
2、堂号
吉姓的主要堂号有:“冯翊堂”等。
============================================================
【吉姓宗祠通用对联】
〖吉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才高大历;
会列香山。
——佚名撰吉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鄱阳人吉中孚,大历年间与卢纶等人皆以能诗联名,号称“大历十才子”。官至户部侍郎。下联典指唐代吉旼,官御尉卿,与白居易等年老退居洛阳,为九老会之一,并各赋诗记其事。
会侪九老;
班列十才。
——佚名撰吉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吉旼事典,享年八十八岁,名列九老会之一。下联典指唐代鄱阳人吉中孚,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孝童挝鼓;
肃政登台。
——佚名撰吉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朝梁莲勺人吉翂,字彦霄,世居襄阳。天监初年,任原乡令的父亲被人诬陷定死罪。当时十五岁的吉翂挝击登闻鼓,愿替父亲去死。武帝怀疑有人教唆,令廷尉调查,吉翂始终不屈,父亲终于得赦免。下联典指唐代河南郡人吉顼,进士出身,练达机敏,善于迎合旨意,武后时,由右肃政中丞至天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
-----------------------------------------------------------------
〖吉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星槎画宗河阳派;
梦熊集成研经堂。
——佚名撰吉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画家吉潮,字亮初,号星槎,长洲人。从伊大麓学画山水、爱写栈道、雪山、宗河阳派。下联典指清代通政使吉梦熊,字毅扬,丹阳人。总阅四库书,有《研经堂集》。
士饱马腾斗志旺;
口快心直豪情增。
——佚名撰吉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嵌吉姓的“吉”字的析字联。
大义灭亲锄败类;
捐资办学教贫民。
——佚名撰吉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吉鸿昌事典。吉鸿昌,字世五,河南省扶沟人。曾任西北军冯玉祥部师长。国民党第二十一军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等职。在抗日活动中英勇就义。本联上联,指吉鸿昌1928年任国民军十九师师长时,回老家探亲,亲自枪决他犯有严重杀人罪的侄儿吉星南的事;下联典指吉鸿昌于1917年,在冯玉祥部第十六混成旅手枪连任连长时,亲自捐资改庙为家乡(吕潭镇)贪困儿童兴办学校的事典。
-----------------------------------------------------------------
〖吉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八代两乡贤,千秋俎豆
一门三太史,黼黻文章
——佚名撰江苏省丹阳市城区三板桥吉氏祠堂联
丹阳吉氏祠堂位于三板桥西南侧的旧城脚下,过去为一荒凉场所。它坐西朝东,仅有矮矮的厅屋三间,前面一道短围墙,就在这座祠堂的大厅上,却挂有这副当时在丹阳颇享盛誉的抱柱楹联。上联首句的“八代两乡贤”,是指明正德朝的吉棠与清乾隆时的吉梦熊都是丹阳县的“乡贤”,入孔庙配祀孔子,两人相隔八代,是吉氏祖宗中享受殊荣的人物。下联首句的“一门三太史”,是指吉氏有一家就出了三个翰林。这里“太史”是翰林的别称,翰林要在进士中择优选点,进士又是功名中的最高一级,所以翰林地位的高崇是不言而喻了。丹阳吉氏能在一家出三个翰林,确不多见。丹阳吉氏一门三翰林,其中两人为“兄弟翰林”,两个为“父子翰林”。“兄弟翰林”是指吉梦熊、吉梦兰两兄弟;“父子翰林”是指吉梦兰与吉士瑛父子。吉梦兰一人兼兄弟、父子类。吉梦熊无疑是吉氏一门三翰林中最主要的一个(包括吉梦兰、吉士瑛,见上《二、历史名人》)。
齿德俱尊,望重香山九老;
吟哦独善,名传大历十才。
——佚名撰吉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御尉卿吉旼,年八十八卒,名列九老会。下联典指唐代诗人吉中孚,鄱阳人。大历间与卢纶等皆为能诗闻名,号“大历十才子”。官到户部侍郎。
作者:
陆君云
时间:
2008-11-6 23:03:56
【中国人民解放军吉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吉合少将
吉合(1905-1983),原名田德修,河南省郾城县人。1925年赴苏联入基辅红军军官学校和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学习。当时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中国留学生较多,其中有共产党派去的,也有国民党派去的,还有冯玉祥部队派去的。校方专门为中国留学生编了一个班,后又成立了一个中国连,下分叁个排。连长是一位朝鲜人,吉合、王智涛与刘伯承是同学,并任排长,刘伯承是支部委员。1927年加入苏联列宁主义青年团,1931年回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9月,共产国际东方部决定派王若飞从苏联回国,与乌兰夫等取得联系,建立了中共西北特别委员会。王若飞(化名黄敬斋)任书记,吉合(化名张其胜)任军事部长,潘恩普(化名赵必成)任组织部长,准备开辟绥远西部和西北各省的民族民主武装斗争。但工作进展不顺利,潘恩普在前往宁夏途径阿拉善定远营时被捕叛变,王若飞在包头被捕入狱。1932年春,共产国际东方部派曾涌泉回国,曾涌泉与吉合坚持在包头进行地下隐蔽斗争。1932年底,曾涌泉离开包头赴苏,吉合继续在包头坚持斗争。后担任红26军干部训练班主任、作战科科长、中共绥远省委组织部部长。1935年入苏联殖民地民族问题研究院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从莫斯科回国途中被留在新疆“新兵营”担任青年干事、战术教员,俄文教员和军事教员,。1940年,他调去给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陈潭秋当助手。陈潭秋当时着手组织“新兵营”野营训练,派吉合去野营驻地察看地形、水源。以后“新兵营”转入冬季营房学习。“新兵营”的指战员1940年回延安,后来不少人担任了炮兵、装甲兵、空军的重要职务。1942年8月,新疆局势日趋恶化,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人员被集中到八户梁,盛世才派人来请陈潭秋等人去“谈话”,陈潭秋估计是被捕,借机对吉合说:“吉合,我可能被捕,你赶快办两件事,第一,把我这个本子立即交给张子意,并告诉他,我走后由他负责。第二,你马上设法把这里的情况报告国际交通站。”吉合溜出八户梁,去国际交通站报告了情况,国际交通站的人想把吉合留下来,用飞机秘密带走。吉合想到还有100多同志处在危险中,不愿独自离开,坚持返回。他回到八户梁时,八户梁已被盛世才的军警包围,他是从一处缺口进去的。后被关进盛世才的监狱,经我党营救,1946年被释放回延安。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东部副司令员,内蒙古军区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三次去苏联,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使馆武官。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军事科学和条令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院务部副部长、办公室副主任,外国军事研究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顾问等职。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3年逝世,终年78岁。
作者:
陆君云
时间:
2008-11-6 23:04:30
【中国人民解放军吉姓高级将领、革命英烈生平简介】
吉鸿昌将军
吉鸿昌(1895-1934.11.24),字世五,河南省扶沟县人。幼年家贫失学。14岁进店铺当学徒。1913年入冯玉祥部当兵。由于憨厚耿直、英勇善战,受到冯玉祥的赏识和重用。入伍10余年,很快从士兵升为团长、旅长。1932年秋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是中国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
大革命时期,1924年曾随同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1926年率部赴甘肃,平定了直系军阀吴佩孚部下的作乱后,又东进西安,击退了直系军阀刘镇华的镇嵩军,使被围困达8个月之久的西安得以解围。1927年4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19师师长。不久率部东出潼关,参加北伐。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5月济南惨案后,因对政局不满,暂时离队返乡。年底归队,改任第30师师长。1929年7月任第10军军长,在逼走原宁夏省主席门致中后,自兼宁夏省主席。10月所部第10军改编为第11师,任师长。1930年4月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后,率部在豫东作战。冯部战败后,接受蒋介石改编,任22路军总指挥,奉命进攻鄂豫皖苏区,屡战屡败,引起思想震动。1931年初称病去上海,与中共负责人接触。归队后化装潜入鄂豫皖苏区参观,思想急剧转变,于是撤兵罢战,拒绝进行“剿共”战争。8月被撤职。9月被迫出国考察。1932年2月回国,后居天津。5月出版《环球视察记》,随后去上海参加东北抗日救国后援会工作。8月潜回湖北宋埠策动旧部起义,失败后突围进入鄂豫皖苏区,同时受到国民党政府的通缉。后辗转经上海回到天津。1933年2月在中共北方组织的领导与帮助下,到张家口参与筹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5月同盟军成立,任第2军军长、北路前敌总指挥兼张家口警备司令,6月当选为同盟军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与方振武等率领同盟军先后收复了康保、宝昌、沽源和多伦等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将日伪军驱逐出察哈尔全境。不久在国民党政府军和日军的联合夹击下失败,潜回天津,继续进行抗日反蒋活动。1934年1月去上海,随后回到天津继续进行抗日统一战线的活动,与中共党员南汉宸等共同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为主任委员,秘密印刷《民族战旗》报,宣传抗日,联络各方,准备重新组织抗日武装。11月9日在天津法租界被国民党反动派军统特务刺伤,遭法租界工部局逮捕,并引渡给北平军分会。敌人使出种种手段,迫害逼供。吉鸿昌大义凛然地说:“我是共产党员,由于党的教育,我摆脱了旧军阀的生活,转到工农劳苦大众的阵营里头来,我能够加入革命的队伍,能够成为共产党的一员,能够为我们党的主义,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正是我毕生的最大光荣。”“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
1934年11月24日经蒋介石下令,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时年39岁。
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时,中共中央决定授予吉鸿昌革命烈士称号。1984年在纪念吉鸿昌烈士牺牲50周年前夕,扶沟县人民在烈士陵园吉鸿昌事迹陈列馆前,为烈士塑了铜像。胡耀邦为郑州烈士陵园中他的墓碑上题写了“吉鸿昌烈士纪念碑”。邓小平为《吉鸿昌将军牺牲五十周年纪念辑》题了书名,聂荣臻在书上题词:“民族英雄吉鸿昌永垂不朽!”薄一波在书中题词:“慷慨赋词,英勇就义,吉鸿昌烈士永垂不朽。”
欢迎光临 中国对联网 (http://dui-li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